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导学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应用导学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应用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2.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2.用自己的话说说如何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3.在练习本上计算下面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1(3)长方体长为12分米,宽为5分米,高7cm 为4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4)棱长为5米的正方体,表面积是多少?12cm 7cm二、合作学习:1.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做下面各物体分别需要几个面?(1)做一个正方体鱼缸,需要()块玻璃;这是因为:;(2)做一个长方体通风管,需人()块铁皮;这是因为:;(3)在一块平地上挖一个水池,为使水不渗漏需在()个面抹上水泥;(4)粉刷教室时,需刷()个面,()不刷;2.联系生活实际,解决下列问题。
(1)小芳要在做好的捐款箱四周贴上红纸,请你帮她算算需要多大一张?提示:①“四周”是指哪几个面?②它们的长、宽各是多少?(2)一间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5米,高是3米,门窗总面积35平方米,若用白灰粉刷教室,每平方米造价4.5元,粉刷完这间教室总共花多少钱?提示:①先画一个教室的简图,把相关数据标出来;②想一想:粉刷时只需刷哪些面?还有哪里不刷?三、自我检测:你都会做吗?你都做对了吗?你哪些地方还不明白?四、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它们6个面的面积总和,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物体都需要考虑它的所有面,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你记住了吗?组1.用自己的话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该如何计算?2.如下图,张师傅做了一个衣物柜,为使它美观且经久耐用,需要在它的外面涂一层油漆,若每平方米用漆0.2千克,你能帮他算算这个柜子共需多少千克油漆吗?(1)讨论:要计算总共需多少千克油漆,首先得知道什么?给柜子刷漆只需要刷哪几个面?3.在一块平地上挖了一个长为12米,宽为6米,深为3米的游泳池,需要在底部和四周贴上瓷砖,请你算算贴瓷砖的面积有多大?(提示:先试着画出简易图,然后想想往哪些面上贴瓷砖。
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精选5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探索等数学活动过程,理解长方体展开图中每个面与长方体长、宽、高之间的关系,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有关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比较、观察、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休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展开图,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资源:长方体、正方体的纸盒,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
这是我们以前学过和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想用彩纸把这两个立体图形包装起来,但是不知道至少要用多大的彩纸,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把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和算出来,就是至少要用的彩纸)2、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1)如果我们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展开,会是什么形状呢?请你闭上眼睛想象。
(2)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剪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面的展开图是这样的,(课件出法展开图),和你想的一们吗?(3)请同学们用上、下、左、右、前、后,分别标出6个面。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导学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第一课时)导学案1、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由此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2、能力目标:⑴学生在理解长方体表面积意义的基础上掌握长、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正方体的表面积。
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形象直观的课件演示,培养学生“乐学”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建立表面积的概念,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建立表面积的概念,理解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一、温故而知新看大屏幕回答问题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自主探索将你们的长方体沿着棱剪开,再展开,你发现了什么?(1)在你展开的长方体外表图上标明“上”、“下”、“前”、“左”、“右”6个面(2)你剪开的长方体的上下每个面长是,宽是,面积是。
左右每个面长是,宽是,面积是。
前后每个面长是,宽是,面积是。
(3)你能说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吗?2、合作交流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呢?请用你面前的实物学具,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
你的解法:三、迁移类推,自己发现,总结方法1、正方体的表面积又是什么呢?4厘米2、它该如何计算呢?3、列出式子,小组内交流后展示。
四、试一试,我能行!(1、)做一个包装箱(如下图),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上下每个面长是,宽是,面积是左右每个面长是,宽是,面积是。
前后每个面长是,宽是,面积是。
(2)、一个正方体礼品盒,棱长是⒈2分米,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五、质疑问难,灵活应用1、出示牙膏盒,你能计算这个牙膏盒的表面积吗?2、你能计算100个这样的正方体药盒需要多个纸板吗?(棱长是1分米)3、你能计算这个火柴盒的内匣和外壳的表面积吗?(需要知道这个火柴盒的、、)六、我会总结:。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
2.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 表面积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 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掌握。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如水果箱、魔方等,引导学生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 讲解概念: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定义,让学生明确表面积的意义。
3. 演示计算方法: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5. 公式讲解: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6.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8.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练习,巩固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掌握。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下一次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八、教学资源:1. 教具: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
2. 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 练习题:针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九、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十、课后作业:(1)长方体:长2cm,宽1cm,高3cm。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优秀教案

操作与想象并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3-24页例1、例2及做一做。
[设计理念和思路]创设实物情景,将学生置于“包装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这一问题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长方体的上、下、左、右六个面的长、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和关系,从而归纳出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概念及计算方法,允许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通过不同方法的交流,简化计算方法,从而归纳计算公式。
通过观察,引导学生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时,还可以进一步简化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材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与表面积的概念教学结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强几何直观。
通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衅,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出面与面的大小关系以及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关系,从而概括出表面各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通过微波炉包装箱、墨水盒两个生活实物的表面积计算,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学过“面积和面积单位”,对于表面积的理解,五年级学生不会觉得陌生。
而在教学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对“对面相等”已掌握,因此,在教学时大大减少了学习的阻力,本节课则可以利用学生以上的经验,让其自主探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更多的需要对学生的计算方法的简化进行引导。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动手操作,建立表面积的概念,经历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过程与方法:1.在探索学习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问题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并从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精神。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优秀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2页例1、课堂活动1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理解物体“表面积”、与“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2、引导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方法,及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剪、摸、画、小组合作,抢答、独立作业等培养学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精神,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及展示自我的情感。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练习作业。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准备:学生,做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答题卡。
教师,能展开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
猜一猜,教师出示自己带来的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让学生猜一猜哪个需要的硬纸板多一些?抽生猜,教师激趣,。
通过学生猜的不同答案,形成悬念,激励学生学习引入本课学习。
二、新授,1、教师拿出准备好的三角体魔方体问问学生是由几个什么形围成的整个表面,抽生回答。
再拿出一个圆柱体让学生说说又是由哪个几面围成的。
教师小结出表面积的意义。
并板书。
引入:我们今天重点学习的是什么?学生齐答,从而点明学习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板书。
2、教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回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重点回忆相对面完全相、长、宽、高等。
学生摸一摸几个面和长宽高。
3、展开长方体,教师把学生展开的图形贴一个长方体平面,和一个正方体平面图,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并根据学生回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上下,左右,前后两个面分别相同。
并让学生合拢、展开感受平面和立体的图形相应位置,建立学生的空间概念。
4、引导学生认识无论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都是由六个面围成的表面,从而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由六个面的面积之和组成。
5、学生打开数学书第42页,找到描述“表面积”和“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句子,勾下来,并读读。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优秀教案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
,至少需要用多少平方厘米出示
例1:制作下面这样一个长方体
的纸1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
计算方法
的纸板?
请大家想一想,这道题实际上是
求什么呢?你打算怎样解决这
个问题呢?
4人小组合作完成这个长方体
表面积的计算。
汇报交流计算情况,教师总结学
生的不同算法,点拨得出长方
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你能把这种求表面积的方法归
纳一下吗?
为什么求出这3个面的面积和,
再乘2就可以了?
你能把这种求表面积的方法归
纳一下吗(长×宽+长×高+
宽×高)×2。
(师板书)
在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些比较
简便?把你喜欢的方法给同桌
交流交流吧。
2探索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方法
:通过大家的积极思考,我们
学会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想一想,正方体的表面积又怎
样算呢?
出示一个正方体,让学生自主
探索方法。
汇报交流。
能给大家讲讲你的想法吗?
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都是相同
的。
你能把这种求表面积的方法归
纳一下吗?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
×6。
(师板书)
练习十三第1题。
练习长方
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然后集
体评析。
练习十第3题。
先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数学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数学教案
标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创设情境,引入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求出其表面积。
2. 新课讲授:
- 定义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所有面的面积之和就是它们的表面积。
- 探究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 长方体表面积= 2×(长×宽 + 长×高 + 宽×高)
- 正方体表面积= 6×边长×边长
3. 实践操作:
- 学生分组,每组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模型,测量长、宽、高,然后计算表面积。
- 分享计算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巩固练习:
- 设计一系列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题,让学生进行独立练习。
5. 小结与作业:
-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 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探索。
四、教学反思
- 对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反思,以便于改进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体会表面积公式的推理过程,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
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自学过程:
一、这些知识你还记得吗?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用字母表示分别是()、()、(),1米=()分米,1分米=()厘米,1米=()厘米;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用字母表示分别是()、()、(),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二、观察下图,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右图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长方体的前面是什么形?长、宽各是多少?面积呢?与它相等的面是哪个?这两个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厘米?
厘米3.(向左转)长方体的右面是什么形?长、宽各是多
厘米
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厘米?10厘米
4.(向对着自己的方向转)长方体的上面是什么形?长、宽各是多少?面积呢?与它相等的面又是哪个面?这两个面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厘米?
5.把这个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加起来看看是多少?
6.同学们,“一个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就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你学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了吗?(一个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相等,即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所以在计算是只需要计算前面,上面,右面,然后都乘2再相加就可以啦!)
7.在练习本上试着计算下面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
(1
7
米厘米150厘米
米 2.5分米
分米
5分米
(2)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4厘米,宽是8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三、自我检测:(1)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指?(2)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必须知道它的什么?
四、作业:练习第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