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投资可研报告(可编辑)

合集下载

XXX国家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国家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拟设立XXX国家级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人:XXX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办公室申报时间:XXXX年XX月国家林业局制一、基本情况公园名称XXX国家级森林公园申请人XXX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办公室通讯地址邮编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公园所属行政区域公园的地理坐标、四界范围和规划面积拟建的XXX森林公园由树山生态园艺休闲区(193公顷)、阳山森林生态康复区(350.2公顷)、鸡笼山森林保育体验区(116.6公顷)、大石山森林文化保护区(135公顷)、阳山森林培育观赏区(235公顷)5区组成,公园规划总面积1029.8公顷。

地理坐标为东经120°26′43″~120°29′08″,北纬31°19′34″~31°22′27″。

四界范围包括阳东林场1林班1-8小班、2林班1-24小班、3林班1-7小班,面积181.5公顷,合2723亩;浒墅关经济开发区1林班1、2、4、6-12、14、15、17-20、24、25小班、原浒关1林班22-28小班,面积250.2公顷,合3753亩;通安镇1林班30-48、50-56、60-66、68-80小班,面积308.1公顷,合4621.5亩;东渚镇1林班51-68小班,面积173公顷,合2595亩;通安树山村1-11村民小组民居、耕地等面积117公顷,合1755亩。

上述林班涵盖森林公园的全部林地,林地范围是沿山脚线闭合,公园内其他耕地或建设用地不在上述林班范围。

公园内森林覆盖率88.64%原始林面积无次生林面积480.9公顷人工林面积431.9公顷公园内林地面积912.8公顷国有林地面积181.5公顷集体林面积731.3公顷其它林地面积无二、重点森林风景资源2.1.重点森林风景资源基本情况古杨梅林:主要分布在主景区山体中下部,上层建群种为杨梅,下层建群种茶树、乌饭树等。

面积12公顷,百年以上的杨梅树52株,分布呈离散状,其中300年以上树龄1株,地径312厘米,冠幅20×21米,200~300年树龄的2株,100~200年树龄的49株。

国家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第1章项目背景 (1)1.1项目由来和立项依据 (4)1.2建设某某国家森林公园的必要性 (5)第2章基本情况 (9)2.1地理位臵 (9)2.2地文条件 (9)2.3气候条件 (11)2.4水文条件 (12)2.5生物资源条件 (13)2.6社会经济条件 (17)2.7基础设施条件 (21)第3章公园风景资源调查 (22)3.1自然景观资源 (22)3.2人文景观资源 (36)3.3借景景观资源 (38)3.4旅游商品资源 (39)3.5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及不利因素 (39)第4章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质量评定 (41)4.1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41)4.2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43)4.3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43)4.4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43)第5章公园建设构想 (48)5.1公园性质 (48)5.2公园建设的指导思想 (48)5.3功能分区 (48)5.4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预测 (49)5.5建设思路 (52)5.6建设期限与目标 (57)5.7投资估算 (58)第6章效益分析评价 (60)6.1经济效益分析 (60)6.2生态效益评价 (63)6.3社会效益评价 (64)6.4分析评价结论 (65)第1章项目背景1.1项目由来和立项依据1.1.1项目由来某某市某某县地处某某市东北端的大巴山南麓,位于川、陕、鄂交界处,因“据三省之门户曰城,扼四方之咽喉称口”而得其名,某某县是某某市东北部高山峡谷地区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和绿色生态屏障。

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形成了奇特的森林、草场、溪涧、峡谷、瀑布、云雾等自然奇观;吸引了许多专家、学者、记者、摄影家到某某考察,某某县优美的自然景观资源逐步展示在世人面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兴趣。

但由于某某县所处的地理位臵较为偏僻,对外交通闭塞,社会经济较落后,其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远远落后于其它地区。

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目的:探究建设森林公园的可行性,包括市场需求、投资成本、运营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1.市场需求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目标地区居民和游客对森林公园的需求和兴趣。

2.投资成本估算: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家等方式,估算建设森林公园所需的土地、设施、园区改造等投资成本。

3.运营模式分析:通过研究其他森林公园的运营模式,分析其经营特点和成功经验,为目标森林公园的运营模式提供借鉴和建议。

研究内容:1.目标地区市场需求分析:调查目标地区居民和游客对森林公园的兴趣和需求,分析市场潜力。

2.投资成本估算:估算建设、改造和维护森林公园所需的资金投入,包括土地购买、基础设施建设、景观设计等方面的成本。

3.运营模式分析:研究其他成功的森林公园的运营模式,探讨合适的运营策略,考察收入来源、成本控制和营销推广等关键因素。

4.风险评估和对策:分析建设森林公园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应对方案,降低风险。

报告结构:1.研究背景和目的介绍2.市场需求分析a)调研方法和数据分析b)市场需求情况和趋势分析3.投资成本估算a)土地购买成本b)设施建设和改造成本c)其他运营费用估算4.运营模式分析a)国内外森林公园成功案例分析b)运营模式选择和优化建议5.风险评估和对策a)风险因素分析b)风险对策和应对措施6.可行性结论和建议7.参考文献注意事项:1.研究方法应科学合理,数据来源可靠。

2.报告内容应准确客观,分析全面。

3.对报告结果提供具体的决策建议和合理的支持。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概述一、项目名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建设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简况(一)建设单位:生态旅游有限公司(二)建设地址:**风景名胜区西神道(三)项目负责人:(四)联系电话:(五)总投资:约3亿人民币(六)建设期:3—5年三、项目简介**是世界文化遗产、我国著名道教圣地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省**市境内汉江上游南岸,山体地质、区域峰林地貌、气候垂直变化和野生动植物融为一体,形成绚丽的自然景观,主峰天主峰海拔1612.1米,区域面积312平方公里。

自隋唐迄于北宋,不少帝王崇信道教,开始在**修建道观,明永乐十年至嘉靖年间建成9宫、8观、36庵堂、72岩庙,形成气势宏大、雄伟壮观的33座古建筑群,成为当时“皇室家庙”和全国最大的道场。

一千多年来,**积淀了异常深厚、源远流长的武当文化(含道教文化、古建筑文化、武当武术及武当民俗风情文化等)。

**素以迤逦的自然风光、神秘的道教文化、惊世绝伦的古建筑群和玄妙的武当武术强烈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是我国众多旅游胜地中的一朵奇葩。

**东神道于1984年对外开放,已成为**旅游热线。

特别是2003年**省省委、省政府关于“6·17”**现场办公会议以后,赋予**县市级政府管理职能和权限,实行封闭式的管理,并提出了“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的十六字方针,**特区以“创世界知名风景区,建中国山水园林城”为宏伟目标,**特区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团结一心,扎实工作,开拓创新,稳步推进,使**风景区面貌日新月异,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旅游数量稳中递增,旅游经济收入不断增加。

然而,**西神道即**国家森林公园是尚待开发的处女地,仍处于旅游冷线。

该公园是通过有关专家考察、论证,经原国家林业部林造批字[1992]108号、**省林业厅鄂林场字[1992]222号等文件批复,于1992年8月建立,并与**东神道紧密相联,唇齿相依,主要由五龙宫、仁威观、鲁家寨和东河等四大景区构成,约占**旅游风景区的三分之一,是**旅游风景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某山国家森林公园山景区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山国家森林公园山景区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山国家森林公园**山景区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摘要1.1 项目摘要1、项目名称:**山国家森林公园**山景区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建设单位:哈尔滨**山森林公园有限公司3、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4、建设性质:新建5、建设地点:**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吉兴林场6、建设期限:2年7、投资估算:16552.04万元8、资金筹措:自筹9、建设规模及内容:园内各项建筑工程、景观工程、道路工程、场地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供热工程、电力电信工程、滑雪场相关工程,以及其他服务设施工程。

公园总面积为3300hm2;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5)《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6)《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7)《森林公园管理办法》(GB/T18005—1999)(8)《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9)《阿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10)相关专业工程设计规范及规程1.3 主要研究内容项目可行性研究将就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项目技术先进性、拟建规模、项目建设设计方案、总图、土建工程、公用工程、环保、消防、节能、项目投资估算、资金筹措、财务计算和经济评价等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并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1.4编制原则(1)以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活动相协调为原则公园建设以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活动为指导,以保护为前提,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在开展森林旅游的同时,重点保护森林生态环境。

(2)以因地制宜、适度建设为原则公园建设规模必须与游客规模相适应,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在环境容量限度内,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旅游客源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原有设施,进行适度建设。

(3)以突出地域特色为原则公园建设应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突出自然野趣和保健等多种功能,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并突出其地域特色。

【终稿】XX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终稿】XX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基本情况 (1)一、自然概况 (1)二、社会经济条件 (4)第二章旅游资源调查分析 (7)一、生态环境资源评价 (7)二旅游资源分类统计 (12)第三章客源市场分析 (15)一、客源市场分析 (15)二、客源市场预测 (16)第四章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19)一、优势(Strengths) (19)二、劣势(Weaknesses) (20)三、机会(Opportunities) (21)四、威胁(Threats) (22)第五章分区建设 (24)一、建设性质 (24)二、功能分区 (24)三、医疗卫生建设 (30)四、导游标识系统建设 (31)五、基础设施建设 (32)第六章游客容量估算 (42)一、估算原理与方法 (42)二、计算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环境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野生动植物保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景观资源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云南大学旅游研究所编制时间:2009年12月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XX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项目地点: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XX国家森林公园项目主管部门:XX经济开发区工委和XX经济开发区管委项目责任单位:项目负责人:建设性质:改扩建建设年限:10年建设规模:占地面积216.2公顷;总投资规模46,715万元建设内容:德昂山文化体验区、太阳湖休闲养生区、棒少山佛都朝觐区、侨心湖林业生产经营区和森林生态游憩区。

资金筹措:自筹20%;政府渠道资金10%;融资70% 项目现状:公园占地面积198.9公顷;公园内各主要景点的游路初步明确,并具备基础设施雏形;公园处于“旅游废墟”状态,经营管理活动完全停止。

二、项目指导思想与原则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家、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省、州的“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通过XX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使旅游业成为促进XX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并以此为龙头拉动XX经济综合发展。

同时也为开发商、投资商带来经济回报。

在XX经济开发区工委、管委会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遵循《XX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总体规划》,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发建设。

旅游开发以生态保育和文化保护为前提,兼顾生产、生活和旅游发展,突出“二战文化、边地文化、民族文化,三种文化形态,把XX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成一个生产型旅游景区。

2、指导原则①生态性和原真性开发原则XX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生态型景区,这决定了其必须兼顾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

旅游区的开发应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保护式开发模式导向,旅游活动的开展不能过度地影响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比如,XX森林公园与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太阳湖水库的环保式开发。

另一方面,XX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地方,要注重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形态的原真性;保持文化形态的原真性是景区得以成功开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和长期性的关键。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02
项目建设条件
自然条件
气候条件
项目所在地的气候类型、降雨量 、湿度等自然条件对项目的建设 和运营产生重要影响。
地形地貌
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如 山地、丘陵、平原等,对项目的 规划设计、施工难度和成本等方 面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植被覆盖
项目所在地的植被覆盖情况,包 括森林、草地、湿地等,对项目 的生态保护、旅游体验等方面具 有重要影响。
管理层
由项目经理、行政管理人员 、财务人员和部分技术人员 组成,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和 协调工作。
技术层
由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和 顾问组成,负责项目的技术 开发和实施工作。
执行层
由现场管理人员、工人和志 愿者组成,负责项目的具体 实施和客户服务工作。
项目管理方式与措施
01
目标管理
02
风险管理
03
沟通管理
03
02
权责对等原则
专业分工原则
根据项目需要,将专业人员分配到 相应的岗位,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
确保每个岗位的权力和责任相匹 配,避免出现权力滥用或责任推 诿的情况。
04 灵活性原则
根据项目进展和环境变化,及时调 整组织机构设置,确保项目顺利进 行。
项目组织机构设置方案
决策层
由项目投资方代表、项目负 责人和其他关键决策人员组 成,负责制定项目战略和重 大决策。
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向公众公开,让 公众了解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及采取的 环保措施。
要点三
监测环境影响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和实施后的环境影 响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问 题。
05
项目组织与管理
项目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01 统一指挥原则
确保项目团队在执行任务时受到 一个统一的领导,减少决策和执 行过程中的混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投资可研报告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畹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项目地点: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畹町国家森林公园项目主管部门:畹町经济开发区工委和畹町经济开发区管委项目责任单位:项目负责人:建设性质:改扩建建设年限:10年建设规模:占地面积216.2公顷;总投资规模46,715万元建设内容:德昂山文化体验区、太阳湖休闲养生区、棒少山佛都朝觐区、侨心湖林业生产经营区和森林生态游憩区。

资金筹措:自筹20%;政府渠道资金10%;融资70%项目现状:公园占地面积198.9公顷;公园内各主要景点的游路初步明确,并具备基础设施雏形;公园处于“旅游废墟”状态,经营管理活动完全停止。

二、项目指导思想与原则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家、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省、州的“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通过畹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使旅游业成为促进畹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并以此为龙头拉动畹町经济综合发展。

同时也为开发商、投资商带来经济回报。

在畹町经济开发区工委、管委会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遵循《畹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总体规划》,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发建设。

旅游开发以生态保育和文化保护为前提,兼顾生产、生活和旅游发展,突出“二战文化、边地文化、民族文化,三种文化形态,把畹町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成一个生产型旅游景区。

2、指导原则生态性和原真性开发原则畹町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生态型景区,这决定了其必须兼顾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

旅游区的开发应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保护式开发模式导向,旅游活动的开展不能过度地影响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比如,畹町森林公园与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太阳湖水库的环保式开发。

另一方面,畹町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地方,要注重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形态的原真性;保持文化形态的原真性是景区得以成功开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和长期性的关键。

②商旅文融合发展的原则畹町是一个历史沉淀深厚、边境商业发达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

因此,畹町国家森林公园要注重吸纳并集成畹町商、旅、文三方面的优势。

旅游发展有利于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文化则有利于丰富旅游的内涵、提升旅游的品质、增强旅游的吸引力。

畹町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要实现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相融,使珍贵的二战文化、独特的民族文化、神圣的宗教文化等文化资源在公园的旅游开发中实现其价值。

此外,畹町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要善于把边贸商务人员转化为游客,大力发展商务旅游,例如,把太阳湖区域建设成为小区域的休闲会备中心。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必要性一、项目背景畹町国家森林公园是1988年国家林业部林造字[1988]262号文件批复同意建立的云南省内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畹町国家森林公园地处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紧邻畹町城北侧,与缅甸边界的直线距离为425米。

公园内群山叠翠,以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为本底,拥有全国最大的珍稀木材柚木林,还有石斛、树蕨、铁力木、酸梓木、高山小叶榕、树花生等珍稀植物。

整体上看,畹町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交相辉映,依山顺势,公园内可以俯瞰“一城两国”的边境奇观。

畹町国家森林公园与畹町城形成“森林在城中”和“城在森林中”的天然格局,占尽天时地利,是旅游者养生、休闲和度假的乐园。

畹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主要特色可以概括为绿优良的生态环境、边边关、边境、边贸、情中缅胞波情、民族风情、史二战历史。

其中最有开发前景和独特吸引力的是边、情、史旅游资源。

1、绿――珍稀植物汇集畹町国家森林公园园区内以森林生态系统为本底,绿色是其基调色。

畹町国家森林公园内分布着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灌木林地等多种地带性植物,而且拥有“活化”之称的桫椤,桫椤树为白垩纪时期遗留下来的珍贵树种,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植物。

还有大片的柚木林,柚木为世界公认的名贵树种,被誉为“万木之王”,在缅甸、印尼被称为“国宝”,观赏价值较高。

此外,还有石斛、树蕨、铁力木、酸梓木、高山小叶榕、树花生等珍稀植物。

2、边――多元的边地文化畹町国家森林公园独特的地理环境派生出多样的边地文化。

其中,以“一城两国”景观为标志的边关文化是独特的边境奇观。

而以万佛寺为代表的佛教朝觐区是中缅信徒心中的向往。

3、情――多样的民族风情以德昂山德昂族部落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吸引着众多的外来旅游者,旅游区内的德昂部落建筑、民族风情、生活习俗等,以及傣族、景颇族和缅族文化展示将广受外来旅游者的青睐。

4、史――辉煌的二战历史公园内保留有滇缅公路的遗迹,并且留下了二战时期抗战的军营和碉堡,似及以南洋华侨机工纪念碑为代表的抗战文化。

滇西抗战的历史同样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广大游客可以身临其境,感受滇西抗战的历程经过。

总体而言,畹町国家森林公园内旅游资源观赏游憩价值很高、完整性好、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较高、珍稀或奇特程度较高、规模与丰度较好、知名度一般。

同时由于地形、气候、历史原因等条件制约,资源相对比较脆弱。

因此,科学规划是旅游区保护与开发的前提和保障。

二、项目必要性1、畹町是名镇,具有旅游开发的基础。

畹町是一座抗战名镇、外交名镇、商贸名镇和云南十大魅力名镇之一。

历届党委、政府坚持“巩固、提高、开发、完善、创新”方针,以打造“边关名镇”品牌为载体,做好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文章,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推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以抗战文化、外交文化、民族文化开发为重点,不断完善旅游综合配套设施,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实施特色旅游,做强做大以旅游为主的服务业。

2、开发潜力大,具有旅游业发展的条件。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加大畹町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整合资源,挖掘潜力,从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入手,着力发展旅游事业。

经过不懈努力,一批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及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景点景区已逐步建立完善。

畹町桥、德昂山综合区、森林公园、生态园、90号界桩公园、回环傣族村竹林、红蛇码头漂江游、柚木林场、边关名镇广场、南洋华侨机工抗战纪念碑公园及中缅友好纪念馆等景点景区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

2009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畹町开发区共接待旅游人数4507人次,旅游总收入201.22万元。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76.78万元;外汇收入4.92万美元。

随着“畹町旅游小镇”规划实施和文化基础设施及众多景点景区项目建设的推进,畹町厚重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边关风貌和婀娜多姿的亚热带风光,将把畹町打造成为德宏州乃至云南省旅游的新亮点。

3、公园续建与开发是振兴畹町旅游业的关键。

然而,时至今日,畹町仍没有构筑起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体系,主要表现为旅游人气不旺、旅客停留时间短、旅游业发展动力不足等现象。

作为畹町旅游业发展重要支撑的畹町国家森林公园尚未发挥“龙头”作用,其旅游开发远远落后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究其主要根源是产品并发中对边关文化、抗战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挖掘不够,缺乏精品意识和时尚感,导致旅游产品不成体系、不上档次、不能够迎合现代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

畹町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于1989年,旅游区内现有各主要景点的游路初步明确,并具备基础设施雏形。

目前,该公园基本上处于“旅游废墟”状态,经营管理活动完全停止,偶尔有周边或外地人员来登山或康体锻炼。

具体而言,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缺乏对旅游区旅游资源的深层次研究与评价,其主体资源、标志性资源尚未明确定位,有一定知名度的畹町国家森林公园尚未给旅游者形成鲜明的旅游感知形象。

二是旅游开发处于“四低状态”,即低水平、低层次、低质量、低效益。

旅游区旅游产品单一,旅游主题形象不明显,体验性、参与性项目和旅游商品为空白。

三是旅游服务设施体系不健全,功能性差,缺乏规范化管理,服务质量仍停留在较低层面,与旅游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四是旅游开发与保护、旅游宣传与促销资金投入较少,严重制约着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五是旅游区缺乏规范的基础性资料,给规划编制、管理决策及开发经营带来困难。

所以,畹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建设既是畹町旅游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畹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4、有助于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

云南省以成为通过澜沧江、湄公河与次区域五国相通的“桥头堡”。

畹町与缅甸相邻,具有得天独厚的对外开放优势,真正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国家级金色口岸。

畹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正是以此为契机,结合公园自身的实际,通过扩建和续建以适应建立和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需要,为中国与各东盟国家的交往创造有利条件,为中国和东盟各国开展贸易搭建一个重要的平台。

它将对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它也是云南省德宏州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一、客源市场现状2009年“十‘一”黄金周期问,畹町开发区共接待旅游数4507人次,旅游总收入201.22万元。

据此数据,按照经验规律推断,畹町2009年的全年旅游人数为2.7万人次,同年旅游总收入为1207万元。

二、旅游市场环境1、云南省旅游市场根据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云南旅游“二次创业”、“提质增效”和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战略部署,结合目前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可对未来云南旅游发展作出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