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新技术_同层排水

合集下载

浅谈工程中对同层排水认识

浅谈工程中对同层排水认识

浅谈工程中对同层排水认识摘要同层排水的原理和同层排水的几种形式及每种形式的优缺点;同层排水与传统的重力排水的比较;同层排水存在的问题及同层排水未来的发展方向做综合的论述。

关键词同层排水;假墙;下层楼板;HDPE管;墙排水;专用卫生器具同层排水源于欧洲,是欧洲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排水方式。

目前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的建筑物百分之70以上都采用了先进的同层排水系统。

1 同层排水技术三种形式同层排水原理:指排水器具的排水横管在本楼层敷设(或沉箱敷设)或者在假墙内敷设,各卫生器具的排水管不穿越楼板,只有排水立管穿越楼板,管道的维护和检修在设置卫生器具的同层进行,而形成的排水器具.排水管都设置在同一层的系统。

同层排水技术三种形式(三种做法):一种是采用卫生间楼板(或局部楼板)下沉方式;第二种是采用墙排水(以管道隐蔽安装系统为主要特征)方式;第三种是采用垫高卫生间地面的垫层式。

1)卫生间楼板下沉的排水方式参照《住宅卫生间》01SJ914。

具体做法是卫生间的结构楼板下沉(局部)300mm,有地热情况下最小可下沉250mm下作为管道敷设空间。

下沉楼板采用现浇砼并做好防水层,按设计标高和坡度沿下沉楼板面敷设给、排水管道,并用水泥焦渣等轻质材料填实作为垫层,垫层上用水泥砂浆找平后再做防水层和面层。

01SJ914图集指出,采用这种方式时,应该使用一种叫“多通道地漏”的管配件;如果地漏作为末端水点可采用横排地漏。

2) 墙排水方式是指卫生间洁具后方砌一堵假墙,形成0.2M左右宽布置管道的专用空间,排水支管不穿越楼板在假墙内敷设、安装,在同一楼层内与主管相连接。

墙排水方式要求卫生洁具选用悬挂式洗脸盆、后排水式坐便器。

该方式达到了卫生、美观、整洁的要求。

其不足之处是:卫生器具的选择余地比较小,地漏难以设置,地漏水封容易破坏,这种方式造价高,管道维修比较困难。

根据中国的国情这种方式不合适。

3)垫高卫生间地面的垫层法,这种方式采用的不多,原因是容易产生“内水外溢”;结构增加了荷载,增加造价。

关于住宅同层排水设计与施工的几种技术

关于住宅同层排水设计与施工的几种技术
同层排 水做 出 了一 些标 准设 计 。
接到排水立管 ,利 用这种 多通道地漏 专用连接
2同层排水技术 .
件使得 洗脸盆 、 浴缸、 洗衣机等排水连接 支管无
须安装 S型或 P型水封装 置附件 ,垃圾 杂质通
同层排水通常有以下几种技术形式 :
清除。 与第一种接管方 () 1 降板 式 同层 排 水 , 生 间结 构 板 下 沉 , 过地漏 内过 滤网斗收集 、 卫
7 2
《 云南煤 炭) 0 1 ) 1 年第 4 2 期
பைடு நூலகம்
式相 比 , 疏通检修 易于进 行 , 在我 国的一些大 中 2132卫 生 间也 可 不 做 吊顶 , 洁 美 观 , 下 ... 整 与 城 市 已有采 用,但 由于其要求楼板 下沉的高度 排 水 方 式相 比 , 占用 下层 空 间较 少 , 高 了卫 生 提
关于住宅 同层排水设计与施工的几种技术
关于住宅 同层排水设计与施工的几种技术
姚 芳

要 :根据管道必须在住户本层敷设的 排 水 管敷 设 在 楼 板 下沉 空 间 内;
( ) 降板 的 同层排 水 , 2不 即把 排 水 管 敷设 在
基本原则 ,大力推广各种排水管道 同层敷设方
式具 有 重 要 意义 ,也 是 当前 住 宅 厨 卫 设计 创新 卫 生 间地 面 上或 将 排 水 横 管设 在 外墙 ; 的一 项 重 要任 务 。 ( ) 水 管设 在 专 门设 置 的假 墙 内, 隐蔽 3排 即
盆, 浴盆等洁具共 用水封 , 水封 问题在接入 器本 填平 降低 空 间 , 增加荷 载 , 增加住 户装修 成本 。
.. 2下 4 装 身解决 , 除大便 器外 , 它卫 生洁具无须 另设存 21 . 沉板 内的 积 水 不 易排 出 , 修 时地 面 其

同层排水与隔层排水的扰劣势对比

同层排水与隔层排水的扰劣势对比

同层排水与隔层排水的扰劣势对比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同层排水与隔层排水优劣势对比同层排水与隔层排水示意图:同层排水的三种方式:表面看来,同层排水的优势明显比隔层排水高,但因为考虑到成本及后期维护,大多开发商的高层、超高层产品还是多采用隔水排水。

同层排水系统如果出现堵塞,基本都需要重新更换整个地面,维修成本高,而且自己居住久了想重新装修或新买家想对卫生间进行重新装修,如果施工人员对排水系统不了解,施工的时候不够细心,非常容易损坏排水管道,一旦损坏,又得重新安装排水系统,所以对后期的装修及使用会产生较多的不便及资源浪费。

恒大从业主使用的便捷性、持久性方面,并充分考虑业主后期居住及维护的成本,故多采用同层排水系统。

1.隔层排水的洁具产品齐全,选择余地大,可以根据施工的需要自由选择;2.隔层排水维修成本相对较低;3.隔层排水的卫生洁具施工方便。

由于洁具安装均为手工操作,建筑误差标准与卫生洁具安排接口的标准不一致。

而施工技术要求管道排水口与卫生洁具排水口的接驳不能有丝毫偏差,可是安装标准与土建规范规定不是同一标准,并且规范上存在冲突,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偏差。

但是隔层排水为下排水口,其卫生洁具接驳口与管道接驳口水平方向上可以在土建的允许偏差范围内进行水平布置,不影响美观,垂直方向上由于卫生洁具紧贴地面,不存在卫生洁具接驳口与管道接驳口对不上的问题;4.隔层排水坡度较大。

由于隔层排水的排水管横支管相对的方式空间比较大,管道所需的坡度、高差可以尽其所能的满足要求,管道的堵塞率达到了最小化;1.卫生间上部的渗水问题。

隔层排水的卫生间时常出现渗水的现象,其实这与排水管道无直接关系,这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忽视了卫生间防水问题的处理,排水管穿越楼板处没有按照规范施工造成的,并不是所有的隔层排水都有问题,也就是说这种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2.隔层排水产生严重堵塞,维修时,会干扰到下层住户。

谈高层建筑同层排水技术

谈高层建筑同层排水技术
夜 间冲 水 的噪 声对 下 层 住户 存 在 干 扰 ; 者 , 再 下层 住 户 卫生 间 、 房 必须 为 上 层住 户 设 置 吊顶 , 少 了住 户 的 厨 减 有效 使用空 间。这种 状况 已经愈 来 愈 明显地 与“ 以人 为 本” 的理念 相悖 , 因此 , 据 管道 必须 在住 户 本层 敷 设 的 根 基本 原则 , 大力 推广 各种 排水 管道 同层 敷设 方式 具有 重
具的位置 , 满足卫生器具个性化的要求 , 开发单位可提 传 统 的接 管方 式 维修 比较 困难 , 一旦 垃圾 杂 质 堵 塞弯 供 多样 化 的布置 格局 , 高 了房屋 品位 ; 提 再次 , 水 噪音 排 头, 则不 易清 通 。 小, 渗漏 机 率小 。 () 用 多 通道 地 漏 连 接 , 洗 脸盆 、 缸 、 衣 机 、 2 采 将 浴 洗
2同层排 水的技 术
同层排 水通 常有 以下 几种 技பைடு நூலகம் 形式 : () 1降板 式 同层 排 水 , 生 间结 构板 下 沉 , 水 管敷 卫 排
设 在楼 板 下沉 空 问 内;
() 降板 的 同层排 水 , 2 不 即把排 水 管敷 设在 卫 生 问地
面 上或 将排 水横 管 设在 外墙 ;
设 在下层 房 问上 部 的方式 。 这种 方式 已经 明显不 适应 时 代 发展 的要 求 。 弊端 有三 : 其 首先 : 卫生 器具 排水 管道 吊 装 在楼 板 下 , 到 管 道 渗漏 或 堵 塞 需检 修 时 , 给 下 层 碰 会 住 户造 成不 良影 响 , 至 引起邻 里 纠纷 ; 次 , 层住 户 甚 其 上
同层排 水作 为一 种新 型 的排 水安 装方 式 , 以适 用 地坪 面 等 的排 水 收 入 到 多通 道 地 漏 ,再连 接 至排 水立 可 于 任 何场 合 下 的卫 生 间 , 论 是 多 、 层 建 筑 , 是 别 管 , 用这 种 多通道 地漏 专 用连 接件 使得 洗脸 盆 、 不 高 还 利 浴缸 、 墅, 只要 是 下 层住 户 或 下层 房 间卧 室 、 厅 、 房 间 , 客 厨 上 洗衣 机 等 排 水连 接 支 管 无 须 安装 u型或 P型 水封 装 置 层布 置卫 生 间的场 合 , 应 该采用 同层排 水 。 住宅 设计 都 《 附件 , 圾杂 质通 过地 漏 内过滤 网斗 收集 、 除 。 第一 垃 清 与 规范》 G 5 0 6 19 ) 6 17条 规 定 : 住宅 的污 水排 种接 管方 式相 比, (B 0 9 — 9 9 第 . . “ 疏通 检修 易于 进行 , 我 国深圳 、 海 在 上

浅谈同层排水在建筑中的应用

浅谈同层排水在建筑中的应用

浅谈同层排水在建筑中的应用一、政策背景《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2009 年版 4.3.3 条规定:排水管道不得穿越住宅卧室、客厅、餐厅,不宜靠近卧室临近的内墙,不宜穿越橱窗壁柜,不得布置在食堂、厨房的操作、备餐上方。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8.2.8 条规定:污废水排水横管宜设置在本层套内。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4 年版)2.4.7 条规定:排水支管应以本户为界。

现如今住宅产品类型丰富,涵盖了住宅综合体、高层、洋房、别墅、酒店等很多产品,经常会出现厨房、卧室、客厅、餐厅上方是卫生间的情况,此时采用同层排水系统可满足规范要求,同时对于卫生间上下层相对应的情况,采用同层排水亦可避免隔层检修,有利于物业维护管理。

二、技术理念所谓同层排水,是指卫生间内卫生器具排水管(横支管和横干管)均不穿越楼板进入他户,根据不同的卫生间布局,合理的在本层内敷设管道进入排水总管(主排污立管),达到有效的排水排污标准的安装方式。

一旦发生需要疏通清理的情况,在本层套内就能解决问题。

三、技术形式解析1、异层排水的弊端1. 管道需在楼板下敷设,需在楼板上预留排水洞口,增加渗漏点。

2. 卫生器具布置位置同预留洞位置固定无法灵活调整,局部有卫生死角。

3. 排水噪音大,影响楼下住户休息。

4. 管道产权不明晰,检修需进入下层住户,影响私密性,增加了物业的管理难度2、传统降板同层排水存在的问题卫生间下沉的排水方式参照《住宅卫生间》01SJ914。

具体做法是卫生间的结构楼板下沉(局部)300mm 作为管道敷设空间。

下沉楼板采用现浇砼并做好防水层,按设计标高和坡度沿下沉楼板敷设给、排水管道,并用水泥焦渣、陶粒混凝土等轻质材料填实作为垫层,垫层上用水泥砂浆找平后再做防水层和层面。

(1)降板沉箱积水(2)存水弯容易堵塞,维修困难。

(3)马桶附近的地漏不经常排水,导致水封容易干涸四、两种技术形式对比五、推荐解决方案建筑不降板同层检修( WAB ) 排水系统1、卫生间、阳台、厨房在设置地漏情况下,可实现不降板(卫生间使用后排式马桶)。

吉博力同层排水介绍

吉博力同层排水介绍
垫层高度只要求35厘米,不需要预 埋处理。但只能安 装在靠近立管的地 方。比较适合装饰 层较小的卫生间。
29
吉博力同层排水设计步骤
步骤1: 平面图设计
一. 平面图设计 1. 确定排水单立管位置。 2. 确定卫生间洁具的布置。 3. 设计排水横支管,一般为污 废合流,所有弯头都应为45度, 三通为Y型,管道沿墙敷设连接 至立管。 4. 确定地漏的位置,一般设置 在管道井附近,直接连至排水立 管。 5. 尊重设计师思路,总平面图 布置按照原有管道设计走向。
13
吉博力同层排水系统优点
假墙背后的秘密
同层排水系统介绍-综合篇 Frank Chen
14
吉博力同层排水系统优点 吉博力会变脸的面板
同层排水系统介绍-综合篇 Frank Chen
15
吉博力同层排水系统优点
优点2:完全防渗漏 ,与建筑同寿命
吉博力管材管件由完全 相同的优质原材料制成。 热熔后管材件连接处能 彻底融为一体。完全避 免日后的渗漏隐患。
6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住宅作为商品进入房地产市场以来,住宅即作为业主 的私有空间,有拒绝他人进入的权利,如下排式卫生 器具一旦堵塞、漏水,维修即成问题。
因此,住宅排水管道同层布置设计,在新的环境、新的历史条件 和新的要求下,已成为一个迫切的研究课题,重新引起设计人员 、开发商的关注和重视。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同层排水技术 将会成为住宅和公共建筑排水管道的主要敷设方式。
传统安装方式
吉博力墙前安装方式
同层排水系统介绍-综合篇 Frank Chen
壁厚为17.5cm的墙壁 埋入3cm深的水平管 槽所产生的张力会增 加一倍,可能会导致 墙体开裂。
施工简单方便不 会破坏任何建筑 结构

建筑工程中同层给排水的技术形式及在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中同层给排水的技术形式及在施工中的应用
施 工 的 关键 是 保 证 楼 板 的防 水 效 果 。 ( 三 )排 水横 管设 在 墙 外 的 同层 排 水
1 . 设 计 施 工 要 点
管道与 同楼层 的主管相连 接 ,同时也将浴盆、淋浴器 以及
脸盆 的排水横管也设置于本层 ,座便器 建议使用后 出口式。 卫生间 的地漏设置是其 间的难点 ,一般办法是将其设置于立
尽 量 地 保 持 墙 外 的 横 支 管 高 度 与 洁 具 排 水 口的 落 差 ,尤
其注意排水 口较低 的浴缸地 漏与横 支管的落差 :将 专用通气 管、排水横支管以及排 水立管设置于墙 外 ,除了将座便器 的 污水排出管单独的与排 水立管线在墙 外连 接外 ,其 它洁具 、 洗涤废水管以及地 漏管均在 穿墙 后与排水横支 管连 接 ,最后 经过 共用水封后和排水管连接。
管 边 ,而 将 地 漏 存 水 弯 设 置 于 管 井 内 。 在 浴 缸 以及 淋 浴 器 的
出水 口处必须适当地垫 高并 设置存水弯。 不 降板 的 优 势 很 明 显 但 是 也 存 在 以 下 几 点 缺 陷 : ( 1)
卫 生 间 的 座 便 器 一 般 要 选 择 后 出水 式 ,限 制 了 选 型 。 同 时 浴 缸与淋浴器 垫高后 对使用有一定 的影响 ; ( 2) 进 行 卫 生 间
排 水 接 入 器 ,借 助 于 其 自身 优 势 减 少 了 降板 的 高度 ,在 实 际 中得 到 了 广泛 的应 用 。 2 . 降板 下 沉 式 同层 排 水做 法 的 优 点 较 之 不 降 板 同层 给 排 水 施 工 ,由于 给排 水 管道 设 置 于 降 板 中 ,从 而减 少 了卫 生 间 的 明显 管 道 ,便 于 卫 生 间 洁具 的 灵 活布 置 ,也 最 大 限 度 地 降 低 了排 水 噪 声 对 于 下 层 的 干扰 ;由 于减 少 了明 显 管 道 ,为 此 卫 生 间省 去 了进 行 吊顶 的 支 出 ,从 而增 加 了 空 间 : 由于 卫 生 间 楼 板 不 再 被 管 道 穿越 ,减 小 了发 以 上 所 论 述 的 几 种 同 层 给 排 水 技 术 在 不 同 地 区 均 有 应 用 ,一般 来讲 第一种 与第二种 方法较 为经济 ,尤其是 降板式 可 以简 单 的 实 现接 管 。 不 降 管 有 设 置于 地 面 以 及 外墙 两 种 , 但 是 使 用 环 境 受 限 ,随着 人们 对 于 生 活水 平 要 求 的 提升 必然 被 淘 汰 。 而 隐 蔽 式作 为 一种 引进 的 先 进技 术主 要应 用于 高档 住 宅 ,但 是 实 际 应 用 中具 体 使 用何 种 技 术 还 要 结 合 建 筑 结 构 。 总 之 ,建筑 住 宅 同层 给排 水 的 安 装 、 使用 、维 修 以 及 改 造 具 有 自身 优 越 性 ,需 要 不 断地 推 广应 用 。 ( 作 者 单位 :河 南省 鹤 壁 职 业技 术 学 院 ) 要尽量保证与建筑平面 的配合 ,洁具 要尽量在同一侧

同层排水方式与TTC同层排水小结

同层排水方式与TTC同层排水小结

同层排水,又称“同层安装”,是指在同楼层内平面施工敷设使得污水及废弃物的排放达到或超过同类和其他排水方式,顺利进入排水总管(主排污立管),一旦发生需要疏通清理的情况,在本层套内就能解决问题的排水方式。

同层排水的定义:简单的说就是指同一层或本层。

住宅排水管道同层布置设计的依据是: 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6.1.6条规定:住宅的污水排水横管宜设在本层套内。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4.3.8条规定:住宅卫生间的卫生器具排水管不宜穿越楼板进入他户。

3.《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4年版)2.7.4条规定:排水支管应以本户为界。

以上条文用语中有的用“宜”,有的是用“应”。

但都表达了同一个概念,住宅卫生间排水设计要采用同层排水。

国家标准图集《住宅厨、卫给排水管道安装》03SS408也针对同层排水做出了一些标准设计。

同层排水的优缺点:相对于传统的隔层排水处理方式,同层排水方案最根本的理念改变是通过本层内的管道合理布局,彻底摆脱了相邻楼层间的束缚,避免了由于排水横管侵占下层空间而造成的一系列麻烦和隐患,包括产权不明晰、噪音干扰、渗漏隐患、空间局限等,同时采用壁挂式卫生器具,地面上不再有任何卫生死角,清洁打扫变得格外方便。

同层排水是卫生间排水系统中的一个新颖技术,排水管道在本层内敷设,采用了一个共用的水封管配件代替诸多的P弯、S弯,整体结构合理,所以不易发生堵塞,而且容易清理、疏通,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意愿,个性化的布置卫生间洁具的位置。

优点是:1、房屋产权明晰:卫生间排水管路系统布置在本层(套)业主家中,管道检修可在本(家中)内进行,不干扰下层住户。

2、卫生器具的布置不受限制:因为楼板上没有卫生器具的排水管道预留孔,用户可自由布置卫生器具的位置,满足卫生洁具个性化的要求,开发商可提供卫生间多样化的布置格局,提高了房屋的品位。

3、排水噪音小:排水管布置在楼板上,被回填垫层覆盖后有较好的隔音效果,从而排水噪音大大减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层排水的做法 同层排水做法分为5种: (1)地面法:排水管敷设在厨房卫生间的地面上; (2)垫高法:排水管暗埋在垫高的建筑垫层内; (3)降板法:敷设在厨卫地面楼板下沉空间内; (4)室外法:排水横管敷设在室外; (5)假墙法:排水横管敷设在专门设置的假墙内。
(1)地面法 在厨房的排水设计中采用较多。因为 厨房内可以不设地漏 不设地漏原因: 1.现代厨房内地面很少有散落的水,地 漏已无必要设置; 2.地漏卫生条件不好,易跑气,带来异 味;
(3)降板法 这种方法作的比较多,一般是卫生间楼板下沉350mm左右(根据需要) ,作为管道敷设空间。下沉楼板采用现浇砼并做好防水层,按设计标 高和坡度沿下沉楼板面敷设给、排水管道,并用水泥焦渣等轻质材料 填实作为垫层,垫层上用水泥砂浆找平后再做防水层和地面面层。 也可根据卫生器具的布置情况做卫生间局部楼板下沉,以增加下层空 间,和减少结构荷载。 优点: 1、管道在降板中,管道不明露,卫生洁具布置灵活,施工较方便。 2、卫生间也可以不做吊顶,整洁美观,提高卫生间净高。 3、发生漏水或检修时,不影响下层用户。 4、对卫生器具的排水方式没有特殊要求。 缺点: 1、结构降板处理增加造价,同时填平增加荷载; 2、下板内的积水不容易排出,检修必须破坏地面,施工困难,工作量 大。 注意:降板的做法,防水很重要。对于降板层和地面层都应该做好防 水。 对于降板层内的积水,可在降板最低处设置侧排地漏,避免在降板区 内积水。
同层排水VS传统联排水
住宅排水管道同层布置设计的依据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6.1.6条规定:住 宅的污水排水横管宜设在本层套内。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4.3.8条 规定:住宅卫生间的卫生器具排水管不宜穿越楼板进入他 户。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4年版)2.7.4条规定 :排水支管应以本户为界。 以上条文用语中有的是“宜”,有的是“应”。但都 表达了同一个概念,住宅卫生间排水设计要采用同层排水 。 国家标准图集《住宅厨、卫给排水管道安装》03SS408 也针对同层排水做出了一些标准设计。
排水横管一般布置在操作台,厨柜的 下面,与同层内接入排水立管
(2)垫高法 垫高法(暗埋法)就是将排水横管暗埋于卫生间地面的垫 层内,这样一来必然要垫高卫生间地面,造成进出卫生间 间要上下台阶。 这种方式采用的不多,原因是容易产生“内水外溢”,最 主要的是不符合无障碍设计。 这种做法很少采用,在老房改造中不得已的情况下偶尔采 用。比如要增设卫生间。
同层排水的特点 同层排水顾名思义就是说本层的排水问题在本层解决,安装、检修等不影 响下一层,当然排水立管还是贯通各层的。 ①房屋产权明晰;卫生间排水管路系统布置在本层套住户家中,管道检 修可在本户内进行,不干扰下层住户。 ②卫生器具的布置不受限制;卫生器具的布置不受限制:因为楼板上没有 卫生器具的排水预留孔,用户可自由布置卫生器具的位置,满足卫生 洁具个性化的要求,开发商可提供卫生间多样化的布置格局,提高了 房屋的品位。 ③排水噪音小;排水管布置在楼板上,被回填垫层覆盖后有较好的隔音效 果,从而排水噪音大大减小。 ④渗漏水机率小:卫生间楼板不被卫生器具管道穿越,减小了渗漏水的机 率,也能有效地防止病菌的传播。 。 ⑤不需要P弯或S弯: P弯与S存水弯是最容易发生堵塞的地方,这是传统 下排水方式的最大弊端。同层排水用一只共用的“多通道地漏”或“ 接入器”,取代了传统下排水方式中各个卫生器具设置的P弯或S弯。 一旦发生堵塞,同层排水方式在本层套内就能达到清理疏通的目的( 揭开多通道地漏或接入器的盖子),而下排水方式则一定要到下层套 内去清理疏通。
(4)室外法 室外法就是将所有卫生器具均靠外墙布置 ,洁具采用后排水方式,地漏采用侧墙地 漏,排水管均在地面以上接到室外排水管 。水平横管和排水立管均明装在建筑外墙 上。这种做法限于没有冰冻期的南方地区 使用。 应照顾建筑立面的问题。
(5)假墙法 排水横管敷设在专门设置的假墙内。 是指卫生间洁具后方砌一堵假墙,形成0.2M 左右宽布置管道的专用空间,排水支管不穿 越楼板在假墙内敷设、安装,在同一楼层内 与主管相连接。 在深圳做的一些住宅采用了此方法。有些厂 家对此研究了一些组合式管道连接装置称之 为墙排水技术在做推广。 要作到同层排水,卫生器具的排水口应该 在地面以上。采用该方法时,设计时要采用 相应的卫生器具。例如:坐便器为挂式或后 排水式。这种产品选择余地比较小。吉博力 公司推广的隐蔽式安装系统,洗脸盆、大便 器等均为挂式,该方式达到了卫生、美观、 整洁的要求,但价格昂贵。 地漏问题是不降板同层排水的最大问题。
建筑给水排水新技术
同层排水系统
同 层 排 水 效 果水效果图
“同层排水” :住宅排水管道同层布置设计。 住宅给排水设计中的同层给排水的做法是近年来才出现的 新技术,新做法。 在我国最早出现是上世纪的九十年代,“排水横管宜设在 本层套内”的提法最早是在1999年出版的《住宅设计规范 》中。刚开实施的一些同层排水主要考虑的是“上层布置 卫生间,下层住户或下层房间是卧室、客厅、厨房间”的 场合,防止影响下层房间的使用。 住宅作为商品进入房地产市场以来,住宅即作为业主的私 有空间,有拒绝他人近来的权利。水表、电表的出户工程 无论是在尊重住户的私密性还是方便物业管理等的方面都 走在了前列。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物业 管理对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卫生间在使用、维修、 改造过程中出现的排水问题逐渐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为 了避免影响下层住户,方便物业,大家都开始关注住宅排 水管道同层布置设计,这也是目前住宅设计中考虑的重要 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