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一名句名篇默写教学案20161219125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一名句名篇默写教学案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一名句名篇默写教学案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一名句名篇默写教学案【考点透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解读》在古诗文积累方面对初中生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背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优秀古诗文50篇,在考查中要求:①识记准确,理解正确;②书写正确、工整、规范。

【教学目标】:能够背诵并正确书写考纲规定的古诗文。

【教学过程】:一、引入真题,巩固知识[20xx•安徽]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②,江春人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

,。

【答案】:(1)①不求闻达于诸侯②海日生残夜③草色遥看近却无④夜来南风起⑤夜吟应觉月光寒⑥政通人和⑦千里共婵娟⑧夕阳西下(共6分。

选填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共4分。

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括号中作品提示回顾作品内容,判断句子,是两连句的,不要把句子写错位。

注意易错字的写法:诸侯、残、吟、婵娟、,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

[20xx•安徽]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6分)①芳草鲜美,。

②,长河落日圆。

③,一览众山小。

④,病树前头万木春。

⑤烟笼寒水月笼沙,。

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⑦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⑧,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句积累教学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句积累教学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句积累教学案一、知识点分类梳理与解题决策知识点1:直接型默写直接型默写是一种传统型的默写,又称“机械型默写题”,它要求考生写出指定的名篇佳作中的文句,或是出上句对下句,出下句对上句,或是出两头写中间,要求补充完整。

这是难度最低的一类题,也是考试中常出现的题型。

例题:(2006连云港中考试题)①,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②江山代有人才出,。

(赵翼《论诗》)③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④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毛泽东《沁园春•雪》)答案①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②各领风骚数百年③思而不学则殆论语④欲与天公试比高(2007连云港中考试题)①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②▲,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③▲,甲光向日金鳞开。

( ▲《雁门太守行》)④▲,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答案①关山度若飞②曲径通幽处③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④无可奈何花落去浣溪沙(2008连云港中考试题)①国破山河在,▲。

(杜甫《▲》)②▲,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③入则无法家拂士,▲者,国恒亡。

(《孟子》)④▲,左牵黄,右擎苍。

答案①城春草木深春望②老骥伏枥③出则无敌国外患④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苏东坡)解题决策:多背诵是做好直接型默写题的最好途径。

因为背诵是积累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等等,意在说明积累的作用。

可见知识的积累是创新的基础,课文上要求背诵的文章或文段是我们的第一手材料,我们应该多多背诵。

知识点2:理解型默写这一类题型在默写题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因为它把从前死记硬背的检测方式深化了一步,所以它的难度要比直接型默写试题大些,灵活性也强些。

解答此类试题同学们不仅要准确熟练地掌握原文,而且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从诗文中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写。

虽然这类题型不要求机械默写,但这类题的答案仍具有唯一性。

例题:(2006连云港中考试题)⑤人们常用杜甫《望岳》中的“,”两句诗来表达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名句名篇默写教案

名句名篇默写教案

14、一、考点阐释“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

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质。

考查途径为默写。

能力层级为A。

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

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

“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二、命题趋向1、“名句名篇”考查必然回归课本。

这是今年考生一个值得注意的重点。

现在新编语文教材文言文分量与现代文平分秋色,高考命题如果还用以前的态度对待语文课本的“名句名篇”的话,谁还想去看语文课本。

高考是个指挥棒,它起着导向作用。

2、“名句名篇”考法可能有改变。

传统的单纯识记类的考查形式比较古板。

突击背诵,将有着几千年积淀的民族文化精华变相成一种带有强烈功利目的的“文化快餐”,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形式上可能有改变。

有两种检测走向值得关注。

一是规定情景类。

(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下,写规定的诗词名句就属于规定情境的名句检测。

)例如:⑴你不要把责任推到“环境”身上,不少学者是在更喧闹的环境中写出伟大著作的。

陶潜说:“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依我看你的心还是没有静下来。

⑵同样是写夕阳,叶剑英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抒发了革命者的乐观情怀,而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反映的却是消极颓唐的情绪。

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或“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凰声”,或“芳1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或“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这两句诗现在用来形容人们对新事物的发现和喜爱。

当新事物刚刚萌发时,就能够敏感地觉察到,并大力扶植它茁壮成长。

专题复习《古诗词名句背诵默写》教学设计[1]

专题复习《古诗词名句背诵默写》教学设计[1]

专题复习《古诗词名句背诵默写》教学设计桂平市木根镇初级中学李薏君复习目标:1、了解古诗文默写的中考常见题型,掌握应考策略及解题技巧。

2、学会识记古诗词的方法,提高默写古诗词的能力。

重点了解中考常见题型,掌握应对方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备考对策备考对策(一)名篇名句往往具有如下特点之一:1、巧用修辞,意蕴深刻。

2、寓含哲理,令人深思。

3、情景交融,意味深长。

4、情感积极,警策励志。

备考对策(二)重视平时积累与考前强化结合,文句识记与字形辨析并重:1、要化整为零,减少识记积累的压力。

2、要寻找规律,提高识记的效率。

3、要口手并用,背诵默写相结合,避免“口是手非”,克服错字。

二、中考风向标了解(一)、对接型(记忆型)默写:按课文原句填写上句或下句例: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2、———————,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二)、理解型默写:依据题干有关内容的提示(要求)填写句子例:1、现在我市信息技术教育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快,颇有“————————,————————”的气势。

(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填写)2、开发大西北,我们实施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绿色生态战略。

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古人吟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良好生态环境必将在辽阔的大西北重现。

(用《敕勒歌》中的诗句填写)三、古诗词知识竞赛(能力加速度)按课文填写上句或下句(轮答)1、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

(孟浩然·唐《过故人庄》)2、—————,禅房花木深。

(常建·唐《题破山寺后禅院》)3、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唐《夜雨寄北》)5、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唐《泊秦淮》)6、——————,为有源头活水来。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一 名句名篇默写教学案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一 名句名篇默写教学案

专题一:名句名篇默写【考点透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解读》在古诗文积累方面对初中生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背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优秀古诗文50篇,在考查中要求:①识记准确,理解正确;②书写正确、工整、规范。

【教学目标】:能够背诵并正确书写考纲规定的古诗文。

【教学过程】:一、引入真题,巩固知识[2016•安徽]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②,江春人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

,。

【答案】:(1)①不求闻达于诸侯②海日生残夜③草色遥看近却无④夜来南风起⑤夜吟应觉月光寒⑥政通人和⑦千里共婵娟⑧夕阳西下(共6分。

选填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共4分。

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括号中作品提示回顾作品内容,判断句子,是两连句的,不要把句子写错位。

注意易错字的写法:诸侯、残、吟、婵娟、,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

[2015•安徽]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6分)①芳草鲜美,。

②,长河落日圆。

③,一览众山小。

④,病树前头万木春。

⑤烟笼寒水月笼沙,。

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⑦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⑧,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初中名句默写及教案

初中名句默写及教案

教案:初中名句默写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经典名句,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

2. 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教学内容:1. 选取初中阶段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名句。

2. 分析名句的意义、背景和艺术特色。

3. 指导学生进行名句默写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课程的目的和内容。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名句讲解(15分钟)1. 教师选取10-15个具有代表性的名句,进行讲解。

2. 讲解名句的意义、背景和艺术特色,帮助学生理解名句的内涵。

3.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

三、名句默写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名句,学生进行默写练习。

2. 针对学生的默写情况进行点评,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增加名句的记忆量。

四、名句运用(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学生运用所学的名句进行创作。

2. 引导学生注意名句的语境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创作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名句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巩固名句记忆,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评价:1. 学生名句默写的准确率。

2. 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

3. 学生在创作中运用名句的恰当性。

教学资源:1. 古诗文名句选编。

2. 相关古诗文的背景资料。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名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定期进行名句默写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教案(修改后)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教案(修改后)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考常见题型,掌握应对方法。

2、转换复习角度,学会归纳整理,以此来达到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

教学重点:1、拓宽思路,掌握方法。

2、巩固基础,提升成绩。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对话导入:师:在语文考试中,什么题目拿分最容易?丢分最痛心?生(预设):古诗文默写师:他们在试卷中占多少分呢?生(预设):16分师:那么,作为兵家必争之题,我们该如何全盘拿下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古诗文专项复习之古诗文默写满分攻略”!复习目标:1、准确把握中考古诗文默写题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2、掌握几种强化记忆的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3、加强对书写重要性的认识,掌握规范书写的基本要求。

过渡语:考场如战场,战场之上,也当用兵法来应对。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对于古诗文默写题来说,我们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有成功的可能。

所以,让我们一起了解满分攻略之一——备考“三知”。

满分攻略一:备考“三知”1、熟知考试内容考纲要求:准确默写新课标推荐背诵的优秀古诗文的句、段、篇。

总体默写内容:六、七、八、九年级课本中的古诗词和文言文。

注意:2019年中考新加内容——红色文化诗歌:《黄河颂》《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我爱这土地》《沁园春·雪》2、熟知考试题型中考常见题型:(1)直接默写型。

(2)理解运用默写型。

直接默写型:第一种:上下句对接式默写,这类默写一般考古诗词和文言文中的经典名句。

第二种:默写两个空,这类默写主要考查《弟子规》《朱子家训》。

理解运用型默写:试题为考生提供一种交际性的情境,要求考生根据情境的要求默写出正确的文句。

回答这种试题,关键性的要领在于对情境的把握,切忌所答非所问。

△真题再现:2018/2017/2016年的中考真题古诗文默写题。

3、熟知古诗文默写题分值分配及评分细则(1)补写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占12分。

理解性默写,一般占4分。

(2)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初中名句默写的教案

初中名句默写的教案

初中名句默写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经典名句,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

2. 提高学生对名句的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名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选取初中阶段常见的古诗文名句进行教学。

2. 分析名句的语境、出处及作者背景。

3. 讲解名句的含义及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优美的古诗文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介绍本次教学的名句,包括名句的出处、作者背景、语境等。

3. 讲解:详细讲解名句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名句背后的寓意。

4. 示例:给出几个名句的例子,让学生进行默写练习。

5. 练习:学生进行名句默写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名句教学进行总结,强调名句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名句的出处、作者背景、语境等。

2. 示范法:给出名句的示例,让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名句默写练习,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参与度越高,说明教学效果越好。

2. 名句默写成绩:对学生的名句默写进行评价,成绩越好,说明学生掌握得越好。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名句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真正理解名句的内涵。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去学习和欣赏古诗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经典名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注重名句的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名句名篇默写
【考点透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解读》在古诗文积累方面对初中生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背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优秀古诗文50篇,在考查中要求:①识记准确,理解正确;②书写正确、工整、规范。

【教学目标】:
能够背诵并正确书写考纲规定的古诗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真题,巩固知识
[2016•安徽]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②,江春人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
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
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⑧,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

,。

【答案】:
(1)①不求闻达于诸侯②海日生残夜③草色遥看近却无④夜来南风起⑤夜吟应觉月光寒⑥政通人和⑦千里共婵娟⑧夕阳西下
(共6分。

选填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共4分。

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括号中作品提示回顾作品内容,判断句子,是两连句的,不要把句子写错位。

注意易错字的写法:诸侯、残、吟、婵娟、,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

[2015•安徽]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6分)
①芳草鲜美,。

②,长河落日圆。

③,一览众山小。

④,病树前头万木春。

⑤烟笼寒水月笼沙,。

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⑦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⑧,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分)
,。

,。

【答案】:1.(10分)
(1)①落英缤纷②大漠孤烟直③会当凌绝顶④沉舟侧畔千帆过⑤夜泊秦淮近酒家
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⑦将军白发征夫泪⑧庭下如积水空明
(共6分。

选填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共4分。

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二、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2016•福州]古诗文默写。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2)几处早莺争暖树,。

(3)深林人不知,。

(4)晨兴理荒秽,。

(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
残。

,。

(6)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国恒亡。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发出了“,”的感慨,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答案】:
(1)思而不学则殆(2)谁家新燕啄春泥(3)明月来相照(4)带月荷锄归(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6)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对于常见人生哲理的句子要多对比记忆。

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如“殆”“啄”“荷”“锄”“蜡”“炬”“隆”“倾”“倾颓”“拂”“患”“畔”。

三、师生互动,总结知识
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