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复习【表格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重点知识总结

五年级上册全册重点知识总结第一单元本单元知识盘点:1.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乘: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去乘;数: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点: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
提示: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部分末尾若出现0,要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使小数成为最简形式。
2.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计算时先转化成整数乘整数,再算出积,最后看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一共是几位,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提示: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位,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的解法。
无论倍数(大于1)是整数还是小数,都用乘法计算。
4.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方法一:根据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检验。
方法二:因数位置交换再乘一遍。
方法三:用计算器来验算。
5.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先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要保留的数位的下一位上的数字是几,最后按照“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
提示:若近似数末尾是0,这个0必须保留。
6.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提示: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改变运算顺序,但不改变计算结果。
7.判断购物钱数够不够的方法。
可以采用“上舍入”和“下舍入”的方法进行估算。
“上舍入”就是取比该值大的最接近的整数,如:30.7“上舍入”为31。
“下舍入”就是取比该值小的最接近的整数,如:30.7“下舍入”为30。
8.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没有括号的小数乘加、乘减运算,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1.计算小数乘法时,不能忘记点积中的小数点。
2.小数乘整数的积的末尾有0时,一定要先点积中的小数点,再去掉积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
3.在计算小数乘法时,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需要在前面添0补位,再点上小数点。
4.判断积中小数点的位置是否正确时,先看两个因数乘积的末尾是否有0,有0时,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去掉0,去掉后积的小数位数少于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和;没有0时,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和一定相同,反之计算结果就是错误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7单元知识点汇总思维导图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7单元知识点汇总思维导图一、第1单元:小数乘法1. 小数乘以整数2. 小数乘以小数3. 小数乘法竖式计算4. 小数乘法应用题二、第2单元:小数除法1. 小数除以整数2. 小数除以小数3. 小数除法竖式计算4. 小数除法应用题三、第3单元:观察物体1. 观察物体的形状2. 观察物体的位置3. 观察物体的运动4. 观察物体的特征四、第4单元:简易方程1. 方程的概念2. 方程的解法3. 方程的应用4. 方程与不等式的关系五、第5单元:观察物体(二)1. 观察物体的角度2. 观察物体的方向3. 观察物体的距离4. 观察物体的速度六、第6单元:简易方程(二)1. 方程的变形2. 方程的简化3. 方程的解法4. 方程的应用七、第7单元:观察物体(三)1. 观察物体的颜色2. 观察物体的纹理3. 观察物体的光线4. 观察物体的空间关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7单元知识点汇总思维导图一、第1单元:小数乘法1. 小数乘以整数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概念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小数乘以小数理解小数乘以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小数乘法竖式计算理解小数乘法竖式计算的概念掌握小数乘法竖式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 小数乘法应用题理解小数乘法应用题的概念掌握小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二、第2单元:小数除法1. 小数除以整数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概念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小数除以小数理解小数除以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小数除法竖式计算理解小数除法竖式计算的概念掌握小数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 小数除法应用题理解小数除法应用题的概念掌握小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第3单元:观察物体1. 观察物体的形状理解观察物体形状的概念掌握观察物体形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观察物体的位置理解观察物体位置的概念掌握观察物体位置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观察物体的运动理解观察物体运动的概念掌握观察物体运动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 观察物体的特征理解观察物体特征的概念掌握观察物体特征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第4单元:简易方程1. 方程的概念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表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方程的解法理解方程的解法掌握方程的求解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方程的应用理解方程的应用掌握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 方程与不等式的关系理解方程与不等式的关系掌握方程与不等式的转换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五、第5单元:观察物体(二)1. 观察物体的角度理解观察物体角度的概念掌握观察物体角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观察物体的方向理解观察物体方向的概念掌握观察物体方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观察物体的距离理解观察物体距离的概念掌握观察物体距离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 观察物体的速度理解观察物体速度的概念掌握观察物体速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六、第6单元:简易方程(二)1. 方程的变形理解方程的变形掌握方程变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方程的简化理解方程的简化掌握方程简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方程的解法理解方程的解法掌握方程的求解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 方程的应用理解方程的应用掌握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第7单元:观察物体(三)1. 观察物体的颜色理解观察物体颜色的概念掌握观察物体颜色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观察物体的纹理理解观察物体纹理的概念掌握观察物体纹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观察物体的光线理解观察物体光线的概念掌握观察物体光线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 观察物体的空间关系理解观察物体空间关系的概念掌握观察物体空间关系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7单元知识点汇总思维导图一、第1单元:小数乘法1. 小数乘以整数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应用小数乘以整数解决实际问题2. 小数乘以小数掌握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应用小数乘以小数解决实际问题3. 小数乘法竖式计算掌握小数乘法竖式计算的方法理解小数乘法竖式计算的步骤应用小数乘法竖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4. 小数乘法应用题掌握小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理解小数乘法应用题的背景应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二、第2单元:小数除法1. 小数除以整数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应用小数除以整数解决实际问题2. 小数除以小数掌握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除以小数的意义应用小数除以小数解决实际问题3. 小数除法竖式计算掌握小数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理解小数除法竖式计算的步骤应用小数除法竖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4. 小数除法应用题掌握小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理解小数除法应用题的背景应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三、第3单元:观察物体1. 观察物体的形状掌握观察物体形状的方法理解观察物体形状的意义应用观察物体形状解决实际问题2. 观察物体的位置掌握观察物体位置的方法理解观察物体位置的意义应用观察物体位置解决实际问题3. 观察物体的运动掌握观察物体运动的方法理解观察物体运动的意义应用观察物体运动解决实际问题4. 观察物体的特征掌握观察物体特征的方法理解观察物体特征的意义应用观察物体特征解决实际问题四、第4单元:简易方程1. 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概念理解方程的意义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 方程的解法掌握方程的解法理解方程求解的步骤应用方程求解解决实际问题3. 方程的应用掌握方程的应用理解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4. 方程与不等式的关系掌握方程与不等式的关系理解方程与不等式的转换方法应用方程与不等式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五、第5单元:观察物体(二)1. 观察物体的角度掌握观察物体角度的方法理解观察物体角度的意义应用观察物体角度解决实际问题2. 观察物体的方向掌握观察物体方向的方法理解观察物体方向的意义应用观察物体方向解决实际问题3. 观察物体的距离掌握观察物体距离的方法理解观察物体距离的意义应用观察物体距离解决实际问题4. 观察物体的速度掌握观察物体速度的方法理解观察物体速度的意义应用观察物体速度解决实际问题六、第6单元:简易方程(二)1. 方程的变形掌握方程的变形方法理解方程变形的意义应用方程变形解决实际问题2. 方程的简化掌握方程的简化方法理解方程简化的意义应用方程简化解决实际问题3. 方程的解法掌握方程的解法理解方程求解的步骤应用方程求解解决实际问题4. 方程的应用掌握方程的应用理解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七、第7单元:观察物体(三)1. 观察物体的颜色掌握观察物体颜色的方法理解观察物体颜色的意义应用观察物体颜色解决实际问题2. 观察物体的纹理掌握观察物体纹理的方法理解观察物体纹理的意义应用观察物体纹理解决实际问题3. 观察物体的光线掌握观察物体光线的方法理解观察物体光线的意义应用观察物体光线解决实际问题4. 观察物体的空间关系掌握观察物体空间关系的方法理解观察物体空间关系的意义应用观察物体空间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节:数字的认识与运算1. 数的大小比较:比较数字的大小,可以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进行比较。
2. 十进制与单位:以十为基数的计数方式,使用十进制数。
3. 数的进位与退位:在进行加减运算时,当某一位的数加减后超过10时,需向前进一位或退一位。
4. 数的拆分与组合:可以将一个数拆分成不同的数位之和,或将多个数位进行组合得到一个整数。
第二节:数的整数运算1. 加法与减法的运算法则: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正负消去律。
2. 正数与负数:正数表示增加量,负数表示减少量,0表示相等。
3. 两个正数相加、相减:两个正数相加结果为正数,相减结果为正数或零。
4. 两个负数相加、相减:两个负数相加结果为负数,相减结果为负数或零。
第三节:数的小数运算1. 小数的认识:小数是带有小数点的数,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代表不同的数位。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可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小数点读作“点”。
3. 小数的比较:可以使用大小符号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
4. 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的加减法类似,将小数点对齐后进行计算,并保留相应的小数位数。
第四节:数的分数运算1. 分数的认识:分数表示整体中分成若干份的一部分,由分子和分母组成。
2. 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分子在上方,分母在下方,中间用横线隔开。
3. 分数的比较:可以使用大小符号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4. 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加减法需要先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相加或相减分子,分母保持不变。
第五节:数的乘法与除法1. 乘法的运算法则: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2. 乘法的计算:将两个因数的数值相乘得到积。
3. 除法的运算法则:除法的定义,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商。
4. 除法的计算:确定商和余数的大小,进行整除或可整除的除法运算。
第六节:平面图形与三维图形1. 点、线和面:点是没有大小的位置,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直线,面是由无数个线组成的平面。
2.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且都是直角,长方形有两个相等且都是直角的边,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边,圆形由一个圆心和一组等半径的圆弧组成。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乘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整数部分不够除要在商的个位上用“0”占位,并在“0”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除。
如果有余数,要在余数后面添“0”再除。
3、一个数除以小数(1)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商则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商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2)计算方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运用了商不变性质)4、商的判定(1)商与1的比较关键比较被除数(不为0)和除数的大小:被除数大于除数,商大于1;被除数小于除数,商小于1;被除数等于除数,商等于1。
(2)比较除法算式中商和被除数(不为0)的大小关键看除数:除数比1大,商就比被除数小;除数比1小,商就比被除数大;除数等于1,商就等于被除数。
5、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1)商×除数=被除数(通用)(2)被除数÷商=除数5、求积、商的近似值(1)“四舍五入法”求积、商的近似值①求积的近似值:一般要先算出精确的积,再根据题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②求商的近似值:先看要保留到哪一位,直接根据题目要求多除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注意:在取商的近似值时,“0”在小数部分的末尾不能去掉,因为它代表着小数的精确度。
(2)“去尾法”和“进一法”求积、商的近似值①“去尾法”:在取近似值时,根据实际情况把一个数某位后面的数字(即使第一个数字是5或比5大)全部舍去。
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小数乘法1,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例: 2.4× 0.5 < 2.4 0.97× 8.2 < 8.22.4× 1.02 > 2.4 0.97× 0.84 < 0.97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几,积也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积扩大到原来的m乘以n倍。
4,小数乘法计算法则:一算: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二看: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三点: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果积的小数末尾有0,就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0去掉!5、小数点的位移规律:把一个小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把一个小数缩小为原来的1/10、1/100、1/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6、根据因数判断积的小数位数: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
7、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乘法的交换律:a×b=b×a乘法的结合律:( a×b)×c= a×(b×c)乘法的分配律:(a+b)×c=a×c+b×c8、积的近似数:保留a位小数,就看第a+1位,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值。
①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上的数;②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③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生活中人民币最小单位常常是“分”,因此以元为单位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统编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统编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本文档旨在对统编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以下是各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概述:
第一单元:整数的认识
- 理解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的概念
- 掌握整数的相对大小,比较大小时的规律
第二单元:加法运算
- 掌握整数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 理解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第三单元:减法运算
- 理解整数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 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技巧
第四单元:分数的认识
- 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 掌握分数的简化与扩大
第五单元:小数的认识
- 理解小数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 掌握小数与分数的相互转化
第六单元:长度、质量和容量
- 了解长度、质量和容量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
- 掌握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第七单元:面积与周长
- 理解面积和周长的概念
-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以上是统编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归纳。
希望本文档对学生们复和巩固知识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必背)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与整数的乘法意义相同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3表示的3倍是多少或3个的和是多少2、小数乘小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就是求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
(注意:填空题中,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看精确到哪一位的后面一位进行四舍五入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1)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2)含有两级运算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含有括号的运算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第二单元位置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
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作用:一组数对确定唯一一个点的位置。
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2、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的乘法意义相同,都是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1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要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3.6×5表示5个3.6的和是多少或者3.6的5倍是多少。
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2.6×0.4就是求2.4的十分之四是多少。
8.5×3.4就是求8.5的3.4倍是多少。
2、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小数末尾有0的要去掉。
3、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3、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即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没有括号的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4、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第2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的总结第六单元:1.长方形的长+宽=长方形周长的一半2.当长方形的周长不变时,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大,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小;反之,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大。
3.当长方形的面积不变时,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大,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越长;反之,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小,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越短。
第七单元:1.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小数就扩大了10倍、100倍、1000倍……。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时,积比原来的数大,反之就小。
2.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小数就缩小了10倍、100倍、1000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10公斤油分瓶装,每瓶装2.6公斤,需要几个瓶子才能装下?
3、去尾法,就是保留整数时,无论十分位是多少,都去掉小数。
如100元买书,单价18元,可以买多少本?
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
表示计算到角。
连乘、乘加 乘减
1•小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2•乘加、乘减运算顺序:无括号的,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 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 推广到小数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 算简便。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3.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 无限的小数。
4、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 的循环节是32.
用计算器探索 规律
探索规律的步骤:1.用计算器计算。2.观察发现规律。
3.根据规律写商。(要重复出现3次以上)
解决问题
1.连除解决问题:用总量依次除以另外两个量。
补位;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末尾对齐)
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积的近似数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1、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首先明确 要保留 的小数位数;再看保留的小数位数 下一位的数子,右大于或等于5向前一位进一, 右小于5舍去。
1.方程与等式的区别。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
相等。
3.两个数相加,和都相同,一个加数越小,另一个加数就越大。
两个数相减,差都相同,减数越大,被减数也越大。
两个数相乘,积都相同,一个因数越小,被除数就越大。
解方程
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是使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解方程”是指演算
过程。
2.解形如龙土a=b和a^=b的方程。
依据等式性质来解此类方程。解方程时要注意写清步骤,等号对齐。
3.验算。检验是不是方程的解,把解代入原方程的左边算出得数,再算出右边的得
2.根据实际需要,有时要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数。
3.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第四单元 《可能性》
具体内容
重点知识
可能性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商的近似数
计算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 多算出一位,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截取商 的近似数。
循环小数
1•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
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 循环小数。
2•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 有限的小数。
2.一个数除以小数,先去掉除数的小数点,看原来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的小 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法则计算。
3、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 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 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③ 被除数不变,除
数缩小,商扩大。
4、规律: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重点知识
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 “ •”,也可以省 略不写。数和字母相乘时,省略乘号后,一律将数写在字母前面。加号、 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是a+b二b+a;加法结合律是(a+b)+c二a+(b+c);
数,如果左右两边的得数相等,那么这个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4、 解方程原理: 一、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相等的数,等式不变。
1.我们把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2.确定列数时,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行数时,一般从前往后数。数列数和行 数时,数的起始点和方向不要弄错。
3.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列在前,行在后,两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如(列数, 行数),数对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具体内容
重点知识
小数除法计算 法则
1.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 点对齐,有余数时可在余数后补0继续除。(小数点对齐)
乘法交换律是ab=ba;乘法结合律是(ab)c=a(bc);
乘法分配律是(a+b)c=ac+bc。
3.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及计算公式。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指定的数量,再把字母的取值代入式子中求 值,只要在答中写出得数即可。
4.axa可以写作a?a或a2,a2读作a的平方。2a表示a+a
方程的意义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xb=bxa
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
乘法分配律:(a+b)xc=axc+bxc【(a-b)xc=axc-bx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xc)
第二单元 《位置》
具体内容
重点知识
位置
1.可能、不可能、一定 是判断事件发生的三种情况。
2.不确疋的现象,能用 可能不一疋 等来描述,确疋的现象,能用 一
定”“不可能”来描述。
3.可能性有大有小,,在总数中所占的 数量越多,可能性就越大;所占的数量 越少,可能性就越小。反之,可能性就越大,在总数中所占的数量越多。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具体内容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具体内容
重点知识
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看 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末尾有0的把0去掉。
小数乘小数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看因数中共有 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面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需要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