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企业管理)通信电缆精编

合集下载

通信电缆讲义

通信电缆讲义

通信电缆目前,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网络工业日趋完善,是高速发展和强大后劲的朝阳产业。

现代通信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而作为信息传输有线通信主要载体的通信电缆也将会日新月异和迅猛发展。

本次讲义将着重对通信电缆的传输原理、基本参数、型号种类、各自特点等做简单的论述。

通信电缆的主要技术要求:---在宽频带内电缆的衰减应该尽可能小。

---线路产生的失真要小。

---对相互干扰及外界干扰的防卫度高。

由此可以确定通信电缆的发展方向:有较宽的频带、多用户的通讯,高保真的传输,屏蔽效果极佳。

一、传输理论:一次参数:R、L、C、G。

在均匀的电缆线路中,电阻(有效电阻)和电感在导线上是沿其长度均匀分布的,而电容和绝缘电导是在导线之间沿其长度均匀分布的。

这些参数与传输电磁波的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无关,而与电缆的材料结构及电流的频率有关。

二次参数:1.波阻抗Z C:是电磁波沿均匀电缆传播而没有反射时所遇到的阻抗。

其值与线路的一次参数和传输的电流频率有关,与传输的电压及电流的大小及负载阻抗无关。

2.传播常数γ:电磁波沿线路传输时幅值和相位的变化程度。

它只与传输线路的一次参数及信号频率有关。

传播常数的实部为传输线的衰减常数α,虚部称为传输线的相移常数β。

传输原理:电磁波沿内外导体方向在内外导体间的介质内传输的过程。

失真:接收端所接收的信号波形与发送端所发出的信号波形不一致的现象。

是考核通信传输质量的重要部分。

分振幅失真、相位失真等。

传输质量与材料之间的关系:1.导体:用来引导电磁波传输方向,要求导电性能好,有良好的柔软性和足够的机械强度。

铜是最好的导体。

由于集肤效应及强度的要求,在同轴电缆中,铜包钢、铜包铝也已被广泛使用。

2.绝缘:为了防止电缆内各导电线芯之间的接触,保证电磁波的顺利传输,同时可使线芯的相互位置固定,减少回路间的串音。

要求绝缘材料的体积电阻高,相对介电常数小,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小及耐电强度高。

空气是最理想的绝缘介质。

(通信企业管理)(无线通信设备安装定额)

(通信企业管理)(无线通信设备安装定额)

(通信企业管理)(无线通信设备安装定额)册说明一、《无线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共包括四章内容:安装机架、缆线及辅助设备;安装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微波通信设备、安装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

二、本册定额第一章“安装机架、缆线及辅助设备工程”为有线设备安装工程的通用设备安装项目,第二章至第四章为各专业专用设备安装项目。

三、本册定额人工工日均以技术工(简称技工)作业取定。

四、本册定额测试项目所列仪表台班以“台班量”形式表现,台班量是按完成测试工序的实际时间综合取定。

五、本册定额用于拆除工程时,其人工按下表系数进行计算。

章,拆除工程人工系数第一章,0.40第二章,天、馈线及室外基站设备1.00,其他项目0.40第三章,天、馈线及室外单元1.00,其他项目0.40第四章,天、馈线及室外单元1.00,其他项目0.40目录第一章安装机架、缆线及辅助设备说明 (5)第一节安装室内外缆线走道 (6)第二节安装机架(柜)、配线架(箱)、附属设备 (7)第三节布放设备缆线 (10)一、布放设备电缆 (10)二、布放监控信号线、软光纤 (12)三、布放电力电缆 (13)第四节安装防护及加固设施 (15)第二章安装移动通信设备说明 (17)第一节安装、调测移动通信天线、馈线 (18)一、安装移动通信天线 (18)二、安装移动通信馈线 (21)三、安装、调测天馈线附属设备 (22)四、调测天、馈线系统 (23)第二节安装、调测基站设备 (24)一、安装基站设备 (24)二、基站系统调测 (25)三、安装、调测基站控制、管理设备 (26)第三节联网调测 (27)第三章安装微波通信设备说明 (28)第一节安装、调测微波天馈线 (29)二、安装微波天线 (29)三、安装馈线、分路系统 (33)四、调测微波天馈线 (34)第二节安装、调测数字微波设备 (35)一、安装数字微波设备 (35)二、数字微波设备单机测试 (37)第三节微波系统调测 (39)一、中继段调测 (39)二、数字段通道调测 (40)三、数字段内其他项目调测 (41)四、全电路调测 (43)第四节安装、调测一点多址数字微波设备 (45)第五节安装、调测视频传输设备 (46)第四章安装卫星地球站设备说明 (47)第一节安装、调测卫星地球站天、馈线系统 (48)一、安装天线座架 (48)二、安装天线主、副反射面 (49)三、安装天线驱动及附属设备 (50)四、安装馈线 (51)五、调试天馈线系统 (52)第二节安装、调测地球站设备 (53)一、安装低噪声放大设备 (53)二、安装高功放设备、室外单元(ODU) (54)三、安装变频器及基带设备、监控设备 (56)四、测试低噪声放大设备 (58)五、测试高功放设备、室外单元(ODU) (59)六、测试变频器及基带设备、监控设备 (61)七、安装、调测视频传输设备 (63)第三节地球站设备系统调测 (64)一、站内环测 (64)二、系统调测 (65)第四节安装、调测VSAT卫星地球站设备 (66)一、安装、调测VSAT卫星地球站设备 (66)二、中心站站内环测及全网系统对测 (67)第一章安装机架、缆线及辅助设备说明一、本章定额包括了无线通信设备各专业工程所涉及的机架、缆线及辅助设备的安装。

(整理)通信电缆培训教材

(整理)通信电缆培训教材

通信电缆培训教材第一章电缆的构造及电气特性第一节全塑电缆的结构02 第二节电缆的电气特性03 第二章电缆芯线接续与接续套管的封闭第一节全塑电缆的常用接续方法03 第二节全塑电缆的接头封闭05 第三章电缆的交接设备和分线设备第一节交接设备的分类及型号09 第二节分线设备的分类及型号09第四章电缆配线及割接第一节主干电缆网的配线09 第二节配线电缆网的配线10 第三节电缆割接10 第五章电缆电气测试及障碍测试第一节电气测试的基本内容及方式方法10第二节电缆芯线障碍种类及仪器仪表测试方法13 第六章电缆气压维护第一节充气维护概述15 第二节充气系统简介15 第三节人工查漏15第一章电缆的构造及电气特性第一节全塑电缆的结构全塑电缆由外护层、屏蔽层、绝缘层和导线四部分组成。

一、全塑电缆的型号及表示方法以HYA 100×2×0.5 为例:H-市内通信电缆Y-实心聚烯烃绝缘A-涂塑铝带粘接屏蔽聚乙烯护套100-100对电缆2-每对芯线数0.5-导线直径(mm)二、全塑电缆的缆心结构全塑电缆的缆芯主要由芯线、芯线绝缘、缆心绝缘、缆心扎带、包带层等组成。

1、导线材料:使用的是退火软铜线,根据通信服务范围和用户分布情况采用不同线径及不同对数的电缆。

2、导线绝缘层:采用实心聚乙烯、泡沫聚乙烯、泡沫/实心皮聚乙烯等不同的绝缘结构,主要是为了改善电缆的性能,以适应不同用途电缆的需要。

通常要求绝缘层应均匀连续、无裸露、表面光洁圆整和针孔极少。

3、芯线扭绞:为了减少电缆内各回路间的串音干扰及电磁耦合系数,决定于芯线间的相互位置,即扭绞节距。

所以全塑电缆采用20多种节距。

4、缆心结构:芯线扭绞成对(或组)后,再将若干对(或组)按一定规律绞合成为缆心。

5、缆心包带:采用聚酯,聚丙烯,聚乙烯或尼龙等复合材料制成,具有非吸湿性,介电,隔热性能,一般为白色,重叠包复在缆心外面。

三、芯线色谱、扎带色谱1、芯线色谱全色谱线组合扭绞成25种不同色标的线对。

2020年(通信企业管理)通信工程定额第四册线路部分版

2020年(通信企业管理)通信工程定额第四册线路部分版

(通信企业管理)通信工程定额第四册线路部分版第四册说明一、《通信线路工程》预算定额适用于通信光(电)缆的直埋、架空、管道、海底等线路的新建工程。

二、通信线路工程,当工程规模较小时,人工工日以总工日为基数按下列规定系数进行调整:1.工程总工日在100工日以下时,增加15%;2.工程总工日在100~250工日时,增加10%。

三、本定额中带有括号和以分数表示的消耗量,系供设计选用;“*”表示由设计确定其用量。

四、本定额拆除工程,不单立子目,发生时按下表规定执行:五、敷设光(电)缆工程量计算时,应考虑敷设的长度和设计中规定的各种预留长度。

六、敷设光缆定额中,光时域反射仪台班量是按单窗口测试取定的,如需双窗口测试时,其人工工日和仪表台班分别乘以1.8的系数。

目录第一章施工测量与开挖路面 (7)说明 (7)第一节施工测量 (7)第二节开挖路面 (8)第二章敷设埋式光(电)缆 (10)说明 (10)第一节挖、填光(电)缆沟及接头坑 (11)第二节敷设埋式光(电)缆 (14)一、敷设埋式光缆 (14)二、敷设埋式电缆 (17)第三节专用塑料管道内敷设光缆 (18)一、专用塑料管道光缆手孔 (18)二、人工铺设小口径塑料管管道 (20)三、小口径塑料管试通 (29)四、气流法穿放光缆 (30)第四节埋式光(电)缆保护与防护 (33)一、地下定向钻孔敷管 (33)二、顶管,铺管、砖、水泥槽及盖板 (35)三、砌坡、砌坎、堵塞、封石沟及安装宣传警示牌 (38)四、防雷、防蚀 (39)第五节敷设水底光缆 (41)一、敷设光缆船机具安装 (41)二、水泵冲槽与人工截流挖沟 (42)三、布放水底光缆(不含冲槽) (43)四、挖冲机敷设水底光缆 (44)五、敷设海底光缆 (45)六、水底光(电)缆保护(含标志牌) (50)第三章敷设架空光(电)缆 (55)说明 (55)第一节立杆 (57)一、立水泥杆 (57)二、立木电杆 (59)三、电杆根部加固及保护 (63)四、装撑杆 (65)第二节安装拉线 (66)一、水泥杆单股拉线 (66)二、木杆单股拉线 (69)三、装设特种拉线 (72)四、制作横木拉线地锚及其他 (76)五、安装附属装置 (77)第三节架设吊线 (78)第四节架设光(电)缆 (82)一、架设光缆 (82)二、架设电缆 (86)第四章敷设管道及其他光(电)缆 (88)第一节敷设管道光(电)缆 (88)一、人工敷设塑料子管、布放光(电)缆人(手)孔抽水 (88)二、敷设管道(室外通道)光缆 (89)三、敷设管道(通道)电缆 (90)第二节打墙洞、安装支撑物、引上管及保护设施 (92)一、打墙洞 (92)二、安装支撑物、引上管及保护设施 (93)第三节引上光(电)缆 (95)第四节墙壁光(电)缆 (96)一、墙壁光缆 (96)二、墙壁电缆 (98)第五节敷设室内通道光缆 (100)第六节槽道(地槽)、顶棚内布放光(电)缆 (101)第七节布放成端电缆 (102)第五章光(电)缆接续与测试 (105)说明 (105)第一节光缆接续与测试 (106)一、光缆接续 (106)二、中继段光缆与用户光缆测试 (111)第二节电缆接续与测试 (123)一、电缆芯线接续 (123)二、堵塞成端套管 (124)三、充油膏套管接续 (125)四、封焊热可缩套(包)管 (126)五、封焊K式主、辅铅套管 (127)六、安装包式塑料电缆套管 (128)七、制作热可缩套管气闭头 (129)八、电缆全程测试 (130)第六章安装线路设备 (131)说明 (131)第一节安装光(电)缆进线室设备 (131)第二节安装分线设备 (132)一、安装电缆分线设备 (132)二、安装光缆分线设备 (138)第三节安装充气设备 (140)第七章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 (142)说明 (142)第一节安装综合布线设备 (142)一、开槽 (142)二、敷设管路 (143)三、敷设线槽 (144)四、安装桥架 (145)五、安装过线(路)盒、信息插座底盒(接线盒) (147)六、安装机柜、机架、接线箱、抗震底座 (148)第二节布放缆线 (149)一、布放电缆 (149)二、布放光缆、光缆外护套、光纤束 (151)第三节缆线终接 (152)一、缆线终接和安装终接部件 (152)二、制作跳线 (155)第四节综合布线系统测试 (156)附录一、土壤及岩石分类表 (157)附录二、主要材料损耗率及参考容重表 (159)附录三、光(电)缆工程成品预制件材料用量表 (160)第一章施工测量与开挖路面说明一、工程的施工测量工程量按室外的路由长度计算。

【通信企业管理】通信电缆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通信企业管理】通信电缆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1.......1.1.......2. 1.......3.(通信企业管理)通信电缆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1.......4.通信电缆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目录第一章通信线路器材检验第二章通信杆路测量第三章通信杆路建筑第四章通信杆路加固第五章架空电缆的敷设第六章管道电缆的敷设第七章埋式电缆的敷设第八章墙壁和室内电缆的敷设第九章分线设备的安装第十章通信线路的引入装置第十一章通信线路的修理与拆除第十二章全塑电缆的敷设第十三章全塑电缆的芯线接续第十四章全塑电缆接头封合第十五章全塑电缆分线设备和交接箱的安装第十六章全塑电缆的成端制作第十七章全塑电缆充气设备安装及堵塞第十八章全塑电缆施工障碍的处理第十九章电缆工程的电气性能测试第二十章电缆改接与割接第二十一章通信电缆工程验收第一章通信线路器材检验1.1一般要求1.1.1对工程所需用的器材品种、规格、格式、数量进行核对;对器材质量进行检验,是否符合标准;对电缆及分线设备应进行电气性能测试。

1.1.2有出厂证明书的材料,应该核对其证明书所列内容是否符合其技术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

1.1.3器材规格质量不合格者严禁在工程中使用。

器材有一般问题可经修复合格后再使用。

1.1.4对检验的器材应做好记录,以便对不合格器材进行检查和处理。

1.2电杆检验要求:1.2.1水泥电杆a.水泥电杆的长度、梢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b.水泥电杆表面应光滑、平直。

每米长度的局部麻面和黏度应小于5%。

c.水泥电杆木模结合处不应漏浆。

如有漏浆,其深度应小于混凝土保护层,每处漏浆,其深度应小于混凝土保护层,每处漏浆连续长度不应大于300mm,累计长度不应大于杆长的10%;杆身两侧磨和缝漏浆的对称搭连长度不应大于100mm。

d.杆梢、杆根不应有碰伤和漏浆。

如有碰伤和漏浆,其长度不应大于周长的1/4,纵向长度不大于50cm时,可修补后再用。

e.水泥电杆杆身不应有纵向、环向裂缝;但小于0.03mm的网状、龟裂、水纹等不在此限。

通信电缆

通信电缆
全色谱对绞同心式缆芯每层均疏扎特定的扎带,扎带 的色谱如表所示。
层的位置 扎带颜色
中心及偶数层 蓝
奇数层 桔
2020/5/22
《XXXXXXX课程名称》
1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全色谱对绞单位式缆芯
全色谱对绞单位式缆芯色谱在全塑市话电缆中使用最多。 白(代号W)、红(R)、黑(B)、黄(Y)、紫(V)作为领示色(代
绝缘; 4. 按线对绞合方式分——对绞式和星绞式; 5. 按芯线绝缘颜色分——全色谱和普通色谱;
2020/5/22
《XXXXXXX课程名称》
4
全塑电缆的类型
6. 按缆芯结构分——同心式(层绞式)、单位式、束绞式、 SZ绞;
7. 按屏蔽方式分——单层涂塑铝带屏蔽、多层铝及钢金属 带复合屏蔽,屏蔽带又分绕包和纵包;
对绞和星绞
2020/5/22
《XXXXXXX课程名称》
8
(3)缆芯
芯线扭绞成对(或组)后,再将若干对(或组) 按一定规律绞合(即绞缆)成为缆芯。常用对绞 式缆芯和星绞式缆芯。
对绞式缆芯
同心式、单位式、束绞式和SZ绞等四种。
星绞式缆芯
2020/5/22
《XXXXXXX课程名称》
9
2. 屏蔽层
为了减少电缆线对受外界电磁场的干扰,电缆缆 芯的外层(护套的里层)包覆金属屏蔽层,将缆 芯与外界隔离。
5
二. 全塑电缆的结构
全塑电缆的结构由缆芯、屏蔽层、护套和外 护层三部分组成。
全塑电缆的缆芯主要由导电芯线(导线)、 芯线绝缘、缆芯绝缘、缆芯扎带及包带层组 成。
2020/5/22
《XXXXXXX课程名称》
6
(1)芯线
芯线由金属导线和绝缘层组成。 导线的线质为电解软铜,线径主要有

通信行业-通信电缆基本知识及维护常识介绍XXXX06 精品

通信行业-通信电缆基本知识及维护常识介绍XXXX06 精品
(3)外被层
为了保护铠装层,在金属铠装层外面还要加一层(1.4~2.4mm厚的黑色聚乙烯或聚氯 乙烯)外被层。其主要作用是增强电缆的屏蔽、防雷、防蚀性能和抗压及抗拉机械强度, 加强保护缆芯。
7
双色谱扎带表
单位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扎带色谱 蓝 桔 绿 棕 灰 蓝 桔 绿 棕 灰 蓝 桔 绿 白白 白 白 白 红 红 红 红 红 黑 黑 黑
单位序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扎带色谱 棕 灰 蓝 桔 绿 棕 灰 蓝 桔 绿 棕 黑黑 黄 黄 黄 黄 黄 紫 紫 紫 紫
10
电缆屏蔽层
为了减少电缆线对受外界电磁场的干扰,电缆缆芯的外 层(护套的里层)包覆金属屏蔽层,将缆芯与外界隔离。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金属屏蔽层有绕包和纵包两种结构。 绕包是用金属带以缆芯为轴,在缆芯外层重叠包绕1~2层, 并纵向放置一根直径为0.3~0.5mm软铜线,作为屏蔽层接地 的连接线;纵包是用金属带沿电缆轴向方向卷成管状,包在 缆芯的外层。纵包屏蔽层有轧纹和不轧纹两种形式,屏蔽带 重叠宽度一般不少于6mm。
根据使用场合涂塑铝带;铜带;铜包不锈钢带; 高强度改性铜带;裸铝、裸钢双层金属带;双面涂塑铝、钢 双层金属带。
11
特殊护套(层)
①用于改善电缆护层机械强度和屏蔽性能的裸钢、铝双层金属一聚乙 烯护层,双面涂塑钢、铝双层金属一聚乙烯粘接护层;铜包钢带一聚乙 烯护层,高强度改性铜带一聚乙烯护层,铜带一聚乙烯护层。
5
2.全色谱
全色谱的含义是指电缆中的任何一对芯线,都可以通过各 级单位的扎带颜色以及线对的颜色来识别,换句话说给出 线号就可以找出线对,拿出线对就可以说出线号。

(通信企业管理)通信建设工程费用定额及计算规则精编

(通信企业管理)通信建设工程费用定额及计算规则精编

(通信企业管理)通信建设工程费用定额及计算规则通信建设工程费用定额及计算规则第四十条直接工程费壹、直接费(壹)人工费1.通信建设工程不分专业和地区工资类别,综合取定每工日人工费标准:壹、二级施工企业技工费为24.00元;三、四级施工企业技工费用标准为壹、二级施工企业技工的70%。

普工壹、二、三、四级企业及成建制普工为11.00元。

2.概(预)算人工费=技工费+普工费3.概(预)算技工费=技工单价×概(预)算技工总工日;概(预)算普工制=普工单价×概(预)算普工总工日。

(二)材料费材料费=主要材料费+辅助材料费1.主要材料费=材料原价+供销部门手续费+包装费+运杂费+采购及保管费+运输保险费。

式中:(1)材料原价:出厂价或供货地点价;(2)供销部门手续费供销部门手续费=材料原价×供销总门手续费费率1.8%;(3)包装费:应根据具体情况计算;(4)运杂费:编制概算时,运输距离光缆、电缆、钢材、木材及木制品按1500km计算;水泥及水泥制品、塑料及塑料制品按500km计算。

编制预算时,按主要器材的实际平均运距计算。

运杂费=器材原价×器材运杂费费率表(见表02)表02器材运杂费率表(5)运输保险费:运输保险费=材料、器材原价×保险费率0.1%。

(6)采购及保管费:采购及保险费=材料原价×采购及保管费费率表(见表03)表03材料采购及保管费费率表(7)凡由建设单位提供的利旧料,其材料不计入工程成本。

2.辅助材料费=主要材料费×辅助材料费系数。

工程中按以下规定的辅助材料费系数计算:(1)通信线路工程、通信管道工程辅助材料系数为0.8%;(2)通信设备安装工程中电信设备安装工程采用国产设备的,辅助材料费系数为5%。

引进工程辅助材料按国内主要材料费为基数乘以5%加上以国外主要材料费为基数乘以0.1%之和计算。

(3)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邮政安装工程辅助材料分数为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企业管理)通信电缆3—3对称通信电缆传输参数的计算我们已经知道,通信电缆传输线路的质量,主要决定于线路的传输参数,即电缆的二次传输参数——波阻抗和传播常数。

而二次传输参数决定于壹次传输参数和信号频率,壹次传输参数又决定于电缆的结构。

本节就讨论壹次传输参数——有效电阻R、电感L、电容C、绝缘电导G、和电缆结构,所用材料及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

一、对称电缆的有效电阻所谓有效电阻就是当交变电流流过对称回路时的电阻,包括有直流电阻R0和由通过交流而引起的附加电阻R~,即R=R0+R~对于5000赫以下使用的低频电缆,电缆回路的有效电阻近似地等于回路的直流电阻。

如市内通信电缆(用于音频传输)回路的有效电阻就几乎等于回路的直流电阻。

对于高频对称电缆,电缆回路的有效电阻就不能用直流电阻来代替,因为这时交流附加电阻R~和有效电阻r相比将占很大比例,而不能忽略。

1.回路直流电阻的计算。

回路直流电阻就是电缆中壹个回路接成环路时的直流电阻,根据电工基础概念且考虑绞合因素,其计算公式如下R0=ρ——导电线芯的电阻率(欧毫米/米),见表3—9。

λ——导电线芯的总绞合系数,导电线芯每次绞合的绞合系数见表3-10,总绞合系数为各次绞合时绞合系数的乘积;l——电缆的长度(米)。

S——导电线芯的截面积(mm2)如果将导电线芯的截面积s以导电线芯直径d表示,且且换算为每km的电阻值,则(3-1)式变为式中,d——导电线芯直径(毫米)。

由上式可见,直流电阻主要和导电线芯材料的电阻率ρ和直径d有关。

表3-9中电阻率ρ值是温度为20℃时的值。

当温度不等于20℃而为任壹温度t℃时,则电缆回路的电阻R能够用下式进行换算:(欧/km)(3-3)式中——温度为20度时的导线电阻;——电阻温度系数(20度),见表3-9.2、交流附加电阻的物理概念和组成于回路中通以交变电流后,所引起的附加电阻是由于集肤效应、邻近效应和于周围金属媒质中产生的涡流损耗三部分所引起的。

因为通交流电后,于导体内部和周围将产生磁场,由于交变磁场作用于导体,且因此而引起能量损耗,从本质上能够认为是电阻的增加。

这样,所增加的电阻就称为交流附加电阻。

附加电阻能够分为下列三种。

(1)由集肤效应引起的附加电阻集肤效应是由沿导线内产生的涡流所造成的。

如图3-14所示,当交流电通过导线时,则于导线内部产生交变磁场H内,变化的着的内磁场的磁力线穿过导线内部时,于导线内部就感应出涡流I B.涡流的方向根据楞次定律来确定。

于导线的中心,涡流的方向和基本电流的方向相反,合成电流为X;而于导线表面,涡流X和基本电流I方向相同,合成电流为X;结果使得导线横截面上的电流重新分布,导线表面的电流密度增大,而导线内部电流密度减小。

这种由于本导线内的涡流把基本电流挤到表面上的现象称为集肤效应。

集肤效应和电流的频率、导线的电导率、磁导率及直径有关。

电流频率愈高,集肤效应就愈显著,电流几乎仅通过导线的表面,这就相当于导线通电流的截面积减小,因而使回路的有效电阻增加。

这部分因即负效应而增加的电阻用R表示。

染(2)由邻近效应所引起的附加电阻邻近效应是回路中壹根导线通过的电流于另壹根导线中产生的涡流所造成的。

如图3-15所示,回路中的“导线1”通过交流时,它的外磁场H外于“导线2”上引起涡流I,这壹涡流和“导线2”上的基本电流相互作用后,于“导线2”靠近“导线1”的壹面,涡流I和基本电流I方向相同(I+I)而于远离“导线1”的壹面则方向相反(I+I)。

同样,于“导线1”中也发生电流重新分配的情况。

涡流和基本电流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得于“导线1”和“导线2”彼此对着的壹面电流密度增加,而于远离的壹面电流则减小,这种现象称为临近效应。

临近效应除和电流频率、导线的电导率、磁导率及导线直径有关外,仍和俩导线的距离有关。

当存于临近效应时,电流均趋向俩导线相邻的壹侧,这样也使通电流的有效截面积减小,从而使回路的有效电阻增加。

这部分由临近效应增加的电阻用R邻表示。

(3)由邻近金属损耗所引起的附加电阻回路电流的外磁场会于邻近的导线中、周围的屏蔽层中、金属套及铠装等金属中引起涡流。

此涡流使邻近金属变热且产生能量损耗,这种损耗势必吸引传输回路中的壹部分能量,因此,能够见成于传输回路上有壹个附加电阻R金。

综上所述,回路的有效电阻R是由R0、R集、R邻和R金组成,即R=R0+R~=R0+R集+R邻+R金(3-4)有效电阻的四个部分中,前三部分能够利用电磁场理论进行计算,而对R金的计算则非常困难,壹般是用实验的方法或利用经验公式来确定。

3.二孤立导线有效电阻的计算所谓二孤立导线,是指于无穷大的空间内,只有壹个回路的俩根导线,而周围没有其他回路和金属层。

于这种情况下,于有效电阻的计算公式中,就不包括R金部分,而剩下R0、R集和R三部分。

对于R集和R邻的大小决定于导线界面上电流分布的不均匀程度,而电流分布的不均邻匀程度是很难确定的,因此我们求取有效电阻的方法是根据能量不灭定律。

当导线通以交流电后,它将遇到由导线的有效电阻R和内电感L内所组成的阻抗Z=R+,所产生的能量损耗,用复数功率P表示为(3-5)复数功率的实部表示有有功功率,虚部表示无功功率。

根据能量不灭定律,这部分功率是由外界所供给的,就是说有壹部分大小相等的功率流入导线内部。

如果能把流入导线内部的复数功率求出,根据其实部可求的有效电阻,根据其虚部可求得内电感。

由电磁场理论来求二孤立导线所构成的回路有效电阻的计算公式为(欧/km)(3-6)从前面分析可知,二孤立导线的有效电阻应该包括三项,即R=R0+R集+R邻,于(3-6)式中也包括三项,我们来分析壹下每壹项是否符合上述的推论。

第一项,R0——回路的直流电阻;第二项,R0F(x)——由集肤效应引起的附加电阻,其中,即这部分电阻和导电线芯直径、信号频率、导线的磁导率和电阻率四个参数有关,所以我们判定它是由集肤效应引起的附加电阻R集。

第三项,是由邻近效应引起的附加电阻。

因为它除了和导线直径、信号频率、导线的磁导率和电阻率四个参数有关外,仍和回路二导线间距离有关,所以我们判定它是由邻近效应引起的附加电阻R邻。

4.对称电缆回路有效电阻的计算公式(3-6)可足够精确的计算出孤立对绞组的有效电阻。

但对于星绞组和复双绞组,就很难给出精确的结果。

因为于星绞组和复双绞组中除计算回路外,仍有另壹个回路存于。

当组中存于另壹回路时,对邻近效应有影响,此时相应于附近附加电阻有所增加,这可于(3-6)式引入修正系数P来考虑。

各种四线组修正系数P值列于表3-11中。

表3-11各种四线组的修正系数数p值壹般对称电缆中有若干个线组或金属套,所以仍要计及于其他线组及金属套中的涡流损耗而引起的附加电阻R金。

由此,对称电缆回路有效电阻的完全计算公式为(3-7)式中R0——回路直流电阻(欧/km);d——导电线芯直径(毫米);a——回路俩导线中心间距离(毫米);P——各种四线组的修正系数,表3-11;X——,为涡流系数,见表3-12;F(x)、G(x)、H(x)——均为x的特定函数,其值见表3-13及图3-16。

式(3-6)中的R金是计算于回路外的其他回路及金属套中的涡流损耗引起的附加电阻。

因为回路周围的电磁场分布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对附加电阻R金不可能进行精确的计算,壹般是实验方法来确定的。

对于1.2毫米铜芯铅套单四线组电缆,于30~252千赫范围内,R金值约为的25~30%,四组电缆为10~15%。

对于1.2毫米铜芯铝套单四线电缆,于30~252千赫范围内,R金值约为的10%左右,四线组电缆8~12%。

5.有效电阻和回路的结构尺寸及频率的关系于频率为60千赫时,R邻和线芯间距离a的关系曲线示于图3-17。

由图可知,a≥4d时邻近效应很小,该图亦绘出导电线芯直径为1.2毫米的电缆回路的R集以作比较。

图3-18所示为60千赫时,导电线芯直径由1.0毫米加粗到1.6毫米时,有效电阻所发生的变化。

由图可见,随导电线芯直径的增大,回路的直流电阻显著地降低,但同时交流附加电阻R~却增大。

所以于电缆传输直流或低频电流时,导电线芯直径的增大将使R大大降低,于增加通信距离方面来说是有显著作用的。

但于高频通信时,涡流损耗显著地降低了增加导电线芯直径所起的效果,当导电线芯直径增加到某壹值时,于通信质量和通信距离方面所获得的效益,将抵不上由于加粗导电线芯直径所增加的金属损耗费。

这就是为什么于高频电缆中应用的导电线芯直径不大于1.2~1.4毫米的原因之壹。

表3-14中列出了a=4.14毫米,d=1.2毫米星绞电缆省外有效电阻及各分量和频率的关系。

直流电阻是和频率无关的,交流附加电阻均是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回路的有效电阻也将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大。

二、对称电缆的电感当回路通以交流电后,则于回路的导电闲心中和回路周围产生磁通φ,于导电闲心内的称为内磁通,于导电线芯外的称为外磁通。

二电感为磁通和φ和引起磁通的电流之比,所以相应于内磁通和外磁通亦有内电感L内和外电感L外,总电感为L=L内+L外。

内电感L内是导线内部的磁通和流过导线的电流之比所决定的。

导线内磁通的大小和导线内的电流分布有关,因此内电感L内和导线内的电流分布有关。

内电感的计算公式可于求二孤立导线有效电阻时,其复数功率的虚部来求得。

其计算公式如下L内=Q(x)10-4(亨/km)(3-8)外电感L外是导线外(和回路本身所交链的)磁通和流过被交链导线中电流之比,即L外=φ/I。

对称回路的磁场分布如图3-19所示。

回路俩导线中,由导线a中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强度为H a=由导线b中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强度为H b=从图3-19上能够见出H=H a+H b=因此,外电感H外可由下列求得L外=回路俩导线==,则回路中间为非磁性介质,,则或由此可得对称电缆回路的总电感式中——总的绞合系数;a——回路俩导线中心间距(mm);d——导电线芯直径(mm);Q()——为=的特定函数,其值见表3-13及图3-16。

由(3-11)式可见,外电感决定于导电线芯直径和导电线芯间的距离。

内电感决定于导电线芯本身的特性(导线直径,材料的磁导率和电导率)和传输电流的频率。

图3-20示出了线间距离改变时,内电感的变化情况。

随导线间距离a的增加,回路所交链磁力线的面积增加,因而外磁通增加,外电感亦随之增加。

正因为这样,架空明线的电感较电缆的电感大俩倍多。

随着导电线芯直径d的增加,集服效应增强,导线中的磁通减小,因而内电感减小。

同时,由于外磁通所穿过的面积减小,外电感就下降,因此回路总电感随导电线芯直径的增加而减小,如图3-21所示。

随传输电流频率的增加,回路的总电感将减小。

这是由于频率增加时,集服效应增强,使内电感减小,而外电感和频率无关,所以随频率的增加,总电感近似于外电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