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二-人教必修三《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3

人教版语文高二-人教必修三《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3
人教版语文高二-人教必修三《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3

人教必修三《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

一、教材依据:

1.人教新课标教材实验教科书必修3第5课《杜甫诗三首》。

二、设计思想: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

.........之作。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诗歌,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会这首诗情景的和谐统一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愤激之情。

3.情感目标:了解杜甫“致君尧舜上”的抱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四、教学重点:

1.体会本诗情与景和谐统一的艺术特色。

五、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在诗中写景与抒情的完美统一。

六、教法选择:

搜集资料,了解背景知识;阅读品味,读悟结合;质疑思辨,合作探究。联系生活,巩固体验。

七、学法指导:

感知-理解-应用-迁移

八、教学准备:

九、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1.走近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他的一生大致经历过这样几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与李白结为朋友,后又遇高适,三人同游。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兵车行》、《丽人行》(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月夜》、《春望》、“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

呈吴郎》、《登高》、《秋兴》。

2.杜甫的思想: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

“诗史

..”。

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杜诗

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

.....”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

㈡创设情景,自读自悟

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性最高的诗。

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他死时59岁)

2..教师范读本诗,指导学生朗读。(律诗的朗读要点)

㈢读读议议,披文入情。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内容。(站在诗人的角度,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1.题解:

2.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解析: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起全篇萧飒哀残之基。

3.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解析: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就将眼前景和心中景连成一片,使人感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分明是阴沉压抑、动荡不安的心情和感受的写照。“江间”,即巫峡;“塞上”,即巫山。“兼”、“接”二字,写出浑莽之象。

4.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解析: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丛菊两开”,指诗人于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见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故对菊掉泪。“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随之开。孤舟本来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踪,却把

诗人的思乡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见舟伤心,引出故园之思。

5.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解析:我清晰地听到,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催刀尺”,即催动刀尺。“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孤独、忧伤之感。㈣、赏析本诗

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2.颔联: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阴森气氛: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

尾联:写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结束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兼备,浑然一体。

㈤小结本课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㈤作业设计

1.书面作业:背诵这首诗,并尝试默写。

2.课外练习:精析精练。

课后思考:杜甫的炼字意识。

附:板书设计

咏怀古迹.其三(总第22课时)

一、设计思想: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

.........之作。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诗歌,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理解诗中塑造的昭君形象②掌握诗中所用技艺和手法。

2.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愤激之情。

3.情感目标:如何正确对待命运中的不公平与挫折。

三、教学重点:

1.理解王昭君的形象。

四、教学难点:

1.深入理解杜甫在诗中的情感。

五、教法选择:

搜集资料,了解背景知识;阅读品味,读悟结合;质疑思辨,合作探究。联系生活,巩固体验。

六、学法指导:

诵读-讨论法-围绕中心分析细节材料法

七、教学准备:

八、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1.杜甫的《咏怀古迹》组诗。

《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2.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从四川经过三峡,到湖北荆州路途上。属于杜甫晚年的作品。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对此,晚年作者也时有愤激之情。关于王昭君,学生可以自己谈谈。

㈡创设情景,自读自悟

1.教师范读本诗,指导学生朗读。(律诗的朗读要点)

字音:壑(hè)冢(zhǒng)省(xǐng)

2.学生朗读本诗,注意律诗诵读的节奏与平仄、韵律。

㈢读读议议,披文入情。

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内容。(站在诗人的角度,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然后结合注释,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诗的内容。

示例: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只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㈣、赏析本诗

1.赏析诗歌的语言:

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昭君一生的悲剧)

问:这一联中的那一个字用得很好,为什么?

明确:“赴”在这里的意思是“奔向,投向”。诗人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

2.颔联:一去

..青冢向黄昏。(再写不幸,兼写帝王昏庸)

..紫台连朔漠,独留

问题:⑴释“连”“向”“青冢”“紫台”

分析:“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

⑵“一去”与“独留”

分析:“一去”,生不能归来;“独留”,死永葬漠北一去一留,一生一死,对比鲜明。由“一去”(离别)到“独留”(死去),用时间的跨度来展示昭君一生的悲剧命运;由“紫台”(汉朝)到“朔漠”(胡地),用空间的跨度来表明昭君远离祖国故乡的痛苦。“连”和“向”将时间空间加以连接,强化了悲剧性。

3.颔联:画图省识春风面

..空归月夜魂。(讽刺汉元帝的昏庸)

...,环珮

思考:⑴“春风面”和“环佩”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春风面”通感手法,写昭君颜容之美丽。(触觉感受与视觉感受)。“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部分代整体,取相关性)

⑵这两句联写,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看法?

明确:正是因为元帝的昏庸,才造成了昭君魂魄空回的悲剧,表达了诗人对昭君悲剧命运的深深同情,也表达了对昏庸元帝的讽刺。

4.尾联:千载琵琶

..曲中论。(昭君的千载遗怨)

..作胡语,分明怨恨

思考:⑴为什么这首诗中乃至了“琵琶”这一意象?

明确: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⑵如果诗眼出现在本联中,那么什么是这首诗诗眼呢?

明确:怨恨

㈤合作探究:

1.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怨恨,那么昭君怨恨什么呢?

讨论:一恨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夜魂归,思念故乡的幽怨。(一,独,环)二恨:二恨——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2.《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讨论:诗人是借昭君的“怨恨”来抒写自己内心的愤激之情。下表可以看出他们之间怨恨的联系。

昭君的千载之怨诗人的愤激之情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㈥小结本课: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作业设计

1.书面作业:背诵这首诗,并尝试默写。

2.课外练习:《精析精练》第五课的习题。

附:板书设计

咏怀古迹.其三(总第23课时)

一、设计思想: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

.........之作。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诗歌,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理解诗中塑造的昭君形象②掌握诗中所用技艺和手法。

2.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愤激之情。

3.情感目标:如何正确对待命运中的不公平与挫折。

三、教学重点:

1.理解王昭君的形象。

四、教学难点:

1.深入理解杜甫在诗中的情感。

五、教法选择:

搜集资料,了解背景知识;阅读品味,读悟结合;质疑思辨,合作探究。联系生活,巩固体验。

六、学法指导:

诵读-讨论法-围绕中心分析细节材料法

七、教学准备:

八、教学过程:

㈠继续探究

1.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那写的是什么?

分析:首联赏析――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另外,这是一首怀古诗,一般要求咏吟所凭吊的古迹。写景叙事,为抒情作铺垫。

㈡探究问题2

1.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分析: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㈢读读议议,披文入情。

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内容。(站在诗人的角度,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然后结合注释,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诗的内容。

示例: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只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㈣迁移应用

1. 试分析颔联中“独”的表达效果。

明确:“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

2.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㈤合作探究:

1.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讨论:(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小结:——“悲昭君以自悲也”

㈥迁移训练:(比较阅读)

西施滩(崔道融)西施(罗隐)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立意:(同情西施)(“家国兴亡自有时”的自然规律)

手法:(借景抒情、比喻)(对比、反问)

作业设计

1.书面作业:思考课后第二课。点拨:对比反衬手法

板书设计:(略)

登高(总第24课时)

一、设计思想:

这是一篇登高永远、即景寄怀

.........之作。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诗歌,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背景、意象、品味语言、意境,赏析诗歌。

3.情感目标: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三、教学重点:

1.体会这首律诗的结构特点。

四、教学难点:

1.学习通过意象来赏析诗歌。

五、教法选择:

搜集资料,了解背景知识;阅读品味,读悟结合;质疑思辨,合作探究。联系生活,巩固体验。

六、学法指导:

诵读-讨论法

七、教学准备:

八、教学过程:

㈠背景研究

1.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确良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关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㈡阅读诗歌,重现情景(情景重现法)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诗歌,根据背景及诗歌内容,重现当时的情景。

公元767年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

㈢品读诗歌,赏析诗歌语言、意象、意境。

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急-身冷心更凉。高-渺小,孤独。鸟飞回-无家可归。清、白-冷色调。

讨论:⑴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提示: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⑵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急”“高”“啸哀”、“清”、“白”、“飞回”。)

⑶写景共有多少字?有什么特点?(提示:14字,凝炼。)

⑷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分析:我们把这些寄寓了作者情感的景物叫做“意象”。

答:①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风,这样的风更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②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③猿的啼叫是哀伤的。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

④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

然内心也倍感凄凉。⑤回鸟,这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到处盘旋,形单影只。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⑥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

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分析:落木-落叶归根(干枯落叶,脱尽叶的树木)长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间的流逝,生命的奈何)

小结:首联颔联主要内容是写景,诗人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渲染了本诗沉郁、凄清、悲怆的感情基调。为后两联的抒情做铺垫。

3.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赏析:诗人长年漂泊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万里”写出流浪之远,“常”写出流浪时间之长。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又身缠重病。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补充:诗人这个时候已患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一只手不能动弹,处境堪忧。)

4.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讨论:⑴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及相关诗句?“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是怎么体现诗人内心愁苦的?

分析明确:“艰难”,指时局艰难。“苦恨”,痛苦地抱恨,遗憾。“潦倒”,指生活困苦而衰颓。时世艰辛,自己一无所就,只落得满头白发,以致抱恨终生。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其悲痛之情,更加深了一层。诗人忧国伤时的悲情,到了极至。(德育目标渗透点: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总结:这首诗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诗。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真是怎一个“悲”字了得啊!

㈣诗歌鉴赏指导

1.重现情景――结合知人论世,结合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把握,重建诗人写诗的情景,设身处地,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情景句是“悲秋”)

2.感知意象――古典诗歌中,作者感情是通过一组(个)寄寓了作者情感的景物表现出来,这个景物就是诗歌的意象。

3.梳理意脉――把握诗歌的情景语,然后是诗句语言的相互照应关系,分析重要意象(景与情),在阅读中感情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㈤合作探究:

1. 读诗要抓住消息句,品味要品情景语。诗中哪一句是这样的消息句?它有什么作用?

分析:万里悲秋常作客。“悲秋”是情景语,透露了诗人内心的消息。这句诗在结构上有重要作用,它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联系起来了。

2. 本诗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提示:从画面美和情感美分析)

分析明确:首联两句出现六个意象,好像六个特写镜头,仰视俯察,绘形绘色,绘声绘动,勾勒出一幅严秋肃临天下的生动图画。特别要注意“猿啸哀”和“鸟飞回”两个细节,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诗人寓情于景,萧条惨淡的画面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哀猿的啼声暗示着诗人的悲苦。

颔联勾画出一幅更广阔的长江秋景。从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浩茫而纷乱的思绪。

前四句诗最突出的特点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颈联“悲秋”二字下得沉痛,点醒了景物描写,由眼前景到心中情,使人感到诗人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就像无边的木叶和不尽的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

尾联将“悲秋”之意进一步深化。白发日多, 可见艰难潦倒之苦; 浊酒新停, 更难排遣悲愁。登台结果只是惹恨添愁, “无限悲凉之意, 溢于言外”。

全诗哀景写哀情,哀景蕴蓄哀情,哀景引发哀情,哀景烘托哀情。

㈥总结本课

1.如何赏析古代诗歌:品味诗句-再现情景-感知意象-梳理意脉-体会意境

2.如何把握诗歌的意象?如何体会本诗中以哀境写哀(借景抒情,烘托映衬)?

作业设计

1.思考课后第三题,并试着解答。

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同类诗歌鉴赏

书愤(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这两首诗都是个人身世感怀之作。

2、杜诗写登临所见,陆诗则是追忆早年的经历,怀念楼船铁马的战斗生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