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
核医学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071 核医学考试大纲基础知识单 元细 目要 点要求 (1)核医学定义 (2)核医学内容 熟练掌握 1.核医学的概述(3)核医学发展简史了解 (1)定义 (2)原理 熟练掌握(3)优缺点 (4)基本方法 2.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5)主要类型及应用掌握 (1)原理 了解 (2)种类 3.放射自显影(3)应用熟悉 (1)基本概念 (2)基本方法 熟悉 4.放射性核素示踪动力学分析与功能测定(3)临床应用 掌握 (1)显像原理(2)脏器或组织摄取显像剂的机制 熟练掌握 (3)显像条件及其选择 掌握 (4)显像类型(5)图像分析方法及要点 (6)图像质量的评价熟练掌握 一、核医学总论 5.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7)核医学影像及其他影像的比较掌握 (1)组成和表示方法 1.原子核(2)核素及其分类 熟悉 (1)α衰变 (2)β衰变 (3)电子俘获 2.核的衰变及其方式(4)γ衰变熟悉 (1)放射性活度 熟练掌握 (2)衰变常数 掌握 (3)指数规律 (4)半衰期 熟练掌握 3.放射性核素的衰变(5)递次衰变熟悉 (1)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4.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2)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熟悉 (1)照射量与照射量率 掌握 (2)吸收剂量 二、核物理基础 5.电离辐射量及其单位(3)剂量当量熟悉 三、核医学仪器 1.核医学射线测量仪器(1)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熟练掌握(2)固体闪烁探测器 掌握 (3)其他射线探测器 (4)脉冲幅度分析器 熟悉 (5)工作条件的选择 了解 (6)体内测量仪器 (7)体外测量仪器 熟悉 (8)辐射防护仪器 了解 (9)质量控制掌握 (1)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熟练掌握 (2)准直器掌握 (3)位置和能量电路 了解 (4)图像重建2.γ照相机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5)γ照相机和SPECT 的性能指标与质量控制掌握 3.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PET) 符合探测原理熟练掌握 (1)放射性衰变的统计分布和放射性计数的统计误差熟练掌握 (2)存在本底时误差的计算和应用 4.放射性计数的统计规律(3)减少统计涨落影响的方法熟悉 (1)硬件 1.核医学计算机的组成(2)软件 熟悉 (1)模拟数字转换2.图像的数字化和计算机显示 (2)图像的存储、传输、显示 熟悉 (1)图像采集方式 熟练掌握 四、电子计算机在核医学中应用3.图像的采集和处理(2)常用图像处理 熟悉 (1)作用机制熟悉 1.放射性药物的作用机制与药物设计 (2)Hansch 构效关系学说 了解 (1)QA、QC、GMP 与GRP (2)质量检测的内容 (3)放射性核纯度的测定 熟悉 2.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4)放射化学纯度的测定掌握(1)正确使用总原则 (2)小儿应用原则 (3)育龄妇女应用原则(4)放射性药物与普通药物的相互作用 3.正确使用、不良反应及其防治(5)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掌握(1)Tc 的主要化学性质 了解 (2)99mTc 的标记 熟悉 (3)99m Tc 发生器 掌握五、核化学与放射性药物4.99mTc 化学与99mTc 的放射性药物(4)临床核医学常用的99mTc 的放射性药物 熟练掌握(1)123I、131I、67Ga、111In、与201Tl 的来源(2)放射性碘标记(3)放射性铟标记熟悉5.放射性碘、镓、 铟、铊的放射性药物(4)临床核医学常用的放射性碘、镓、 铟、铊的放射性药物掌握 (1)核素的选择6.放射性治疗药物 (2)临床核医学常用的放射性治疗药物 熟练掌握 (1)受体显像剂 了解 (2)代谢显像剂 熟悉(3)乏氧显像剂(4)肿瘤导向诊断与导向治疗的放射性药物(5)基因显像与基因治疗的放射性药物 7.放射性药物新进展(6)反义显像和反义治疗的放射性药物了解 (1)放射生物效应及基本概念 熟悉 (2)放射防护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3)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值 (4)内、外照射防护原则 熟练掌握 1.放射生物效应与防护原则(5)不同射线的防护原则了解 (1)实验室的三区布局 了解 (2)放射源的运输、保管 (3)放射性废物的处置 (4)放射性事故的应急处理 掌握 2.核医学实验室(5)工作场所的防护监测了解 (1)工作人员健康管理 了解 (2)个人防护及防护用品 3.工作人员的防护(3)个人剂量监测熟悉 (1)申请核医学检查与治疗的原则 熟练掌握 (2)申请医师的职责 熟悉 4.工作人员的职责(3)核医学医师的职责熟练掌握 (1)核医学诊断中患者的防护原则 熟练掌握 (2)核医学诊断中特殊人群的防护原则 了解 5.患者的防护(3)核医学治疗中患者的防护原则掌握 (1)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熟练掌握 (2)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六、放射卫生防护6.放射卫生防护法规(3)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了解(4)临床核医学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熟悉 (1)方法 1.决策矩阵 (2)指标 掌握 2.Bayes 理论 Bayes 理论 熟悉 七、医学诊断方法的效能评价3.界值特性曲线(ROC 分析)界值特性曲线 熟悉医学伦理学单元 细目要点要求1.医患关系2.医疗行为中的伦理道德医学伦理道德 3.医学伦理道德的评价和监督了解。
医学影像专业考试大纲

医学影像专业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医学影像专业考试旨在评估考生是否具备从事医学影像工作的知识和技能。
考试内容涵盖医学影像学的基础知识、影像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影像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考试,选拔出具备医学影像专业素养的人才,为医学影像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考试目标1、掌握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具备正确操作医学影像设备的能力;3、具备对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4、具备基本的影像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能力;5、了解相关的医学伦理和法律法规。
三、考试内容1、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2、医学影像设备操作:包括X线、CT、MRI、超声等设备的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3、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包括常见疾病的影像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4、医学伦理与法律法规:包括医德医风、医疗安全、法律法规等。
四、考试形式1、笔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2、机考:包括操作题、图像分析题等;3、面试:包括专业基础知识面试、临床技能考核等。
五、考试时间与地点1、笔试部分:9:00-11:00,14:00-16:00;2、机考部分:14:00-16:00;3、面试部分:具体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
六、考试合格标准1、笔试部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各类题目的得分之和达到及格线60分(满分100分);2、机考部分:操作题、图像分析题等得分之和达到及格线60分(满分100分);3、面试部分:专业基础知识面试得分达到及格线60分(满分100分),临床技能考核达到相关要求。
七、考试注意事项1、请考生提前30分钟到达考场,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和准考证进行身份验证;2、请考生自备书写用具、计算器等必备物品;3、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应遵守考场纪律,不得作弊或抄袭他人答案;4、考试结束后,请考生将试卷、答题卡等物品放置在指定位置。
八、考试评价与反馈1、考试结束后,将对考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分和评价;2、对于表现优秀的考生,将给予表彰和奖励;3、对于表现不佳的考生,将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其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4、对于存在作弊行为的考生,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北京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5107)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大纲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临床肿瘤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5107)招生目录系所名称临床肿瘤学院招生总数31系所说明本院招生计划中60%为推荐免试。
导师信息见本院教学工作信息主页()。
第三位代码是“5”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他为科学学位研究生。
招生专业及人数040203应用心理学 1071009细胞生物学 1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 1100214肿瘤学13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105113肿瘤学10临床肿瘤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5107)考试科目系所名称临床肿瘤学院招生总数31系所说明本院招生计划中60%为推荐免试。
导师信息见本院教学工作信息主页()。
第三位代码是“5”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他为科学学位研究生。
招生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5107) 人数:1研究方向01.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3 306西医综合临床肿瘤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5107)专业简介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始建于1976年,是我国著名的大型现代化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是集医、教、研于一体,预防、治疗、康复相结合的肿瘤防治研究中心。
院所是北京抗癌协会、北京癌症康复会、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影像专业委员会、护理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和依托单位。
医院还设有北京市胃癌防治中心、北京市乳腺癌防治中心、北京市影像介入治疗中心、超声诊断等北京市重点学科。
在肿瘤学基础理论研究、我国若干种常见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胃癌高发现场的预防干预等领域均有创新性和领先的工作,在国内外颇具影响。
全院现有在编职工99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87%,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62人,博士生导师32人,突贡专家3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24名;国家杰出青年3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5名;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5名;北京市科技新星人选16名。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专业

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Ⅰ.考试范围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医学影像专业基础知识及各系统大体解剖、正常 影像解剖和变异。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方法(X 线、DSA、CT、MRI、B 超、 核医学)的特点、基本成像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图像质量控制及图像 后处理技术、对比剂的使用、毒副作用的表现及抢救原则。了解各种介入 治疗方法的治疗原则、适应证和禁忌证。了解各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学 改变、临床特点、实验室相关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治疗原则及相关临床 学科知识,掌握并能综合应用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影像诊断和 鉴别诊断,了解各系统少见疾病或疑难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影像诊断和鉴 别诊断。
Ⅳ.大纲内容
第一部分 放射医学
一、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1. X 线成像(掌握) 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识记) 3.计算机体层成像(CT)(掌握) 4.磁共振成像(MRI)(掌握) 二、呼吸系统 1.检查方法(掌握) 2.正常影像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掌握) 3.肺部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 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 4.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炎、肺结核、肺脓肿等)病因病理(识记)、 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 5.气管和支气管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 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 6.支气管及肺先天性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 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 7.胸部外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 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 8.肺间质性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 (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 9.胸膜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 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
全国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研究生学位医学影像学和核医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

全国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研究生学位医学影像学和核医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全国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研究生学位医学影像学和核医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第一编通用条款第一条为选拔全国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研究生学位的医学影像学和核医学专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由教育部、卫生部、科学技术部联合主办,由教育部牵头的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报送同等学力申报硕士研究生学位医学影像学和核医学学科联合考试。
第三条介绍单位(包括教育部、卫生部、科学技术部联合报送的中央直接管理的高等医学院校)按照统一考试大纲,在考试中心经一定比例录取本学科考生。
第四条介绍单位将于每年4月和9月公布本学科综合考试时间及地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试录取工作。
第二编考试大纲第五条本次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医学影像学和核医学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六条考试大纲应当包括:基础科学、临床学(医学影像学)、核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学及统计学;临床护理、诊断及治疗技术;国际医学影像学及核医学会议的讨论及应用的专业知识;介绍单位特色及所开设课程;文献阅读;临床护理技术;计算机类试题;伦理学;共同护理及管理技能的评估;疾病预防、控制及公共卫生实践;临床实习和视频演示;职业发展规划;职业技能和职业表现的评估;医学影像学和核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国际惯例及技术新事物的跟踪;其他相关试题。
第三编考生准备第七条考生在准备考试时,应根据统一考试大纲的相关资料,深入学习,熟悉考试大纲的课程内容。
第八条考生在准备考试时应掌握以下基本知识: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口腔科学以及医学影像学和核医学的基础知识、临床诊断、治疗、护理、检验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技术开发及管理。
第九条考生应根据考试大纲,系统准备有关书籍、期刊、会议论文,以及增加对医学影像学和核医学等研究领域的知识。
第十条考生在准备考试时,应根据介绍单位特色及所开设课程,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结合考试大纲,做好试题攻关。
医学影像技术资格证考试大纲

医学影像技术资格证考试大纲
医学影像技术资格证考试大纲包括以下内容:
一、考试介绍
医学影像技术资格证考试是针对医学影像技术领域的专业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在医学影像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通过考试后,考生将获得医学影像技术资格证书,证明其在该领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二、考试目标
1. 测试考生在医学影像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 评估考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医学影像技术的能力。
3. 确保考生具备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三、考试内容
1. 医学影像技术基础:包括医学影像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等。
2.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包括X线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MRI检查技术、超声检查技术等。
3. 医学影像图像处理与分析:包括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图像测量和分析的基本原理等。
4. 医学影像诊断:包括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影像诊断的原则和方法等。
5. 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与安全:包括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辐射防护和安全管理等。
6. 医学影像技术的实际操作:包括医学影像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图像采集和处理的实践操作等。
四、考试形式
1. 笔试:测试考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
2. 实操考试:测试考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和能力。
3. 面试:评估考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五、考试要求
1. 考生需具备医学影像技术相关专业的学习背景或从业经验。
2. 考生需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3. 考生需熟练掌握医学影像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影像医学与核医学I.考试围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医学影像专业基础知识及各系统大体解剖、正常影像解剖和变异。
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方法(X 线、DSA、CT、MRI、B 超、核医学)的特点、基本成像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图像质量控制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比剂的使用、毒副作用的表现及抢救原则。
了解各种介入治疗方法的治疗原则、适应证和禁忌证。
了解各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学改变、临床特点、实验室相关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治疗原则及相关临床学科知识,掌握并能综合应用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了解各系统少见疾病或疑难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II.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影像医学中最主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能运用它们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要求】主要测试考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对医学影像学领域中最主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2.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做出综合判断和评论的正确程度 3.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III.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180 分钟(试卷满分为 100 分)。
三、题型分数比例选择题 A1 型选择题 85 题约 42.5% A2 型选择题 40 题约 20% B 型选择题 50 题约 25% X 型选择题 25 题约 12.5%IV.大纲容第一部分放射医学一、医学影像检查技术1. X 线成像(掌握)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识记)3.计算机断层成像(CT)(掌握)4.磁共振成像(MRI)(掌握)二、呼吸系统1.检查方法(掌握) 2.正常影像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掌握)3.肺部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4.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炎、肺结核、肺脓肿等)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5.气管和支气管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6.支气管及肺先天性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7.胸部外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8.肺间质性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9.胸膜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10.纵隔肿瘤等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诊断(应用)和鉴别诊断(应用)三、循环系统1.检查方法(掌握) 2.正常影像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掌握)3.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等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4.后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等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5.心包疾病及大血管疾病等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四、消化系统1.检查方法(掌握) 2.正常影像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掌握) 3.空腔脏器:食管、胃肠道疾病 X 线诊断(掌握)、食管炎性病变及肿瘤、胃溃疡及胃肿瘤、十二指肠及小肠病变、结肠病变等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4.实质脏器:肝、胆、胰、脾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5.腹膜腔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6.腹膜后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 五、泌尿及生殖系统(包括肾上腺、乳腺) 1.检查方法(掌握) 2.正常影像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掌握)3.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4.泌尿系结石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5.肾及输尿管感染性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6.肾及输尿管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7.肾外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 (掌握)8.膀胱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9.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10.子宫、输卵管及卵巢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11.子宫、输卵管及卵巢感染性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 (识记)、诊断和鉴别诊断(识记) 12.肾上腺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13.乳腺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六、骨骼肌肉系统1.检查方法(掌握)2.正常影像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掌握)3.骨先天性畸形与骨发育障碍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识记)、诊断和鉴别诊断(识记)4.骨与骨关节损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5.骨髓炎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 (应用)6.骨与关节结核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7.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8.脊柱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9.骨与软骨缺血性坏死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10.骨髓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 (应用)11.代和营养障碍性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12.分泌性骨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识记)、诊断和鉴别诊断(识记)13.慢性关节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七、神经系统1.检查方法(掌握) 2.正常影像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掌握)3.颅脑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4.颅脑外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5.脑血管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6.脑感染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7.颅脑先天性畸形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8.新生儿脑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9.脑白质病及脑变性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10.脊髓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八、头颈部1.检查方法(掌握) 2.正常影像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掌握)3.眼及眼眶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4.眼眶炎性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5.鼻及鼻窦炎症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6.鼻及鼻窦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7.咽及喉部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8.口腔及颌面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 (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9.颌面部外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10.中耳乳突炎、胆脂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11.中耳癌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 (掌握)12.颈静脉球瘤、颈动脉体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13.甲状腺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14.颈部淋巴结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九、介入放射(心脏介入不属于本大纲围)1.概述(识记)2.血管介入放射学(识记)3.非血管介入放射学(识记)4.综合介入治疗技术(识记)第二部分超声医学一、超声诊断的物理基础1.超声波的一般性质、基本物理量、成像基本原理(掌握)2.超声多普勒效应、人体血流动力学基本知识(掌握)3.人体组织的回声表现、超声伪像(掌握)4.超声新技术:超声组织谐波成像、超声造影、三维超声成像、组织多普勒成像、超声弹性成像、其他新技术(识记)二、心脏及大血管1.正常心脏及大血管的解剖和生理概要(掌握) 2.超声检查技术及心功能测定(掌握)3.后天获得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疾病、心包疾病、心脏肿瘤等(应用)4.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心膜垫缺损、主动脉口狭窄、肺动脉口狭窄、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等(应用)5.主动脉疾病: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缩窄(应用)三、消化系统1.肝:正常超声表现,肝局灶性病变(肝囊肿、肝脓肿、肝血管瘤、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包虫病)、肝弥漫性病变(脂肪肝、肝硬化、血吸虫肝病) (应用)2.胆道系统:正常超声表现,胆囊疾病、胆管疾病(应用)3.胰腺:正常超声表现,急慢性胰腺炎、胰腺占位性病变、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应用) 4.脾:正常超声表现,脾常见疾病(掌握)5.胃肠:超声检查技术、正常超声表现、常见疾病(掌握) 四、泌尿系统 1.解剖概要及正常超声表现(掌握)2.肾疾病:肾积水、肾囊性病变、肾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肾结石、感染性病变、肾功能不全和移植肾(应用)3.输尿管疾病: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输尿管囊肿、输尿管结石、输尿管肿瘤(应用)4.膀胱疾病:膀胱炎、膀胱结石、膀胱肿瘤、膀胱憩室、膀胱异物及凝血块(掌握)5.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前列腺炎(掌握)五、腹膜后间隙及大血管、肾上腺 1.腹膜后间隙:腹膜后肿瘤(掌握) 2.肾上腺:常见疾病(应用)3.腹膜后大血管: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疾病、下腔静脉及其属支疾病(应用)六、妇科1.子宫疾病:子宫发育异常(掌握)、子宫肌层病变(应用)、子宫膜病变(应用)、子宫颈癌(掌握) 2.卵巢疾病:卵巢瘤样病变、卵巢良性肿瘤、卵巢恶性肿瘤(应用)3.盆腔炎性疾病(掌握) 七、产科 1.妊娠解剖及生理概要、正常妊娠超声表现(应用)2.异常妊娠超声表现:流产、胚胎停育、异位妊娠、多胎妊娠、胎儿宫生长受限、羊水过多或过少(应用) 3.胎盘脐带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植入(应用)4.胎儿常见畸形及染色体异常(掌握) 5.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应用) 八、外周血管 1.颅脑血管:解剖概要、超声检查技术、常见疾病(掌握)2.颈部血管: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颈动脉其他病变、颈动脉支架(应用)3.四肢动脉:动脉硬化闭塞症、急性动脉栓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掌握)4.四肢静脉:四肢静脉血栓、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动静脉瘘(应用) 九、浅表器官 1.涎腺:涎腺炎症与结石、涎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掌握)2.甲状腺:甲状腺先天发育异常、甲状腺炎症性疾病、甲状腺增生性疾病、甲状腺肿瘤 (应用) 3.甲状旁腺常见疾病(应用)4.乳腺:乳腺增生症、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乳头状瘤、乳腺炎、乳腺癌(应用)5.阴囊与阴茎:阴囊急症、睾丸肿瘤、睾丸良恶性肿瘤、精索静脉曲(掌握)6.浅表淋巴结:正常超声表现、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结核性淋巴结炎、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癌(应用)十、肌肉骨骼系统1.肌肉、肌腱、韧带:超声检查技术,正常超声表现,肌肉、肌腱或韧带撕裂、损伤 (掌握)2.骨、软骨及关节:正常超声表现,滑膜增生、骨折、骨骼侵蚀、关节软骨损伤(掌握)3.与肌肉骨骼系统相关的常见软组织肿物(识记) 十一、介入超声 技术概述、技术原则、穿刺方法、介入性超声并发症和处理(识记)第三部分核医学一、总论1.核医学、临床核医学定义(掌握)2.核医学的学科容、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的涵(识记)3.核医学的特点(掌握) 二、基础理论篇(一)核医学的核物理基础(识记)1.原子的基本结构稳定性核素、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衰变2.核衰变的类型及规律α 衰变、β 衰变、γ 衰变 3.核射线和物质的相互作用电离、激发、散射、轫致辐射、切伦科夫辐射、吸收、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生成 4.辐射量及其单位放射性活度及单位、半衰期(二)影像核医学仪器 1.核射线探测的原理(识记) 电离作用、荧光现象、感光作用 2.放射性探测器的类型(识记) 闪烁型探测器、电离型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感光材料探测器、放射性探测仪器的电子学线路(放大器、脉冲高度分析器、计数定量、记录、显示及供电线路) 3.γ 照相机(识记) 准直器的作用、空间分辨率、灵敏度、适用能量围及类型,闪烁晶体、光电倍增管、预放大器及放大器和 X、Y 位置电路,脉冲高度分析器、模数转换器4.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掌握) SPECT 组成、SPECT/CT 组成、探测器(探头)类型、图像采集方式、图像重建方式、衰减校正、SPECT 的质量控制和性能评价5.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掌握) PET 的组成、显像原理、采集的计数类型、图像采集方法、图像重建方法、质量控制、 PET 的性能评价6.PET/CT(掌握) PET/CT 的结构及功能、图像采集方法、性能评价7.功能测定仪器(识记) 工作原理、甲状腺功能测定仪8.体外样本测量仪器(识记) γ 计数器、活度计、液体闪烁计数器9.辐射防护仪器(识记) 场所辐射剂量监测仪、表面污染检测仪、个人剂量监测仪(三)放射性药物 1.基本概念(识记) 放射性药物的概念、特点2.医用放射性核素的来源(识记) 放射性核素的来源、99Mo-99mTc 发生器3.放射性核素标记方法(识记) 同位素交换法、化学合成法、生物合成法、金属络合法4.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控制(掌握) 物理鉴定、化学鉴定、生物学检测5.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常用的放射性药物(掌握) 99mTc 化学性质、99mTc 标记的放射性药物、其他单光子放射性核素6.放射性药物的应用原则(应用) 正确使用总原则、特殊人群的应用原则(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放射性药物与普通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四)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与显像1.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识记)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原理及核心、基本类型、方法学特点2.放射性核素显像基本概念(掌握) 放射性核素显像定义、定位机制(合成代、细胞吞噬、循环通路、选择性浓聚、选择性排泄、通透弥散、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特异性结合) 3.放射性核素显像类型(识记) 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局部显像和全身显像、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阳性显像和阴性显像、静息显像和负荷显像、单光子显像和正电子显像4.图像质量的评价和分析(掌握) 图像质量的评价、正常及异常图像的认识、影响图像质量的常见原因分析、临床相关资料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5.放射性核素显像的特点(掌握)(五)辐射生物效应与辐射防护 1.辐射生物效应(识记) 辐射生物效应分类及作用、照射量、吸收剂量、当量剂量、剂量限值2.辐射防护辐射防护目的和基本原则(掌握)、、外照射防护措施(应用)3.核医学诊治的安全性评估及相应防护要求(识记)三、临床诊断(一)神经系统 1.脑的解剖与生理(识记)2.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3.放射性核素脑灌注显像介入试验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4.脑代断层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5.神经递质和受体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6.放射性核素脑血管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 7.脑静态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8.脑池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 (识记)9.脑肿瘤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二)循环系统1.心脏的解剖与生理(识记)2.平衡法心室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3.首次通过法心室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4.心肌灌注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5.急性心肌梗死灶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6.心肌代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7.双核素心肌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8.心脏神经递质和受体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9.下肢静脉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三)呼吸系统1.肺的解剖与生理(识记)2.肺灌注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3.肺通气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四)消化系统 1.消化系统解剖与生理(识记)2.肝实质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3.肝动脉血流灌注和血池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4.胆道系统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5.食管通过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 6.胃食管反流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7.胃排空试验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 8.十二指肠 - 胃反流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9.肠道转运时间测定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10.消化道出血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11.异位胃黏膜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12.唾液腺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五)分泌系统1.分泌系统解剖与生理(识记)2.甲状腺功能测定:甲状腺功能的体测定法、甲状腺相关激素和抗体的体外测定、甲状腺功能测定方法的综合应用(掌握、应用)3.甲状腺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4.甲状旁腺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5.肾上腺皮质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6.肾上腺髓质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六)骨骼系统1.骨骼系统解剖与生理(识记)2.静态骨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3.动态骨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4.关节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 (识记)(七)泌尿系统 1.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识记)2.肾动态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3.肾功能非显像检查法——肾图原理与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 4.肾静态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5.膀胱尿反流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识记)6.阴囊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识记)(八)血液与淋巴系统 1.血容量测定原理、方法及临床应用(识记)2.红细胞寿命测定与破坏部位测定原理、方法及临床应用(识记)3.脾显像原理与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识记)4.骨髓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 (掌握、应用)5.淋巴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 (掌握、应用)(九)肿瘤与炎症1.肿瘤非特异性显像原理与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识记)2.肿瘤代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3.肿瘤放射免疫显像原理与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识记)4.前哨淋巴结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掌握)5.肿瘤受体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6.反义显像和基因表达显像原理与方法、正常影像分析及结果判断、临床应用(识记)7.炎症显像原理与方法、正常影像分析及结果判断、临床应用(识记)(十)体外放射分析(识记)1.体外放射分析基本类型:竞争性分析、非竞争性分析2.放射免疫分析、免疫放射分析、放射受体分析、受体放射分析基本原理及特点3.体外放射分析的基本技术要求:标准品、标记抗原或抗体及结合剂的要求、分离技术、生物素和亲和素的应用、生物样品的制备、标准曲线的拟合方式4.体外放射分析的质量控制:反映测定精度、稳定性、测定标准准确度、测得方法灵敏度的质量指标5.体外放射分析的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四、临床治疗(一)放射性核素治疗原理(识记)1.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2.影响放射性药物浓聚的组织因素3.常用的治疗用放射性核素(二)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管理(应用)1.确定门诊治疗的原则2.确定住院核素治疗的原则3.核素治疗病室的管理和卫生防护要求4.住院核素治疗患者的注意事项(三)甲状腺疾病的 131I 治疗(掌握、应用) 1.131I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治疗方法、并发症、疗效监测、注意事项 2.131I 治疗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的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治疗方法、并发症、疗效监测、注意事项 3.131I 去除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治疗方法、并发症、疗效监测、注意事项 4.131I 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治疗方法、并发症、疗效监测、注意事项(四)肿瘤的放射性核素治疗1.骨转移癌的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治疗方法、并发症、疗效监测、注意事项(掌握、应用)2.肾上腺素瘤的 131I-MIBG 治疗的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治疗方法、并发症、疗效监测、注意事项(识记)3.肿瘤的放射免疫治疗的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治疗方法、并发症、疗效监测、注意事项(识记)4.肿瘤的放射性胶体腔治疗的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治疗方法、并发症、疗效监测、注意事项(识记)5.肿瘤的放射性核素动脉介入治疗的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治疗方法、并发症、疗效监测、注意事项(识记)(五)增生性血液疾病的 32P 治疗(识记)。
5、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代码:105107)

5、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代码:105107)一、培养目标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为主,同时进行教学、科研及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影像医学专业临床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
具体要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具有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专业技能,掌握本学科的各项检查及技术的原理、特点及诊疗常规,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和某些疑难病症的影像诊断、核素治疗以及介入治疗,具有较强的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及临床教学能力。
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英语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攻读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年;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可为3-5年。
博士生因故需延长学习年限,由博士生本人提出申请,导师签署具体意见,经院长(系主任)同意后,报研究生院批准。
一般不超过五年。
三、培养方式1.在硕士专业学位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拓宽知识面,深入掌握本学科的理论知识,熟悉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新理论和新技术。
2.参与影像诊疗工作,按照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岗位责职要求,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书写影像诊断报告。
核医学专业方向还需参与核医学治疗临床工作。
3.介入放射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还需进行介入诊疗操作,负责本专科病房组内病人的医疗工作。
具有一定的病房管理能力,有处理急诊和胜任会诊的能力。
4.能胜任临床示教,承担带见习及小讲座、读书报告等。
四、专科训练内容及要求:[放射科]1、时间安排:课程学习6个月,本科室18个月,相关科室(超声、介入等各3个月),科研工作6个月。
2、专业知识要求重点掌握:(1)全身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常规影像(X线、CT、MRI、核医学等)检查技术的原理、特点;(2)全身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X线、CT、MRI、核医学等)诊断;(3)影像新技术的临床及科研应用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同等学力人员申请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影像医学与核医学I.考试范围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医学影像专业基础知识及各系统大体解剖、正常影像解剖和变异。
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方法(X 线、DSA、CT、MRI、B 超、核医学)的特点、基本成像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图像质量控制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比剂的使用、毒副作用的表现及抢救原则。
了解各种介入治疗方法的治疗原则、适应证和禁忌证。
了解各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学改变、临床特点、实验室相关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治疗原则及相关临床学科知识,掌握并能综合应用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了解各系统少见疾病或疑难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II.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影像医学中最主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能运用它们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要求】主要测试考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对医学影像学领域中最主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2.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做出综合判断和评论的正确程度3.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III.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180 分钟(试卷满分为100 分)。
三、题型分数比例选择题A1 型选择题85 题约42.5% A2 型选择题40 题约20% B 型选择题50 题约25% X型选择题25 题约12.5%IV.大纲内容第一部分放射医学一、医学影像检查技术1. X 线成像(掌握)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识记)3.计算机断层成像(CT)(掌握) 4.磁共振成像(MRI)(掌握)二、呼吸系统1.检查方法(掌握) 2.正常影像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掌握)3.肺部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4.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炎、肺结核、肺脓肿等)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5.气管和支气管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6.支气管及肺先天性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7.胸部外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8.肺间质性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9.胸膜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10.纵隔肿瘤等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诊断(应用)和鉴别诊断(应用)三、循环系统1.检查方法(掌握) 2.正常影像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掌握)3.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等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4.后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等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5.心包疾病及大血管疾病等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四、消化系统1.检查方法(掌握) 2.正常影像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掌握) 3.空腔脏器:食管、胃肠道疾病X 线诊断(掌握)、食管炎性病变及肿瘤、胃溃疡及胃肿瘤、十二指肠及小肠病变、结肠病变等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4.实质脏器:肝、胆、胰、脾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5.腹膜腔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6.腹膜后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 五、泌尿及生殖系统(包括肾上腺、乳腺) 1.检查方法(掌握) 2.正常影像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掌握)3.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5.肾及输尿管感染性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6.肾及输尿管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7.肾外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8.膀胱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9.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 10.子宫、输卵管及卵巢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11.子宫、输卵管及卵巢感染性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识记)、诊断和鉴别诊断(识记) 12.肾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13.乳腺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六、骨骼肌肉系统1.检查方法(掌握)2.正常影像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掌握)3.骨先天性畸形与骨发育障碍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识记)、诊断和鉴别诊断(识记)4.骨与骨关节损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5.骨髓炎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6.骨与关节结核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7.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9.骨与软骨缺血性坏死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10.骨髓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11.代谢和营养障碍性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12.内分泌性骨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识记)、诊断和鉴别诊断(识记)13.慢性关节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七、神经系统1.检查方法(掌握) 2.正常影像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掌握)3.颅脑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5.脑血管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6.脑内感染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7.颅脑先天性畸形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8.新生儿脑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9.脑白质病及脑变性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10.脊髓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八、头颈部1.检查方法(掌握) 2.正常影像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掌握)3.眼及眼眶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4.眼眶炎性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5.鼻及鼻窦炎症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6.鼻及鼻窦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7.咽及喉部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8.口腔及颌面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9.颌面部外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10.中耳乳突炎、胆脂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11.中耳癌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12.颈静脉球瘤、颈动脉体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13.甲状腺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14.颈部淋巴结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九、介入放射(心脏介入不属于本大纲范围)1.概述(识记)2.血管介入放射学(识记)3.非血管介入放射学(识记)4.综合介入治疗技术(识记)第二部分超声医学一、超声诊断的物理基础1.超声波的一般性质、基本物理量、成像基本原理(掌握)2.超声多普勒效应、人体血流动力学基本知识(掌握)3.人体组织的回声表现、超声伪像(掌握)4.超声新技术:超声组织谐波成像、超声造影、三维超声成像、组织多普勒成像、超声弹性成像、其他新技术(识记) 二、心脏及大血管1.正常心脏及大血管的解剖和生理概要(掌握) 2.超声检查技术及心功能测定(掌握)3.后天获得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疾病、心包疾病、心脏肿瘤等(应用)4.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心内膜垫缺损、主动脉口狭窄、肺动脉口狭窄、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等(应用)5.主动脉疾病: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缩窄(应用)三、消化系统1.肝:正常超声表现,肝局灶性病变(肝囊肿、肝脓肿、肝血管瘤、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包虫病)、肝弥漫性病变(脂肪肝、肝硬化、血吸虫肝病) (应用)2.胆道系统:正常超声表现,胆囊疾病、胆管疾病(应用)3.胰腺:正常超声表现,急慢性胰腺炎、胰腺占位性病变、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应用) 4.脾:正常超声表现,脾常见疾病(掌握)5.胃肠:超声检查技术、正常超声表现、常见疾病(掌握) 四、泌尿系统 1.解剖概要及正常超声表现(掌握)2.肾疾病:肾积水、肾囊性病变、肾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肾结石、感染性病变、肾功能不全和移植肾(应用)3.输尿管疾病: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输尿管囊肿、输尿管结石、输尿管肿瘤(应用)4.膀胱疾病:膀胱炎、膀胱结石、膀胱肿瘤、膀胱憩室、膀胱异物及凝血块(掌握)5.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前列腺炎(掌握)五、腹膜后间隙及大血管、肾上腺 1.腹膜后间隙:腹膜后肿瘤(掌握) 2.肾上腺:常见疾病(应用)3.腹膜后大血管: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疾病、下腔静脉及其属支疾病(应用)六、妇科1.子宫疾病:子宫发育异常(掌握)、子宫肌层病变(应用)、子宫内膜病变(应用)、子宫颈癌(掌握) 2.卵巢疾病:卵巢瘤样病变、卵巢良性肿瘤、卵巢恶性肿瘤(应用)3.盆腔炎性疾病(掌握) 七、产科 1.妊娠解剖及生理概要、正常妊娠超声表现(应用)2.异常妊娠超声表现:流产、胚胎停育、异位妊娠、多胎妊娠、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羊水过多或过少(应用) 3.胎盘脐带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植入(应用)4.胎儿常见畸形及染色体异常(掌握) 5.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应用) 八、外周血管 1.颅脑血管:解剖概要、超声检查技术、常见疾病(掌握)2.颈部血管: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颈动脉其他病变、颈动脉支架(应用)3.四肢动脉:动脉硬化闭塞症、急性动脉栓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掌握)4.四肢静脉:四肢静脉血栓、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动静脉瘘(应用) 九、浅表器官 1.涎腺:涎腺炎症与结石、涎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掌握)2.甲状腺:甲状腺先天发育异常、甲状腺炎症性疾病、甲状腺增生性疾病、甲状腺肿瘤(应用) 3.甲状旁腺常见疾病(应用)4.乳腺:乳腺增生症、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炎、乳腺癌(应用)5.阴囊与阴茎:阴囊急症、睾丸肿瘤、睾丸良恶性肿瘤、精索静脉曲张(掌握)6.浅表淋巴结:正常超声表现、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结核性淋巴结炎、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癌(应用)十、肌肉骨骼系统1.肌肉、肌腱、韧带:超声检查技术,正常超声表现,肌肉、肌腱或韧带撕裂、损伤(掌握)2.骨、软骨及关节:正常超声表现,滑膜增生、骨折、骨骼侵蚀、关节软骨损伤(掌握)3.与肌肉骨骼系统相关的常见软组织肿物(识记) 十一、介入超声 技术概述、技术原则、穿刺方法、介入性超声并发症和处理(识记)第三部分核医学一、总论1.核医学、临床核医学定义(掌握)2.核医学的学科内容、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的内涵(识记)3.核医学的特点(掌握) 二、基础理论篇(一)核医学的核物理基础(识记)1.原子的基本结构稳定性核素、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衰变2.核衰变的类型及规律α 衰变、β 衰变、γ 衰变 3.核射线和物质的相互作用电离、激发、散射、轫致辐射、切伦科夫辐射、吸收、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生成 4.辐射量及其单位放射性活度及单位、半衰期(二)影像核医学仪器 1.核射线探测的原理(识记) 电离作用、荧光现象、感光作用 2.放射性探测器的类型(识记) 闪烁型探测器、电离型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感光材料探测器、放射性探测仪器的电子学线路(放大器、脉冲高度分析器、计数定量、记录、显示及供电线路) 3.γ 照相机(识记) 准直器的作用、空间分辨率、灵敏度、适用能量范围及类型,闪烁晶体、光电倍增管、预放大器及放大器和X、Y 位置电路,脉冲高度分析器、模数转换器4.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掌握) SPECT 组成、SPECT/CT 组成、探测器(探头)类型、图像采集方式、图像重建方式、衰减校正、SPECT 的质量控制和性能评价5.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掌握) PET 的组成、显像原理、采集的计数类型、图像采集方法、图像重建方法、质量控制、PET 的性能评价6.PET/CT(掌握) PET/CT 的结构及功能、图像采集方法、性能评价7.功能测定仪器(识记) 工作原理、甲状腺功能测定仪8.体外样本测量仪器(识记) γ 计数器、活度计、液体闪烁计数器9.辐射防护仪器(识记) 场所辐射剂量监测仪、表面污染检测仪、个人剂量监测仪(三)放射性药物 1.基本概念(识记) 放射性药物的概念、特点2.医用放射性核素的来源(识记) 放射性核素的来源、99Mo-99mTc 发生器3.放射性核素标记方法(识记) 同位素交换法、化学合成法、生物合成法、金属络合法4.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控制(掌握) 物理鉴定、化学鉴定、生物学检测5.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常用的放射性药物(掌握) 99mTc 化学性质、99mTc 标记的放射性药物、其他单光子放射性核素6.放射性药物的应用原则(应用) 正确使用总原则、特殊人群的应用原则(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放射性药物与普通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四)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与显像1.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识记)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原理及核心、基本类型、方法学特点2.放射性核素显像基本概念(掌握) 放射性核素显像定义、定位机制(合成代谢、细胞吞噬、循环通路、选择性浓聚、选择性排泄、通透弥散、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特异性结合) 3.放射性核素显像类型(识记) 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局部显像和全身显像、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阳性显像和阴性显像、静息显像和负荷显像、单光子显像和正电子显像4.图像质量的评价和分析(掌握) 图像质量的评价、正常及异常图像的认识、影响图像质量的常见原因分析、临床相关资料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5.放射性核素显像的特点(掌握)(五)辐射生物效应与辐射防护 1.辐射生物效应(识记) 辐射生物效应分类及作用、照射量、吸收剂量、当量剂量、剂量限值2.辐射防护辐射防护目的和基本原则(掌握)、内、外照射防护措施(应用)3.核医学诊治的安全性评估及相应防护要求(识记)三、临床诊断(一)神经系统 1.脑的解剖与生理(识记)2.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3.放射性核素脑灌注显像介入试验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4.脑代谢断层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5.神经递质和受体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6.放射性核素脑血管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 7.脑静态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8.脑池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9.脑肿瘤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二)循环系统1.心脏的解剖与生理(识记)2.平衡法心室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3.首次通过法心室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4.心肌灌注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5.急性心肌梗死灶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6.心肌代谢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7.双核素心肌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8.心脏神经递质和受体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9.下肢静脉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三)呼吸系统1.肺的解剖与生理(识记)2.肺灌注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3.肺通气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四)消化系统 1.消化系统解剖与生理(识记)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3.肝动脉血流灌注和血池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4.胆道系统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5.食管通过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 6.胃食管反流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7.胃排空试验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 8.十二指肠- 胃反流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9.肠道转运时间测定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11.异位胃黏膜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12.唾液腺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五)内分泌系统1.内分泌系统解剖与生理(识记)2.甲状腺功能测定:甲状腺功能的体内测定法、甲状腺相关激素和抗体的体外测定、甲状腺功能测定方法的综合应用(掌握、应用)3.甲状腺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4.甲状旁腺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5.肾上腺皮质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六)骨骼系统1.骨骼系统解剖与生理(识记)2.静态骨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3.动态骨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4.关节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七)泌尿系统 1.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识记)2.肾动态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3.肾功能非显像检查法——肾图原理与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 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5.膀胱尿反流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识记)6.阴囊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识记)(八)血液与淋巴系统 1.血容量测定原理、方法及临床应用(识记)2.红细胞寿命测定与破坏部位测定原理、方法及临床应用(识记)3.脾显像原理与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识记)4.骨髓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5.淋巴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九)肿瘤与炎症1.肿瘤非特异性显像原理与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识记)2.肿瘤代谢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3.肿瘤放射免疫显像原理与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识记)4.前哨淋巴结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掌握)5.肿瘤受体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6.反义显像和基因表达显像原理与方法、正常影像分析及结果判断、临床应用(识记)7.炎症显像原理与方法、正常影像分析及结果判断、临床应用(识记)(十)体外放射分析(识记)1.体外放射分析基本类型:竞争性分析、非竞争性分析2.放射免疫分析、免疫放射分析、放射受体分析、受体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