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四添加剂预混料的配方设计
预混料配方比例

预混料配方比例
《预混料配方比例》
一、水泥预拌料的设计比例
1.计算水泥用量
计算水泥用量的公式:水泥用量=混凝土实际使用量/混凝土重量*混凝土水泥率
2.计算砂子用量
计算砂子用量的公式:砂子用量=混凝土实际使用量/混凝土重量*混凝土砂子率
3.计算碎石用量
计算碎石用量的公式:碎石用量=混凝土实际使用量/混凝土重量*混凝土碎石率
4.计算添加剂用量
添加剂用量可根据混凝土使用要求和设计要求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混凝土总用量的2%计算。
5.确定搅拌机速度
搅拌机的转速可以根据混凝土的质量和用量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应按每立方米搅拌12-16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
二、混凝土配合料的设计比例
1.计算水泥用量
计算水泥用量的公式:水泥用量=混凝土实际使用量/混凝土重量*混凝土水泥率
2.计算沙用量
计算沙的用量公式:沙用量=混凝土实际使用量/混凝土重量*混凝土沙率
3.计算碎石用量
计算碎石用量的公式:碎石用量=混凝土实际使用量/混凝土重量*混凝土碎石率
4.计算添加剂用量
添加剂用量可根据混凝土使用要求和设计要求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混凝土总用量的1%计算。
5.确定搅拌机速度
搅拌机的转速可以根据混凝土的质量和用量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应按每立方米搅拌10-15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
添加剂预混料配方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科, 高级 畜牧 师 , 长期 从 事 饲 料 中营 养 成 分检 测
及微 量 元 素研 究分 析 工作 。
草原
早 熟禾 、 羊草 、 草 、 冰 苜蓿 等 。 92 半灌 木 。半灌 木牧 草 因其生 长 环境 不 同 , 种 . 在
方枝 柏 、 喀什方 枝柏 等 。 94 乔木类 群 。在新 疆 , 木 的枝 叶是一 种不 可忽 . 乔
其 次 , 使 用 药 物 添 加 剂 时 , 注 意 实 际效 用 在 除 外, 要特 别注 意安 全性 。在 配方 设计 时 , 充分 考虑 要
收 稿 日期 : 0 1 2 l 2 1 —1 一 9
324 维 生素 C具 有较 强 的还 原性 , 水溶 液呈 酸 .. 其
性 , 使 维 生 素 B 2 泛 酸 钙 ( 3 、 酸 ( l ) 破 可 1、 B )叶 B 1等
作 者 简介 绍 : 吾拉 木 ・ 古拉 洪 (94 , 维 吾 尔族 , 16 一) 男, 大学 本
坏 失 活 , 易混合 使用 。凡不 宜混 合使 用 的维生 素 , 不
又需 要 配混 使 用 时 ,必 须 加 大载 体 或稀 释 剂 用 量 , 以减 少 活 性成 分 的损 失 。 ( 转第 5 下 7页 )
2 正 确 使 用 添 加 剂 原 料 首先 , 清 楚 掌 握 添 加 剂 原 料 的 品 质 , 对 保 要 这 证 制成 添加剂 预混 料质 量 至关重 要 。添加 剂原 料在 使用之前 , 对其活性成分进行实际测定 , 要 以实 际
测定 值作 为确 定 配方 中实 际用量 的依 据 。
322 泛 酸 钙 ( 3 在 酸 性 环 境 ( H< ) 不 稳 定 , .. B) p 6中
预混料配方技术

预混料配方技术预混料是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简称,它是将一种或多种微量组分(包括各种微量矿物元素、各种维生素、合成氨基酸、某些药物等添加剂)与稀释剂或载体按要求配比,均匀混合后制成的中间型配合饲料产品。
预混料是全价配合饲料的一种重要组分。
预混料是由同一类的多种添加剂或不同类的多种添加剂按一定配比制作而成的匀质混和物,由于添加剂的成分在预混料中占的比例很小,大多以毫克/千克或克/千克计算。
奶牛常用的预混料添加剂比例有1%-5%,是由多维素、微量元素、常量矿物元素、部分蛋白质饲料非营养性添加剂与载体混合而成。
1.维生素预处理:奶牛常用的维生素有维生素A、D、E,高产奶牛还需添加烟酸、硫胺素和维生素B12等。
由于维生素的添加量很小,一般先用少量载体将维生素进行预稀释,再与大量原料混合,这样能保证维生素的混合均匀。
2.微量元素预处理:奶牛常用的微量元素一般以无机盐的形式添加,有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亚硒酸钠、碘化钾和氯化钴等。
有些无机盐易吸水结块,所以用时须先进行粉碎处理,碘化钾和氯化钴在预混料中用量极微,为便于混合均匀,通常将二者准确称量,然后各以1:15~1:20的比例溶解于水,再分别按照1:500的比例喷洒在石粉等载体,吸收剂上进行预混合。
奶牛对硒的需要量也极微,而亚硒酸钠为剧毒物质,特别是亲水性强,极易溶于水。
因此,必须进行预处理,一般是将亚硒酸钠加入81.4℃r热水中,经过5分钟完全溶解后制成10公斤水溶液,然后喷洒在搅拌机内的砻糠粉上,混合均匀,制成硒稀释剂,再与其它原料混合使用。
3.载体和稀释剂的选择:载体是能够承载或吸附微量活性添加成分的微粒。
微量成分被载体所承载后,其本身的物理特性某些发生改变或不再表现出来,而所得“混合物”的有关物理特性(如流动性、粒度等)基本取决于载体的特性。
通常对载体的基本要求是:①载体本身为非活性物质,对所承载的微量成分有良好的吸附能力而不损害其活性;②对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有良好的混合性;③化学稳定性好,不具有药理活性;④价格低廉。
4%的预混料配方

4%的预混料配方
4%的预混料配方包含维生素预混料、矿物质预混料以及药物添加剂和功能性添加剂。
具体配方比例可能因不同的生产厂家和产品类型而有所不同。
通常,预混料中30%是填充物,也就是载体,以帮助混合和分散含量较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需要使用流散性好、承载力好的载体。
此外,预混料中还包含氨基酸、矿物质、药物添加及维生素等成分,但各成分的比例不同。
具体来说,一个常规的4%预混料配方可能包含以下成分:
* 氨基酸:不到10%
* 矿物质:不到5%
* 药物添加:不到2%
* 维生素:不到1%
这些含量较低的物质需要一个良好的载体来帮助混合和分散,以避免分层、受潮或发生化学反应。
同时,还需要保证这些物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均匀地添加到饲料中。
对于8%的预混料,有些厂家可能会采取将4%预混料稀释一倍的方法来制作,即将原来添加200公斤的预混料减少到添加100公斤,但有用的物质含量也相应减少到35%。
而有些厂家可能会在4%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功能性添加剂或高蛋白原料,如鱼粉、乳清粉、豆粕等,以提高预混料的营养水平和功效。
总的来说,4%的预混料配方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混合物,需要根据不同的生产厂家和产品类型来进行具体的配制。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进行选择,并按照说明进行使用。
粮食工程技术《项目四任务二 全价饲料配方设计》

任务一饲料配方设计的根底知识
【知识目标】
以劳动部或行业协会制定的相应岗位目标考核标准为依据。掌握用试差法设计全价饲料配方的方法步骤,了解对角线法、代数法和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饲料配方的方法步骤。
【技能目标】
以劳动部或行业协会制定的相应岗位目标考核标准为依据。能熟练运用试差法设计畜禽全价饲料配方,会运用对角线法、代数法和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法计算饲料配方。
表4-3配方中消化能和粗蛋白含量的计算〔原配方〕
原料
饲粮组成/%
消化能/MJ
粗蛋白/%
玉米
65
×=
×=
小麦麸
14
×=
×=
豆粕
15
×=
×=
菜籽饼
3
×=
×=
合计
97
饲养标准
与标准比拟
第四步,调整配方。草拟配方结果与饲养标准相比,消化能偏低,粗蛋白质含量偏高。需要把能量提高,同时把粗蛋白质含量降低,所以可以提高能量水平较高的玉米的配比,同时降低能量水平较低的麸皮的配比。配方调整如表4-4。
4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实例
〔1〕常见饲料配方软件
饲料配方软件较多,常用的国外著名饲料软件有:Format软件〔英国〕、Brill软件〔美国〕、Miit软件〔美国〕等;国内常见的饲料配方软件有:资源配方师Refs系列软件、金牧饲料配方软件VF123、BRILL饲料配方软件、三新智能配方系统和畜禽配方优化系统等。在这些饲料配方软件中,资源配方师Refs系列软件特别是其高版本的软件,有点和功能相对较多,是一款受到关注较多的软件产品。
例:假设以玉米、大豆粕为饲料原料,为20215g的瘦肉型生长肥育猪配制饲料,饲料配方设计方法和步骤如下:
预混料的配制与质量控制

预混料的配制与质量控制预混料的配制与质量控制1.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介绍预混料的配制和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性。
1.2 背景:预混料是一种用于畜牧业的饲料,它包含了动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能够满足动物的生长和发育需求。
2.配方设计2.1 原料选择:选择优质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料,确保原料的营养成分和安全性。
2.2 比例配比:根据动物种类、生长阶段和需求,设计合理的配方比例。
2.3 添加剂选择:根据需求添加适当的营养强化剂、抗生素等添加剂。
2.4 配方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对配方进行调整,不断优化配方的营养成分和效果。
3.配制过程3.1 原料准备:检查原料的质量和数量,确保无异物和变质现象。
3.2 称量与混合:按照配方比例,精确称量各种原料,并进行混合搅拌,确保原料充分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3.3 温度控制:根据配方要求和原料特性,控制混合过程中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营养成分的损失。
3.4 包装与存储:合理选择包装材料,确保预混料的密封性和防潮性,存储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日光直射和高温状况。
4.质量控制4.1 原料检验:对每批原料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气味、营养成分等指标。
4.2 过程监控:对配制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监控,包括称量、混合、温度控制等,确保每个步骤符合要求。
4.3 产品检验: 对每批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营养成分、微生物检验等指标。
4.4 记录和追溯: 每批原料和成品都需要进行记录和编号,以便后期的质量追溯和问题排查。
5.附件附件1:预混料配方表附件2:原料检验报告表附件3:产品检验报告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营养成分:指食物中包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物质,对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有重要作用。
2.安全性:指产品对动物和人的健康没有不良影响,符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标准。
3.质量标准:指产品在外观、化学成分、微生物指标等方面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
预混料的配制与质量控制

• 5、载体携带的微生物
• 6、载体本身应为非活性物料
• 7、载体不能损害所承载活性成分的活性
• 8、化学形状及酸碱度:载体的酸碱度接近 中性为好,如果酸碱度偏离中性,可用磷 酸钙或延胡索予以调整。
• 9、表面及结构要求粗糙且多空隙 • 10、载体对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有良好的
混合特性
• 11、价格便宜
• VD,受到日光照射的时间和强度,钙磷的水平及 二者的比例
• VE,稳定性,维生素E的形式,抗氧化剂,拮抗 物的存在,硒和不饱和脂肪酸在日粮中的水平
• VK,微生物的合成,可利用性,拮抗物的存在, 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应激
• VB1:稳定性,日粮内碳水化合物和硫的水平, 硫胺素酶的存在,药物(如Amprolium),稳定
载体的试验结论
• BASF:有机载体中,大麦粉、豆粕粉好玉 米芯粉承载微量成分后分级现象严重,砻 糠粉比较理想,无机载体中细石粉较好
• 刘当慧:脱脂米糠和麸皮均是优良的载体, 且脱脂米糠优于麸皮。麸皮不可作微量元 素的载体,双飞粉是良好的稀释剂。
载体用量
• 载体的承载能力不会超过载体的自重 • W=XY-ΣZ • W:载体重量 • X:预混料占配合料的比例 • Y:配合饲料重量 • ΣZ:其他添加剂用量总和
• 小麦粗粉:承载能力好,注意粒度和控制 水分
• 麦麸:含有丰富利用率较高的微量元素, 价格便宜
• 脱脂米糠:是较好的载体 • 大豆粕:注意尿酶活性及粒度和水分 • 肉骨粉:国外常用
无机载体
• 碳酸钙:注意钙含量,用石粉替代时,应注意杂 质少的产品,重金属应低于30ppm,砷含量低于 5ppm。
• 将活性成分附着在其表面,使液态微量成 分变成固态化合物,从而有利于均匀混合
预混料配方实验报告

预混料配方实验报告预混料配方实验报告一、引言预混料是一种将各种饲料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加入适量的营养添加剂和药物,再进行加工制成的饲料产品。
它具有营养均衡、易于消化吸收、使用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业。
本实验旨在通过调整预混料配方,探索最佳的配方组合,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生产效益。
二、实验方法1. 饲料原料选择:选择玉米、大豆粉、鱼粉、骨粉、麸皮等常用饲料原料。
2. 配方设计:根据畜禽的营养需求和生长阶段,制定不同配方。
3. 配料:按照配方比例,将饲料原料精确称量。
4. 混合:将称好的饲料原料放入混合机中,进行充分混合。
5. 添加:根据需要,加入营养添加剂和药物。
6. 加工:将混合好的饲料原料进行加工,制成颗粒状或粉状的预混料。
7. 检测:对不同配方的预混料进行营养成分和物理指标的检测。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营养成分检测:对不同配方的预混料进行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灰分等营养成分的检测。
结果显示,不同配方的预混料在营养成分上存在差异。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确定最佳配方组合,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2. 物理指标检测:对不同配方的预混料进行颗粒度、水分含量、颜色等物理指标的检测。
结果显示,不同配方的预混料在物理指标上也存在差异。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确定最佳配方组合,提高饲料的生产效益。
四、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预混料的配方对饲料的营养价值和生产效益有重要影响。
2. 不同畜禽的营养需求和生长阶段需要制定不同的配方。
3. 配方的调整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生产效益。
五、实验总结预混料配方实验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对于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不同配方对饲料的影响,还可以为畜禽养殖业提供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参考。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索饲料原料的替代性和添加剂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预混料的质量和效益。
六、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 饲料配方设计原理与实践[M]. 北京:农业出版社,2010.[2] 王五,赵六. 饲料添加剂的应用与开发[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以上就是本次预混料配方实验的报告内容,感谢各位的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1/25
3
二、预混料活性成分的需要量与添加量确定原则
(一)活性成分需要量与添加量概念
1.活性成分需要量
包括最低需要量和最适需要量。
最低需要量:是在试验条件下,为预防动物产生某种维生 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症,对该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的需要量。
1.80
氯化钙
3.36
0.94
氧化钴
3.36
1.35 亚硒酸钠 3.10
1.60
硫酸钴
3.71
11
任务二、添加剂预混料的配方设计
一、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的配方设计 (一)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配方设计步骤 1.确定用量:根据饲养标准和生产实际确定 2.选择适宜的原料 3.配方计算:根据微量元素含量及预混料在全 价饲料中的用量计算。
最适需要量:指能取得最佳生产效益和饲料利用率时的活 性成分供给量,一般高于最低需要量。
2.活性成分添加量 总供给量为基础饲料中的含量和通过预混料供给的部分,后 者为活性成分添加量。
2021/1/25
4
(二)确定活性成分添加量的原则
总原则:依据饲养标准,动物生产特点结合活性成分的理化特性 1.维生素添加量 忽略基础饲料中维生素含量,直接以饲养标准推荐的最低需要量 为添加量。同时应考虑有效期内的损失。 2.微量元素添加量 生产上,往往将基础饲料中的含量忽略不计,但毒性较大的微量 元素(硒、碘)需考虑基础饲料中的含量。 3.药物成分添加量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同时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
商品原料量 (%)
(mg)
硫酸铜 25.5 98
32.01 1.601
碘化钾 76.45 98
0.47 0.023
硫酸亚铁 20.1 98
406.1 20.307
硫酸锰 32.5 98
188.38 9.419
亚硒酸钠 45.6 98
0.45 0.022
硫酸锌 22.75 98
179.4 8.971
预混料中微量元素添加量(确定微量元素添加量,一
般不考虑基础饲料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则需要量即为添加量)
4、选择适宜的微量元素添加剂原料《原料添加量
的计算公式为商品原料添加量=微量元素添加量/纯品中元素含量(%) /商品纯度(%)》
微量元素商品 (%)
元素含量(%)商品原料纯度 每千克饲料用 预混料含量
2021/1/25
10
一些载体和饲料添加剂的密度
2021/1/25
载体 密度 添加剂 密度
(g/ml)
(g/ml)
稻壳粉 玉米粉 玉米芯粉 小麦麸 大米糠
石粉
碳酸钙 双飞粉 贝壳粉
0.32
维生素A
0.81
0.76
维生素D
0.65
0.40
维生素E
0.45
0.31 L-赖氨酸 0.67
0.37
碘化钾பைடு நூலகம்
3.31
在实际中首先对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药物等选用不同 的载体,分别预混合后再混合在一起。
2021/1/25
9
二 . 载体的种类
常见的载体有两大类,一种是有机 载体,另一种是无机载体。
(一)有机载体 一般是含粗纤维多
的物料。例如:玉米粉、玉米芯粉、 麦麸、脱脂米糠等。
(二) 无机载体 一般是矿物质,
用于微量元素预混料的制作。例如: 碳酸钙、硅酸盐、蛭石、沸石、海泡 石等。
任务一、预混合饲料概述
预混料概念:
一种或多种添加剂与适当比例载体和(或)稀释剂 配制而成的均匀混合物。
人们习惯于将添加剂预混料简称预混料或添加剂, 在配合饲料中的用量通常是0.5%~5%。
2021/1/25
1
一、预混料的分类
(一) 按原料种类分类
1.单一型添加剂预混料
由单一原料制成的预混料
如维生素A预混料、硒预混料等。
5、选择载体
设计的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产品在日粮的 添加比例为0.2%,每千克配合饲料中需要 添加2g预混料,则载体用量为:载体用量= 微量元素预混料总量-各种微量元素添加剂 商品用量之和
合计(mg) 每千克预混 每千克预混 料微量元素 料载体总和 总和(mg) (mg)
2000
806.85
1193.15
2.同类添加剂预混料
由同种原料组成的预混抖 如复合维生素
预混料、微量元素预混料。
3.复合添加剂预混料
由不同类型原料组成的预混料 由二类或多类添加剂
组成,如由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抗生素、防霉剂
等组成的预混料,
2021/1/25
2
(二) 按使用对象分类 猪用预混料 禽用预混料 鱼用预混料、虾用预混料 牛羊预混料
2021/1/25
8
1.维生素预混料载体选择
常选用淀粉、乳糖、脱脂米糠和麸皮等。其中,脱脂 米糠含水量低,容重适中,表面多孔,是维生素添加 剂预混料的首选载体。麸皮也常用此类载体。
2.微量元素预混料载体选择
适宜载体有:轻质碳酸钙(石粉)、白陶土粉、沸石 粉等。国内主要以轻质碳酸钙为载体。
3.复合预混料载体选择
2021/1/25
12
(二)微量元素预混料设计
(以肉鸡为例:微量元素预混料在全价饲料中添加 比例为0.2%~0.5%,本例设计为0.2%)
2、确定动物微量元素的需要量(下表)每千克饲料
微量元素 铜 铁 锰 锌 碘
硒
需要量 (mg)
8
80 60 40 0.35 0.2
3、根据基础饲料中微量元素含量确定添加剂
2021/1/25
5
2021/1/25
6
(三) 原料与载体的选择
(一)原料的选择
1.维生素:考虑原料稳定性和生物学效 价兼顾价格 2.微量元素:多选用硫酸盐或碳酸盐、 氯化物和氧化物。 3.药物添加剂:选用高效、低毒、低残 留药物,严禁使用违禁药物。
2021/1/25
7
(二)载体选择
载体(carrier)是指能够承载微量活性 成分,改善其分散性,并有良好的化学 稳定性和吸附性的可饲物质。
80
98
80
99
0.3
95
0.7
98
32.5 251.2 8.37
22.7 356
11.87
30.0 1.1
0.037
76.4 0.93 0.031
1046.03 34.868
1953.97 65.132
合计
6、列出配方,并进行复核
微量元素种类
硫酸铜 硫酸亚铁
每千克 饲料添 加量 (mg)
原料纯 元素含 每千克 度(%) 量(%) 饲料微
量元素 原料的 用量 (mg)
在预混料中的 含量(%)
8
96
25.5 32.7 1.09
80
98.5 20.1 404.1 13.47
硫酸锰 硫酸锌 亚硒酸钠 碘化钾 小计 载体(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