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必修二 改革开放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3课课件

沿海港口城市
请同学们在图 片上找到14 个城市的位置。
概况:1984年, 国家决定开放天 津、上海、广州 等 沿海 港口城市。
14个
沿海经济开放区
概况:1985年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 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 结果: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 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促进本地区 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
邓小平去法国、苏联留学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三起三落
毛、刘、周、朱、陈、林、邓
访问美日,主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施
改革开放 两度成为时代周刊的风云人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课程标准: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
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 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 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 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青岛 连云港 长三角 南通 上海 万县 宜昌 武汉 重庆 九江 温州 宁波 长沙 福州 贵阳 厦门 昆明 深圳 东兴 珠海 广州 汕头 闽三角 河口 北海 湛江 珠三角 海南
大连 烟台环渤海地区
我国对外开放区域已从沿海延伸到广大内陆,形成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全方位指 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我们 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 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 关系。 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 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 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 边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 开放格局。 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 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第二步:开放经济特区——1980年正式确立深圳、珠海、汕头、厦 门为经济特区。
八年级历史改革开放2(PPT)5-2

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全面平反冤假错案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决议, 为刘少奇平反。全会决定撤销八届十二中全会 强加给刘少奇的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和把 他“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 的错误决议,撤销原审查报告,恢复刘少奇作 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 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
源:想象力是创造力的~之一。 【本愿】名本心:学医是我的~。 【本真】①名原来的面目;本相;本性:恢复~。②形符合本色而真实:为人~。 【本 证】名负有证明责任的当事人证明其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跟“反证”相对)。 【本职】名自己担任的职务:做好~工作。 【本旨】名本来的或主要的用 意和目的。 【本质】名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 快速阅读加盟 快速阅读加盟 ;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 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 【本主儿】名①本人:~一会儿就来,你问他得了。②失物的所有者:物 归~|这辆招领的自行车,~还没来取。 【本子】?名①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册子:笔记~。②版本:这两个~都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本。③演出的底本: 写~|改~。④指某些成本儿的证件:考~(通过考试取得驾驶证或其他合格证书)。 【本字】名一个字通行的写法与原来的写法不同,原来的写法就称为 本字,如“掰”的本字是“擘”,“搬”的本字是“般”,“喝”(喝酒)的本字是“欱”。 【苯】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无色液体,有芳香气味,容易 挥发和燃烧。可做燃料、溶剂等,也用来合成有机物质。[英] 【苯并芘】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黄色针状晶体,难溶于水,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有强 烈的致癌作用,主要存在于汽车尾气、香烟烟雾和熏烤食品中。 【苯甲基】ī名苄基的旧称。 【畚】①簸箕?。②〈方〉动用簸箕撮:~土|~炉灰。 【畚斗】 〈方〉名簸箕(专用于撮、簸粮食)。 【畚箕】ī〈方〉名簸箕。 【夯】同“笨”(见于《西游记》、《红楼梦》等书)。 【坋】〈书〉尘埃。 【坌】〈方〉 动翻(土);刨:~地。 【坌】〈书〉①尘埃:尘~|微~。②聚:~集。③粗劣。④用细末撒在物体上面。⑤笨;不灵巧。 【奔】(逩)①动直向目的地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全面平反冤假错案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决议, 为刘少奇平反。全会决定撤销八届十二中全会 强加给刘少奇的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和把 他“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 的错误决议,撤销原审查报告,恢复刘少奇作 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 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
源:想象力是创造力的~之一。 【本愿】名本心:学医是我的~。 【本真】①名原来的面目;本相;本性:恢复~。②形符合本色而真实:为人~。 【本 证】名负有证明责任的当事人证明其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跟“反证”相对)。 【本职】名自己担任的职务:做好~工作。 【本旨】名本来的或主要的用 意和目的。 【本质】名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 快速阅读加盟 快速阅读加盟 ;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 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 【本主儿】名①本人:~一会儿就来,你问他得了。②失物的所有者:物 归~|这辆招领的自行车,~还没来取。 【本子】?名①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册子:笔记~。②版本:这两个~都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本。③演出的底本: 写~|改~。④指某些成本儿的证件:考~(通过考试取得驾驶证或其他合格证书)。 【本字】名一个字通行的写法与原来的写法不同,原来的写法就称为 本字,如“掰”的本字是“擘”,“搬”的本字是“般”,“喝”(喝酒)的本字是“欱”。 【苯】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无色液体,有芳香气味,容易 挥发和燃烧。可做燃料、溶剂等,也用来合成有机物质。[英] 【苯并芘】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黄色针状晶体,难溶于水,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有强 烈的致癌作用,主要存在于汽车尾气、香烟烟雾和熏烤食品中。 【苯甲基】ī名苄基的旧称。 【畚】①簸箕?。②〈方〉动用簸箕撮:~土|~炉灰。 【畚斗】 〈方〉名簸箕(专用于撮、簸粮食)。 【畚箕】ī〈方〉名簸箕。 【夯】同“笨”(见于《西游记》、《红楼梦》等书)。 【坋】〈书〉尘埃。 【坌】〈方〉 动翻(土);刨:~地。 【坌】〈书〉①尘埃:尘~|微~。②聚:~集。③粗劣。④用细末撒在物体上面。⑤笨;不灵巧。 【奔】(逩)①动直向目的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共28张PPT)

——彼得· 曼德尔
森
欧盟贸易委员
知识结构
课堂小节
根据中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差距大的特点,我国的对外开 放是区域开放、梯次递进、逐步扩大。二十多年里,从经济特 区开始,我国对外开放区域已从沿海延伸到广大内陆,形成多 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 的国家开放。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 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多 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
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
导 言
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 问了日本和美国。面对西方高速发展 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 他深刻地认识到:“环顾全球,今天 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 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 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 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通过 对外开放,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
知识小卡片:有关特区的知识 第一,特区为什么不是旧时 的租界? 第二,特区的所有制形式 “特” 在哪里? 第三,特区的经济活动“特” 在哪里?
概念
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利 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 特殊渠道。 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它的 前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 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 “特”的表现:第一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第二 原则,在思想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1.浦东开发的目的:
①.以浦东为龙头,进一步开发长江沿岸城市 ②.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③.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森
欧盟贸易委员
知识结构
课堂小节
根据中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差距大的特点,我国的对外开 放是区域开放、梯次递进、逐步扩大。二十多年里,从经济特 区开始,我国对外开放区域已从沿海延伸到广大内陆,形成多 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 的国家开放。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 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多 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
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
导 言
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 问了日本和美国。面对西方高速发展 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 他深刻地认识到:“环顾全球,今天 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 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 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 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通过 对外开放,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
知识小卡片:有关特区的知识 第一,特区为什么不是旧时 的租界? 第二,特区的所有制形式 “特” 在哪里? 第三,特区的经济活动“特” 在哪里?
概念
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利 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 特殊渠道。 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它的 前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 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 “特”的表现:第一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第二 原则,在思想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1.浦东开发的目的:
①.以浦东为龙头,进一步开发长江沿岸城市 ②.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③.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高中历史必修II人教新课标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 C.①③④ D.②③④
•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特区,意在考查学生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经济特区没有实行独 立的管理体制,②不正确,故选C项。
• 答案:C
•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答案:D
• 2.(2014·天津文综,4分)1981年中共中央 27号文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主要在 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 管理体制,它主要包括( )
• ①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②独立的管理体制 ③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④市场调节为主
• A.①②③ B.①②④
• (2)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 (3)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 经济所有制形式。
• (4)经济活动以_市_场__调_节________为主,对外 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 3.意义
• (1)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 兵。
• (2)深圳作为最早的经济特区,迅速从一个 边陲小镇发展成一座现代化城市。
• 邓小平为什么会提出设立经济特区?我国的 对外开放又形成了怎样的开放新格局,有何 特点呢?现在就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一 起来探讨这些问题吧!
目标导航
• ●课标要求
•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 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 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的特点。
• (3)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 探索和示范作用。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 了宝贵经验。
•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 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 (1)时间:1984年。 • (2)城市:__天_津______、上海、福州、广州
•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特区,意在考查学生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经济特区没有实行独 立的管理体制,②不正确,故选C项。
• 答案:C
•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答案:D
• 2.(2014·天津文综,4分)1981年中共中央 27号文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主要在 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 管理体制,它主要包括( )
• ①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②独立的管理体制 ③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④市场调节为主
• A.①②③ B.①②④
• (2)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 (3)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 经济所有制形式。
• (4)经济活动以_市_场__调_节________为主,对外 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 3.意义
• (1)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 兵。
• (2)深圳作为最早的经济特区,迅速从一个 边陲小镇发展成一座现代化城市。
• 邓小平为什么会提出设立经济特区?我国的 对外开放又形成了怎样的开放新格局,有何 特点呢?现在就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一 起来探讨这些问题吧!
目标导航
• ●课标要求
•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 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 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的特点。
• (3)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 探索和示范作用。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 了宝贵经验。
•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 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 (1)时间:1984年。 • (2)城市:__天_津______、上海、福州、广州
八年级历史下册《改革开放》课件ppt.ppt

大胆创新,锐意改革
巩固练习
1、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先进行“分田包产到
户,自负盈亏”的是( B )小岗村农民。
A、安徽肥西
B、安徽凤阳
C、河北沧州
D、贵州关岭
2、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
是( B )
A、上海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巩固练习
1、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 开始,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 2、对外开放从 十一届三中全会 会议以后。
2.过程:①____年,在________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对
增设了 ____ _。
外
②开放______、______等 _ 个沿海城市。
开
③设立 ____ 开发区;
放
开放了___、___、___等经济开放区。
3.格局: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一个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
内
沿 海
沿 海
经
经 济 开
开 放
济 特
地
放 区
城 市
区
对外开放特点 多层次 全方位 宽领域
珠海 海南
浦东
厦门 汕 头
深圳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原因: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过程:
①设立经济特区 ②开放沿海城市 ③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开放内地城市
3、格局: 经济特区(点) —沿海开放城市(线) ———沿海经济开放区(面)——内地(多方位)
“25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 前无古人的速度领跑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不止代 表地点,它代表关于时间的观念,也代表重若生命的 效率。”
巩固练习
1、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先进行“分田包产到
户,自负盈亏”的是( B )小岗村农民。
A、安徽肥西
B、安徽凤阳
C、河北沧州
D、贵州关岭
2、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
是( B )
A、上海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巩固练习
1、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 开始,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 2、对外开放从 十一届三中全会 会议以后。
2.过程:①____年,在________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对
增设了 ____ _。
外
②开放______、______等 _ 个沿海城市。
开
③设立 ____ 开发区;
放
开放了___、___、___等经济开放区。
3.格局: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一个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
内
沿 海
沿 海
经
经 济 开
开 放
济 特
地
放 区
城 市
区
对外开放特点 多层次 全方位 宽领域
珠海 海南
浦东
厦门 汕 头
深圳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原因: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过程:
①设立经济特区 ②开放沿海城市 ③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开放内地城市
3、格局: 经济特区(点) —沿海开放城市(线) ———沿海经济开放区(面)——内地(多方位)
“25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 前无古人的速度领跑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不止代 表地点,它代表关于时间的观念,也代表重若生命的 效率。”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二册必修2精品课件8: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委托,代理国家外贸主管部门不统一经营的出口业务,等等。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
纪要》
推进新课
经济特区的创办
材料二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外,轻工业
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重工业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家计
委审批外,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返回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与阶段特征
时期
推动因素 主要资本 显著特点
主要途径 世界市场进程
工场手工 新航路的开辟
暴力手段残酷掠 殖民扩张和掠
商业资本
雏形阶段
业时期 和殖民扩张
夺
夺
自由资本 主义时期
第一次
凭工业优势输出 武力与不平
工业资本
基本形成
工业革命
商品,扩大市场 等贸易相结合
垄断资本 主义时期
第二次 工业革命
凭借资本在经济 垄断资本
上控制世界市场
武力与资本输 出相结合瓜分 世界
最终形成
二、近代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1.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 (1)条件 ①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为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②随着新航路开辟,主要商路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荷兰和英国积极对 外扩张。 (2)表现 ①荷兰击败葡萄牙,垄断东方香料贸易,在亚洲、美洲等建立殖民地。 ②英国进行海盗式掠夺,通过商业战争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3)影响:一方面,殖民掠夺的财富在欧洲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另一方面,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加剧了殖民地的落后。
情 境
位数浦的东发的展开提放供和了开坚发实具的有支什撑么,重成大为意上义海?新兴高科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38PPT()(共38张PPT)

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种局面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计划经济体制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于“一五计划”末期,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逐 渐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基本特征:
①.所有制形式单一公有制,排斥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 ②.生产经营决策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缺乏自主权(以指令性计划为
意义: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 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成果
存在的问题:下岗职工增加、部分职工生活困难等。
探究:如何看待国有企业职工 下岗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把企业推向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企业职工下岗 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
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是把高度集中的管 理体制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 管理体制,以充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创 造性和积极性。
在所有制改革方面,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 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分配改革方面,把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 改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分配制度。
于是,在1978年12月的一个夜晚,他们聚在一起,开了个秘密会议,决定冲破旧的经营管理体制,并写下了保证书,包产到户……
2 这些实际上、都是刺对农激民了的剥供夺,给使增农民加惊恐和和买不满方,纷市纷场杀猪的宰羊形,成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逐计渐划形 经成济3了不、一等批于产有社实会品力主和义和活,企力资的本业大主企义的业也集有分团计;划化; 加快,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脱颖而出。 4、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企业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把公有制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计划经济体制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于“一五计划”末期,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逐 渐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基本特征:
①.所有制形式单一公有制,排斥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 ②.生产经营决策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缺乏自主权(以指令性计划为
意义: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 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成果
存在的问题:下岗职工增加、部分职工生活困难等。
探究:如何看待国有企业职工 下岗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把企业推向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企业职工下岗 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
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是把高度集中的管 理体制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 管理体制,以充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创 造性和积极性。
在所有制改革方面,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 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分配改革方面,把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 改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分配制度。
于是,在1978年12月的一个夜晚,他们聚在一起,开了个秘密会议,决定冲破旧的经营管理体制,并写下了保证书,包产到户……
2 这些实际上、都是刺对农激民了的剥供夺,给使增农民加惊恐和和买不满方,纷市纷场杀猪的宰羊形,成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逐计渐划形 经成济3了不、一等批于产有社实会品力主和义和活,企力资的本业大主企义的业也集有分团计;划化; 加快,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脱颖而出。 4、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企业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把公有制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中中国国“第第“一中一座中国现条华第代磁第一化悬一塔的浮楼”垃铁”圾路发电厂 全国第东一方金个明茂保珠大税电区厦─视─塔外高桥保税区
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 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 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 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
特 特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可以大于内地。特区的经济
殊 经
殊 经活作用动经。在济社活会动主以义市计场划调指节导为下主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
济 管(济 政便七。)对企对外业在商所特投得区资税举给按办予1的5优%外征惠商收和投;方资收便企取业场给地予使优用惠费和按方不 理 策同行业和用途给予优惠;对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 体 、华吸侨收和和港利澳用同外胞资简为化主入境手续。
汕头
厦门
海南
2020/4/22
深圳敲响土地使用权拍卖的第一槌,拉开了土地利用市 场化的序幕; 发行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张股票,吹响了我国发展股份 制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前奏; 率先引进外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奏响了公有制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序曲; 率先推行招聘录用、竞争上岗、合同用工,开启了劳 动力商品化的先河;
1、历史原因:闭关锁国导致落后 2、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
2020/4/22
2020/4/22
一、春的构想——对外开放的背景
(一)原因 1、历史原因:闭关锁国导致落后 2、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 3、现实原因:“文革”使国民经济崩溃,亟需恢复和
发展经济;借鉴亚洲四小龙经济迅速发展的经验
(二)条件 1、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东
2020/4/22
二、“春的脚步”——对外开放的步骤
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 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 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 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
特 特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可以大于内地。特区的经济
殊 经
殊 经活作用动经。在济社活会动主以义市计场划调指节导为下主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
济 管(济 政便七。)对企对外业在商所特投得区资税举给按办予1的5优%外征惠商收和投;方资收便企取业场给地予使优用惠费和按方不 理 策同行业和用途给予优惠;对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 体 、华吸侨收和和港利澳用同外胞资简为化主入境手续。
汕头
厦门
海南
2020/4/22
深圳敲响土地使用权拍卖的第一槌,拉开了土地利用市 场化的序幕; 发行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张股票,吹响了我国发展股份 制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前奏; 率先引进外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奏响了公有制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序曲; 率先推行招聘录用、竞争上岗、合同用工,开启了劳 动力商品化的先河;
1、历史原因:闭关锁国导致落后 2、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
2020/4/22
2020/4/22
一、春的构想——对外开放的背景
(一)原因 1、历史原因:闭关锁国导致落后 2、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 3、现实原因:“文革”使国民经济崩溃,亟需恢复和
发展经济;借鉴亚洲四小龙经济迅速发展的经验
(二)条件 1、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东
2020/4/22
二、“春的脚步”——对外开放的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世纪90年代初。这不能反映
A.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 B.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束 C.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D.建立了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
38
10.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 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 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 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万买一万斤斤不 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幅对联反映了
A.农业发展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B.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C.亿万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D.农民对人民公社体制不满
34
6.由于文革时期的土地制度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安 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 分开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下面对这 一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
30
2.下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不正确 的一项
A会议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C会议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会议作出了实行改开放的伟大决策
3.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 正确的
20世纪80年代前的三大件
20世纪80年代后的三大件
如今的三大件
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 调整。并不完全否定现存制度,而是 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 不断变化的时代。
本质: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生产 力的发展要求。
快速浏览课本,四人为一组讨论,
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对现存 制度做出了哪些改良?
A.计划经济下企业没有主动权 B.企业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 C.有利于节约资源 D.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6
8.“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 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材料 反映了
①农村经营权发生变化②农民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④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
32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和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不包括
A.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 B.有利于解放生产力 C.分配上克服了平均主义 D.从根本上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5.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最先在农村展 开的主要原因是
的阴影。
5、期刊时间1985年9月23。标题:中国正在远离马克 思。
6、期刊时间1986年1月6日,邓小平再一次成为年度风 云人物。
7、期刊时间1997年3月3日。标题:下一个中国:邓的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明朝)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管理体制改革: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所有制改革:变单一的公有制为以公有制为 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体制。
分配体制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 国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A.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 C.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死账”被清算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
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1、内容:形成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2、配套改革:1983年撤销人民 公社,改设乡、镇政府;
撤销生产大队,改设村民委员 会。
70年代的豆腐票和粉票
80年代的布票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 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 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 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 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文革前)
我们分田到户. 每户户主鉴字盖章. 如以后能干. 每 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向国家伸手要钱要 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牢刹头也干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 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改革开放后
2006年开放,位于小溪河镇小岗村
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确 邓小平南巡谈话(1992)——提出 立 1992年十四大--确立目标 过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基本框架
1997年十五大--进一步理论完善
程
21世纪初--基本建立
29
1.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对联 “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 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 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应不早于
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 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 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 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 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 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没有自主权)。
计划经济制度下 商品紧缺,企业缺乏活力
A.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 B.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D.有利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
7.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 产,采取用风扇、鼓风机来降温的措施。但要经过十一个 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 已经过去了。以上材料说明
1、重新确立思想路线 2、工作重心和中心的转移 3、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于真理标准的
大讨论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 决策,我们都坚决 维护;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 指示,我们都始终 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是一场全国性的思准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 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1、1976年1月19日,期上刊文字:“周的继任者邓小 平”,右上角写着:中国,是朋友还是敌人?
2、期刊时间1979年1月1日,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 云人物。标题: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3、期刊时间1979年2月5日。标题:邓来了。 4、期刊时间1983年9月26日。标题:邓小平走出了毛
9.20世纪90年代初。这不能反映
A.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 B.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束 C.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D.建立了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
38
10.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 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 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 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万买一万斤斤不 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幅对联反映了
A.农业发展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B.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C.亿万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D.农民对人民公社体制不满
34
6.由于文革时期的土地制度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安 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 分开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下面对这 一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
30
2.下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不正确 的一项
A会议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C会议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会议作出了实行改开放的伟大决策
3.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 正确的
20世纪80年代前的三大件
20世纪80年代后的三大件
如今的三大件
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 调整。并不完全否定现存制度,而是 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 不断变化的时代。
本质: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生产 力的发展要求。
快速浏览课本,四人为一组讨论,
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对现存 制度做出了哪些改良?
A.计划经济下企业没有主动权 B.企业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 C.有利于节约资源 D.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6
8.“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 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材料 反映了
①农村经营权发生变化②农民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④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
32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和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不包括
A.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 B.有利于解放生产力 C.分配上克服了平均主义 D.从根本上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5.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最先在农村展 开的主要原因是
的阴影。
5、期刊时间1985年9月23。标题:中国正在远离马克 思。
6、期刊时间1986年1月6日,邓小平再一次成为年度风 云人物。
7、期刊时间1997年3月3日。标题:下一个中国:邓的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明朝)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管理体制改革: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所有制改革:变单一的公有制为以公有制为 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体制。
分配体制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 国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A.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 C.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死账”被清算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
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1、内容:形成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2、配套改革:1983年撤销人民 公社,改设乡、镇政府;
撤销生产大队,改设村民委员 会。
70年代的豆腐票和粉票
80年代的布票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 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 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 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 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文革前)
我们分田到户. 每户户主鉴字盖章. 如以后能干. 每 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向国家伸手要钱要 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牢刹头也干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 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改革开放后
2006年开放,位于小溪河镇小岗村
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确 邓小平南巡谈话(1992)——提出 立 1992年十四大--确立目标 过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基本框架
1997年十五大--进一步理论完善
程
21世纪初--基本建立
29
1.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对联 “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 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 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应不早于
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 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 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 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 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 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没有自主权)。
计划经济制度下 商品紧缺,企业缺乏活力
A.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 B.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D.有利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
7.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 产,采取用风扇、鼓风机来降温的措施。但要经过十一个 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 已经过去了。以上材料说明
1、重新确立思想路线 2、工作重心和中心的转移 3、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于真理标准的
大讨论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 决策,我们都坚决 维护;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 指示,我们都始终 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是一场全国性的思准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 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1、1976年1月19日,期上刊文字:“周的继任者邓小 平”,右上角写着:中国,是朋友还是敌人?
2、期刊时间1979年1月1日,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 云人物。标题: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3、期刊时间1979年2月5日。标题:邓来了。 4、期刊时间1983年9月26日。标题:邓小平走出了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