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二首练习
《诗经二首》习题

《诗经二首》习题《诗经》二首习题同步测控一、语段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4题。
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静女给情人赠物为何分成两章来写?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答案:诗人把赠物分成两章来写,固然因物分两件,有先有后,但更重要是通过这种形式,把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推向高潮。
2.简要分析“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采用的修辞手法,以及表达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答案:这两句诗用了双关的手法,一是表达了女子所赠之物美好,二是赞美女子之美。
显示了男子一片爱人及物的诚挚、痴迷之心。
采薇(节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3.诗歌从“采薇”写起,这跟“曰归曰归”的思乡情有何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答案:这里采用的是《诗经》惯用的起兴手法,“薇”是故乡田野里常见的植物,自然由物及人,引起了浓浓乡愁。
于是,深切的乡情融入熟悉的“采薇”活动之中。
4.前三章所写的“薇”有无变化?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答案:有变化。
第16课《诗经》两首(练习)

《诗经》两首练习1、下面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睢鸠(jū jiū)窈窕(yǎo tiǎo)B.逑(qiú)荇莱(xìng)C.寤寐(wùmèi)蒹葭(jiān jiā)D.伊人(yī )溯洄(suòhuí)2、名著阅读。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又称“诗三百”。
分为三部分,其常用的三种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其中的爱情诗大多在诉说相思之苦,如我们学过的《》就描写了一个男子想追寻所爱之人但路远水长,不能如愿,因痴迷而产生幻觉的情景。
3、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
“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5、《诗经》中,常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都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
请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6、阅读《蒹葭》一诗,想想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简要分析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7、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8、从两首诗歌中的任意选取一首,将它改写为现代诗歌,或者一个散文片段,意境要优美,描写要生动,字数不限。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窹寐求之。
《诗经二首》练习题

《诗经二首》练习题(一)一、关雎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
B 诗中第二章中重叠“悠哉”,形容小伙子心情舒畅,洋洋得意。
C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
D “琴瑟”和“钟鼓”并非写实,是想像之词。
4、对诗中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窈窕淑女”中的“淑女”是说这个女子很有道德。
B、“君子好逑”中的“君子”在当时是对贵族的泛称,可见“君子”的社会地位不低。
C、“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睡着和醒来,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D、“参差荇菜”中的“参差”,形容荇菜不仅长得茂盛,而且长得十分整齐。
5、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二、蒹葭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诗经》两首练习及答案

《诗经》两首1.下边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氓之蚩蚩(mánɡ)静女其姝(shū)修我矛戟(qǐ)B.静女其娈(luán)乘彼垝垣(ɡuǐ)与子同泽(zé)C.夙兴夜寐(sù)隰则有泮(pàn)贻我彤管(yí)D.洵美且异(xún)无与士耽(dān)渐车帏裳(chánɡ)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体无咎言夙兴夜寐嗜草乘彼垝垣B.糜室劳矣矛戟彤管踟蹰C.自我徂尔有炜洵美于嗟鸠兮D.泣涕涟涟送子涉骐晏晏帏裳3.对下列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C.“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用了赋的手法,直接抒发对女子的喜爱。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
4.选出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句()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5.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财物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耽:耽搁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过错D.忧心孔疚.,我行不来疚:痛苦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B.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C.①丧乱既平,既.安且宁②言既.遂矣,至于暴矣D.①信誓旦旦,不思.其反②今我来思.,雨雪霏霏7.下列各组句中,每句都包含通假字的一组是()A.岁亦莫止/我戍未定B.忧心孔疚/我行不来C.匪来贸丝/于嗟鸠兮D.象弭鱼服/小人所腓8.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桑之.落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其.黄而陨(代词,它)C.自我徂尔.(助词,相当于“了”)D.女也.不爽(语气词,起停顿作用) 9、对下列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诗经》两首练习

《诗经》两首练习达标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雎鸠..()()..()()窈窕..()()好逑寤寐..()()坻.()荇.菜()..()()溯洄2、填空题。
(1)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篇,包括_ _ 、_ _、_ 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依照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纳、、的艺术手法。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
“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友爱”的意思,那个地点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欢乐”的意思,那个地点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纳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能够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能力提高1、诵读这两首诗,简要说说它们各自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2、《诗经》的要紧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摸索:《关雎》这首诗要紧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3、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摸索: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5、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24 《诗经》两首答案达标训练1、jūjiūyǎo tiáo hǎo qiúwùmèi sùhuíChíxìng2、(1)《诗经》305 风雅颂(2)赋比兴(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C.4、B能力提高1、[析]我国远古时代的诗论就提出“诗言志”说,因此,读诗应该努力分析、感悟出蕴藏在诗歌字面背后的思想感情。
《诗经两首》练习题

《诗经两首》练习题一、积累运用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雎.鸠(j ū) 窈窕.(ti ǎo ) 好逑.(qi ú) 参差.(c ī) B .寤.寐(w ù) 悠哉.(z āi ) 辗.转(zh ǎn ) 琴瑟.(s ò) C .钟鼓.(g ǔ) 蒹.葭(ji ān ) 伊.人(y ī) 溯洄.(hu í) D .未晞‧(x ī) 湄‧(m ói ) 坻‧(d ǐ) 沚‧(zh ǐ)2.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
(2)《诗经·关雎》中表现主人公思念“窈窕淑女”而不能入眠的诗句是: , 。
(3)蒹葭苍苍, 。
所谓伊人, 。
(4)《诗经》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描写男女爱情的名篇佳作,如《蒹葭》一诗,全诗通过“溯洄从之, , ,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
3. 文学常识填空。
(1)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又称 。
(2)本课所选的两篇古诗, 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它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著的追求,感情坦率、朴实。
抒发了寻求伊人而不得的诚挚感情,形象地描绘了此时此地凄怆的处境。
二、阅读理解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5. 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
6.《诗经》开篇《关雎》流传几千年,已经成为妇孺皆知的诗篇。
其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两句,更是为人们所传颂。
请你用一句通俗的话对这两句作解释。
原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解释:三、课外拓展阅读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诗经〉二首》同步练习

(3)“静女”赠给“我”什么东西?“我”喜欢吗?为什么?
(4)诗中两个人物形象鲜明,分别指出他们各自的形象。
①女子:________
②男子: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D
B.古诗中,“水”这一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
C.每个诗节的前半部分是写景,后半部分是抒情,客观景物与主观感情浑然一体,构成了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D. “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反复,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句就出于此。
D.在诗歌中,借松、竹常用来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成为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意象。
3.对例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例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A.一片白苍苍的芦花,清早露水变成霜。所说的心上人儿,她正在水那方。
B.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那,人儿正在水那方。
C.一片白苍苍的芦花,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那,人儿正在水那方。
二、诗歌鉴赏
13.【答案】(1)执著地追求心上人的男子形象。
(2)景物描写,既点明了地点和景物,又点明了季节,渲染了一种苍凉幽渺的气氛和色调。
(3)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
14.【答案】(1)说;悦;喜爱;归;馈;赠送
(2)描写了青年男女相爱、约会、赠送情物的情景。
(3)红色的管箫。喜欢。因为它是美人赠送给“我”的。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唐朝诗人。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B.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C.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D.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3.名句默写。
(1)《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关雎》中开头“, ”两句就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2分)(2)蒹葭苍苍, 。
(《诗经·蒹葭》)(1分)(3)《关雎》中用来表达诗人对文静美好的女子日夜思念的句子是“, 。
, ”。
(4) ,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1分)二、综合性学习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档中国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曾经流行于古代的诗词歌赋在现代又“火”了一把。
文以载道,歌以咏志。
《经典咏流传》所选每首诗词,都有强烈的现实观照:《墨梅》里“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中国风骨,《明日歌》里的惜时如金,《滚滚长江东逝水》中的历史激情……无论曲风,也无论题材,不变的情怀链接了经典与时代。
【材料二】好风凭借力,送“诗”上青云。
《经典咏流传》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和诗以歌”的形式,把古诗词原创改编成歌曲,以经典为船,以流行为帆,把经典的诗歌内容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古人的思想、智慧和情怀与今人产生强烈的文化共鸣。
(1)根据上述材料,探究该节目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二首练习
1.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
3.本诗围绕一个______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
4.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__________,通过反
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
6.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
7.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2分)
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四句运用了什
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9.《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结合本诗谈谈你对
这句话的理解。
(3分)
1.本诗选自《诗经》,《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本诗属于______。
2.体现诗的全部旨意出来,且起到联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章的后四句都具体写主人公执着的追求爱情,“溯洄”二字写寻找意中人逆流而上的情景,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溯游”二字写顺流而下寻找意中人的情景,突出可望而不可即,表达了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诗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不可及的虚幻意境;蕴涵炽烈相识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的每一章开头都写景,说说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6.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
7.本诗在艺术表达上注意了动静结合,试加以说明。
8.本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
9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抒发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