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合集下载

织物组织

织物组织

第一章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1、分别说明织物、织物组织、织物结构的含义。

织物:由相互垂直排列的两个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按一定规律交织而成的制品,称之为机织物,简称织物。

织物组织:在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的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叫做织物组织。

织物结构:是指经纬纱线在织物中的几何形态。

经纬纱原料、线密度、密度的配置和经纬纱线的交错情况都是织物结构的参数。

2、说明组织点、组织循环及组织点飞数的含义。

组织点:在经纬纱的相交处即为组织点,凡经纱浮在纬纱上的称为经组织点(或经浮点),凡纬纱浮在经纱上的称为纬组织点(或纬浮点)。

组织循环: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浮沉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组织循环(或完全组织)。

组织点飞数:除特别指出外,组织点飞数是指同一个系统中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组织点的位置关系,即相应经(纬)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

3、什么是上机图?它包括那几部分?各表示的意义是什么?上机图:上机图是表示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生产、仿造和创新织物时均需绘制与编制上机图。

上机图包括: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纹板图四个部分,并由它们排列成一定的位置组成。

各表示意义:组织图表示织物中经纬纱的交织规律;穿综图表示组织图中各根经纱穿入各页综片顺序的图解;穿筘图表示经纱在筘片间的穿法;纹板图是控制综框运动规律的图解。

4、穿综的原则是什么?主要的穿综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那些织物?穿综原则:把浮沉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同一页综片中,也可以穿入不同综页(列)中,而不同交织规律的经纱必须分穿在不同综页(列)内,穿综图至少画出一个穿综循环。

主要穿综方法:顺穿法、飞穿法、照图穿法、间断穿法、分区穿法。

分别适用织物:顺穿法由于在组织循环经纱根数多时会过多地占用综片,给上机织造带来很大困难,因此适用于密度较小的简单织物的组织和某些小花纹组织;飞穿法可减少每页综上的综丝数,减少经纱与综丝的摩擦使织造顺利进行,因此平布类织物、高密府绸、细布类织物采用此种穿综方法;照图穿法又称省综穿法,它是将运动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页综片中,可以减少使用宗页的数目,在小花纹织物中广泛采用;间断穿法是穿完一个分穿综循环后,再穿另一个,适用于格子花纹织物等;分区穿法适用于织物组织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组织,或用不同性质的经纱织造的织物。

织物结构—第一章织物与织物组织的概念

织物结构—第一章织物与织物组织的概念
意匠纸:带有格子的纸,其中的横行代表纬纱, 纵行代表经纱。一般习惯上将经组织点填绘符号 来表示(○、×、■、●、▲等),纬组织点为 空白格。
绘组织图注意的问题: • 画组织图以前先画范围和 边框,标出经纬纱序号, 再画组织点。 • 一般只需画完全组织。

完全组织图
完全组织图
六、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经纱 纬

三、织物的分类(结合实物讲解)
(三)按染整方法分类 1、本色布 2、漂白布 3、色布 4、印花布 5、色织布 6、整理布

四、织物组织的概念:P4
1、织物组织 2、组织点(经组织点、纬组织点、经浮长、纬浮长) 经组织点的反面是纬组织点。

纬组织点
经组织点
3、组织循环(完全组织) 组织循环纱线数R、组织循环经纱数Rj、组织循环纬纱数 Rw

机织物的形成
机织物 纬纱
经 纱
经纱
纬纱
二、织物的量度P1
长度(米) 宽度(厘米) 厚度(毫米) 织物重量(克/米2)

三、织物的分类:P2
(一)、按原料分类P2 1、纯纺织物 2、混纺织物 3、交织物 (二)按用途分类 1、服装用织物 2、装饰用织物 3、产业用织物

Rj=3,Rw=3 Rw=2 R=3
Rj=2, R=2

4、同面组织 5、经面组织 6、纬面组织

7、组织点飞数(经向飞数Sj、纬向飞数Sw)
对应 的组 织点符号 经向 飞 数 纬向
(甲 (乙)
+1
-1
+3 +1 -1 +2 -1
+1
+1
+1 +2 +3 -1 -2

织物组织 2

织物组织 2
其组织图分别如下:
18、 试作 及 变化纬重平组织的上机图,要求综框的负荷尽量相同。
变化纬重平组织:组织循环经纱数为Rj=2+2+1+1=6
组织循环纬纱数为RW=2;
变化纬重平组织:组织循环经纱数为Rj=4+2=6
组织循环纬纱数为RW=2。
对于变化纬重平组织可以采用照图穿法或顺穿法,按要求综框的负荷应尽量相同,故 变化纬重平组织可用照图穿法,这样可以省综;而 变化纬重平组织采用顺穿法以使综框的负荷相同,二者的上机图分别如下:
分别适用织物:
顺穿法由于在组织循环经纱根数多时会过多地占用综片,给上机织造带来很大困难,因此适用于密度较小的简单织物的组织和某些小花纹组织;
飞穿法可减少每页综上的综丝数,减少经纱与综丝的摩擦使织造顺利进行,因此平布类织物、高密府绸、细布类织物采用此种穿综方法;
照图穿法又称省综穿法,它是将运动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页综片中,可以减少使用宗页的数目,在小花纹织物中广泛采用;
分析:由于织物一般要求斜纹线纹路清晰,所以应根据纱线捻向合理选择斜纹线方向,由于织物中S捻向的股线,其返光带的方向是向右倾斜的,而在斜纹织物中,当反光带的方向与织物的斜纹线方向一致时,斜纹线才是清晰的,因此采用S捻向股线制织 斜纹组织织物时应选择右斜纹,即 ↗组织。若按要求反织的话,应按 ↖上机,故此斜纹组织织物的上机图为:
第一经: ,第一纬:
Rj=3+2+2+1+1+1+1+3=14
RW=3+2+1+2=8
21、 试作 变化方平组织的上机图。
组织循环纱线数:组织循环经纱数为Rj=2+1+1+1+2+2=9

第一章机织物与机织物组织概念

第一章机织物与机织物组织概念

第一章机织物与机织物组织概念第一节机织物的形成及其组织表示方式一、机织物的形成传统的两向机织物(woven fabrics)是由经、纬两系统纱线在织机上相互交织而成。

在织物内平行于织边的纵向纱线称为经纱(warp yarn),与织边垂直的横向纱线称为纬纱(weft orfilling yarn)。

图1-1是在织机上织物形成的示用意。

纵向纱线1(即经纱)自织轴2上引出,绕事后梁3、停经片4,逐根按必然规律别离穿过综框5和5′上的综丝眼6和6′,再穿过钢筘7的筘齿与横向纱线12(即纬纱)交织,在织口处形成织物。

织物经胸梁8、刺毛辊9和导布辊10,最后卷绕在卷布辊11上。

二、机织物组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式织物内经纱和纬纱彼此交织或彼此浮沉的规律称为织物组织( fabric weaves)。

当织物组织转变时,织物的外观及其性能也随之改变。

如图1-2所示,经纬纱交叉处称为组织点(intersection point)。

当经纱浮在纬纱之上时称经组织点或经浮点(warp over weft);当纬图 1-2机织物结构示意及经纬向剖面图纱浮在经纱之上时称纬组织点或纬浮点(warp under weft or weft over warp)。

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的排列规律在织物中达到重复时的最小单元,称为一个组织循环( weave repeat unit) 或一个完全组织。

组成一个组织循环的经纱根数称经纱循环数或完全经纱数,用R j表示;组成一个组织循环的纬纱根数称纬纱循环数或完全纬纱数,用R w表示。

图1-2中,第4、5、6根经(纬)纱的浮沉规律是1、2、3根经(纬)的重复,其组织循环经(纬)纱数等于3。

织物组织循环愈大,所织成的织物组织也越复杂。

图中还出示了第1根经(纬)纱的经(纬)向剖面图,观看方向为:经向剖面图为从外向内,纬向剖面图为从上向下。

织物组织能够用组织图(pattern draft or weave diagram)来表示。

织物结构与设计习题答案(第四版)

织物结构与设计习题答案(第四版)
5枚缎纹组织:t=2,R=5,Fj=Fw=2.5
由此可见,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三种组织中,平纹最紧密,缎纹最疏松。
8.试绘制 及 变化经重平组织的组织图。
变化经重平组织的组织图 变化经重平组织的组织图
9.试作 及 变化纬重平的上机图,要求综框的负荷尽量相同。
变化纬重平的上机图 变化纬重平的上机图
由tanθ= 可知,影响角度斜纹倾斜角度的因素有:经纬纱密度和经纬向飞数。
19.在设计曲线斜纹的飞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⑴使∑Sj等于0或为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数的整数倍;
⑵最大飞数必须小于基础组织中最长的浮线长度,以保证曲线的连续。
20.以 ↗为基础组织,按下面经向飞数的变化作曲线斜纹,Sj为1,1,0,1,0,1,0,1,0,0,-1,0,-1,0,-1,0,-1,-1。
当经纱为S捻时,织物应为右斜纹,反织采用 ↖。
(4片综顺穿)(8片综飞穿)
6.试做10枚缎纹构成的所有可能的缎纹组织。
10枚7飞纬面缎10枚3飞经面缎10枚3飞纬面缎10枚7飞经面缎
7.比较平纹、 斜纹和5枚缎纹组织的平均浮长,并说明三原组织的松紧差异。
平纹组织:t=2,R=2,Fj=Fw=1;
斜纹组织:t=2,R=3,Fj=Fw=1.5
织物结构与设计
课后练习题
答案
第一章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1.分别说明织物、织物组织、织物结构的含义。
由相互垂直的两个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按一定规律交织而成的制品,叫织物。
在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叫织物组织。
织物结构是指经纬纱线在织物中的几何形态。
2.说明组织点、组织循环及组织点飞数的含义。
tan74°= ;其中Sw=1;∴Sj≈2;组织图如下:

织物组织与结构

织物组织与结构

(2)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其他
均为纬(经)组织点。 这就决定了原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必然等于组织循环 纬纱数。亦即Rj=Rw=R。
原组织包括:平纹、斜纹和缎纹三种组织。因而称这三种
组织为三原组织,它是各种织物组织的基础。 在三原组织的织物中,在其他条件(纱线的性质、线密度、 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组织循环中的每根纱线只与另 一系统纱线纱线交织一次,因而组织循环纱线数(R)愈
在一个组织循环中,组织循环经纱数顺序是从左至右;组
织循环纬纱数顺序是从下至上。在绘制组织循环图时,一
般都以第一根经纱和第一根纬纱的相交处作为组织循环的 起始点。一般情况下,组织图用一个组织循环表示,或者 表示为组织循环的整数倍。
三、织物的纵横截面示意图
纵向截面示意图是表示沿着织物中某根经纱正中间将织物
相交的方格作为起始点。单起平纹、双起平纹。习惯上均
以经组织点作为起始点来平纹组织图。
在织造经密较小的平纹织物里,可采用两页综的顺穿法; 一般织造中等密度的平纹织物,如市布,采用两页复列式 综页飞穿法;在织经密很大的平纹织物,如细布和府绸, 可采用两页四列式综页,或四页复列式综页用双踏盘织造。
二、平纹组织的应用 平纹组织的经纬纱每间隔一根纱线就进行一次交织,因此 纱线在织物中的交织最频繁,屈曲最多,能使织物挺括、 坚牢,因此在织物中应用最为广泛。如棉织物中的细布、
机)。其横行数等于组织图中的纬纱根数。纹板图的画法
是:根据组织图中经纱穿入综片的次序依次按该经纱组织 点交错规律填入纹板图对应的纵行中。
在钉植纹钉时,考虑减少经纱开口张力及操作方便,应使
用机前部分的纹钉。 由于多臂龙头挂置纹板时花筒只有八个槽,所以花筒所挂 纹板数至少应为八块,不够时应使nRw是大于16的偶数。

织物组织与结构培训教材(PPT270页)

织物组织与结构培训教材(PPT270页)

5.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经纱根数称为组织循环经纱 数,用Rj表示;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纬纱根数称为 组织循环纬纱数,用Rw表示。 6.在一个组织循环中,当其经组织点数等于纬组织点数时 称为同面组织,当其经组织点数多于纬组织点数时称为经 面组织,当其纬组织点数多于经组织点数里称为纬面组织。 组织循环有大小之别,其大小取决于组织循环纱线数的多
第六章 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一节 表、里接结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二节 表、里换层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七章 起毛起绒组织 第一节 纬起绒组织 第二节 毛巾组织
第八章 织物分析
第一章 织物与织物组织的概念
第一节 织物的形成及其组织表示方法
一、织物组织的概念
1.在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叫做织 物组织。 2.在经纬纱相交处,即为组织点(浮点)。 3.凡经纱浮在纬纱上,称经组织点(或经浮点);凡纬组 织点浮在经纱上,称纬组织点(或纬浮点)。 4.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浮沉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 组织循环(或完全组织)。
穿综的原则是:把浮沉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同一 页综片中,也可穿入不同综页(列)中,而不同交织规律 的经纱必须分穿在不同综页(列)内。穿综图至少画出其 不一个穿综循环。
现将常用的穿综方法分述于下。 1、顺穿法 这种方法是把一个组织循环中的各根经纱逐一地顺次穿在 每一页综片上,一个组织循环的经纱数(Rj)等于所需的 综片页数(Z)。此种方法的穿综循环经纱数(r)也与Rj、 Z相等,即Rj=Z=r。
第二节 织物的上机图
1.上机图是表示织上机织造工艺条件是图解。生产,仿造 或创新织物时均需绘制与编制上机图。
2.上机图是由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纹板图四个部分 排列成一定的位置而组成。上机图中各组成部分排列的位 置,随各个工厂的习惯不同而有所差异。

织物组织与结构(PPT270页)

织物组织与结构(PPT270页)

由上述所举各例知道穿综方法是多样的,要确定穿综方法 可从织物组织、经纱密度、经纱性质和操作几个方面综合 考虑。操作便利的穿综方法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少穿错 的可能性。
在实际生产中,有的工厂往往不用上述的方格法来描绘穿 综图,而是用文字加数字来表示。穿综方法可写成小花纹 织物,用4页综,穿法:1、2、3、4、3、2。又可写成用 8页综,穿法:1、2、3、4、5、6、7、8。
穿综的原则是:把浮沉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同一 页综片中,也可穿入不同综页(列)中,而不同交织规律 的经纱必须分穿在不同综页(列)内。穿综图至少画出其 不一个穿综循环。
现将常用的穿综方法分述于下。 1、顺穿法 这种方法是把一个组织循环中的各根经纱逐一地顺次穿在 每一页综片上,一个组织循环的经纱数(Rj)等于所需的 综片页数(Z)。此种方法的穿综循环经纱数(r)也与Rj、 Z相等,即Rj=Z=r。
四、纹板图
是控制综框运动规律的图解。它是多臂开口机构植纹钉的 依据。此种方法绘图方便、校对简捷,所以工厂(尤其是 色织厂)一般采用此法。
纹板图中每一纵行表示对应的一页(列)综片,其顺序是 自左向右,其纵行数等于综页(列)数。每一横行表示一 块纹板(单动式多臂织机)或一排纹钉孔(复列式多臂织 机)。其横行数等于组织图中的纬纱根数。纹板图的画法 是:根据组织图中经纱穿入综片的次序依次按该经纱组织 点交错规律填入纹板图对应的纵行中。
少。
二、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1.组织图表示法 织物组织的经纬纱浮沉规律一般用组织图来表示。对于简 单的织物组织大多采用方格表示法。用来描绘织物组织的、 带有格子的纸称为意匠纸,其纵行格子表示经纱,横行格 子表示纬纱。在简单组织中,每个格子代表一个组织点 (浮点)。当组织点为经组织点时,应在格子内填满颜色 或标以其他符号。当组织点为纬组织点时,即为空白格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一节 织物的形成及织物组织概述
一、织物的形成原理 二、织物组织概述
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组织点飞数 平均浮长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一、织物的形成原理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绪论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服用纺织品
绪论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装饰用纺织品
绪论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产业用纺织品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课程是纺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研究的对 象是织物及织物中经纬纱交织的规律。根据纺织 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事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 必须具备一定的织物组织结构知识和产品综合设 计、开发能力,具备产品创新设计能力、市场分 析和开拓能力,能够对纺织面料的色彩、图案、 织纹、质地、功能、风格等进行综合设计,因而 设置了《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 织物组织概述
织物组织 经组织点 纬组织点 组织循环 组织循环经纱数 组织循环纬纱数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织物结构与设计》 (第5版)
主编 荆妙蕾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课件制作: 荆妙蕾 才英杰 田琳 卢士艳 聂建斌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第二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第三章 纹织物的装造与设计 第四章 织物几何结构的概念 第五章 服用织物设计 第六章 机织物计算机辅助设计
照图穿法
山形穿法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间断穿法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分区穿法
后区 前区
分区穿法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穿筘图
位于组织图与穿综图之间,表示每筘齿穿入的经纱根数。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穿筘图
空筘的表示方法
第一章
[12304560]3入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纹板图(提综图)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控制综框运动规律的图解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4、平均浮长: 用组织循环经(纬)纱数与纬(经)纱交错次数的 比值表示。 经纱的平均浮长:Fj=Rw/tj 纬纱的平均浮长:Fw=Rj/tw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二节 织物上机图
一、 织物上机图的组成 二、上机图的画法 (一)组织图 (二)穿综图 (三)穿筘图 (四)纹板图(提综图) 三、 组织图、穿综图、纹板图的相互关系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顺穿法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飞Fra bibliotek法第一章
二页复列式飞穿法
四页复列式飞穿法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照图穿法(省综穿法)
第一章
绪论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学习目的与要求
1.系统地掌握织物组织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各种组织 对织物外观的影响,并掌握来样分析技能。 2.学会织物设计的原则、方法以及小样试织的方法。 3. 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了解流行趋势的变化,关心 生产及市场销售信息,注意搜集、分析样品资料,关注纺 织科技发展前沿知识。 4.了解服用纺织品的风格、性能特征及设计依据,掌握 织物设计的形式和内容,并能够对织物进行创新设计。 5.掌握利用CAD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织物设计的方法。
1、组织图表示法(方格表示法): 经组织点:填符号,如 纬组织点:为空白“□”。
等。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2、分式表示法:
一般为第一根纱线上
经组织点数 纬组织点数
(缎纹组织除外)
经组织点数 纬组织点数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三、组织图、穿综图、纹板图的相互关系
已知组织图、纹板图,绘制穿综图。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已知穿综图、纹板图,绘制组织图。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绪论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按原料分 ①纯纺织物 ②混纺织物 ③交织物
按加工方法分 ①机织物 ②针织物 ③编织物 ④非织造布 ⑤三维立体织物
按用途分 ①服用纺织品 ②装饰用纺织品 ③产业用纺织品
按织物组织分 ①原组织织物 ②变化组织织物 ③联合组织织物 ④复杂组织织物 ⑤大提花组织织物
三原组织
绪论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变化组织
绪论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联合组织
绪论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复 杂 组 织
绪论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一、 织物上机图的组成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上机图的画法
穿综图、穿筘图、 纹板图
1、顺穿法 2、飞穿法 3、照图穿法 4、间断穿法 5、分区穿法
大 提 花 组 织
绪论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一章 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第一节 织物的形成及织物组织概述 第二节 织物上机图 第三节 织物分析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章要点
1、织物组织、组织点、组织循环、组织点飞 数、平均浮长的概念。 2、上机图的概念,组织图、穿综图、穿筘图、 纹板图的画法及其之间的关系。 3、样品分析方法与步骤
机织物
绪论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针织物
绪论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非织造布
绪论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三维立体织物
绪论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组织点飞数
经向飞数Sj 纬向飞数Sw
第一章
本例: Sj =3 Sw=2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平均浮长
1、浮长: 织物中一根纱线连续跨越另一系统纱线的根数称 为纱线的浮长。
2、交错: 经纬纱交织时,纱线由浮至沉,或由沉至浮形成 一次交错。
3、交织:两次交错完成一次交织。
第一章
第三节 织物分析
一、取样 二、鉴定织物的类别与用途 三、确定织物的正反面 四、确定织物的经纬向 五、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密度 六、概算织物单位面积质量 七、分析织物组织及色纱的配合 八、测算经纬纱线密度 九、确定纱线的捻度和捻向 十、测定经纬纱缩率 十一、鉴定经纬纱原料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