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法的计算土弹簧-刚度

合集下载

M法的计算土弹簧-刚度

M法的计算土弹簧-刚度

《JTG D63-200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桩基土弹簧计算方法根据地基基础规范中给出的m法计算桩基的土弹簧:基本公式:K=ab1mz ③式中: a:各土层厚度b1:桩的计算宽度m:地基土的比例系数z:各土层中点距地面的距离计算示例:当基础在平行于外力作用方向由几个桩组成时,b1=0.9×k(d + 1) ①h1=3×(d+1)∵ d=1.2∴ h1=6.6L1=2mL1<0.6×h1=3.96M∴ k=b′+((1-b′)/0.6)×L1/h1 ②当n1=2时,b′=0.6代入②式得:k=当n1=3时,b′=0.5代入②式得:k=0.92087542当n1≥4时,b′=0.45带入②式得:k=0.912962963将k值带入①式可求得b1,对于非岩石类地基,③式中m值可在规范表P.0.2-1中查到对于岩石类地基,③式中m值可由下式求得:m=c/z其中c值可在表P.0.2-2中查得将a、b1、m、z带入③可求得K值m同时,《08抗震细则》,第6.3.8中规定,对于考虑地震作用的土弹簧,M动=(2~3倍)M静。

桥梁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中,考虑桩-土共同作用时,在力学图式中作如下处理。

假定土介质是线弹性的连续介质,等代土弹簧刚度由土介质的动力m 值计算。

“m -法”是我国公路桥梁设计中常用的桩基静力设计方法。

在此采用的动力m 值最好以实测数据为依据。

由地基比例系数的定义可表示为z zx x z m ⋅⋅=σ式中,zx σ是土体对桩的横向抗力,z 为土层的深度,z x 为桩在深度z 处的横向位移(即该处土的横向变位值)。

由此,可求出等代土弹簧的刚度为s K z m b a x x z m b a x A x P K p zz p z zx z s s ⋅⋅⋅=⋅⋅⋅⋅===)()(σ 式中,a 为土层的厚度,p b 为该土层在垂直于计算模型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宽度,m 值见表1。

公路桩基土弹簧计算方法

公路桩基土弹簧计算方法

公路桩基土弹簧计算方法一、引言公路桩基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基础形式之一,用于支撑桥梁、隧道、边坡等结构。

而基础的稳定性则取决于基土的性质以及其与桩基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公路桩基设计中,弹簧计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桩基土的力学性能分析和设计。

二、弹簧模型弹簧模型是一种简化的模型,将基土与桩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看作是一组弹簧的作用。

在这个模型中,基土和桩基分别被看作是相互连接的弹簧,其刚度可以通过试验或经验公式来确定。

三、基土弹簧刚度的计算基土弹簧的刚度可以通过试验数据或经验公式来计算。

其中,试验数据是最直接、准确的刚度计算方法。

通过在实验室或现场进行试验,可以获得基土在不同荷载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进而计算出基土的刚度参数。

另一种计算方法是利用经验公式,根据基土的工程性质和试验数据进行拟合。

这些经验公式基于大量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较好地反映基土的力学性能。

然而,由于基土的性质在不同地区和工程中存在差异,因此在使用经验公式时需要注意其适用范围。

四、桩基弹簧刚度的计算桩基弹簧的刚度计算与基土弹簧类似,可以通过试验数据或经验公式来确定。

在试验中,通过在桩基上施加荷载并测量其位移,可以计算出桩基的刚度参数。

而经验公式则根据桩基的几何形状和材料性质进行拟合,以得到刚度参数。

五、弹簧模型的应用在公路桩基土弹簧计算中,弹簧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分析桩基在不同荷载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

通过建立弹簧模型,可以计算出桩基和基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而评估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弹簧模型的应用可以通过有限元方法、解析方法或其他数值方法来实现。

其中,有限元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将桩基土系统离散为多个小单元,并建立相应的刚度矩阵,可以计算出桩基和基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变形情况。

六、案例分析以某公路桥梁的桩基为例,假设桩基为直径为1m、长度为20m的钢筋混凝土桩。

根据现场试验数据和经验公式,得到基土的刚度为1×10^6 N/m,桩基的刚度为2×10^6 N/m。

弹簧刚度计算,公式中各个符号的含义、单位和实用说明

弹簧刚度计算,公式中各个符号的含义、单位和实用说明

弹簧刚度计算公式:K=Gd4
8d23n
式中:
K-弹簧刚度,单位为n/m;
G-弹簧材料切变模量,钢:G=8X104MPa=8X1010Pa,青铜:G=4X104MPa=4X1010Pa;d-弹簧线径,单位为m;
d2-弹簧中经,单位为m;
n-弹簧有效圈数,无单位。

比如我们做一弹簧材料为65Mn的压簧,弹簧线径取0.8mm,弹簧中经取9mm,总圈数取6圈,有效圈数(支撑圈数)取5。

那么,这跟弹簧的刚度是:
K=Gd 4
8d23n
=8X1010X(8X10−4)4
8X(9X10−3)3X5
=84X10−6
9X10X5
=1.12X103N/m
=1.12N/mm
如果想少许提高弹簧的刚度,比如说提高25%,那可以别的参数不变,将支撑圈数改为4圈即可;如果支撑圈数改为3圈,那刚度就提高66.67%。

如果将弹簧线径由0.8mm改为1mm,别的参数都不变,那么,弹簧刚度就由原来的1.12N/mm,变为2.74N/mm,刚度提高了2.45倍!。

弹簧的刚度计算公式(一)

弹簧的刚度计算公式(一)

弹簧的刚度计算公式(一)
弹簧的刚度
什么是弹簧的刚度?
弹簧的刚度是指弹簧对外界施加力的抵抗能力,即弹簧相对于受力产生的变形而言的抵抗力量。

弹簧的刚度可以衡量弹簧的硬度和弹性特性,是设计弹簧时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计算弹簧的刚度
弹簧的刚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F = k * x
其中:
•F表示施加在弹簧上的力(单位:牛顿)
•k表示弹簧的刚度(单位:牛顿/米)
•x表示弹簧的变形量(单位:米)
弹簧刚度的示例解释
例如,有一根弹簧,它的刚度系数为100 N/m,当施加在弹簧上的力为10 N时,我们可以根据公式计算出弹簧的变形量。

根据公式:F = k * x
可以得到:10 N = 100 N/m * x
解方程可得:x = m = 10 cm
所以,当施加在弹簧上的力为10 N时,弹簧的变形量为10厘米。

小结
弹簧的刚度是衡量弹簧硬度和弹性特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计
算公式F = k * x可以求解弹簧的刚度。

这一指标在工程设计和物理
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设计弹簧的使用情况。

用MIDAS模拟桩土相互作用

用MIDAS模拟桩土相互作用

用MIDAS模拟桩-土相互作用(“m法”确定土弹簧刚度)迈达斯技术2009年05月1、引言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已有近60~70年的历史,待别是近30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有力的分析手段。

桩基础是土建工程中广泛采用的基础形式之一,许多建于软土地基上的大型桥梁结构往往都采用桩基础,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又是土-结构相互作用问题中较复杂的课题之一。

至今已有不少关于桩基动力特性的研究报告,国外研究人员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桩-土动力相互作用计算方法。

从研究成果的归类来看,理论上主要有离散理论和连续理论及两者的结合,解决的方法一般有集中质量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和波动场法。

60~70年代,美国学者J.penzien等在解决泥沼地上大桥动力分析时提出了集中质量法,目前已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集中质量法将桥梁上部结构多质点体系和桩一土体系的质量联合作为一个整体,来建立整体耦联的地震振动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

该模型假定桩侧土是Winkler连续介质。

以半空间的Mindlin静力基本解为基础,将桩-土体系的质量按一定的厚度简化并集中为一系列质点,离散成一理想化的参数系统。

并用弹簧和阻尼器模拟土介质的动力性质,形成一个包括地下部分的多质点体系。

土弹簧刚度的确定,除考虑使用较为精确的有限元或边界元方法外,较为简便的方法是采用Penzien模型中提供的土弹簧计算方法或参照现行规中土弹簧的计算方法。

我国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JTG D63-2007)用的“m法”计算方法和参数选取方面比Penzien的方法要简单和方便,且为国广大工程师所熟.“m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桩作为弹性地基梁,按Winkler假定(梁身任一点的土抗力和该点的位移成正比)求解。

但是,由于桩-土相互作用的实验数据不足,土的物性取值有时亦缺乏合理性,在确定土弹簧的刚度时,仍有不少问题未能很好解决。

特别是,“m法”中m的取值对弹簧刚度的计算结果影响很大,且不能反映地震波的频率特性和强度带来的影响。

用MIDAS模拟桩土相互作用

用MIDAS模拟桩土相互作用

1 用MIDAS模拟桩-土相互作用(“m法”确定土弹簧刚度)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2009年05月1、引言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已有近60~70年的历史,待别是近30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有力的分析手段。

桩基础是土建工程中广泛采用的基础形式之一,许多建于软土地基上的大型桥梁结构往往都采用桩基础,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又是土-结构相互作用问题中较复杂的课题之一。

至今已有不少关于桩基动力特性的研究报告,国内外研究人员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桩-土动力相互作用计算方法。

从研究成果的归类来看,理论上主要有离散理论和连续理论及两者的结合,解决的方法一般有集中质量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和波动场法。

60~70年代,美国学者J.penzien等在解决泥沼地上大桥动力分析时提出了集中质量法,目前已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集中质量法将桥梁上部结构多质点体系和桩一土体系的质量联合作为一个整体,来建立整体耦联的地震振动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

该模型假定桩侧土是Winkler连续介质。

以半空间的Mindlin静力基本解为基础,将桩-土体系的质量按一定的厚度简化并集中为一系列质点,离散成一理想化的参数系统。

并用弹簧和阻尼器模拟土介质的动力性质,形成一个包括地下部分的多质点体系。

2 土弹簧刚度的确定,除考虑使用较为精确的有限元或边界元方法外,较为简便的方法是采用Penzien模型中提供的土弹簧计算方法或参照现行规范中土弹簧的计算方法。

我国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用的“m法”计算方法和参数选取方面比Penzien 的方法要简单和方便,且为国内广大工程师所熟.“m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桩作为弹性地基梁,按Winkler假定(梁身任一点的土抗力和该点的位移成正比)求解。

但是,由于桩-土相互作用的实验数据不足,土的物性取值有时亦缺乏合理性,在确定土弹簧的刚度时,仍有不少问题未能很好解决。

特别是,“m法”中m的取值对弹簧刚度的计算结果影响很大,且不能反映地震波的频率特性和强度带来的影响。

弹簧刚度文档

弹簧刚度文档

弹簧刚度弹簧的基本概念弹簧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机械元件,它具有很好的弹性特性,能够承受和储存弹性势能,常用于减震、支撑、控制和测量等方面。

弹簧的刚度是描述其弹性特性的重要参数,也是评估其性能的指标。

刚度的定义刚度是描述物体抵抗变形的能力,也称为物体的弹性系数。

在弹性力学中,刚度等于单位力下物体的变形量。

刚度的单位通常为N/m。

在弹簧中,刚度常常表示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可以用于计算其变形量。

弹簧刚度的计算弹簧的刚度可以通过施加单位力并测量其变形量来计算。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力和变形量成正比,即F = kx,其中F 为弹簧受到的力,k为弹簧的刚度,x为弹簧的变形量。

在实际应用中,弹簧的刚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k = F / x其中k为弹簧的刚度,F为弹簧受到的力,x为弹簧的变形量。

弹簧刚度的影响因素弹簧的刚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弹簧的材料、直径、线径、螺距和螺旋圈数等。

1.材料:弹簧的材料会直接影响其刚度。

一般来说,弹簧的材料越硬,刚度也就越大。

2.直径和线径:弹簧的直径和线径也会影响其刚度。

直径和线径越大,弹簧的刚度也越大。

3.螺距:弹簧的螺距是指相邻两个螺旋之间的距离,螺距越小,弹簧的刚度也越大。

4.螺旋圈数:弹簧的螺旋圈数是指弹簧上的螺旋圈的数量,螺旋圈数越多,弹簧的刚度也就越大。

弹簧刚度的应用弹簧的刚度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减震器:汽车和自行车的减震器中通常都使用弹簧。

通过调节弹簧的刚度,可以改变减震器的性能,从而提供更好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2.压缩机:压缩机中的弹簧可以用于控制气压和气量,通过调节弹簧的刚度,可以实现不同的压缩效果。

3.测量仪器:弹簧在测量仪器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压力计和力计中,通过测量弹簧的变形量可以得到相应的压力和力的数值。

4.保险装置:弹簧也常用于各种保险装置中,例如安全带和防护网等。

通过调节弹簧的刚度,可以实现更好的安全保护效果。

土弹簧计算

土弹簧计算

等代土弹簧刚度ks计算参照《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赵明华主编)中的“地基土横向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桩的计算宽度可按下式计算,且::当当当、单排桩或的多排桩K=1.0对式中:—桩的计算宽度(m)—桩径或垂直于水平外力作用方向桩的宽度(m)—桩形状换算系数,视水平力作用面(垂直于水平力作用方向)而定,圆形或圆端截面;矩形截面;对圆端形与矩形组合截面—桩间相互影响系数;—平行于水平力作用方向的桩间净距;梅花形布桩时,若相邻两排桩中心距c小于(d+1)m时,可按水平力作用面各桩间的投影距离计算。

—地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桩的计算埋入深度,可取=3(d+1),但不得大于地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桩入土深度.—平行于水平力作用方向的一排桩的桩数n有关系数,当n=1时,=1.0;n=2时,=0.6;n=3时,=0.5;n≧4时,=0.45;采用式-1公式计算土弹簧刚度ks。

式-1式中:a——计算位置所处的土层厚度,取每个单元长度a=1.0m。

z——计算位置土层深度m——水平地基抗力系数M值列表地基土质情况M值(KN/m4)的粘性土,淤泥1000~2000的粘性土,粉砂2000~4000的粘性土,中、细沙4000~6000的粘性土,粗砂6000~10000砾石、砾砂、碎石、卵石10000~20000注:①IL为粘性土的液限指数;②地下连续墙在计算土体面或开挖面处的水平变位大于10mm时,取表中较小值。

上海南浦大桥纵向地震反应分析2007-05-07 16:17上海南浦大桥纵向地震反应分析范立础袁万城胡世德(同济大学)【摘要】本文采用克拉夫(CIough)拟静力位移的概念,建立包括柱周土弹簧在内的结构多点激振增量动力平衡方程,并考虑了拉索、塔和辅助墩预应力拉索支座的非线性,对上海南浦大桥进行了考虑桩一土一结构相互作用和行波效应的纵向水平地震反应分析。

一、前言上海南浦大桥是一座双塔双素面斜拉桥,跨径为76.5十94.5十423.0十94.5十76.5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