淠河污染现状

淠河污染现状
淠河污染现状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3.1、淠河洪涝灾害的现状

淠河是淮河中游南岸的一条较大支流,发源于大别山北麓,由南向北流经岳西、霍山、金寨、六安、霍邱、寿县后在正阳关汇入淮河,全长253km,流域面积6000km2。流域地形呈南高北低和东西高中间低的狭长带状。按地形和汇水条件,大致将佛子岭、响洪甸水库以上划为上游、两库坝下至横排头为中游、横排头至入淮河口为下游。上游流域面积3240km2,为山区;中游流域面积1130km2,为山丘区;下游区间面积为1630km2,为丘陵和平原洼地。上游河道及中游支流河道坡降一般较大,中下游干流河道坡降相对平缓,河床为沙质,平均坡降为0. 18~0.3‰,主河槽宽度100~300m,河面相对较宽,因淤积使河床有所抬高。

淠河流域地处江淮之间西北部,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较充沛。流域年平均降水量1334mm,降水量随地势抬高递增,南部大别山区年平均降水量可达1400~1500mm,北部降水量1000mm左右。降雨年内、年际分配不均,最大降雨量为最小降雨量的4倍,6~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40%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一般在1300~1500mm,年平均气温14.2~15.4℃,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18.9℃,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0~2300h,无霜期210~230天。

淠河上游山高坡陡,降雨量大,汇流集中,容易产生洪水。建国后已发生1969、1991年两次大洪水和较大洪水10次。1969年大水,佛子岭、磨子潭两水库相继漫坝,横排头过坝流量为6420m3/s,沿淠河大部分圩区水深数米,损失惨重;1991年洪水,城南圩破坝,月亮岛被淹,仅六安市受灾即高达1.2亿元。1999年6月的暴雨,六安市区进水。

根据水文资料,淠河六安城区断面各频率洪水洪峰流量分别为:50年一遇,6030 m3/s;20年一遇,4093 m3/s;10年一遇,2980 m3/s。

淠河防洪治理始于50年代,随着上游佛子岭、响洪甸、磨子潭三座大型水库的建成和中下游河道的整治,淠河上游洪水得到了有效控制,中下游的防洪形势有了很大改观。但仍存在防洪体系不完善,防洪标准低,原有的防洪设施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城市建设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制约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中下游河道沿河筑堤缺乏统一规划,占滩圈圩致使部分河道缩窄,加上河道内大量障碍物阻水严重,致使河道行洪能力降低。二是沿河城市和圩堤防洪标准低,六安市城区河段堤防低矮单薄且不封闭,内河河口无控制性建筑物,几乎是个不设防的城市,城市附近的大圩防洪能力只有5~10年一遇,较小圩口防洪能力更低。三是城市及圩区除涝标准低,除涝工程严重不足。四是非工程措施滞后,管理工作跟不上。

六安市为省辖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个60平方公里、60万人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中心城市框架已基本形成,120平方公里、120万人口的远景规划正在编制。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东市、中市、三里桥、鼓楼、南市、西市、北市、小华山等8个城区街道,平桥乡、九里沟乡、望城岗乡、三十铺镇、城北乡、城南镇、苏埠镇等7个乡镇和横排头风景区,总面积约为120平方公里。为六安市域政治、经济、文教中心,皖西城区的商贸流通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远期为安徽省的加工工业基地之一。其中城区沿淠河上游的平桥乡、城南镇和下游的城北乡都是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也是下一轮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

六安市位于淠河中游东岸,城南地区地势低洼,淠河两岸基本处于无设防状态,防洪标准不足十年一遇。建国后六安市城区遭受洪涝灾害较大的年份有1969、1975、1983、1991、和1999年等,1991年大水时城区西南、月亮岛及城北工业区均遭淹没,城南圩破坝,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元。1999年部分城区进水,城北工业区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