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价值观是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的
中国传统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09广告学周清丽40906050141摘要: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观的形成,不仅受到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每个人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个人文化素质、宗教信仰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基本精神为讲究中庸,注重伦理,好面子,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对消费的影响日趋明晰,文化悄悄成为消费的新噱头。
因此,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掘传统的新价值,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中庸、好面子、茶文化、风俗习惯一、对中国消费者产生影响的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是指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世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当代中国文化仍然具有浓厚的传统历史文化特色。
1、文化价值观中国文化价值观是造成中国消费者行为差异的深层原因。
研究表明,有数千年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在价值观,认知观,处世方式,生活态度,风俗民情等方面都不同于西方人,中国人有其自己的行为逻辑,这种逻辑甚至是西方人无法理解的。
按文化三要素的理论(价值观、行为规范、象征图腾),比较消费价值、消费行为和消费象征这三方面,中国与西方都有不同,而且,中国的区域亚消费文化和世代亚消费文化也呈现不同。
从文化的深层面,对中国消费者行为影响最大的文化价值观有:(1)、以“根”为本的文化——重家、族、国;生命血统延续;望子成龙、光宗耀祖、投资子孙。
中国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主 要 内 容
一.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消费行为的 影响
二.中国传统文响
一.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中华民族在一定历史 时期内形成并被广泛持有的居于主导地位的一些 基本的价值观念。在对中国文化特点的讨论中, 许多思想就涉及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在天 人关系上的以人为本,人际交往的以和为贵,还 有自私自利、知足自得、诚实信用等。本文将介 绍其中一些重要价值原则和观念,这些观念很大 程度上影响我们现在的消费行为和习惯。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指出,要赢得中国消费者,厂商必须遵守三大原 则。第一个原则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大众消费品必须保证其巨大的价格 优势。引领手机行业的厂商是国际化的,但家电业领跑者往往是国内低价 制造企业,如“TCL”、“长虹”和“小天鹅”。根据英国本土零售商百 安居的一项调查,平均每一名中国中产阶层会花10万元人民币给90平米 的毛坯房配置家装。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一)人本主义
(二)讲究中庸之道 (三)注重人伦
(四)好面子 (五)重义轻利
重义轻利的表现
1.傳統文化中“人本主義”與“中庸之道”的特點反映在消 費行為中就是,大眾化的商品有一定的市場。
2.“人情”消費比重大,中國顧客凡是在涉及“面子”的
消費活動中格外小心謹慎,注意遵從各種禮儀規範,甚至 為不失體面而不顧自身的經濟狀況,進行超前超高消費, 攀比消費,炫耀消費 3.以家庭為主的購買原則,家庭倫理觀念,儒家思想及倫 理道德觀念在中華民族的社會道德傳統中有著很大影響。 4.品牌意識比較強,中國人在賣商品是比較注意商品 的品牌,尤其是對於禮品,高檔消費品。
三.中国现代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中国市场的变化
文化价值观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

文化价值观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旅游消费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旅游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
而在旅游消费过程中,文化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
本文将分析文化价值观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对旅游产业的意义。
首先,文化价值观影响了旅游消费者的决策行为。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有着不同的偏好和需求。
例如,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强调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因此这部分人群更倾向于选择自然风光优美的目的地进行休闲和度假。
而另一些人更加注重回归自然,选择参与生态保护项目的旅游活动。
因此,对于旅游从业者来说,在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的价值观及其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之后,能够灵活调整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宣传,使之更符合目标消费者的期望,从而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其次,文化价值观还影响着旅游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
文化价值观对个体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个体的购买决策。
例如,一些文化中强调节俭、勤俭节约的价值观,使得这些个体更加倾向于选择经济实惠的旅游产品,关注旅游费用中的性价比。
而另一些文化中更注重享受、奢华的价值观,则对高端酒店、豪华旅游产品更有需求。
因此,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使得旅游企业需要根据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人群的不同消费偏好推出不同档次、不同风格的旅游产品,从而根据市场需求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文化价值观还对旅游行为的社会影响产生着重要作用。
旅游消费者的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周围的人和社会环境。
例如,一些文化价值观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导致部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忽视他人的感受,对环境造成破坏,或者不尊重当地的习俗和文化。
这种行为不仅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更会损害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旅游从业者的引导下,旅游者需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维护好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们不能忽视文化价值观对旅游产业的推动作用。
社会文化对消费者行为和市场需求的影响分析

社会文化对消费者行为和市场需求的影响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在塑造人的行为和价值观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消费者行为和市场需求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探讨社会文化对消费者行为和市场需求的影响,并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社会文化对消费者行为起到了引导和塑造作用。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和偏好。
例如,在东方文化中,家庭关系紧密,人们注重情感和亲情,因此他们的消费倾向可能更加倾向于购买家庭用品和礼品,而不是个人奢侈品。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和追求独立自由的精神会导致消费者更注重个人满足和表现,对自身形象的重视可能更高。
因此,社会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市场需求的变化。
其次,社会文化对消费者行为和市场需求还会影响产品创新和品牌发展。
不同文化对于产品的需求和偏好是不同的。
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设计、功能和材质有着不同的要求。
一家公司如果能够合理地利用和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就能够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例如,日本的电子产品以精巧、实用和技术先进而闻名,这与日本文化中的精细和追求完美有关。
相反,德国汽车以制造工艺的精湛和安全性的高度认可而备受推崇,与德国人对品质和可靠性的追求有关。
因此,了解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对于企业来说是必要的,也是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另外,社会文化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市场需求的改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消费者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例如,在中国,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中产阶级的崛起,消费者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过去,人们的消费倾向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用品上,而现在,人们对于品质和个性化的追求日益增加,对于高端品牌和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也逐渐上升。
因此,企业如果能够适应社会文化的变革,调整产品定位和市场策略,就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取得更好的市场表现。
最后,社会文化还与消费者行为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密切相关。
传统文化价值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传统文化价值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在当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价值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是社会和个人行为的基础,对于消费行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传统文化价值观对消费者的信仰、态度和行为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传统文化价值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一些实际例子以加深理解。
首先,传统文化价值观对消费决策和购买行为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传统文化价值观通常强调俭朴、勤劳和节制等价值。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许多个人更倾向于节约和理性消费。
他们会仔细考虑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尽可能地避免奢侈消费和浪费。
例如,有的人在购买电子产品时会选择功能齐全而价格适中的商品,而不是追求品牌和高端产品。
这种节约和理性消费的倾向是受到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启发。
其次,传统文化价值观对消费行为产生的另一个深远影响是对真实需求的重视。
传统文化价值观通常强调“吃穿用住”的生活方式,强调满足基本需要。
这种价值观使得消费者更加注重购买实用的、真正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他们往往不会迷恋于追求时尚和奢侈品,而是追求实用性和品质。
例如,一些人在购买衣物时更关注颜色、面料和款式是否合适,而不是只看是否具有品牌标签。
这种由传统文化价值观产生的需求导向消费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有益处,可以降低浪费和不必要的消费。
此外,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尊重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消费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传统文化常常教导人们要保护和尊重大自然,倡导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种观念促使许多人在消费时更加关注产品的环保性能和社会责任。
他们倾向于购买那些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产品,而不是对环境有害的产品。
例如,有的人会选择购买有机食品,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传统文化价值观对环保消费的影响是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促使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并采取实际行动。
最后,传统文化价值观还对消费者的品味和审美产生影响。
传统文化往往根植于历史和民族传统,它们塑造了人们对美的理解和感知。
这种影响可以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中看到。
许多人在购买艺术品、古董或传统工艺品时更加注重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论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一)

论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一)摘要:消费观的养成不仅受到收入水平、物价水平以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而且受到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影响。
在对消费行为的研究中,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对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文章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分析入手,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于消费者行为产生的影响,目的在于提醒消费者注视传统文化价值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关键词:价值观;义利关系;消费行为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观的形成,不仅受到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每个人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个人文化素质、宗教信仰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这些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一、中国文化的特征文化是指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世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当代中国文化仍然具有浓厚的传统历史文化持色。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有许多不同的概括:张岱年将中国文化的特征归纳为4点: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和为贵。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对中国文化特征的总结为:“自私自利,此指身家念重、不讲公德、一盘散沙、不能合作、缺乏组织能力,对国家及公共团体缺乏责任感,徇私废公及贪私等。
勤俭,此指习性勤俭、刻苦耐劳、孜孜不倦、好节省以至于吝啬、极有实利主义实用主义之精神等。
爱讲礼貌,此一面指繁文缛节、虚情客套、重形式、爱面子以至于欺伪;一面亦指宁牺牲实利而要面子,为争一口气而倾家荡产等。
中国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国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消费者行为分析中国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文化作为企业重要的宏观环境因素,对消费者行为,进而对企业营销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文化的各个要素,如价值观、规范、习俗、物质文化等,对消费者行为都各自具有一定的影响。
然而,由于价值观在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它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是最具根本性的。
因此,在分析和考察文化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时候,对此予以特别的关注应是必要的。
下面将主要结合中国文化特点(包括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讨论文化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1、认识问题认识问题即消费者察觉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了对产品的需要,这是购买决策的起点。
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有的需要被肯定和强化,有的需要则被贬抑和压制。
例如,中国人在“君子谋道不谋食”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个人的物质欲望和生理需要往往受到压抑,“知足常乐”、“节欲有度”、“居安思危”的生活观和人生观受到提倡和鼓励。
在传统的宗法观念和知恩图报观念的影响下,“人情消费”也就成为一种突出的消费者行为特征。
又如,中国传统观念主张“谦、良、恭、俭、让”,在其影响下,勤俭消费成为大多数中国人所奉行的消费观念。
在勤俭节约观念的影响和支配下,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高档奢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及其增长会相对受到限制,消费者在购买中也会更多地重视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效用和价值,反对盲目攀比和铺张浪费。
2、信息收集消费者的信息来源主要有四个途径:个人来源、商业来源、大众来源以及经验来源。
其中,商业来源告诉消费者信息,而非商业来源则对这些信息起验证和评价作用,往往是购买行为的最终决定因素。
这是一般的情况。
如果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对各种信息来源的依赖和信任程度将会有所不同。
虽然一些调查表明我国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依赖程度较高,但这并不能完全反映我国消费者对广告的信任程度。
我国消费者目前对广告信息依赖程度高的主要原因在于非广告信息,尤其是个人来源信息、大众来源信息和经验来源信息不足,而且消费者普遍缺乏评价各种信息的知识和能力。
社会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

社会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消费者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研究领域,涉及到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选择、购买和使用。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文化因素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消费者行为起着深远的影响。
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文化价值观、社会规范、群体行为和媒体影响等。
本文将探讨社会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以及其中的一些例子。
首先,文化价值观是社会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不同文化对消费者行为有着不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个人主义是主导的文化价值观,追求个人满足和表达个性是消费者的主要动力。
因此,这些国家的市场上出现了各种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然而,在一些东方国家,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更为主流,重视社会关系和和谐。
因此,这些国家的市场上出现了强调社交和团体认同的产品和服务。
其次,社会规范对消费者行为也起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规范是指一组社会期望和行为规则,规定了什么是适宜和被社会认可的消费行为。
例如,在一些社会中,消费奢侈品被视为一种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追求高档品牌成为了一种潮流。
这导致了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更倾向于选择奢侈品。
然而,在其他社会中,消费节俭被视为一种美德,追求简约的生活风格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
因此,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实用和经济的产品。
群体行为也对消费者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们往往会受到他们所属的群体行为的影响,并试图满足群体的期望。
例如,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的“网红经济”现象,将许多年轻人吸引到追求时尚、个性和潮流的消费中。
他们受到自己所关注的网红所推荐的产品和品牌的影响,试图与自己的群体保持一致。
这导致了一些产品和品牌的迅速崛起并受到广泛关注。
最后,媒体对消费者行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媒体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视、广播、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都通过不同方式向消费者传播信息和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
例如,广告和推广活动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消费者推销产品和服务,诱使他们采取购买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者行为学》平时作业三
一、问答题(可任选五题)
1.文化价值观是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的?
答1)、文化价值观影响对产品需求当人们在对候选商品评价的同时,文化价值观以多种方式作用于个人购买决策。
虽然企业可以通过运用广告、销售策略来施加影响,但文化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力量不容低估。
消费者对产品功能和外形的要求由于文化价值的差异存在很大的不同。
2)、文化价值观影响消费者的信息搜集方式,消费者的信息搜集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商业来源、经验来源、个人来源和社会来源。
3)、文化价值观影响产品的使用方式,随着文化价值观的不同,消费者对所购买的产品的使用方式也不尽相同,如企业对此不加注意的话,可能会引起意想不到的麻烦。
2.角色对购买行为的影响是什么?
3.阐述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购买特点。
4.试述流行与消费者行为的关系。
答:1)流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消费者在某些商品消费上的共同偏好。
2)流行促进了人们在商品购买上的从众行为。
3)流行以满足一定社会和心理需要为基础,满足这类需要的方式很多,流行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而已。
4)流行过程不同阶段的采用者,一般具有较大的心理和个性差异。
5.消费者采用一种新产品一般将经历哪几个阶段?
答:1)知晓阶段在此阶段,营销者的沟通目标是使顾客知晓,沟通形式可采取在公众场合或宣传媒体上多次重复出现产品或企业名称。
2)认识阶段在此阶段,营销者的沟通目标是使顾客对本企业产品的性能、特点等有清楚的认识。
服装企业可通过展销会来展示自己的产品,以达到使顾客全面了
解产品的目的。
3)喜欢阶段在此阶段,营销者的沟通目标是使顾客对本企业产品产生好感,沟通的形式是着重宣传产品或企业的特色。
服装企业在广告内容策划上应注重服装面
料、款式、色彩、设计和做工等方面的宣传。
4)偏好阶段在此阶段,营销者的沟通目标是使顾客形成对本企业产品的偏好,沟通的形式是着重宣传使用本企业产品的优越性。
服装企业应精心设计服装陈列,
充分反映服装特色。
5)确信阶段在此阶段,营销者的沟通目标是努力促使顾客建立或强化购买的决心,沟通方式是着重宣传购买这种产品是最佳的选择。
6)购买阶段在此阶段,营销者的沟通目标是促进购买行为的实现,沟通方式可采
用降价、分期付款、增强服务质量、试用等促销手段。
6.什么叫物质环境?它主要从哪些方面影响消费者?
7.什么叫品牌忠诚?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有何意义?
答:品牌忠诚度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多次表现出来对某个品牌有偏向性的(而非随意的)行为反应。
它是一种行为过程,也是一种心理(决策和评估)过程。
意义:1)降低行销成本,增加利润;2)易于吸引新顾客;3)提高销售渠道拓展力;4)面对竞争有较大弹性。
8.影响消费者抱怨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答:1)流行性;2)独特性;3)显著性;4)可信性;5)总体满意;6)预期满意;7)竞争满意;8)理想满意;9)再次购买倾向;10)产品问题;11)企业抱怨;12)亲友抱怨。
9.举例说明人际关系因素对采购决定的影响。
二、案例分析题
消费流行与时尚
据《香港市场》杂志报道,现时北美洲非常盛行一种“坏孩子装”,这是一些著名时装设计师的杰作。
他们的创作原则是:打破一切穿衣规则,不仅错配衫裤,而且不考虑服装质地、面料、花纹和颜色,总之穿上后一切会显得杂乱无章,不修边幅,愈看不上眼,愈显出“坏孩子装”特色,虽然服装价格昂贵,人们却趋之若骛,尤其在年轻人中更是一种潮流。
在日本,随着出口主导型经济向内需主导型经济的转变,消费时尚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和倾斜,比如,以前那种崇尚节俭、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正在淡化,而吃光用尽,借贷消费的行为渐成时尚,突发性、随意性消费不断上升。
又如东京少年穿肥大宽松衣裤,足蹬滑板,滑行于街头的现象也成为时尚的追求,这表明,消费时尚的流行不仅有社会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个性心理因素的推动。
问题:
1.由上述实例,你得到什么启发?你认为消费流行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1)消费流行受社会经济的影响。
2)消费流行必须符合个性特征。
3)生产商品必须符合社会流行。
影响的因素:1)自然环境条件因素;2)社会环境条件因素;3)政治文化条件因素;4)经济科技水平因素;5)个人生活观念因素;6)社会群体意识因素;
2.流行的心理动机是什么?怎样理解流行的反传统特点?
答:心里动机:1)流行能满足人们求新欲望。
2)流行使人们表现自我的心里得到满足。
3)人们通过追随多数人的行为和模仿流行事物,获得心理的安全。
反传统特点:反传统的东西另类、新颖,能给人不同的享受,满足人们对新事物的追求观、欣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