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斜管沉淀池说明书
斜管沉淀池污水处理设备操作、维护保养说明

斜管沉淀池污水处理设备操作、维护保养说明简介斜管沉淀池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设备,它通过重力沉淀的方式,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污染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斜管沉淀池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水处理费用,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削减对环境的污染。
但是,其操作、维护保养等工作也需要得到很好的注意。
本文将对斜管沉淀池污水处理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进行认真的说明,以提高设备运行的效率和效果,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操作说明1. 开机操作在进行开机操作前,需要确认设备已经连接好电源,并检查是否有异常情况,如电线是否损坏,电源插头是否接触良好等。
确认正常后,进行开机操作。
步骤如下:1.将电源插头插入插座。
2.按下设备面板上的开关按钮,设备即可开机。
3.等待设备运行正常后,开始投入污水。
2. 投入污水投入污水前,需要确认污水流量、水质等信息,并做好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步骤如下:1.检查污水流量表是否正常,如发觉数据异常,需要适时调整。
2.确认污水水质是否符合设备使用要求,如超过要求,需要进行预处理。
3.掌控好污水的流量,避开超过设备的处理本领。
3. 关机操作在进行关机操作前,需要确认设备内的污水已经排干,并将设备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确认正常后,进行关机操作。
步骤如下:1.将设备内的残余污水用水泵或其他方式排干。
2.将设备内的杂物清除干净,并做好相应的消毒。
3.按下设备面板上的关机按钮,设备即可关闭。
维护保养说明1. 日常维护设备日常维护,包括对设备内的各种部件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维护和修理,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步骤如下:1.对设备内的各种部件进行定期检查,如阀门、传感器、水泵、电线等,是否有异常情况,适时进行维护和修理或更换。
2.定期清理设备内的污垢,避开影响设备的处理效果。
3.依据设备使用情况,选用合适的清洗剂对设备内进行清洗,并做好相应的消毒。
2. 大修维护设备大修维护需要更换设备内的大部分部件,以保证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斜管沉淀池操作规程

水质净化斜管沉淀池操作说明(一)概述水质净化斜管沉淀池是一种使水中固体物质,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从而与水分离的水处理设备。
斜管沉淀池是基于浅层理论:如果在处理水量不变,沉淀池有效容积一定的条件下,增加沉淀面积,过流率,或单位面积上负荷量就会减少,因而有更多的悬浮物可以沉淀下来的原理设计的。
在普通的沉淀池中增设斜管,以增加沉淀池沉淀面积,缩短颗粒沉降深度,改善水流状态。
因斜管沉淀池具有较大的湿周,较小的水力半径,使雷诺数Re大为降低,佛劳德数Fr明显提高,固体和液体在层流条件下分离,沉降效率可大大提高。
由于颗粒沉降距离缩小,沉降时间也大大缩短,因而大大缩小了沉淀池体积,故斜管沉淀池为一种高效沉淀设备.(二)工作原理与构造水质净化斜管沉淀池由设备箱体、配水混凝系统、斜管区、集水系统、加药系统、集泥斗与污泥处理系统等组成.污水进入一级搅拌混凝反应池后进入二级絮凝池,经加药混凝絮凝后的需沉淀废水由进水口进入设备,被配水系统均匀地分布在斜管的下方。
水流经过斜管向上流动经集水系统聚集后排出设备,沉降物沿斜管滑落至沉降集泥斗,污泥由污泥泵抽吸直接到板框压滤机进行污泥压榨,污泥可以再生利用。
(三)运行1、开启设备进水阀,开启进水隔膜泵,待水位到池中位时即可开动搅拌机并开始加入PAC和PAM(混凝剂和絮凝剂)。
每个调节池中都有两个浮球,一个高液位一个低液位。
泵的启停根据调节池液位决定,高开低停。
2、鼓风机:对两个调节池池分别进行曝气,曝气可以使调节池中的沉淀物不容易堆积起来.进水开启,曝气就不停,调节池到达低水位时,曝气关闭。
也可以通过手动控制,根据污泥沉淀情况选择开启风机曝气。
3、配药配置:PAC浓度为10%,PAM浓度为0.05%较为合理(PAC,PAM的加药箱均为250L,一箱水配25KG的PAC,0.125KG的PAM)。
4、加药计量泵的大小根据进水的流量确定(计量泵的具体操作可参考计量泵操作说明书).5、出水:沉淀物通过斜管沉降下去,堆积在沉淀池底部的集泥斗,清水则漫过出水堰板通过溢流口排放出去。
斜管沉淀器说明书

一、设备概述斜管沉淀器室指在沉淀区内设有斜管的沉淀设备。
在平流式或竖流式沉淀池的沉淀区内利用倾斜的平行管或平行管道(有时可利用蜂窝填料),分割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被处理的和沉降的沉泥在各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
根据其相互运动方向分为逆(异)向流、同向流和侧向流三种不同分离方式。
每两块平行斜板间(或平行管内)相当于一个很浅的沉淀池。
1.1设备优点1.利用了层流原理,提高了沉淀池的处理能力;2.缩短了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间;3.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4.去除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
设备的过流率可达36m3/(m2·h),比一般沉淀池的处理能力高出7-10倍,是一种新型高效沉淀设备。
1.2设备型号XGCD-20181001003序列号斜管沉淀器二、工作原理斜管沉淀器是依照平流模式沉淀池分离分数性颗粒沉淀的原理制造而成的,经过在池中增添倾斜管,减小水力半径的同时,增大水池中过水截面的湿周。
在同样的水平流速v时,可以大大降低雷诺数Re,从而减少水的紊动,促进沉淀。
另外,在泥渣悬浮层上方安装60度的斜管组件,使原水中的悬浮物、固化物或经投加混凝后形成絮体矾花,在斜管底侧表面积聚成薄泥层,依靠重力作用滑回泥渣悬浮层,继而沉入集泥斗,由排泥管排入污泥池另行处理或综合利用。
上清液逐渐上升至集水管排出,可直接排放或回用。
三、操作规程全部阀门、电器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在药箱中先加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
3.1开机步骤(1)注入清水,至无气泡溢出为止;(2)开启进水泵控制开关,水打入斜沉池;(3)开药箱阀门,加PAC,加入后,根据矾花的大小调节加入PAM;(4)加药后,水进入斜沉池中,经过一定的沉淀时间,澄清的上清液会从斜管池的上部的溢流堰中流出。
3.2排污步骤(1)斜管沉淀池由于池下部是沉积大量的污泥,应每天要各排污一次。
开排泥阀门让沉淀物排入污泥干化池,排污时间一般为2-5分钟,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随后调节气动控制阀门时间关闭排泥阀门。
斜管沉淀池

4
由a移动到b的那种颗粒的沉速为 u 0 ,这种情况相当
于:当颗粒以v的速度上升的距离 l l1 所需的时间
和以u 0 的速度沉降的距离 l 2 所需的时间相同,颗粒从
a运动到b。
l2 l l1 --------------------------(*)
2. 穿孔管排泥; 应用于平流沉淀池已有相当历史,目前用于斜板沉淀 池也不少,但须严格管理,不然容易堵塞,造成排泥困 难,影响沉淀效果。适用于中小水量的斜板沉淀池,面 积小,管长不大条件下。 有两种方式:一是斜板沉淀池中的穿孔管排泥,二是 机械刮泥机刮至池子两端排泥槽以后再用穿孔管排泥。
3. 多斗式排泥 比穿孔管排泥较易控制管理,且不易堵塞,适用于中小 型斜板沉淀池,但斗深增加池壁高度,影响土建造价。
u0
v
5
Hale Waihona Puke 假设沉淀池内共有n块斜板,则每块斜板的水平间距为L/n (板厚忽略不计)。
则:l1
L n
sec
--------------------------(1)
l2
L n
tan
--------------------------(2)
斜板中的过水流量为为与水流垂直的过水断面面积乘以速:
→ QvwvB Lsin v Q ----------------(3) BL sin
将以上(1)(2)(3)式代入(*)得:
u0
vl2 ll1
nBLcoQ sLB
故: Q u ( 0nB LcosL B )
6
nBLcos是全部斜板的水平投影面积,LB是沉淀池的水平表面积。
因此异向流斜板沉淀池的处理水量与斜板总面积的水平投影面积 A 斜 与液面面积 A 原 之和成正比
污水处理站斜管沉淀池运行规定推荐word范本

污水处理站斜管沉淀池日常操作说明一、运行人员:当班人员1名运行人员基本要求:污水、废水处理设施在运行过程中最重要的一块管理,就是工艺控制管理了。
作为工艺控制管理者,如何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对工艺故障的判断和调整;要具备较高的工艺故障控制水平,工艺管理人员具备了基础性的整体分析能力,在理解污水、废水处理的要点上更加容易接受,也就为进一步在实践中理清和分析故障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证。
二、相关构筑物及设备:二沉池相关设备:斜管沉淀池及斜管填料、斜管沉淀池排污阀、污泥回流池、污泥回流泵、絮凝剂投加装置。
三、主要工作内容:1、每班员工应对二成池池面进行巡视及观察。
主要观察二沉池泥面高低、上清液透明程度,有无漂泥,漂泥粒大小等。
上清液清澈透明---运行正常,污泥状态良好;上清液混浊---负荷高,污泥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泥面上升---污泥膨胀,污泥沉降性差;污泥成层上浮---污泥中毒;大块污泥上浮---沉淀池局部厌氧,导致污泥腐败;细小污泥漂浮---水温过高、C/N不适、营养不足等原因导致污泥解絮。
2、监测待出水水质、浊度情况,控制絮凝剂投加量。
3、定期对沉淀池污泥进行回流,回流比根据实验数据确定。
4、定期对斜管沉淀池上清液浮渣进行人工清理。
采用高压水枪冲洗斜管填料。
具体操作要求:1、对沉淀池池面巡视每天不少于3次(早、中、晚各一次),观察池内是否有大块污泥漂浮、出水是否含有悬浮颗粒等情况,及时处理和汇报并做好记录。
2、活性污泥法生化处理,为保证曝气池有足量活性污泥,二沉池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污泥回流;根据工艺流程,本套污水处理系统回流比暂定为25-75%(具体以实验数据确定),因此每天需要排泥。
通过控制斜管沉淀池排污阀开度调节回流量。
3、二沉池排入污泥回流池的污水,通过污泥回流泵回流至曝气池。
污泥回流泵开启时间根据污泥回流泵流量及污泥高度进行确定。
当曝气池污泥浓度较高时,减少污泥回流,污泥抽吸进入干化池。
斜管沉淀池

斜管沉淀池斜管(板)沉淀池是设置斜管或斜板的沉淀池,按照斜管(板)中的水流方向,分成异(上)向流,同向流和侧向流三种形式,其中以异向流应用最广。
异向流斜管或斜板沉淀池因水流向上流动,污泥下滑,方向各异而得名。
斜管(板)沉淀池具有停留时间短,沉淀效率高,占地少等特点,但斜管费用较高,并且使用5-10年后须调换更新。
因斜管(板)沉淀池的停留时间短,要求配套的絮凝池有良好的徐凝效果。
此外,还要注意斜管内滋生藻类和积泥问题。
同向流斜管沉淀池占内地面积只为平流沉淀池的5%~10%左右,因此更可以节约用地,但同向流斜板的构造比较复杂,加工安装的要求高,运行时需要定期冲洗,特别是当沉淀区和排泥区斜板交接处的积水系统,积泥以后清理非常困难,目前应用不多。
一、使用条件1. 适用于大、中、小型水厂。
2. 适用于新建、改造和扩建。
为提高产水量和挖掘潜力,可在平流沉淀池和各种澄清池内加设斜管或斜坡。
3. 收到建设场地的限制,不能用平流沉淀池时。
4. 异向流斜管沉淀池用于原水浑浊度长期低于1000度时。
同向流斜管沉淀池宜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200度的原水。
二、设计要求1. 斜管沉淀池液面负荷:异向流9.0-11.0m³/h.m2(2.5-3.0mm/s),同向流30-40m³/h.m2(8.3-11.0mm/s),水温较低地区应选低值。
侧向流斜板沉淀池的水平流苏为10-20mm/s.2. 用作饮用水沉淀池时,斜管、斜板材料应为无毒材料。
以聚氯乙烯所料、聚丙烯塑料采用较多。
斜管断面一般为正六变形,断面内径为20-35mm,斜长1m 倾角为60°,垂直高度为0.86m。
安装时倾角方向不应使水流直冲斜管(板)。
3. 同向流沉淀池的斜板间距为35mm,斜板长度为2.0-2.5m。
沉淀区斜板倾角为40°,排泥区协办倾角为60°;排泥区斜板长度不小于0.5m。
4. 斜管(板)顶部以上的清水区高度为1.0-1.5m;斜管底部以下配水区高度不小于1.0-1.5m,机械排泥时,配水区高度应大于1.6m,便于安装和检修。
斜管沉淀池计算书

1.已知条件:进水量Q=5万吨/天=自用水系数=5%则进水量Q'=0.608m 3/s=单座Q1=0.304m 3/s =清水区上升流速= 1.3mm/s 取颗粒沉降速度=0.3mm/s 取SS与NTU相关系数为1.2进水NTU=50=60出水NTU=3=3.6管厚=0.4mm 边距=35mm 水平倾角=60°2.单池计算a.清水区面积A=233.71m 2则实际清水区面积A'=240.72m 2取池宽B=12m 则池长L=20.06m 取L=20.50m b.斜管长度L管内流速V 0= 1.50mm/s 斜管长度L=405.22mm250mm则斜管总长L’=655.22mm采用塑料片热压六边形蜂窝管设计斜管沉淀池座数为2座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在满足考虑管端紊流积泥,过渡区管长采用其取L’=800mm c.排泥计算每日沉淀池干污泥量G=1.481t取污泥含水率=98%取污泥密度ρ=1.03t/m 3每日沉淀池湿污泥体积V 湿=71.87m 3则每次排泥量V’=11.98m3取V’=12.0m 3单斗排泥量V 单= 6.0m 3取泥斗下底面面积F 1=0.6m 2泥斗上底面面积F 2=5.0m 2泥斗高h 1=2.5m 2则泥斗贮泥部分体积V 1=6.11m 3取刮泥板高h 2=0.1m 刮泥板宽b 2=6.0m 刮泥板行进速度V 2= 1.0m/min 两台刮泥机一个工作循环刮泥量V 刮= 1.37m 3刮泥机一个工作循环所需时间T 刮=41.00min 取排泥管直径d=200mm 取排泥时间t 排= 1.5h 则排泥流速V 泥=0.04m/s采用双钢丝绳牵引刮泥机,卷扬机平台置于沉淀池中部于进水端设置两座污泥斗设计每天排泥6次,则每隔4小时刮泥一次大于单斗=0.3md.沉淀池高度采用保护高h保= 1.2m清水区高h清布水区高h= 1.5m布污泥斗高h斗= 2.5m斜管高0.69m沉淀池总高H= 6.19m e.复核Re及沉淀时间T水力半径R=8.75mm=0.875cm管内流速V0=0.15cm/s取运动黏度ν=0.01cm2/s则雷诺数Re=13.13沉淀时间T=532.94s=8.88min0.579m3/s2187.50m3/h1093.75m3/hmg/Lmg/L其中斜管结构占用面积按3%计在满足配水均匀条件下,使进水沿池宽方向布置于单斗排泥量6.0满足排泥要求。
斜管沉淀池设计说明书1

4.3 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4.3.1 设计说明经过粗格栅之后废水中依然含有一些较小的悬浮物以及一些沙砾等杂质,故在泵房之后设置了细格栅和曝气沉砂池,以减少这些杂质在后续管线中的沉淀,避免堵塞;并减少其在后续构筑物中的沉淀形成死区,影响构筑物的功效;以及减少它们在后续物料输送中的混杂量,降低设备磨损和损坏。
4.3.2 细格栅设计计算设计流量:平均流量Q =50000m 3/d =2083m 3/h 。
水量总变化系数K =1.38,则最大流量Q max =2875m 3/h 。
设计参数:采用矩形栅条,栅条间隙b =6mm ,过栅流速v =0.61m/s ,安装角度α=550。
采用2座螺旋式格栅。
(1) 栅前水深进水渠道宽度B=1.4m ,渠道水流速度1v =0.61 m/s 。
则根据公式(4—4),渠道水深h 为:m B v Q h m 47.0)23600(4.161.0287511=⨯⨯⨯==(2) 底坡坡度 根据公式(4—6),有:43.028.028.04.147.0247.04.123/23/2===+⨯⨯=+= R m B h Bh R 根据(4—5),为保证1v =0.61 m/s 所需渠道底坡为:‰34.0013.061.0223/21=⎪⎪⎪⎪⎭⎫ ⎝⎛=⎪⎪⎪⎪⎭⎫ ⎝⎛=R n v i (3) 栅条间隙数根据公式(4—7),栅条间隙数为: n=bhv Q αsin max =21109.210)23600(61.047.0006.055sin 2875≈=⨯⨯⨯⨯︒条 栅条数为211-1=210条。
(4) 格栅建筑宽度设计采用宽度为5mm 矩形栅条,即s=0.005m 。
根据公式(4—8),则格栅建筑宽度: B e =s (n-1)+bn =0.005×(211-1)+0.006⨯211=2.3m ≈2.5m(5) 过栅的水头损失为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根据公式(4—9),过栅水头损失为:h 1=k β⎪⎭⎫ ⎝⎛b s 34g v 22αsin =3×2.42⎪⎭⎫ ⎝⎛006.0005.03409.055sin 8.9261.02=⨯⨯⨯︒ (6) 栅室总高度H 计算根据公式(4—10),栅室总高为: m h h h H 0.14.009.047.021≈++=++=(7) 栅室总长度L 计算根据公式(4—11)和(4—12)有:m tg tg H l l L m tg tg B B l e 9.2553.15.005.15.05.12024.15.222111=︒+++=+++==︒⨯-=-=αα则渐宽部分长度:斜管沉淀池设计说明书设计条件:用水量15000m 3/d 进水悬浮物浓度280mg/L污泥含水量97.50%出水悬浮物浓度30 mg/L设计参数:沉淀池个数n=4沉淀池表面负荷:q=2.4m 3/(m 2·h )斜管孔径为100mm斜管长1.0m斜管水平倾角为60o设计计算:1. 沉淀池表面积用水量 Q=15000m 3/d=625m 3/h=0.174m 3/s沉淀池数 n=4表面负荷 q 0=2.4m 3/(m 2*h ) ∴ A=91.0*0nq Q =91.0*4.2*4625=71.54m 2 2. 沉淀池平面尺寸 a =A =54.71=8.45m, 取8.5m3. 池内停留时间斜管区上部清水层高度h 2=1.0m斜管的自身垂直高度h 3=1.0m∴ t =qh h 60*)(32+=4.260*)11(+=50min 4. 污泥部分所需容积污泥储存时间T=24h进水悬浮物浓度 C 1=280mg/L=0.28⨯10-3 t/m 3出水悬浮物浓度C 2=30 mg/L=0.03⨯10-3 t/m 3污泥密度 γ=1t/m 3污泥含水率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管沉淀池
说
明
书
操作须知
操作人员应具有初中文化以上学历、责任心强、熟悉设备工作原理和性能。
认真做好每天的当班记录,定期检测水质情况。
做好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一、概述
斜管沉淀池是指在沉淀区内设有斜管的沉淀池。
在平流式或竖流式沉淀池的沉淀区内利用倾斜的平行管或平行管道(有时可利用蜂窝填料)分割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被处理的和沉降的沉泥在各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
根据其相互运动方向分为逆(异)向流、同向流和逆向流三种不同分离方式。
每两块平行斜板间(或平行管内)相当于一个很浅的沉淀池。
其优点是:
①利用了层流原理,提高了沉淀池的处理能力;
②缩短了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间;
③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
这种类型沉淀池的过流率可达36m3/(m2.h),比一般沉淀池的处理能力高出7-10倍,是一种新型高效沉淀设备。
并已定型用于生产实践。
④去除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
二、工作原理
斜管沉淀池是根据平流式沉淀原理,在池内增加许多斜管后,加大水池过水断面的湿周,同时减小水力半径,为此在同样的水平流速V时,可以大大降低雷诺数Re,从而减少水的紊动,促进沉淀。
另外,在泥渣悬浮层上方安装60度的斜管组件,使原水中的悬浮物、固化物或经投加混凝后形成絮体矾花,在斜管底侧表面积聚成薄泥层,依靠重力作用滑回泥渣悬浮层,继而沉入集泥斗,由排泥管排入污泥池另行处理或综合利用。
上清液逐渐上升至集水管排出,可直接排放或回用。
三、操作与维护
操作要点:
1、当设备安装完毕准备投运时,必须对设备(包括辅助设备)进行必要的清理,清除掉设备内部的任何杂物。
2、设备在进水时调节好所有进水手动阀门后,使每台设备进水水量均衡。
3、设备在运行后会有大量的污泥沉淀在设备下部,因此需要定期排泥。
在排泥时打开排泥阀门,使污泥从排泥口排出。
4、每个斜板沉淀池需正常排泥在4-5分钟。
5、定期检查、清洗斜管,防止污泥堵塞滤管,影响沉淀效果,滤管应定期检查是否完好。
维护保养:
1、当设备注水停止时间过长,造成设备内水温下降,与进水水温相差过大时,容易形成由于水温差而引起的平流层的现象,造成不利于絮花下沉,从而影响出水水质。
所以应尽量减少停机次数和停机时间。
如出现上述情况时,可以将设备内的水通过排泥阀尽可能排出去一些,这样,造成平流层的现象会很快消失。
2、平台上应设有自来水管,并备有一定长度的胶皮软管,以保证对设备沉淀区斜管进行经常性的冲洗,防止斜管粘泥过多而影响沉淀效果及斜管的使用寿命。
3、设备应按正常负荷运行,当设备超负荷运行时,会影响出水水质。
应保证设备在额定范围内运行。
4、当沉淀区斜管使用年限过长而影响沉淀效果时,应及时通知原生产厂家,按原定型规格更新处理,以保证斜管沉淀池的长期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