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C校验原理及步骤

合集下载

crc循环冗余码计算

crc循环冗余码计算

crc循环冗余码计算CRC(循环冗余码)是一种常用于错误检测的编码技术。

它通过对数据进行计算,并附加一个校验码,以便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出错误。

本文将介绍CRC的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一、CRC的原理CRC是一种循环冗余校验码,它的原理是通过对数据进行除法运算来生成校验码。

具体步骤如下:1. 首先,选择一个生成多项式G(通常用二进制表示),并确定校验码的位数(通常和G的次数相同)。

2. 将数据进行左移,使其比G的次数多一位,然后用G来除这个左移后的数据,得到余数。

3. 将这个余数附加到原始数据的末尾,得到带有校验码的数据。

二、CRC的计算方法CRC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将数据转换为二进制形式。

2. 在数据末尾添加若干个0,位数等于校验码的位数。

3. 用生成多项式G来除这个新的数据,得到余数。

4. 将这个余数附加到原始数据的末尾,得到带有校验码的数据。

三、CRC的应用领域CRC广泛应用于数据通信和存储领域,常见的应用包括:1. 网络通信:在网络通信中,CRC被用于验证数据包的完整性,以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2. 存储介质:在硬盘、闪存等存储介质中,CRC被用于检测和纠正数据的错误。

3. 无线电通信:在无线电通信中,CRC可用于验证无线电信号的完整性,以提高通信质量。

4. 数据校验:在数据传输过程中,CRC可以用于检测是否出现了错误或数据损坏。

四、CRC的优势和不足CRC具有以下优势:1. 算法简单:CRC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可以快速计算校验码。

2. 高效性:CRC能够检测多种错误类型,包括单比特错误、多比特错误以及奇偶位错误。

3. 可靠性:CRC的位数越多,检测错误的能力越强,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然而,CRC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无法纠正错误:CRC只能检测错误,无法纠正数据中的错误。

2. 传输效率:CRC需要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附加校验码,从而增加了传输的开销。

crc校验公式

crc校验公式

crc校验公式摘要:一、CRC 校验基本概念1.CRC 的定义2.CRC 的作用3.CRC 的原理二、CRC 校验公式及计算方法1.CRC 校验公式2.计算方法3.校验过程三、CRC 校验在通信领域的应用1.通信中的错误检测2.CRC 在数据传输中的优势3.实际应用案例四、CRC 校验的发展趋势1.CRC 算法的改进2.CRC 在新技术中的应用3.未来发展方向正文: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通信和数据存储领域的错误检测技术。

通过在数据传输或存储时添加冗余信息,接收端可以检测到数据中的错误,从而实现对数据完整性的校验。

CRC 校验的基本原理是:在发送端,将要发送的数据与一个多项式相乘,并将结果添加到数据后面。

接收端收到数据后,也会使用相同的多项式去计算数据,如果计算结果与接收到的数据中的CRC 校验码相同,则认为数据传输正确,否则认为发生了错误。

CRC 校验公式是由生成多项式决定的,生成多项式的阶数决定了CRC 校验码的长度。

在计算CRC 校验码时,需要将数据中的每一位都与生成多项式相乘,并将乘积相加。

最后得到的余数就是CRC 校验码。

CRC 校验在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噪声、衰减等因素可能导致数据错误。

通过CRC 校验,接收端可以检测到这些错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

CRC 校验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能够检测到多种类型的错误,因此在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CRC 校验也在不断发展。

CRC 算法不断优化,以提高检测速度和准确性。

此外,CRC 校验也在新兴技术中得到了应用,例如:在数据中心、云计算等领域,CRC 校验被用于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总之,CRC 校验作为一种有效的错误检测技术,在通信、数据存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crc异或校验算法

crc异或校验算法

crc异或校验算法CRC异或校验算法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异或校验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校验算法,通过对数据进行异或运算来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错误。

本文将介绍CRC异或校验算法的原理、实现步骤以及一些应用场景。

一、原理CRC异或校验算法的原理基于二进制数的异或运算。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发送方通过对数据进行异或运算,生成校验码,然后将数据和校验码一起发送给接收方。

接收方收到数据后,同样对数据进行异或运算,得到一个校验码。

如果接收到的校验码与计算得到的校验码一致,说明数据传输过程中没有出现错误。

反之,如果校验码不一致,就意味着数据出现错误。

二、实现步骤CRC异或校验算法的实现步骤如下:1.选择一个生成多项式,通常采用标准的CRC-16、CRC-32等多项式。

2.将生成多项式转换为二进制数,并且在最高位补1。

3.将要发送的数据转换为二进制数。

4.将数据的最高位与生成多项式的最高位对齐,然后进行异或运算。

5.将异或运算结果后移一位,并将下一位数据与生成多项式最高位进行异或运算。

6.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数据都进行过异或运算。

7.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校验码,将校验码附加到数据后发送给接收方。

三、应用场景CRC异或校验算法广泛应用于数据通信领域,特别是在串口通信、以太网通信和无线通信中。

由于其简单高效的特点,CRC异或校验算法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各种通信协议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串口通信:在串口通信中,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常常使用CRC异或校验算法对数据进行校验。

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后,通过对数据进行异或运算,判断数据是否正确。

2.以太网通信:在以太网通信中,CRC异或校验算法用于检测数据帧是否出现错误。

接收方通过对数据帧进行异或运算,判断数据是否正确,如果校验码不一致,则丢弃该数据帧。

3.无线通信:在无线通信中,由于受到信道干扰等因素的影响,数据很容易出现错误。

crc校验的方法 -回复

crc校验的方法 -回复

crc校验的方法-回复CRC(循环冗余校验)是一种常用的错误检测方法,它通过添加校验位来验证数据的准确性。

在计算机通信和数据存储中,CRC被广泛应用于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中的错误。

本文将详细介绍CRC校验的原理、步骤以及应用。

一、概述CRC是一种基于多项式计算的校验方法,它通过将数据视为多项式并使用异或操作来计算校验位。

具体而言,CRC校验通过附加一个检验位于数据中,可以检测到单个或多个位的错误,并提供一定的纠错能力。

二、CRC校验原理CRC校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生成多项式对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一个校验位。

发送端根据生成多项式将数据计算得到校验位,然后将校验位附加到数据帧中发送出去。

接收端也根据相同的生成多项式对接收到的数据帧进行计算,得到一个校验位。

接收端会使用接收到的数据帧和计算得到的校验位进行检查,如果校验位无误,则说明数据帧传输正确;反之,如果校验位有误,则说明数据帧在传输过程中发生了错误。

三、CRC校验步骤CRC校验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选择生成多项式在CRC校验中,首先需要选择一个生成多项式。

常用的生成多项式有CRC-8、CRC-16和CRC-32等,不同的生成多项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生成多项式一般选择为不可约多项式,即不能被低次多项式整除。

步骤2:计算CRC初始值CRC的初始值是一个与生成多项式长度一致的二进制数。

该初始值将用于计算CRC校验位。

不同的生成多项式对应着不同的CRC初始值。

步骤3:数据帧填充在计算CRC校验位之前,需要对数据帧进行填充。

填充方式可以是在数据帧末尾添加一些特定的填充位,以确保数据帧具有与生成多项式相同的长度。

步骤4:计算CRC校验位利用生成多项式对填充后的数据帧进行计算,得到一个校验位。

计算过程中使用除法运算和异或运算。

步骤5:附加CRC校验位将计算得到的CRC校验位附加到填充后的数据帧末尾,并将带有校验位的数据帧发送出去。

步骤6:接收端校验接收端在接收到数据帧后,使用与发送端相同的生成多项式对数据帧进行计算,得到一个校验位。

循环冗余码crc校验方法原理

循环冗余码crc校验方法原理

循环冗余码crc校验方法原理循环冗余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是一种常用的错误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协议和数据传输系统中。

它通过生成简单的校验码来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并且可以检测到多个比特的错误。

CRC的原理是将数据和预先定义的除数进行异或运算,生成的余数作为校验码附加在传输的数据后面。

校验码的长度取决于除数的长度。

CRC校验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除数:CRC校验使用一个预定义的除数,通常是一个固定的二进制数。

除数的长度决定了校验码的长度。

通常使用的除数是由多项式表示的,例如CRC-32使用的除数是0某04C11DB7。

2.对数据进行补位:为了保证数据与除数的位数一致,需要对数据进行补位操作。

通常是在数据的后面添加一些0,使得数据的位数与除数的位数相同。

3.生成校验码:将补位后的数据和除数进行异或运算,得到余数,这个余数就是校验码。

校验码的位数与除数的位数相同。

4.附加校验码:将生成的校验码附加到传输的数据后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帧。

5.接收端校验: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执行同样的除数运算。

如果生成的余数与接收到的校验码相同,则数据没有出错。

如果不同,则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了错误。

CRC校验方法的优点包括计算简单、运算速度快、可靠性较高。

它可以检测到单比特、双比特、奇数比特和偶数比特的错误。

但是,CRC校验方法并不能纠正错误,只能检测错误。

当校验码本身出现错误时,也无法判断数据是否正确。

在实际应用中,CRC校验方法广泛应用于以太网、无线通信、存储介质等各种数据传输领域。

不同领域的应用可能使用不同的除数,以满足不同的数据传输要求。

总之,CRC校验方法利用除数运算生成校验码,通过校验码的比对来检测数据传输中的错误。

这种方法简单高效,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协议和数据传输系统中,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crc校验 -循环冗余校验 原理和方法 -回复

crc校验 -循环冗余校验 原理和方法 -回复

crc校验-循环冗余校验原理和方法-回复标题:循环冗余校验(CRC)原理与方法在数据通信领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是至关重要的。

任何数据传输过程都可能引入错误,因此需要采用一种可靠的方法来检测和纠正这些错误。

这就是循环冗余校验(CRC)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CRC的原理和方法。

一、CRC的基本原理CRC是一种根据数据产生一个简短固定位数的校验码的方法。

它通过将待校验的数据与一个预先定义好的生成多项式进行模二除法运算,得到的余数即为CRC校验码。

接收方再用同样的生成多项式对收到的数据和校验码进行模二除法运算,如果余数为0,则表示数据正确无误;否则,就表示数据出现了错误。

二、CRC的工作流程1. 数据预处理: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一些预处理操作,例如添加填充位、反转位序等,以满足特定的CRC算法要求。

2. 计算CRC校验码:然后,使用预定的生成多项式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模二除法运算,得到的余数就是CRC校验码。

3. 传输数据和校验码:最后,将原始数据和计算得到的CRC校验码一起发送给接收方。

三、CRC的生成多项式选择生成多项式的选择对于CRC的性能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生成多项式应具备以下特点:1. 最高位和最低位必须为1,这样可以保证最高次项和常数项不为0。

2. 应尽量避免有太长的连续0或1,因为这会导致检错能力下降。

3. 应尽量包含更多的1,这样可以提高检错能力。

4. 可以选择常用的标准生成多项式,如CRC-8、CRC-16、CRC-32等。

四、CRC的优缺点优点:1. 简单易实现:只需要简单的逻辑运算即可完成校验。

2. 效率高:相比于其他复杂的检错编码方法,CRC的计算速度更快。

3. 检错能力强:只要生成多项式选择得当,CRC可以检测出大部分的突发错误和随机错误。

缺点:1. 不能纠错:一旦检测到错误,只能丢弃数据包,无法纠正错误。

2. 对于某些特定的错误模式,可能会出现漏检的情况。

五、总结总的来说,CRC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数据校验方法。

CRC校验原理及实现

CRC校验原理及实现

CRC校验原理及实现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是一种常用的错误检测技术,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它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生成多项式来计算数据的校验值,然后将校验值添加到数据末尾传输。

接收方将使用相同的生成多项式来计算接收到的数据的校验值,并将其与接收到的校验值进行比较,如果不匹配,则说明数据存在错误。

CRC校验的核心原理是多项式除法,其中数据位被视为多项式的系数,并且我们可以使用位运算来表示多项式除法。

CRC校验使用的生成多项式通常是固定的,并被称为CRC多项式。

生成多项式的选择对于CRC校验的性能非常关键。

常用的CRC多项式包括CRC-16、CRC-32等。

实现CRC校验的步骤如下:1.选择一个适当的CRC多项式。

这个选择取决于应用的特定要求和标准。

2.将CRC初始值设为0。

3.将待传输的数据的每一个字节按位表示为一个多项式,并将他们连接成一个多项式。

4.对于每一个数据字节,将多项式除以CRC多项式。

可以使用位运算来进行除法运算。

5.将余数作为CRC多项式的系数与下一个数据字节连接形成一个新的多项式,并继续除法运算。

6.对于最后一个数据字节,除法完成后会有一个最终的余数。

将这个余数作为校验值。

7.在传输数据时,将校验值附加到数据的末尾。

8.接收方通过接收到的数据和附加的校验值进行相同的CRC校验过程。

9.接收方计算得到的校验值与接收到的校验值比较,如果相同,则数据传输正确;如果不同,则数据传输存在错误。

CRC校验具有高效、可靠和简单的特点。

它可以检测到大部分单比特错误和多比特错误。

然而,CRC校验只能检测错误,而不能纠正错误。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结合其他的纠错方法,如重传机制,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总结起来,CRC校验是一种常用的错误检测技术,利用多项式除法计算数据的校验值。

实现CRC校验需要选择适当的CRC多项式,并进行多次除法运算,然后将计算得到的校验值附加到数据末尾进行传输。

CRC校验原理及步骤

CRC校验原理及步骤

CRC校验原理及步骤什么是CRC校验?CRC即循环冗余校验码:是数据通信领域中最常用的一种查错校验码,其特征是信息字段和校验字段的长度可以任意选定。

循环冗余检查(CRC)是一种数据传输检错功能,对数据进行多项式计算,并将得到的结果附在帧的后面,接收设备也执行类似的算法,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CRC校验原理:其根本思想就是先在要发送的帧后面附加一个数(这个就是用来校验的校验码,但要注意,这里的数也是二进制序列的,下同),生成一个新帧发送给接收端。

当然,这个附加的数不是随意的,它要使所生成的新帧能与发送端和接收端共同选定的某个特定数整除(注意,这里不是直接采用二进制除法,而是采用一种称之为“模2除法”)。

到达接收端后,再把接收到的新帧除以(同样采用“模2除法”)这个选定的除数。

因为在发送端发送数据帧之前就已通过附加一个数,做了“去余”处理(也就已经能整除了),所以结果应该是没有余数。

如果有余数,则表明该帧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了差错。

模2除法:模2除法与算术除法类似,但每一位除的结果不影响其它位,即不向上一位借位,所以实际上就是异或。

在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的计算中有应用到模2除法。

例:CRC校验步骤:CRC校验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预先确定一个发送送端和接收端都用来作为除数的二进制比特串(或多项式),可以随机选择,也可以使用国际标准,但是最高位和最低位必须为1;二是把原始帧与上面计算出的除数进行模2除法运算,计算出CRC码。

具体步骤:1. 选择合适的除数2. 看选定除数的二进制位数,然后再要发送的数据帧上面加上这个位数-1位的0,然后用新生成的帧以模2除法的方式除上面的除数,得到的余数就是该帧的CRC校验码。

注意,余数的位数一定只比除数位数少一位,也就是CRC校验码位数比除数位数少一位,如果前面位是0也不能省略。

3. 将计算出来的CRC校验码附加在原数据帧后面,构建成一个新的数据帧进行发送;最后接收端在以模2除法方式除以前面选择的除数,如果没有余数,则说明数据帧在传输的过程中没有出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R C校验原理及步骤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CRC校验原理及步骤
什么是CRC校验
CRC即循环冗余校验码:是数据通信领域中最常用的一种查错校验码,其特征是信息字段和校验字段的长度可以任意选定。

循环冗余检查(CRC)是一种数据传输检错功能,对数据进行多项式计算,并将得到的结果附在帧的后面,接收设备也执行类似的算法,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CRC校验原理:
其根本思想就是先在要发送的帧后面附加一个数(这个就是用来校验的校验码,但要注意,这里的数也是二进制序列的,下同),生成一个新帧发送给接收端。

当然,这个附加的数不是随意的,它要使所生成的新帧能与发送端和接收端共同选定的某个特定数整除(注意,这里不是直接采用二进制除法,而是采用一种称之为“模2除法”)。

到达接收端后,再把接收到的新帧除以(同样采用“模2除法”)这个选定的除数。

因为在发送端发送数据帧之前就已通过附加一个数,做了“去余”处理(也就已经能整除了),所以结果应该是没有余数。

如果有余数,则表明该帧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了差错。

模2除法:
模2除法与算术除法类似,但每一位除的结果不影响其它位,即不向上一位借位,所以实际上就是异或。

在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的计算中有应用到模2除法。

例:
CRC校验步骤:
CRC校验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预先确定一个发送送端和接收端都用来作为除数的二进制比特串(或多项式),可以随机选择,也可以使用国际标准,但是最高位和最低位必须为1;二是把原始帧与上面计算出的除数进行模2除法运算,计算出CRC码。

具体步骤:
1. 选择合适的除数
2. 看选定除数的二进制位数,然后再要发送的数据帧上面加上这个位数-1位的0,然后用新生成的帧以模2除法的方式除上面的除数,得到的余数就是该帧的CRC校验码。

注意,余数的位数一定只比除数位数少一位,也就是CRC校验码位数比除数位数少一位,如果前面位是0也不能省略。

3. 将计算出来的CRC校验码附加在原数据帧后面,构建成一个新的数据帧进行发送;最后接收端在以模2除法方式除以前面选择的除数,如果没有余数,则说明数据帧在传输的过程中没有出错。

CRC校验码计算示例:
现假设选择的CRC生成多项式为G(X)= X4+ X3+ 1,要求出二进制序列的CRC校验码。

下面是具体的计算过程:
①将多项式转化为二进制序列,由G(X)= X4+ X3+ 1可知二进制一种有五位,第4位、第三位和第零位分别为1,则序列为11001
②多项式的位数位5,则在数据帧的后面加上5-1位0,数据帧变为,然后使用模2除法除以除数11001,得到余数。

【补几位0与x的最高次幂相同,模除就是进行异或】
③将计算出来的CRC校验码添加在原始帧的后面,真正的数据帧为,再把这个数据帧发送到接收端。

④接收端收到数据帧后,用上面选定的除数,用模2除法除去,验证余数是否为0,如果为0,则说明数据帧没有出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