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教案
2018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学案[全册]
![2018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学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b0d080b5727a5e9856a6170.png)
第一讲、机械运动课时:第____课时时间:________【考点聚焦】测量的初步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测量。
2.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体积的测量。
3.误差和错误。
4.长度的测量方法。
【知识结构】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米尺、皮卷尺、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 Km=1000 m;1 dm=0.1m;1 cm=10-2m;1 mm=10-3m;1μm =10-6m;1 nm =10-9m常考的物理长度估测课桌的高度约0.75 m,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 cm,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20~30 cm,一支铅笔长度约20 c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5 m,教室每层楼高约3 m,一张纸的厚度约0.1 mm(3)测量:要做到四会;会放(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会看(视线与尺面垂直);会读(数据包括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单位);会使用磨损刻度尺进行测量。
2.时间的测量特殊的测量方法:长度的测量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如用积累法测微小长度,比如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用尺规配合法测硬币直径、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棉线)法测量地图上铁路长度、圆的周长;用滚轮法测量操场的周长、从家到学校的距离.(1)测量工具:秒表、手表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1h= 60 min= 360 s.(3)测量:累积法估测时间,比如测脉搏跳一次的时间:先用秒表测脉搏跳若干次所花的时间,再用时间除以次数得到脉搏跳一次所花的时间。
常考的时间估测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 s;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普通中学生跑完100 m用时约15 s;脉搏1 min内跳动的次数约75次.考点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2.参照物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教案

实验题专题 一、力学1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 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 •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 •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与某种金属的密度相同就得出一定是这种金属做的结论•此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3 •用天平、量筒和水,测一金属块的密度.(1 )为了测量金属块的质量,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如图 15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c .正确操作后天平平衡•在托盘放上金属块,再让天平重新平衡时如图 16所示,金属块质量 m = _________ g .D •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2) 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21 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_ 调(选 填左”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
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 置如图21乙所示,可知小矿石的质量 m= ;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0 I 治J4 5甲乙图21;由此可算得小矿石的密度p =kg/m 3。
2 •小芳为了鉴别一金属块是用什么金属做的,做了以下实验: (a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如图 26甲所示.到如图26乙所示. 物质名称密度 p ( kg m -3)问:(1 )金属块的质量银 10.5 X103m= g.铜 8.9 >1032 )金属块的体积 铁 7.9 >03V= cm3.图 26 乙铝2.7 >03中 金 属 块块所受浮力F= N.( 水 密度 P =1X 1kg/m 3, g =10N/kg )(3)金属块块的密度是 g/cm 3.图27OMn095乙_________ 做的•同组的小明根据该金属块的密度a • 调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调 ;|ITII|I)I 1^11 l|HH| III I]10080 60 40 2C图15 图16d所示,记录小木球质量为m;(e )利用密度公式计算mL出结果。
2018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物态变化.doc

2018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物态变化一、单元复习目的 1、理解温度的概念。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掌握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会画熔化、凝固、沸腾图象及其意义。
3.掌握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的吸、放热问题。
4.掌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应用。
5.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6.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解释。
7.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开放、探究,创新能力,学生自己摄取知识,加强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1、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知识框架 2、解答疑难问题三、复习内容通过本章的教学,应使学生知道物质三态变化的各种热现象,知道在各种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情况,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的生活、生产中或自然界中的现象。
各种热现象中,晶体的熔化、熔点,液体的沸腾、沸点,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等讲授知识的重点。
作为预备性知识,本章开头讲的是温度、温度计。
讲授时,液体温度计是重点。
四、知识梳理定义温度摄氏度的定义工作原理测量实验用温度计种类体温计寒暑表使用定义熔化吸热晶体熔化规律非晶体熔化特点定义凝固放热晶体凝固规律非晶体凝固特点3456782018-03-04一、单元复习目的 1、理解温度的概念。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掌握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会画熔化、凝固、沸腾图象及其意义。
3.掌握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的吸、放热问题。
4.掌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应用。
5.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6.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解释。
7.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开放、探究,创新能力,学生自己摄取知识,加强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1、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知识框架 2、解答疑难问题三、复习内容通过本章的教学,应使学生知道物质三态变化的各种热现象,知道在各种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情况,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的生活、生产中或自然界中的现象。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教案:力学

力学中考热点概括一、测量的初步知识【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长度的国际单位、其他单位及其符号和他们之间的单位换算。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时间的国际单位、其他单位及其符号和他们之间的单位换算。
4.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变形公式的应用。
5.平均速度公式应用。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应用,其中知识点2多以考查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形式出现,知识点4和5以对速度公式的应用的形式出现。
速度也会以数学图像的形式出现。
二、质量和密度【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质量的国际单位、其他单位及符号和他们之间的单位换算。
2.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
3.密度的物理意义、计算公式及常用物体的密度(如水、酒精)。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填空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基础知识,理解应用。
知识点1会以填空的形式出现,知识点2和3会以在实验探究题中测量物体密度的形式出现。
三、力【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物体间的力是相互作用的。
2.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运动的方向,力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
3.重力、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其方向。
4.测量力的大小的(使用弹簧测力计)。
5.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对概念和规律的记忆、理解和应用,通过观察和实验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知识点3会以重力的公式计算的形式出现,知识点4会以穿插在实验探究中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形式出现,知识点5会以作图题中作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的形式出现。
四、力和运动【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在二力平衡下物体的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现象。
4.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的状态的变化。
【课标版】2018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全套优质课件精选汇编(含答案)

重难点突破 一 声音特性的理解与辨析 例 1 (1)判断下列说法主要描述的是声音的哪种特性: ①声音的“大”、“小”;②声音的“粗”“细”; ③男低音、女高音;④闻其声知其人;⑤震耳欲聋; ⑥低声细语;⑦口技演员模仿物体发声;⑧不同发 声体发出的声音不同;⑨调整收音机的音量;⑩用 喇叭增大喊话的声音;11 户主利用声音开门锁.其中 描述音调的是_②__③___;描述响度的是____________; 描①述⑤音⑥色⑨的⑩是________. ④⑦⑧11
⑧_真__空__;⑨_____不能传声.
(1)描述声音传播的⑩_快__慢__ ,它的大小等于
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分别为v固、v液、v气,则三者的大小关系为 11 _v固__>_v_液_>_v_气_.
(3)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
质的温度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12_3_4_0 m/s.
音色
决定因素:不同发声体的25 材__料__、结构不 同,发出声音的 26 音__色__也就不同.
人们可以根据音色的不同,来区分 27_不__同__发_ _声__体__发出的声音.
次声波: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接收地震、
声音可 以传递 28_信__息__
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产生的 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 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超声波:回声定位(超声导盲仪、倒车雷
常见发声体:人说话时的声带振动、动物的叫声是 由动物的发声器官振动产生的,弦类乐器发声时的 ③_弦___振动、管类乐器发声时的④空__气__柱__振动、敲 鼓时的⑤_鼓__面__振动、听到的风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声音在介质中以⑥__波__的形式传播. 声音的传播
2018年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全册)

“限速 5公
里”的是( )
-3-
汾陈乡初级中学
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
9.一座大桥长 1.6Km,一列长 200m 的火车以 15m/s 的速度通过此桥,火车完全通过
此桥所需的时间为多少?
【
教
学
反
思
】
-4-
汾陈乡初级中学
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
第二讲、声现象
常考的时间估测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 0.4 s;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 50 s;普通中
学生跑完 100 m 用时约 15 s;脉搏 1 min 内跳动的次数约 75 次. 考点二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位置 的改 变叫机械运动)
C.听诊器减少了噪声的干扰
D.听诊器靠固体传声效果好
6.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小实验现象。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
传声能力比空气
。
4.拿一张硬纸片,让它从一木梳上很快地划过去,再让它慢一点从同一木梳上划过去,
两次用力大小一样,则两次发出的声音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项都不同
5.医生用听诊器可以清晰地听见患者心跳的声音,这是由于
〔〕
A.听诊器能自动收集有用的声音 B.听诊器减少了声音的分散,增大了响度
2.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 (1) 在声源处减弱 ;(2)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 在人耳处减弱 。 考点四 声的利用
2018届初三中考物理总复习全册知识点回顾及训练教学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目录第一讲声、光综合复习 (1)第二讲电功率 (12)第三讲多状态电路分析 (21)第四讲力与运动 (30)第五讲质量与密度 (42)第六讲压强 (51)第七讲浮力 (61)第八讲功与机械能 (70)第一讲声、光综合复习【教学目标】1.声音的产生、传播及特征;2.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教学重点】1.光的折射定律;2.光的反射定律掌握及作图;【教学难点】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进门得分】1.(凉山州13题)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1.5m,像变大B.2m,像变小C.3.6m,像不变D.4.4m,像不变2.(深圳15题)如图是蜡烛的成像规律图,它的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的是()A.投影仪B.放大镜C.照相机D.潜望镜3.(凉山州12题)下列对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静海的水中可看到拱桥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B.注满水的游冰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C.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是光的折射现象D.雨后天晴,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教学内容】一、声现象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______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靠_________传播,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______,在液体中较_______,而在气体中最_______。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___m/s,_________不能传声。
考点二:声音的特征3.音调:指声音的________,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即每秒振动的次数)决定的,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越高,发出的声音音调就越_______。
4.响度:指声音的________,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还跟人与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
5.音色:也叫音质或音品,它与发声体本身的特征有关,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物理中考二轮复习课的设计——“活动单”导学模式下

图2
这三道题 与实 验背 景 密切 联 系, 改变 了
传统复 习课呈现问题 的方式 。题 目的答 案不 是教师告诉 的 , 而是学 生在 实验 中亲身体 验
获得 的。特 别值 得一 提 的是 , 习课 上 的情 复
境除了实验外, 可以是 图表、 图像、 影像、 问
题、 物理 学史 、 知 冲 突、 代 科 技 、 产 生 认 现 生
物理中考二轮复 习课的设 计
— —
“ 活动单" 导学模 式下
汤金 波
( 苏省如皋 市石 庄镇初 中 ,25 1 江 2 63 )
摘
要: 在物理 中考前 的二轮专题 复 习中, 如何 指导 学生在 掌
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重构和整合 , 师提 对教 出了挑战。在 “ 活动单 ” 导学模式下 , 物理 二轮复 习课发挥 出 回 要让
( )如 图 1 将 两 手 2 ,
化 , 于教师在课堂教学 中准确 把握 , 于学 便 便
生 明确 自己学 习的 目的性 。比如 ,新情景 中 “ 的科学探究”专题 , 果把 复习 目标 确定 为 : 如 ()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 的意识 , 会用 研究物理 的思想指导解题 ;2 提 升对科学 探究要 素的 () 处理 能力 。显然 , 这样 的 目标指 向不 明确 、 不 具体 。而 “ 效率 试题 的分 析 与解答 ” 题 , 专 复 习 目标应是 :1理解 能量在转化 或转移过 程 () 中的效率 ;2 理解解答 效率试题 的基本 思维 () 途径 ;3 通过试题解答 加深对能 量守恒定律 () 的理解 。这 样设 计 , 于 “ 率” 个词 在 近 缘 效 这
线 图, 选择 什 么样 的课题 非 常重要 。选择 的 依据 当然 离不 开物 理课 程标 准 。也 就是 说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教案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为您推荐的2013年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2013年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教案1 速度速度( ): ________ 距离( ): ________时间( ): ________ 1m / s =3.6Km / h 声速= 340m / s光速C = 3108 m /s C= f(电磁波) 此公式也适合于声音速度的计算2 温度 T = t +________K 开尔文( ): ________摄氏度( ): ________ 注意超导的现象各种温度计的使用3 密度密度( ) :__________质量( ):______体积( ):_________ m一定时,和V成正比; V一定时,和成m反比。
1 g / c m3 = 103 Kg / m3 木=0.6103 Kg / m34 压强固体压强:压强( ) :__________压力( ):______受力面积( ):_________ 适用于固、液、气压强的计算(注意F 及S的取值:特别F=G的条件:___ __)液体压强:深度( ) :__________ 液体压强的特点应该注意深度如何计算?气体压强:1标准大气压 = ________cmHg柱 = ________ Pa = ________m水柱,气体压强随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5 浮力①弹簧测力法F浮 = ________②阿基米德原理F浮 =________ =________③漂浮、悬浮:________ 浮力( ):_______密度( ) :__________排水体积( ) :__________ 计算浮力的步骤:(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于什么状态(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① F浮_____G 上浮至漂浮液__ _物漂浮② F浮 ________G 悬浮液 _ __物悬浮③ F浮______ G 下沉液 __ _物下沉 (1) 密度计,轮船,潜艇,热气球(飞艇)等原理(2) 轮船的吃水线和排水量是指排开水的质量6 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力( ):________力臂( ):________ 力臂的标示方法:7 重力重力( ):_______质量( ):_______g:_______ (1) g的取值为:(2) g的取值与_____与_____有关8 滑轮组 F =_______________F =__________(不计滑轮重力)S= ___________VF= ___________ 拉力( ):_______物体上升的距离( ):_______绳自由端上升的距离( ):_______ (1) 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2)接法:n为奇数,下接法; n为偶数,上接法(3)滑轮组水平放置时的处理(4)单动,单定滑轮的性质(5)动滑轮重的求解方法9 功 W = ________=________ 功( ):_______距离:( ):_______力( ):_______ 1J = 1Nm = 1Ws 做功条件: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运动一段距离。
10 功率 P =________=________ 功率( ):_______功( ):_______力( ):_______ 速度( ):_______ 1kW = 103 W,1MW = 103kW为平均速度F一般指牵引力(在匀速时,F=f)11 总功 W总=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 W有用 / = W额 /(1-)12 有用功 W有用 =______(竖直提升)=____(水平移动)=_______ ______ =W总13 额外功 W额 = W总 W有 = G动滑轮h(忽略轮轴间摩擦)=f L(斜面)14 机械效率 =________ 100% 没有单位,比1小15 斜面的机械效率 =________=________ 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________斜面越粗糙,机械效率越__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主要有哪些:热学公式:序号物理量公式各物理量所对应的单位备注1 热量 Q=Q吸=Q放= 热量( ):_______质量( ):_______比热容( ):_______温度( ):_______ C水=4.2103J/(Kg.℃) 表示:1Kg的水上升(或下降)1℃,需吸收(或放出)4.2103J 的热2 热值 Q= (固体或液体燃料)= (气体燃料) 热值( ):_______ q:燃料的热值定义:完全燃烧1Kg的燃料所放出的热量。
3 热机效率 =Q有效利用/Q燃电学公式:序号物理量公式各物理量所对应的单位备注1 欧姆定律电压( ):_______电流( ):_______电阻( ):_______ 欧姆定律可以适用于总电路或分电路的计算适用欧姆定律时注意同一性和等时性2 电功 W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功( ):_______ 适用于所有电路适用于纯电阻电路3 电功率 P =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功( ):_______功率( ):_______ 适用于所有电路适用于纯电阻电路4 电热 Q=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电热( ):_______ 适用于所有电路适用于纯电阻电路附表1:串并联电路中基本物理量的关系串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的特点电路图(在图中标出相关的了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分压或分流关系电功率凸透镜的成像规律:(f焦距)物距像距成像性质应用倒立/正立放大/缩小实像/虚象同侧/异侧u 2 fu =2 f2 f fu = fu f特点一倍焦距分________二倍焦距分________凸透镜成实象时,物距变大(小),像距变小(大),像变小(大)凸透镜成虚象时,物距变大(小),像距变大(小),像变大(小)一些常见的常数或物理量:光速(电磁波的速度):C=3108m/s (真空中) 声速:V=340m/s (15℃) 人耳区分回声:0.1s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 1.01105Pa 水的密度:=1.0103kg/m3水的凝固点:0℃ 水的沸点:100℃ 水的比热容:C=4.2103J/(kg℃)元电荷:e=1.610-19C 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安全电压:36V家庭电路电压:220V 人步行的速度 V=1.1m/s 一个成人的质量约为60Kg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人耳听到的声音的范围:20Hz----20000Hz单位的换算:长度:蛋白质的分子直径约为50 nm = ________m =__________dm = __________cm =__________mm=___________m,一条路长2500 m =__________Km质量: 一个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0Kg = 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mg =_____________t (吨)时间: 12min = _______________s =_______________h 2h= _______________min=_______________s面积: 一个斜面的面积约为20cm2 = _______________m2体积: 1m3=_______________cm3=_______________dm3 1L =_______________ml =_______________m3 (1m3的水的质量为1吨)密度:铜的密度=8.9103kg/m3 = _______________g/cm3 =13.6g/cm3 = _______________ kg/m3温度:25℃=_______________K速度:108Km/h=_______________m/s15m/s=_______________Km/h (注意:比较速度的大小要换成同一个单位)大气压强: 1标准大气压 = ________cmHg柱 =________mmHg柱= ________ Pa = ________m水柱电流: 1A=_______________mA=_______________A电压: 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_______________mV=_______________KV电阻: 1M=_______________K=_______________电能:1KJ=_______________J 5 Kwh =_______________J功率或电功率: 3KW = _______________W=_______________MW频率: 235.6Hz = _______________MHz=_______________KHz 一些需要估计的物理量:一个正常人的体重:__________ 一只苹果的质量:____________ 一只鸡蛋的质量:_____________ 一支新的铅笔的长度:____________一张纸的厚度:____________ 一根头发丝的直径:____________ 一张桌子的高度:_____________ 正常人每分钟心跳的次数:___________正常人步行的速度:___________ 骑自行车的速度:____________骑自行车时的功率:____________ 大拇指的指甲的宽度:____________一个学生的身高: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