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看见过夸克
最小的粒子~夸克

夸克夸克(英语:quark 日语:クォーク朝鲜语:쿼크希腊语:Quark 希伯来语:Quark 俄语:Кварковые 泰语:อนุภาคมูลฐานสามชัน阿拉伯文:كراوك)简介(一个质子和一个反质子在高能下碰撞,产生了一对几乎自由的夸克。
)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和G.茨威格各自独立提出了中子、质子这一类强子是由更基本的单元——Quark组成的。
它们具有分数电荷,是基本电量的2/3或-1/3倍,自旋为1/2。
【夸克一词是盖尔曼取自詹姆斯·乔埃斯的小说《芬尼根彻夜祭》的词句“为马克检阅者王,三声夸克(Three quarks for Muster Mark)”。
夸克在该书中具有多种含义,其中之一是一种海鸟的叫声。
他认为,这适合他最初认为“基本粒子不基本、基本电荷非整数”的奇特想法,同时他也指出这只是一个笑话,这是对矫饰的科学语言的反抗。
另外,也可能是出于他对鸟类的喜爱。
】夸克是什么?1、所有的中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反中子则是由三个相应的反夸克组成的,比如质子,中子。
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中子是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
性质它们具有分数电荷,是电子电量的2/3或-1/3倍,自旋为1/2或-1/2。
最初解释强相互作用粒子的理论需要三种夸克,叫做夸克的三种味,它们分别是上夸克(up,u)、下夸克(down,d)和奇夸克[1](strange,s)。
1974年发现了J/ψ粒子,要求引入第四种夸克粲夸克(魅夸克)(charm,c)。
1977年发现了Υ粒子,要求引入第五种夸克底夸克(bottom,b)。
1994年发现第六种夸克顶夸克(top,t),人们相信这是最后一种夸克。
夸克理论认为,所有的重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比如质子(uud),中子(udd);反重子则是由三个相应的反夸克组成的。
夸克理论还预言了存在一种由三个奇异夸克组成的粒子(sss),这种粒子于1964年在氢气泡室中观测到,叫做负ω粒子。
没有人看见夸克

我们为什么没看见夸克?——《没有人看见过夸克》读后感《没有人看见过夸克》一文选自物理大师霍金的新作《大设计》第三章《何为实在》。
文中,霍金讲述了金鱼缸里的物理学。
众所周知,金鱼在弯曲、弧形的鱼缸里看到的实景是歪曲的。
霍金就这一现象提出一系列的质疑,“我们何以得知我们拥有真正的被歪曲的实在图像?难道我们自己不也可能处于某个大鱼缸之内,一个巨大的透镜扭曲我们的美景?金鱼的实在图像和我们的不同,然而我们能肯定它比我们的更不真实吗?”埋好伏笔后,霍金顺势列出了历史上有过的例子,托勒密以地球为中心、哥白尼以太阳为中心而提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宇宙模型,甚至以科幻影片《黑客帝国》中不同类型的另类实在为例,论证了“不存在于图像或理论无关的实在概念”这一结论。
接着进一步提出了“依赖模型的实在论”,即一个物理理论和世界图像是一个模型以及一组将这个模型的元素和观测连接的规则思想。
一、它们为什么存在?弯曲的鱼缸中有弯曲的世界,我们不能说他们不够真实。
只是不同的世界中描述方式描述的角度不同而已,地心说有它的正确性,因为它是站在地球的角度去看待宇宙,日心说也有它的正确性,因为它是站在地球之外的角度去看宇宙。
自然世界中我们常用笛卡尔坐标系,在物理学中我们还常用到另一种弯曲的坐标系——自然坐标系。
它们的存在只是因为它们所处的世界不同,一个物理理论和世界图像是一个模型,将一系列模型的元素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新的世界,这就是霍金提到的“依赖模型的实在论”。
霍金称这个“实在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用以解释现代科学的框架。
在西方世界中,上帝被认为是万能的主,上帝在宇宙创生场景中无所作为,但上帝不存在?我们便会陷入思考。
空洞地讲上帝是没有意义的。
”关键问题是,上帝如何界定?如果上帝是人格化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我们从霍金的学说可得出结论,上帝不存在;如果上帝指的是宇宙的秩序和规律,那么上帝是存在的。
这种观念符合爱因斯坦的宇宙宗教情绪,所有严肃的科学家都应拥有这种情怀。
夸克学习资料

夸克学习资料
夸克(quark)可以说是宇宙中最为神秘的物质之一,虽然它们在质子和中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人们对它们的了解却仍然相当有限。
夸克是1964年才被提出来的理论,它们是基本粒子,具有正负电荷,但却没有实体的结构,一般的质子和中子由它们组成。
夸克有三种类别:上夸克(up quark)、下夸克(down quark)和超夸克(strange quark)。
这三种夸克都有自己的性质和特征,如上夸克的质量仅有电子的1/6,而下夸克的质量是它的3倍,而且它们有不同的弱电荷,比如上夸克具有正电荷,而下夸克具有负电荷。
另一方面,超夸克具有正电荷和中性电荷,它们的质量也比上夸克和下夸克要大,而且它们具有更为复杂的电荷结构。
夸克的研究是粒子物理学的一大分支,对于寻求宇宙的真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夸克的尺寸异常小,它们无法直接观测到,因此只能通过实验所测得的数据来推断它们的存在,以及它们与其他粒子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研究夸克的研究资料一般分为实验室实验,夸克研究机构和夸克理论等三个部分。
实验室实验主要在利用各种实验装置,如国际核子聚变实验室,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等,对夸克进行检测和测量,以获得有关夸克的实验数据。
夸克研究机构则主要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计算机模拟等技术,来研究夸克的特性。
最后,夸克理论则是一种抽象性的、基于数学的研究,旨在揭示夸克的本质特性及其与其它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夸克学习资料来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探求它们的本质,促使人们对宇宙的真相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因此,只要我们多加学习,多深入探索,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夸克学习机会,对宇宙的真相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并进一步拓展相关的知识体系。
泉州市2024届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保密☆启用前泉州市 2024届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2023.08高三语文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 5小题, 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C919 大型客机是中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是中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民航大飞机。
C919 大型客机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商飞”)研制,于2022年12月9日交付给东方航空,交付后密集完成了 100小时的验证飞行,全面检验了飞机的航线运行能力。
2023年5月 29日8时25分, 由C9l9大型客机执飞的东方航空MU9197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于11时05分平稳降落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按计划,C9l9在“上海虹桥—成都天府”航线上实施初始商业运行,陆续引进后该机型有望逐步扩展投放到更多的航线。
一个新机型执飞商业航线,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包括机务人员以及机场地面服务的保障等,而这些专业保障都要经历相应的培训。
这也是目前C919执飞航线较少的原因之一。
大飞机是一个国家科技能力、工业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一架C919包含超过400万个零部件,每个零部件都要足够安全可靠,组装和审查过程也有严格的安全标准。
中国在全球采购的基础上,结合自主创新生产出了国产大飞机,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提高国产化率,这是了不起的突破。
相比同期波音、空客甚至其他国家的航空制造企业,国产民机制造企业在市场意识、市场能力、市场经验等方面几乎是从零开始。
首架 C919 商业运营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深度解析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小颗粒——夸克

深度解析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小颗粒——夸克夸克(Quarks)是目前人类已知的最小颗粒之一,隶属于基本粒子中的重子和介子。
它们构成了构成了质子和中子等大部分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
本文将深度解析夸克的一些基本特征和性质。
夸克的基本特征夸克是由Gell-Mann和Zweig于1964年提出的,它是一种基础粒子,可以被视为构成质子和中子的基本组成部分。
夸克的电荷是1/3或2/3,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质子和中子的电荷总是整数。
夸克永远都是以束缚的方式存在于一个粒子中,即它们永远不会孤立存在。
夸克的种类目前,夸克被分成6种类型。
它们是上夸克(Up quark)、下夸克(Down quark)、奇夸克(Strange quark)、顶夸克(Top quark)、底夸克(Bottom quark)、和魅夸克(Charm quark)。
每种类型的夸克都有不同的电荷、质量和自旋。
夸克的结构夸克的结构非常奇特。
实际上,夸克没有表面、没有体积,而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存在。
物理学家已经确定了夸克的质量,但是很难用数值对其体积进行估计。
夸克的体积可以被认为是零,因为它们的质量被认为是由束缚它们的力产生的。
夸克的作用在粒子物理学中,夸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们有助于理解物质的构成和性质。
夸克的相互作用可以解释很多现象,例如粒子的稳定性和它们的电荷。
此外,科学家还编写了一些理论,以通过夸克的理论研究更大的粒子。
尽管夸克的存在非常复杂,但它们是粒子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夸克的理解非常重要,因为它们的性质和相互作用有助于我们理解宇宙的本质。
我们对夸克的了解还在不断深入,这可能会有助于我们开发新的技术和更好地解释自然界中发生的现象。
夸克禁闭理论

夸克禁闭理论
夸克禁闭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理论,它描述了普通物质的基本结构。
早在20世纪50年代,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就提出了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的夸克理论,但这一理论只能解释宇宙中的大质子,而不能解释宇宙中较小的部分,如中子和夸克等。
随后,英国物理学家阿兰费米和美国物理学家艾伦爱登提出了夸克禁闭理论,以解释普通物质的基本结构。
他们认为,宇宙中的每一个原子都由3个夸克组成:上弦夸克、下弦夸克和中子。
当夸克和中子之间结成稳定的原子结构时,这个原子就处于禁闭状态,因此这种理论也被称为夸克禁闭理论。
夸克禁闭理论提供了描述普通物质结构的精确方法。
据它所描述的,原子由电子和夸克(又称微粒)组成,而夸克又由质子、中子和极小的质量粒子组成。
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的特殊性质,这是普通物质结构的基础。
夸克禁闭理论不仅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见解,而且也为一些关键的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比如核能开发、电视和无线电、电脑、核武器研究、人造卫星等。
夸克禁闭理论也为研究宇宙和宇宙中发生的物理过程提供了一个基础,它揭示了宇宙中普通物质的结构特征,同时也提供了一些有关宇宙形成的见解。
总之,夸克禁闭理论是一项重要的物理理论,它描述了普通物质的基本结构,而这一结构则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夸克禁闭理论不仅提供了宇宙形成的解释,也为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奠定了基础,在宇宙
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火影同人夸克资料

火影同人夸克资料一、夸克的定义和基本属性1.1 夸克的概念和发现•夸克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是由美国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于1964年提出的。
•夸克是一种具有电荷、色荷和自旋的基本粒子,是构成质子和中子的基本组成部分。
1.2 夸克的分类•夸克根据其电荷的不同分为上夸克、下夸克、顶夸克、底夸克、粲夸克和奇夸克,共有六种。
•夸克还根据其色荷的不同分为红、绿、蓝三种。
1.3 夸克的质量和自旋•夸克的质量极小,大约是质子的千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
•夸克的自旋是1/2,即它们是费米子,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
二、火影中的夸克能力2.1 火影世界的科技与忍术•火影世界中存在着高度发达的科技和强大的忍术。
•科技和忍术的结合使得火影中的人们拥有了超乎寻常的能力。
2.2 夸克能力的出现•在火影世界中,一些特殊的人拥有了夸克能力。
•这些夸克能力使得他们能够操纵和控制夸克的性质,具备超凡的力量和技能。
2.3 夸克能力的种类•火影中的夸克能力种类繁多,包括控制火焰的“火遁”、操控水的“水遁”、操纵风的“风遁”等。
•每种夸克能力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使用方式,使得战斗更加多样化和精彩。
2.4 夸克能力的强大和局限性•夸克能力的强大使得拥有该能力的人在战斗中具备巨大优势。
•然而,夸克能力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精神力量。
三、火影同人夸克资料的应用3.1 夸克能力的传承和培养•火影同人作品中可以探讨夸克能力的传承和培养。
•通过传承和培养,夸克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利用。
3.2 夸克能力的进化和创新•在火影同人作品中,可以设想夸克能力的进化和创新。
•新的夸克能力可能会出现,以及已有的夸克能力可能会有不同的运用方式。
3.3 夸克能力的限制和平衡•在火影同人作品中,可以探讨夸克能力的限制和平衡。
•夸克能力的过度使用可能会导致能量消耗过大或精神力量不足,需要进行平衡。
3.4 夸克能力的影响和后果•火影同人作品中可以探讨夸克能力的影响和后果。
高三8月期初检测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福建省泉州市2024届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卡尔·萨根和上帝的对话王晋康卡尔·萨根死了,死于上帝之子耶稣诞生2000年后,公元1996年12月2日。
他的灵魂,或曰他的薪神,或曰他的思维,级统离开了那具肉休,那具使用了62年后被骨髓癌毁坏的躯壳,开始向天界升去。
就在这时,他看见了对面那个老人。
老人深目高鼻,疲骨嶙响,简陋的祸色麻衣遮不住干枯的四肢,长发长须飘拂着,遮没了半个面孔。
他向萨根伸出双臂:“欢迎你,我的孩子。
”卡尔·萨根微蹙双眉,冷静地打量着他,在嘴角绽出一丝微笑:“我想,你就是那个大写的他,是主宰宇宙万物的上帝?”老人平和地微笑着:“对,那是我的一个名字。
孩子,我特意来迎接你进入天堂,跟我来吧。
”萨根卸没有回应上帝的热忱,他冷静地说:“那么,我想你知道我的名字?”“当然知道。
卡尔·萨根,20世纪美国的科学先生。
你一生无私无畏,弘扬科学之光,鞭挞伪科学、邪教和一切愚昧的东西。
在民众心目中,尤其在青少年心目中,你已成了科学的化身。
”萨根应声道:“那你当然知道我对上帝的态度!非常遗憾,我从不信仰上帝。
”上帝狡黠地笑着:“我知道不少科学家笃信上帝,他们认为唯有上帝才能管理这个无限的宇宙,使宇宙处处充满秩序与和谐。
你不认为宇宙需要一个创造者和管理者吗?”“一个至高无上的管理者?”萨根答道,“我和所有科学家一样,敬畏大自然简洁之美,相信宇宙到处存在着普适的、严密的、精巧的秩序。
”萨根毫不留情地接着说:“很可惜,在20世纪已经没有一个科学家相信生命是你创造的。
生命是无生命物质用自组织方式产生的,也就是说,是从‘无’中产生的;它是单源的;生命的产生全都遵循同一种简洁有效的法则。
有了这三条,就足以解释生物大千世界中的严密秩序——实际上,不严密才见鬼呢。
”他直视着上帝,“上帝,你认可这种解释吗?”上帝并不以为忤,宽厚地说:“听起来是与‘上帝造物’同样有力的解释,甚至更好一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存在两个都和观测相符的模型,正如金鱼(眼中)的图像和我们(眼中)的图像,那么人们不能讲这一个比另一个更真实。
在所考虑的情形下,哪个更方便就用哪个。
从金鱼的视角看几年前,意大利蒙札市议会禁止宠物的主人把金鱼养在弯曲的鱼缸里。
提案的负责人解释此提案的部分理由是,因为金鱼向外凝视时会得到实在的歪曲景色,将金鱼养在弯曲的缸里是残酷的。
然而,我们何以得知我们拥有真正的没被歪曲的实在图像?难道我们自己不也可能处于某个大鱼缸之内,一个巨大的透镜扭曲我们的美景?金鱼的实在的图像和我们的不同,然而我们能肯定它比我们的更不真实吗?金鱼的实在图像和我们自己的不同,但金鱼仍然可以表述制约它们观察到的在鱼缸外面物体运动的科学定律。
例如,由于变形,我们观察到的在一根直线运动的一个自由物体会被金鱼观察成是沿着一根曲线运动。
尽管如此,金鱼可以从它们变形的参考系中表述科学定律,这些定律总是成立,而且使它们能预言鱼缸外的物体的未来运动。
它们的定律会比我们参考系中的定律更为复杂,但简单性只不过是口味而已。
如果一条金鱼表述了这样的一个理论,我们就只好承认金鱼的风景是实在的一个正确的图像。
2010年6月20日,加拿大滑铁卢,霍金造访圆周理论物理研究所(Perimeter Institute),发表了关于生命和时光研究的演讲。
哥白尼对,托勒密错?托勒密(约公元85年-约公元165年)在公元150年左右提出一个描写星体运动的模型,这是一个实在的不同图像的著名例子。
托勒密的研究发表在一部十三册的论文中,这部论文通常以阿拉伯文题目《天文学大成》而众所周知。
《天文学大成》从解释为何认为地球是一个球形的静止的位于宇宙中心,并与星空的距离相比是小到可以忽略开始。
虽然阿利斯塔克提出日心模型,但至少自亚里士多德时代开始,大多数希腊有教养的人都持有这些信仰,亚里士多德由于神秘的原因相信地球应该是位于宇宙的中心。
天主教会采用托勒密的宇宙模型当作正式教义达十四世纪之久。
直至1543年,哥白尼才在他的著作《天旋论》中提出一个另外的模型。
虽然他已花了几十年来研究此理论,该书在他逝世那年才出版。
正如大约早十七世纪的阿利斯塔克,哥白尼描写其中太阳处于静止,而行星以圆周轨道围绕着它运转的一个世界。
尽管这个思想并不新,其复活却遭到激烈的抵制。
哥白尼模型引起关于地球是否静止不动的狂烈辩论。
这个辩论于1633年因伽利略受到异端审判而达到高峰。
那么,托勒密系统或哥白尼系统,哪个是真实的?尽管人们时常说哥白尼证明了托勒密是错的,但那不是真的。
正如在我们的正常观点和金鱼的观点相比较的情形下,人们可以利用任一种图像作为宇宙的模型,对于我们天空之观测,既可从假定地球处于静止,也可从假定太阳处于静止得到解释。
尽管哥白尼系统在有关我们宇宙本性的哲学辩论中的作用,然而它的真正优势是在太阳处于静止的坐标系中,运动方程要简单得多。
他人梦中的想象物在科幻影片《黑客帝国》(Matrix)中发生了不同类型的另外实在。
影片中的人类不知不觉地生活在由智慧电脑制造的模拟实在之中,当电脑将他们的生物电能(不管为何物)吸吮时,使他们保持平静而满意。
这也许没那么牵强,因为许多人宁愿在网络的虚拟实在中消磨时日,例如“第二人生”。
我们何以得知,我们不仅是一部电脑制作的肥皂剧中的角色呢?如果我们生活在合成虚世界中,事件就不必具有任何逻辑或一致性或服从任何定律。
进行操控的外星人也许在看到我们反应时会觉得更有趣更开心,例如如果满月分开两半,或者在这世界上每个节食的人显示对香蕉奶油饼的毫不节制的渴望。
但是如果外星人实施一致的定律,我们就无法得知在这模拟的实在背后还有另一个实在。
将外星人生活的世界称作“真的”,而把合成世界当作“假的”是很容易的事情。
但是如果——正如我们这样——在模拟世界中的生物不能从外面注视到他们的宇宙之中,他们就没有理由怀疑他们自己的实在图像。
这是我们都是他人梦中的想象物的观念的现代版本。
从这些例子,我们可得到对本书非常重要的结论:不存在与图像或理论无关的实在性概念。
相反地,我们将要采用将其称为依赖模型的现实主义观点:一个物理理论和世界图像是一个模型(通常具有数学性质)以及一组将这个模型的元素和观测连接的规则的思想。
这提供了一个用以解释现代科学的框架。
现实主义的信仰从柏拉图以来的哲学家长期以来争议实在的性质。
经典科学是基于这样的信念,存在一个真实的外部世界,其性质是确定的,并与感知它们的观察者无关。
根据经典科学,某些物体存在并拥有诸如速率和质量等物理性质,它们具有明确定义的值。
在这种观点里,我们理论是试图去描述那些物体及其性质,并且将我们的测量和感觉与之对应。
无论是观察者还是观察对象都是具有客观存在世界的部分,它们之间任何区别都是无意义的。
换言之,如果你看到一群斑马在停车场争夺一块地方,那是因为真的有一群斑马在停车场争夺那个地方。
所有其他正在看的观察者都会测量同样的性质,而且不管是否有人在看这群斑马,它们都具有那些性质。
在哲学中,这一信仰称为现实主义。
虽然现实主义也许是诱人的观点,正如我们将在下面看到的,我们有关现代物理的知识使得要为它辩护变得非常困难。
例如,根据精确描述自然的量子物理原理,除非并且直到一个粒子的位置或速度被一位观察者测量,这个粒子既不拥有明确的位置也不拥有明确的速度。
因此,说测量之所以给出一定的结果,是因为被测量的量在测量的时刻具有那个值是不正确的。
事实上,在某种情形下,单独的物体甚至并没有独立的存在,而仅作为众多的系综的部分而存在。
而且如果一种称为全息原理的理论被证明是正确的,我们以及我们的四维世界可能是一个更大的五维时空在边界上的影子。
在那种情形下,我们在宇宙中的状况类似于金鱼的状况。
彻底的现实主义者经常论证道,科学理论描绘实在的证明在于它们的成功。
但不同理论可以通过全异的概念框架成功地描述同样的现象。
事实上,许多已被证明成功的理论后来被其他基于全新的实在性概念之上的同等成功的理论所取代。
反现实主义者在传统上,那些不接受现实主义的人被称为反现实主义者。
反现实主义者相信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相互不同。
他们一向论争道,观察和实验是有意义的,但是理论只不过是有用的工具,并不体现任何作为被观察现象的基础的更深刻真理。
一些反现实主义者甚至要将科学限制于可被观察的东西。
因为这个原因,十九世纪时的许多人基于我们永远看不见原子而拒绝原子的概念。
乔治·贝克莱(1685-1753)甚至走至如此地步,他断言除了精神及其思想,没有任何东西存在。
当英国作家兼辞典编撰人萨缪尔·约翰逊博士的一位朋友对他说,不可能反驳贝克莱的声明时,据说约翰逊的反应是,走近一块大石头,踢它并宣布,“我如此反驳他。
”当然约翰逊感觉的脚痛也还是他头脑中的一个思想,所以他还未真正驳斥贝克莱的观念。
但其行为确实解释了哲学家大卫·休谟(1711-1776)的观点。
后者写道,尽管我们没有合理的理由信仰一个客观的实在,我们也别无选择,只好装作仿佛它真是那样的。
依赖模型的现实主义使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的思想学派之间所有这类争议变得毫无意义。
按照依赖模型的现实主义,去问一个模型是否真实是无意义的,只有是否与观测相符才有意义。
如果存在两个都和观测相符的模型,正如金鱼的图像和我们的图像,那么人们不能讲这一个比另一个更真实。
在所考虑的情形下,哪个更方便就用哪个。
例如,如果一个人处于金鱼缸内,那么金鱼图像会是有用的,但对外界的人们而言,那么在地球鱼缸的参照系里去描述从远处星系来的事件就会非常笨拙,尤其是因为鱼缸随着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并围绕着自己的轴自转而在运动。
英文版封面经由人脑的塑造我们在科学中制造模型,然而我们日常生活也制造模型。
依赖模型的现实主义不仅适用于科学模型,还适用于我们所有人为了解释并理解日常世界而创造的有意识和下意识的心理模型。
没办法将观察者——我们——从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中排除,认识是通过感觉过程以及通过思维和推理方式产生的。
我们的认识不是直接的,而是由一种类似透镜之物——我们人脑的解释结构而塑造的。
依赖模型的现实主义对应于我们感觉对象的方式。
在视觉中,人们大脑从视觉神经接收一系列信号。
那些信号并不构成你会从电视接收的那类图像。
在视觉神经连接视网膜之处有一盲点,还有你的视场具有高分辨率的部分仅处于视网膜中心周围大约一度的狭窄视角,这个范围的角度和你伸出手臂时大拇指的宽度一样。
如此送入你头脑的未加工的数据就像有个洞的模样古怪的图像。
幸运的是,人脑处理那个数据,将两只眼睛的输入结合在一起,假定邻近位置的视觉性质类似,再填满缝隙并应用插入技术。
此外,大脑从视网膜读到二维的数据排列并由它创生三维空间的印象。
换言之,大脑建立心理图像或模型。
在建立模型方面,大脑是如此称职,如果人们配上一种上下颠倒其眼中之像的眼镜,他们的大脑在一段时间后就会改变模型,使之再次看到在正确方向的东西。
如果之后摘下眼镜,在一段时间内,他们看世界是上下颠倒的,然后会再次适应。
这表明,当一个人说“我看到一把椅子”时,他的意思仅仅是他利用椅子散射来的光建立一个椅子的心理图像或模型。
如果模型上下颠倒,在其坐到椅子上去之前,幸运的是,他的大脑改正了那个模型。
依赖模型的现实主义解决或至少避免的另一个问题是存在的意义。
如果我走出房间而看不见桌子,我何以得知那桌子仍然存在呢?那么说我们看不见的东西,诸如电子或据说是构成质子和中子的叫夸克的粒子存在是什么意思呢?人们可以拥有模型,在该模型中,当我离开时桌子消失了,而当我返回时,桌子又在同一位置出现了,然而那会是笨拙的。
而如果我在外面时发生了某些事情,比如讲天花板落下怎么办呢?在我离开房间时桌子消失的模型下,我能够解释下回我进入时在天花板碎片之下损毁的桌子重现的事实吗?桌子留在原地不动的模型简单得多并与观测相符。
那就是人们能问的一切。
夸克真的存在吗?在我们看不见的次原子粒子的情形下,电子是一个有用的模型,它能解释像在一个云雾室中的轨迹和电视显像管上的光点,还有许多其他现象。
据说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逊在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发现了电子。
他是利用在真空玻璃管中的电流来做称为阴极射线现象的实验。
从实验里,他获得一个大胆的结论,神秘的射线由微小的“微粒”构成,这种微粒是原子的物质部分,那时原子被认为是物质的不可分的基元。
汤姆逊没有看到“电子”,他的实验也没有直接或清晰地证明他的预测。
但在从基础科学到工程的应用中这个模型证明是关键的,而现在所有的物理学家都确信电子存在,即便看不到它。
我们也看不见夸克,它是解释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性质的一个模型。
虽然说夸克构成质子和中子,因夸克之间的束缚力随着分离而增大,因此孤立的自由夸克不可能在自然中存在,所以我们永远观察不到夸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