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合集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路径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路径研究

智库时代·80·智谋方略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路径研究*符浩 汪斌(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 610066)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核心的核心。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加强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使命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通过教育熏陶、舆论宣传和实践养成引导大学生从情感上、价值上和行为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培育;践行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20)14-0080-002一、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而核心价值观则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多样化发展,我国社会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显著特点,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思想文化出现多样性。

在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背景下,社会需要某种人们共同认知和遵循的价值准则。

价值观念是人们习惯了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总和的精神文化的核心,而核心价值观则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优秀价值观,即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核心的核心[1]。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2],加强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使命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方面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方面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调研摘要:本报告主要是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与践行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增强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的措施三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认同;践行;调研一、调研的原因、方法和经过(一)调查的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道德缺失问题变得更加突出,该问题日益成为一种阻碍人际交往、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的障碍,价值观发展的不完善是导致该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

面对该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成为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一支崭新的力量。

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国民在社会价值观上迷失方向,当代大学生受影响尤其严重,因此在大学生当中屡次发生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诸多行为。

本次调查对大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进行调查,以此来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认可程度以及其落实情况、存在的原因及建议。

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及践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根据参考调查结果中所得出的数据结果,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做出一定的引导。

本次调查的意义在于: 其一,本次调查使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增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其二,本次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程度,同时揭示了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从而更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其三,本次调查为解决大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问题提供了参考数据,对于学校或者国家针对该现象缺乏认识或者认识不足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数据资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四,本次调查有助于了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遇到的问题,为下一步教育工作的开展确立方向,提供指导方法,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定 高度 , “ ” 远远 跟 不 上 。“ ” “ ” 但 行 却 知 与 行 不统 这种表 层 的价 值观 与深层人 格特 征之 间的的爱 国主 义精 神 , 有 与祖 国 有 具
共奋 进 、 与时代 同发展 、 与人 民齐 奋斗 的思想觉 悟 。
屑一 顾 。他 们爱 美 , 望成 才 , 盼致 富 ; 渴 企 他们 关心 事业 , 心家庭 , 关 关心 环 境 , 心经 济 政 策 , 心 “ 关 关 看 得见 摸得 着 ” 的实 惠 , 到具 体 问题 会 变 得 更 加 务 遇
实 。 由此 可见 , 分大 学 生 “ ” 部 知 的水 平 虽然 已达到
收 稿 日期 : 0 91 — 6 2 0 — 11


差 异不利 于他们 良好人 格 的形 成和 塑 造 , 种 特 点 这
2 2 ・ 5
的形成 主要是 因为 当前 大学 生的文 化价值 观处 于混
准则 , 扎实 开展 以社 会 主 义 荣辱 观 为 核 心 的道 德 养
沌、 不稳 定 的状 态 , 致使他 们 角色混 乱和 自我 同一性
高度 重视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体 系 为 大 学 生价 值 观 教 育 指 明 了方 向, 足 了大 学 生 价 值 观 教 育 发 展 的 需求 。思 想 满
政 治 工作 者 应 积极 思考 和 探 索社 会 主 义核 心价 值 体 系 引领 大 学 生 价 值 观教 育 的方 式 方 法 , 断 丰 富 大 学 生 的精 神 不
丧失 。大学生 的思 想观念 引领 及行 为规范 教育 值得
研究。
成教育 , 培养 学 生 良好 的道 德 品 质 和文 明 行 为 。坚 持 以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体 系 引 领 大 学 生 价 值 观 教 育 , 时代发 展 的需要 , 大学生 树立 正确价 值观 的 是 是 需要, 也是实 现 高校人 才培养 目标 的需 要 。

新时代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新时代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智库时代·84·高教智库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要求,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需要[1]。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价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占据着统治地位、体现着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是社会成员应该共同遵守的一种价值观念[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随后在党的十八大中又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用24个字进行概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指教育者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3]。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人们追求价值多元化,不同的价值观之间开展激烈的碰撞。

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原因也是多方面的[4]。

(一)当代“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潮的涌入对当代大学生的一些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个维度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个维度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个维度新时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在新时代,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三个维度来探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第一个维度是课堂教育。

课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在课堂上,老师们可以通过讲述国家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性。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还可以开设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使其在日常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个维度是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应该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企业、乡村等地方去参与实践,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可以开展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科技创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和魅力,增强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第三个维度是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演讲比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书画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读书会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信仰和行为准则。

学校还可以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弘扬优秀典范、严格管理制度等途径,营造浓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氛围,使其渗透到学生成长的每个方面。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

堂塑塞堕墨星堡墼查
总第4 5 9期
化 资 源 的挖 掘 、 改造 与 吸 收 , 但应看到 , 立 足 当代 实 践 , 把
握 时代问题 , 着眼时代 呼声 , 开 创 时代 风 气 , 引领 时 代 进 步, 才是 和谐 文 化建 设 的“ 重 中之 重 ” 与 根本 着力 之处 。
义 核 心价 值 体 系 最 本 质 、 最 具 决定 性 作 用 的部 分 , 它 支 撑
和 决 定着 人 们 所 有 的 价 值评 判 、 价值 评 价 和 价 值 选 择 , 是 对 人 类 的 历史 发 展与 未 来走 向的 总体 规 划和 高 度概 括 , 具
参 2 O 1 3 ・ 7
个 多 维 的 心 理 认 同 结 果 。 这 种 多 维 的认 同 心理 也 必 然
外 化 于 价值 实 践 , 在进 行 价 值 评 判 和 价 值 选 择 时 , 多半 从
自我 情 感 和 自身 利 益层 面 考 量 , 更多 地 彰 显 自我 本 位 和局 部利益 , 并 呈现出有利 于“ 小我 ” 的 思 想 倾 向 和 价 值 观 取
中图分 类 号 : G 6 4 l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7 — 5 9 6 8 ( 2 0 1 3 ) 0 7 — 0 0 4 8 — 0 3
从 党 的十 六届 六 中全 会 通过 的《 中共 中央 关 于构 建社
会 主义 和 谐 社 会 若 干 重 大 问题 的决 定 》 第一次提出“ 建设
用, 比较 准确 地 检 测我 国大学 生 对社 会 主 义核 心 价值 观 的 认 同度 总体 状 况 和 发展 特 点 , 从 而 有针 对性 地 进行 正确 的 价值 观念 引 导和价 值行 为 的矫 正规 制 。 2 .正 视 大学 生核 心 价 值 观认 同特 点 。 依据 认 同结 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Va u gne rn l e En i e i g
一 … … 一 ~
大学生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教 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Re e r h o fe tv a ft e Ed c t n o o i l t Co e Va u s f r Co l g t d n s s a c n Ef c i e W y o u a i fS ca i r l e o l e S u e t h o s e
闫英 华 Y n Y n h a a ig H
( 阳理 工大 学 , 阳 1 0 5 ) 沈 沈 1 1 9 ( h n agLgn iest,h n a g1019, hn S e yn io gUnvri S e y n 1 5 C ia) y
摘 要: 大学生是 党和 国 家宝贵 的人 才资 源 , 民族 的希 望 , 祖 国的 未来 。 大 学生 中进行 社会 主 义核心 价值 观教 育 , 是 是 在 是建设 社 会主 义核 心价 值体 系的重要 内容, 也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高校应 当明确教育 目标, 科学制定原则, 积极探索进行 当代大学生的社 会 主 义核 心ta t s r c :Colg t d nsa e p e iu ae tr s u c so h rya d c u ty,ae t p fte n t ,a et e ft r fo t el d. le e su e t r rco s tln e o re fte Pa t n o n r r heho e o h ai on nd a h u u eo urmoh ra r n Th du ain o o il tc r au s a n hec l g td n si h mp ra tc ne to on tu tn h o il tc r au y tm,a s ste ne ee c t fs cai o e v l e mo g t ol e su e t s te i o tn o tn fc sr ci g te s cai oe v e s se o s e s l lo i h w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

智库时代 ·115·智谋方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许华娣(江苏海洋大学,江苏连云港 222005)摘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应根据新时代的特点以及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从注重新媒介的作用、注重连续性的认同教育、注重文化熏陶、注重行为实践四个方面,同时发挥好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主体作用,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认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家庭教育;行为实践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20)10-0115-002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意义(一)有助于牢牢掌握社会舆论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符合中国的国情,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反映中国民心的产物,可以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

宣传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全体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思想舆论的力量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形成积极向上有力的社会导向,有助于掌握工作中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二)有助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文化多样化,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先发展起来了的一些国家,通过经济全球化对我国进行文化输出,冲击我国的价值观念。

此时加强国人的文化自信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助于提升国民的文化自信,有助于抵御其他价值观念的冲击,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爱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屈原、霍去病、岳飞、文天祥、林则徐、李清照、张骞、詹天佑等等,这些人物代表的是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的爱国之情;“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曾子杀猪、季布一诺,小小的故事背后是人们对于诚信品质的追求和赞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十九大报告的召开,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
代的开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只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十分关键的环节,也是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在主观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能否坚持学习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与新时期高校实现其内涵
式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尤其身处形势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对大学生进行长期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实现高校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
一目标。

本论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是对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的说明,就国内外学者对核心价值观及价值观教育的研究进行梳理,另外对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作以介绍,最后提出本论文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第二部分对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概念进行界定;以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价值澄清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对该理论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作以说明。

第三部分介绍了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渊源及历史演变,以及不同时期对其教育方式的变革与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和文化源流及教育进行梳理。

第四部分在对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梳理基础上,就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教育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当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作以阐述,具体指出其在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环境和教育力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学校、社会、家庭以及学生自身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

第五部分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原则和在教育中需要处理的主要关系为辅助,提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包括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改善教育环境和增强教育合力,以期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起到实效性的促进作用,使其做到因势而进、因时而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