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

合集下载

乾隆历史故事

乾隆历史故事

乾隆历史故事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清朝的一位伟大君主,他在位时期,实行了一系列改
革措施,使得清朝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昌盛。

乾隆皇帝本人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精通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也对历史文化极为热爱。

下面,我们来讲述一些乾隆历史故事,一起了解这位伟大皇帝的风采。

乾隆皇帝的治国理念是“仁政”,他十分重视民生,曾多次下江南巡视,了解
民情,解决民生问题。

他还大力发展农业,提倡种植水稻、棉花等农作物,鼓励农民发展生产。

在他的治理下,社会风气清朗,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

乾隆皇帝对文化艺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在故宫设立“文渊阁”来收藏和
研究古代书籍,还亲自撰写了大量的诗词和书法作品。

他还大力支持绘画艺术的发展,提拔了不少优秀的画家,使得绘画艺术在他的时代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阶段。

在外交方面,乾隆皇帝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决策。

他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外交
手段,扩大了清朝的领土,使得国家的实力得到了增强。

他还多次派遣使臣出使西域和东南亚国家,开展友好交流,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清朝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
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社会的稳定得到了保障。

他的治国理念和领导才能,使得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一位君主。

乾隆历史故事就是这样,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
皇帝,他的治国理念、文化艺术和外交战争等方面的成就,都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希望我们能够继承乾隆皇帝的治国智慧,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乾隆皇帝的小故事 50字

乾隆皇帝的小故事 50字

乾隆皇帝的小故事50字
摘要:
1.介绍乾隆皇帝的背景和地位
2.一个小故事的主题和情节
3.故事中的启示和感悟
正文:
乾隆皇帝,我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君主,他在位期间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在他的统治下,我国迎来了一个长达六十年的稳定时期,这就是著名的“乾隆盛世”。

在这段辉煌的历史中,有一个小故事令人难忘。

有一天,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来到了一个乡村。

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农民,他们交谈甚欢。

农民向皇帝请教了一个问题:“陛下,我听说您治理国家有方,百姓安居乐业。

那么,您是如何做到的呢?”
乾隆皇帝微笑着回答:“其实很简单,我只需要做对的事情,并且全力以赴。

”这个小故事揭示了乾隆皇帝治理国家的智慧:正确的决策和全力以赴的执行。

这也正是他能够创造出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的原因。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

首先,我们要明确目标,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情。

其次,我们要全力以赴,付出努力,才能实现目标。

最后,我们要坚持不懈,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成功。

乾隆皇帝的这个小故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他卓越的领导才能,还给我们
带来了宝贵的人生启示。

清朝乾隆帝的生平简介

清朝乾隆帝的生平简介

清朝乾隆帝的生平简介乾隆帝名为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第四位皇帝,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的第四个儿子。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清朝乾隆帝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乾隆帝的生平简介乾隆原名叫爱新觉罗·弘历,弘历于1711年出生在雍亲王府,他的父亲是雍正皇帝,生母是钮祜禄氏。

弘历从小十分聪明,五岁就开始上学,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因为弘历从小天资过人,康熙皇帝看见孙子弘历这么优秀,就直接把他接到了宫中念书。

能被康熙接到身边亲自教导的孙子本就不多,可见弘历确实才气过人。

雍正一登基就秘密将弘历立为皇位继承人,后来又将名门之女富察氏赐婚给弘历。

雍正去世后,弘历顺利登基成为乾隆皇帝,并将嫡长子永琏立为皇太子。

乾隆上位后缓和了雍正在位时紧张的政治气氛,使朝廷各方面的关系得到改善;乾隆还十分注重官员的选拔,并且实行了严格的考察制度。

除了政治方面的贡献之外,乾隆在军事上的建设更为突出,乾隆派兵平定了瞻对、苗疆、金川、西藏、准噶尔等各部的动乱,扩大了清朝疆域。

可以说乾隆在位期间,为清朝统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乾隆为大清做了什么贡献乾隆在25岁的时候登基,成了第六个接手清朝的皇帝,在位60年,中国古代有很多皇帝,他掌握最高权力的时间最长。

他执政期间,清朝自康乾盛世后又一次达到了最高峰,由此可见乾隆皇帝位清朝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据史料记载他曾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伟绩:政治:乾隆的父亲雍执政的时候政治上的气氛十分的紧张,乾隆登基后最先的举措就是缓解这种气氛,同时他还对雍正的政策做出了调整。

作为一个君主,重视官员的素质是很重要的,乾隆十分注重这一点,登基后他立刻把雍正年间的贪官进行了严惩。

乾隆这样的举措是很不易的,因为这必将会掀起朝廷的动荡,可是乾隆还是公正地将贪官一一地揪出来,大多直接被处死。

严惩了贪官后,乾隆在选拔官员上十分用心,甚至亲自筛选,这极大地提高了官员的质量。

乾隆招收的官员大多都很有本事,因此乾隆很看重对他们的约束,所以雍正善于对人才的驾驭。

乾隆皇帝的故事

乾隆皇帝的故事

乾隆皇帝的故事乾隆皇帝(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是中国清朝的一位伟大皇帝,他在位时期长达六十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政策,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乾隆皇帝出生在北京紫禁城,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子,他的母亲是康熙皇帝的嫡福晋。

乾隆皇帝自幼聪慧过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精通文学、书法、绘画、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

他对文学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因此对文化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推行了一些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

他注重农桑,提倡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他还重视海外贸易,开放了一些港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在文化方面,乾隆皇帝也非常重视,他大力支持文学、绘画、戏曲等艺术形式的发展,使得中国文化在他的统治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乾隆皇帝还注重对外交往,他派遣使者到欧洲各国进行外交活动,加强了中国与外国的联系。

他还大力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鼓励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国家政治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较快,文化艺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他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中国清朝的鼎盛时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乾隆晚年却因为过度享乐、铺张浪费,导致国家财政出现了严重问题。

他的统治晚期,国家出现了一些混乱和动荡,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

他的统治时期,中国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乾隆皇帝的故事

乾隆皇帝的故事

乾隆皇帝的故事乾隆皇帝(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是清朝第四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统治时间长达六十年。

乾隆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乾隆盛世”。

乾隆帝登基后,他一方面继承了前朝雍正帝的政策,继续推行清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另一方面,他也在一定程度上采纳了康熙帝的仁政政策,对百姓实行宽松的政策,使得社会风气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他还大力发展农业,改善水利,加强对外贸易,使得国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文化方面,乾隆帝也非常重视。

他提倡儒学,倡导文治,对文化教育事业进行了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化教育的政策,使得当时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乾隆帝的统治下,中国的文化艺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诗词、书画、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此外,乾隆帝还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他鼓励科技人才,推行科技兴国政策,对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他的统治下,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乾隆帝的统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他晚年,由于种种原因,清朝逐渐走向了衰落。

乾隆帝对继承人的选择也存在一些问题,他先后立了多位太子,但最终都被废黜,这也给清朝的继承问题埋下了隐患。

同时,乾隆帝晚年的统治也存在一些弊端,政治腐败、社会不公等问题逐渐加剧,给清朝的未来埋下了隐患。

总的来说,乾隆帝是一位杰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使得中国在他的统治下达到了一个辉煌的时期。

但同时,他的统治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最终也对清朝的未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乾隆帝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他的统治经验对当今社会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乾隆在位多少年

乾隆在位多少年

乾隆在位多少年乾隆是中国清代的一位重要皇帝,他的在位时间非常长,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

乾隆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富庶、繁荣的时期之一。

那么,乾隆到底在位多少年呢?乾隆帝,姓爱新觉罗,名弘历,出生于1711年,是康熙皇帝的四子。

乾隆帝继位于1735年,享年八十八岁,在位达六十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

乾隆帝的在位时间之长,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带来了众多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变革。

乾隆在位期间,国家安定繁荣,经济发展迅速。

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了官员考核制度,严禁贪污腐败。

他还通过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促进了国内贸易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国内经济繁荣起来。

乾隆还大力发展农业,推行种植业现代化,使得中国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同时,乾隆还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农业、医学、工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

在文化方面,乾隆皇帝崇尚儒家思想,兴办了许多学校,加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还大力保护古代文化遗产,对于历史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非常重视。

乾隆帝本人也非常喜爱书法和绘画,他在这两个领域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他举办了多次盛大的赏花、观赏书画和品味古董的活动,培养了许多文化人才。

乾隆帝在位期间,对于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人民都采取了开明的政策。

他尊重各地的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特殊权益,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均给予了大力支持。

他实行了“扬州八怪”等文化政策,鼓励文化艺术的发展。

同时,他也主张融合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促进了各个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然而,乾隆在位期间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他采取了过于宽松的政策,导致朝政腐败。

另一方面,他对于西方文化保持着抵制和排斥的态度,限制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发展。

此外,乾隆晚年极度嗜好,沉迷于后宫和豪华奢侈品,这也是他执政晚期出现衰落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乾隆在位期间为中国带来了经济、文化和政治的繁荣,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乾隆皇帝活了88岁-期间发生了哪些世界性大事件?

乾隆皇帝活了88岁-期间发生了哪些世界性大事件?

乾隆皇帝活了88岁,期间发生了哪些世界性大事件?生于1711年9月25日,死于1799年2月7日的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他一生经历了从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元孙(玄孙)七代人,在74岁时实现了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五世同堂——如果他再挣扎一下,多活一年多时间,就会跨入19世纪,成为与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英国首相丘吉尔、喜剧大师卓别林、小说家海明威同时代的人。

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活在世界上的88年里,世界发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大事件,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的事件,乾隆皇帝也一定程度地受到了影响。

首先当然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始发于18世纪60年代,发源于英国中部地区,以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而揭开序幕。

从那时候到19世纪40年代,在长达近百年的时间里,英国、法国、美国等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珍妮纺纱机发明的那一年,是1765年,乾隆皇帝54岁。

他在皇帝宝座上已经呆了20个年头。

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时,乾隆皇帝71岁。

当时,清朝与西方并没有处于完全隔绝的状态。

在康熙时期以来,陆续有一批法国、英国、葡萄牙传教士,历经艰难险阻来到中国,在将西方工艺品、钟表、药品等送给中国皇帝的同时,还将发生在欧洲的重大事件,向中国皇帝做了报告。

然而,工业革命进行之初,各种技术、产品并不成熟,不足以引起中国皇帝的重视。

因此,当马戛尔尼使团将最新发明的蒸汽机、梳理机、棉纺机、织布机、天体运行仪、连发手枪等送给乾隆皇帝时,乾隆皇帝并没有表现出很惊讶的样子,将它们当作“奇技淫巧”的产物,统统锁到仓库里。

第二件大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

1775年4月19日清晨,北美莱克星顿小镇响起一阵激烈的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5月10日,北美各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建立了大陆军,并任命乔治·华盛顿为总司令。

随后,华盛顿带领大陆军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成为了美国第一任总统。

当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时,乾隆皇帝在干什么呢?1775年,乾隆皇帝派遣大军,平定了准噶尔部首领达瓦齐的叛乱;出台了所有商民一概不准擅自越过边境进行贸易的规定;继续平定大小金川之乱……乾隆皇帝忙着管理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帝国,顾不上关心遥远北美大陆上发生的美国独立战争。

乾隆皇帝的本名是什么?

乾隆皇帝的本名是什么?

乾隆皇帝的本名是什么?乾隆皇帝(1711年―1799年),是中国清朝第四位皇帝,其正式名号为“弘历”,是康熙皇帝的四皇子。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统治了六十年之久。

他的执政时期被历史学家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都最为繁荣和稳定的年代之一。

乾隆皇帝一生经历了众多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事件,深深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下面将从他的本名、政治改革、文化繁荣、外交合作和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五个方面展开介绍。

一、乾隆皇帝的本名乾隆皇帝的本名为弘历,意为“才德广大”。

这一名号充分展现了乾隆皇帝对自己的自省和期望,也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所持有的理念。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致力于吸纳各方面的人才,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二、政治改革乾隆皇帝执政初期,对清朝法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完善,使得国家政治制度更加合理高效。

他推行了一系列的“乾隆新政”,加强了官员的选拔考核制度,取消了一些陈旧、威权的政治制度,建立了相对人性化的政治管理体系。

这些改革使得官员及时接受民众的诉求,提高了国家治理的效能。

三、文化繁荣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他本人也是一位文化爱好者,善于诗文书法。

乾隆皇帝崇尚礼制文化,推动了汉文化的复兴,并对藏传佛教进行了加强和保护。

他下令修订《庭史》、《四库全书》等重要文化典籍,大力支持翻译和出版事业,为后代保留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

四、外交合作乾隆皇帝倡导着务实的外交政策,积极发展与欧洲、中亚和东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乾隆皇帝通过和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带来了一系列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理念,促进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同时,乾隆皇帝还通过外交手段巩固了对蒙古、西藏等边疆地区的统治,保持了国家的边疆稳定。

五、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乾隆皇帝重视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他推行了优待政策,增加投资,在边疆地区修建水利工程、开垦土地、发展经济,为边疆地区带来了繁荣和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三,他是世界上统治成绩最辉煌的君王之一。 • 乾隆年间的满清帝国,政治安定,满人旗人的特 权地位较为稳固;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 他远征回疆,一举拓土二万余里,帝国的疆域由 此巩固。此时的清朝帝国气派恢宏,威震遐迩, 环顾四周,悉为属国,“通译四方,举踵来王”。 甚至以前从来和清朝没有交往的国家也纷纷遣使 来朝,“以亘古不通中国之地,悉为我大清臣仆, 稽之以牒,实为未有之盛事”。 • 除了统治的成功之外,他在许多方面也都很成功。
四、文化
• 1、重用汉人 • 2、编纂图书 • 弘历汉文水平很高,能诗善画,精于骑射。清朝 皇帝中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功绩当以他为最。在 他统治期间,各种官修书籍达100余种,图书编 撰方面的最大成就是亲自倡导并编成了大型文献 丛书《四库全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种、 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 保存了大量古典文献,是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 然而,弘历毁书多,为了彻底斩断汉人反清复明 的念头,弘历毁掉了很多明王朝时期汉人的图书。
• 乾隆六年(1741年),处死了纳贿银千两 的兵部尚书兼九门提督鄂善。从乾隆二十 年开始到四十年代,还处死了10余名职位 很高的巨贪,如云贵总督恒文、云南布政 使钱度、山东巡抚国泰、陕甘总督勒尔谨、 浙江巡抚王亶 dǎn望都被赐死、正法。慧 贤皇贵妃的亲兄高恒担任内务府总管,侵 贪两淮提引,慧贤皇贵妃亲侄高朴担任兵 部右侍郎,滥索金宝、盗卖官玉,乾隆帝 也都未予以宽待
• • • • • • • • •

• •
子女:16子,8女 继位人:爱新觉罗· 颙琰(嘉庆帝) 最得意:“十全武功”(清乾隆时期的十次重大军事行 动 ),《四库全书》 最痛心:最亲密的爱妃贤后——慧贤皇贵妃、孝贤纯皇后先后去 世 最擅长:诗文、书法、骑射、驾驭群臣 最先列:清朝第一位以密诏藏于正大光明匾后而登基的皇帝 最负面的评价:好大喜功,穷兵渎武,刚愎自用 最长寿:中国封建史中,寿命最长的一位皇帝 (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享年80岁以上的皇帝只有四人。 除乾隆而外的三位皇帝是: (1)梁武帝萧衍,享年85岁,在位48年。但他局处一隅, 三次舍身入寺,长于文学,精通音律;侯景之乱后,饥病而惨死。 (2)宋高宗赵构,享年80岁,在位36年,建都临安(今杭 州),半壁山河。 (3)元世祖忽必烈,享年81岁,在视官吏的选拔,他强调官吏应该年富力强,五 十五岁以上的官吏要详细甄别,六十五岁以上的官员要 带领引见,能否继任他要亲自定夺。他将不称职的官吏 分成8类: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及、疲软无力、 不谨、贪、酷,并给予不同的处理。在乾隆一朝,因考 绩不合格受到降级或处分的官吏达6万多人。 • 第二,禁止向皇帝进献,在初中期他禁止各省大员向皇 帝进献方物、土产。 • 第三,注重考绩,为了整顿吏治,弘历严格运用“京 察”、“大计”考核官吏,过去那些不用考核的藩臬 (布政史与按察司),也要考绩。他要京官以密折报告 属吏是否贤良。 • 第四,注意解决官员及其家属的生活费问题,给京官加 薪,给外官发放养廉银,使官员安心职守。 • 第五,处置贪官。这是指初中期的情形。
• 第二,他是世界上运气最好的君王之一。 • 其一,他一生身体健康,没有遇到大灾大 病。其二,他在25岁的盛年继位,获得最 高权力的过程非常顺利,毫无波折。其三, 他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历史节点登上帝位。 在此之前,三位皇帝—顺治、康熙和雍正 91年(1644年至1735年)的统治,已经给 他打下了良好的统治基础。
• 为了搞思想统治,弘历还屡下禁书令,销 毁了大量涉及反清复明但有价值的图书。 他在编《四库全书》时,烧毁了大量“违 禁”书籍,成为汉文化的浩劫。 • 文字狱、毁书、禁书加上“八股取士”等 政策严重地限制了人的创造力,禁锢了人 的思想,是清朝帝国落后于欧洲,这些政 策是很重要的原因。
外交
• 1、闭关锁国 • 乾隆以后,清朝开始实行全面的闭关锁国 政策,一开始是四口通商,到后来只开放 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垄断其进 出贸易,对出口货物的种类也多有限制。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与西方世界的 接触,丧失了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最佳时期, 为后来的百年积弱落后埋下伏笔。当时欧 洲的科技发展蓬勃,渐渐地超越了以奥斯 曼帝国为首的伊斯兰世界和以清朝帝国为 首的东方世界。
• 一、政治 • 1、缓和内部矛盾 弘历即位后首先缓和雍正在位时期造成的政治紧张 气氛。乾隆二年,他就释放了雍正末因贻误军机 而判死罪的岳钟琪、傅尔丹,赐予允禟táng 、允 禩sì 公;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还为多尔衮昭 雪,复其王爵。这些措施缓和了统治阶级内部的 矛盾,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对稳定王朝的局 势是很有意义的
• 乾隆后期好大喜功,生活奢侈,对吏治也 没有初中期抓得紧了,在位后期重用大贪 官和珅二十余年,致使这二十年间贪污成 风,政治腐败。吏治的腐败又给人口压力, 土地兼并等社会矛盾火上浇油,从乾隆三 十九年(1774年),山东王伦起义起,各 地农民反叛频繁:
二、军事:维护统一
• 1、镇压贵州苗疆起义 • 2、安定西藏 :确立了达赖喇嘛为政教合一的代 表和驻藏大臣共治西藏的体制。 • 3、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攻取了新疆地区,天山南 北从此完全归入清朝帝国。 • 4、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弘历在新疆设伊犁 将军,实行军府制,修筑城堡,驻扎军队;设置 卡伦,巡查边界;移民实边,进行屯垦。巩固和 完善了清朝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人物评价
• 正面评价 • 第一,他是世界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王。 • 有人说,统治纪录的创造者应该归为法国 “太阳王”路易十四,此人在位72年之久。 然而众所周知,太阳王5岁登基,22岁才对 统治国家产生兴趣。他的实际掌权时间不 过50年。而从胤禛咽气那一分钟起,到自 己咽气那一刻,弘历手握专制皇权64年, 一天也没有与他人分享。
奠定近代中国版图
• 对边疆的经营是弘历最大的功绩。清朝的 疆域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努力而 最后形成:东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鄂 霍次克海,西北到巴尔喀什湖、葱岭,北 到恰克图(贝尔加湖以南,色愣格河以 北),南到南沙群岛。
三、经济
• 1、重视农业 • 2、兴修水利 • 3、乾隆帝重视发展商业并给予宽松政策。 他也采取了一些恤商政策。规定商人到歉 收的地方销售粮食,可以免关榷què(关卡 征税)米税,允许百姓贩运少量食盐(这 在雍正朝是不允许的)。金融机构(经营 汇兑和存款、信贷的票号)在乾隆朝也开 始出现。
乾隆皇帝
个人档案
• 出生: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9.25) • 卒年: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2.7) • 享年:八十九岁 • 属相:兔 • 执政时间:在位六十年(1736~1796),实际掌权六十 四年(1735~1799) • 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 圣纯皇帝 (简称“纯皇帝”) • 庙号:高宗 • 陵寝:清东陵裕陵 • 父亲:胤禛(雍正帝) • 母亲: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 配偶:29人,皇后富察氏、乌拉那拉氏、孝仪纯皇后
• 文化上编修了《四库全书》等大型文化典籍;外 交上乾隆时清朝继续以“天朝上国”自居,和周 边属国友好往来,而对西方则坚持“闭关锁国”。 他六下江南,大修宫殿、园林;大兴文字狱加强 思想统治。后期宠信大贪官和珅,加之乾隆帝年 事已高,吏治败坏,弊政丛出,激化了社会矛盾。 乾隆六十年(1795年)宣布于次年将皇位禅让给 皇十五子永琰,改元嘉庆,自己称太上皇帝。此 后乾隆帝仍然掌握实权。 嘉庆四年(1799 年) 正月初三,乾隆病逝,终年八十九岁。谥 “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 纯皇帝”,庙号高宗,葬河北遵化清东陵马兰峪 裕陵。
大兴文字狱
• “文字狱”是乾隆时期最重要的一大弊政。 • 文字狱”并非乾隆首创,也非清朝首创,以言获 罪是很早就有的事。清朝王朝以满洲人入主中原, 对汉人知识分子心怀戒备,因而从顺治起就开始 兴文字狱,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搞了十余起文字狱, 雍正在位十三年搞了数十起文字狱。 • 乾隆帝为加强思想统治,奴化汉人思想,也效法 祖先大搞文字狱。弘历把文字狱当成家常便饭, 制造130多桩,占整个清朝帝国时期文字狱的 80%,其中47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这意味着生 者凌迟、死者戮尸、男性亲族十五岁以上者连坐 立斩,好多是捕风捉影
英使访华
• 弘历完全拒绝英国的要求,使清朝帝国失 去了一次与世界接轨的机会。47年后的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清朝政府 被迫与英国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 《南京条约》。乾隆时期英国使团想得到 而没有得到东西,大英舰队用坚船利炮都 得到了。
与西方国家差距
• 在西方世界发生一系列划时代巨变的时候,清朝不仅闭 关锁国,自己的发展也陷于停滞。“八股取士”、“文 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重农抑商”压制了资本主 义萌芽的发展;在西方工业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 满人统治者却视科技发明为“奇技淫巧”,既不鼓励科 技发明,也不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使清朝帝国的科技水 平越来越落后;在西方国家相继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情 况下,清朝统治者还在不断加强皇权,帝国的政治制度 也落后于西方。 • 世界发生了划时代性巨变,清朝政府却仍固步自封,妄 自尊大。虽然康雍乾时期在一些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终究赶不上西方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清朝帝国和西 方实力的此消彼长终于在几十年后的鸦片战争得到体现。
3、勤于政事
• 赵翼(1727-1814年)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入值军 机,曾亲见乾隆勤政情况。 • 弘历总是卯时(早上5:00-7:00)起床。要是夏天, 这时天已亮了;要是冬天,五更才尽。在军机值班的10 多人,每晚留一人值班。恐怕第二天一早有事,非一人 对付得了,便每日轮一人早上班相助,于是也在五更上 班。平时大家不知乾隆帝何时起床。但从十二月二十四 日以后,弘历从他寝室出来,每过一门,必响鞭炮一声, 凭此就知道乾隆圣驾已到乾清宫了。这个时候,要燃一 寸长的蜡烛天才亮。军机处的十多人,过五六天才轮上 一个早班,已觉辛苦,但弘历则是天天这么早就上朝了。 • 平时无事时弘历也是如此。当西北用兵征准噶尔部和回 疆之时,军事情报到达,即使是半夜,弘历也一定要起 来亲自过目,如有要事立即召集军机大臣指示机宜,说 很多话。赵翼作记录,有时从起草到恭楷誊正,得要一 两个时辰,这时弘历还披着衣服等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