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房屋建设设计依据
住宅设计与公寓设计规范要求区别

住宅设计与公寓设计规范要求区别
其次,在空间布局上,住宅设计通常会考虑到更多的私密性和独立性。
住宅中的卧室、厨房、卫生间等通常设计为相对封闭的空间,以满足居住
者的隐私需求。
而公寓设计则更注重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利用,通常会考虑
到更多的社交和共享需求。
例如,在公寓设计中,可以将客厅和餐厅设计
为一个开放式空间,以便于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第三,施工标准和安全规范也是住宅设计与公寓设计的区别之一、住
宅设计更注重个人居住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设计师通常会遵循国家和地区
的住宅建筑规范,确保房屋的结构和装修符合相关的标准。
而公寓设计则
需要满足更多的社会需求和大众居住的安全规范。
公寓建筑通常需要满足
更严格的消防安全、逃生通道、噪音隔离等方面的要求,以保障居民的安
全和居住质量。
此外,住宅设计与公寓设计的差异还体现在使用功能和空间要求上。
住宅设计更关注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设计师通常会与居住者进行深入的沟通,以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使用习惯,从而合理安排空间和功能布局。
而公寓设计则需要更加通用化和多样化,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公寓建
筑通常会提供多种户型和面积选择,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总之,住宅设计与公寓设计在使用功能、空间布局、施工标准、安全
规范等方面存在较大区别。
住宅设计更注重个人居住的舒适性和私密性,
而公寓设计则更注重公共空间的规划和利用效率。
设计师在进行住宅和公
寓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规范,合理安排空间和功能布局,以满
足居民的需求,并保证设计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建筑设计知识: 房间尺寸设计时应满足哪些要求.doc

建筑设计知识:房间尺寸设计时应满足哪些要求
房间尺寸设计时应满足哪些要求?
对于民用建筑中常用的矩形平面来说,房间的平面尺寸是指房间的开间和进深。
开间亦称面宽或面阔,是指房间建筑外立面上所占宽度。
进深是指垂直于开间的房间深度尺寸。
开间和进深是房间两个方向的轴线间的距离。
确定房间的平面尺寸,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①考虑室内使用活动的特点,满足功能要求。
②与家具设备的尺寸相配合,便于家具设备的布置,并保证使用活动所需尺寸。
③满足采光、通风等室内环境的要求。
④考虑结构布置的经济合理性,并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
⑤考虑房间的长宽比例,给人以正常的视觉感受。
如果有更多问题,可以点击ID咨询。
老年公寓设计参考依据

老年公寓设计参考依据
老年公寓设计参考依据(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方面都出现衰退,体力不足外,生理功能逐年降低,机体组织各部分趋向老化。
老年公寓设计应参考如下:
(1)感知能力的下降。
由于器官机能减退,逐渐出现听力和视力的下降。
舌头上的味蕾数目减少,使味觉和嗅觉降低,以致影响食欲。
(2)认知能力下降。
由于脑血管硬化,脑血流动阻力加大,氧的利用率下降,致使脑功能逐渐衰退并出现某些神经系统症状,如记忆力减退,健忘,失眠,甚至产生情绪变化及某些精神症状。
(3)肌肉及骨骼系统能力下降。
随着年龄增加,骨骼肌萎缩,骨钙丧失或骨质增生,造成关节活动困难;身高和体重也随之降低。
(4)机体调节能力下降。
老年人反应和学习速度减慢,生活自理能力及免疫能力较低,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减弱,容易患各种疾病。
老年公寓设计参考依据(二)
老年人生理上的变化,对老年人的心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老年公寓设计参考依据其表现为:
(1)亲情和社会交流的需求。
子女成家立业后,独居老人增加,他们渴望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渴望与人交流。
(2)精神文化的需求。
离开工作岗位后,会感到无所事事,老年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需要感增强。
(3)安定感的需求。
对未来缺乏信心,渴望维持稳定的生活,相互间的依赖感增加,怀旧并不善于主动维系人际关系。
(4)安全感的需求。
老年人往往对身体疾病、社会治安的过分担忧。
(5)保持自尊的需求。
一般人都认为老年人依赖感增强,而事实上,很多老人不愿意依靠子女,独立意识非常强。
学生公寓初步设计

第一章概述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学生公寓初步设计,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委托和已确定的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设计。
根据金昌市聋哑学校校园总体规划,该学生公寓位于校园的南侧,学生公寓东侧为学校实验实训楼,南侧为学校教学楼和综合楼,整个校园基地东北高西南低。
******学生公寓为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945㎡,建筑物耐火等级二级,建筑高度18.3m,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
1.2 设计依据1.2.1本工程采用的主要规范、规程《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62/T25-3033-2006)《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1.2.2建设单位提供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1.2.3建设单位提供的现状地形图。
1.2.4金昌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3设计范围依据建设单位设计委托要求及设计合同约定,该工程初步设计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概算设计,不含室内二次装修设计。
1.4 气象资料极端最高气温39.5℃极端最低气温-27℃累年平均最高气温15.9℃累年平均最低气温2.6℃累年平均气温9.2℃供暖天数内日平均气温-3.4℃累年平均相对湿度45%最小相对湿度6%气压年平均气压802.3hpa年最高气压849.0hpa年最低气压790.0hpa风速最大风速27m/s冬季最多风向平均风速2.9m/s风压当地基本风压0.55Kpa主导风向西北频率13%降水量累年平均降水量160mm一日最大降水量129.5mm雪压0.15Kpa基本风压值0.55KN/m2标准冻土深1.4m最大积雪深度100mm冬季日照率75%抗震设防烈度 7度1.5 设计准则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屋面防水等级为Ⅲ级,防水材料使用年限为10年。
住宅设计标准规范资料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专题论证汇报、答疑专题介绍:1、名词定义—住宅、公寓等2、和“强制性条文”及《住宅建筑规范》关系3、小套型和低限面积4、住宅设置凸窗相关问题5、窗台和阳台防护高度6、从“可踏面”要求看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关系7、相关高层住宅配置可容纳担架电梯8、日照计算和住宅套型设计经典问题答案:1、底层公建(商住楼)适用标准?2、净尺寸及窗地比指标计算方法?3、住宅无障碍设计和无障碍住宅设计?4、电线回路截面和负荷匹配?(相关标准改版)5、开敞式厨房和燃气安装技术条件?6、本规范“实施时间”问题?1、名词定义—住宅、公寓等住宅:供家庭居住使用建筑。
住宅两个关键概念“房子”和“家庭”。
《住宅设计规范》定义说明:规范关键是根据家庭居住使用要求来要求。
未成家前或离散后单身男女和孤寡老人作为家庭特殊形式,居住在一般住宅中时,其居住使用要求和一般家庭一致。
作为特殊人群,居住在单身公寓或老年公寓时,应另行考虑其特殊居住使用要求,在《住宅设计规范》中不尤其考虑。
公寓:为特定人群提供独立或半独立居住使用建筑。
通常以栋为单位配套对应公共服务设施。
公寓常常以其居住者性质冠名。
学生公寓;运动员公寓;教授公寓;外交人员公寓;青年公寓;老年公寓。
公寓中居住者人员结构相对住宅中家庭结构简单,而且在使用周期中较少发生改变。
住宅设施配套标准是以家庭为单位配套,而公寓通常以栋为单位甚至能够以楼群为单位配套。
比如,无须每套公寓设厨房、卫生间、客厅等空间,而且能够采取共用空调、热水供给等计量系统。
不一样公寓之间一些标准比公寓和住宅之间差异还大。
如老年公寓在电梯配置、无障碍设计、医疗和看护系统等方面要求,比运动员公寓要高多。
所以,不应编制通用公寓设计标准,必需时可分别制订对应专用公寓设计标准。
实际上没有所谓公寓标准,一些设计项目假如准备不实施《住宅设计规范》要求,则应实施相关公建设计标准要求。
如:酒店公寓应实施《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住宅设计与公寓设计规范要求区别

住宅设计与公寓设计要求区别
1、定义的区别住宅在《住宅设计规范》和《住宅建筑规范》中都有明确的定义: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公寓在目前的设计规范中没有明确的定义。
2、功能和使用的区别公寓和住宅功能和使用还有以下区别:
2.1在《住宅设计规范》中住宅的各部分功能空间使用面积象卧室、起居室、卫生间、厨房都有最小使用面积要求,双人卧室为10㎡,单人卧室为6㎡,兼起居室的卧室为12㎡,一类二类厨房面积为4㎡,三类四类厨房面积为5㎡,而公寓则没有严格要求,甚至可以不设厨房。
2。
2室内环境要求不相同。
住宅要求每套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季日照,卧室起居室厨房应设置外窗,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7,而公寓则没有日照和通风面积要求.
3.消防设计区别从以上这些区别可以看出公寓和住宅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建筑,因此在消防设计上也就不同。
4、住宅层高一般不得超过3米层,高大于3米容积率按1。
5倍计算;在商业办公用地上建设的式公寓层高一般不得超过4。
8米,超过4。
8米的,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其建筑面积计算值均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1.5倍计算。
5、住宅的房屋使用率高,公摊控制在20%-30%。
而公寓的房屋使用率比住宅低,公摊系数比住宅高,一般在25%—35%
6、住宅有《住宅设计规范》,规范中规定了住宅的采光、通风等条件;
公寓没有明文规定。
公寓建设实施方案

公寓建设实施方案一、前期准备。
在进行公寓建设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当地的人口结构、居住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以便制定合理的建设规划。
同时,还需要进行土地选址工作,选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地段进行建设。
另外,还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投资成本、回报周期等方面的分析,确保项目的可行性。
二、规划设计。
在确定了建设地点后,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工作。
这包括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设施配套等方面。
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公寓的实用性、美观性以及节能环保等因素,确保建筑结构稳固、安全。
景观设计则需要考虑到绿化、休闲设施等,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设施配套方面需要考虑到停车场、垃圾处理、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居民生活便利。
三、施工实施。
在规划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施工实施阶段。
这需要选择有资质、有经验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固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四、装修及配套设施。
公寓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装修及配套设施的工作。
这包括公寓内部的装修工作,包括墙面装修、地面铺设、家具设备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配套设施的建设,包括公共区域的装修、设施设备的安装等。
这些工作需要注重细节,确保公寓的整体品质。
五、验收及交付。
最后,需要进行公寓的验收及交付工作。
这包括对公寓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验收,确保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关手续的办理,包括产权手续、相关证件的领取等。
最终将公寓交付给业主,确保公寓建设实施方案的顺利完成。
总结。
公寓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从前期准备到施工实施再到最终交付,都需要严格把控各个环节。
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才能确保公寓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希望通过本实施方案,能够为公寓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确保公寓建设的顺利进行。
住宅设计与公寓设计规范要求区别

住宅设计与公寓设计要求区别
1、定义的区别住宅在《住宅设计规范》和《住宅建筑规范》中都有明确的定义: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公寓在目前的设计规范中没有明确的定义。
2、功能和使用的区别公寓和住宅功能和使用还有以下区别:
2.1在《住宅设计规范》中住宅的各部分功能空间使用面积象卧室、起居室、卫生间、厨房都有最小使用面积要求,双人卧室为10㎡,单人卧室为6㎡,兼起居室的卧室为12㎡,一类二类厨房面积为4㎡,三类四类厨房面积为5㎡,而公寓则没有严格要求,甚至可以不设厨房。
2.2室内环境要求不相同。
住宅要求每套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季日照,卧室起居室厨房应设置外窗,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7,而公寓则没有日照和通风面积要求。
3.消防设计区别从以上这些区别可以看出公寓和住宅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建筑,因此在消防设计上也就不同。
4、住宅层高一般不得超过3米层,高大于3米容积率按1.5倍计算;在商业办公用地上建设的式公寓层高一般不得超过4.8米,超过4.8米的,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其建筑面积计算值均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1.5倍计算。
5、住宅的房屋使用率高,公摊控制在20%-30%。
而公寓的房屋使用率比住宅低,公摊系数比住宅高,一般在25%-35%
6、住宅有《住宅设计规范》,规范中规定了住宅的采光、通风等
条件;公寓没有明文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寓房建设计依据元培学院学生公寓楼设计引言一、建筑层次虽然现今社会高层建筑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是反映这个城市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对于多层建筑体系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作用不亚于高层建筑的作用,比如在学生公寓楼、工业厂房、教学楼等很多领域中都要用到它,甚至有些建筑必须采用它。
多层建筑结构布置方便,设计施工都比较快,加快了城市的工业发展,提高了用户的居住条件和环境质量,为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故本次设计为多层建筑。
二、建筑方案本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高宽比H/B小于4,所以选用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一般用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梁和柱通过节点构成承载结构,框架形式可灵活布置建筑间,使用较方便。
但是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作用使得框架底部梁柱构件的弯矩和剪力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给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正常使用,在材料用量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
因此在使用上层数受到限制。
框架结构抗侧刚度较小,在水平力作用下将产生较大的侧向位移。
由于框架构件截面较小,抗侧刚度较小,在强震下结构整体位移都较大,容易发生震害。
此外,非结构性破坏如填充墙、建筑装修和设备管道等破坏较严重。
因而其主要适用于非抗震区和层数较少的建筑。
第一章结构设计说明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元培学院学生公寓楼,建筑地点为绍兴市越城区南部大学校园内,场地地势平坦。
建筑设计要求达到适度先进水准。
拟建建筑面积4500~5500m2左右,建筑长度50~70m,建筑宽度15~21m,建筑层数四~五层。
建议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经多方论证,初步确定设为五层,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2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1.1.1设计主要依据a) 国家及浙江省现行的有关结构设计规范、规程及规定。
b) 本工程各项批文及甲方单位要求。
c)本工程的活载取值严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执行。
1.1.2 设计资料1 房屋建筑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 混凝土结构(上、下)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3 基础工程同济大学出版社4 建筑结构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5 结构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6 地基与基础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7 工程结构抗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 简明建筑结构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科学出版社10 实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BG50001-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2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BG50105-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4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JI0I8-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5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6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I0I-8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 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2 砌体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3 简明砌体结构设计施工资料集成中国电力出版社24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5 土建工程图与AutoCAD 科学出版社26 简明砌体结构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7 砌体结构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8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9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社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体系,抗震等级为六级。
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其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及燃烧性能均按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JI0I8-7)执行.全部图纸尺寸除标高以米为单位外均以毫米为单位。
本工程结构图中所注标高均为结构标高。
1.3结构设计方案及布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由梁,柱通过节点连接组成的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结构体系。
墙体只给围护和隔断作用。
框架结构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室内空间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轻工、食品、化工等多层厂房和住宅、办公、商业、旅馆等民用建筑。
因此这次设计的元培学院学生公寓楼1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按结构布置不同,框架结构可以分为横向承重,纵向承重和纵横向承重三种布置方案。
本次设计的公寓楼采用横向承重方案,竖向荷载主要由横向框架承担,楼板为预制板时应沿横向布置,楼板为现浇板时,一般需设置次梁将荷载传至横向框架。
横向框架还要承受横向的水平风载和地震荷载。
在房屋的纵向则设置连系梁与横向框架连接,这些联系梁与柱实际上形成了纵向框架,承受平行于房屋纵向的水平风荷载和地震荷载。
1.4变形缝的设置在结构总体布置中,为了降低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和体型复杂对结构的不利影响,可以设置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将结构分成若干独立的单元。
当房屋既需要设沉降缝,又需要设伸缩缝,沉降缝可以兼做伸缩缝,两缝合并设置。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的房屋,其沉降缝和伸缩缝均应该符合防震缝的要求,并进可能做到三缝合一。
1.5构件初估1.5.1截面尺寸的确定柱截面高度可以取()1/151/20h H =-,H 为层高;柱截面宽度可以取为()12/3b h =-。
选定柱截面尺寸为600 mm ×600mm 1.5.2梁尺寸的确定框架梁截面高度取梁跨度的l/8~l/12。
梁:取h=(1/8-1/12)l=(1/8-1/12)×7000=875-583.3mm ,取h=700mm,b=(1/2-1/3)h=350-233.3mm , 取b=350mm ,该工程框架为纵横向承重,根据梁跨度可初步确定框架梁350mm ×700mm 1.5.3 楼板厚度楼板为现浇双向板,根据经验板厚取130mm 。
1. 6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1.6.1基本假定第一:平面结构假定:该工程平面为正交布置,可认为每一方向的水平力只由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承担,垂直于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不受力。
第二:由于结构体型规整,布置对称均匀,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不计扭转影响。
1.6.2计算简图在横向水平力作用下,连梁梁对墙产生约束弯矩,因此将结构简化为刚结点计算体系,计算简图如后面所述。
1.7荷载计算作用在框架结构上的荷载通常为恒载和活载。
恒载包括结构自重、结构表面的粉灰重、土压力、预加应力等。
活荷载包括楼面和屋面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安装荷载等。
高层建筑水平力是起控制作用的荷载,包括地震作用和风力。
地震作用计算方法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对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竖向荷载主要是结构自重(恒载)和使用荷载(活载)。
结构自重可由构件截面尺寸直接计算,建筑材料单位体积重量按荷载规范取值。
使用荷载(活荷载)按荷载规范取值,楼面活荷载折减系数按荷载规范取用。
1.8侧移计算控制框架结构的侧移由梁柱杆件弯曲变形和柱的轴向变形产生的。
在层数不多的框架中,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在近似计算中,一般只需计算由杆件弯曲引起的变形。
当一般装修标准时,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和层高之比、顶点位移与总高之比分别为1:650,1:700。
框架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变形验算要求各层的层间侧移值与该层的层高之比不宜超过1/550的限值。
1.9内力计算及组合1.9.1竖向荷载下内力计算竖向荷载下内力计算首先根据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将竖向荷载传递给每榀框架。
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计算各敞口单元的内力,然后再将各敞口单元的内力进行叠加;连梁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而进行调幅,按两端固定进行计算。
1.9.2水平荷载下内力计算利用D值法计算出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层间水平力,然后将作用在每一层上的水平力按照该榀框架各柱的刚度比进行分配,算出各柱的剪力,再求出柱端的弯矩,利用节点平衡求出梁端弯矩。
1.9.3内力组合第一:荷载组合。
荷载组合简化如下:(1)恒荷载+活荷载、(2)恒荷载+风荷载、(3)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4)恒荷载+地震荷载+活荷载。
第二:控制截面及不利内力。
框架梁柱应进行组合的层一般为顶上二层,底层,混凝土强度、截面尺寸有改变层及体系反弯点所在层。
框架梁控制截面及不利内力为:支座截面,-Mmax ,Vmax,跨中截面,Mmax。
框架柱控制截面为每层上、下截面,每截面组合:Mmax 及相应的N、V,Nmax及相应M、V,Nmin及相应M、V。
1.10基础设计在荷载作用下,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3部分彼此联系、相互制约。
设计时应根据地质资料,综合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与施工条件,通过经济条件比较,选取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和施工简便的地基基础方案。
根据上部结构、工程地质、施工等因素,优先选用整体性较好的独立基础。
1.11施工材料第一:本工程中所采用的钢筋箍筋为Ⅰ级钢,fy=210N/m㎡,主筋为Ⅱ级钢,fy=300N/m㎡。
第二:柱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为35mm,板为15mm。
第三:钢筋的锚固和搭接按国家现行规范执行。
第四:本工程所有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第五:墙体外墙及疏散楼梯间采用240厚蒸压灰砂砖。
第六:当门窗洞宽≤1000mm时,应采用钢筋砖过梁,两端伸入支座370并弯直钩;门窗洞宽≥1000mm时,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
1.12施工要求及其他设计第一:本工程上部楼板设计时未考虑较大施工堆载(均布),当外荷载达到3.0KN/m时,应采取可靠措施予以保护。
第二:本工程女儿墙压顶圈梁为240mm×120mm,内配4φ8,φ6@250,构造柱为240mm×240mm,内配4φ10,φ6@250,间隔不大于2000mm 第三;施工缝接缝应认真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清除杂物,洗净湿润,在刷2度纯水泥浆后,用高一级的水泥砂浆接头,再浇筑混凝土。
第四:未详尽说明处,按相关规范执行。
第二章结构布置及选型2.1设计原始资料2.1.1自然条件a)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其它季节为西北风,基本风压W=0.40KN/M2。
b)雨雪条件:基本雪压:0.40KN/M2。
c)工程地质情况:另见详细地基地质勘察报告。
d)抗震设防烈度:6度。
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e)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2.1.2地质条件一、第一层人工填土地基土厚0.5~0.8m,建议全部挖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