云南沧源节日

合集下载

云南省传统节日统计表

云南省传统节日统计表
序 号
节日名称
举办
地点
时 间
内 容
备 注
11
骡马会
大理、剑川、鹤庆、中甸、永胜等一带
每年农历七月中旬举行,会期为一周
骡马会于每年农历七月中旬举行,会期为一周,以交易骡、马、牛、羊等牲畜为主,还交流各地土产。大理、剑川、鹤庆、中甸、永胜等一带的农民都前来买骡马和丽江铜器,上市骡马上万头。会期举行的各种文娱活动,赛马、演戏等是最受欢迎的节日内容.
地点
举办
时间
主要活动内容
备 注
1
傣族泼水节
西双版纳
傣历新年的第3天(4月15日)
景洪市的泼水节期间,还举行极富民族特色的斗鸡、跳孔雀舞、傣族青年男女掷彩绣荷包、放高升以及在澜沧江里进行划龙舟比赛,放孔明灯等民族娱乐活动。
2
彝族火把节
武定县、禄劝告县、石林县等
每年农历6月24日至25日(阳历7月8日—9日)
9
三朵节
纳西族北岳庙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和八月举行
节日期间,除在北岳庙举行节庆活动、纳西族都要在自家举行隆重的祭祀“三朵”仪式.此外,纳西族群众还要举行多顶文娱活动,到野外进行野餐等。
10
棒棒节
纳西族邻近各县
农历正月十五日
邻近各县的农民,乃至大理、保山、西藏一带的农民和商人,都携带本地特产到集会上出售,然后购买所需物品,而丽江一带的农民也为备春耕购买农具和所需用品.
元阳县俄扎乡哈播村哈尼族的春节--昂玛突节。昂玛突节是哈尼族人民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节日。
云南省传统节日统计表
序 号
节日名称
举办
地点
时 间
内 容
备 注
5
景颇族目脑纵歌
德宏州潞西市

傣族的传统节日

傣族的传统节日

傣族的传统节日
傣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特色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在傣族文化中,节日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傣族传统节日中,人们会举办各种活动,包括舞蹈、音乐、传统手工艺制作、赛龙舟等。

以下是介绍几个最重要的傣族传统节日:
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每年在农历四月十四至十六日庆祝。

在这个节日中,人们要穿上漂亮的服饰,到街上泼水、欢舞、唱歌。

泼水是互相祝福的一种方式,也寓意着洗去过去的不幸,迎接新的一年。

此外,泼水节期间还有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赛龙舟、唱大戏等。

西双版纳傣族祭祖节
该节日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是傣族的传统祭祖活动。

在节日期间,人们会在寺庙里烧香拜祭祖先,并搭建丰盛的祭台,供奉各种生鲜供品和鲜花。

此外,节日期间还有舞狮、唱大戏等文艺活动。

傣族芒果节
芒果节是西双版纳傣族的一项盛大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到八月期间举行。

这个节日是为了庆祝芒果的丰
收,也是一个让各地游客品尝芒果的好机会。

在芒果节期间,人们会举办各种活动,包括品尝芒果、唱歌跳舞、赛龙舟等。

傣族水灯节
水灯节通常在傣历九月和十月之间庆祝,是傣族的传统节日。

在节日期间,人们会在家里制作水灯,写上自己的愿望,放入水中放漂。

同时,还有各种民俗活动,如划船、划龙舟、跳舞、唱歌等。

水灯节是传统节日中最具情趣和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对于傣族人来说意义重大。

傣族传统节日不仅展示了傣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寓意着人们的祈愿和美好希望。

这些节日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傣族人和其他地区游客之间强烈感情的表达。

沧源佤族传说故事

沧源佤族传说故事

沧源佤族传说故事佤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缅甸的主要少数民族。

那你知道沧源佤族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沧源佤族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沧源佤族传说故事:新米节佤族是一个农业民族,过去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

因此,围绕农业生产形成了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动,有的还渐渐形成定制,发展成为节日。

“新米节”便是其中之一。

“新米节”是稻谷成熟,喜庆丰收,品尝新米的日子。

由于气候的差异,各地谷物成熟的时间不同,因而各地区、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户过节的时间也不一样,但过去一般多在农历七八月份(佤历九、十月间)进行。

日期的确定,一是根据各自粮食的成熟情况选择吉日。

二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属相之日为最佳。

意在请先祖的灵魂回来,与家人一起同尝新米,共享欢乐。

并请他们在天之灵保佑子孙后代家庭幸福,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为了让各地佤族同胞能够共同欢度“新米节”,1991年,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联合决定,把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日定为佤族的“新米节”。

传统的新米节多各家各户独自进行。

节日这天,主人早早起床,准备好过节的酒肉佳肴。

然后到田里去采割新谷。

割回来的谷子一束挂在门上,表示招谷魂进家。

其余的搓下谷粒,用铁锅微火焙干,舂出新米,做成米饭。

接着举行家祭仪式:盛一碗新米饭,与各种菜肴一起摆于神台之上,请巫师念咒语,祭祀谷神,敬献祖先。

仪式结束后,以巫师和老人为首,全家人喜尝新米。

之后,主人才打开家门,把自家过节的消息告知邻里乡亲们。

于是人们纷纷携带各种礼物前来祝贺。

主人则杀鸡、宰猪,甚至剽牛待客,大家欢歌笑语,同享丰收的喜悦。

沧源佤族传说故事:佤族江三木落的故事相传人类刚从司岗里出來的时候,是不会盖房子的,有的住在石洞里,还有的直接露宿山林,风来了风吹,雨来了雨淋,还经常被野兽侵扰,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生活十分艰苦。

落(人名)是部落中的一个老人,十分聪明,对这种情況感到十分焦急,但他老了,眼睛又瞎了,已经无能为力。

佤族狂欢节的作文

佤族狂欢节的作文

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澜沧、孟连等地。

佤族自称“佤”、“阿佤”。

根据本民族的意愿,1962年定名为“佤族”。

初次走进阿瓦山是2009年,我应在临沧挂职的马寅生、冯四来的邀请参加在沧源佤族自治县举行的佤族狂欢节“摸你黑”,几位同期在云南挂职的挂友赵振格、陈振冲、李源陵齐聚在沧源,度过了难忘的佤族狂欢节。

佤族“摸你黑”狂欢节让我痛痛快快的同佤族的兄弟姐妹们抹了一把黑泥,感受到了佤族民众的热情与奔放的个性,在当地挂友冯四来的陪同安排下,进一步的深入佤族生活,写生收获颇多。

我第一次来到了一个叫“翁丁”的佤族原始村寨写生。

翁丁是块神奇的地方,云雾常年缭绕,又得高山白云湖水之灵秀,几百年如故的寨门,与村落共生的老榕树,清一色的杆栏式竹楼,历史般悠长的水槽,沉浑有力的水舂,溢满佤族风情的部落以古老的姿态向我们展示着翁丁佤族根深蒂固且枝繁叶茂的文化。

刚一到村口一位长者上前在我们额头点上避除邪恶的“娘布洛”,嘴叼老烟锅,染齿如炭却笑容如花的老妇,载歌载舞手捧美酒的佤妹帅哥把美妙的祝福献给了我们,每个人的面颊带着他们鲜明的特性,——黑而明亮。

一看到这些让我兴奋地不知如何操动手中的画笔,我坐在这些佤族山民当中手不停歇地画个不停,这里有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坐在寨子的高点,俯视山寨风光尽收眼底,这是一幅自然天成的画卷,身后的小屋中坐着两位老者,用木柴支着一个黑陶小茶壶,茶香的气息一缕缕地飘散在我周边的空气中,夫人好奇的问:“大爷煮的是什么茶呀!”“这是村头那棵老茶树上的茶叶,放在火上炙烤一下煮着喝,我们山里人都喝这样的烤茶”,说着他为我们一人倒了一杯茶,送到我们面前。

这茶入口后有一股苦涩味,但回味起来却带有一丝甜润挂在喉中。

“这茶真的好喝”我忍不住赞叹,老人得意地告诉我们“在我们临沧深山里有许多的古茶树,茶叶都是我们自己摘下来烤熟后就这样煮着喝,我们佤族人会喝茶已有几千年了,茶的用途很广,它不仅生津止渴,提神,还能用茶来治病。

云南沧源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

云南沧源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对少数民族特色节庆活动的开发 有助于塑造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形象,推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司岗 里文化是佤族先民传承至今的优秀民族文化,司岗里狂欢节汲取这种文 化的精髓,将其以一种
全新的姿态展现世人面前并赋予了新的时代 文化内涵。政府在对其开发过程中,必须做好保护工作,以正确的方式 引向市场,形成自己独
CHEN Wei, YANG Xin- ling
(College of Tourism Guilin Universi ty of T echnology, Guangxi Guilin , 541004)
Abst ract :Sigangli carni val unfolds a new att itude with th e new times' cu lt ural connotation since it derives the essence of Wa nat ionalit y's cultu re. With t he governm ent 's development of it, it should be well prot ect ed, guided to the ri ght market , form its special cult ural brand an d cast economic base with its brand.
特的文化品牌,以品牌铸就经济基石。
关键词:沧源;司岗里;节庆旅游;保护性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8891(2011)01- 0011- 06
Sigangli“Monihei”Carnival Pr otect ing D evelopm ent of Tour ism

沧源摸你黑简介

沧源摸你黑简介
云南省临沧耿马首届水文化旅游节暨傣历1638年泼水节活动将于2006年4月15日至4月19日在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举行。
围绕"风情耿马--体验之旅"这个主题展开的耿马首届水文化节、泼水节、傣家"水姑娘"有奖赛、傣族黄瓜舟比赛、"风情之花"大奖赛、民族服装展、青年歌手有奖赛、"风情耿马,体验之旅"寻宝大行动,参观洞佛寺、土司小洋楼、参观孟定镇芒团村傣族传统手工造纸,品尝芒团傣家风味及自驾车旅游观光等一系列活动组成了此次耿马水文化旅游节的5个部分--体验水风情,体验人文风情,体验历史风情,体验旅游风情和体验购物风情。
云县傈僳族文化
时间: 2008年11月21日 来源:临沧日报 作者: 黄光文 熊秀英 浏览次数: 179
在源远流长的澜沧江畔的云县幸福镇境内,当你走进勐底村野猪塘、大木厂村民小组及邦信村邦信村民小组的傈僳族村寨,仍能领略到从古保持至今的神秘傈僳族文化风情,品尝到独特的傈僳族风味小吃,感受到傈僳族人的好客与热情……
人生何其短,不过数十载!在数十年当中,我们又能够"黑"上几回,能够忘我地狂欢几回呢?那么就让我们珍惜这个机会,在"中国佤族司岗里狂欢节摸你黑"活动中,用"摸你黑"荡涤我们风风雨雨的人间沧桑,消除我们的辛苦和疲劳。
云南临沧耿马县将举办首届水文化旅游节
时间: 2008年10月04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佚名 浏览次数: 87
每年秋季,傈僳族家家都酿酒,所用原料除玉米、高粱外,还喜用稗子,并以稗子酒最好。酿酒时,先将原料捣碎,蒸煮后放酒药装坛封存,10天后即可启封冲饮,度数不高,淡而醇,有解渴提神之功效。僳僳族喜饮麻籽茶。制作麻籽茶时,先将麻籽入锅用微火焙黄,然后捣碎投入沸水中煮6至7分钟,取出沥渣,汤仍入锅放盐或糖煮沸即可饮用。麻籽茶洁白,多饮也像饮酒一样能够醉人。

不同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

不同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

不同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在中国,春节也是各少数民族⼈民的风俗节⽇。

各族⼈民按照⾃⼰的习俗,举⾏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

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关于不同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边的朋友喔!不同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壮族壮族的春节从年三⼗⾄正⽉初⼀、初⼆,共三天。

除⼣,家家杀鸡宰鸭,蒸制扣⾁、粉精⾁、叉烧⾁等。

除⼣的⽶饭要蒸得很多,象征富裕。

饭桌上要有⽩斩鸡,有⽼⼈的家庭,还要炖猪脚和炖整鸡。

粽⼦是壮族春节必不可少的⾷品,但在三⼗晚上却不吃。

壮族的粽⼦是较⾼贵的⾷品,⼤的⼀、⼆⽄重,⼩的仅⼆、三两。

除此还有⼀种"凤莫",意为特⼤粽⼦,重达⼀、⼆⼗⽄。

粽⼦味⾹堪称⼀绝。

正⽉初⼀和初⼆有客⼈⾄要吃粽⼦。

春节期间要举⾏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等⽂体活动。

藏族据藏族学者说,在古⽼的年代,西藏并不是冬春之交过年,⽽是夏天过年,"麦熟为岁⾸","雪⼭下,麦⼦黄了,快乐的新年来了。

"现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都有秋收前过"望果"节的传统。

⼈们穿古代服装,骑着马,沿丰收的青稞地转圈祈祷,还要骑马射箭,围着篝⽕跳舞狂欢,既娱乐⾃⼰,⼜娱乐本地的保护神。

相传,这都是古代西藏六⽉过年的遗留。

还有在藏历⼗⽉初⼀过年的,"麦收为岁⾸"。

拉萨东⾯四百公⾥、雪⼭和原始森林环绕的⼯布(林芝)地区,到现在还是藏历⼗⽉初⼀过年,称为"⼯布洛萨"。

藏史记载,⼯布地区历史⾮常久远,早在吐蕃王朝建⽴之前,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就在这⾥⾮常盛⾏。

藏历⼗⽉过新年,源起于那些古⽼的时代。

⼤约公元13世纪,萨迦王朝统治西藏的年代,藏胞便在藏历正⽉过年了。

但农民们往往提前在⼗⼆⽉初⼀过年,称"索朗洛萨"(农民新年)。

因为到藏历正⽉,春⽓萌动,备耕繁忙,农民已没有⼼思过年了。

新年要穿最漂亮的⾐服,戴最珍贵的⾸饰,即使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也要预备⼀件过年的袍⼦,或者⼀两样粗糙的装饰品,藏话叫\萨举",即新装。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
景颇族目脑纵歌
祭祀、歌舞
农历正月
怒族:西北部怒江傈僳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治州福贡、贡山2县的怒江大峡谷
怒族年节
敬祖、祭土、歌舞
十二月至次年正月十日
怒族鲜花节
采集鲜花、歌舞
农历三月十五日
阿昌族: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阿昌族会街
耍白象、跳象脚鼓舞
农历九月中旬
普米族:西北部丽江、怒江
普米族“大年”节
荡秋千、赛马、歌舞
腊月初六
农历五月二十九日
瑶族“歌堂”节
男女谈情说爱、唱歌求偶
农历十月十六
瑶族倒稿节
斗牛赛
农历十月十六日
瑶族掌肉待客节
纪念始母密洛院
农历五月二十九日
瑶族“赶鸟”节
对歌
二月初一
瑶族姑娘街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街
壮族:云南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壮族陇端节
戏剧、杂耍、歌舞
六月
壮族六郎节
表达的意思和春节差不多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三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十九日
白族: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三月街
物资交流、赛马、歌舞表演
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
白族青姑娘节
歌舞
正月十五日
白族绕三灵
祭祀、栽秧
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
白族栽秧会
祭祀、栽秧、对歌
芒种节令
白族火把节
树火把、赛龙舟、唱大本曲
六月二十五日
白族石宝山歌会
庙会、对歌
七月底
白族梨花会
德昂族泼水节
泼水、歌舞
清明节后7天
德昂族节日
满族:
满族颁金节
祭祖、歌舞
十月十三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云南沧源节日
篇一:云南少数民族主要节日一览表
云南少数民族主要节日一览表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民族节日也很多,大大小小约有四百个,有的民族除了大的共同的节日外,不同的支系又有不同的节日。

有的节日不仅一个民族过,其他民族也过,只是在时间、方式、传说等又有一些不同。

如“火把节”,除了彝族外、白族、纳西、普米等民族也有;“泼水节”除了傣族外、布朗、阿昌等民族也有。

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每逢节日,他们就会身着本民族的盛装,从四面领先方汇聚到一起,唱歌跳舞游戏。

年轻人则乘机谈情谈爱,寻觅佳偶。

几乎每个民族节日,都是一次狂欢活动,每一次聚会,都是民族团结的联欢,
篇二:云南沧源摸你黑狂欢节
云南沧源摸你黑狂欢节
云南沧源摸你黑狂欢节是自20XX年以来沧源县委、县
政府着力打造的一个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于每年的5月
1日到4日在美丽的沧源举行。

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临
沧市西南部,全县总人口17万人,其中佤族占总人口的85.1%,是临沧市边境线最长,佤族人口最多的县,佤族文化风情保存完好,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更是民族团结、民族民间文化繁荣。

沧源佤族自治县为深入打造佤文化品牌,唱响佤文化,在司岗里狂欢节时隆重推出了具有佤族个性特征的“摸你黑”活动。

云南沧源摸你黑狂欢节,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作为云南十大民族节庆品牌之一,受到了当地民众及国内外游客的高度赞誉。

佤族人民古老而神秘的剽牛仪式震撼人心,佤族斗牛、木鼓舞、甩发舞等传统节目深受游客喜爱,并已形成广泛影响。

此活动属临沧首创,被国内很多地方所复制。

篇三:佤族传统节日
佤族传统节日
1、“便克”节每年农历6月24日为节日,类似其他民
族的火把节,但它有自己的民族特点。

过节这天,家禽家畜、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要全部关好收齐,不能让其留在野外,别人借去的东西也要收回,家里人不准外出。

除了派女孩到旱谷地里采摘小米穗或者几片叶子、瓜果之类外,全寨人谁也不准上山下地干活,不准出门串亲。

因为小米比旱谷成熟
得早,就先叫小米魂,生怕不干净的人先拿吃,年收成不好。

小米穗、瓜果等拿到家后要杀鸡、蒸糯米饭,舂粑粑,由老人念祝语叫魂。

这天早上忌讳客人进屋。

当夜幕降临时,家家户户要点燃火把,竖在屋檐下,整个寨子亮如白昼,接着用干蒿子和香灰撒向室内外,驱逐蚊蝇。

青年男女借撒香灰之机互相倾诉爱慕之情,老人们成群结队地巡回喝酒唱调对歌,年轻人集中在舞场上踢竹球,整个寨子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之中。

在佤族节日中,便克是第一大节日,人们将它视为灭灾驱鬼,送旧迎新,预示家事平安,五谷丰登,六畜满园的隆重佳
节,视为旧的灾难、饥饿、疾病的结束,新的吉祥、平安、快乐的开始。

2、“斋”节又称新米节。

佤族是一个农业民族,过去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

因此,围绕农业生产形成了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动,有的还渐渐形成定制,发展成为节日。

“新米节”便是其中之一。

“新米节”是稻谷成熟,喜庆丰收,品尝新米的日子。

由于气候的差异,各地谷物成熟的时间不同,因而各地区、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户过节的时间也不一样,但过去一般多在农历七八月份(佤历九十月间)进行。

日期的确定,一是根据各自粮食的成熟情况选择吉日。

二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属相之日为最佳。

意在请先祖的灵魂回来,与家人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