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安全距离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γ源使用安全措施

γ源使用安全措施

γ源使用安全措施因管廊结构原因,而导致部分固定口无法使用X射线进行RT检验,改用γ源代替进行射线作业。

我公司现有一台Ir192γ源射线探伤机,焦点尺寸为3*3mm,γ源曝光头的尺寸为15*100mm,强度为16居里。

射线的安全防护距离为50m。

γ源射线探伤机存放在专用铅箱内,铅箱放在8吨的铅棚内,铅棚是按国际标准设计的。

铅棚放在长芦预制厂。

关于射线防护距离的计算:在50米处剂量率P=M/R2M—以毫克镭当量为当量的射源强度;R—到点源的距离(厘米)Ir192的γ当量是0.56毫克镭当量/毫居里M=0.56*38000=21280毫克镭当量R=50米=50000厘米代入P=21280/50002=0.00085毫克镭/时1雷姆=10-2希沃特P=0.0085微希沃特/时公众受到的年剂量当量低于50毫希沃特,作业人员每天受到的剂量当量低于175微希沃特,非作业人员每天受到的剂量当量低于17.5微希沃特。

一天按8小时计算。

在50米处一天受到的最大剂量=剂量率*时间=0.0085*8=0.07微希沃特0.07微希沃特低于17.5微希沃特。

所以在50米处是安全的。

为保证射线安全作业,不发生事故,特制定以下措施。

γ源安全防护措施1.从事γ射线作业人员,除了必须具有政府劳动部门组织考核颁发的资格证书外,还必须经过政府部门放射卫生防护知识培训取得合格证和公司劳资处、安全处的安全操作训练,并具备射线源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凡未经以上培训或培训不合格者不准上岗。

2.γ射线作业人员需经职防部门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严禁从事射线探伤作业。

3.在现场进行探伤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提前填写《现场γ射线探伤作业通知单》,按通知单内容实施。

4.在工作现场,每次工作开始前,应根据射源强度大小,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划出安全防护区范围界线。

5.射线作业人员必须在安全防护区界线四周设置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防止其它人员进入安全防护区界线内。

球罐γ射线检测安全距离计算

球罐γ射线检测安全距离计算

球罐γ射线检测安全距离计算一、前言γ源射线是球罐工程施工中常用无损检测手段,γ源辐射射线穿过空气时能使空气的分子发生电离,辐射作用于生物体时能造成电离辐射,这种电离作用能够杀伤生物细胞,破坏生物组织,造成生物体的细胞、组织、器官等损伤,引起病理反应,称为辐射生物效应。

因此,为保障射线作业人员自身及公众的健康和安全,要求在施工作业前要对γ射线施工作业现场进行γ射线检测安全距离的测定,以确保作业人员及公众不受γ射线电离辐射伤害。

本文仅以某项目空分装置中524m3中压氮气球罐γ源射线检测施工为例,对γ射线在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性进行探讨。

二、球罐探伤条件及γ射线源选择1、球罐参数简介该空分装置524m3中压氮气球罐内直径10000 mm,球壳板材质07MnCrMoVR,球壳名义厚度42mm,属Ⅲ类压力容器;球罐本体球壳板组对对焊缝220米,球罐组焊完毕按要求需对该部分焊缝进行100% 射线探伤检测。

该球罐无损检测由某检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现场采用γ射线全景曝光技术透照(返修位置使用χ射线透照)。

2、γ射线源选择及使用时间γ射线源选用铱192,2007年7月20日测量活度为:120.2±2居里;铱192射线源使用时间为2007年7月21日至2007年7月25日。

三、γ射线防护区域划分1、γ射线源放置在球罐中心,进行γ射线全景曝光;进行探伤作业前,必须先将工作场所划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2个安全防护区,安全防护区要放置警戒灯,有专业人员警戒监护。

2、监督区位于控制区外,允许有关人员在此区活动,培训人员或探访者也可进入该区域。

其边界外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2.5μGy·h-1,边界处应有"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识,公众不得进入该区域。

3、控制区专业人员控制范围,只允许专业探伤作业操作人员在此区活动,边界外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40μGy·h-1。

在其边界必须悬挂清晰可见的"禁止进入放射性工作场所"警示标识。

最新射线检测计算公式总结

最新射线检测计算公式总结

精品文档1、最短波长公式: (能量公式)2、连续谱中最大强度对应的波长与最短波长之间近似有下述关系:3、连续谱射线的总强度I :4、连续谱X 射线的转换效率η;5、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公式:6、半衰期公式:(重要公式)放射性原子核数目因衰变减少至原来数目一半时所需的时间7:单色窄束射线的衰减规律: 8、线衰减系数μ: 9、半值层:10、半值层计算公式:穿过物体后的射线强度为入射强度一半时的穿透厚度 (重要公式)11.影响半值层T1/2的因素:12、宽束多色射线的强度衰减规律:13、主因对比度公式:Ⅰ=Ⅰs+Ⅰp=Ⅰp (1+n) 散射比n= I s / I pmin min λνhc h eV ==V 4.12m in =λmin5.1λλ=IM 2ZiV K I i =ZVK i =ηte N N λ-=0λ693.021=T 21/0)21(T T N N =TeI I μ-=033λρμZ K =μμ693.02ln 21==T 21)21(0T T I I =21)21(0T T I I =3321693.02ln λρμZ K T ==Ten I I μ-+=)1(0n T I I +∆=∆1μ21/02T T N N =TI I 0ln=μnI I )21(0=21T T n =μ1-无缺陷缺陷I I T =∆14、 胶片对比度公式 :15、射线照相对比度公式 :ΔD=-0.434 G μΔT /( 1 + n ) 16、黑度D :照射光强度与穿过底片的透射光强之比的常用对数值17、射线照相几何不清晰度: Ug = df ×L 2/L 1=d f ×L 2/(F-L 2) 18、X 射线曝光量:E=it γ射线曝光量:E=At19、平方反比定律:从一点源发出的辐射,强度I 与距离F 的平方成反比 I 1/I 2=(F 2/F 1)220、X 射线照相的曝光因子:Ψ=i t/F 2= i 1 t 1/F 11= i 2t 2/F 22=……= i n t n /F n 2 γ射线照相的曝光因子:Ψ=A t/F 2= A 1 t 1/F 12= A 2t 2/F 22=……= A n t n /F n 219、K 值与横向裂纹检出角θ的关系:K=1/Cos θ θ=cos -1(1/K) 20 、 一次透照长度L 3: L 3= 2L 1tan θ21、 直缝单壁单影: 底片的有效评定长度: L eff =L 3+ΔL 纵缝作双壁单投影:底片的有效评定长度应为:l eff =ΔL+L 3′+ΔL22、环缝单壁外照法 N=360218000αα= α=θ-ηθ=cos -1 [1120+-()K T DK] η= sin -1(D D L 0012+sin θ )K=1.1 θ=cos -1 [1.121.0D D T +]当D 0>>T 时,θ≈cos -1K-1 K=1.1 θ=24.62 L 3=πD0/N; L'3=π.Di/N ΔL ≈2T ·tan θLeff =ΔL /2+L3+ΔL /2 '1'D G tg α==LL D 0lg=DL L 100=α:与AB/2对应的圆心角; θ:最大失真角或横裂检出角;η- -有效半辐射角; K- 透照厚度比;T- 工件厚度; D0--- 容器外直径 D i -容器内直径23、环缝单壁内照法 1)F <R 的偏心法 N=180αα=η-θ:θ=cos -1112+-()K T DKiη=sin -1(D D L ii -21sin θ )当D 0>>T 时, θ=cos -1K -1 L 3=N D i ⋅π L 3′=ND 0⋅πΔL ≈2T ·tg θ(ΔL/2=T ·tg θ) L eff =L 3′+ΔL 2)F>R 的偏心法透检 N=180αα=θ-η θ=cos -11120+-()K T DKη=sin -1(θsin 20D F D - )当D 0>>T 时,θ=cos -1K -1 L 3′=N D 0⋅π L 3=ND i⋅π L eff =L 3' 24双壁单影法100%透检环缝时的最少曝光次数N 一次透照长度L 3N=180αα=θ+η θ=cos -11120+-()K T DKη=sin -1(θsin 20D F D -)当D o >>T 时,θ=cos -1K -1 L 3=ND 0⋅π L eff =L 325利用曝光曲线求非钢材的曝光量 射线等效系数(φm 表示)是指在一定管电压下,达到相同射线吸收效果(或者说获得相同底片黑度)的基准材料厚度T o与被检材料厚度T m之比,即:φm=TTm26、椭圆成像法偏心距L0=(g+q)L1/ L2=(F-L2)(p+q)/L2=[焦距-(外径+焊缝余高)]×2焊缝宽度/(外径+焊缝余高)27、距离防护:对点源来说,在某点的射线强度与该点到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D1R12=D2R22。

辐射安全防护计算

辐射安全防护计算

控制指标
辐射强度计算
γ点状源的活度
R/h
Ci
0.016250
0.0005
离防护
值来确定防护距离!

核素照射量率常数 R•m2•h-1•Ci-1 0.325 0.325 0.325
安全防护距离 M
8.41 33.62 265.80
核素照射量率常数 R•m2•h-1•Ci-1 0.325
安全防护距离 M 0.1
γ射线放射源的距离防护
计算:
1.根据照射量的公式P=AΓ/(R*R)计算距离R处的照射量或者照射量率。 P:距离源R处的照射量率(单位:R/h(伦琴/时)) A:γ点状源的活度(单位:Ci(居里)) R:放射源的几何中心到某点处之间的距离(单位:M(米)) Γ:照射量率常数(单位:R•m2•h-1•Ci-1)——查得
2.依照工业γ射线防护标准的控制区(40μSv/h)和管理区(2.5μSv/h)边界的限值来确定防护距离!
控制区(40μSv/h) 管理区(2.5μSv/h)
其他
μSv/h
40 2.5 1
控制指标
防护安全距离计算
γ点状源的活度
R/h
Ci0.004600Fra bibliotek10.000288
1
0.000115
25
控制区
μSv/h 141.30

辐射防护计算公式精选[1]

辐射防护计算公式精选[1]

輻防執照計算題公式精選分類:Radiopharmaceuticals轉換常數1.光速c:3×108 m s-1 (光子頻率ν與波長λ的轉換:ν = c/λ)2.Planck’s constant (蒲郎克常數):6.63×10-34 J s (光子能量與頻率的轉換:E = hν)3.1 amu = 1.66×10-27 kg ≡ 931.5 MeV (質能互換:E = mc2)4.1 b = 10-24 cm25.1 Ci = 3.7×1010 Bq6.1 R = 2.58×10-4 C kg-17.1 R ≡ 8.7 mGy (暴露與空氣克馬的轉換)8.STP(0°C、1 atm)下,空氣密度為0.001293 g cm-39.1 atm = 760 mmHg = 760 tor (托) ≡ 101.3 kPa (千帕) (壓力修正因子與密度的轉換)10.0°C = 273°K (溫度修正因子與密度的轉換)11.1個電子的電量1.6×10-19 C (電子數目與電量的轉換)12.1 eV = 1.6×10-19 J13.1 mole(莫耳) = 6.02×1023個原子(莫耳數目與原子數目的轉換)。

14.原子量:1莫耳原子重 (莫耳數目與質量的轉換)。

15.原子密度:單位質量或體積物質所含原子數目。

例如若單位體積物質所含莫耳數目為ρ/A (ρ為密度,A為質量數或原子量,單位為g mole-1),單位體積物質所含原子數目為(ρ/A)×6.02×1023 (6.02×1023的單位為mole-1)。

16.電子密度:單位質量或體積的物質所含電子數目,例如單位體積物質所含電子數目為(ρ/A)×6.02×1023×Z (Z為原子序)。

17.機率效應中,輻射工作人員危險度=有效劑量×5.6×10-2Sv-1。

X光-γ源(192Ir)两种射线源无屏蔽工况下的安全距离

X光-γ源(192Ir)两种射线源无屏蔽工况下的安全距离

X光\γ源(192Ir)两种射线源无屏蔽工况下的安全距离摘要:针对射线探伤拍片作业的工程实践和作业时间的特点,根据国家有关辐射防护方面的标准、法规规定,为从理论上消除公众对射线源(X光、γ源)的恐慌心理,以免在施工中引起不必要的经济纠纷,特撰写此文。

关键词:射线源、屏蔽、辐射防护、剂量当量率、剂量当量、吸收剂量、安全距离1. 辐射防护的目的辐射防护的目的在于控制辐射对人体的照射,使之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保障个人所受到的剂量当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对工业射线探伤的外照射的防护而言,主要应考虑下面三个基本要素;即:时间、距离、屏蔽层。

在实际现场射线探伤拍片作业过程中,当人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无法改变,而时间又受到射线探伤工艺操作的限制时,欲降低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水平,只有采用屏蔽防护;屏蔽防护就是根据辐射源通过物质时强度被减弱的原理,在人与辐射源之间加一层足够厚的屏蔽,尽量减少照射剂量!具体到在装置区(如管廊上探固定口)等野外射线探伤作业的施工环境,如用γ源探伤时,在贴好胶片、对好γ源输源管管头后;探伤人员除用一块厚几毫米、长乘宽大约为200×400mm左右的铅板盖住γ源输源管管头外,尽可能地利用现场一切可用来屏蔽射线的自然障碍物(如墙、塔、换热器、钢结构等)来防护。

2 X光机无屏蔽作业时的安全距离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规定公众人员(非无损检测人员)的年剂量当量限值为5mSv/a (5毫希沃特每年)。

下面首先谈用X光机(开通高压后发射出X射线)在现场作业时的安全距离!射线探伤作业前须开具施工票,除由生产一线领导签字、通知当班操作工外;还需生产部、安环部分别签字,并由生产部调度在全厂晚值班会上通知全厂非相关车间;另外探伤人员在正式探伤前还派专人到相关操作室通知当班操作工,拉上警戒绳、放置警灯,并借用对讲机与操作室保持随时联系;如遇生产装置波动,操作工可随时通知探伤停止拍片作业,不会耽误操作工进装置区巡检、调整流程等作业。

射线的角度与长度计算公式

射线的角度与长度计算公式

射线的角度与长度计算公式射线是一种特殊的直线,它具有起点和方向,可以延伸到无限远。

在几何学和物理学中,射线是一种重要的概念,它在描述光线、电磁波和其他形式的辐射时非常有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射线的角度与长度的计算公式,并讨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射线的基本定义。

射线可以用一个起点和一个方向向量来描述,其中起点是射线的起始位置,方向向量则指示射线的延伸方向。

在二维空间中,一个射线可以用以下的参数方程来表示:P(t) = P0 + t v。

其中P(t)是射线上任意一点的位置向量,P0是射线的起点的位置向量,v是射线的方向向量,t是一个实数参数。

这个参数方程表明,射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通过起点位置向量P0加上方向向量v乘以参数t来得到。

现在,让我们来考虑射线的角度与长度的计算。

射线的长度可以通过其起点和方向向量来计算。

假设我们有一个二维空间中的射线,其起点位置向量为P0 = (x0, y0),方向向量为v = (a, b)。

那么射线的长度可以通过以下的公式来计算:L = |v| = sqrt(a^2 + b^2)。

这个公式表明,射线的长度就是其方向向量的模长。

在三维空间中,这个公式可以推广为:L = |v| = sqrt(a^2 + b^2 + c^2)。

其中v = (a, b, c)是射线的方向向量。

接下来,让我们来考虑射线的角度。

射线的角度可以通过其方向向量来计算。

在二维空间中,射线的角度可以通过以下的公式来计算:θ = arctan(b/a)。

这个公式表明,射线的角度就是其方向向量的y分量与x分量的arctan值。

在三维空间中,射线的角度可以通过以下的公式来计算:θ = arccos(v1•v2 / |v1||v2|)。

其中v1和v2分别是两条射线的方向向量,•表示向量的点积。

这个公式表明,射线的角度就是其方向向量之间的夹角。

射线的角度与长度的计算公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意义。

安全距离计算表

安全距离计算表

A源强Ci Kr放射衰减系数,单位:R·m 2/h·CiP照射剂量率,单位:C/Kg 100见下2.5uGy/h公式1:P=A·kr/R 2公式2:A 2/A 1=(1/2)(X/14)=(R 1/R 2)2Ir192的Kr放射衰减系数为0.472Se75的Kr放射衰减系数为0.2单位换算1Gy(戈瑞)=33.72C/Kg(库仑/千克)1R(伦琴)=2.58×10-4Gy注:Ir192半价层14mmSe75半价层15mm 根据公式1,进行单位统一根据公式2,在钢铁厚度为X的情况下Ir192的公众安全距离为R 2=(R 12×0.5(X/14))(1/2)根据公式2,在钢铁厚度为X的情况下Se75的公众安全距离为R 2=(R 12×0.5(X/6))(1/2)针对以上R 1结论公式,Ir192的R 2=(1642.5×A×0.5(X/14))(1/2)针对以上R 1结论公式,Se75的R 2=(695.98×A×0.5(X/6))(1/2)Ir192在没有任何屏蔽,照射剂量率为2.5uGy/h的情况下的公众安全1=(1642.5×A)(1/2)Se75在没有任何屏蔽,照射剂量率为2.5uGy/h的情况下的公众安全为1=(695.98×A)(1/2)钢铁厚度X,单位:mm R2安全距离,单位:m38158.2020041Ir19229.3789809Se75 2=(R12×0.5(X/14))(1/2)2=(R12×0.5(X/6))(1/2)众安全为R1=(1642.5×A)(1/2)安全为R1=(695.98×A)(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