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

合集下载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生及护理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生及护理

细胞增生 , 而胰岛细胞具有拮抗肾上腺皮质激素的
作用, 延缓肺部 的成 熟 , 其发病率 比无合并症者高
6 倍 ; 此外分娩前有无行促肺成熟治疗及所选 择 的分 娩方式都会影 响其发生 , 剖宫产者 , 因其缺乏
正常的子宫收缩 , 刺激 肾上腺皮质激素 的生成 , 促 进肺成熟 , 使得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相对减少 。
有 重 要 的意 义 J 。本 文 将 从 发 生 率 、 高危 因素 、 诊 断标准 、 治疗 、 预 防及 护 理 方 面 , 对 新 生 儿 肺 透 明 膜病 的研 究 进行 综 述 。
除孕龄 和出生体重外 , 胎 儿 的性 别 也 会 影 响
其发生 , 张军 亚等 l 6 Hale Waihona Puke 现 , 男婴 的发生 率 高于 女
[ Ke y w o r d s ]h y a l i n e me m b r a n c e d i s e a s e o f t h e n e w b o m; t h e r a p e u t i c s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n u r s i n g
吸 困难 、 呼气时 呻吟 、 三 凹征 等症 状和体 征 , 如不
及 时治 疗 , 可 发 生 低 氧血 症 和呼 吸 衰 竭 J 。实 验 室
缺氧 、 妊高症 、 多胎早产等 , 发生率均高于无此合并
症者 , 可能 由于 低 氧血 症 和酸 中毒损 伤 了 Ⅱ型肺 泡 细胞 , 从 而抑 制 了肺 泡 表 面 活性 细 胞 的合 成 , 影 响 了 肺 发 育 成 熟 ; 对合并糖尿病的孕妇 , 胎儿 胰 岛
Nur s i ng o f t he ne wbor n wi t h hya l i ne me m br a nc e di s e a s e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ppt课件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ppt课件

抗生素
用于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需 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 果选用。
镇静剂
对于烦躁不安的患儿可适当使 用,以保持安静,减少氧耗。
药时间等 需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
观察药物反应
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 如出现过敏、恶心、呕吐等药物 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报告医
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支持,如脂肪乳、 氨基酸等,以补充热量和营养素。
喂养量及次数
根据新生儿的日龄、体重和病情确定 合适的喂养量和次数,以满足其生长 发育需求。
预防感染及并发症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接触新生儿前后要洗手,保持 环境清洁,定期消毒新生儿的衣
物、用品等。
加强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 性洗护用品,及时更换尿布并清洗 臀部。
发病原因
主要为早产、剖宫产、母亲糖尿病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围 生期窒息、低体温、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母亲低血压等。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患儿生后不久即出现呼吸急促、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发绀。严重者表 现为呼吸浅表、呼吸节律不整、呼吸暂停及四肢松弛。听诊呼吸音减低。
分型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绀不明显; 中度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绀明显,吸气性三凹征阳性;重度表现为呼吸浅快、 不规则,甚至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
护理技能指导
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呼吸道护理、皮肤护理等护理技能。
健康生活方式宣传
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运动等,以提 高患儿的免疫力。
提高家长自我护理能力
自我护理技能培训
通过示范、讲解等方式,提高家长对患儿的护理技能水平。
护理计划制定与执行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护理常规1.监测呼吸状况:因为肺透明膜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加速等症状,所以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呼吸深浅、呼吸节律等。

定期记录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异常变化。

2.提供适当支持性治疗:对于呼吸困难较严重的患儿,可能需要给予氧气支持或呼吸机辅助通气。

护士需要熟悉氧气吸入装置的使用方法,根据医生的指示给予患儿适当的氧气浓度。

对于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儿,护士需要监测呼吸机参数的设置和调整,并及时记录患儿的通气情况和呼吸机相关指标。

3.维持适当的体温: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由于呼吸困难,可能无法正常维持体温,容易出现低体温。

护士应保持室温适宜,避免寒冷刺激,对患儿进行常规体温监测,必要时采取保温措施,如使用保温医疗仪器,给予温暖饮食,加强预防感染。

4.鼓励早期哺乳:对于肺透明膜病较轻的患儿,可以尽早引导哺乳。

护士需要帮助患儿正确吸吮,观察吸吮反应和进食情况,确保患儿有充足的营养摄入。

同时,护士还需要教育和指导家属正确喂养患儿,以促进其早日康复。

5.预防感染:对于肺透明膜病患儿,呼吸道状况较差,容易感染,因此护士需要帮助患儿维持良好的呼吸道清洁度,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和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另外,护士还要注意患儿的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6.心理支持: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但对家庭来说仍然是一种不适和困扰。

护士需要详细解释患儿的病情和治疗计划,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及时回答家属的疑问,帮助家属理解和适应患儿的病情,提高治疗的合作性和依从性。

总结起来,护理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常规包括:监测呼吸状况、提供适当支持性治疗、维持适当的体温、鼓励早期哺乳、预防感染以及提供心理支持。

这些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新生儿的呼吸状况,促进其早日康复。

医院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并发肺出血的护理应急预案

医院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并发肺出血的护理应急预案

医院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并发肺出血的护理
应急预案
(一)密切观察,一旦患儿出现肺出血症状,应立即将患儿置于保暖台抢救,并通知医生。

(二)清理呼吸道: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按医嘱给氧,必要时机械通气。

(四)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纠正酸中毒;限制液体输入量:液量限制在80ml/(kg∙d),滴速为3一4ml/(kg.h);补充血容量,维持血细胞比容在0.45以上;应用止血药物;纠正凝血机制障碍。

改善循环,给予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五)严密观察患儿精神状态、面色、呼吸、脉搏、心率、心律、血压、尿量、肢体温度的变化。

(六)做好护理记录。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一、疾病概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见的一种严重肺部疾病。

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肺泡进行性萎陷,患儿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

如不及时治疗和护理,病死率极高。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早产儿:胎儿肺部发育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分泌不足。

一般胎龄越小,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越严重。

糖尿病母亲婴儿:母亲血糖控制不佳,胎儿胰岛素分泌增加,抑制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释放。

剖宫产儿:未经产道正常挤压,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

围生期窒息、低体温、酸中毒等:这些因素可导致肺血流减少,抑制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

2. 肺发育不成熟肺泡数量少,气体交换面积不足。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化不良,不能有效合成和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

3.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增加患病风险。

三、临床表现1. 出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窘迫呼吸急促:通常>60 次/分,严重时可达100 次/分以上。

呼气性呻吟:是由于肺泡萎陷,在呼气时气流通过部分阻塞的细支气管发出的声音。

鼻翼扇动、三凹征:呼吸用力的表现。

2. 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发绀:口唇、指甲床等部位呈青紫色,提示缺氧严重。

呼吸节律不齐,甚至出现呼吸暂停。

随着病情进展,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可导致呼吸衰竭。

3. 肺部体征早期双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细湿啰音。

病情加重时,双肺呼吸音明显减弱,甚至消失。

四、治疗要点1. 氧疗和呼吸支持轻度患儿可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氧合。

中重度患儿需气管插管,使用机械通气,如常频机械通气、高频机械通气等。

2. 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尽早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可迅速改善症状。

根据病情需要,可重复给药。

3. 维持内环境稳定保持体温稳定,避免低体温加重病情。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保证营养供应,必要时静脉营养支持。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患儿的呼吸困难及缺氧程度。

2.密切注意患儿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3.密切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措施】
1.吸氧根据缺氧程度选择不同的吸氧方法,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头罩吸氧、持续呼吸道正压、机械通气。

注意安全用氧,吸入氧气应进行加温湿化,有氧浓度监测,保持患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5%~95%之间。

2.保温根据患儿情况置于适中温度的保温箱中,在抢救过程中注意保暖,使皮肤温度保持在36~37℃。

3.保持气道通畅在肩背部垫一薄的毛巾卷,有人工气道者定期气管内吸痰。

4.重症患儿遵医嘱禁食补液,以免呛奶造成窒息。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

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烦躁不安、呼吸节律不规则等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有效措施,详细记录病情变化。

6.实行保护性隔离,加强基础护理,预防感染。

【健康指导】
1.满月后复查眼底、听力。

2.加强营养,预防感染。

3.按时预防接种。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观察及体会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观察及体会
3并 发 症
新 生 儿 呼 吸 窘 迫 综 合 征 fen tlrsi tr i rs no aa epr oy ds eS a t sn rm , R S 为肺 表 面 活 性 物 质 缺 乏 所 致 , 见 于 早 产 y do e N D ) 多
儿, 生后 数小 时 出现进 行性 呼 吸 困难 、 发绀 和 呼吸衰 竭 。 病理
【]杨景云. 1 胃肠道息 肉 3 1 4 例分析 . 宁夏 医学杂志, 8 ,06: 1 1 81() 7 . 9 3
【] 高 秋 菊 , 惠 利 . 维 内 镜 检 查 心 理 疏 导 浅 淡叫 . 北 国 防 医 学 杂 志 , 2 王 纤 西 19 . 9 81 增 刊) 2 . :6 1
34支 气 管 肺 发 育 不 良 .
35肺 出 血 .
主要 见于 早 产儿 , 后不 久 出 现呼 吸 急促 ,0次/ i 生 6 m n以
上, 呼气 性 呻 吟 , 吸气 时 出现 三 凹征 , 情 呈 进行 性 加 重 , 病 至
生后 6h症 状 已十 分 明 显 ,进 而 出 现 呼 吸 不规 则 。呼 吸 暂 停 , 绀 , 吸 衰竭 , 检 两 肺 呼 吸 音 减 弱 , 气 分析 P C 发 呼 体 血 aO
上 出现肺 透明 膜 . 又称肺 透 明膜病 (yl eme ba edsae h ai m rn i s . n e H )我 院新 生儿 科 2 0 MD 。 0 7年 1月~ 0 8年 6月共 收住 2 20 0例 此病 患 儿 , 男性 1 3例 , 女性 7例 , 中 , 死 亡 ,7例 临床 其 3例 1
严 重病例 常 发生 肺 出血 , 主要 与早 产 、 缺氧 有关 , 常发 生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治与护理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治与护理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治与护理发表时间:2015-11-18T15:42:14.007Z 来源:《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9月第9期供稿作者:陈芸成家书通讯作者[导读] 黄石市爱康医院湖北黄石存活72小时以上者如无严重并发症,患儿常可产生足够的表面活性物质,使病情逐渐好转。

并发脑室出血者预后恶劣。

陈芸成家书通讯作者黄石市爱康医院湖北黄石 435000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系指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

主要见于早产儿,因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导致进行性肺不张。

其病理特征为肺泡壁至终末细支气管壁上附有嗜伊红透明膜。

中图分类号 R722 文献标识码 B 诊断病史多系早产、刮宫产儿,或有窒息史、孕母有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生后6~12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

体征患儿呆钝,面色灰白或青紫,四肢松弛。

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呻吟及吸气性三凹征。

心率先快后慢,心音由强转弱,胸骨左缘可听到收缩期杂音。

呼吸频率60-100次/分或更快,呼吸节律不规则,间有暂停,两肺呼吸音减低,早期肺部罗音常不明显,以后可听到细湿罗音,叩诊可出现浊音。

肝脏可增大。

辅助检查羊水泡沫试验、胃液振荡试验均呈阴性;羊水卵磷脂和鞘磷脂(L/S)<2∶1;血pH值、PaO2、HCO3-降低而PCO2、BE增高,呈代谢性酸中毒。

血钾早期常增高,恢复期利尿后可降低。

肺部X线检查早期两肺有细小颗粒阴影,最后两肺均不透明变白,伴有黑色“支气管充气征”。

X线检查应在用正压呼吸前进行,否则萎陷不久的肺泡可以重新张开使胸片无阳性表现。

治疗措施不论临床拟诊或确诊病例均应积极处理,力争度过3天,存活有望。

一般治疗1、注意保暖,保证体温在36~37℃,暖箱相对湿度50%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胎龄、窒息史、孕母因素、宫内情况。

2、评估患儿生命体征、精神反应及缺氧程度,观察尿量、皮肤颜色、神经系统反应。

3、评估血气分析结果。

4、评估呼吸道是否通畅。

二、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体位正确,头稍后仰,使气道伸直。

及时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分泌物粘稠时可给予雾化吸入后吸痰。

2、供氧:使 PaO2 维持在 50-70mmHg,SaO2 维持在 85%
-95%,注意避免氧中毒。

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辅助呼吸:使有自主呼吸的患儿在整个呼吸周期都能接受高于大气压的气体,以增加功能残气量,防止肺泡萎缩。

早期可用呼吸机 CPAP 吸氧,一般为 4-6cmH2O,早产儿从2-3cmH2O 开始。

保持呼吸道通畅,撤离 CPAP 时应逐渐降低呼气末压力。

气管插管用氧:如用 CPAP 后病情仍无好转者,采用间隙正压通气(IPPV)及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

3、保暖:环境温度维持在 22-24℃,肤温在 36-36.5℃,相对湿度在 55%-65%,减少水分损耗。

4、喂养:保证营养供给,不能吸乳、吞咽者可用鼻饲法或静脉
补充营养。

5、预防感染: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三、健康指导要点
1、让家属了解治疗过程和进展,取得配合。

2、指导家长正确喂养、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

3、指导家长按时预防接种,定期随诊。

四、注意事项
1、注意观察患儿呼吸困难有无改善。

生后 6 小时内出现呼吸窘迫,并呈进行性加重是本病特点。

2、使用 CPAP 正压给氧时,应保持管道及鼻塞密封。

3、行 PS 替代治疗后的患儿 4-6 小时内禁止吸痰。

4、了解本病生后第 2、3 天病情严重,72 小时后明显好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