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旅游的发展与研究文献综述
对于国内外体育旅游分析综述

对于国内外体育旅游分析综述体育旅游是一种结合了体育运动和旅游文化的新兴产业,目前正在国内外逐渐发展壮大。
体育旅游的概念其实可以追溯到古代,比如古代的奥运会,参赛的人们在奥林匹克山谷中既可以参加体育比赛,又可以享受旅游的乐趣。
但直至近年来,才真正意义上将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产业发展起来。
本文将对国内外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市场分析和前景进行综述。
一、国内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随着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旅游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体育旅游产业逐步崛起。
目前国内近几年逐渐发展了一些知名的体育旅游产品,如马拉松赛事、自行车赛事、滑雪和垂钓等。
2019年,第四届贡嘎国际登山节在四川省甘孜州举行,吸引了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登山爱好者,体育旅游今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元。
据数据显示,国内马拉松赛事从2013年的35场增长到2018年的1292场,2019年将是中国马拉松大爆发的年份。
目前,国内体育旅游的发展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是比较单一的体育项目,且运动项目与旅游景点的结合不够精致,产业规模和完整度不够高。
同时,体育旅游产业的市场营销手段也较为单一,未能深度挖掘潜在客户的需求和购买力。
二、国外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相比国内,体育旅游在欧美和澳洲等国家已经有较为成熟的市场和产业体系。
欧洲是体育旅游市场的领先者,其体育旅游目的地广泛,涵盖了足球、网球、高尔夫、滑雪、登山等多个项目类型。
英国是体育旅游市场的代表性国家,在足球、板球、高尔夫等方面拥有广泛的旅游资源。
美国则是最大的体育旅游市场,每年23亿美元的体育旅游产值等同于美国其他运动产业总和一半以上。
国外的体育旅游发展相对国内比较完善,不仅涵盖了多种运动项目,而且对于体育旅游的设施和场地有着完美的配套设施和优质服务。
同时,国外运营商和旅游机构有着多种多样的营销策略,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三、国内外体育旅游市场的分析虽然国内体育旅游市场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潜力巨大。
体育旅游文献综述

体育旅游文献综述体育旅游是指以体育活动为基础,以旅游为手段,融合旅游、体育、文化等多种元素的一种增加生活幸福感的新型旅游方式。
本文综述了体育旅游方面的文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一、体育旅游的定义文献对于体育旅游的定义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
有些研究者将体育旅游定义为一种为身体健康而进行的旅游,即以锻炼身体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比如登山、骑自行车等活动。
而有些研究者则将其定义为旅游和体育两者相互融合的一种旅游方式,以旅游为主要目的,但中间搭配有各种体育活动,既可以满足旅游的需求,又能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总体来说,体育旅游是体育和旅游两者的结合体,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是一种具有多方面意义的旅游方式。
二、体育旅游的发展历程体育旅游在我国发展时间并不长,但是近年来逐渐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冰雪等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展就开始逐渐展露出来。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对体育旅游的重视,近年来体育旅游的发展进入了快速的期间。
当今国内已经拥有了大量的体育旅游项目,例如冬季奥运会、青年体育营、单车冒险等等。
同时,各地政府也不断加大对体育旅游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推动体育旅游的发展,使其在我国的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体育旅游的特点体育旅游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可以从旅游、体育和文化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体育旅游是以体育活动为基础的旅游方式,能够锻炼身体并且满足旅游需求,是一种身体和思想双重享受的方式。
其次,体育旅游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文化交流等方面,在其中体现出视野、气质和文化的深度。
最后,体育旅游在满足旅游需求的同时,也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四、体育旅游的经济效益体育旅游在带来旅游消费的同时,也会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文献中对于体育旅游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对地区经济、产业发展、就业和扶贫等方面的作用。
在体育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各地政府也不断加强对体育旅游的投资支持,以便更好的推动体育旅游的发展。
对于国内外体育旅游分析综述

对于国内外体育旅游分析综述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来实现旅游的目的。
体育旅游是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融合了体育、旅游两项产业的特点,有利于调动全民的体育参与热情、增强全民的体育文化素质、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
本文将对国内外体育旅游进行综述分析。
一、国内体育旅游现状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体育旅游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进体育旅游的发展。
如体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促进全民健身休闲运动的意见》、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旅游促进旅游产业升级的意见》等文件。
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开始布局体育旅游,例如北京的奥林匹克公园、上海的世博园区、广州的亚运村等。
国内体育旅游活动的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如篮球、足球、网球、高尔夫球、滑雪、登山等。
同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体育旅游中寻找身心放松和健康之道。
在旅游产业中,体育旅游也成为了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带来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等。
二、国外体育旅游现状国外体育旅游活动与国内存在一定差异。
国外旅游者通常会选择一些体育旅游度假胜地,例如夏威夷、巴厘岛、马尔代夫等。
这些地方都有着一流的体育设施和美丽的自然景观,以便让旅游者得到更好的身心放松和享受。
此外,体育赛事也是国外体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Wimbledon网球赛、冬季奥运会等。
体育旅游在国外旅游市场中处于重要地位。
旅游者不仅选择度假胜地参加体育活动,还会选择参观体育场馆、体育博物馆等。
因此,体育旅游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同时,体育旅游还有利于进一步推广当地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三、国内外体育旅游存在的问题和展望虽然体育旅游在国内外市场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地方在体育旅游的开发中仍存在不足;其次,一些体育旅游项目的安全性仍不够完善;还有部分旅游者在体育旅游中存在不文明行为,影响旅游环境。
展望未来,体育旅游的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国内体育旅游市场不断成熟,体育旅游将成为旅游产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桂林体育旅游发展策略文献综述

桂林体育旅游发展策略文献综述摘要: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受到了各国学者的重视。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者开始对体育旅游领域进行研究,特别是国家旅游局把我国2001年的旅游主题定为“中国体育健身游”和我国取得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举办权以后,国内有关体育旅游的研究逐渐增多。
桂林作为国际性的旅游城市,今年来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在理论研究方面却相对薄弱,没有起到理论指导时间的作用。
希望通过此次课题的研究了解桂林体育旅游的发展状况,为其后的发展提供自己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体育旅游、桂林、发展策略国外方面:20世纪80年代起,首先在欧洲Glyptis和Deknop通过对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游客进行观察和分析,开始了体育旅游的早期研究。
90年代后期,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日本的学者发表了许多相关文章,体育旅游的相关体系开始逐步形成。
近几年来,又有许多高水平的理论和应用成果出现。
1987年,Deknop就认为,体育旅游者就是那些在节假日参与体育运动的人。
1990年,Redmond首先指出,赛事观赏旅游仅仅是体育旅游的一种形式,主动参与的体育旅游和参观体育名胜如著名体育场、纪念堂等的观赏旅游也属于体育旅游。
1992年,Hall将体育旅游定义为“为了参加或参观体育活动,离开日常生活范围的非商业性旅游”。
他认为,体育旅游活动必须包括两个要素之一:离开家庭所在地,观看体育活动(项目)或参与体育活动。
他认为,体育旅游必须是非商业性的、非休闲性的行为。
1997年,Kurtzman和Zauhar根据体育旅游的5种核心产品,将体育旅游分为5类:度假体育旅游、休闲体育旅游、航行体育旅游、体育景点旅游、赛事体育旅游。
1998年,Gibson分析了体育旅游的3种行为特征,她认为,体育旅游是以休闲为基础,人们为参加或观看体育比赛或者为体育怀旧而临时外出的旅游活动。
她还以Redmond的理论为基础,划分了体育旅游的3种类型:主动体育旅游(为参加体育活动或赛事而进行的旅游):赛事体育旅游(为观看体育比赛而进行的旅游):怀旧体育旅游(旅游者被著名赛场、体育明星等因素所吸引而进而进行的旅游):怀旧体育旅游(旅游者被著名赛场、体育明星等因素所吸引而进行的旅游)。
体育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体育旅游开发研究综述摘要:近年来,体育旅游已从社会热点逐渐归于平淡,体育旅游的开发却进入了实质性的产业发展道路,通过对体育旅游开发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可以明确其核心内容,了解开发的趋势,并对现实开发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体育旅游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体育旅游是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各种体育需求,借助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并充分发挥其诸种功能,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目的的一种活动。
1、体育旅游发展概述随着我国体育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不断成熟,这种新颖的、综合性的旅游方式——体育旅游逐渐受到旅游者的青睐。
我国的体育旅游迎来了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但其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应该说有广阔的市场等待开发。
近年来,国内的专家学者对国内体育旅游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宏观层面,概念探讨和现状调查居多,使得国内体育旅游缺乏成体系的理论的指导。
本从体育旅游市场开发及资源开发的关系及体育旅游开发模式等方面对前人的研究进行分析。
1.2关于体育旅游市场开发及资源开发的关系体育旅游的市场开发和资源开发之间存在着内部的必然联系,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及其模式的建立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又以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为依托,二者互为里表。
从市场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市场的需求决定这资源开发的方向和程度,如果不以市场需求为基础进行开发会使资源的开发失去方向,所以在研究资源开发问题是必须考虑到市场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关键点是如何利用体育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来扩大体育旅游市场的培育应该说是市场开发的重中之重。
1.3关于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通过对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的对比并依据旅游学相关理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体育旅游发展的基础和根本。
研究主要涉及两大类问题:一是体育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体系的建立。
另一类是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的原则和模式包括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等。
关于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综述

关于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综述体育旅游是指人们结合体育运动,到不同地点进行旅游活动的一种旅游形式。
它不仅具有娱乐性和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还能带来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体育旅游已经成为全球旅游业发展的新兴领域,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
本文将对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进行综述。
国内体育旅游研究近年来,国内学界对体育旅游的研究逐渐加深,涉及领域不断拓宽,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体育旅游对旅游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体育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新形式,还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体育旅游对旅游消费的拉动效应显著,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刘婷(2015)的研究表明,经过多元回归分析,我国不同省份的体育旅游对旅游经济增长都产生了显著影响。
因此,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旅游行业的转型升级非常重要。
体育旅游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体育旅游是结合旅游与体育活动,旨在提升旅游体验和身体健康的结合。
体育旅游的运动环境和经历能够使人感觉非常愉悦和放松,同时也能够促进身体的健康。
范艳芳(2017)的研究表明,在进行精力充沛的活动和运动后,能够帮助人们恢复精神和身体,提高心理和生理健康水平。
体育旅游对文化传承的影响体育旅游可以促进当地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旅游体验可以包括参观当地文化风景和历史遗迹等,同时能够看到当地习俗和文化。
体育旅游活动可以借助当地文化资源,既能够保护这些资源,又能够探索新起点和刺激旅游市场的发展。
邹成锋(2019)研究表明,运动旅游为了满足更广泛的旅游者需求,能够使体育活动与当地文化融为一体,增强参与感和感受力。
国外体育旅游研究在国外,体育旅游研究一直是旅游和体育领域的热点。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体育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在进行体育旅游活动时,往往会影响当地环境,给当地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国外学者主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体育旅游如何对当地环境影响最小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一、体育旅游的内涵及意义1.体育旅游的内涵对于体育旅游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界定,国内外很多的专家、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定义。
例如:《体育旅游导论》(柳伯力,陶宇平,2003)中对体育旅游的界定是人们以参与和观看体育运动为目的或以体育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
“为了参加参观体育活动,而离开日常生活范围的、非商业性的旅游。
”(Hall,1992年)。
从广义上讲是以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为主的旅游,旅游者在旅游中所参与的各种身体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狭义上是满足和适应旅游者对于各种体育运动的需求,借助多样的体育活动,使旅游者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以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2.发展我国体育旅游的重要意义体育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是体育产业化和商业化的重要内容。
体育旅游资源利用一些体育设施条件以旅游商品的形式,为旅游者提供在旅游的过程中健身、娱乐、休闲、交流和其他服务的经营性项目,使参与者与自然、社会和谐,这是体育旅游的基本意义。
首先,体育旅游相对传统观光旅游来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旅游,通过亲自参与各项健身、冒险或观战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体质、强身健体,还可陶冶情操。
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可以起到提高全民素质的作用。
其次,体育旅游具有经济功能。
例如:成功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可以借此契机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及商机。
体育与旅游更好的相互融合,可以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全面提升和旅游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1.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中国国土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特征多样,这为发展我国体育旅游事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可以开展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
如“青海湖环湖自行车赛”、“少林武术节”、“西双版纳泼水节”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有发展体育旅游的广阔市场。
体育旅游的发展与研究文献综述

体育旅游的发展与研究文献综述体育旅游的发展与研究文献综述前言体育旅游作为一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交叉学科以其独特的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特点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感觉在近年旅游业的发展中得到快速而迅猛的发展逐步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时尚旅游活动。
而观赏性体育旅游常常以大型体育赛事为主要旅游吸引力,具有极强的号召力。
目前已成为和正在成为国内外最主要的体育旅游形式,发展前景广阔。
体育赛事的特征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空间大市场大潜力大。
体育旅游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旅游市场的一种新型项目、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体育旅游作为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交叉渗透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领域在我国正成为当今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吸引力的朝阳产业之一,而观赏性体育旅游是体育旅游最常见、最直接的旅游方式,是其核心组成部分。
根据的搜寻结果,年以来国内以观赏性体育旅游为主题发表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目前还很缺乏,大都是从体育旅游和赛事旅游的角度进行研究的。
现将有关的资料归纳如下:一、概念:综观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可见,体育旅游被众多国内外学者定义。
国外体育旅游主要分为参与型体育旅游和观赏型体育旅游两大板块,我国主要是对国外研究的深入。
认为体育旅游指旅游者离开常驻地小时以上以参与、参观和欣赏具有体育明显特征的非商业性活动。
提出一切主动或被动参与体育活的形式且参与形式可以是随意的也可以是有组织的其目的可以是为了非商业利益也可以为了商业利益但必须是离开常驻地和工作地的出游行为。
将体育旅游定义为为了参加或参观体育活动离开日常生活范围的非商业性活动。
指出体育旅游是渡假过程中涉及参与和观战的体育旅游活动。
长积日本提出了体育旅游指将参加体育活动或参观体育活动作为目的的人们从暂时离开日常生活范围起到返回的这样一种活动的观点。
英国在他们合著的《体育旅游》一书中将体育旅游定义为体育旅游是通过活动、场地和参与者之间特殊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题目体育旅游的发展与研究文献综述学生姓名褚佳美专业班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13级1班学号************ 院(系)体育学院指导教师李展(讲师)完成时间2016年5月体育旅游的发展与研究文献综述摘要:体育旅游作为一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交叉学科以其独特的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特点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感觉在近年旅游业的发展中得到快速而迅猛的发展逐步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时尚旅游活动。
而观赏性体育旅游常常以大型体育赛事为主要旅游吸引力,具有极强的号召力。
目前已成为和正在成为国内外最主要的体育旅游形式,发展前景广阔。
体育赛事的特征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空间大市场大潜力大。
体育旅游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旅游市场的一种新型项目、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体育旅游作为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交叉渗透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领域在我国正成为当今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吸引力的朝阳产业之一,而观赏性体育旅游是体育旅游最常见、最直接的旅游方式,是其核心组成部分。
根据的搜寻结果,年以来国内以观赏性体育旅游为主题发表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目前还很缺乏,大都是从体育旅游和赛事旅游的角度进行研究的。
现将有关的资料归纳如下:关键词: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国内外体育旅游现状观赏性体育旅游现状体育赛事体育文化一、概念:综观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可见,体育旅游被众多国内外学者定义。
国外体育旅游主要分为参与型体育旅游和观赏型体育旅游两大板块,我国主要是对国外研究的深入。
认为体育旅游指旅游者离开常驻地小时以上以参与、参观和欣赏具有体育明显特征的非商业性活动。
提出一切主动或被动参与体育活的形式且参与形式可以是随意的也可以是有组织的其目的可以是为了非商业利益也可以为了商业利益但必须是离开常驻地和工作地的出游行为。
将体育旅游定义为为了参加或参观体育活动离开日常生活范围的非商业性活动。
指出体育旅游是渡假过程中涉及参与和观战的体育旅游活动。
长积日本提出了体育旅游指将参加体育活动或参观体育活动作为目的的人们从暂时离开日常生活范围起到返回的这样一种活动的观点。
英国在他们合著的《体育旅游》一书中将体育旅游定义为体育旅游是通过活动、场地和参与者之间特殊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
《体育旅游导轮》柳伯力陶宇平中对体育旅游的界定是人们以参与和观看体育运动为目的或以体育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
夏敏慧在她的博士论文《海南体育旅游的开发研究》中将[1]体育旅游定义为以旅游和体育为双重目的以欣赏、观看或参与体育活动为部分内容的旅行游览活动。
谭白英邹蓉认为体育旅游即以非盈利目的离开家庭所在地以前往某一目的地参与或观摩相关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旅游。
戴光全杨丽娟将体育旅游界定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以各种体育资源为依托和一定体育设施为条件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的总和。
连桂红刘建刚根据属加种差定义法将体育旅游定义为旅游者为了满足各种体育需求借助于体育组织或其他中介构进行的旅游活动。
综上所述,根据体育旅游的定义,可把观赏性体育旅游看作是人们为了观看体育比赛或者为了参与体育比赛有关的其他活动而前往大型赛事旅游目的地开展的具有观赏性的旅游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种旅游活动是以当地自然旅游资源和体育旅游资源为前提,主要是指观看各种体育赛事、参观各种体育场馆、参加各种体育学术交流会议等。
观赏性体育旅游的特征是旅游者并不直接参与体育活动,而是以旁观或体验的方式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以达到增加生活阅历增进朋友友谊传播体育文化的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世界上把体育旅游当作一种专门学术领域来研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从世纪中后期,日本、北美、澳大利亚及欧洲等地就出现了针对体育旅游的讨论。
在体育旅游的实践性研究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很多大学都开设体育旅游专业课程,其中美国最为典型。
年,国外的《体育社会学》对体育旅游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旅游开展较好的美国、西班牙、瑞士、意大利等国对体育旅游的学术研究都在对体育旅游开发的同时,注重从体育旅游客源的招徕、接待、服务等相关方面研究。
指出体育旅游分为通过旅游参加体育赛事或通过旅游参观体育赛事两种;年原田先生根据体育旅游的目的将体育旅游分为以参观体育活动为目的和以参加体育活动为目的两大类;年和从体育旅游的角度阐述了体育的构成并提出体育旅游是以体育为基础在有限的时间内外出旅游的活动作为旅游基础的体育必须以规则、竞争、趣味为特征;年美国出版的《》一书收录了余种适于开展体育旅游的运动项目,尤以观赏性体育项目最多。
国外近期的体育旅游专著有大学教授西蒙·汉德森博士主编《体育与探险旅游》,同时有关体育旅游的论文层出不穷。
可见,国外观赏性体育旅游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
(二)国内研究现状世纪年代前后,体育旅游的研究传入中国并在借鉴国外研究经验和旅游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
杨明旭从体育旅游的基本概念出发,对体育旅游的分类和特点等进行了简单阐述,并就国际国内目前关于这一课题的纵深研究作了简单评述;谭曙辉,刘成,张河清提出国内体育旅游研究应加强基础理论和先进研究方法及理念的研究重点研究体育旅游在我国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发展、演进规律为我国的体育旅游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等建议;昌晶亮将赛事体育旅游市场细分为参赛运动员、体育商务旅游者、助威队或球迷、一般体育观众个部分,对各自的特征作了简要分析,并针对这些特征对赛事体育旅游营销对策提出了注重心理营销、事件营销及名人效应和对赛事旅游举办地的整体营销;高明捷,陶卫宁则注重对大型体育赛事旅游的一般性研究,在继续关注已有研究内容的同时,加强对社区居民参与的研究;俞海滨以上海体育旅游为例,借鉴了国外体育旅游发展的经验,剖析了上海体育旅游的状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上海体育旅游发展对策和建议。
这充分说明目前在国内对观赏性体育旅游的研究关注度较少,说明了其深层次理论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我国体育旅游正处于一个新兴发展阶段体育旅游基础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
世纪以来我国的体育旅游研究工作虽然有了较深入的发展然而在学术界对观赏性体育旅游的研究尚不成熟。
近些年来总体来讲研究体育旅游的广度有所拓展但研究深度明显不够缺乏对具体体育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的研究。
三、观赏性体育旅游发展现状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或文化现象,形式上的体育旅游早在几千年前就出现了,如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一种典型的体育旅游盛会。
近代旅游业于世纪中叶由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创立。
年,他非常偶然的开始了他的旅游业生涯,不仅组建了各种旅游经营机构,还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旅游活动,并以一种全新的旅行业务向旅客提供综合性的旅游服务,开创近代旅游的先河。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体育旅游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英国人先后成立了登山俱乐部和野营俱乐部;与此同时,在挪威、瑞士等国成立了滑雪俱乐部;年法国、德国成立了体育观光俱乐部。
后来以足球工业为主体的意大利,发展体育旅游的年产值在世纪年代末已达亿美元(以观赏性旅游为主),跻身意大利国民经济大部门的行列,而现在已达亿美元;英国通过发展体育旅游业所得到的年产值近亿英镑,超过汽车制造业和烟草工业的产值;第届洛杉矶奥运会举办期间,吸引了几十万旅游者,直接带动收入约亿美元;根据国际奥委会出版的《奥林匹克杂志》的材料显示,旅游业从年算起的年中,单单因为举办奥运会给澳大利亚带来的旅游收入就达到了亿美元。
瑞士洛桑对欧洲几个发达国家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体育带来的经济效益约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
体育赛事的特征在国内,也有一些大型国际旅行社重视海外大型体育赛事观战市场的开拓。
近年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等团体也组织了一些大型的国际体育赛事,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旅游局都先后推广体育旅游。
然而我国观赏性体育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与经济、旅游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
但就目前每年以%至%的速度快速发展的状况来看观赏性体育旅游是整个旅游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四、结论总之,随着人们对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追求,对参与性和体验性旅游需求的日益加强,体育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观赏性体育赛事则是体育旅游最直接、最强劲的拉动力,其含金量也早已为各国实践所证明。
美国、高尔夫联赛法国、温网,西甲、意甲、英超足球赛等对世界各国人民都具有强有力的吸引力,并最终形成一次大型旅游盛会。
在这方面,我国的理论研究还很缺乏,有待进一步深思。
参考文献:[1] 夏敏慧《海南体育旅游的开发研究》[2] 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杂志》[3] 西蒙·汉德森《体育与探险旅游》[4] 陶宇平《体育旅游》[5] 西蒙·汉德森《体育社会学》[6] 陈琦. 关于我国体育教学理论创新的思考[J]. 体育学刊. 2000(05)[7] 薄全锋!200040,秦苏!200040. 赴德国学校体育考察报告[J]. 中国学校体育. 2000(01)[8] 韩丹. 论我国学校体育新世纪的新纪元[J]. 体育学刊. 2000(01)[9] 曲宗湖,郑厚成,张燕. 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与构思[J]. 体育科学. 1998(04)[10] 朱跃夫. 德国学校体育见闻[J]. 中国学校体育. 1997(04)[11] 李鹏,马维平. 亚欧美部分国家学校体育之比较[J]. 兰州大学学报. 1995(04)[12] 魏伟. 中德学校体育比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5(03)中国图书全文数据库[13] 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14] 曲宗湖,杨文轩主编.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丛书[M].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15] 杨文清著.源远流长的世界体育[M]. 人民体育出版社,16] 张天娇,曾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研究综述[J]. 湖北体育科技. 2016(03)[17] 廖志凡. 东职院公共体育课课程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研究[J]. 考试周刊. 2015(91)[18] 王敏坚,王怀建. 中外学校体育比较研究[J]. 安徽体育科技. 2015(04)[19] 谢冬兴. 社会转型期高校体育面临的困境与尴尬[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5(04)[20] 李琳,周泽鸿,季浏. 俄罗斯普通教育体育课程标准解读及其启示[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