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饲料原料掺假的简易鉴别法
常见几种掺假饲料的识别方法

常见几种掺假饲料的识别方法掺假饲料是让养殖者最为头疼的事,它不但使畜禽不能发挥生产性能,还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下面谈谈几种掺假饲料的识别,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一、掺假鱼粉的识别1、闻气味。
优质鱼粉气味纯正,无异味,而变质鱼粉常有怪味、臭味发生。
2、看粗细度优质鱼粉较细,手捏松软,放下后手上无杂质。
而劣质鱼粉较粗,油性小或无油性。
3、尝咸淡含盐量是判断鱼粉质量高低的一个标准。
凡优质鱼粉含盐量均低,口尝几乎感觉不到咸味。
反之,如口尝咸味较重,说明鱼粉质量低劣。
4、灼烧检验有的经销单位向鱼粉中掺入尿素,用这种掺氮鱼粉冒充高级鱼粉。
尿素中的氮属氨态氮,约占46%左右,可用灼烧法鉴别。
方法是:取鱼粉20克,放在一块干净的铁片上,再用电炉或煤炉加热,至铁片温度约达70摄氏度时,如果鱼粉散发出一种轻微的刺鼻氨味,即可确定为掺氮鱼粉。
5、水洗识别常见几种掺假饲料的识别方法有的鱼粉中掺有动、植物蛋白和沙子,可用水洗法鉴定。
选1只透明度高的玻璃杯放入色粉40克左右,再加入大半杯水,用1根筷子或木棍快速沿一个方向搅拌,停止搅拌后迅速拿起杯子对着太阳或灯光看,如果杯底上有沙子,证明鱼粉掺沙。
接着用淘米的方法把鱼粉淘洗几次,至鱼粉几乎全被淘出时,用吸管吸出杯底上的沉积物,放在平面玻璃上细心观察,如果内有微小的酱红色小片,证明掺有植物蛋白。
如果内有微小的肉红色颗粒或丝状物,证明掺有动物蛋白。
二、掺假豆饼面的识别1、掺进一定比例玉米面的鉴别。
先将豆饼面取-小把放入无色透明玻璃杯中,然后加入水,搅拌混合物,再取碘化钾试剂滴入杯中搅拌,如液体呈蓝色,说明豆饼中渗入了玉米面。
2、掺入黄土的豆饼面鉴别。
先取少许豆饼面放入玻璃杯中,然后加水搅拌,待刚出现沉淀时,把混合液慢慢倒出,就会在杯底有泥沙,说明豆饼面中掺入了土。
三、掺假米糠的识别有的经营饲料商贩,只顾自已赚钱,不顾畜牧生产者利益,把收购的高粱中掺入泥土,再经机械加工,然后把米糠拿到巿场销售。
饲料原料的掺假识别

饲料原料的掺假识别一、豆粕的掺假识别豆粕主要掺假有:玉米粉、玉米胚芽粕、豆饼碎,识别方法如下:1、掺玉米粉的检查取碘0.3g、碘化钾1g溶于100ml水中,然后用吸管滴1滴水在截玻片上,用玻璃棒头沾取过20号筛的豆粕,放在截玻片上的水中展开,然后滴入1滴碘—碘化钾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
纯豆粕的标准样品,可清楚地看到大小不同的棕色颗粒,含玉米粉的载玻片上,含有似棉花状的蓝色颗粒,随玉米粉含量的增加,蓝色颗粒增加,棕色颗粒减少。
标准样品的制备:取通过20号筛的纯豆粕的0.95g、0.96g、0.97g、0。
98、0.99g,依次通过20号筛的玉米面0.05g、0.04g、0。
03g、0.02g、0。
01g各自混匀,五种标准样品分别含5%、4%、3%、2%、1%玉米粉的豆粕,按照上述步骤制成五个标准样片,以便半定量比较观察用.2、掺豆饼碎的检查豆粕中掺豆饼碎也可借助于显微镜进行检查,因豆粕与豆饼碎加工工艺不同,镜下状态不一样,豆粕镜下形状不规则,一般硬而脆,子叶颗粒无光泽,不透明,奶油色或黄禢色,豆饼碎子叶因挤压成团,这种颗粒状团块质地粗糙,颜色外深内浅。
二者感观也可以大致区分,豆粕一般为碎片状,而豆饼成团块,颜色比豆粕深。
二、豆饼的掺假识别豆饼掺假,目前仅限于玉米粉,具体检查方法可见豆粕中掺玉米粉的检查。
三、菜籽粕的掺假识别菜籽粕掺假主要掺尽可能一些低廉的原料,而且较重,如泥土、砂石等,具体检查方法如下:1、感官检查正常的菜籽粕为黄色或浅褐色,具有浓厚的油香味,这种油香味较特殊,其它原料不具备。
同时菜籽粕有一定的油光性,用手抓时,有疏松感觉。
而掺假菜籽粕油香味淡,颜色也暗淡,无油光性,用手抓时,感觉较沉2、盐酸检查正常的菜籽粕加入适量的10%的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而掺假的菜籽粕加入10%的盐酸,则有大量气泡产生。
3、粗蛋白质的检查正常的菜籽粕其粗蛋白含量一般都在36%以上,而掺假的菜籽其粗蛋白含量较低4、四氯化碳检查四氯化碳的比重为1.59,菜籽比重四氯化碳小,所以菜籽可以顠浮在四氯化碳表面,其方法是:取一梨形分液漏斗或小烧杯,加入5—10g的菜籽粕,加入100ml四氯化碳的表面,用玻璃棒搅拌一下,静置10—20分钟,菜籽粕应飘浮在四氯化碳的表面,而矿砂、泥土等由于比重大,故下沉底部。
饲料原料的真伪鉴别法

六种饲料原料的真伪鉴别法一、麸皮:常发现掺有滑石粉、稻谷糠等,掺入量一般为8%~10%。
将手插入一堆麸皮中然后抽出,如果手指上粘有白色粉末,且不易抖落则说明掺有滑石粉,如易抖落则是残余面粉。
再用手抓起一把麸皮使劲擦,如果麸皮成团,则为纯正麸皮;而攘时手有涨的感觉,则掺有稻谷糠;如攥在手掌心有较滑的感觉,则说明掺有滑石粉。
二、豆粕(饼):常掺有泥沙、碎玉米或5%~10%的石粉,降低了豆饼蛋白质含量。
1.水浸法:取需检验的豆粕(饼)25克,放入盛有250毫升水的玻璃杯中浸泡2~3小时,然后用木棒轻轻搅动可看出豆粕(碎饼)与泥沙分层,上层为饼粕,下层为泥沙。
2.碘酒鉴别法:取少许豆粕(饼)放在干净的的瓷盘中,铺薄铺平,在其上面滴几滴碘酒,过1分钟,其中若有物质变成蓝黑色,说明掺有玉米、麸皮、稻壳等。
3.生熟豆粕检查法:常用熟豆饼做原料,而不用生豆饼,因生豆饼含有抗胰蛋白酶、皂角素等物质,影响畜禽适口性及消化率。
方法是取尿素0.1克置于250毫升三角瓶中,加入被测豆粕粉0.1克,加蒸馏水至100毫升,加塞于45度水中温热1小时,取红色石蕊试纸一条浸入此溶液中,如石蕊试纸变蓝色,表示豆粕是生的,如试纸不变色,则豆粕是熟的。
三、鱼粉:鱼粉中若掺有棉籽饼、菜籽饼、尿素、沙粒等杂物,其蛋白质含量会降低很多。
1.感官检测法:标准鱼粉颗粒大小一致,可见到大量疏松的鱼肌纤维以及少量鱼刺、鱼鳞、鱼眼等,颜色呈浅黄、黄棕色或黄褐色,用手捏有疏松感,不结块,不发粘,有色腥味,无异味;掺假使杂的鱼粉可见颗粒、形状、颜色不一的杂质,少见或不见鱼肌纤维及骨、刺、鳞、眼球等,呈粉状且颗粒细,易结块呈小团状,手握成团块状,发粘,色味淡,有异味。
2.气味检测法:取样品20克放入三角瓶中,加大10克大豆饼和适量水,加塞后加热15~20分钟,去掉盖子后,如闻到氨气味,说明掺有尿素。
3.水浸法:取少量样品放大试管或玻璃杯中,加入多倍的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若掺有砂石或其他矿物质则沉到试管或玻璃杯底部,若有棉饼、羽毛粉、鼓皮等,即会浮在水面。
饲料原料掺假检测

饲料原料掺假检测鱼粉掺假鉴别一、感觉鉴别法通过以下几种感观鉴别法基本上可判断鱼粉是否假冒伪劣,如掺入的血粉、沙粒、皮革和食盐等,大多都可鉴别出来。
查袋,检查包装袋上的缝线是否有被拆开的痕迹,如有重新包装的痕迹,为假鱼粉,视觉检测,鱼粉色泽与加工方法有关,脱脂后人工烘干的鱼粉色泽较深,为棕色。
自然晒干的鱼粉色泽较浅,为黄色、黄褐色或青白色。
优质的鱼粉可见细长的肌肉束、鱼骨、鱼目、鱼肉块等,不得有寄生虫及发霉现象。
细看粉体,应无寄生虫和霉变现象,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鱼肌肉束、鱼骨、鱼刺和鱼眼珠等。
触觉检测,优质鱼粉用手摸或手捏时,手感质地松软,呈肉粉状,劣质或掺假鱼粉质地粗糙。
嗅觉检测,优良鱼粉呈闻时有较浓的烤鱼香味,并略带鱼油腥味,无鱼臭异味和烤鱼焦灼味,随腐败程度相应产生腥臭及刺激性臭味,一些劣质品有异臭或焦灼味。
二、物理鉴别法水浸法。
此法用于对鱼粉中掺入麦麸、花生壳粉、锯末及河沙的识别,取试品2克~4克,加水4倍清水,搅拌后,静置几分钟,一般麦麸、花生壳粉、锯末浮在水面,鱼粉沉入水底。
如鱼粉混有河沙时,瓶底可看到沙粒。
优质鱼粉上无浮物,下无沉沙,水较透明,反之,就是劣质鱼粉。
加热法。
在烧杯内放入30克的鱼粉、10克~15克的大豆粉及适量的水,加热15分钟后,如有氨味,为假鱼粉。
酒浸法。
将鱼粉用白酒浸泡15分钟~20分钟,然后滴入1滴~2滴浓盐酸,如发生反应并出现深红色者,为假鱼粉。
气泡鉴别法。
此法主要是检测是否掺有石粉、贝壳粉、蟹壳粉、肉骨粉,方法是取样品少许放入烧杯,加入适量的盐酸,若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且发出吱吱响声,说明掺有石粉、贝壳粉、蟹壳粉等物质。
碱溶解反应法。
将鱼粉放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内并煮沸,溶解的为真鱼粉,不溶解的为假鱼粉。
进口鱼粉之中有一项规定:盐和沙的比例不能超过5%,其中沙单项不能超过2%。
在这个范围之内都是正常的。
常见的进口鱼粉(秘鲁)盐分在2.6~4.0%之间豆粕掺假鉴别先观察豆粕颜色,较好的豆粕呈黄色或浅黄色,色泽一致。
四种饲料原料的真伪鉴别方法

四种饲料原料的真伪鉴别方法
人们普遍认为,饲料中添加真菌类、生物菌落类和无机物质等不合格
原料会对动物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鉴定饲料中真伪原料
的方法非常重要。
那么应该怎样正确有效地鉴定饲料原料的真伪呢?
1、鉴定进口饲料原料真伪:对于进口饲料原料,应仔细查看其包装标
签上的生产日期、生产地址、生产厂家等信息,以及与原厂的电话、
网址核实,以确保是否为正规的进口饲料原料。
2、检验粮食中真伪饲料原料:饲料原料外表大都是糠米或粒状物,
可通过可视化检测,鉴定其中是否混杂有有毒微生物或无机物质;同
时也可以采用实验室技术,如吸光光度法、质谱法等,进行深入检测,以准确判断原料的真伪。
3、检验添加剂真伪:一般的添加剂有提高动物发育的营养添加剂和其
他保健品,应看清此类添加剂是否有批准文号,如果没有,应禁止使用,以确保添加剂的真伪。
4、检验谷类中真伪饲料原料:谷类中的饲料原料比较复杂,检验时应
注意饲料成分的比例,比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通过和表
格中数据进行比对,以确定饲料中真伪原料比例,从而判断谷类中真
伪饲料原料。
总之,正确有效地鉴定饲料原料真伪是保证动物健康的重要手段,具
体的话一定要根据饲料原料的不同特点,采取符合鉴定原料真伪的相
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饲料的真伪,更好的维护动物的健康。
养鸡饲料原料掺假的辨别方法

养鸡饲料原料掺假的辨别方法在日常养鸡过程中,养鸡户常会购买一些饲料原料搭配饲喂鸡群,但是现在不良商家较多,原料掺假的情况很常见,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如何辨别原料是否掺假。
1、豆粕豆粕中的掺假一般是掺玉米粉。
养鸡户可以使用碘酊测试,如果出现蓝色,证明其中掺有玉米成分。
2、骨粉骨粉当中常见的掺假物质是石粉。
石粉比较好鉴别,养鸡户可以使用稀盐酸,如果产生较多气泡,证明掺有石粉。
3、小麦麸在小麦麸中常见的掺假物质有石粉、滑石粉等,养鸡户可使用浮选法分离有机物,之后用盐酸判别,若是出现气泡,则证明原料中掺了石粉。
可用稀盐酸判别,若是不相容且有薄膜在表明,证明掺了滑石粉。
4、花生饼有些不良商家会在花生饼中掺入细碎的花生壳或者滑石粉之类的物质,养鸡户使用浮选法可以轻松鉴别。
5、棉籽粕这个原料里面经常掺进一些棉籽壳,一般我们从感官就可以看出,若是棉毛较多,则可以证明里面的棉籽壳很多,这样的棉籽粕多半是蛋白质含量不足。
6、玉米玉米是常见的养鸡物质,很多不良商贩也有掺假方法,玉米中主要是掺杂质,用筛子筛,浮在上面的,以及漏出下面的都是杂质。
7、菜籽粕菜籽粕中一般的掺假物是石粉,我们可以使用盐酸判别,若是产生较多气泡,证明掺了石粉。
一些不良商家会在菜籽粕中掺泥土,这个可以用浮选法检查沙土含量即可,一般低于1%则为正常。
以上就是养鸡过程中常用的几种原料辨别掺假的方法了,为了有效保证鸡群健康,以及养好鸡,这些掺假辨别方法养鸡户们可要学会,切莫被不良商家忽悠购买了。
关于养鸡饲料掺假辨别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
读其他农业内容。
矿物质饲料原料的掺假识别

矿物质饲料原料的掺假识别一、骨粉的掺假识别骨粉掺假主要有石粉、贝壳粉、砂土、谷物等,识别方法如下:1、感官鉴定:骨粉的温度、颜色、光泽、细度等,质量好的骨粉为灰白色至黄褐色的粉状细末,用力握不成团块,不发滑,放下即散。
如果产品呈半透明的白色,表面有光泽,搓之发滑,说明是滑石粉、石粉等:如果产品呈白色或灰色、粉红色,有暗淡,半透明光泽,搓之颗粒质地坚硬,不粘结,说明是贝壳粉或掺有贝壳粉。
2、显微镜镜检法:取样品1g,置于培养皿中,铺成薄薄的一层,放在20-50倍显微镜下观察,骨粉颗粒为小片状,不透明,灰白色,光泽暗淡,表面粗糙。
腱和肉的片颗粒形状不规则,半透明,呈黄乃至黄褐色,质硬,表面光泽暗淡。
肉颗粒软,并裂成肌肉纤维:血及血球成破碎球体形,形状不规则,呈黑色或深紫色,难于破碎。
贝壳粉颗粒质硬,不透明,白色,灰色或粉红色,光泽暗淡或半透明程度低,颗粒光滑,有些颗粒外表面具有同心或平行的线纹。
石粉颗粒有光泽,呈半透明白色,颗粒相互团附在一起形似绵白糖。
3、化学法:取被检骨粉1g置于小烧杯中,加5ml25%的盐酸溶液,纯骨粉可发出短时的“沙沙”声,骨粉颗粒表面不断产生气泡,最生全部溶解变成浑浊。
脱脂骨粉的盐酸溶液,表面漂浮有极少量的有机物,蒸骨粉和生骨粉的盐酸溶液表面漂浮物较多,而假骨粉均无以上现象。
如果有大量气泡迅速产生,并发出“吱吱”响声,表明有石粉、贝壳粉存在。
若烧杯底部有一定量的不溶物,可能掺有细砂。
由此可见,在稀盐酸中不溶解或溶解快速的均不属纯骨粉。
(二)掺砂土的检查取样品1g置瓷坩埚中,在电炉上炭化至无烟,再继续炭化1-2小时,冷却后,加10ml25%的盐酸溶液溶解并煮沸,如有不溶物即为砂土,干燥后称量,可大致估算掺砂土的比例。
(三)掺谷物的检查取样品少许置于培养皿中,下面垫一张滤纸,加入1-3滴碘-碘化钾溶液(取碘化钾6g,溶于100ml水中,再加碘2g)如有谷物淀粉存在,可见蓝紫色的颗粒状物。
饲料原料质量的主要鉴定方法

焦糊味、腐败味或其他异味。特别是对鱼粉、肉
骨粉、羽毛粉、蚕蛹粉、骨粉及油脂类的鉴别。
要注意利用嗅觉来鉴定是否腐败变质。
室在三楼,而他却是永远都比她快,,因为高三的有专利,所以夕年要想追上他
④手摸:将原料放在手中,用指头捻,通过 感触来觉察粒度的大小,硬度,粘稠性,有无夹 杂物及水分的多少等。
1cv0f3c9a 易博亚洲
作方法是:将所取样品非常轻而仔细地放入 1000
Hale Waihona Puke 室在三楼,而他却是永远都比她快,,因为高三的有专利,所以夕年要想追上他
毫升的杯子中,使之正好到 1000 毫升刻度外【注 , 意量鱼粉时让其呈自然状态,不要挤压】调整好 容积后,将样品倒出称重,记录其重量,重复 3
次,取平均值,所得数据就是它们的容重。与标
准容重相比,如超出过多,则说明有假。
2.化学鉴定法 是利用常见的化学试剂与掺假物发生化学 反应来判别鉴定的一种方法。例如取豆粕样品 3 克放入烧杯中,加入 10%的盐酸 20 毫升,如有大 量气泡产生,则豆粕中掺有石粉、贝壳粉一类的
室在三楼,而他却是永远都比她快,,因为高三的有专利,所以夕年要想追上他
东西;取鱼粉适量放入烧杯中加水煮沸,过滤后 的溶液中加几滴稀碘液,如溶液呈蓝色,则说明 掺有淀粉类物质。
3、感官鉴定
主要是凭借五官来鉴定饲料质量的方法。只 有在充分了解掌握各种原料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才能做到快速、准确地判别原料优劣。
眼看:观察饲料原料的形状,色泽,有无霉
变,虫蛀,有无异物,硬块,夹杂物等。
室在三楼,而他却是永远都比她快,,因为高三的有专利,所以夕年要想追上他
②舌添:通过舌添或牙咬来检查饲料有无刺 激的恶味,苦味或其他异味。如发霉的豆饼、棉 籽饼、胡麻饼、芝麻饼等,若把表面的绿霉擦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饲料原料掺假的简易鉴别法
一、识别饲料原料掺假的基本常识
1、采用闻、摸、看、尝四法来分辨。
1.1 闻:特定的饲料原料都有其特有的芳香气味,如有异味、怪味、霉变味或无味(掺假可掩盖芳香味)就说明饲料为假劣原料。
1.2 摸:因为人体带有生物电,可用手反复插入饲料原料中,再抽出抖落,如果细小物质不易抖落,就说明有假。
1.3 看:①色泽是否一致。
特定的饲料原料具有其固有的光泽,如果同一批原料中有颜色不同和光泽度不一样的物质就说明有假;②粒度是否整齐。
看较细小粒度的原料中是否有较整齐的细小颗粒或是否有超细物质存在,而且有一定的数量。
如果有可将其破坏和特定的原料做对比,一比便知。
1.4 尝:特定的原料都有固定的味道,如甜、酸、涩、苦、香等,如果经常尝,就会知道不同;特别是石粉、沸石、砂石等一尝便知。
二、部分常见饲料原料掺假的识别实例
1、豆粕经销商常用大片麸片、稻壳、米糠等和磨细的黄土玉米面混合制成细小颗粒,然后着上色做成“豆粕料”,也有单用磨细的黄土制粒着色的,掺在豆粕内,致使豆粕粗蛋白含量降至30%以下。
识别:①闻,掺有“豆粕料”的豆粕由浓香变为淡淡的香或根本无香味。
②看,豆粕颜色淡黄,加热温度高的深黄,不掺假的光泽非常明
显,整齐划一,而掺有“豆粕料”的豆粕整体光泽度降低,特别是“豆粕料”基本没有光泽度;把粒度整齐,偏大的取走后,剩下细小的,然后用右手食指和拇指捏起,使劲一搓,一看便知,真正的豆粕,即使是再细小的颗粒,用两个手指是搓不细的。
③尝,真豆粕有豆香味,而掺假的无味(玉米面、石粉等)或有泥土味(掺黄土、泥沙等)。
④水浸,取适量样品放入大玻璃杯中,用水浸泡2小时,然后用一小棒轻轻搅动,若有分层现象的,上层为豆粕、中层为玉米面(饼)、下层为黄土、钙粉、石粉等。
⑤滴碘洒,取少量样品放于载玻片中,在样品上滴几滴碘洒,1分钟后若有物质变为蓝黑色,就证明掺有玉米、麸皮、稻皮等。
2、棉粕主要掺有红土、膨润土、褐色沸石粉或砂石粉的,也有用钙粉、各色土、麸皮、米糠、稻壳经加工制粒、首色制成“棉粕料”的。
识别:棉粕因产地不同,加工的工艺流程不一样,导致生产的棉粕颜色、质量也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用感观检查配合水浸法鉴别比较容易,也比较准确。
3、鱼粉经常掺羽毛粉、血粉、皮革粉、玉米蛋白粉、小麦次粉、鱼油、骨粉、贝壳粉、尿素、铵盐等。
识别:①闻,质量好的鱼粉有淡淡的鱼香味,无鱼腥味、怪味或刺鼻的氨味。
②看,随产地(秘鲁、日本、俄罗斯、我国近海)和鱼种(秘鲁诺贝沙丁鱼、日本沙丁鱼、俄罗斯白鱼、我国近海鯷鱼等)及加工工艺不同而不同,但颜色和光泽是一致的,颗粒大小是一致的,可看到大量疏松的鱼肌纤维、少量的鱼眼、鱼刺、鱼鳞。
③尝,好的
鱼粉用嘴品尝有鱼香味无怪味,含嘴中易化,而掺假的根本不化。
④水浸,取少量鱼粉投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用一小棒轻轻搅动,质量好的鱼粉很快沉入杯底,水是清的,没有漂浮物,但质量次的或掺假的搅拌后水混浊,沉淀缓慢,上面还有漂浮物。
掺假品种多、数量大的可以在不同层面反映出来。
⑤气味检测,将适量样品放入密闭的能加热的容器中(最好用带盖的锥形瓶)加热15分钟后,开盖,如能闻到氨气味,说明掺有尿素。
4、骨粒粉常掺有贝壳粉、沸石粉、细砂等
识别:骨粒的识别只要将大粒和细小粉状物分开,再仔细观察细小物就可看出。
①纯正骨粉有其固有气味,而掺假骨粉这种气味减少或很小。
②纯正骨粉颜色呈灰白色细小颗粒粉状,而掺杂骨粉色泽发白或发暗。
③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置于火上烧烤,骨粉产生蒸气,随后产生刺鼻烧毛发的气味,掺假骨粉产生的蒸气和气味少,甚至无蒸气和气味。
④取少量样品放入稀盐酸中,纯骨粉会发出短时间的“沙沙”声,颗粒表面不产生气泡,最后全部溶解变浑浊,掺假骨粉则无此声音现象。
5、氯基酸(主要是蛋氨酸和赖氨酸)常掺有淀粉、葡萄糖、石粉等。
识别:蛋氨酸为纯白或淡黄色结晶,有光泽,尝有甜味,掺假物是细小粉状物,光泽度低,尝有怪味、涩感。
赖氨酸为乳白或淡黄褐色颗粒结晶或细小粉状物,光泽度低,尝有酸味,掺假后酸味降低。
可以采取溶解法来鉴别,取1g样品溶于50ml蒸馏水中,如能全部溶解为真,如瓶底有少量不溶物或水中有悬浊物为假。
6、麸皮常掺有稻糠、花生糠、锯沫、滑石粉、钙粉等。
识别:拿手轻轻敲打装有麸皮的包装,如果有细小白色粉沫弹出来,就证明掺有滑石粉或钙粉;用手插入麸皮中,再抽出,如果手上沾有白色粉沫,容易抖落的是残余面粉,不易抖落的是滑石粉、钙粉;用手抓起一把麸皮使劲擦,如果成团,则为纯正麸皮,如果手有涨的感觉,就怀疑有稻壳、锯沫、花生糠。
7、玉米蛋白粉是食品工业制淀粉的副产品,是玉米曲调胚芽和淀粉后的面精成黄色,粉末状或结晶状,手感流动性好,具有均匀一致的甜香味。
掺假的玉米蛋白粉一般色泽淡黄,气味不是典型的甜香味,手感粗糙。
玉米蛋白粉主要掺假有石粉、尿素、脲醛、无机胺。
8、棉籽饼粕是棉籽去掉棉绒提取油后的残渣,棉籽的含油量与大豆大致相同。
未脱毒的棉籽含有毒物质,多配合于牛、羊饲料中。
棉籽饼粕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棉籽外壳碎片上附有半透明、有光泽、白色的纤维,壳褐色至深褐色,厚而韧,沿边有淡褐色和深褐色类似阶梯状的色层。
检验时应注意棉绒的含量。
菜籽饼粕由菜籽榨油残渣加工而成,质脆易碎,颜色较棉籽饼粕稍深,在显微镜下,可见种皮碎片互相分离,种皮薄,硬度较棉籽壳差,外表面红褐或近棕黄色,质地脆,无光泽。
9、肉骨粉
肉粉和肉骨粉是畜禽屠宰、食品加工的下脚料等,经切碎、煮熟、压榨,分离脂肪后的残余部分,经干燥后制成的粉末,呈金黄色至淡褐色或深褐色。
一般猪肉骨制品颜色较浅,牛、羊、马属动物制品颜
色较深。
肉骨粉呈粉状,有新鲜的肉味,并有烤肉香及牛油、猪油味。
如果储存不良或变质时,会出现酸败味。
肉骨粉品质变异很大,原料的品质、成分、加工方法、掺杂、储存等都会影响其产品的质量。
腐败原料制成的成品不但质量差,还有可能导致中毒。
过热会降低适口性和消化率。
含血多者蛋白质高,但消化率低,品质差。
肉骨粉容易腐败或受沙门氏杆菌污染,掺假现象也很严重。
常见的是水解羽毛粉、血粉,较恶劣者添加生羽毛、贝壳粉、蹄、角、皮革粉等。
10 石粉怎样鉴别有无掺假
称取约0.5g的石粉,用10ml盐酸溶解,看是否完全溶解,如有大量沉淀,则证明掺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