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情况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策

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策

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策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危重症患者的家属为调查对象,通过面对面或电话方式进行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心理需求情况,采用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全面了解危重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情况。

二、调查结果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情绪需要:危重症患者的家属普遍存在焦虑、恐惧、无助等负面情绪,有些家属甚至出现了抑郁的症状。

2.信息需要:家属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缺乏了解,希望医护人员能够提供详细的信息,以减少不确定性和焦虑感。

3.支持需求:家属对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有较大需求,希望能够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鼓励和安抚。

4.交流需求:家属希望能够与医护人员进行多次、及时的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以便做出相应的决策。

5.陪伴需求:家属希望能够在患者身边陪伴,给予患者温暖和安慰,并且希望医院能够提供合理的陪护政策。

三、对策建议1.加强心理支持:医院应安排专门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健康专家,对危重症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和支持,帮助其调节情绪、减轻焦虑,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3.加强交流沟通:医护人员应建立起家属与医护的良好沟通渠道,及时解答家属的疑问,向家属详细解释治疗方案和进展情况,与家属共同商讨后续治疗计划。

4.制定合理的陪护政策:医院应制定合理的陪护政策,允许家属在适当的情况下陪伴患者,以减轻患者和家属的情感压力。

5.提供教育指导:医护人员应为家属提供专业的护理知识和生活指导,教授家属如何正确照顾患者,增强其应对危重病情的能力。

6.组织互助支持活动:医院可以组织家属群体性的互助支持活动,让家属之间相互交流、分享经验、互相支持,减轻心理负担。

四、结语通过对危重病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危重病患者家属普遍存在着焦虑、恐惧、无助等心理问题。

通过加强心理支持、提供信息、增加交流沟通、制定合理的陪护政策、提供教育指导和组织支持活动等对策,可以帮助家属更好地应对危重病患者的病情,减轻其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家属的满意度。

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策

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策

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治疗能力不断提高,但危重症患者的情绪和心理需求也越来越重要。

家属是危重症患者最重要的支持力量,了解和满足家属的心理需求对于提高危重症患者康复率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探讨其对策。

一、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

问卷采用匿名方式,以保证调查对象的回答真实自由。

问卷包括家属的基本信息和心理需求问题。

二、调查结果1. 家属的基本信息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家属大多为年龄在30-50岁之间的妻子和母亲,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以及与患者的亲属关系。

2. 家属的心理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家属的心理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获得情绪支持:家属表示在面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过程中,希望能够得到专业人员的情绪支持,包括理解、安慰和鼓励。

(2)获取信息:家属希望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疾病信息和治疗方案,以便更好地参与患者的护理和康复。

(3)参与决策:家属表示希望能够参与医疗团队的决策过程,包括治疗方案、康复计划和转院等。

(4)建立支持网络:家属认为与其他家属建立联系,分享经验和情感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5)寻求专业帮助:家属表示在面对患者危急状况和治疗过程中,有时候需要专业心理咨询和帮助。

三、对策1. 提供情绪支持:医疗团队应积极与家属沟通,倾听家属的情绪需求,及时提供情绪支持和鼓励。

心理专家可参与对家属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

2. 提供信息和参与决策:为了满足家属的信息需求,医疗团队应及时向家属提供患者的疾病信息和治疗方案,并与家属共同制定康复计划。

在决策过程中,要给予家属发言和表达意见的机会,让家属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

3. 建立支持网络:医疗机构可以组织家属互助小组,让家属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互相支持。

可以邀请康复成功的患者或家属进行经验分享,鼓励家属互助互勉。

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调查及应对措施

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调查及应对措施

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调查及应对措施摘要】目的:对急诊患者家属心理需求展开调整,并制定相关对策。

方法:筛选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急诊室救治的207名急诊患者家属,经了解其心理需求后,制定应对措施。

结果:207名急诊患者家属均存在心理需求:重症急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117名(56.52%)、女性急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127名(61.35%),普通急诊患者家属90名(43.48%)、男性急症患者家属80名(38.65%),(P<0.05)。

结论:临床对急诊患者救治时,急诊医务人员需全面分析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以制定相关的改善措施,从而满足其心理需求。

【关键词】急诊患者家属;心理需求;应对措施【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2-0255-02由于急诊患者的发病时间较迅速,家属于患者救治期间,因担心患者病情,时常会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这对于患者后续治疗会产生影响[1]。

对此,本次调查筛选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急诊室救治的207名急诊患者家属作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家属的具体心理需求,并对其施以相应的改善措施,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重点筛选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急诊室救治的207名急诊患者家属,年龄介于17~65岁,其均值(33±6.18)岁,117例(女)/90例(男)。

1.2 方法对入选的207名急诊患者家属共发放207份问卷调查,共收回207份,收回率(100%);利用焦虑状态评估表来评定急诊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心理需求,经急诊医务人员对所调查的问卷行质量控制,耐心回答家属的各种疑问,并告知急诊患者的具体治疗方案、治疗时间、治疗成功几率等,以缓解其紧张、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

1.3 数据统计本次选取SPSS 20.0型软件,文中计数资料选择“n/%(例数/百分比)”表示。

急诊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与护理

急诊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与护理

急诊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与护理急诊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与护理急诊患者的家属往往处于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中,他们需要及时了解患者就医的情况、诊疗方案和治疗效果等。

同时,家属也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精神慰藉和支持,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接下来将对急诊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护理措施。

一、调查分析1. 通知家属的时间调查结果表明,家属得到通知的时间一般为一个小时以内,但也有约1/4家属会在2-3个小时之后才得到通知。

这种情况下,家属不仅会感到担忧和不安,而且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2. 交流的方式调查显示,家属希望通过电话、面对面等方式与急诊医生进行交流,以便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相关治疗方案,同时也可以获得心理慰藉和支持。

3. 对家属的安排调查结果表明,家属非常希望医护人员能够积极地安排其休息和用餐的时间,以此减轻其心理负担。

此外,也有些家属会要求能够在患者的床边陪伴一段时间,这样可以让他们更了解患者的病情,也可以给患者带来一些精神上的安慰。

二、护理措施1. 及时通知家属医护人员应该在第一时间内通知家属,通知内容应该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诊疗方案和治疗效果等。

此外,医护人员也要注意沟通的方式和语气,尽量让家属感到亲切和融洽。

2. 推荐正确的交流方式医护人员应该积极推荐家属采取正确的交流方式,比如电话、面对面、在线等。

同时也可以为家属提供一些建议,比如不要过多地咨询和询问,要相信医生的治疗方案,不要过于紧张和担心等。

3. 安排好家属的时间和休息医护人员应该积极为家属安排用餐和休息的时间,也可以为家属提供一些食品和饮料。

此外,家属也需要及时获得患者的护理指导和建议,以便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护理要求。

4. 提供心理慰藉和支持医护人员应该尽可能地为家属提供一些心理慰藉和支持,比如关注和鼓励,讲解治疗方案,积极倾听和回答家属的问题等。

同时也可以与患者家属沟通,让他们了解病情发展的进程,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

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策

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策

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策危重症患者的家属是处于一种极度焦虑和压力状态下的群体,他们需要得到专业和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本文将对危重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信息需求:家属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需要了解清楚,他们想要获得医生或护士详细的解释和指导。

他们也希望得到及时更新的病情信息。

对策:医院应当加强与家属之间的沟通,为家属提供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可以设置专门的病情咨询台或者安排专门的医生或护士负责与家属交流,回答他们的疑问和解释他们的困惑。

医院还可以通过建立在线平台或者手机应用程序提供实时病情更新和交流的途径。

2. 情感支持:家属在面对危重病情时常常感到恐惧、无助和绝望,他们需要得到情感上的安慰和支持。

他们也需要有人倾听他们的痛苦和困惑。

对策:医院可以组织专门的心理咨询团队或者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与家属进行面对面的心理辅导。

可以设立专门的休息室或者安排专人陪伴家属,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慰藉。

医院还可以开展一些心理教育活动,让家属了解如何面对和调适自己的情绪。

3. 社会支持:家属需要得到来自家庭、朋友和社会的支持和关爱。

他们需要感受到家人和朋友的理解、支持和鼓励。

对策:医院可以组织家属团体活动,让家属有机会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情感。

医院还可以鼓励家属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亲朋好友,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医院也可以与社区、志愿者等组织合作,为家属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4. 自我调适能力:家属需要学会如何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

对策:医院可以提供一些心理调适的培训和指导,教给家属一些面对困境的方法和技巧。

可以引导家属进行一些放松和缓解压力的活动,例如瑜伽、冥想、听音乐等。

医院还可以建立相应的社交网络平台,让家属可以互相交流和支持。

危重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主要包括信息需求、情感支持、社会支持和自我调适能力。

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医院应当加强与家属之间的沟通,并提供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策

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策

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策摘要:危重症患者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家属会承担更多的压力和责任。

因此,了解危重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对于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和减轻他们的负担非常重要。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归纳出了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主要内容,如支持、信息、交流、控制和信任等,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提供温暖关怀、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支持小组的建立、家庭治疗的推进和建立信任基础等。

通过实施这些对策能够更好的满足家属的需求,并促进家庭和医疗团队间的合作。

1.支持需求家属需要得到情感上、心理上和物质上的支持。

作为家庭的重要成员,危重症患者家属需要感受到家人、朋友、社区和医疗团队的支持。

他们需要有人可以交流、倾诉,分享他们的困扰和忧虑。

领导者和医疗人员的支持也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可以为家属提供支持和鼓励,同时也可以帮助家属更好地应对压力。

2.信息需求家属想要了解患者的状况、治疗计划和预后,以及医学和护理技术的相关知识。

因此,为家属提供透明、全面和及时的信息非常重要。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如面谈、宣传册、讲座和电子邮件等形式向家属提供相关信息。

3.交流需求家属需要与医疗团队、患者和其他家属进行沟通交流。

这种互动可以帮助家属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治疗进展,同时也可以鼓励他们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这些交流,家属可以建立支持网络,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种特殊的情况。

4.控制需求家属需要感到他们对患者的控制权和决策权。

虽然医护工作者有责任提供专业建议和制定治疗计划,但是这并不排除家属在确定治疗方案时的决策权。

因此,家属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和信任。

家属需要感受到医生的专业知识、诚实、共情和关心。

对家属的特别关注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也是非常重要的。

愉快和诚信的医患关系有助于加强信任,促进协作,并减轻家属的痛苦和无力感。

1.提供温暖关怀医疗团队应当关注家属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关怀。

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策

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策

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策危重症患者的家属通常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惑。

他们希望患者能尽快康复,但又害怕患者的病情恶化或无法康复。

调查危重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对策,对于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困难和压力,以及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支持和照顾,非常重要。

心理需求调查分析:1. 信息需求:家属对患者的疾病和治疗可能了解有限,他们渴望获得更多的权威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康复进程。

2. 情感支持:危重症患者的家属通常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下,他们需要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以减轻压力和焦虑感。

3. 自我责任感:很多家属会感到自责,认为是自己的原因导致患者病重,他们需要放松和平衡自己的情绪,释放内心的负罪感。

4. 决策权:家属希望参与患者的治疗决策,了解治疗方案的优劣以及可能的风险,以及对患者的康复有更大的把握感。

5. 社交支持:家属可能感到孤立和失落,他们希望能与其他同样经历的家属交流,分享经验和情感。

对策:1. 提供详细的信息:医务人员应该尽可能向家属提供详细的病情和治疗信息,回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状况和治疗进程。

2. 提供心理支持:医院可以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社工工作者,用心温和的方式与家属交流,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3. 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告诉家属疾病的发生和治疗多是与多种因素有关,使他们减少自责和负罪感,认识到患者的康复不仅仅依赖于家属的力量。

4. 开展家庭会诊:医务人员应定期与患者家属交流,告知治疗方案和进展情况,鼓励家属参与决策,增加他们的信任感和主动性。

5. 建立支持群体:医院可组织类似病友会的活动,让家属有机会和其他经历类似困惑和压力的家属交流,得到彼此的支持和理解。

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及现状调查

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及现状调查

2 4・
主旦塞旦 丝 疸盘查
生 旦箜 鲞筮 塑
! ! ! ! n a 0 f ! a t i c a l N e r v o  ̄ s D i  ̄ s e a s e s Ma r . 2 0 1 5 , V o l , l 8 N 5
勰 0
He ng
De p a r t me n t o f Ne u r o s u r g e r y,t h e Fi r s t Pe o pl e s ' Ho s pi t a l o f Lo n g q u a n y i Di s t r i c t i n C h e n g du,C h e n g du 6 i 0 1 0 0,C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OI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p r e s e n t s u r v e y o f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n e e d i n a c u t e s e v e r e p a t i e n t s " f a mi l i e s i n n e u r o s u r - -
g e r y .M e t h o d s 1 7 8 a c u t e s e v e r e p a t i e n t s ' f a mi l i e s we r e s e l e c t e d i n n e u r o s u r g e r y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J
神 经 外 科 急 危 重 症 患 者 家 属 心 理 需 求 及 现 状 调 查
贺 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急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满足程度。

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百色市两家三甲医院共136名急诊危重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94.12%的家属对患者病情不了解;93.38%家属对治疗方案不满意;而仅7.35%家属从医生方面了解患者病情。

结论急诊医护人员在抢救患者的同时应重视家属这一群体的心理需求的满足,以维护其身心健康,帮助其度过心理难关,从而有利于医患纠纷的防范。

标签:急诊科;急危重症;家属;问题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抢救生命的前沿阵地[1],接诊的对象是急危重患者,而所谓的”急危重患者”通常是指人所患的疾病为某种紧急、濒危的病症[2],此类患者病情紧急且变化快,需要采取紧急救治措施方可挽救患者生命。

急危重症患者由于病情来势凶险、紧急,其心理难于适应,需要家属的帮助。

Kleiber C[3]等调查结果显示,急危重患者家属会经历很大的情感波动而表露出震惊、疑惑和焦虑等情绪反应,尤其在患者入院72h内。

了解患者家属的需求及满足情况可针对性地消除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帮助患者早日康复[4]。

目前国内外对医疗纠纷的研究报道很多,而作为医疗纠纷高发区的急诊科及高发人群的急诊危重患者家属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急诊危重症患者家属需求的现况,旨在寻求满足家属的心理需求方法和途径,以增进护患之间的理解和配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方对医院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调查对象为2011年2月~2012年5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和百色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医的急危重症患者的家属。

列入家属范畴包括患者的父母、配偶、子女和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年龄18~60岁,无理解障碍及言语表达缺陷,能配合调查并有一定的中文阅读能力,可独立完成问卷。

1.2 方法本次调查发放问卷共145份,收回145分,有效卷为136份。

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心理需求情况(是否了解患者病情、了解途径、是否满意目前治疗方案等)9个条目,每个条目用”是”与”否”回答。

为确保调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由经过培训的急诊科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进行一对一的调查,调查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由被调查者独立完成,如有不理解或不清楚之处,给予必要的解释。

2 结果
2.1 急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满足情况(见表1)。

2.2 急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满意率最低的分别是对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的不了解。

而获取有关患者信息的途径主要来自护士,70.59%患者不满意目前
的陪护环境;52.21%的家属认为陪护打乱了他们的生活规律。

3 讨论
3.1 及时告知病情,满足家属心理需求在本调查中,家属对患者病情了解的仅5.88%,与王颖敏[5] 等调查研究一致。

可能与急诊科紧急的工作性质有关,医护人员忙于抢救患者,与家属沟通交流时间较少,未能及时通报病情,致使部份家属对患者病情不了解;另外本研究中发现仅7.35%家属从医生那里获取病情,原因之一是医生跟家属接触机会少,沟通交流少。

另外,从某种程度也反映个别医生缺乏与患方沟通的技能、技巧。

而恰恰相反,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更趋向于相信医生而不相信护士。

由于心理需求得不到相应的满足,容易产生负面心理作用,表现为对医务人员的不理解,甚至由于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攻击行为[6]。

因此在抢救患者的同时,医生给予家属及时通报患者病情是非常必要的,医务人员应耐心解释家属所提的有关患者健康的问题,同情理解、照顾其心理感受,尽可能地满足其心理需要,以提高其对医院及医疗方案的满意度,增进医患之间的理解与配合。

3.2 维护患方的合法权益,努力实现医疗安全2002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

”但本研究中发现93.38%的家属”不满意目前的治疗方案”。

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家属对治疗方案的不满意,确切地说是不了解,因为本调查人群中45.59%为农民,31.62%为高中及以下学历,这一群体对医学知识的不了解或期望值与现实脱节等有关,与疾病性质(创伤性和非创伤性)区别不大。

因此,医务人员在为患者或家属解释病情时,如何提高沟通的效率显得十分重要,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利用适当的比喻手法尽可能把问题说清楚,特别注意对文化程度低、医学知识缺乏、理解能力相对差群体的照顾。

医疗纠纷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多因医患沟通不良造成。

移志刚[7]调查表明,影响医患关系的相关因素中,除了体制和媒体是医护人员无法主导,医患沟通就首当其冲,提示医护人员进行沟通时,要确保沟通的有效性。

3.3 改善陪护环境,增进陪护人员舒适度本调查结果显示,即使是目前百色市就诊环境最佳的两家三甲医院,仍然有70.59%家属对急诊科的陪护环境不满意,这是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急需解决一大问题。

急诊科每日接诊患者多,人流量大,敞开的急诊抢救室管理模式以及没有相对独立的陪护空间都会给急诊患者及家属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有的家属甚至亲眼目睹医护人员的抢救及治疗工作,看到由于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以及其家属生死离别的场面,会加重其心理不适。

所以改善急诊陪护环境,并在陪护区提供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救护常识,以增加患者家属对急救措施的了解,也缓解精神压力,提高家属对急救工作的满意度。

总之,急危重症家属是一特殊群体,要求医护人员在抢救患者的同时重视照顾家属的心理需求,以缓解其心理压力,增进医患之间的理解与配合,共同营造和谐的医疗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戴红果,刘红萍.急诊科医疗纠纷的分析及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3).
[2]凌俐.急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干预护理[J].中外医疗,2012,11.
[3]Kleiber C,Halm M,Titler M,et al.Emotional responses of family members during a critical care hospitalization[J].Am J Crit Care,1994,3:70-76.
[4]翟春霞.急诊患者家属心理需救灾的调查研究和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425-426.
[5]王颖敏,尤黎明.危重患者家属需求滿足情况调查[J].中国护理研究,2007,21(12):425-426.
[6]卢艳,柴丽艳.急诊危重患者家属焦虑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9,23(2):83-84.
[7]移志刚,杨明洋,马婧,等.少数民族地区影响医患关系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甘肃科技,2013,29(16):142-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