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盐酸左氧氟沙星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盐酸左氧氟沙星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情况,探究用药安全性。
方法:搜集本院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68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易感人群和临床表现,探究降低盐酸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方式。
结果:通过研究发现:1)老年患者是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易感人群,容易出现不良反应;2)神经系统的发生23.5%、皮肤的发生率为41.1%、消化系统的发生率为29.4%,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3)盐酸左氧氟沙星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集中在用药后30min 内。
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临床应用中,一定要注意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合理加减药量,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研究价值高。
【关键词】盐酸左氧氟沙星;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605.9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212-01盐酸左氧氟沙星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两倍,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 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II)的活性,阻碍细菌DNA 复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1]。
本研究搜集我院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68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易感人群和临床表现,探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方式,先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本院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68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1.46±3.57)岁,年龄范围:20-76 岁;女性35 例,男性33 例;疾病类型:呼吸道感染28 例、胃肠道感染17 例、尿路感染13 例、骨关节感染8 例、其他2 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差异较小P>0.05。
盐酸左氧氟沙星片151003长期稳定性试验总结 zsw(2017年) - 副本

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稳定性考察报告(151003)***药业质量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0.1g)持续稳定性试验总结报告一、报告内容:本报告是对批准的持续性稳定性考察方案实施情况总结,主要针对稳定性考察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以得出考察的结论与建议。
二、概述:1.产品概述1.1.标准依据/编号:盐酸左氧氟沙星片/ TS-10(C)0351.2.规格及包装规格:0.1 g/片1.3.贮存条件:遮光、密封保存。
1.4.有效期:24个月2.稳定性考察概述:2.1.本公司2015年对盐酸左氧氟沙星片151003批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长期试验温度25°C 士 2°C 、相对湿度60% 士 10%的条件下对市售包装样品进行性状、含量、溶出度、有关物质等项目进行持续稳定性考察。
2.2.考察方法:将市售包装样品置于稳定性考察箱内,按中国药典附录规定的考察条件,考察时间为第0、6、12、24月共计四次,试验结果符合标准规定,未发生偏差。
三、考察数据汇总:批号151003四、数据统计分析:4.1 含量变化趋势分析:4.2 溶出度变化趋势分析:从趋势图上可以看出,在稳定性考察期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含量、溶出度3个考察时间段与0月数据比较,基本无变化,稳定性好, 生产工艺可控。
四、结论与建议:从实验数据显示,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在规定条件温度25°C 士 2 1 、相对湿度60% 士 10%的条件下对市售包装样品进行性状、有关物质、含量、溶出度等项目进行24个月考察,质量指标符合内控规定,结论为合格。
在遮光、密封保存条件下有效期定为24个月药品质量能保证符合《中国药典》标准规定。
五、说明:本公司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未做原辅料相容性及制剂与包材相容性试验。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
方法:所选病例是2021年4月到2022年5月前来我院就诊的盆腔炎患者共计有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特殊组,各为52例;对照组予以氧氟沙星治疗,特殊组施行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治疗结果。
结果:特殊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数据有差异(P<0.05);特殊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有差异(P<0.05)。
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盐酸左氧氟沙星;盆腔炎;临床疗效;安全性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and safety of levofloxacin hydrochlo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104 patients with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21 to May 2022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special group, with 52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floxacin, and the speci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evofloxacin hydrochloride.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speci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speci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Levofloxacin hydrochloride i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Key words: Levofloxacin hydrochloride;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Clinical effect; security盆腔炎属于临床中比较多见的妇科病症,发病后主要症状是小腹疼痛、月经量增加、白带异常等,严重会引起慢性盆腔炎的发生,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因而应该及时有效的实施治疗措施,帮助患者改善病情【1】。
左氧氟沙星的研究报告

左氧氟沙星的研究报告左氧氟沙星的研究报告(1)近年来,随着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寻找新的抗菌药物成为了科研人员的重要任务。
左氧氟沙星作为一种广谱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本文将对左氧氟沙星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首先,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化学名为(±)-9-氟-3-羟基-2-氧代-10(2,8,9三甲基-6-氨基-10-氟喹诺[3,2-a]吡啶-4-羧酸酯。
它的化学结构具有两个光学异构体,分别为左旋体和右旋体,但临床上常使用的是左旋体。
左氧氟沙星在人体内通过抑制DNA旋转酶从而阻碍DNA双链合成,进而抑制细菌的增殖。
其次,左氧氟沙星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与细菌DNA结合,阻断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从而使细菌无法进行正常代谢和增殖。
此外,左氧氟沙星还能抑制细菌的DNA修复机制,增加了其对细菌的杀菌效果。
这些独特的药理作用使得左氧氟沙星成为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临床治疗的首选用药之一。
左氧氟沙星的临床应用还包括消化道感染、性传播感染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例如,左氧氟沙星在治疗胃肠道感染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它能迅速杀灭引起感染的细菌,缩短疾病的病程,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左氧氟沙星还可用于治疗性传播感染,如淋病等。
利用其广谱的抗菌活性,左氧氟沙星能有效杀灭感染的细菌,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总之,左氧氟沙星作为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具有较好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因此,在合适的条件下,合理使用左氧氟沙星是治疗各类感染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左氧氟沙星的研究报告(2)然而,尽管左氧氟沙星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抗菌药物,但其应用中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首先,左氧氟沙星的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
这是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适当使用导致的,因此,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时应遵循医嘱,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
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及效果评价

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及效果评价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盆腔炎中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的临床疗效与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接收的100例盆腔炎病人,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运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的50例为试验组,选择常规治疗的为参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不良反应。
结果:试验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
血液流变学指标经治疗后有所降低,其中试验组病人更低(P<0.05)。
不良反应在两组病人间试验组更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在治疗盆腔炎中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更能改善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好,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盆腔炎;盐酸左氧氟沙星;常规治疗;应用价值;效果0.前言盆腔炎(PID)是女性生殖器官常发生的一种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导致炎症发生。
该病的主要症状为腹部疼痛,伴有阴道不规则出血,严重可导致女性不孕[1]。
在临床治疗中,以消除炎症为主要手段[2]。
本研究选择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病人,同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接收的100例盆腔炎病人,均已经临床确诊。
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试验组年龄最小为21岁,最大者53岁,均值(43.26±7.49)岁,其中腹膜炎18例,结缔组织炎21例,其他11例。
参照组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者52岁,均值(43.11±7.36)岁,其中腹膜炎20例,结缔组织炎18例,其他12例。
两组病人的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参照组病人进行常规的氧氟沙星(生产商: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00108)治疗,在100 mL 0.9% Nacl溶液中加入0.4 g氧氟沙星,行静脉滴注,每天两次。
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摘要】本文旨在评估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引言部分介绍了盆腔炎的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首先概述了盆腔炎的一般情况,然后详细介绍了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药理作用,接着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估。
结论部分探讨了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并进行了总结,同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盆腔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盆腔炎、盐酸左氧氟沙星、临床疗效、安全性评估、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未来研究、治疗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可导致盆腔器官炎症和组织损伤。
造成盆腔炎的细菌有许多种,如霍乱弧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等。
盆腔炎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下腹部疼痛、发热、排尿困难等,严重的情况还可能引起不孕症、盆腔积液等并发症。
盐酸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强效的抗菌作用,可有效抑制多种引起盆腔炎的病原菌。
其通过阻断细菌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起到杀菌作用。
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被广泛认可为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
本研究旨在评估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指导,促进盆腔炎患者的健康恢复。
通过对盆腔炎概述、盐酸左氧氟沙星药理作用、临床疗效评估和安全性评估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效果,为其在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通过对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探讨该药物在盆腔炎治疗中的真实应用效果和安全性表现。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评估盐酸左氧氟沙星对盆腔炎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效果,包括疼痛、发热、恶心等症状的改善程度;2. 比较盐酸左氧氟沙星与其他常用抗生素在盆腔炎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探讨其优势和劣势;3. 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安全性表现,包括不良反应发生率、耐药性形成情况等;4. 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前景,为临床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评估及效果评价

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评估及效果评价摘要】目的:盆腔炎疾病施以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
方法:将我院纳入的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法划分两组后,施以替硝唑注射液治疗及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疾病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在疾病治疗后统计各项指标,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指标及有效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较为明显。
结论:盆腔炎患者治疗中施以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患者病情恢复速度提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盐酸左氧氟沙星;盆腔炎;有效率;安全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男女交往理念改变,一定程度导致人工流产等手术量增多,患者在术后容易诱发感染,并引起其他多种类型妇科疾病。
盆腔炎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发生在女性生殖系统。
盆腔炎患者发生严重的小腹疼痛感及月经量增加等多种症状,患者疾病并未及时得到治疗,易诱发不孕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临床盆腔炎治疗多数采取药物治疗方法,本次探讨替硝唑注射液治疗及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注射液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价值,以下为详细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盆腔炎患者80例,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2例,观察组患者23例,患者年龄在20-48岁,平均年龄为(34±2.02)岁,患者发病时间在2-20个月。
本次研究患者均知情,签署相关协议,对比两组患者常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施以替硝唑注射液治疗,将0.4g替硝唑及100mh0.9%氧化钠溶液混合,为患者持续静脉滴注,每天滴注2次[1]。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上施以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疾病治疗过程中,将0.2g氧氟沙星与100ml0.9氯化钠溶液混合,为患者持续静脉滴注,每天滴注2次,将15d作为两组患者的疾病治疗周期[2]。
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及效果评价

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及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91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间为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依据入院顺序奇偶数将患者分为治疗组(n=45)和参照组(n=46)。
参照组采用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采用盐酸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43/45)明显高于参照组80.43%(3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下腹痛消失时间(4.78±0.31)d、阴道分泌物消失时间(3.00±1.68)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14±0.45)d、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3.12±1.40)d与参照组比较,均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治疗组血清TNF-α(3.73±1.42)ng/ml、hs-CRP(1.72±0.23)mg/L、IL-6(3.41±1.22)pg/ml,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5),明显低于参照组23.91%(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效果良好,可缩短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盐酸左氧氟沙星;盆腔炎;不良反应;炎性因子盆腔炎属于女性常见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白带增多、子宫附件压痛、发热等。
该病的发病原因包括生殖道黏膜上行感染、周围器官炎症蔓延等,患者接受宫腔手术后发生感染、不良的性生活等也是导致该病发生的高危因素。
盆腔炎病情易反复、病程长、治愈难度高,治疗不彻底可从急性盆腔炎进展为慢性,甚至还可能导致患者发生输卵管妊娠、不孕[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xxxx制药有限责任公司1、综述资料:盐酸左氧氟沙星原料药、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xx年版)2004年增补本,故名称如下:【药品名称】通用名:盐酸左氧氟沙星片ﻫ英文名:Levofloxacin Hydrochloride Tablets汉语拼音:Yansuan zuoYangfushaxing Pian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左氟沙星。
其化学名为(-)-(S)-9-氟-2,3-二氢-3-甲基-10-(4-甲基-1-哌嗪基)-7-氧-7H –吡啶并[1,2,3-de]-[1,4]苯并嗪-6-羧酸盐酸盐一水合物。
其化学结构式为:分子式:C18H20FN3O4·HCl·H2O分子量:415.852、药学研究资料:2. 1处方:盐酸左氧氟沙星115.0 g预胶化淀粉 35.0 g10%淀粉浆10.0g(折淀粉)羧甲基淀粉钠 2.0g微晶纤维素 5.0g制成1000片2.2工艺规程:2.2.1 称取盐酸左氧氟沙星原料药、预胶化淀粉分别过80目筛网。
2.2.2 称取处方量盐酸左氧氟沙星原料药115g、预胶化淀粉35g,按等量递加法混合均匀。
2.2.3称取淀粉20g,加纯化水(约20g)搅拌溶解。
加沸纯化水至200g,搅拌,制成10%淀粉浆。
2.2.4 加入处方量的10%的淀粉浆搅拌5分钟,并高速制粒。
2.2.5 将颗粒在80℃以下烘干。
2.2.6 将烘干的颗粒,用旋涡振荡筛整粒,外加2 g羧甲基淀粉钠,5g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制得半成品。
2.2.7 半成品检验合格后,定片重,压片。
2.2.8素片检验合格后,包薄膜衣。
2.2.9 铝塑罩泡包装即得。
2.3、三批小试技术数据:2.2、质量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试制样品批号为:xx0216 xx0217 xx0218和对照样品(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xx01312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进行实验,试验研究结果如下:2.3、稳定性试验2.3.1、加速试验20xx年02月23日到20xx年08月28日对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进行了加速试验,对性状、含量、有关物质等项目进行了检测,并在0月、6月末对微生物限度进行考察,试验结果见表1、表2、表3、表4、表5。
表1、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稳定性试验结果(0月)表2、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1月)表3、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2月)表4、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3月)表5、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 (6月)2.3.2、长期试验从20xx年02月23日开始对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进行了长期试验,对性状、含量、有关物质等项目进行了检测,并在0月、6月末对微生物限度进行考察,试验结果见表6、表7。
表6、盐酸左氧氟沙星片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3月)表7、盐酸左氧氟沙星片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6月)2.3.3、结论试验结果表明,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加速试验(相对湿度75%±5%,温度40℃±2℃),长期试验(相对湿度60%±10%,温度25℃±2℃)分别连续观察6个月,其性状、含量、有关物质等项目均无明显变化,均符合规定,故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质量稳定(长期试验仍在进行中,有效期暂定两年)。
2.4、标签、说明书严格按照《药品包装、说明书管理规定》(暂行)规定和依照国家药监局颁发的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说明书进行设计和制订。
3、药理毒理研究资料(文献):【药理毒理】本品属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系左氧氟沙星的左旋异构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
本品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对大多数肠杆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雷氏菌属、变形杆菌属、志贺菌属、沙门氏菌属、枸橼酸杆菌、不动杆菌属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等革兰阴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对部分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等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对厌氧菌和肠球菌的作用较差。
其主要作用于细菌细胞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ﻫ【药代动力学】该药口服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近100%,单剂空腹口服该药100mg和200mg后,血药峰浓度分别可达1.36mg/L和3.06mg/L,在给药后1小时左右到达。
该药口服吸收后体内广泛分布,在扁桃体、前列腺组织、痰液、泪液、妇女生殖道组织、皮肤和唾液等组织和体液中的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之比约在1.1~2.1之间。
左氧氟沙星的消除半衰期约为5.1~7.1小时,本品主要以原形自肾排泄,在体内代谢甚少。
口服48小时内尿中排出量约为给药量的80%~90%。
本品以原形自粪便中排出少量,给药后72小时内累积排出量少于给药量的4%。
4、临床研究资料(文献):【适应症】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ﻫ(1)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包括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病奈瑟菌尿道炎或宫颈炎(包括产酶株所致者)。
(2)呼吸道感染,包括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支气管感染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
(3)胃肠道感染,由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亲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所致。
(4)伤寒。
(5)骨和关节感染。
(6)皮肤软组织感染。
(7)败血症等全身感染。
【用法用量】口服。
成人常用量:ﻫ(1)支气管感染、肺部感染:一次0.2g,一日2次,或一次0.1g,一日3次,疗程7~14日。
ﻫ(2)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一次0.1g,一日2次,疗程5~7日;复杂性尿路感染:一次0.2g,一日2次,或一次0.1g,一日3次,疗程为10~14日。
(3)细菌性前列腺炎:一次0.2g,一日2次,疗程为6周。
成人常用量为一日0.3~0.4g,分2~3次服用,如感染较重或感染病原体敏感性较差者,如铜绿假单胞菌等假单胞菌属细菌感染的治疗剂量也可增至一日0.6g,分3次服。
【不良反应】ﻫ(1)胃肠道反应: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恶心或呕吐。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可有头昏、头痛、嗜睡或失眠。
ﻫ(3)过敏反应:皮疹、皮肤瘙痒,偶可发生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及血管神经性水肿。
光敏反应较少见。
ﻫ(4)偶可发生:1)癫痫发作、精神异常、烦躁不安、意识混乱、幻觉、震颤。
ﻫ2)血尿、发热、皮疹等间质性肾炎表现。
ﻫ3)静脉炎。
4)结晶尿,多见于高剂量应用时。
5)关节疼痛。
ﻫ(5)少数患者可发生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血尿素氮增高及周围血象白细胞降低,多属轻度,并呈一过性。
【禁忌症】对本品及氟喹诺酮类药过敏的患者禁用。
ﻫ【注意事项】(1)由于目前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者多见,应在给药前留取尿培养标本,参考细菌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2)本品大剂量应用或尿pH值在7以上时可发生结晶尿。
为避免结晶尿的发生,宜多饮水,保持24小时排尿量在1200ml以上。
ﻫ(3)肾功能减退者,需根据肾功能调整给药剂量。
ﻫ(4)应用本品时应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如发生光敏反应或其他过敏症状需停药。
(5)肝功能减退时,如属重度(肝硬化腹水)可减少药物清除,血药浓度增高,肝、肾功能均减退者尤为明显,均需权衡利弊后应用,并调整剂量。
(6)原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例如癫痫及癫痫病史者均应避免应用,有指征时需仔细权衡利弊后应用。
(7)偶有用药后跟踺炎或跟踺断裂的报告,如有上述症状发生,须立即停药,直至症状消失。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ﻫ动物实验未证实喹诺酮类药物有致畸作用,但对孕妇用药进行的研究尚无明确结论。
鉴于本药可引起未成年动物关节病变,故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应暂停哺乳。
【儿童用药】本品在婴幼儿及18岁以下青少年的安全性尚未确定。
但本品用于数种幼龄动物时,可致关节病变。
因此不宜用于18岁以下的小儿及青少年。
【老年患者用药】ﻫ老年患者常有肾功能减退,因本品部分经肾排出,需减量应用。
【药物相互作用】(1)尿碱化剂可减低本品在尿中的溶解度,导致结晶尿和肾毒性。
ﻫ(2)喹诺酮类抗菌药与茶碱类合用时可能由于与细胞色素P450结合部位的竞争性抑制,导致茶碱类的肝消除明显减少,血消除半衰期(t1/2?)延长,血药浓度升高,出现茶碱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震颤、不安、激动、抽搐、心悸等。
本品对茶碱的代谢虽影响较小,但合用时仍应测定茶碱类血药浓度和调整剂量。
(3)本品与环孢素合用,可使环孢素的血药浓度升高,必须监测环孢素血浓度,并调整剂量。
ﻫ(4)本品与抗凝药华法林合用时虽对后者的抗凝作用增强较小,但合用时也应严密监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ﻫ(5)丙磺舒可减少本品自肾小管分泌约50%,合用时可因本品血浓度增高而产生毒性。
(6)本品可干扰咖啡因的代谢,从而导致咖啡因消除减少,血消除半衰期(t1/2β)延长,并可能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ﻫ(7)含铝、镁的制酸药、铁剂均可减少本品的口服吸收,不宜合用。
(8)本品与非甾体类抗炎药芬布芬合用时,偶有抽搐发生,因此不宜与芬布芬合用。
【药物过量】若过量服用,应消除患者胃内容物,维持适当补液,并进行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