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第十六章(吴树森版)

合集下载

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完整(吴树森)ppt课件

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完整(吴树森)ppt课件


vx y
y0 0 .3 3 2 0 6 v
v x

0
vx y
y 0 0 . 3 3 2 v
v x
总 摩 阻 D : (b为 板 宽 )
L
D 0 d A b 0 d x 0 . 6 6 4 v b R e L
A
0
总 阻 力 系 数 :C d :
Cd
D
0
.5
v
2
A
1 .3 2 8
边界层理论的物理意义:
把绕流物体流动分为两个部分,即边界层的流动和势流流
动,主流区流动未受到固体壁面的影响,不发生切变,

这种无切变,不可压缩流体的流动称为势流。
4.1.2 边界层的流yx 态0
层流边界层:开始进入表面的一段距离,δ较 小,
流体的扰动不够发展,粘性力起主导作用。
17.05.2020 .
vy
vx y
1
P x
2vx y 2
平板表面边界层
Q
P y
0
又 势 流 区 vx
v,无 压 力 降 ,依
流 体 柏 努 利 方 程 ,故 有 平 板 表 面 P 0 x
17.05.2020 .
6
4.2.2 微分方程的解:
vx
vx x
vy
vx y
2v x y 2
vx vy 0 x y 布 拉 修 斯 对 上 方 程 组 引 入 流 函 数 ( x, y ),将 偏 微 分 方程化为可解的常微分方程
3
过渡区:随x的增大, δ也增大,惯性力作用 上升,层→湍转变为过渡区
湍流边界层:靠近平板表面,粘性力仍处于主导地位 (y=0,vx=0)有一定厚度的层流表层在湍流边界层内,距 离面板远处的流体,虽流速略小于vx,但已变得较大,并 为湍流,称其为湍流核心区。

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课件(吴树森)

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课件(吴树森)

用翼栅及高温,化学, 用翼栅及高温,化学,多相流动理论成功设 计制造大型气轮机,水轮机, 计制造大型气轮机,水轮机,涡喷发动机等动力 机械, 机械,为人类提供单机达百万千瓦的强大动力 。
气轮机叶片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超高层建筑,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超高层建筑,大跨度桥 梁等的设计和建造离不开水力学和风工程。 梁等的设计和建造离不开水力学和风工程。
50~60年代又改进为船型,阻力系数为0.45。
80年代经风洞实验系统研究后,进一步改进为鱼 型,阻力系数为0.3。
后来又出现楔型,阻力系数为0.2。
90年代以后,科研人员研制开发了气动性能更优 良的未来型汽车,阻力系数仅为0.137。
90年代以后,科研人员研制开发了气动性能更优良 的未来型汽车,阻力系数仅为0.137。
虽然生活在流体环境中, 虽然生活在流体环境中,人们对一些 流体运动却缺乏认识,比如: 流体运动却缺乏认识,比如:
1. 高尔夫球 :表面光滑还是粗糙? 表面光滑还是粗糙? 2. 汽车阻力: 来自前部还是后部? 汽车阻力: 来自前部还是后部? 3. 机翼升力 :来自下部还是上部? 来自下部还是上部?
高尔夫球运动起源于15世纪的苏格兰。
现在的高尔夫球表面有许多窝,在同样大小和重量下, 现在的高尔夫球表面有许多窝,在同样大小和重量下, 飞行距离为光滑球的5倍 飞行距离为光滑球的 倍。
光滑的球和非光滑球对比
汽车发明于19世纪末 世纪末。 汽车阻力 汽车发明于 世纪末。
当时人们认为汽车高速前进时的阻力主要来自车前部 对空气的撞击。 对空气的撞击。
此后, 此后,流体力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伯努利所提出的液体运动的能量估计及欧拉 所提出的液体运动的能量估计及欧拉 所提出的液体运动的解析方法, 所提出的液体运动的解析方法,为研究液体运 动的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 动的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在此基础上形 成了一门属于数学的古典“水动力学” 成了一门属于数学的古典“水动力学”(或古 流体力学” 典“流体力学”)。

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习题答案(吴树森版)

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习题答案(吴树森版)

第一章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1-1何谓流体,流体具有哪些物理性质?答:流体是指没有固定的形状、易於流动的物质。

它包括液体和气体。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密度、重度、比体积压缩性和膨胀性。

2、在图所示的虹吸管中,已知 H1=2m , H2=6m ,管径D=15mm ,如果不计损失,问 S 处的压强应为多大 时此管才能吸水?此时管内流速u 2及流量Q 各为若干?(注意:管B 端并未接触水面或探入水中)解:选取过水断面 1-1、2-2及水准基准面 O-O ,列1-1面(水面)到2-2面的贝努利方程再选取水准基准面 O' -O',列过水断面2-2及3-3的贝努利方程(B) 因V2=V3 由式(B)得(P 1 P 2)用U 形管中液柱表示,所以 Q A 2)2gh(A)—(0.1)2 ;2 9.81 °.2 (13.552103 1 103)0.074 (m 3/s)[1 (A 2)2]4103 (1 (CL)2)&10.15式中 、——被测流体和U 形管中流体的密度如图6-3 17(a)所示,为一连接水泵出口的压力水管,直径 d=500mm 弯管与水准的夹角 45° ,水流流过 弯管时有一水准推力,为了防止弯管发生位移,筑一混凝土镇墩使管道固定。

若通过管道的流量s,断面1-1和2-2中心点的压力 P1相对=108000N/肝,P2相对=105000N/肝。

试求作用在镇墩上的力。

[解]如图6 3 17(b)所示,取弯管前彳爰断面 1 — 1和2-2流体为分离体,现分析分离体上外力和动量变化5、有一文特利管(如下图),已知d 1 15cm, d 2=10cm,水银差压偏亦E 若不计阻力损失,求常温(20 C)下,通过文氏管的水0最1 * I解:在喉部入口前的直管截面1和喉部截面2处测量跚力另2P —const 可建立有关此截面的伯努利方程: 22V 1 2侦 P 22根据连续性方程,截面1和2上的截面积A I 和A 2与流体流速V I 和V 2的关系式为二二二所以V 22( P 1 P 2) A 2 2,° (J图也丁吸管 C/ 、通过管子的流体流量为 Q A 2(P1 P 2)[1 (A 2)2】iA 1设管壁对流体的作用力 R,动量方程在x 轴的投影为:动量方程在x 轴的投影为:镇墩对流体作用力的合力 R 的大小及方向为:流体对镇墩的作用力 P 与R 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习题答案(吴树森版)

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习题答案(吴树森版)

Q A2
2gh( ' ) (0.1)2 [1 ( A2 )2 ] 4
A1
2 9.81 0.2 (13.55103 1103 ) 0.074 (m3/ 103 (1 ( 0.12 )2 ) 0.152
s)
式中 、 ' ——被测流体和 U 形管中流体的密度。
如图6-3—17(a)所示,为一连接水泵出口的压力水管,直径 d=500mm,弯管与水平的夹角 45°,水流流过弯管时有一水平推力,为了防止弯管发生位移,筑一混凝土镇墩使管道固定。 若通过管道的流量0.5m3/s,断面1-1和2-2中心点的压力 p1相对=108000N/㎡,p2相对 =105000N/㎡。试求作用在镇墩上的力。
第一章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1-1 何谓流体,流体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答:流体是指没有固定的形状、易于流动的物质。它包括液体和气体。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密度、重度、比体积压缩性和膨胀性。
2、在图 3.20 所示的虹吸管中,已知 H1=2m,H2=6m,管径 D=15mm,如果不计损失,问 S
处的压强应为多大时此管才能吸水?此时管内流速υ2 及流量 Q 各为若干?(注意:管 B 端并
2.5 105
4. 常压下,20℃的空气以 10m/s 的速度流过一平板,试用布拉修斯解求距平板前缘 0.1m,
vx/v∞=0 处的 y,δ,vx,vy,及 avx/y
解:平板前缘 0.1m 处
R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x
10 0.1 15.06 10
6
6.64 104
2 105
故为层流边界层
又由
Vx 0 V

V V0
当流进长度不是很长(l=0.065dRe),Rex 小于 Recr 时为充分发展的层流。随着流进尺寸 的进一步增加至 l=25-40d 左右,使得 Rex 大于 Recr 时为充分发展的湍流

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习题答案(吴树森版)

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习题答案(吴树森版)

第一章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1-1谓流体,流体具有哪些物理性质?答:流体是指没有固定的形状、易于流动的物质。

它包括液体和气体。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密度、重度、比体积压缩性和膨胀性。

2、在图3.20所示的虹吸管中,已知H1=2m ,H2=6m ,管径D=15mm ,如果不计损失,问S 处的压强应为多大时此管才能吸水?此时管流速υ2及流量Q 各为若干?(注意:管B 端并未接触水面或探入水中)解:选取过水断面1-1、2-2及水平基准面O-O ,列1-1面(水面)到2-2面的贝努利程再选取水平基准面O ’-O ’,列过水断面2-2及3-3的贝努利程(B) 因V2=V3 由式(B)得 图3.20 虹吸管gpH gpa 220222121υγυγ++=++gppa 22222υγγ++=gp g p H H a 202)(2322221υγυγ++=+++ggp2102823222υυγ+=++)(28102水柱m p=-=γ)(19620981022a p p =⨯=)/(85.10)410(8.92)2(222s m ppg a =-⨯=--=γγυ)/(9.1)/(0019.085.104)015.0(3222s L s m A Q ==⨯⨯==πυ5、有一文特利管(如下图),已知d 1 =15cm ,d 2=10cm ,水银差压计液面高差∆h =20cm 。

若不计阻力损失,求常温(20℃)下,通过文氏管的水的流量。

解:在喉部入口前的直管截面1和喉部截面2处测量静压力差p 1和p 2,则由式const v p=+22ρ可建立有关此截面的伯努利程: ρρ22212122p v p v +=+ 根据连续性程,截面1和2上的截面积A 1和A 2与流体流速v 1和v 2的关系式为2211v A v A =所以 ])(1[)(2212212A A p p v --=ρ 通过管子的流体流量为 ])(1[)(2212212A A p p A Q --=ρ )(21p p -用U 形管中液柱表示,所以074.0))15.01.0(1(10)1011055.13(2.081.92)1.0(4])(1[)(22223332212'2=-⨯⨯-⨯⨯⨯⨯=--∆=πρρρA A h g A Q (m 3/s)式中 ρ、'ρ——被测流体和U 形管中流体的密度。

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习题答案(吴树森版)

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习题答案(吴树森版)

第一章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1-1何谓流体,流体具有哪些物理性质?答:流体是指没有固定的形状、易于流动的物质。

它包括液体和气体。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密度、重度、比体积压缩性和膨胀性。

2、在图3.20所示的虹吸管中,已知H1=2m ,H2=6m ,管径D=15mm ,如果不计损失,问S 处的压强应为多大时此管才能吸水?此时管内流速υ2及流量Q 各为若干?(注意:管B 端并未接触水面或探入水中)解:选取过水断面1-1、2-2及水平基准面O-O 1-1面(水面)到2-2面的贝努利方程再选取水平基准面O ’-O ’,列过水断面2-2及3-3的贝努利方程(B) 因V2=V3 由式(B)得 图3.20 虹吸管gpH gpa 220222121υγυγ++=++gppa 22222υγγ++=gp g p H H a 202)(2322221υγυγ++=+++ggp2102823222υυγ+=++)(28102水柱m p=-=γ)(19620981022a p p =⨯=)/(85.10)410(8.92)2(222s m ppg a =-⨯=--=γγυ)/(9.1)/(0019.085.104)015.0(3222s L s m A Q ==⨯⨯==πυ5、有一文特利管(如下图),已知d 1 =15cm ,d 2=10cm ,水银差压计液面高差∆h =20cm 。

若不计阻力损失,求常温(20℃)下,通过文氏管的水的流量。

解:在喉部入口前的直管截面1和喉部截面2处测量静压力差p 1和p 2,则由式const v p =+22ρ可建立有关此截面的伯努利方程: ρρ22212122p v p v +=+ 根据连续性方程,截面1和2上的截面积A 1和A 2与流体流速v 1和v 2的关系式为2211v A v A =所以 ])(1[)(2212212A A p p v --=ρ 通过管子的流体流量为 ])(1[)(2212212A A p p A Q --=ρ )(21p p -用U 形管中液柱表示,所以074.0))15.01.0(1(10)1011055.13(2.081.92)1.0(4])(1[)(22223332212'2=-⨯⨯-⨯⨯⨯⨯=--∆=πρρρA A h g A Q (m 3/s)式中 ρ、'ρ——被测流体和U 形管中流体的密度。

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课件(吴树森概要

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课件(吴树森概要

Pa
2018/10/14
4
第一章 动量传输的基本概念
1、 1 流体及连续介质模型 在剪切应力的作用下会发生 连续的变形的物质。
1、流体的定义:
流体的密度
m lin v 0 V
ΔV 从宏观上看应足够小, 而从微观上看应足够大。
2018/10/14
5
1.1 流体的概念及连续介质模型
2018/10/14
27
Fn Fτ
F
2018/10/14
22
流体的静压力及其特点: 2. 流体中任意点上的静压力在各方向上均相等而 与方向无关。 证明:在静止的流体中取一无限小的三角形,(如 图所示)它包含有P点。三角体的厚度取单位厚 度,现分析其受力的情况,先考虑X方向的力: dz=1 y
dy
Pθ dx 2 dy 2
P2 2 1 P1
2 1
P1 P2
2、 等压时(P1=P2)
2
T1 1 T2
T0 0 t 0 Tt 1 t
β=1/273
11
2 1
2018/10/14
T2 T1
流体的基本性质 当气体的压力不太高(<10kPa) ,或速度不太高 (<70m/s)时,可认为是不可压缩的。 3、绝热时 当气体没有摩擦,又没有热交换时, 可认为是绝热可逆过程 :
第一篇
动量的传输
概述 冶金过程:是物理化学过程、动量、热量、质 量传输过程的组合过程。 传输理论的基础: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 律;能量守恒定律。 研究的目的:研究速率过程(动量、热量、质 量) 本学科的现状与发展
2018/10/14
2
工程单位制 ; 基本单位:长度,时间,力 一 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长度,时间,质量 工程单位制规定: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标准重力加速度处所 受的引力为1kg力。 缺点g 随地点的不同而异,力不能作为基本单位,且kg Kgf是不同的概念。 国际单位制: 基本单位: 米(m) 公斤(kg)秒(s)度(℃)(K) 导出单位:力—牛顿(1N=1kg×m/S) 能量——焦耳(1J=1kg· ㎡/S² ) 压力(强)——帕斯卡(Pa=N/㎡) 功率——瓦(W=J/s)

《冶金传输原理》吴铿编质量传输习题参考答案

《冶金传输原理》吴铿编质量传输习题参考答案

《冶金传输原理》吴铿编质量传输习题参考答案第十六章习题参考答案(仅限参考)1. 解:(1)44444262638382290.27%CH CH CH CH CH C H C H C H C H CO CO y M y M y M y M y M ω==+++(2)44262638382216.82CH CH C H C H C H C H CO CO M y M y M y M y M =+++= (3)4449.6210CH CH p y p Pa ==?2. 解:52AB 1/31/3A B1.5610/D m s p V V -==?+3. 解:CH 4的扩散体积24.42,H2的扩散体积7.072AB 1/31/3A B3.1910/D m s p V V ==?+-54. 解:(1)22222222 3.91/CO CO O O H O H O N N v v v v v m s ωωωω=+++= (2)22222222 4.07/m CO CO O O H O H O N N v y v y v y v y v m s =+++= (3)()()()22222220.212/CO CO CO CO CO CO M p kg m s RT ρ=-=-=-?j υυυυ (4)()()()2222225.33/CO CO CO CO m CO m p c mol m s RT=-=-=-?J υυυυ5. 解:(1)21% (2)21%(3)15.46pVm nM M kg RT === (4)230.117/O mkg m V ρ==(5)230.378/N mkg m V ρ==(6)30.515/mkg m Vρ==空气(7)317.4/c mol m Mρ==空气空气(8)29.6g/mol(9)2247.910N N p y p Pa ==?6. 证明:A A A A AA A AB B A A B Bm n M x M m n M n M x M x M ω===++ 得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 章 材料加工中的 质量传输
16.1 相间稳态传质和双膜理论 16.2 气相-液相反应中的扩散 16.3 气相-固相反应中的扩散 16.4 多孔材料的稳态扩散
第十六 章 材料加工中的 质量传输
16.1 相间稳态传质和双膜理论
某组分以一个相的内部向 界面上传输
双膜理论
穿过界面向 第二相传输
向第二相内 部传输
16.1 相间稳态传质和双膜理论
16.1 相间稳态传质和双膜理论
16.1 相间稳态传质和双膜理论
16.1 相间稳态传质和双膜理论
16.1 相间稳态传质和双膜理论
16.1 相间稳态传质和双膜理论
16.2 气相-液相反应中的扩散
16.2 气相-液相反应中的扩散
16.2 气相-液相反应中的扩散
16.2 气相-液相反应中的扩散
16.3 气相-固相反应中的扩散

16.3 气相-固相反应中的扩散
16.3 气相-固相反应中的扩散
16.3 气相-固相反应中的扩散
16.3 气相-固相反应中的扩散
16.4 多孔材料的稳态扩散
16.4 多孔材料的稳态扩散
16.4 多孔材料的稳态扩散
16.4 多孔材料的稳态扩散
16.4 多孔材料的稳态扩散
16.4 多孔材料的稳态扩散
16.4 多孔材料的稳态扩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