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基础选型与设计
建筑基础选型方案

建筑基础选型方案建筑基础选型方案是指在建筑设计和建设之前,对建筑物的基础结构进行选择的方案。
建筑基础是建筑物的支撑和承重结构,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合理的选型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针对建筑基础选型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建筑基础的选型应该根据当地的土地条件、气候特点、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考虑。
不同地区的土质和地质条件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选型方案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比如,在土壤较软的地区,应选择适合软土地区的基础结构,如桩基础、扩展基础等;而在地震频发的地区,应选择抗震性能较好的基础结构,如隔震基础等。
其次,建筑的用途和规模也是决定基础选型的重要因素。
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建筑物对基础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比如,高层建筑由于自身重量和风荷载较大,需要选择承重能力较强的基础结构,如框架基础、筏基础等;而低层建筑则可以选择相对简单的基础结构,如壁式基础、梁式基础等。
此外,经济性也是基础选型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在选型方案中需要综合考虑建筑基础的施工和维护成本,以及其使用寿命等因素。
对于一些规模较小、使用寿命较短的建筑物,可以选择较为经济简单的基础结构,从而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
而对于一些大型、长寿命的建筑物,则需要选择更为耐久和稳定的基础结构,以保证长期的使用安全。
最后,建筑基础的选型方案还需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时效性。
基础结构的施工需要符合当地的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如施工空间、施工设备等。
同时,基础选型方案还需要考虑施工周期和施工工艺等因素,以确保基础工程能够按时按质完成。
综上所述,建筑基础选型方案是一个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过程。
在选型方案中,应考虑土地条件、气候特点、地质条件、建筑用途和规模、经济性、施工可行性和时效性等因素,以制定出适合的基础结构方案。
只有选择合理的基础结构方案,才能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因此,在建筑设计和建设之前,有必要对建筑基础进行仔细的选型方案制定。
高层建筑基础的设计选型与应用

矍
荷小 载 酶 较
盐
、
柱 网分布较均匀m , J 可采用柱下独立基
詈
和 建 嚣 囊
响范
.
l n 一~ 。 一 ~一一 ~ ~~一 。 、 一 一
主 羹 襄萋
萎 篓 曼萎 旦 主 篓 篡 曼 : :曼 墨
载较大时
’当虑用 然基 , 明筑荷影 h 考 采 天 地 时应 建 物 载 查
载 传 递 给 地 基 的重 要 作用 。 基 础工 程 所 耗 费 钢 材
3 柱( 底 轴 力: 前期 基础 的 型式一 般是 通 ) 墙) 设计
大、 水泥 用量 多 、 工难 度 大 , 造 成 基础 工 程 造价 施 都
在整 个工 程 中 比重较 大, 而且 当地 质条 件 复杂 时 , 比 重 还 会增 加 。 因此 , 择合 理 的基 础 形式 是 保 证建 选 筑结 构安 全 、 降低 工程 造价 的一 个有 效措 施 。
高层 建 筑 基础 的设 计 选 型 与应 用
李舒 颜 , 牧 涛
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s o 2 4 os )
摘 要 : 要 对 高 层 建 筑 基 础 选 型 与 设 计 的依 据 及 相 关 因素 进行 了分 析 。 工程 建设 中的 几种 常 见 情 况 所 宜 采 简 对 取 的基 础 型 式进 行 了简 单 的 介 绍 。
苴 卜 老 由 挂 皂 甘 晤 巳 敕 休 鸹 牵 k 同 一
框架 框架一 剪力墙
剪 力 墙
பைடு நூலகம்
轻质 墙 轻质墙
混 凝 土 墙
8 ~2 . 1. 0 0 1. 1. 0 ~4 O O
1.~ 8O 4O l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及结构选型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及结构选型刍议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在建筑施工建设工程项目中,高层建筑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并且对于施工技术水平与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进行高层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以及结构选型的分析,有利于提高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水平,保证高层建筑施工中结构功能与质量的提高完善,有利于推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发展进步,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选型分析;功能;建筑质量;分析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中,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结构设计,与一般的地层建筑施工项目和多层建筑施工项目,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结构设计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是,在进行高层建筑项目的结构施工设计中,要将常规的啊建筑工程项目竖向或者是水平结构的设计情况,转化为高层建筑的竖向或者是水平方向的结构设计时,首先需要将常规建筑工程的竖向结构转化成为较大的建筑柱体以及墙体、井筒,其次,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的侧向力作用下倾覆力矩以及变形剪力作用的设计中,要比常规建筑的的作用力大很多。
总之,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以及选型过程中,与低层建筑工程相比,对于结构设计以及选型要求更加严格,只有在保证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与选型质量基础上,才能实现对于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以及安全质量等进行保证。
1、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与结构类型分析1.1 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的影响因素高层建筑是一个个单体, 它的可统计性差, 影响因素多, 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大, 从信息角度看,它的不确定及不确知的信息多,同时其综合性也很强,表现在其结构方案不仅仅取决于力学分析,而是应该综合考虑到环境、经济、安全、适用等多种因素。
对于千差万别的建筑方案,除了对建筑美学等的考虑外,影响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1)环境条件。
主要包括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基本风压等。
(2)建筑方案特征。
主要包括方案建筑的高度、高宽比、长宽比以及建筑体型,其中建筑体型包括平面体型和立体体型。
高层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ppt课件.pptx

框架侧向变形
2.2.2 剪力墙结构体系
定义:房屋竖向承重结构全部由剪力墙组成。
剪力墙结构平面图
典型剪力墙结构平面布置
剪力墙结构特点
抗侧刚度大,侧移小 室内墙面平整 平面布置不灵活 结构自重大,地震作
我国最高的钢框架结构——北京长富宫,22层,94米
典型框架结构柱网平面布置
典型框架结构剖面示意图
框架结构特点
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 施工简便,较经济 抗侧刚度小,侧移大 对支座不均匀沉降较为敏感
框架结构分类
按施工方法不同,框架结构可分为现浇式、装配式和 装配整体式三种。
构的抗扭作用
2.2.4 筒体结构体系
定义:是指由一个或几个筒体作为竖向承重结构的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筒体结构平面图
筒中筒 多重筒
框架-核心筒 成束筒
特点 筒体结构
框筒-框架 是空间结构, 具有很大的
侧向刚度及
水平承载力,
并具有很好
的抗扭刚度。
目前世界最
高的100幢
高层建筑约
多筒体
有2/3采用 筒体结构。
由于它可以看作是由两级框 架组成,第一级为巨型框架,是 承载的主体;第二级是位于巨型 框架单元内的辅助框架(只承受 竖向荷载),也起承载作用。因 此,这种结构是具有两道抗震防 线的抗震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 性能。
小框架 巨型梁
巨型柱
上海证券交易所
2.2.6 各种结构体系的 最大适用高度和最大高宽比
平面布置
规则性
平面宜简单、规则 平面长度不宜过长 突出部分宜减小 凹角部分应采取加强措施
高层建筑设计与选型

高层建筑设计与选型[摘要] 随着高层建筑高度、规模、投资与复杂性等逐步增大,结构选型所面临的对象及其所处环境、需考虑解决的问题及所用的知识日趋复杂,结构选型的难度与重要性增大、时间增长,耗费的人力、财力、物力增加。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选型通常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它不仅要考虑到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建筑施工的要求,而且要从建筑设备安装、结构选材方面进行考虑。
最后还需考虑各种结构体系的综合经济指标。
本文主要简单介绍高层建筑设计与选型。
[关键词] 高层建筑设计结构选型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属性不再是停留在适用与经济上,而是逐渐上升为适用、坚固、经济与美观并存。
而这坚固与美观则绝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的骨架——结构型式。
我们在关注结构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它的可靠性,此外很重要的还是它的形态,可以说没有结构就没有造型,也就没有空间。
一、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1.1.水平倚载成为决定性冈素。
建筑物自蕈和楼而使用荷载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建筑物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嚷向构件中引起的轴力,是与建筑物高度的二次方成正比;另外,对某一定高度建筑物而言,嗲向倚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倚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结构动力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1.2轴向变形不容忽视。
高层建筑中,竖向荷载数值很大,能够在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从而会对连续梁弯矩产生影响,造成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还会对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牛影响,要求根据轴向变形计算值,对下料长度进行调整;另外对构件剪力和侧移产生影响,与考虑构件竖向变形比较,会得出偏于不安全的结果。
1.3侧移成为控制指标。
与较低楼房不同,结构侧移已成为高楼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
随着楼房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变形迅速增大,因而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应被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内。
高层建筑结构基础选型和优化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基础选型和优化设计摘要:高层建筑基础承担着将高层建筑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给地基的重要作用,在设计时,应将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协同考虑。
在地震区,凡是地基基础好的,建筑结构所受到的破坏就轻,危害就小,否则就破坏严重。
在工程质量事故中,如果基础工程出现质量问题,补救起来相当困难,还会给工程造价和工期带来较大的影响。
所以,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除了保证基础本身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考虑地基的强度、稳定性及变形的要求,为使基础设计更合理,应综合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结构设计the high-rise building foundation will bear the superstructure of load transfer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foundation, in the design, should will superstructure and foundation and foundation collaborative consideration. in earthquake zones, all good foundation, building structure damage by light, the harm is small, or destroyed. in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accident, if th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appear quality problem, remedy is very difficult, still can give a project cost and time limit for a project to bring greater effects. so, in the foundation design, in addition to ensure that the foundation itself is should have enoughintensity and stiffness outside, still should consider the foundation intensity, stability and deformation requirement, to make the foundation design more reasonable,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upper structure, foundation and foundation work together.keywords: high building structure selection structure design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高层建筑基础的重要性,表现在基础形式的多样性和影响因素的复杂性。
高层建筑结构与选型

框架结构的特点
(1)框架结构的承重结构和围护、分隔构件完全分开,墙
(2)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能够满足生产工艺和使用功
(3)框架结构采用的材料是型钢和钢筋混凝土,有很好的 抗压和抗弯能力,由于梁、柱刚接,抗侧移和抗振动能力 强,抗震性、整体性和延通性较好。
框架柱网布置简单、规则、整齐,对结构是非常有利的,经济效果也
好。但有些建筑平面采用周边复杂的形式来表示建筑艺术的效果,这就出
现了在复杂的建筑平面形式上力求简单的柱网布置的协调问题。
2、 纯剪力墙体系 普通剪力墙结构是全部由剪力墙组成的结构体系,其墙体
的布置实际上等于将砌体结构的块体承重墙换成现浇的钢筋混
第二节 高层建筑结构与选型
一、结构型式按材料区分
(一)砌体结构:加筋砌体结构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性好、刚度大、变形小;阻尼 比高、舒适性佳;耐腐蚀、耐火、维护方便、造价低。但 截面大、自重大。
(三)钢结构:强度大、韧性大、易加工;断面小、自重轻、 抗震性好;可在工厂加工、缩短工期、施工方便;但用钢 量大、造价高;耐火性差。
框架结构体系 (a)横向框架体系;(b)纵向框架体系
• 框架结构体系
优点:布置灵活; 缺点:侧向刚度较小。
4000 5800 6200 5800 4000
北京长富宫中心 26层,90.85m, 89年建成。
4000 8000
8000
8000
8000
8000 4000
框架结构的平面布置方式
(1
工业建筑的柱网布置可分为内廊式和跨度组合式两种, 内廊式柱网的常用尺寸:柱距为6.0m,跨度一般采用6.0m、 6.6m和6.9m,走廊宽一般为2.4m、2.7m和3.0m。跨度组合 式柱网的常用尺寸:柱网采用6.0m,跨度采用6.0m、7.5m、 9.0m和12m。层高一般为3.6m、3.9m、4.5m、4.8m和 5.4m。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选型与一般要求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选型与一般要求梁金胜(广州市住宅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23)摘要:随着高层建筑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越来越普遍,高层建筑基础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被业内人士所重视,那是因为高层建筑基础承担着将高层建筑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给地基的重要作用,在设计时,应将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协同考虑,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
经过技术经济比较,严格遵照国家有关规范进行设计,才能得出较经济合理的方案。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设计选型;设计要求Abs tract:wit h t he hig h-ris e bu ild in g s in o ur coun try is be com ing more an d more co mmo n inen gin ee ring con st ructio n,hig h b uildin g fou nd atio n as a h igh b uild ing structu re o f the syste m is an importan t pa rt o f th e indu s try wa s also in creas ing ly atten tion,that is becaus e h igh bu ildin g fou n dat ion will bear the su pers tru cture of loa d tra ns fer to th e impo rt an t role o f foun d at ion,in the d esign,sh ou ld will s upe rs tru ctu re and fo und atio n a nd fou nd atio n collaborativeco ns ideratio n,s elect the re aso nab le fou nda tion form.After techn ical an d e co no mic com p aris on, strictly comp ly wit h t he re levant sta te re gulat ions,carry ou t th e des ign,can we re ach a m ore reas ona ble schem e.K e ywo rd s:high b uild ing,bas ic d esign selection;Desig n re quirem ent s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高层建筑中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对高层建筑本身及其周围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其造价与工期对高层建筑总造价和总工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基础选型与设计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也越来越
普遍,而高层建筑基础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被业内人士所重视。
这是因为高层建筑基础承担着将高层建筑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给地基的重要作用,在设计时,应将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协同考虑。
在地震区,凡是地基基础好的,建筑结构所受到的破坏就轻,危害就小,否则就破坏严重。
在工程质量事故中,如果基础工程出现质量问题,补救起来相当困难,还会给工程造价和工期带来较大的影响。
所以,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除了保证基础本身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考虑地基的强度、稳定性及变形的要求,为使基础设计更合理,应综合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
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基础工程在高层建筑的工程
造价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基础工程所耗费的钢材、水泥用量多,施工难度大,一般情况下基础工程造价占土建工程总造价的20%左右,工期占土建工程的20-30%,当地质条件复杂时,其造价和工期所占的比重还会增加。
因此,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与计算方法,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降低工程
造价的一个有效措施。
高层建筑基础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基础形式的多样性和影响因素的
复杂性。
在一些地质条件差的地区,基础的设计与施工涉及面广,它不仅与上部结构和基础本身有关,还与地基土的性质、水文条件、周围环境等因素相关。
基础工程在雨季施工时,也会给施工增加很多困难,还会造成一些局部的返工,土建工程拖延工期往往就和基础工程进度有关。
因此,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对缩短施工工期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 高层建筑基础选型的主要依据
在基础工程设计中,根据各地区不同的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基础型式,是个关键问题。
一般情况下应考虑以下条件:
2.1高层建筑基础首先应满足基础本身的强度要求,上部荷载分布应尽量均匀;
2.2基础应支承在较坚固或较均匀的地基上,应考虑持力层及其下卧层的整体稳定,同一栋建筑不宜采用多种不同类型的基础型式;
2.3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应满足建筑物使用上的要求,例如人防要求、设置地下车库、地下酒吧、地下商场、地下餐厅等要求。
2.4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应满足构造的要求,如高层建筑箱基的埋深、高度,基底平面形心与结构竖向静荷载重心相重合,对偏心距的要求、沉降控制等;
2.5根据上部结构的不同结构形式(框架、框剪及剪力墙结构)选配合理的基础型式;
2.6高层建筑基础.一般埋置较深,因此,应考虑深基坑开挖及地下水抽排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以及地下水造成施工难度的增加和对工程质
量的影响。
3 高层建筑基础选型时应考虑的因素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比一般建筑基础要更复杂,总的来说,它具有荷载大、埋置深及要求严的特点,在选择基础型式时与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上部结构类型、地质情况、抗震性能、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及施工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在基础选型与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3.1当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无地下室、地基较好、荷载较小、柱网分布较均匀时,可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在抗震设防区,其纵横方向应设连系梁,连系梁可按柱垂直荷载的10%引起的拉力和压力分别验算;
3.2当上部结构为框架或剪力墙结构、无地下室、地基较差、荷载较大时,为了增加基础的整体性,减少不均匀沉降,可选用十字交又钢筋砼
条形基础或桩基,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又不采用桩基或其他人工地基时,
可以选用筏基;
3.3当上部结构为框架或剪力墙结构、有地下室、上部结构对不均匀沉降限制较严、防水要求较高时,可选用箱基;
3.4当上部结构为框一剪结构、无地下室、地基条件较好时,可采用十字交叉钢筋砼条形基础或筏基;
3.5当上部结构为框一剪结构、有地下室、无特殊防水要求、柱网、荷载及开间分布比较均匀、地基较好时,可选用十字交叉刚性墙基础;
3.6筏基上柱荷载较小或中等、柱距较小且等距的情况下宜采用无梁筏板基础,当柱荷载相差大且柱距又较大时,宜采用梁板式筏基;
3.7当地基较差或很差时,采取上述各类型基础仍不能满足设计时,可选用桩基或其他有效的人工地基;
3.8高层建筑如遇下列情况,与深基础或其它人工地基相比较经济,且施工条件又可能时,可采用桩基;
3.8.1地基软弱,作为天然地基,其承载力或沉降量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时;
3.8.2相邻建筑物之间相互影响,地基将形成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
3.8.3对沉降有特殊要求时;
3.8.4限于现场既有建筑不允许开挖,又无其他施工手段时;
3.8.5土层变化较大、厚度不均匀或下卧基岩面起伏相差较大而将引起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
3.8.6采用深埋天然地基,在经济上、施工条件上进行比较又不经济时。
4 岩土工程勘察在高层建筑基础选型与设计中的作用与要求
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是隐蔽、复杂和可变的,这种可变性既来自天然条件变化的影响、也来自人类活动的影响。
可变的岩土特性和复杂的工程建设相互作用,可能引起各种后果。
而设计与施工单位主要着眼于基础和上部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勘察单位则着重于了解和反映岩体和土体现有的特性,这就是多年来地基处理和基础工程浪费大而有时还难免出事故的根本原因。
所以,每一项岩土工程任务,均带有相当程度的研究性质,搞得好可以给设计提供可靠依据、确保工程质量、缩短工期、节约建设资金,搞不好也可能浪费大量资金,甚至还可能导致工程事故,造成生命财产严重损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虽然建设场地的地质条件在多数情况下是隐蔽的,但目前的工程勘察和技术手段,一般还只能做到相对的准确。
例如,规范规定勘察钻孔的最小间距,地质剖面图上两钻孔之间的地层实际上是靠推断勾绘的,埋藏在土层以下的石灰岩层面起伏变化是无法绘出其真实情况的;岩石风化带的厚度也很难确定;卯砾石层密实程度和所含的砂与粘性土也是变化很大的。
象将这样相对准确的地质资料提供给设计人员,设计人员也只能作出相对准确的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而修改设计。
如何使工程勘察更加准确地反映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使勘察成果能给基础设计提供更可靠的计算参数和设计依据,那么在工程地质勘察时,应结合当地工程实践经验和建筑拟采用的基础型式,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资料。
4.1当考虑采用天然地基时应查明建筑物荷载影响范围内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土层分布、深度、厚度及均匀性,以及有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如古河道、古池塘、坑道、土洞等,对地基的稳定性及承载力、变形指标等作出评价。
对岩石残积土地区,还应划分出残积土中由岩脉分化成的相对软弱层。
4.2当考虑采用沉管灌注桩及预制桩时,应查明在桩基影响范围内各土层岩性、分布、深度、厚度,应提供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值,对花岗岩和下古生界的混合岩分布区,尚应着重查明残积土中的未风化球体及岩脉的存在,并提供各土层的承载力及桩周摩擦力。
4.3当考虑采用冲、钻、挖孔桩时,应查明建筑物范围内第四系地层与基岩的分布、埋深、厚度,并提供各土层的承载力及桩周摩擦力,应划分土层与岩层及各种风化带分界线,及岩层中有无断层构造带,并查明其产状及宽度、厚度。
4.4应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类型和水质。
当采用挖孔桩或深基础时,可用抽水试验方法查明地质的渗透性、地层涌水量、水位变化和规律、以及出现流砂的可能性。
总之,在进行高层建筑基础选型与设计时,如果能综合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周边环境等各方面因素,选择合理的基础型式进行设计,保证结构安全与稳定,将给建筑工程的质量、造价和工期带来巨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