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距离的计算

合集下载

输电线路电气参数的计算、电磁环境、绝缘配合

输电线路电气参数的计算、电磁环境、绝缘配合

由工频电压统一爬电比距离要求的线路每串绝 缘子片数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n—每串绝缘子片数; Um—系统运行最高相电压,kV; λ—统一爬电比距,mm/kV,列于下表; L0—每片悬式绝缘子的几何爬电距离,cm; Ke—绝缘子爬电距离的有效系数。
3.2、按操作过电压选择绝缘子串片数 操作过电压要求的线路绝缘子串正极性操作 冲击电压波50%放电电压U50应符合下式要求:
根据公式计算出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的每相在某一 点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如果有一相无线电干扰场 强值至少比其余两相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大3dB,则高 压交流架空送电线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即为该值,否 则按下式计算: E1、E2为三相导线中最高的两个无线电干扰场强 值。被干扰点为离线路边线20米,高2米
2.3、可听噪声 根据《345kV 及以上超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参考手 册》所述方法,可听噪声计算首先需确定大雨条 件下的数值,然后再推出湿导线下的值。由于大 雨出现的概率较低,再加上本体噪声较高,一般 只将湿导线条件下的噪声值作为控制值。
式中:m—每串绝缘子片数; Um—最高运行线电压,kV; Uw—污耐受电压,kV/片。
(2)泄漏比距法 由爬电距离来决定绝缘子的串长,这种方法首 先根据输电线路所经地区的污秽情况,盐密和灰密 的测量值,以及已有输电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污 秽等级,再依据国家标准《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 绝缘选择标准》(Q/GDW 152-2006)、《高海拔 污秽地区悬式绝缘子片数选用导则》(DL/T 562— 1995)和《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 施》(试行)的要求来决定各污区所对应的统一爬 电比距,根据所选绝缘子的爬电距离计算所需绝缘 子的片数。
g max
2.2、无线电干扰 依据GB 15707~1995《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 无线电干扰限值》及CISPR,标准情况下0.5MHz 时高压架空线路无线电干扰电平的预估公式为: 其中:E—无线电干扰场强,dB;

安规认证对绝缘距离的要求详解(2020版)

安规认证对绝缘距离的要求详解(2020版)
附加绝缘
加强绝缘 PCB板上功
能绝缘
污染等级II 污染等级III 污染等级II 污染等级III 污染等级II 污染等级III 污染等级II 污染等级III 污染等级II 污染等级III
GB4706.1-1998 GB4706.1-2005
爬电距离CR(mm)
2.0
0-2.0 (FP)
3.0
0-3.2 (FP)
安规认证对绝缘距离的要求
1
基本术语:
爬电距离、电气间隙
1.爬电距离及电气间隙的定义。 2.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考虑的出发点不同。 3.如何查表。
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穿通绝缘距离
对于常见的情况:125V<V≤250V,过电压等级II类,材料等级IIIa/IIIb,对比:
测量部位
功能绝缘
基本绝缘
3.0
1.5
4.0
1.5
4.0
1.5
8.0
3.0
8.0
3.0
0.2-1.7 (FP) 0-1.5 (FM)
0.5-2.5 (FP) 0-1.5 (F)
备注:()可减少:F:非正常;P:材料PT0
4.0
4.0
2.5
4.0
4.0
8.0
5.0
8.0
8.0
0.2-1.7 (FP) 0-2.0 (FP)
0.5-2.5 (FP) 0-3.2 (FP)
GB4706.1-1998 GB4706.1-2005
电气间隙CL(mm)
2.0
0-1.5 (FM)
2.5
0-1.5 (F)
2.5
1.5 (M)

绝缘子的爬电距离_表面积_体积及形状因数的计算_续二_

绝缘子的爬电距离_表面积_体积及形状因数的计算_续二_
根据表 同杆 径
这 点应切 记

数还 是 不 高 的 建 议 尽 可 能 按 表 果 需 引用 回 归方 程
的计算公 式 一些 一些

计算

,

一 个标 准伞 的 形 状 因 数
,
则 尽 可 能 用形 状 因 数 了
可 以 算得 各 种 规 格伞 裙在 不 和 人 但暂 时还 未
,

,
从计 算 值 减 出 创
,
关系

为 此 我 们计 算 了各 种伞 裙
电 表
序号




年第 一杆 径



一 个 标 准 伞形 状 因 数 回 归 方 程衰 形
伞伸出








一 一 一 一
净 增 形 状 因 数




一压





一 一

一压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

的关 系可 以 变 化 种
,

此 时 圆弧 半径 的

见表

这 里 标 准 伞 的定 义 是 与 前 面 一 致 的
任愈 给 定 的 标 准 伞 体 积 图
圆 弧 半 径 符 合左 面 尺寸 时体 积

十 羞 表

35kV-10KV绝缘版及绝缘距离

35kV-10KV绝缘版及绝缘距离

文章探讨了35kV,l0kV高压开关柜制造设计中关于防护等级,绝缘距离、爬电距离、五防联锁功能、温升,接地问题。

关键词:10kV 35V高压开关柜;设计;探讨目前电力装机的快速增长,推动了高压开关市场的快速扩容,尤其是35KV,l0kV 中压开关柜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是极其广泛。

所以本文作者重点针对中压开关柜的设计方面写出自己的几点经验,写出拙见,仅供同行参考,并请指正。

1几点经验①关于柜体的结构要求。

所有开关柜的壳体必须是金属外壳,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柜体内的断路器室,母线室,电缆室的上方均设有压力释放通道,二次线的敷设美观并便于检查。

开关柜内所有一次电器元件的安装梁必须是金属的且应可靠接地。

②关于防护等级的要求。

10KV ,35KV高压开关柜属于高压带电设备,为了防止人体接近高压开关柜的高压带电部分和触及运动部分,在设计开关柜时,我们必须考虑柜体防护等级的要求,对于10KV固定式开关柜如GG-1A-10,XGN2-10,必须满足防护等级IP3X 的要求,移开式JYN和KYN系列如JYN2-10,KYN1-10,KYN11-10,KYN28-10等必须满足防护等级IP4X的要求,对于35KV固定式开关柜如XGN17-40.5等必须满足防护等级IP3X的要求,移开式柜如GBC-40.5,JYN-40.5必须满足防护等级IP3X的要求, 移开式KYN系列开关柜如KYN10-40.5,KYN61-40.5必须满足防护等级IP4X的要求。

当然开关柜设计时,我们可以追求更高的防护等级,但存在的问题是随着防护等级的提高,生产成本相应提高,散热条件变差,所以不能一味追求高的防护等级,一般以IP3X 和IP4X为宜即可。

③绝缘距离。

由于10Kv ,35KV开关柜用于对三相交流电进行分配,因此相间及相对地之间必须保证一定的绝缘距离,否则会引起短路,对整个电力系统造成危害。

故我们在设计开关柜必须满足一下绝缘距离的要求:如单纯以空气作为绝缘介质且海拔高度在1000m时,对于10kV相对地,及相与相之间满足大于等于125MM,35kV相对地,及相与相之间满足大于等于300MM,但若海拔高度超过1000m时,应按GB3906的要求对绝缘距离给予修正。

绝缘距离

绝缘距离
表一、空气绝缘间隙值(mm)
序号
有关情况
正常值
困难值
1
绝缘锚段关节两悬挂点间隙
450

2
25kv带电体距固定接地体间隙
300
240
3
25kv带电体距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间隙
350

4
受电弓振动至极限位置和导线被抬起的最高位置距接地体的瞬时间隙
200
160
5
隔离开关引线、电连接接线及供电线跳线距接地体间隙
3500
3000
注:1.附加导线不应跨越屋顶为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物。
2.单独架设的附加导线的技术标准应符合电力部架空送电线路的有关规定。
7500
跨越不同回路电气化股道(对承力索或无承力索时对接触线)
3000
2000
4
不同相或不同分段两导线悬挂点间距
水平排列
2400

垂直排列
2000

5
与建筑物间的最小距离
导线与建筑物间的最小垂直距离(计算最大弛度时)
4000
2500
边导线对建筑物最小水平距离(计算最大风偏时)
3000
1000
6
与铁路沿线树木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
330

6
绝缘原件接地侧裙边距接地体间隙
瓷绝缘子
100Hale Waihona Puke 75合成材料绝缘子
50

7
25kv带电体距跨线建筑物底部的静态间隙
500
300
注:1.既有跨线桥正常间隙确有困难时,并相应采取防雷防护措施后,方可采用表中的困难值。
2.本线距海岸线10km以内区段的空气绝缘间隙不得采用困难值。

培训教材--电机绝缘分类及名称相关距离要求的说明

培训教材--电机绝缘分类及名称相关距离要求的说明

电机上芯轴与换向器之 按4000~4200V/5mA/3s进 间;电刷盒(外置)中的 行测试检查
金属衬套与外壳之间能够
承受3750V的电压数值及
50Hz实际正玄波60秒而不
击穿
三、相关名称及安全距离的说明
1、爬电பைடு நூலகம்离: 两个导电零件之间或导电零件与电
器、工具界面(即外壳表面)之间,沿着 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2、电气间隙:
一、电动工具绝缘分类的基本概念
设计原则:整个机器上的所有外表面及元器 件,凡是人手可以触及到的,都必 须按双重绝缘要求设计和制造。 如开关、电源线、刷握及盖等
“ 回” 双重绝缘的标志 双重绝缘:由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组成
的绝缘系统 具有双重绝缘的工具称为II类工具
调速旋钮
电机部分
固定螺钉
开关机锁 钮
检验人员培训之
电机绝缘分类及各名称相关安全 距离要求的说明
课堂纪律
1、课间将手机关机或调为振动; 2、课间禁止接听电话,如有紧急来电必须
接听时,应先知会授课老师同意后离 场接听; 3、课间如遇突发事件急需离场处理时, 应知会授课老师同意; 4、上课期间,尽量不要交头接耳、随意走 动或处理与会议无关事宜; 5、需要提问时,首先征得授课老师同意方 可发言或在授课老师的安排下发言。
电机后罩
刷握及刷 握盖
不可拆电源 线及插头
二、电动工具绝缘分类的概念及实例 绝缘分类: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及加强绝缘
1、基本绝缘: 用于对带电部分提供防电基本保护的绝缘,
不一定 包括功 能目的绝缘。
电机上定子铁芯与绕组漆包线之间;转子 铁芯与绕组漆包线(也是换向器)之间能够承 受1250V的电压数值及50Hz实际正玄波60秒而 不击穿(损坏)

怎样计算基本绝缘的爬电距离要求

怎样计算基本绝缘的爬电距离要求

您是否想知道IEC/UL60950-1:2003安全标准对靠电源或电池供电的信息技术产品的设计有什么影响?您是否需要修改设计,但却不能确定如何修改才能符合IEC/UL60950-1:2003的要求?以下这些常见问题及解答可帮助您符合IEC/UL60950-1:2003的安全要求。

本文中设计的条款和表格均可参考UL60950-1标准。

第一部分:爬电距离IEC/UL 60950-1:2003内的子条款2.10.4已列明最低爬电距离的要求。

对应不同设备的爬电距离要求可参阅标准中的表2L。

如果你的设备测量所得操作电压介于该表所列的两个操作电压数值之间,则可以利用“直线内插差分法”(linear interpolation method)计算出所需的爬电距离,见表2L的备注 2 。

例子= 电路资料输入电压:100-240V AC测量所得操作电压:365 Vms, 890 V peak污染度:2物料组别:IIIa 或 IIIb问题1:怎样计算基本绝缘的爬电距离要求?表2L所列的最小爬电距离要求分别是:300V的爬电距离要求 = 3.2毫米400V的爬电距离要求 = 4.0毫米计算365 Vms的爬电距离要求的方法如下:(4.0-3.2)÷(400-300)×65=0.523.2+0.52=3.72答:基本绝缘的最小爬电距离要求是3.8毫米。

〔注意〕:根据表2L的备注2,将数值近似到最接近0.1毫米。

问题2:怎样计算加强绝缘的爬电距离要求?(基本绝缘的爬电距离要求)×23.72×2 = 7.44答:加强绝缘的最小爬电距离要求是7.5毫米。

注意事项•根据表2L的备注2,将数值近似到最接近0.1毫米。

•应将基本绝缘最低爬电距离要求的原来数值乘以两倍,然后才将数值近似到最接近0.1毫米。

如先将数值近似然后才乘以两倍,则结果会有0.1毫米的误差。

•根据子条款2.10.4第三段,假如最小爬电距离低于最小电气间隙,则会以最小电气间隙的数值作为爬电距离的间距第二部份电气间隙你可从子条款2.10.3.2中的表2H和表2J检索到您的设备所需的电气间隙。

24.高压输电线路架空绝缘配合计算详解

24.高压输电线路架空绝缘配合计算详解

高压输电线路架空绝缘配合计算详解引言绝缘子片数配置一直是设计工作的重点内容。

也是注册电气工程师考察的重点对象。

对刚刚入行的设计人员难度较大,最近有朋友询问过这个问题,便梳理一下知识点,在最后给大家提供一个算例作为探讨,该算例为2013年注册电气工程师案例题。

架空输电线路的绝缘配合设计,应使线路在工频(运行)电压、操作过电压、雷电过电压等各种条件下安全可靠地运行。

架空输电线路的防污绝缘设计,应依照审定的污秽分区图划定的污秽等级,并结合线路附近的污秽和发展情况,综合考虑环境污秽变化因素,选择合适的绝缘子型式和片数,并适当留有裕度。

绝缘子片数的确定可采用爬电比距法,也可采用污耐压法;因500kV 及以下通常采用爬电比距法进行计算,故本次以爬电比距法为主要讲解方法,污耐压法在以后在公众号中公布。

规定及计算公式先明确爬电距离和统一爬电比距的定义,在《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第1部分:定义、信息和一般原则》(GB/T 26218.1-2010)规范中明确定义如下:爬电距离:在绝缘子正常施加运行电压的导电部件之间沿其表面的最短距离或最短距离之和。

统一爬电比距(USCD):绝缘子的爬电距离与绝缘子两端最高运行电压有效值的比值,即统一爬电比距计算公式如下:爬电比距:绝缘子的爬电距离与绝缘子两端运行电压(标称电压)的比值,即爬电比距计算公式如下:注:上面两个公式的单片绝缘子爬电距离均需考虑有效系数,单为了方便直观,式中未进行表达。

系统运行最高电压在《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50064-2014)中明确如下:现场污秽等级与统一爬电比距的关系:当前各网省公司对绝缘配置的要求根据当地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成都地区是按照统一爬电比距50mm/kV进行配置。

根据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区结合《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给出的爬电比距法如下:GB50545-2010根据电气距离(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确定悬垂串最少使用片数如下:GB50545-2010根据杆塔高度进行修正:全高超过40米有地线的杆塔,高度每增加10米,应比上表增加相当于高度为146mm 的绝缘子,全高超过100米的杆塔,绝缘子片数应根据运行经验结合计算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Requirements of Construction - Materials
UL/CSA - Appropriate Insulation System shall be adopted - UL R/C according to UL1446 - Depending on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 of different applications (Class B, Class F…, etc.) - Materials limited to the Insulation System
安規距離計算-1.1 直線及沿面
• 如果導體之間利用絕緣作為阻隔,但是在無法確保兩個不 同物質間之連結性,故其CL/CR的計算方式如下:
• 利用開槽來延伸CR,則X必須大於1 mm,例:
安規距離計算-2 工作電壓決定距

AC to DC Product, <=150Vac
• CL: 輸入電壓≦150Vac的產 品,例如輸入為100127Vac,其基準值為:
(400 – 300)/(2.8-2.2) = (360 – 300)/(X-2.2) X = 2.56 ≒ 2.6 Required creepage = 5.2 mm
Requirements of Construction – Insulation (con’d)
Wound Components – Triple-Insulated Wires - Minimum 3 construction layers shall apply for Reinforced Insulation - Passes Annex U tests (Insulated Winding Wires for Use Without Interleaved
B = Additional value from Table 2J(page30),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peak working voltage
Required clearance = A + B - Example:
1. Equipment rated 100-240 Vac 2. Measured maximum working voltage 600 Vpk A = 4 mm, B = 0.6 mm Determined clearance = 4.6 mm -Exception: If working environment of altitude above 2000 m is specified, Annex G shall be considered.
2.0 1.5+0.1
C-D
Functional
3.61
A-F
Basic
2.40
1.5+0.1 2.0
若兩點間的RMS電壓小於AC INPUT MAX. VOLTAGE,則兩點取 MAX. INPUT VOLTAGE
總結 A.CL要依據以下來確定:
1. 絕緣類型 2. INPUT VOLTAGE RANGE; 3. WORKING VOLTAGE (Vpeak); 4. Pollution Degree;(Delta select Pollution Degree 3.); 5. Altitude;
f (x) (Sa Sc) (Vb Vc) Sc (Va Vc)
例如: Vrms = 280時,沿面距離為 3.0mm.
f (x) (3.2 2.5) (280 250 ) 2.5 (300 250 )
內插法通常定義爲根據”二個已知值估計出中間值”。 線性內插法在二個已知資料點間畫一條直線,新的資料 點就位於這條直線上,具體位置要根據其值與二個端點 之一的接近程度確定。
Requirements of Construction – Insulation (con’d)
Example of Creepage Determination: 1. Measured working voltage = 360 Vrms 2. Pollution Degree 2 3. Material Group II Required creepage distance = 2X From Table 2L:
安規距離計算-5 操作高度與直線距離之關係
• 依據研究及IEC60664-1的規範,越高海拔的大氣壓力 越小,所以必須加長直線距離,用以符合原始所需之 安規要求,如下圖,以海拔10,000英呎(3,048公尺)為例, 最終直線距離CL必須乘上海拔係數1.15倍。
安規距離計算-6 工作電壓決定距離 Creepage (CR): 沿面距離
查表2H,2J及2L取得沿面(CR)及直線距離(CL)
trace
insulation
CR
CL
A-C
Basic
2.88
2.0
C-E
Reinforced
4.76
4.0
B-E
R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forced
6.20
A-B
Basic
2.58
4.0+0.2 2.0
A-D
Basic
2.38
B-C
Funtional
2.40
Insulation) - Where two wires cross each other at an angle between 45˚ - 90˚ , an additional
physical separation shall be provided, e.g. by sheet material.
from core.
- Some considered as primary/secondary all components on opposite side shall keep Reinforced Insulation from core.
Requirements of Construction – Marking
Insulation Requirement According to IEC60950
安規距離計算-1 直線及沿面
• 直線距離:Clearance distance = CL 定義:任何可能之最短路徑,且 CL≦CR。
• 沿面距離:Creepage distance = CR 定義:攀爬物體表面之最短路徑。
6. 計算方法:CL=A+B (A: Minimum value from Table 2H,
according to the mains voltage; B: Additional value from Table 2J,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peak working voltage,A,B取值應看大)
Company name or trade mark “E115982”
Factory Location - “DCGM” - “DET” - “DEIC” - “DEIT” - “DCWM”
System Designation - “MP-130B” - “MP-130G” - “MP-130I” … etc.
安規距離計算-4 工作電壓決定距 離
DC to DC Product, <=210Vdc
• CL: 輸入≦210Vdc的 DC to DC Converter, 例如輸入為36 to 75Vdc, 則基準值為:
B/I = 1.0mm R/I = 2.0mm; 如右圖: 例:Vdc=96,則 B/I = 1.0 mm R/I = 2.0 mm
45˚ - 90˚
Requirements of Construction – Insulation (con’d)
Core - Usually considered as “floating” all surrounding components shall keep Basic/Supplementary Insulation
B.CR 要依據以下來確定:
1. 絕緣類型; 2. WORKING VOLTAGE (Vrms); 3. Pollution Degree;(Delta select Pollution Degree 2.); 4. Material Group; 5. 計算方法:利用Table 2L已知兩點列直線方程求中間點.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Transformers
Construction - Materials - Insulation - Markings Performance - Temperature - Abnormal Tests - Electric Strength Test
Requirements of Construction – Materials (con’d)
Requirements of Construction – Insulation
General – Based on Working Voltage - Clearance: (based on Vpk) A = Minimum value from Table 2H(page29), according to the mains voltage
B/I = 1.0mm R/I = 2.0mm; 若Peak電壓高於210Vpk, 則必須加上其額外值! 如右圖: 例:Vpk=302,則
B/I = 1.0 + 0.2 = 1.2 mm
R/I = 2.0 + 0.4 = 2.4 mm
安規距離計算-3 工作電壓決定距

AC to DC Product, <=300Vac
Other Certifiers – No “Insulation System” requirement - Classification of insulation materials according to IEC 60085 - Material of the lowest temperature rating dominates - UL R/C materials accepted, e.g. tapes, bobbi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