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模铸造生产系统的优化控制

合集下载

电机壳体消失模工艺过程控制(1)

电机壳体消失模工艺过程控制(1)

电机壳体消失模工艺过程控制(1)电机壳体消失模工艺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工艺,其主要作用是将铸造件的壳体消失,从而得到铸造件成品。

而针对这一工艺过程控制的需求,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过程参数优化对于电机壳体消失模工艺来说,过程参数优化是关键的一环,不同的参数组合往往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最优参数组合。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工作条件、目标要求和相关因素,设计适当的实验方案,包括控制变量、观察指标和评价方法等。

•实验测试: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测试和记录,得到实验数据。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均值、标准差、离散系数、方差分析等指标,以及计算得到最优参数组合。

•结果验证:通过实际的生产测试验证最优参数组合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效果,并对结果进行评估和修改。

2.工艺流程控制在电机壳体消失模工艺中,流程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每一个步骤都经过严格的控制和检验,才能保证最终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制定严格的流程标准:在整个流程中,每一个步骤都要根据具体工艺制定严格的操作标准,要求工人、技术人员按照规定操作。

同时,还需要执行日常巡检和质量检测等模块化管理。

•采用自动化生产设备: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对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控,也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可视化管理:在每一个关键节点上,使用可视化管理技术,将对应流程的数据显示在生产现场,方便相关工作人员实时掌握生产情况,以及快速调整生产流程。

3.质量控制在电机壳体消失模工艺的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只有对产品的每一个流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测、检验和评估,才能够保证最终产品达到预期的要求。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实施全面检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每一个流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采用可靠的检测设备: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采用可靠的检测设备,如X射线检测、非破坏性检测等等。

消失模铸造缺陷及解决措施

消失模铸造缺陷及解决措施

铸造缺陷及解决措施:1、砂眼(或白灰):是铸件的致命缺陷,重则报废。

要做到:①、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与铸件封闭结合严密。

如不严密,在负压的作用下就会吸入砂子,所以装箱者一定要精心操作,把好各关口。

任何一个薄弱环节或疏忽都会造成此类缺陷。

②浇注系统多刷一遍涂料以增强其强度。

③涂料的强度、透气性、刚度、耐火度、暴热抗烈性也很重要,因为在运输、装填砂、震动时都会出现破坏、变形、开裂、脱落。

④震实时,开始幅度要小,待填满砂时再振幅大些。

⑤浇口杯无浮砂、尘土等杂物。

⑥浇注时,浇包嘴尽量靠近浇口杯,以免压力头过大。

⑦负压过大,使金属液流经开裂、裂纹处时,吸入干砂和杂物可能性加大,粘砂严重。

⑧过快的充型速度使冲刷力加大。

2、气孔:①浇注温度低,充型前沿金属液不能使泡沫充分分解汽化,未分解的残留物质来不及浮集到上面及冒口中,汽化分解生成的气体及残留物不能及时排出铸型而凝固在铸件中,另外,摸样分解不充分,液相残留物会堵塞涂料层,使热解气体排出受阻,腔内形成反压力,充型流动性下降,凝固快。

②涂料透气性差或负压不足,砂子透气性差,不能及时排除型腔内的气体及残留物,在充型压力下形成气孔。

③浇注速度慢,浇口杯未充满,暴露直浇道卷入空气,吸入杂质,形成携裹气孔和渣孔。

④浇杯容量小,金属液形成涡流,侵入空气生成气孔。

⑤浇口杯及浇注系统之间的连接处密封不好,尤其是直浇道和浇口杯。

在负压作用下很容易形成夹砂及气孔。

⑥型砂粒度太细,粉尘含量高,透气性差,负压管道内部堵塞,造成负压度失真,使型腔周围的负压值远低于指示负压,汽化物不能及时排出涂料层而形成气孔或皱皮。

⑦合理的浇注工艺和负压度。

消失模浇注工艺是以充满封闭直浇道为原则,不能忽快忽慢、紊流、断流,更不允许暴露直浇道。

浇注速度,尤其是在行车提升停顿瞬间力求平衡,不断流。

进入尾期慢慢收包,使渣、气、及汽化残留物有充分时间浮集到浇冒口中。

负压度过大,加剧金属液渗透粘砂,并造成附壁效应,不利于液相泡沫被涂层吸附,生成很多气孔。

消失模铸造存在的问题

消失模铸造存在的问题

消失模铸造存在的问题/对策2009-3-25 23:15:00消失模铸造工艺及产品以其外观质量好,尺寸精度较高,工人劳动强度低以及作业环境好等优点在我国铸造行业中得到了很好运用,特别是近年来,国内有关厂家及科技人员不断在原材料和工艺设备上进行研制开发,使该工艺基本实现国产化,更进一步推动了消失模铸造工艺,技术的发展。

消失模铸造又名实型铸造或气化模铸造,直观来讲即:将泡沫塑料模型埋入干砂后抽真空注入铁液形成铸件,当然要很好运用此工艺技术生产出优良产品,还应很好的撑控下列问题。

一、砍消失模铸造成形原理的研究1.干砂消失模铸造成形的基本条件2.泡塑模型的热解特性3.干砂消失模铸造型砂充填及紧实特性4.干砂消失模铸造型液体金属的充型置换特性5.干砂消失模铸造铸件凝固特性6.干砂消失铸造铸件冷却特性及其对铸铁组织性能和残余应力的影响二、干砂消失模铸造共健技术的开发1.消失模铸造发泡模具设计及制造技术(1)发泡模具的作用、要求及制造流程(2)泡塑模型(块)设计(3)发泡模具设计(模具种类、模块数量、模块分型面;结构设计;模腔设计、通气孔、加料口、出模机构、定位。

)(4)泡模具加工(5)模具的装配调整(6)发泡模具试模(7)发泡模具有的快速制造2.消失模铸泡塑模型制造技术(1)模型原材料性能及选择(2)予发泡技术(3)熟化技术(4)模具成型技术3.涂料及涂料要求及基本组成(1)消失模铸造用涂料要求及基本组成(2)模型涂刷方法(3)涂层烘干4.微振造型技术(1)消失模铸造对干砂造型的要求(2)造型关键设备及工装——振动台及砂箱(3)造型工艺参数5.负压浇注技术(1)浇注的技术要求(2)真空系统的开发(3)负压浇注工艺参数三、消失模铸造原辅材料1.泡塑模型原材料——可发性树脂珠粒(1)消失模铸造对模型原材料的要求(2)可发性树脂的结构及性能(3)国内供应的树脂珠粒的品种规格2.模型粘结胶的材料3.模型表面修补剂4,商品涂料的选用5.型砂四、干砂消失侯铸造设备及车间设计开发了整套消失模铸造设备,并有专门供应厂商(1)制模设备——予发机及成型机(2)模型粘结机(3)涂料及涂层制备设备(4)造型设备——各种振实,加砂装置(5)落砂设备——各种翻箱,落砂装置(6)砂处理设备——型砂筛分、冷却装置、型砂输送设备(7)负压浇注设备(8)环保设备——除尘系统设备,浇注尾气净化装置五、工艺水平最小重量0."2kg最大重量500kg最小壁厚3."5mm最小孔眼Φ8尺寸精度OBCT8重量精度GBCT8表面粗糙度Ral 2."5μm加工留量2-smm六、干砂消失模铸件铸造缺陷分析1.对干砂消失模铸件的铸造缺陷进行全面分析四大类十四种铸造缺陷特征、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等进行了阐述。

消失模铸造品质管理系统的优化控制

消失模铸造品质管理系统的优化控制

消失模铸造品质管理系统的优化控制刘余松李勇蔡明(成都成工工程机械井研铸造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3100)摘要分析消失模铸造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建立铸件品质、物料品质标准、操作规程、工艺卡、产品工序品质检验程序及操作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加强工序过程控制,强化全员质量管理,来保证稳定地生产高品质的产品关键词消失模铸造工艺文件过程控制消失模铸造技术作为新的精确铸造成形技术之一,具有高精度、短流程、洁净化等一系列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许多中小企业相继投产,特别是近几年来消失模铸造企业如雨后春笋,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但是,有相当多的消失模铸造企业投产时缺乏深入了解,没有完全了解消失模工艺特性,仓促上马,生产中无法解决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只好匆匆下马.更有不少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有一定市场,但由于对消失模工艺环节多、影响因素多缺乏理性认识,粗放式管理,导致废品率居高不下,处于进退两难境界。

本文重点探讨消失模生产特点及管理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和铸件品质的优化控制.一、消失模铸造生产特点及管理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1、消失模铸造厂家彼此技术封锁,特别是关键技术封锁较严,造成工艺不成熟,缺乏切实的可行工艺控制文件,对稳定生产高品质的产品影响相当大。

2、生产工序多,影响产品品质的环节较多,一个工序质量较差,势必影响产品最终品质.3、原辅材料对铸件品质影响特别大,我国消失模铸造模型材料普遍采用包装用的聚苯乙烯(EPS),并且缺乏涂料专用材料,加之熔炼用的生铁等材料不理想,所以易造成铸件品质不稳定。

4、消失模铸造技术人才缺乏,未建立细致的管理程序文件,加之操作员工对工艺缺乏足够的认识,造成操作时常出现偏差.二、品管组织的建立任何一个企业,若要保持产品品质的持续稳定,在规划企业管理系统时,必须按照本企业的产品特性、工艺操作过程、生产技术条件等具体实况,对企业的品质控制活动进行通盘规划,并保证企业品管功能充分实施。

消失模生产格子板的工艺控制措施

消失模生产格子板的工艺控制措施

消失模生产格子板的工艺控制措施消失模生产格子板是制造工业的重要基础之一,是由大型设备,如消失模铸造机,激光切割机,电光源设备等组成的完整的格子板生产线。

因此,消失模生产格子板的工艺控制是有效实施格子板质量标准的关键。

一、消失模铸造机控制消失模铸造机的工艺控制是格子板质量的关键。

为了保证质量,应控制消失模铸造机的设备参数,确保重复精度,以及消失模机构和模具的使用状况。

1、设备参数调节正确调整设备参数是消失模铸件的关键,消失模铸造机的设备参数包括模具温度,压力,冒口速度等。

设备参数应根据格子板加工要求定期调整,以保证模具中和消失模中格子板材料的流动性,以及重复精度。

2、消失模机构状态无论是消失模铸造机,还是消失模冲压机,其机构的性能和状态是影响格子板生产的关键,应定期检查各机构的性能和状态,并及时维护和保养,以保证格子板生产的精度和高效性。

3、模具使用情况模具的使用寿命是格子板的质量的关键,模具的使用寿命取决于模具的结构和表面材料。

在模具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模具的表面,使用寿命,如发现表面材料磨损,则及时更换模具,以确保格子板的质量稳定。

二、激光切割机控制激光切割机控制是实现精确切割格子板的工艺控制。

为了保证格子板的质量,应控制激光切割机的控制参数,准确精度,以及激光系统和切割器的使用状况。

1、激光切割机的控制参数正确调节控制参数是激光切割机质量的关键。

激光切割机的控制参数包括激光功率,切割速度,切割深度等,应根据不同的格子板材料的要求调节控制参数,以保证切割质量。

2、精度调节激光切割机的精度是格子板质量的关键。

为了确保精度,应对激光切割系统定期校准,以确保激光切割机的机构及其他部件精度。

3、激光系统和切割器使用情况激光系统和切割器的使用状况是激光切割质量的关键,应及时维护和保养激光系统和切割器,以防过度磨损而致切割偏移或质量不足。

三、电光源设备控制电光源设备是格子板生产流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其正确的操作和工艺控制是实现高质量格子板的关键。

消失模铸造缺陷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消失模铸造缺陷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一、浇注反喷、冒黑烟产生原因:1、浇杯潮湿2、白模密度大3、粘结用胶及表面修补太多4、涂料透气性不好5、砂箱内负压太低、砂箱网堵住6、模型没烘干解决措施:1、浇杯要烘烤(600°保温1小时)并保持干燥2、降低白模密度(22-25g/L)3、减少粘结用胶提高白模表面质量减少修补4、合理控制涂料厚度(小件1.2mm, 浇道2.0mm, 大件1.5-1.8mm, 浇道2.5mm),提高涂料的透气性5、增加砂箱内的负压,不低于0.045Mpa,更换砂箱网6、降低烘房湿度(20%以下),延长烘干时间二、砂孔产生的原因:1、浇包的砂2、浇杯没放好进砂3、浇道没组粘好进砂4、涂料薄或模型破裂进砂5、局部不紧实6、面砂太多随流进砂7、负压太低解决措施:1、修补好浇包2、浇杯下面封泥条后安放稳妥3、组粘好浇道后用快干涂料或泥条涂敷4、合理涂料的厚度损坏的模型不要装箱5、局部不易振实部位要预先填水玻璃砂6、面砂高度80mm左右,浇杯高度要高于面砂高度20mm以上7、负压低产生的塌箱进砂三、碳渣产生的原因:1、白模密度大2、粘结用胶太多及表面修补太多3、砂箱内负压低抽气率低4、浇注温度低5、涂料透气性差6、成分或球化孕育不当7、浇注速度没控制好8、白模气化后残渣多9、工艺不合理解决措施:1、降低白模密度2、提高白模表面质量减少修补量及粘结胶量3、增加砂箱内负压提高抽气率反喷会产生碳渣4、提高浇注温度,减少浇注过程温度损失5、合理化碳含量控制铸钢表面增碳6、合理涂料的透气性7、合理控制铸件成分及提高球化孕育效果8、合理浇注速度使其快速充型9、模型按要求烘干10、选用共聚料11、合理工艺尽量采取顶注方式,铸钢先烧后浇四、涂料产生的缺陷:1、涂料孔洞2、强度不够3、涂料不干4、涂料易返潮5、涂料透气性6、耐火度7、涂料厚度8、涂料变质解决措施:1、局部不易振实部位及尖角部位涂料脱落造成的涂料孔(一般伴随有砂孔)2、提高涂料的常温高温强度防止变形粘砂等缺陷3、确保涂料干燥4、涂料配制合理注意返潮5、合理涂料透气性6、耐火度高涂料不剥壳低了易粘砂7、根据铸件情况确定涂料厚度8、加防腐剂等措施防止变质五、粘砂产生的原因:1、涂料强度差不够2、涂料的骨料粉粗或者砂子粗引起机械粘砂粘涂料3、高温粘砂4、涂料厚度不够5、局部振实不好粘砂6、负压与温度与涂料的技术参数不对粘砂7、模型不干解决措施:1、合理涂料配方提高涂料强度2、合理选用骨料及型砂(批量换新砂时要注意)3、根据铸件壁厚情况选择合理的浇注温度,根据模型选择涂料厚度4、不易振实部位预填砂5、根据负压涂料厚度温度合理选择参数6、确保模型干燥六、渣孔产生的原因:1、炉渣2、拦渣不好3、炉辅料4、化学反应渣5、燃烧残渣6、随流产生的渣解决措施:1、出炉前炉内浇包内除渣2、浇注时茶壶包防渣或包咀硅酸铝纤维板拦渣3、用干净无锈蚀的原料4、球化孕育后要扒渣5、白模粘结修补尽量少6、浇包咀勤修,浇注工艺合理减少冲刷等七、塌箱产生的原因:1、负压太低2、浇注速度慢3、涂料厚度不够4、没有振实到位5、工艺设计不合理6、浇注温度解决措施:1、提高负压2、合理浇注速度3、增加涂料厚度4、不易振实部位预填砂,提高振实度5、合理设计浇注系统(避免大的水平面)6、根据铸件情况选择浇注温度八、铁豆、多肉、橘皮产生的原因:1、涂料产生气泡,露白产生铁豆2、朝下平面涂料剥离产生多肉3、局部振实不良产生粘砂多肉4、靠近模型的砂子中有杂物产生多肉5、浇温低薄壁件浇道附近橘皮解决措施:1、合理搅拌涂料,涂挂防止露白,露白的要补涂2、涂料朝下平面要注意涂料凸出剥离3、不易振实部位预填,振实一定要紧实4、砂子除杂等5、薄壁件提高浇注温度。

消失模铸造技术简介及工艺流程

消失模铸造技术简介及工艺流程

消失模铸造工艺简述消失模铸造是把涂有耐火材料涂层的泡沫塑料模样放入砂箱,模样四周用干砂充填,采用微震加负压紧实,在没有芯子的情况下浇注液态金属,在浇铸和凝固过程中继续保持一定的负压,使泡沫塑料气化继而被金属取代形成铸件的一种新型铸造工艺方法。

一.消失模铸造的工艺流程如下:1)预发泡模型生产是消失模铸造工艺的第一道工序,复杂铸件如汽缸盖,需要数块泡沫模型分别制作,然后再胶合成一个整体模型。

每个分块模型都需要一套模具进行生产,另外在胶合操作中还可能需要一套胎具,用于保持各分块的准确定位,模型的成型工艺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将聚苯乙烯珠粒(EPS)预发到适当密度,一般通过蒸汽快速加热来进行,此阶段称为预发泡。

2)模型成型经过预发泡的珠粒要先进行稳定化处理,然后再送到成型机的料斗中,通过加料孔进行加料,模具型腔充满预发的珠粒后,开始通入蒸汽,使珠粒软化、膨胀,挤满所有空隙并且粘合成一体,这样就完成了泡沫模型的制造过程,此阶段称为蒸压成型。

成型后,在模具的水冷腔内通过大流量水流对模型进行冷却,然后打开模具取出模型,此时模型温度较高而强度较低,所以在脱模和储存期间必须谨慎操作,防止变形及损坏。

3)模型簇组合模型在使用之前,必须存放适当时间使其熟化稳定,典型的模型存放周期多达30天,而对于用设计独特的模具所成型的模型仅需存放2个小时,模型熟化稳定后,可对分块模型进行胶粘结合。

大批量生产的铸件其分块模型胶合必须使用热熔胶在自动胶合机上进行,才能保证粘合精度。

中小批量生产的铸件可采用冷粘胶手工粘合,胶合面接缝处应密封牢固,以减少产生铸造缺陷的可能性4)模型簇浸涂、干燥为了每箱浇注可生产更多的铸件,有时将许多模型胶接成簇,把模型簇浸入耐火涂料中,然后在大约30~60C(86-140F)的空气循环烘炉中干燥2~3个小时,干燥之后,将模型簇放入砂箱,填入干砂振动紧实,必须使所有模型簇内部孔腔和外围的干砂都得到紧实和支撑。

5)浇注模型簇在砂箱内通过干砂振动充填坚实后,抽真空形成负压加强紧实度,铸型就可浇注,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后,模型气化被金属所取代形成铸件。

薄壁高大铸钢件消失模铸造工艺的改进

薄壁高大铸钢件消失模铸造工艺的改进

薄壁高大铸钢件消失模铸造工艺的改进
1.改善铸件表面的质量:在模具的内部表面采用更加光滑的着色材料,以减少着色厚度,减少着色层的变形;采用有色着色材料,以增加表面光
洁度,减少模具表面的粗糙度;提升模具热均匀性,降低热流耗散,保证
铸件的内外部表面光洁度;
2.提高铸件的抗拉强度:增加材料的充填度,提高填铸料的强度;采
用液形砂头粒径更细的模料,使料填充更加紧凑,提高铸件的抗拉强度;
优化模具结构,改变模具内壁表面的构造,使料群优化排布,铸件结晶更
加均匀。

3.改善铸件整体流动性:提高模具内壁温度,促进材料流动;采用新
型填料,增加铸件的流动性;改进模具结构,降低模具内部的压力,提高
料的流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失模铸造生产系统的优化控制消失模铸造技术的优势体现的越来越明显,许多中小企业相继投产。

特别是近几年来消失模铸造企业如雨后春笋,从消失模铸造设备厂家的订货需求可以明显体会到这一点。

但是,也有不少消失模铸造企业投产后不久纷纷下马。

其中缘由在于许多企业对消失模铸造工艺了解不深入,一开始看起来消失模铸造工艺很简单,没有充分估计到它的规律性和复杂性,仓促上马,结果在实际生产中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又没有心理准备,对出现的问题束手无策,又匆匆下马。

结果既浪费时间、资金和精力,又要丢掉市场,得不偿失。

实际上,消失模铸造是一个系统工程,理论上可以用于生产各种铸件,并且在实验室取得了广泛的成功。

但是,由于我国消失模铸造模型材料普遍采用包装用的泡沫聚苯乙烯(EPS),并且专用涂料技术还没有形成技术优势,加之干砂振动技术和消失模铸造工艺也不成熟,从而导致许多初上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于这些认识还不深入,所以才会出现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的被动局面。

那么消失模铸造技术在我国真的没有发展前景吗?答案是否定的。

通过十多年的生产实践,我国采用消失模技术进行铸造生产的企业,已由开始阶段不到十家发展到目前的数百家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消失模铸造生产在我国有许多成功的实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下马的企业也有相当多的数量。

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于消失模铸造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关键在于对这种工艺的认知程度,在于对该工艺生产系统的优化控制,包括对原材料、涂料技术、干砂紧实技术以及消失模铸造工艺技术的优化控制等。

一、原材料的优化控制消失模铸造生产需要的原材料大致分为模型原材料、干砂原材料、涂料原材料、合金熔炼原材料等几个方面。

由于消失模铸造工艺是一项系统工程,原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

所以控制各种原材料的质量和参数就成了消失模铸造成败的基础。

模型材料通常称之为珠粒,铸造上采用的珠粒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聚苯乙烯(PS-Polystyrene)珠粒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珠粒,二者都属于高分子材料。

另外还有一种PS+PMMA的聚合物。

对于低碳钢铸件,模型材料中的碳易使铸件表面产生增碳现象,从而导致各种碳缺陷。

其中PS(含碳92%)、PS+PMMA共聚物、PMMA(含碳60%)对铸件的增碳影响程度依次减小。

此外,模型的密度是其发气量的重要控制参数,上述三种材料的发气量从小到大依次为PS、PS+PMMA共聚物、PMMA。

同时,珠粒的尺寸应根据所生产铸件的壁厚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厚大铸件选用较粗粒径的珠粒,反之薄壁铸件选用较细粒径的珠粒,使铸件最薄部位保持三个珠粒以上为宜。

另外,模型材料的预发和成形控制也是技术成功的一个关键。

一般情况下,预发珠粒其密度控制在约0.024~0.03g/cm3,其体积约为原珠粒体积的30倍。

成形模型的密度控制在约0.02~0.025g/cm3。

干砂是消失模铸造的造型材料,由于该工艺的特点,选择干砂应与生产的铸件材质有关,高温合金采用耐火度较高、颗粒较粗的干砂。

目前干砂主要使用天然石英砂,应去除砂中的铁渣、粉尘和水分,并保持使用温度不高于50℃。

涂料是消失模铸造中必不可少的原料,现在许多铸造厂采用自制涂料。

涂料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模型的强度和刚度、防止破坏或变形;隔离金属液和铸型;排除模型气化产物;保证铸件表面质量等。

消失模涂料中耐火骨料主要有锆英粉、铝矾土、棕刚玉粉、石英粉、滑石粉、莫来石粉、云母粉等。

其粒径级配应兼顾防止粘砂和高温透气性,粒形有利于提高透气性,通常选择一定数量的球状颗粒,有利于模型气化后气体的逸出或模型不完全分解的液化产物的排除。

二、涂料制配的控制消失模铸造涂料的载体多采用水基,以利于环境保护。

其粘接剂主要包括粘土、水玻璃、糖浆、纸浆废液、白乳胶、硅溶胶等。

在选择粘接剂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高温发气性;涂挂性;涂层强度和刚度;浸蚀模型性等。

悬浮剂用于防止涂料发生沉积、分层、结块,使涂料具有触变性。

一般可采用膨润土、凹凸棒石粘土、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及其复合体等。

另外消失模涂料中还需添加表面活性剂,以增加涂料的涂挂性,提高涂料与模型表面的亲和性和结合强度。

此外还常常加入其他添加剂,如消泡剂、减水剂、防腐剂、颜料等。

为此,要求涂层具有良好的强度、透气性、耐火度、绝热性、耐急冷急热性、吸湿性、清理性、涂挂性、悬浮性等。

综合起来主要包括工作性能和工艺性能。

涂料的工作性能包括强度、透气性、耐火度、绝热性、耐急冷急热性等,主要是在浇注和冷却过程中应具有的性能,其中最重要的是强度和透气性。

而涂料的工艺性能包括涂挂性、悬浮性等,主要是在涂挂操作中所要求的性能。

一般消失模铸造多采用水基涂料,涂料与模型一般不润湿,从而要求改进水基涂料的涂挂性。

涂挂性是指模型涂挂涂料后一般需要悬挂干燥,希望涂料在涂挂后尽快不滴不淌,确保涂料层的均匀性,减少环境污染。

悬浮性是指涂料在使用过程中,涂料保持密度的均匀性,不发生沉积现象。

涂料的制配工艺控制是涂料技术的关键环节。

国产涂料多采用碾混、辊混或搅拌工艺。

根据生产实践,碾混和辊混其质量优于搅拌。

建议有条件的企业可采用碾混或辊混方法制配涂料。

由于不同的合金对涂料的作用情况不同,建议根据合金种类的不同研制相应的涂料,如铸铁涂料、铸钢涂料、有色合金涂料等。

在涂料配置和混制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合理的骨料级配,使骨料和粘接剂及其它添加剂混合均匀。

除了涂料性能达到要求外,涂敷和烘干工艺对生产也具有一定影响。

生产上多采用浸涂,最好是一次完成。

也可以分两次涂敷,但应每次涂敷后要进行烘干,烘干时注意烘干温度的均匀性和烘干时间,保证涂层干燥彻底并不开裂。

三、干砂造型工艺的控制干砂造型是将模型埋入到砂箱中,在振动台上进行振动紧实,保证模型周围干砂充填到位并获得一定的紧实度,使型砂具有足够的强度抵抗金属液的冲击和压力。

干砂造型第一步是向砂箱中加入干砂,加砂时为保证干砂的充填到位,首先在砂箱中加入一定厚度的底砂并振动紧实,然后放入模型簇,再加入一定厚度的干砂,将模型簇埋入到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再进行适当振动,以促使干砂向模型内腔充填。

最后填满砂箱进行振动,振动时间不宜过长,以保证模型不出现损坏和变形,同时保证涂料层不发生脱落和裂纹。

振动参数应根据铸件结构和模型簇形式进行选择,对于多数铸件,一般应采用垂直单向振动,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铸件,可考虑采用单向水平振动或二维和三维振动。

振动强度的大小对干砂造型影响很大,用振动加速度表示振动强度。

对于一般复杂程度的铸件和模型簇,振动加速度在10~20m/s2之间。

而振幅是影响模型保持一定刚度的重要振动参数,消失模铸造振幅一般在0.5~1mm。

振动时间的选择比较微妙,应结合铸件和模型簇结构进行选择。

但总体上振动时间约控制在1~5min为宜。

同时底砂、模型簇埋入一半时的振动时间尽量要短,可选择1~2min,模型簇全部埋入后的振动时间一般控制在2~3min即可。

四、铸造工艺的控制消失模铸造工艺包括浇冒口系统设计、浇注温度控制、浇注操作控制、负压控制等。

浇注系统在消失模铸造工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铸件生产成败的一个关键。

在浇注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到这种工艺的特殊性,由于模型簇的存在,使得金属液浇入后的行为与砂型铸造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浇注系统设计必定与砂型铸造有一定的区别。

在设计浇注系统各部分截面尺寸时,应考虑到消失模铸造金属液浇注时由于模型存在而产生的阻力,最小阻流面积应略大于砂型铸造。

由于铸件品种繁多、形状各异,每个铸件的具体生产工艺都有各自的特点,并且千差万别。

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浇注系统设计结果的准确性。

为此,可将铸件以某种方式进行分类。

针对中小铸件,可按铸件生产工艺特点进行分类,如表1所示。

模型簇组合方式可基本反映铸件的特点,以及铸件的补缩形式。

浇注系统各部分截面尺寸与铸件大小、模型簇组合方式以及每箱件数都有关系。

为此,在设计新铸件的工艺时,应根据铸件特征,参照同类铸件浇注系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计算。

表1铸件分类模型模型簇组合方式应用范围补缩方式一箱一件较大的铸件冒口补缩组合在直浇道上(无横浇道)小型铸件直浇道(或冒口)补缩组合在横浇道上小型铸件横浇道(或冒口)补缩组合在冒口上小型铸件冒口补缩因为模型的存在,在浇注过程中模型气化需要吸收热量,所以消失模铸造的浇注温度应略高于砂型铸造。

对于不同的合金材料,与砂型铸造相比,消失模铸造浇注温度一般控制在高于砂型铸造30~50℃。

这高出30~50℃的金属液的热量可满足模型气化需要的热量。

浇注温度过低铸件容易产生浇不足、冷隔、皱皮等缺陷。

浇注温度过高铸件容易产生粘砂等缺陷。

消失模铸造浇注操作最忌讳的是断续浇注,这样容易造成铸件产生冷隔缺陷,即先浇入的金属液温度降低,导致与后浇注的金属液之间产生冷隔。

另外,消失模铸造浇注系统多采用封闭式浇注系统,以保持浇注的平稳性。

对此,浇口杯的形式与浇注操作是否平稳关系密切。

浇注时应保持浇口杯内液面保持稳定,使浇注动压头平稳。

负压是黑色合金消失模铸造的必要措施。

负压的作用是增加砂型强度和刚度的重要保证措施,同时也是将模型气化产物排除的主要措施。

负压的大小及保持时间与铸件材质和模型簇结构以及涂料有关。

对于透气性较好、涂层厚度小于1mm的涂料,对铸铁件负压大小一般在0.04~0.06MPa,对于铸钢件取其上限。

对于铸铝件负压大小一般控制在0.02~0.03MPa。

负压保持时间依模型簇结构而定,每箱中模型簇数量较大的情况,可适当延长负压保持时间。

一般是在铸件表层凝固结壳达到一定厚度即可却去负压。

对于涂层较厚及涂料透气性较差的情况,可适当增大负压及保持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