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设计:可爱的小兔(语言)
《可爱的小兔》教案

《可爱的小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了解和认识小兔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的能力;3. 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小兔的外貌特征;2. 小兔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步骤1. 导入(3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小兔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小兔的兴趣,并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
例如:“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长得像什么?你们见过这样的小兔吗?”2. 探究小兔的外貌特征(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小兔的外貌特征,例如:长耳朵、红眼睛、长长的胡须等。
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学生感受到小兔的可爱之处。
3. 小组合作探究小兔的生活习性(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段关于小兔的生活习性的资料。
要求学生合作阅读,并根据所给资料填写问题,例如:小兔的食物是什么?小兔生活的地方是哪里?等等。
然后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发现。
4. 学生讨论小兔与人类的关系(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人类与小兔之间的关系。
例如:人类可以喂养小兔吗?人类应该如何保护小兔及其生存环境?5. 制作小兔手工(15分钟)教师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按照自己对小兔外貌特征的理解,用纸板、纸张、剪刀等制作一个可爱的小兔。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来设计小兔的造型和颜色。
6. 展示和分享(5分钟)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制作完成的小兔手工作品,互相欣赏,鼓励和赞美彼此的努力和创造力。
7. 总结(2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通过简短的总结强化学生对小兔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认识。
四、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一步了解小兔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措施;2. 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并记录下它们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3.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区,亲自观察不同种类的兔子,加深对小兔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导入部分的问题设计上可以更具体、富有启发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2. 探究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预先准备一些提示性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索小兔的生活习性;3. 制作小兔手工的环节,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种类的材料和工具,让学生更加自由地发挥创意;4.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例如:小兔如何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小兔如何寻找食物?等等。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可爱的兔子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可爱的兔子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可爱的兔子(通用9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可爱的兔子(通用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可爱的兔子篇1活动目标:1、能观察了解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丰富词汇:毛茸茸、三瓣唇、蹦蹦跳跳。
3、产生喜欢兔子、关心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小兔1只,白菜、胡罗卜若干,几种不同颜色的小兔图片。
活动过程:1、激发观察的兴趣。
以小客人来做客的形式引出小兔。
师:今天,我们欢迎小兔子到我们这里做客!2、观察兔子。
大胆描述兔子的外形特征。
(1)师:你们喜欢兔子吗?小兔是什么样子的?边观察边引导幼儿:兔子的头上有什么?耳朵是什么样的?兔子的嘴巴是什么样的?(三瓣唇、嘴巴长胡须)兔子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身上的毛是什么颜色的?摸摸看,感觉怎样?(毛茸茸)你还见过什么颜色的兔子?(出示图片)(2)师:看看兔子是怎样行走的?模仿小兔跳。
(3)师生共同小结兔子的外形特征。
3、喂小兔。
(1)幼儿选择白菜、胡罗卜等,给兔子喂食。
(2)师:看看兔子爱吃什么?吃东西时嘴巴是怎样动的?4、以模仿小兔蹦蹦跳跳结束活动。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可爱的兔子篇2教学目标:1、了解兔子的外型特征、生活习性。
2、丰富词语:毛茸茸、三瓣嘴、蹦蹦跳跳。
3、产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准备:1、视频2、兔子一只、一个萝卜、一棵青菜。
3、小白兔的儿歌,蹦蹦跳的音乐教学重点与难点:知道兔子的外形特征。
教学方法与手段:观察法、讨论法、启发提问法、游戏法。
教学过程:一、出示兔子,引出主题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她吧!(展示兔子)师:你们认识它吗?她是谁啊?师:真聪明,那我们一起来跟他打个招呼吧!二、引导幼儿观察兔子1、幼儿讨论师:这只小兔子可不可爱啊?那她长的什么样子呢?幼:眼睛、嘴、耳朵、毛、腿、小尾巴。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可爱的小兔子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可爱的小兔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可爱的动物》中的第二章《了解小动物》,详细内容为认识小兔子,了解小兔子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和饮食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兔子的基本特征,知道小兔子是一种可爱的动物。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 教育幼儿关爱小动物,培养幼儿的爱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小兔子的生活习性和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小兔子的外貌特征,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兔子的图片、视频、实物模型、饲养箱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彩颜料、画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兔子的图片,引发幼儿兴趣,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小兔子的特点。
2. 新课内容展示:a. 播放小兔子的视频,让幼儿观察小兔子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b. 讲解小兔子的饮食习惯,让幼儿了解小兔子的食物。
3. 实践活动:a.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小兔子的特点,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b. 动手绘画:让幼儿用画纸、彩笔、水彩颜料等学具,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兔子。
4. 例题讲解:a. 出示小兔子实物模型,让幼儿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
b. 通过饲养箱中的小兔子,让幼儿了解小兔子的生活习性。
5. 随堂练习:a. 让幼儿观察周围环境,找出与小兔子相似的事物。
b. 教师提出关于小兔子的问题,幼儿进行抢答。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可爱的小兔子2. 板书内容:a. 小兔子的外貌特征:长耳朵、短尾巴、白毛等。
b. 小兔子的生活习性:白天休息,晚上活动,喜欢吃草等。
c. 小兔子的饮食习惯:主食为草类,如胡萝卜、青菜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目中的小兔子,并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观察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是否提高,对小兔子的了解程度是否加深。
2. 拓展延伸:a. 带领幼儿去动物园实地观察小兔子,加深幼儿对小兔子的认识。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可爱的小兔教案(附教学反思)

写一篇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可爱的小兔教案(附教学反
思)的报告,600字
小兔教案
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此次给大家带来的主题活动是“可爱的
小兔”。
一、活动导入
1、让孩子们说出他们对小兔的印象,并且说出小兔有哪些特点,例如小兔有漂亮的毛,有灵巧的身体,又活泼可爱等等。
2、展示小兔的书籍,让孩子们看到小兔在书里的样子,感受
小兔的可爱。
3、唱一首小兔的歌,让孩子们用动作配合唱歌,让他们对小
兔的气质有更清晰的认识。
二、活动主体
1、展示小兔的图片,让孩子们认识小兔的特点,例如小兔有
什么颜色,有没有耳朵等等,让孩子们在上课的过程中积极参与。
2、让孩子们画一只小兔,把他们自己的想法用画笔描绘出来,让孩子们自主创作,注重审美,让孩子们体会小兔的可爱。
3、在画小兔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可以用小兔去模仿水果,游
戏等等,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小兔。
三、教育思想
小兔给人以可爱、温柔、灵活、活泼的感觉,它能够很好地带动孩子们的灵感,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有趣的一面,也让孩子们逐渐养成珍爱小动物的习惯。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们都能比较积极地参与进来,有的孩子很快就熟悉了小兔的一些特点,而有的孩子则把自己想象中的小兔很认真地画出来。
这让我感到很高兴,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想象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但是有的孩子画画的时候会急动,这也让我有所担心,因此要求孩子们要用心,在画画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细心和耐心。
总之,让孩子们对小兔有更深刻的认识,也让他们感受到可爱的小兔,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创意,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
小班科学:可爱的小兔幼儿园教案(通用6篇)

小班科学:可爱的小兔幼儿园教案(通用6篇)小班科学:可爱的小兔幼儿园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兔子的外形特点,了解其生活习性。
2、愿意亲近小兔,喜爱观察、照顾小兔。
活动准备:1、自然角中饲养的小兔。
2、“可爱的兔子” ppt(各种小兔图片)。
活动过程:一、直接导入(价值取向:引出实物白兔,引起观察兴趣。
)1、(搬出兔笼),以小客人来作客导入。
2、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吧!引导幼儿和兔子打招呼。
二、观察交流(价值取向:仔细观察白兔,了解白兔的外形特点,愿意亲近小兔。
)1、和小兔做朋友,摸摸小兔。
重点提问:你摸了小兔哪里?感觉怎么样?(软软的,滑滑的,毛茸茸的)2、重点提问:让我们来看一看小白兔长得什么样?(长耳朵、红眼睛、短尾巴)3、再次体验摸小兔,观察小兔。
4、小结:小白兔长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四条腿、短尾巴、白皮毛,走起路来蹦蹦跳。
三、媒体拓展(价值取向:观察、了解不同的兔子,简单了解生活习性。
)t:小白兔来到我们班,还带来了好多朋友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1、出示各种不同的兔子:小灰兔、小黄兔、小花兔,数量不一(4以内,整合数数)2、重点提问:他们和小白兔有什么不一样?(皮毛,眼睛)3、重点提问:它喜欢吃什么呀?喂食物:青菜、萝卜、蘑菇。
你们猜猜小兔最爱吃什么呀?观察小兔吃东西。
4、小结:原来小兔爱吃……四、延伸小兔还喜欢吃什么呢?。
我们带幼儿园周围去拔草来喂小兔、照顾小兔。
小班科学:可爱的小兔幼儿园教案篇2目标:通过观察和饲养兔子,使幼儿了解兔子长的什么样,喜欢吃什么,怎样走路。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准备:几只小兔子、大积木、笼子等。
过程:1、给小兔盖“房子”:教师带领幼儿用大积木为小兔盖“房子”。
然后把小兔请进“新房子”里住。
2、观察小兔子:让幼儿在小兔“房子”周围观察,可以轻轻地抚摸小兔子,可以和它说说“悄悄话”,给兔子起名字。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可爱的小兔》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可爱的小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材第五章《动物朋友们》,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可爱的小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小兔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如何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小兔的喜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小兔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学会用词语描述小兔。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倾听的能力,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词语描述小兔的特点。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倾听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兔玩偶、图片、视频。
2. 学具:画纸、彩笔、词语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来一只可爱的小兔玩偶,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小兔的特点。
2. 新课内容:(1)观察小兔:让幼儿观察小兔的外貌特征,如长耳朵、短尾巴、白毛等。
(2)了解小兔的生活习性:教师讲解小兔的生活习性,如吃草、跳跃、胆小等。
(3)学习词语:教师展示词语卡片,让幼儿学习并掌握描述小兔的词语。
3. 实践活动: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兔。
4. 例题讲解:教师给出一个描述小兔的句子,让幼儿模仿。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学到的词语描述小兔,教师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可爱的小兔》2. 板书内容:(1)小兔的特点:长耳朵、短尾巴、白毛等。
(2)小兔的生活习性:吃草、跳跃、胆小等。
(3)描述小兔的词语:活泼、可爱、机灵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词语描述你喜欢的小兔。
2.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小兔非常可爱,它有一对长长的耳朵,短短的尾巴,白白的毛,非常活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去动物园观察其他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增进亲子互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细节设计;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可爱的小兔子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可爱的小兔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章节为《可爱的小兔子》。
教学内容包括小兔子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生长过程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兔子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兔子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
难点:小兔子的生长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小兔子图片、实物小兔子模型等。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PPT上的小兔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兔子的外形特征,如耳朵、眼睛、嘴巴等。
2. 讲解小兔子的生活习性:教师讲解小兔子生活在草地上,喜欢吃草、跳跃等生活习性。
3. 讲解小兔子的生长过程:教师通过实物小兔子模型,讲解小兔子的生长过程,如孵化、出生、成长等。
4. 随堂练习:学生用画笔和彩纸,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兔子形象。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制作的小兔子形象,并讲述小兔子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
6. 口语表达: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兔子,并用语言描述小兔子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兔子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生长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兔子形象,并写上小兔子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小兔子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有了初步了解,但在讲述小兔子的生长过程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带领学生参观动物园,实地了解小兔子的生活环境和生长过程。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章节为《可爱的小兔子》。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小兔子的生活习性(如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外形特征(如耳朵、眼睛、毛色等)、生长过程(如孵化、出生、成长等)等方面。
幼儿园中班语言《可爱的小兔》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可爱的小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听懂并说出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及表达方式。
2.了解小兔子的习性及行为,并通过故事进一步加深对小动物的了解。
3.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爱护及保护意识,增强爱护动物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语言:懂得并练习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及表达方式。
2.知识:了解小兔子的习性及行为,如生活环境、食物习惯、逃避行为等。
三、教学要点1.故事介绍小兔子的生活和习性,孩子们需了解小兔子的特点。
2.重点练习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及表达方式,如“饥饿、害怕、追赶、安全”等。
3.小组合作练习小兔子的逃避行为,侧重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四、教学重点1.让幼儿正确认识小动物,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
2.通过故事让幼儿掌握并练习英语单词。
五、教学方法1.讲述故事并配合图片展示,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接受能力。
2.手语教学,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含义。
3.小组合作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教学流程第一步:引入教师通过小兔子的图片或绵羊台词的读法向孩子们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可爱的小兔》,并引出小兔子的习性和行为。
第二步:故事讲解介绍本次故事的背景和人物,讲解梗概,着重介绍小兔子的习性、行为以及生存环境等相关知识。
第三步:故事的理解听故事,让孩子们认真听取小兔子面对危险的情景,思考小兔子的选择是否正确、应该采取什么行动等问题,从中学习人的应对行为。
第四步:单词学习引导孩子们学习故事中的单词,解释单词的含义,带领孩子们模仿读音。
第五步:情景模拟设定小兔子遇到了危险并开始逃跑,在安静的地方施行模拟,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小兔子的感受,并学习小兔子的逃避行为,学习如何保护自己。
第六步:小组合作组织小组合作活动,让孩子们通过模拟逃避小组协作练习,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第七步:教学反思教师结合本次活动的收获与不足,给出自己的观察及评价,并做适当,激励孩子积极参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七、教学效果评价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反思与评价孩子的表现,评估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教学活动计划(小班)
带班老师:第周周午
活动名称:可爱的小兔(自编)【语言】
主题来源:主题《小兔乖乖》
设计思路:参照主题来源.
活动目标:通过观察和饲养兔子,使幼儿了解兔子长的什么样,喜欢吃什么,怎样走路。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有喂食小动物的经验
*材料准备:几只小兔子、大积木、笼子等。
活动过程:
一、给小兔盖“房子”(目标:通过提问让幼儿学会观察,并能简单描述房子的特征。
)
提问:这是一间怎样的房子?
这间房子给谁住?
操作提示:教师带领幼儿用大积木为小兔盖“房子”
小结:我们要帮小兔子盖一间房子。
二、观察小兔子(目标:通过仔细的观察,让幼儿说说兔子的各大特征,并用儿歌小结。
)
提问:我们叫小兔子什么名字?
小兔子的耳朵、眼睛、嘴巴、尾巴、皮毛是什么样子的?
操作提示:让幼儿在小兔“房子”周围观察,轻轻地抚摸小兔子,可以和它说说“悄悄话”。
小结:我们的小兔,有长长的耳朵,红红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短短的尾巴,软软的皮毛
三、交流分享(目标:通过开放式提问,引发幼儿自主自愿的说说喜欢小兔的理由。
)
提问:你喜欢小兔吗?
你最喜欢小兔的什么部位?
小结:小兔子身上有这么多可爱的地方!
四:喂兔子(目标:通过联系生活,说说小兔爱吃的东西。
)
提问:小兔子爱吃什么呢?
操作提示:用菜叶、萝卜、瓜果皮等喂兔子。
小结:原来可爱的小兔子爱吃菜叶、青草、胡萝卜。
五:学小兔跳(目标:动静结合,模仿小兔跳的本领,激发幼儿参与度。
)
提问:小兔子是怎么走路的?
操作提示:将小兔放到草地上,让幼儿观察小兔子是怎样走路的。
然后请幼儿学一学。
小结:小兔子和我们走路不一样,他是一蹦一跳走路的。
活动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