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防疫管理制度54968
卫生防疫管理制度3篇

卫生防疫管理制度3篇篇一为了更好地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预防和控制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制定以下卫生防疫制度:一、学校卫生防疫工作由学校卫生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工作由校医执行。
二、做好师生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利用学生的健康教育课、卫生宣传栏、学校月报、广播、贴宣传画,教职工大会等多种途径,进行卫生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使大家逐渐了解卫生保健知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健康水平。
三、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特别要做好突发性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及处理工作。
四、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发现师生患传染病及可疑传染病时应及时报告县卫生防疫站和县教育局,并迅速隔离病人,对病人活动的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五、全校师生发现传染病都有义务向有关部门报告,对在防治传染病工作中,特别是在突发重大疫情的防治工作中有突出成绩的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对知情不报,造成传染病扩散或故意造成传染病扩散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处理。
篇二为了对全校师生身体健康负责、创建健康卫生校园、避免食物中毒等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1、每天早晨由各班打扫卫生包管区,做到地面无垃圾、无废纸、无其他污染物。
2、厕所每天打扫二次,冲洗数次。
3、走道、楼梯每天至少打扫一次。
4、垃圾筒每天消除一至二次。
5、餐具每天清洗、过水和消毒。
6、总务处、校医室和有关清洁工经常检查校园卫生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各班主任老师要加强学生的出入管理,禁止学生私自离校,每天清点学生人数,对旷课的学生,各班主任老师要了解其原因,掌握学生的去向,并认真做好晨检记录。
8、各班主任老师如果发现学生出现发热、皮疹,及呼吸道症状,应立即送往校医室诊治,不得私自让学生外出就诊,确实需要外出诊治者,应先同校医室人员联系。
9、各班主任老师的晨检记录要每天一次送往校医室,校医室人员负责监督、检查,对于未能及时完成晨检记录的班级,要说明原因并及时补上晨检记录。
卫生防疫管理规章制度

卫生防疫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卫生防疫管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卫生防疫管理工作,涉及医疗机构、学校、单位、社区、个人等各类组织和个人。
第三条卫生防疫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应急处置、科学防控、全民参与的原则,加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全面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第四条国家卫生防疫管理部门是卫生防疫管理的主管机构,各级政府负责各层级卫生防疫管理的组织协调与实施。
第二章传染病预防管理第五条各级政府应当建立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机制,指导卫生防疫部门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和处置,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第六条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应当建立传染病监测制度,定期收集、汇总并分析传染病的疫情数据,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
第七条对于疫情爆发地区,卫生防疫部门应当及时组织医疗队伍进行应急处置,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染病传播。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防控制度,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登记、隔离、观察和治疗等措施,确保传染病不扩散。
第三章公共卫生管理第九条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普及健康知识,加强环境卫生保洁,控制传染病传播。
第十条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应当建立健康监测制度,对学生进行定期健康检查,保障学生身体健康。
第十一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康管理制度,加强员工身体检测,提供必要的卫生防疫保护设施,确保员工健康。
第四章个人卫生管理第十二条个人应当自觉遵守卫生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擅离职守,积极配合卫生防疫工作。
第十三条对于传染病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应当严格遵守隔离观察措施,不得患病者,传播疾病。
第十四条对于可能接触到传染病源的个人,应该自觉进行体温测量,佩戴口罩,勤洗手等个人卫生防护措施。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五条对于违反卫生规章制度的单位和个人,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应当依法进行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对于隐匿传染病疫情信息,造成恶劣影响的个人或单位,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学校规章制度之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学校规章制度之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春秋两季到来,天气变化,正是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风疹、麻疹、流感、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因其传播速度快,易造成局部或较大范围的集体性爆发流行,我校特制定以下措施,注意防范.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教室和办公室的空气流通.
2、保持校内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
3、注意饮食,不吃零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4、一旦出现发热等的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5、尽量少去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特别是不到有病人的家庭串门.
6、可接种麻腮风,流感,流脑的疫苗预防相应的疾病.
7、学校检查学生防疫情况,并督促接种预防.一旦发现疫情要立即隔离,并上报联校与防疫站,及时处置,严防疫情扩散.
8、配合医院防疫人员做好防疫工作.。
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卫生防疫管理制度卫生防疫管理制度1.目的1.1 保障员工和客户的健康安全。
1.2 防止疾病传播。
1.3 维护公共卫生和社会稳定。
2.范围2.1 适用于本公司全体员工及相关场所。
2.2 涵盖卫生防疫管理的各方面。
3.术语定义3.1 健康证明:证明员工身体健康状况,包括体温正常、无呼吸道症状等。
3.2 接触者:与疫情相关的患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等。
3.3 隔离:将疫情的接触者或疑似患者与其他人隔离开来。
3.4 消毒:使用消毒剂杀灭病原体和减少传播途径。
4.健康监测4.1 员工每日体温检测。
4.2 员工入职前必须提供健康证明。
4.3 发现发热等异常症状,员工应立即报告上级并自我隔离。
4.4 员工有接触疫情相关人员的情况,应履行特殊的隔离和观察程序。
4.5 公司将定期开展员工健康报告。
5.环境卫生5.1 定期对办公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
5.2 加强公共区域的清洁,特别是门把手、电梯按钮等。
5.3 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并宣传正确的洗手方法。
5.4 室内通风要求:保持良好的通风,定期开窗换气。
5.5 公司会定期消毒空调设备。
5.6 加强餐厅、厕所等场所的清洁和消毒。
6.员工培训6.1 开展卫生防疫培训,包括正确的手卫生、戴口罩等。
6.2 指导员工做好个人防护,提供相关防护用品。
6.3 针对接触疫情患者员工的培训,包括隔离、处理方案等。
6.4 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7.外部合作7.1 与相关部门、医疗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7.2 定期与员工共享卫生防疫相关信息。
7.3 加强与供应商等合作方的沟通,确保供应链的安全。
8.紧急情况处理8.1 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协调处理突发事件。
8.2 员工发现疑似病例或有相关线索,应立即报告。
8.3 根据疫情发展,及时采取紧急措施,保障员工安全。
8.4 定期评估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并进行修订。
附件:2.健康报告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健康证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卫生健康局的规定,要求员工提供身体健康状况证明,以保障公共安全和阻止疾病传播。
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1. 疫情监测和报告:设立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对可疑病例进
行监测和报告,确保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2. 疫苗接种管理:建立疫苗接种管理制度,保证疫苗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提供疫苗接种服务。
3. 医疗机构防控措施: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健全的感染预防控制
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防控措施,确保医疗机构的安全。
4.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管理,包括定期消毒、通风、人员信息登记等措施,确保公共场所的卫生和安全。
5. 个人卫生防护:推广健康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佩戴口罩、
避免密集人群等,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和卫生素养。
6. 食品安全监管: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传染病的传播。
7. 公众健康教育:开展公众健康教育,普及疾病防控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防病意识。
8. 特定人群防控措施:对易感人群、高风险群体和特定职业人群等采取特殊的防控措施,如隔离、健康码管理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卫生防疫管理制度,具体实施的内容和措施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在疫情暴发期间,应当加强管理制度的实施,并根据疫情的发展动态调整和完善相应的措施。
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卫生防疫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公共卫生和预防疫情的发生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
这些制度和措施旨在建立健全的防疫管理体系,确保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卫生防疫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卫生标准和规范:根据国家卫生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并执行卫生防疫的标准和规范,包括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2. 疫情监测和报告:建立疫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疫情信息并按照规定进行报告,确保疫情的及时披露和通报。
3. 预防接种和疫苗管理:制定和执行预防接种规划,加强疫苗的生产、管理和供应,保障公众的免疫力。
4. 卫生健康教育:开展卫生健康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和健康知识,引导公众正确使用卫生设施和防疫用品。
5. 环境卫生监管:加强对公共场所、食品生产经营场所、水源等的环境卫生监管,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机制,加强应急能力和协调工作,迅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7. 个人防护和隔离措施:指导公众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并根据需要实施病例的隔离和集中管理。
8. 卫生监督和执法:加强对卫生防疫规定的监督和执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罚和整治,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社会安全。
以上是卫生防疫管理制度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的制度和措施会根据不同地区和疫情情况而有所不同。
卫生防疫管理制度(精选13篇)

卫生防疫管理制度卫生防疫管理制度(精选13篇)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
想学习拟定制度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卫生防疫管理制度(精选1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卫生防疫管理制度1加强卫生管理工作,改善员工劳动条件,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是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必须重视这项工作,切实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并同企业的文明生产结合起来,坚持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减少以至消除传染和疾病的发生,达到保护劳动力,促进生产的目的。
1、职业安全卫生和卫生防疫工作由担任工业卫生及职业病专业委员会主任的公司级管理人员领导。
2、安全技术、工会、生产、设计、技术、工艺、计划、财务、人事劳资、机械动力和技改等部门都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履行职业安全卫生和卫生防疫工作职责。
3、职业安全卫生和卫生防疫管理机构应努力做好基础管理工作,清查和掌握全公司(工地)职业危害和疾病危害因素的基本情况和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员工人数及体检情况。
4、对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必须加强管理和控制,并指定专人负责,防止发生中毒事故。
5、掌握本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对尘、毒、噪声、振动、辐射等污染危害点的治理制定长远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并积极责成专人负责组织实施。
6、对接触尘、毒、噪声、振动、辐射等有害作业人员健康检查,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卫生档案、职工个人健康档案及有关的台账资料。
7、新员工应按规定要求做好就业前体检,体检合格者才能进入公司工作。
8、生产作业现场应落实各级环境卫生责任制,由一名安全负责人分管卫生工作,综合员负责日常管理。
9、生产作业现场做到无积水、泥浆;落地灰要及时清理,主要通道、楼梯间保持通畅;杂物、垃圾按规定区域堆放,并定期清理。
工地排水畅通。
10、生产作业与生活区分开;生产材料分区域堆放整齐,砂石分类隔离堆放;机具设备要保持清洁。
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卫生防疫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加强卫生防疫工作,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 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各类组织。
3.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卫生防疫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二、防疫责任1.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卫生防疫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确保卫生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负责疫情监测、预警、调查、处置等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3. 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做好传染病的诊断、报告、隔离、治疗等工作。
4. 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各类组织要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加强卫生防疫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卫生防疫意识。
三、防疫措施1.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2.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标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3. 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确保饮用水安全。
4.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提倡勤洗手、戴口罩等卫生习惯。
5. 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和预防,发现疫情要及时报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
四、应急处理1.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2. 发生疫情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力量进行疫情调查、处置等工作。
3. 对于疫情的处理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4. 疫情结束后,要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总结,完善制度,提高防疫能力。
五、法律责任1. 违反本制度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 对于造成疫情扩散、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远县泗水学校
卫生防疫及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办法
2014.09
为加强学校卫生工作,保障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我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建立工作组
1、学校建立卫生防疫及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总务主任担任组长,全体教职工为成员,并确定兼职卫生监督教师一名,加强领导与监督。
2、领导小组主要任务:检查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对入出库物品要进行严格的卫生防疫检验,防止学生食物中毒及紧急措施的制定贯彻有关卫生安全的文件精神和知识。
二、卫生防疫
1、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做好急、慢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同时,做好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
2、教师积极学习传染病等卫生防疫知识,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中,开设健康课;给学生传授健康知识。
3、根据条件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检,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
纳入学生档案。
4、定期(一学期)对教师宿舍、学生宿舍、教室、食堂、仓库、办公室、厕所等公共区域进行一次消毒。
5、开展学生健康咨询活动,咨询处设在卫生院,由卫生院医生组成咨询组。
6、卫生管理老师每天实地检查教室、宿舍、食堂及学生个人卫生、食品卫生。
7、如有学生生病,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应即时带学生去医生处检查,并通知家长,发现传染病立即向组长汇报,配合组长及医生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8、禁止学生带影响卫生防疫及食品卫生安全的食物、垃圾。
9、随时接受主管局及防疫站的督导与检查。
三、食堂食品卫生安全
1、采购合格产品,严禁发霉、腐烂、变质、过期或怀疑有问题的东西进入学生食堂。
2、保证仓库的干燥、通风、透气和整洁,做好防水﹑防火、防霉、防虫、防鼠害、防投毒等工作,定期进行盘查与大扫除。
3、出入库物品要经过严格的卫生防疫检验,并登记造册。
4、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仓储间与食堂,保证仓储物品的安全及良好的卫生状况。
5、不得供给学生无卫生安全保障的食品。
6、保持厨房、厨具、食堂、灶房和原料存放间的整洁,随时搞
好清洁卫生,按时进行大扫除,切实做好防投毒工作。
7、如出现学生食品中毒,应即时找医生检查,并向组长汇报,做好全体学生的检查工作。
8、随时接受主管局及药检站的督导和检查。
四、工作组结构
组长:凌承志(总务主任)
兼职卫生监督员:陈志忠
成员:全体教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