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疲劳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疲劳试验的数据处理

疲劳试验的数据处理堵百城【摘要】With 45 steel as an example, the data processing steps in fatigue test were introduced, including sample data sorting, scatter plot chart drawing, fatigue equation and curve building with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calculation of relative error and residual standard deviation, and reliability-fatigue stress-life equations and curves establishing. The highlight of the discussion is to use matching method for stress of censored life; and establish the fatigue equation with decimal power, with the relative error instead of significant inspection.%以45钢为例,介绍了疲劳试验数据处理的步骤:整理样本数据,画散点图,用回归分析建立疲劳方程和曲线,计算相对误差,计算残差标准差,建立可靠度一疲劳应力一寿命方程和曲线.讨论的重点是用配对法求得的应力作为截尾寿命的应力;建立带小数幂的疲劳方程;用相对误差代替显著性检验.【期刊名称】《理化检验-物理分册》【年(卷),期】2013(049)003【总页数】4页(P158-161)【关键词】截尾寿命;数据处理;疲劳方程;疲劳曲线【作者】堵百城【作者单位】无锡市机电研究所,无锡214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302.3;TG115.5+7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即使应力远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试样也会发生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
疲劳试验报告

疲劳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材料在反复受力情况下的变化规律,验证其疲劳寿命,并探究不同应力水平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二、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本次实验使用的是工程塑料材料。
2. 实验设备:万能试验机、计数器、计时器、电脑数据采集系统。
3. 实验步骤:(1)将实验样品加工成标准梁形状。
(2)将试样放入电子拉力试验机中,在预设的负载范围内进行往复载荷试验。
(3)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应力、应变、位移等数据,并通过电脑数据采集系统保存到电脑中。
(4)当试样发生裂纹或断裂时,停止试验,并记录下此时的载荷数和疲劳寿命。
(5)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绘制应力-循环数曲线,计算出试样的疲劳极限、疲劳寿命等指标。
三、实验结果分析1.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绘制了应力-循环数曲线,并计算出了不同应力水平下试样的疲劳极限和疲劳寿命等指标。
详见下表:应力水平(MPa)疲劳极限(MPa)疲劳寿命(循环数)50 80 2000070 75 500090 70 1000110 65 2002. 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应力水平的提高,试样的疲劳极限和疲劳寿命均明显降低。
(2)在低应力水平下,材料的疲劳寿命较长,可以长时间稳定地工作。
而在高应力水平下,材料易发生断裂和破坏,疲劳寿命也明显缩短。
四、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工程塑料材料的疲劳试验,探究了材料在反复受力情况下的变化规律,验证了其疲劳寿命,并研究了不同应力水平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低应力水平下,材料可稳定地工作较长时间;而在高应力水平下,材料易发生断裂和破坏,疲劳寿命明显缩短。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材料的疲劳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材料的选用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疲劳试验数据处理及P-S-N曲线的作用

荔 /_ 嫠 备 编 试 次 … 号 N 霉 验矩 注 一 数 ‘ 1 3 1
i l ” iD 6
ii ii ii ii ii i3 i
2 2 8 o ;荔 8 o- } 》 i I
S 0 S0
1 1 1 3
7
2
2
2
2 l6 i l7 麓 l. 鹫 越 瓣 .j o il i i i F l
弃 。而第 一次 出现 的相反 结果 点3 和 试 验 可 能 采 用 不 同 的 符 号 , 以 下
点4的应 力平 均 值 ( + ), S2 S3 2,就 同 。) ;S为试 验 总次数 : 为各级
11试验方 法 .
采 用升 降法 进 行 疲 劳试 验 ,一 是 常 规试 验 法 给 出 的疲 劳 极 限值 。
试验负荷 ; 为第i 级试验负荷下进 行
1 般 按 下 述程 序 进 行 。试 验从 高于 疲 同样 ,第 二次 出现 的相反 结果 点5 和 的试验次 数 ;门为试验 负荷 的级数 。 的应 力平均值 ,也 相 当于 常规试 13 应用 实例 . 劳极 限 的应 力水 平开 始 ,然 后逐 级 点6
型应用。
■ 第一汽 车集团公 司技术 中心材料 部 何 才
随 着 疲 劳 试 验 研 究 的 不 断 发 没 有破 坏 ( 出 ) ,故 依次 进 行 的 化 简后得到 : 越
展 ,有 限寿 命设 计 在 各 工业 部 门的 第 五根 试 件就 在 高 一级 的应 力 S 下 z 广 泛 开 展 和 新 工 艺 、新 材 料 的研 进 行试 验 。依 此 类 推 ,凡 前 一 根 试 O 循环破 坏 ,则 随后 的一 次 制 ,都要 求 提供 准 确 可 靠 的疲 劳 性 件不 到1
金属材料疲劳试验与数据处理方法_白鑫

收 稿 日 期 :2015-04-28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51335003);高 等 学 校 博
士 学 科 点 专 项 科 研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20110042130003) 作者简介:白 鑫(1988-),男,博士研究生。 通 讯 作 者 :谢 里 阳 (1962- ),男 ,教 授 ,博 士 生 导 师 。
近期,谢 里 阳 等 提 [19-20] 出 了 样 本 集 聚 原 理 ,该 方法在高周疲劳区域处理小样本的数据时有一定的 优势。以下主要介绍传统成组法和样本集聚原理, 并 通 过 疲 劳 寿 命 曲 线 族 ,对 比 、分 析 该 两 种 方 法 之 间 的差异。 1.1 成 组 法
为了得 到 S-N 曲 线,ISO 12107-2003[4]建 议 了成组法。成组法,即 由 各 级 应 力 水 平 下 的 疲 劳 寿 命试验数据组成一 个 样 本,并 直 接 对 其 进 行 统 计 计 算。为保证统计结 果 的 准 确 性,需 对 样 本 量 设 置 最 低 限 ,一 般 情 况 下 ,每 组 数 组 至 少 需 要 15 个 数 据 。
关 键 词 :疲 劳 ;疲 劳 试 验 ;疲 劳 寿 命 ;规 定 寿 命 下 的 疲 劳 强 度 ;概 率 分 布
中 图 分 类 号 :TG115.5;TH122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1-4012(2015)06-0375-06
Fatigue Test Methods and Their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of Metallic Materials
动态疲劳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研究

动态疲劳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研究动态疲劳试验是材料疲劳性能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加载试验,在模拟实际工程环境下,评估材料的疲劳性能指标。
动态疲劳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的研究,对于疲劳寿命的预测以及相关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动态疲劳试验数据处理方法1. 原始数据的预处理原始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录入、校验、清洗、处理等环节,其中数据录入是第一步,其正确性对于后续数据处理及分析具有重要影响。
数据校验主要是针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校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清洗主要针对原始数据中存在的异常值,采用各种数据清洗方法对其进行剔除或纠正。
数据处理主要是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如数据平滑、插值、去噪等,以便后续分析。
2. 异步采样数据的同步处理在实际试验中,由于设备等原因,会出现数据采集的异步问题,即采集到的数据与试验次数不对应。
这时需要对异步采样数据进行同步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时间序列数据的特征提取动态疲劳试验所采集的数据通常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序列特征,如周期性、高斯分布等。
对于这些数据,需要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和特征提取,以便进一步进行数据分析和建模。
二、动态疲劳试验数据分析方法1. 基于统计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可以得到试验数据的分布特征,如均值、方差、标准差、偏度、峰度等。
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些统计学参数对试验数据进行分类和预测。
2. 基于机器学习的分析方法机器学习方法是一种新兴的数据分析方法,它以数据驱动为基础,通过学习数据的特征和规律,进而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
在动态疲劳试验数据分析中,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类、聚类、异常检测、预测等。
3. 基于模型的分析方法模型方法是一种经典的数据分析方法,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数据和规律,进而进行数据的分析和预测。
在动态疲劳试验数据分析中,可以利用模型方法建立试验数据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以预测试验数据的寿命。
混凝土疲劳试验方法

混凝土疲劳试验方法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强度和耐久性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然而,在长期使用和受外界条件影响的过程中,混凝土材料会逐渐产生疲劳现象,导致其强度和耐久性下降,影响其使用寿命。
因此,深入研究混凝土的疲劳性能是非常必要的。
混凝土疲劳试验是评估混凝土材料疲劳性能的有效方法。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疲劳试验的方法,包括试件制备、试验设备、试验步骤、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方面内容。
二、试件制备试件制备是混凝土疲劳试验的重要环节。
试件的制备质量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试件制备应遵循以下原则:1.试件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如强度等级、配合比、骨料种类等。
2.试件尺寸应符合规定,常用的试件尺寸有100mm×100mm×400mm、150mm×150mm×600mm等。
3.试件表面应平整,不允许出现明显的裂缝、凸起、凹陷等缺陷。
4.试件配筋应符合设计要求,应保证试件内部的应力均匀分布。
5.试件应进行充分的养护,以保证其强度稳定。
三、试验设备混凝土疲劳试验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试验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万能试验机:用于加载试件,测定试件的强度和变形等性能。
2.疲劳试验机:用于模拟混凝土在长期交变荷载下的疲劳破坏过程,测定试件的疲劳性能。
3.温控器:用于控制试验室温度,保证试验环境的稳定性。
4.计时器:用于记录加载时间和循环次数等数据。
5.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试验数据,如应力、应变、位移等。
四、试验步骤混凝土疲劳试验的基本步骤如下:1.试件制备:按照规定的试件尺寸和配筋要求制备试件。
2.试件标记:在试件上标记试验编号、试件尺寸、配筋情况等信息。
3.试件养护:对试件进行适当的养护,以保证试件强度的稳定。
4.试件称重:称重记录试件质量。
5.试件测量:测量试件尺寸、配筋情况、表面平整度等。
6.试件加载:将试件放置在万能试验机上,进行预加载,然后进行疲劳试验。
疲劳实验

疲劳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疲劳破坏特征。
了解疲劳实验的方法。
(测疲劳极限?)
实验原理:在交变应力的应力循环中,最小应力和最大应力的比值
max min /σσ=r
称为循环特征或应力比。
在r 一定的情况下,如试样的最大应力为某一值时,经过N 次循环后,发生疲劳失效,则称N 为此应力下的疲劳寿命。
在同一循环特征下,最大应力越大。
则寿命越短。
最大应力与寿命的关系曲线见图(1)。
图(1)
实验方法:按照金属轴向或纯弯疲劳实验方法进行实验。
试 样:一批试样需8~13根,按国标的要求加工,从毛坯到试样制成,要
经过机械加工、热处理、尺寸测量、表面检验等一系列措施。
如进行光滑试样测试,则试样表面必须光滑(Ra>0.4)
实验设备:
1、高频疲劳实验机
频率:80~250Hz
能力:100kN
负载形式:拉压,对称循环最大±50kN
2、纯弯疲劳试验
试样受力见图(2)
图(2)
负载形式:纯弯曲
最高转速:100000rpm/min
疲劳破坏特征:
它是一种潜在的失效方式,在静载荷下无论显示脆性与否,在疲劳断裂时都不会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而断裂是突发的没有预兆。
构件上存在表面缺陷(缺口、沟槽),即使在名义应力不高的情况下,由局部的应力集中而形成裂纹,随着加载循环的增加,裂纹不断扩展,直至断裂。
图(3)。
图(3)。
第三章疲劳应用统计学基础

(3-6)
可见,求正态分布函数F(x),只需求得标准正态分布函数Φ(u)即可。标准正
态分布函数Φ(u)之值,可由正态分布函数表查得。表3-1列出了若干常用值。
表3-1 若干常用正态分布函数值
u Φ(u)×100 -3.719 0.01 -3.090 0.10 -3.000 0.13 -2.326 1.00 -2.000 2.28 -1.645 5.00
n是子样中xi的个数,称为样本大小(或样本容量)。
子样方差s2定义为:
∑ ∑ s2
=1 n −1
n 1
( xi − x)2
=
1( n −1
xi2
−
2
nx )
(3-9)
方差s2 的平方根 s,即子样标准差,是偏差(xi- x )的度量,反映了分散性的大小
。注意到(3-8)式,所有n个偏差的总和为零,故只有(n-1)个偏差是独立的。
若u<0或Φ(u)<0.5,可利用Φ(-u)=1-Φ(u)的关系求解。
三、 给定疲劳寿命下的破坏概率估计
疲劳统计分析的任务是要回答:在给定的应力水平下,寿命为N时的破坏(或 存活)概率是多少?或者说在给定的破坏(或存活)概率下的寿命是多少?
现在,在对数疲劳寿命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下,来讨论如何回答上述问题。
为99.9%的安全寿命 Np=103 千周的估计,只有50%的把握。若要估计置信度γ=95%, 存活率 R=99.9%的安全寿命,可先由n=10, p=1-R=0.001, γ=95%; 查表3.2得到 k=-5.156; 再由(3-11)式求得:
u Φ(u)×100 2.000 97.72 2.326 99.00 3.000 99.87 3.090 99.90 3.719 99.9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二节 疲劳及其分类 • 一、疲劳概念 • 材料和机械零部件在交变应力作用下, 在应力远远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ζs的若干个 循环下发展的突然断裂现象。 • 由于疲劳结果存在很大的分散性,因此在 疲劳试验中要采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处理 数据及合理安排试验程序。 • 研究指出:疲劳裂纹形成寿命存在很大的 分散性,而疲劳裂纹的扩展寿命分散性较 少。
• 2、从数学方法上考虑 基于概率的观点:在同一试验条件下,取得 过大或过小的观测值是属于小概率事件,根据小 概率事件几乎不可能出现的原理来确定取舍的准 则。 介绍一种常用的“肖维尔准则”。该准则基 于正态分布理论。 μ、ζ分别由子样平均值 x 和标准差s来估计。 在一组n个观测值中,当可疑值xm小于下限a或 大于上限b时,则xm可以取舍。取舍区间是用一 个小概率1/(2n)来确定的。 例如:n=11, 1/(2n)=4.55%。此时a点以左正态 曲线以下包围的面积4.55%的一半。
• 试验机技术指标: • 最大动态试验力 ±500KN • 试验频率 0.01~20Hz • 试验波形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斜 波、程序块。 • 夹头之间距离 不小于1000mm • 立柱间距尺寸 930×930mm • 工作台 1500×1500mm
• 2、高频疲劳试验机 • 工作原理:采用电磁激励,使试件(弹簧) 共振原理。
质量m1 试 件 的 弹 性 变 形 m1 砝码质量m0 m0
振荡 系统
其 他 弹 性 质 量
工作台m0 逆质量m0
• (1)机器的谐振频率是以试样的刚性和砝 码质量m1的大小改变来决定。 • (2)砝码质量分为8级,可改变砝码质量 来调节频率。 • (3)松开砝码螺丝,电磁激活产生共振而 运行。 • (4)当激振器产生的激振力的频率和相位 与振荡系统的固有频率一致时,系统便发 生共振,这时配置质量在共振状态下产生 的惯性力往复作用在试样上,来完成对试 样的疲劳试验。
四柱式动静液压伺服疲劳试验机
高频疲劳试验机
• 二、疲劳试验机的工作原理 • (1)动静液压伺服疲劳试验机 • 组成:油源(液压泵) 伺服阀 作动器 (液压油缸) 传感器(压力、位移) 试件。 • 工业控制计算机:(1)伺服阀的控制,产 生疲劳试验载荷;(2)压力传感器信号采 集及其处理;(3)位移传感器信号采集及 其处理;(4)油源的开启停止等控制。 • 工作主机---主机框架,安装作动器和安装 试件。
• 二、应力集中对疲劳强度影响极大,是各种影响因素中起 主要作用的因素。 实际构件或多或少存在应力集中,目前对高周疲劳广 泛地采用缺口试样进行疲劳试验,以模拟实际构件的应力 集中状态。 • 三、疲劳试样组成 试验段、夹持部分及二者之间的过渡部分。 • 四、试样制备应主要的问题 • (1)切去毛坯时,要注明取材的部位,并按一定位置顺 序标号。 • (2)对试样进行机械加工时,需要防止表面的冷作或过 热,同时保证同心度,避免试验段横截面偏心。 • (3)对试样热处理工序的安排,根据热处理的目的而定。 • (4)对抛光后的试样的试验段进行尺寸测量时,应当注 意不要使试样表面受到划伤。 • (5)对已制备好的试样应当进行表面质量的检验,甚至 需要内部质量的检验。如X探伤等。
• 弯曲载荷下的常规单点疲劳试验: • (1)先用ζ-1=0.47ζb的近似公式估算材料疲劳极限ζ-1。 • (2)对于ζb<800MP的钢,第一根试样的应力取为ζ1=1.3 ζ-1 ;对于ζb >800MP的钢,第一根试样的应力取为ζ1=1.12 ζ-1 。 • (3)第二根试样的应力与第一根试样的破坏循环数有关。当N1< 2×105次循环时,第二根试样的应力ζ2=ζ1-20MP;当N1>2×105次循 环时, ζ2=ζ1+20MP。这样,头两根试样确定出的是S—N曲线的上面 部分。 • (4)第三根试样应力的选择与头两根试样的破坏循环数有关。当N1 (或N2)=(1~3.5)×105次循环时,ζ3=0.86 ζ1(或ζ2);当N1(或 N2)=(3.5~10)×105次循环时, ζ3=0.88 ζ1(或ζ2)。 • (5)第四根试样的应力规定 • ①如果第三根试样在N=107次循环没有破坏:当ζ1 <ζ2时, ζ4=(ζ3+ ζ1 )/2;当ζ1 >ζ2时, ζ4=(ζ3+ ζ2 )/2。 ②如果第三根试样在N3 < 107次下破坏了,则ζ4=ζ3-(20~30)MP。因 此,应力ζ4接近于ζ-1。 • (6)若ζ3和ζ4中有一根试样在107次循环以前破坏,另一根试样在107 次循环时未破坏,则第五根试样的应力选择为(ζ3+ ζ4 )/2;若ζ3和ζ4 均在107次循环以前破坏,则ζ5=ζ4-(20~30)MP。 • 若第五根试样到试验循环基数时未破坏,则疲劳极限等于ζ5和比它高一 级的破坏应力的平均值;若第五根试样到试验循环基数以前破坏,则疲 劳极限等于ζ5和比它低一级的破坏应力的平均值。
• 三、单轴和多轴疲劳试验 • 单纯从所受应力状态来分析,则疲劳大体上可分为单轴和 多轴疲劳。 • 单轴疲劳——是指材料或零件在单向循环载荷作用下所产 生的失效现象。零件只受单向正应力(应变)或单向切应 力(应变),如只承受单向拉—压循环应力,弯曲应力或 扭转循环应力。 • 多轴疲劳——是指多向应力或应变作用下的疲劳,也称为 复合疲劳。多轴疲劳损伤发生在多轴循环加载条件下,加 载过程中有两个或三个应力(或应变)分量独立地随时间 发生周期性变化,应力分量可以是同相位的,按比例的, 也可以是非同相的、非比例的。 • 各种压力容器、航天飞行器、核电站、交通运输工具中的 一些重要零件通常是承受复杂的多轴比例与多轴非比例交 互循环载荷的作用。 • 早期处理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多轴疲劳问题时,将多轴问题 利用静强度理论等效成单轴状态,然后利用单轴疲劳理论 处理复杂的多轴疲劳问题,这种的处理方法在处理比例加 载下的多轴疲劳问题是有效的。但实际工程结构和设备的 重要结构零部件,很多是在非比例多轴加载作用下服役。
• 五、各种疲劳试样 • 1、光滑试样有四种:轴向加载试样(圆试 样和光滑板试样)、平面弯曲试样、旋转 弯曲试样和扭转试样。
轴向加载光滑圆试样和光滑板试样
悬臂式平面弯曲疲劳试样 (多危险截面)
悬臂式旋转弯曲疲劳试样 (多危险截面)
悬臂式旋转弯曲疲劳试样 (单危险截面)
纯弯式旋转弯曲疲劳试样
• 2、缺口试样 • 对于带边缘缺口、中心圆孔和沟槽等试样统称 为集 K / 或 K / 中因素Kt值。
• (3)按应力状态可以分为单轴疲劳和多轴 疲劳; • 单轴疲劳------单向正应力或单向切应力。 例如:单向拉—压疲劳,弯曲疲劳或扭转 循环应力。 • 多轴疲劳------多向应力作用下疲劳(复合 疲劳)。例如:弯扭复合疲劳,双轴拉伸 疲劳,三轴应力,拉伸—内压疲劳,缺口 处的应力状态也往往是多轴疲劳。
• (4)按载荷变化情况可以分为恒幅疲劳、变幅疲 劳和随机疲劳; • 恒幅疲劳---载荷中,所有峰值载荷相等和所有谷 值载荷相等的。 • 变幅疲劳---所有峰值载荷不等和所有谷值载荷不 等,或两者均不相等的载荷。 • 随机疲劳---疲劳载荷中,峰值载荷和谷值载荷及 其序列是随机出现谱载荷。幅值和频率都是随机 变化的,而是不确定的。 • (5)按载荷工况和工作环境分为常规疲劳、高低 温疲劳、腐蚀疲劳、接触疲劳、微动磨损疲劳和 冲击疲劳。
第三节 疲劳试样及其制备
• 一、典型材料疲劳试样:光滑试样、缺口 试样、低周疲劳试样和疲劳扩展试样。 • 光滑试样、缺口试样----用于测试高周疲劳 裂纹形成寿命。 • 低周疲劳试样----在高应力水平下通过对循 环应变控制承受载荷,测试低周疲劳裂纹 形成。 • 疲劳扩展试样----用于测试裂纹扩展寿命。
• 舍弃原则:
计算 x 和s时,应将xm 这一数值考虑在内。
第五节 常规的单点试验法
• 一般是先根据材料的抗拉强度ζb估算一个 疲劳极限值,然后再在估算值高一定百分 数的应力水平下开始进行疲劳试验,以后 再根据前一根试样的疲劳寿命逐步降低应 力进行下根试样的疲劳试验,直至有一根 试样到试验基数以后不发生断裂为止。不 断试样与相邻应力水平的应力平均值----疲 劳极限。 • 一般准备10根材料和尺寸均相同的一组试 样,5~7供试验用,其它作备用。
t max min
t max min
• 3、低周疲劳试样 • d=6.35、10、12.5
• 4、疲劳裂纹扩展试样 • 测定da/dN试验采用紧凑拉伸CT和中心裂 纹拉伸CCT两种标准试样。
• 对于CT试样:W a (4 )(Kmax / p 0.2 )2
p 0.2 ) • 对于CCT试样: W 2a 1.25P max / ( B
• 由于疲劳性能的分散性,常规法求出的疲劳极限很不精确, 要想求得精确的疲劳极限,必须使用升降法。为了减少试 样数,高镇同教授在“配对”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节约试 样的小子样升降法。 • 实验前先用常规法或估算法估算出粗略的疲劳极限值,然 后根据估算的疲劳极限值确定出应力级差,试验时先在略 高于疲劳极限估算值的应力下开始试验。若第一根试样在 达到试验基数以前破坏,则下一根试样的试验应力降低一 个级差;若第一根试样在达到试验基数时未破坏(即越 出),则下一根试样的试验应力增加一个级差。以后的试 样,也都按与此相同的方法继 续进行试验。下图为这种方法 进行试验的一个典型升降图, 图中“×”表示破坏;“○”表示 为破坏。
• 疲劳试验结果的要求: • 当疲劳极限在100MP以内时,疲劳极限的两 级应力之差一般不应高于3MP。 • 当疲劳极限在100~200MP,不高于5MP。 • 当疲劳极限在200~400MP,不高于10MP。 • 当疲劳极限大于400MP,不高于15MP。 • 用逐点描迹法 画出S—N曲线
第六节 小子样升降法
• 二、疲劳的分类 • (1)按研究对象可以分为材料疲劳和结构 疲劳; • 材料疲劳---研究材料的S—N曲线、失效机 理和化学成分、微观组织对疲劳强度的影 响。 • 结构疲劳---以零部件、接头以至整机为研 究对象。研究他们的疲劳性能,抗疲劳设 计方法,寿命评估方法和疲劳试验方法, 形状、尺寸和工艺因素的影响,以及提高 疲劳强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