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 5.1电荷 课件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5.1《电荷》(人教版)传

八年级物理上册5.1《电荷》(人教版)传
D 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 ) A、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而 飞开 B、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 C、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所以飞开 D、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所以飞开
3、用丝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任意两个
靠近都相互吸引,则它们可能是( D )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C、两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 D、两个带异种电,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 电荷的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 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大约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电的电荷, 大约有几十库仑。 想一想:为什么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
电与雷雨云带的电会相差这么大?
5.什么是元电荷?用哪个符号 表示?其大小是多少?
3.验电器主要由哪几部分 组成?工作原理是什么?
三、验电器
作用: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结构: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方法:。。。。。。
想一想:从验电器张角 的大小我们可以看出什 么? 答:可以判断所带电 荷的多少
4.什么是电荷量? 其单位是什么?
作 业:
1.《学习检测》 2.《练习册》
电在我们日常生活、现代化社会中的应用:



么?
人教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光山县斛山乡第二初级中学 刘时银 QQ458497437欢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 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观察静电实验现象,对电荷种类的研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 用简易器材动手做静电小实验。

《电荷》PPT

《电荷》PPT
9.1 电荷
-.
实验引入
带电现象:
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称这样的物体带 有电或者电荷。
学习目标
1.分析摩擦起电和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现象,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 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国际单位。 2.会用原子结构模型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观察并分析静电感应现象,进 一步提高应用物理模型解释现象的能力。 3.通过不同起电方式的分析得出电荷守恒定律,理解电荷守恒定律,体 会守恒观念对认识物理规律的重要性。 4.知道元电荷的概念,体会电荷量是不连续的。
质子 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
中子 不带电
电 子 负电荷
对外表现为 电中性
(3)原子核稳定还是最外层的电子稳定?
(4)摩擦起电的原因 和电子的稳定性有关吗?
1.电子离核越近,所受引力越大,束缚越强,离核 越远,束缚较弱,容易脱离。
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3.两物体在摩擦过程中,束缚较弱的电子脱离, 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 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
例 放在绝缘支架上的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的电荷量分别 为QA=6.4×10-9 C、QB=-3.2×10-9 C,让两个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 程中,电子如何转移?转移了多少个?
验电器:
1.作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工作原理: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张角越大,说明物体所带的电荷越多。
本课小结
四、元电荷
阅读教材第5页,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何为元电荷,电量是多少? 2.电子和质子是元电荷吗? 3.元电荷的定义有何物理意义? 1.元电荷: 最小的电荷量叫作元电荷,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 的,在计算中,可取 e=1.60×10-19C. 2.不是.质子所带的电荷量及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的绝对值与元电荷相等,但不能说电子 和质子是元电荷.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而不是实物粒子,元电荷无正、负之分. 3.元电荷的定义说明自然界中物体的带电量都是不连续的,任何带电体所带电量都 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人教版《电荷》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电荷》ppt优秀课件

课堂训练
3、当一带正电q的粒子以速度v沿螺线管中轴线
进入该通电螺线管,若不计重力,则 ( C D) 1.实验原理
(1)根据ΔE=Δmc2计算,计算时Δm的单位是“kg”,c的单位是“m/s”,ΔE的单位是“J”.
A.带电粒子速度大小改变; (12)定完义全:非放弹射性性碰元撞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3(1.)发电射势条能件::通足过够库高仑的力频做率功和判开断放电电势路能.的增减.当n减小,即轨道半径减小时,库仑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反之,n增大,即轨道半 径[投增影大] 时,电势能增加.
B.带电粒子速度方向改变; [(2师)公]在式以:前p的=学mv习. 中,同学们肯定已经注意到,每一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表示符号.物理学上,路程用“s”表示,时间用“t”表示,速度
课堂训练
1、 试判断下列各图带电粒子所受洛仑 兹力的方向、或磁场的方向、或粒子运 动方向(q,v,B两两垂直)
v
垂直纸面向外 F
课堂训练
2、电子以初速度V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 为B的匀强磁场中,则 ( B D) A.磁场对电子的作用力始终不变. B.磁场对电子的作用力始终不做功 C.电子的速度始终不变. D. 电子的动能始终不变
[这师样]读设得计非的常:正确.“时”是“小时”的简称.在计算和用中文符号书写单位时,要用简称.所以写作“千米/时(km/h)”,读作“千米每小 时熟”练.运同用学类们比还法要注意在物理课中不要沿用小学数学中以长度单位作速度单位的方法,不要说:“速度是每秒××米或速度是每小时××千 米③”每.个核子只跟它的相邻核子间才有核力作用. (16.)验核证力: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本节内容是压强在液体物态中的表现,因为该节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少,并且还应用到了密度和力的平衡的知识,所 以对学生来说这是难点节。

物理:5.1《电荷》课件4(人教版八年级上)

物理:5.1《电荷》课件4(人教版八年级上)

库仑。
五、元电荷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1856-1940)发 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揭 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 负电。电子是带有最小电 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 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 e表示。e=1.6×10-19C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 都是e的整数倍。 原子结构:原子核和电子。
金属箔
方法:。。。。。。
想一想:从验电器张角 的大小我们可以看出什 么? 答:可以判断所带电 荷的多少
四、电荷量
请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做 电荷的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笔 记
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大约 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电的电荷,大约有几十
请 做 笔 记
带电的头发飘起来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
靠近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过 来,则小球是(D)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
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 D ) A、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而 飞开 B、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 C、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所以飞开 D、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所以飞开
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摩擦
的两物体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接触起电:用带电体接触不带电的物体,使
不带电的物体带电。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感应起电:用带电体靠近不带电的物体,使
不带电的物体带电。两物体带异种电荷。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课件1 新人教版课件

电荷》课件1 新人教版课件

高三期中期末考试的重要性高三期中期末考试的重要性期末考试是指每个学期快结束时,学校往往以试卷的形式对各门学科进行该学期知识掌握的检测,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高三期中期末考试的重要性,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三期中期末考试的重要性1、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是对一个阶段学习内容的检测,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期中期末考试不同于月考,月考只是对一个月知识的总结,考试范围比较窄,出题也会比较粗糙,缺乏严谨性,考试难度上也把握的不是特别好。

而期中期末考试就会比较慎重,考查难度适中,不会出太偏太难的题目,也容易检测一段时间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期中期末考试虽然比较重要,但是如果考试没有考好,同学们不要太过在意,一次考试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能说明某一科某一些知识点没学好,或者是考试时出的.恰巧都是自己不会的题目,亦或是有其他因素影响了考试发挥,所以考试考砸了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争取想办法去补救。

高三哪些考试最重要1、高三有很多重要的考试,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一二三模考等。

有很多同学会问,高三哪时成绩就定型了,哪次成绩决定高考成绩?其实,高考只要一天没有到来,就还会有很多可变因素,大家都能通过努力提高成绩。

即使模考对高考来说是很重要的摸底考试,但是模考以后如果不好好学习,成绩依然会下降,若是努力去利用好高考前的每一天,那么分数也有可能大幅度提高。

2、一般情况下,二模左右成绩就会基本稳定,但是二模考试没考好并不能说明什么,只是没发挥好而已,不必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只要把知识点学会,该背的东西背熟,做大量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且善于总结方法窍门,扎扎实实学好每一门功课,就会收获不错的结果。

高三心态是最重要的,尽管学习需要努力,但调整好心态同样重要,是高考成功的重要保障。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第一节电荷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第一节电荷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子带电吗?
想一想:这个氧离
子带电吗?
思考?
1、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 飘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2.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几件化纤毛衣,在晚 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 花。你有过这种体会吗?
你知道上面的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吗?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一.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二.用验电器来检验
摩擦起电的原因:
不同种物质,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强弱 不同。
当两物体相互摩擦时,电子由原子核对电子 束缚本领弱的物体,转移到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 领强的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 子的物体带负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 而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原子结构
表示为
摩擦起电的原因
+12 2 8 2 失去电子
+12 2 8
带上正电荷
自由电子
几乎没有
8
2、不金带属电 导电靠____(多__讨余_论的__与电_分子。 析从) 哪里来? 绝缘体中_____自由电子。
小知识
1.专门用来运输汽油的油罐车尾部总装一 根拖在地上的铁链,是因为汽油随车的振 动摩擦起电,可以通过铁链将电荷导入大 地,防止因电火花引起油罐爆炸发生火灾。
谢谢指导!
五、元电荷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1856-1940) 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 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 负电。电子是带有最小电 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 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 e表示。e=1.6×10-19C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 都是e的整数倍。
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电荷》PPT课件

《电荷》PPT课件
16
解析 A、B开始都不带电,把C移近导体A时,由于静电感应,A、B中的自由 电子向左移动,使得A端积累负电荷,B端积累正电荷,所以两边的金属箔片都 张开,A正确;若此时先把A、B分开再移走C,因A、B已经绝缘,所带电荷量 不会变,金属箔片仍张开,B正确;但如果先移走C,A、B上的感应电荷会马上 中和,不再带电,所以金属箔片都不会张开,C错误;先把A、B分开,再移走C, A、B仍然带电,但重新让A、B接触后,A、B上的感应电荷完全中和,金属箔 片都不会张开,D错误。 答案 AB
第1节 电 荷
-.
1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能用原子结构 1.通过实验,知道自然界中的两
知道元电荷、比荷、
核心素养
模型和电荷守 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电荷量、静电感应
恒的知识分析 2.通过多种方式知道使物体带电
的概念。
带电现象。 的三种方法。
2
[观图助学]
知识点一 电荷及起电方式
正比
以上四个图,均发生了带电现象,物体带电是怎么回事?电荷有哪些特性?怎样 使物体带上电呢?
在电荷间相互作用下,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 另一个物体上
实质
电荷在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的转移
说明
无论哪种起电方式,发生转移的都是电子,正电荷不会发生转移
15
[试题案例] [例1] (多选)如图所示,A、B为相互接触并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
起初都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是带正电的小球,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 B.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A、B上的金属箔片 仍张开 C.把C移近导体A,先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 仍张开 D.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再把C移走,最后重新让A、B接 触,A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B上的金属箔片闭合

课件人教版《电荷》ppt.教学课件

课件人教版《电荷》ppt.教学课件

3)流量计算
× × ×a × × B
×× × ××
×v× × × ×
×× × ×× D
×× × ×× ×× × ××
b
当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时
q U qvB D
v U BD
D2 DU
QSv v 4 4B
课堂小结
一、洛伦兹力
方向:左手定则,f洛⊥Bv平面 大小:f洛=qvB
二、电视显像管的工作原理
2)原理 (四)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E E Eq × × ×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计划创设两种情景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情景一、请大家闭上眼睛,问刚才老师在干什 qvBEqv v × × E 若 ,则 的粒 么?情景二、请戴眼镜的同学取下眼镜,告诉大家他的感受。根据情景请同学们提出一个与眼睛有关的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
一定不做功 C.运动电荷在某处不受洛伦兹力作用,则该处的磁感
应强度一定为零 D.洛伦兹力既不能改变带电粒子的动能,也不能改变
带电粒子的运动状态
5.关于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D )
A.带电粒子沿电场线方向射入,电场力对带电粒子做 正功,粒子动能一定增加
B.带电粒子垂直于电场线方向射入,电场力对带电粒子 不做功,粒子动能不变
三、说教学程序
二、动量守恒定律
[师]“1s、1 m②in、不1 h选”都电叫做性单和位时电间量,所以可以把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的路程”.
(3)矢量性:动量变化量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可以在某一方向上用动量定理.
③E、B方向确定
④ v > E / B ,粒子偏向洛伦兹力方向,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少 v < E / B ,粒子偏向电场力方向,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想一想:这个氧原
子带电吗?
想一想:这个氧离
子带电吗?
课堂小结
一、电荷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则说明该物体带 了电荷。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现象。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四、电荷量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单位:库仑(C)
五、元电荷
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 e=1.6×10-19C
两 5自然界中只存在____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 排斥 作用是同种电荷相互______,异种电荷相 吸引 互_______。 吸引轻小物体 6物体有了____________的性质,就说明物 体带了电。
电荷量 7、电荷的多少叫做______,电荷量的单位 库仑 库 是______,简称______。 8、在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的过程中,有一部 电子 分______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上,橡胶棒 负 因此而带____电。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 物体a,a被吸引过来,则a是( D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 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 )D A、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而 飞开 B、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 C、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所以飞开 D、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则说明 该物体带了电荷。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现 象。
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 摩擦起电现象吗?
想一想:被毛皮摩擦过的
橡胶棒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 璃棒带的电一样吗?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有两种 电荷。 被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
答: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 多少
四、电荷量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电荷的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大约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电的电荷, 大约有几十库仑。

想一想:为什么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
电与雷雨云带的电会相差这么大?
五、元电荷
9、有三个带电的小球,甲吸引乙,乙吸引丙, 那么当甲和丙靠近时,看到的现象是( ) A、互相吸引 B B、互相排斥 C、既不相吸也不相斥 D、无法判断
10、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验电器 的金属箔张开,这可以表明金属箔(C ) A、得到电子 B、失去电子 C、得到或失去电子 D、得到或失去质子

3、用丝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任意两个 靠近都相互吸引,则它们可能是( D )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C、两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 D、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
三、验电器

你会使用验电器吗?
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想一想:从验电器张角 的大小我们可以看出什 么?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1856-1940)发现 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揭开 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 电。电子是带有最小电荷 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荷 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 表示。e=1.6×10-19C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 是e的整数倍。
原子结构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 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整个 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 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