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账户2018
2018年士兵提干考试定义判断点金篇93:心理账户

2018年士兵提干考试定义判断点金篇93:心理账户定义判断是逻辑学基本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应用。
定义判断主要考察本科毕业生士兵考生运用给定标准进行判断以及短时间领悟关键要领的能力。
因为军队干部经常面对大量复杂的工作,所以要求士兵提干考生必须具有利用抽象的概念来判断事情的本质、联系、内涵、发展趋势的能力。
张为臻老师查看以往的提干考试中的定义判断内容,整理出该类题型涉及的领域有经济、军事、心理、法律、环境、社会等。
本篇是笔者根据定义判断的考察点整理了一篇考点加例题,供广大考生加以理解。
【定义分析】心理账户,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
心理帐户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由于消费者心理帐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心理账户的存在影响着人们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支出和收益,从而做出不同的决策和行为。
在上面的问题中,抛售掉的股票亏损和没有被抛掉的股票亏损就是被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抛售之前是账面上的亏损,而抛售之后是一个实际的亏损,客观上讲,这两者实质上并没有差异,但是在心理上人们却把它们划上了严格的界限。
从账面亏损到实际亏损,后者在心理账户中感觉更加“真实”,也就更加让人痛苦,所以这两个账户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人们并不能从心理上把二者完全等同起来。
当原来的账面亏损不小心成了实际亏损之后,那个股票的账面亏损账户在心里就以最终亏损的状态关闭了,人们一般不能把账户再往回拨,也就是从实际亏损账户再回拨到账面亏损账户。
心理账户的存在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投资决策,也会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消费决策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考点配题】心理记账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进行分类、编码、估价和预算等的过程。
消费者在决策时可能根据不同的任务进行相应的心理记账。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典型的心理记账的是()A.损失10元钱给人心理带来的痛苦要比获得10元奖金带来的高兴更强烈B.工会发放福利时,不再发实物而改发购物卡以使职工有更多的自由选择C.相比丢了10元钱的人,丢了电影票的人更不可能会掏钱买票去看电影D.王某出差常选星级酒店,因为它比旅馆更可能提供免费网络和自主早餐【答案】:B。
什么是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
概念:心理账户
我们会把钱分门别类的存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里面。
比如说,生活必要的开支账户,家庭建设和个人发展账户,情感维系账户,享乐休闲账户等等。
虽然这些账户都是在一个大账户之下,但其实各个子账户都是独立存在的。
案例:
听音乐会前,丢失了200块。
当丢失的是价值200块的公交卡时,大多数人会选择继续前往观看;当丢失的是打算用来购买音乐会门票的200块时,大多数人选择不去看了。
运用:场景
巧克力厂家:
宣传时,将几百块钱的巧克力,放到情感维系账户里面,会比放到生活必须开支账号里面,消费者更有可能购买。
装修公司:
如果你能让客户明白,你的装修方案会帮他省下4、5个平方米的面积,他就有可能会非常动心。
因为他会觉得,你是帮他在买房的账户里面省了钱,而不是在装修的账户里面多花了钱。
小结:如何影响消费者
心理账户,就是每一个人其实把同样的钱在心里面,分门别类地存在了不同的账户里。
你要改变顾客对你商品的认知,让他从不愿意花钱的心理账户,转移到愿意为此付钱的那个心理账户里面去,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可能曾经很小气的客户变得非常大方起来。
你的客户其实并不真的是小气,而是你的这个商品,并不在他愿意为此付费的那个心理账户里面。
心理账户

2019/12/5
21
萨勒教授继续分析人们对得失的情绪体验,得到以下 心理规律:
1、两笔盈利应分开支付。即两笔收入是正的,你付给他时最好分开给, 对方心理体验要好些。V(x)+V(y)>V(x+y).
进一步调查发现:72. 72%的大学生在情境B选择不去 的原因是由于“心理感觉多花了一倍钱去听一场音乐会, 不划算”。其实,A、B情境都是10美元的损失。
人们为什么在两种情境下的选择
12 Possess Lofty Ideals Noble Characters Glorious Feats Immortal Works
为什么意外之财会使人产生不同往常甚至不可思议 的行为呢?
Possess Lofty Ideals Noble Characters Glorious Feats Immortal Works
【案例2】
做煤炭生意的张老板在上世纪90年代就家产过千万,他 的孩子学习跟不上班。找到我给他介绍一个好家教,我告 诉他家教要15元/小时的报酬,他觉得太贵了。那晚他为 了跟我见面,以便好谈找家教之事,他叫了几个朋友,在 北湖市场对面的帝都大酒店豪华订了晚餐。喝了三瓶五粮 液,一桌海鲜,一顿晚餐下来花费将近3000元。饭后,他 的几个朋友和他围在一起搓起了麻将,不到半小时,他就 输掉了500多。我当时乃至今一直不明白:
2019/12/5
17
我国学者李爱梅,凌文辁等人(2004,2007)认为:
“心理账户”是个人、家庭或企业集团在心理上对经 济结果的记录、编码、分类和估价的心理过程,它揭示了 人们进行资金(财富)决策时的内在认知编码。
他们对全国9个省市1268名有效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经 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二阶因子验证 发现:
浅谈心理账户

浅谈心理账户心理账户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建立的一种账户,用来存储与情绪、经历和心理体验相关的积极或消极的记忆、信念和体验。
不同于真实的金融账户,心理账户是一种虚拟的账户,用来评估和影响我们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态度和行为。
心理账户的概念由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发展而来,他们认为人们在思考问题和做决策时,会根据自己的心理账户来评估和决定。
心理账户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方面:金钱账户、时间账户和社交账户。
金钱账户是人们对金钱和财富的心理评估。
每个人在心理账户中都有一个心理价值观念,用来衡量自己的金钱价值。
有些人认为金钱是衡量成功和幸福的重要指标,他们会非常努力地赚钱和积累财富。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他们更注重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
这种心理账户会影响人们在购物、投资和慈善等方面的决策。
心理账户的建立是一个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它受到个体的文化、教育、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个在富裕家庭长大的人可能会更重视金钱账户,而一个注重精神成长的人可能会更重视时间账户。
虽然每个人的心理账户都不同,但它们对个人的行为和幸福感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和管理自己的心理账户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非常重要。
通过自省和觉察,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心理账户,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来调整和管理。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对金钱过于追求,可以尝试放松对金钱的依赖,更关注其他方面的幸福感;如果发现自己对时间安排不合理,可以学会更好地平衡工作和休闲时间。
通过理智地管理心理账户,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和发展,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什么是心理账户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心理账户

什么是心理账户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心理账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做出一些看似不合理的经济决策,而这些决策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心理账户。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理账户呢?简单来说,心理账户就是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到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
比如说,你辛苦工作赚来的 500 元工资和买彩票意外中得的 500 元,在实际价值上是一样的,但在我们的心里,往往会对这两笔钱有不同的对待方式。
对于工资所得,我们可能会精打细算,用于支付生活必需品或者储蓄;而对于彩票中奖的钱,可能就会更倾向于消费,比如买一件一直想买但觉得有点贵的衣服,或者去吃一顿豪华大餐。
再比如,你准备去看一场演唱会,门票价格是 500 元。
当你到达现场发现自己丢了 500 元现金,可能还是会毫不犹豫地买票入场;但如果是提前买好的门票丢了,需要重新花 500 元购买,很多人就会选择放弃观看。
其实从经济角度来看,这两种情况都是损失了 500 元,但在我们的心理账户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
心理账户的存在会影响我们的消费和投资决策。
比如在消费方面,我们可能会为了一件喜欢但价格昂贵的商品而省吃俭用,但对于一些看似便宜却不必要的小物件,却经常随手购买,因为在我们的心理账户中,这些小物件的花费被归到了“小钱”的账户,所以不会太在意。
在投资领域,心理账户也同样发挥着作用。
有些人在股票投资中,对于盈利的股票很容易卖出,实现获利;而对于亏损的股票却一直持有,不愿意割肉止损,总期待着股价能够回升。
这是因为在他们的心理账户中,盈利的部分被视为“已经到手的钱”,而亏损的部分则被视为“只是暂时的账面损失,未来还有机会回本”。
既然心理账户对我们的经济行为有如此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心理账户,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呢?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心理账户的存在。
很多时候,我们的决策是在潜意识中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而自己却没有察觉。
浅谈心理账户

浅谈心理账户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是指我们对不同资产或负债的心理分配方法,即将同等金额的钱分配到不同的账户中,然后按照不同的账户使用方式进行消费。
这种心理账户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如我们会将工资分成生活费、储蓄款、旅游基金等不同的账户,然后分别用于生活支出、投资等。
心理账户的形成,一方面是人类进化历程中的天生本能,另一方面也与个体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
在众多心理账户中,三种通常比较显著,它们分别是基础账户、储蓄账户和投资账户。
基础账户(basic account)是我们日常支出的账户。
我们往往会将月工资在此账户中取出,用于满足日常的食物、水、房租、交通等必要开支。
这个账户最容易遭受过度使用和过早消耗,因为我们总是倾向于用它来满足其他心理账户的需求。
储蓄账户(saving account)是我们用来保存未来可支配的资产的账户。
当我们的基础账户充足时,我们会将一部分资产转移到这个账户中,用来应对未来的紧急情况,或者是为财务目标如旅行、购买汽车等做铺垫。
这个账户的目的往往都是与未来相关的,因此它需要更加谨慎和稳定。
投资账户(investment account)是我们用于超越日常财务目标,获取更高价值的账户。
这种账户经常是我们熟知的股票、基金、房地产等长期投资工具。
在这个账户中,我们为未来的超常盈利机会做准备,努力获取更高的回报率。
这个账户通常需要更长期的思考,同时也需要更高的风险承受能力。
虽然心理账户的划分方式很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最优的。
我们的心理账户往往会受到一些非理性的影响,比如损失厌恶和锚定效应等。
损失厌恶使得我们更愿意选择风险不确定性低的账户,而锚定效应则让我们过度关注先前的决策和状态,产生僵化思维。
因此,了解和规避这些心理障碍是我们更好地管理心理账户的关键所在。
总的来说,心理账户很好地解释了人类的财务习惯和行为表现,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投资决策和消费选择。
对于个人而言,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心理账户有助于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而对于社会而言,合理管理社会的心理账户是财富公平分配和经济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浅谈心理账户

浅谈心理账户心理账户指的是个人在心理上对自己财务情况的评估和感受。
它涵盖个人对所拥有的财富、债务和支出等的情感反应,形成一种心理账户的概念。
心理账户可以分为三类:收入账户、消费账户和储蓄账户。
收入账户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收入有何种认知和感受,包括薪水、投资回报和其他非工资收入等。
消费账户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支出的感知和认知,包括日常支出、消费习惯、生活水平等。
储蓄账户是指个人对自己储蓄行为的感知和认知,包括储蓄目的、储蓄方式、储蓄偏好等。
心理账户的形成是由人的个性、来自社会的信息和个人经验三个因素综合而成的。
每个人的心理账户并不相同,会随着个人的情况和经验不断变化。
心理账户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会参考来自外界的信息和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不断建立心理账户,并随着时间和经验的增长而不断调整和更新。
心理账户的存在和形成对人们的财务决策和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
例如,当人们从自己的储蓄账户中提取钱用于消费时,这可能会导致他们情感上的不适和痛苦。
相反,当收入账户增加时,人们可能会感到愉悦和满足感,并争取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和享受更好的生活。
在决定财务行为时,人们会参考自己的心理账户,并在情感层面上评估自己的财务状况,从而做出更符合自己的决策。
心理账户的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对个人财务教育和理财规划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对于个人来说,应该建立和维护一个正面的心理账户,尽可能避免财务压力和负面的情绪。
另外,重视并合理规划自己的收入和支出,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过分消费,合理储蓄和投资,从而提升个人的财务能力和积累财富。
总之,心理账户是由个人情感反应、来自社会的信息和个人经验等综合形成的一种心理概念。
心理账户的存在和形成对人们的财务决策和行为具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重视自己的心理账户,合理规划自己的财务状况,建立正面的财务信念和行为习惯,将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财务管理能力和经济状况。
浅谈心理账户

浅谈心理账户心理账户是指个人心理上的一种账户,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而存在。
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后来被心理学家们广泛接受和研究。
心理账户可以理解为个人内心深处的积累,它影响着个体对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问题的态度和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人们对待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态度和情绪,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个体心理账户的差异。
在本文中,我们将浅谈心理账户的概念、分类和影响。
一、心理账户的概念心理账户是个人在心理上的一种账户,它包含了个体的情绪、信念、认知和态度等诸多元素。
它可以理解为一个内在的心理仓库,记录着个体在生活中所积累的情感和体验。
这个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态度和情绪反应。
心理账户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当个体经历一些事件或情绪体验时,他们的心理账户会不断地被更新和修正。
一个人在工作中获得了成功,他的心理账户就会增加一笔正面的情感和自信,而当他遭遇挫折或失败时,他的心理账户就会受到负面的冲击。
所以,心理账户是一个不断变化和调整的过程,它直接关系到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心理账户可以被划分为正面心理账户和负面心理账户。
正面心理账户包含了积极的情绪和信念,比如自信、乐观、喜悦等;而负面心理账户则包含了消极的情绪和认知,比如焦虑、沮丧、恐惧等。
正面心理账户和负面心理账户在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上有着明显的影响,它们可以决定一个人对待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心理账户还可以被分为个人心理账户和集体心理账户。
个人心理账户是指个体在个人生活中所积累的情感和信念,而集体心理账户则是指群体或社会在共同体验和认知下形成的一种心理账户。
集体心理账户可以影响整个社会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它会引导人们对社会中不同问题和事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一个国家在经历了一次灾难性的事件后,整个社会的集体心理账户就会受到影响,人们可能表现出更加团结和支持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心理账户
我们会把钱分门别类的存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里面。
比如说,生活必要的开支账户,家庭建设和个人发展账户,情感维系账户,享乐休闲账户等等。
虽然这些账户都是在一个大账户之下,但其实各个子账户都是独立存在的。
案例:听音乐会前,丢失了200块。
当丢失的价值200块的公交卡时,大多数人会选择继续前往观看;当丢失的是用来购买门票的200块时,大多数人选择不去看了。
运用:巧克力厂家:
宣传时,将几百块钱的巧克力,放到情感维系账户里面,会比放到生活必须开支账号里面,消费者更有可能购买。
装修公司:
如果你能让客户明白,你的装修方案会帮他省下4、5个平方米的面积,他就有可能会非常动心。
因为他会觉得,你是帮他在买房的账户里面省了钱,而不是在装修的账户里面多花了钱。
如何影响消费者
心理账户,就是每一个人其实把同样的钱在心里面,分门别类地存在了不同的账户里。
你要改变顾客对你商品的认知,让他从不愿意花钱的心理账户,转移到愿意为此付钱的那个心理账户里面去,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可能曾经很小气的客户变得非常大方起来。
你的客户其实并不真的是小气,而是你的这个商品,并不在他愿意为此付费的那个心理账户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