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合集下载

初中文言复习-古今异义

初中文言复习-古今异义

教师姓名丁娟娟上课日期学生姓名年级9 学科语文课题文言文专题复习——古今异义词学习目标讲解知识点要点及相关练习,并针对学生薄弱项进行强化训练。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本周知识点外能够在薄弱项方面有所提高。

教学难点让学生将所学过的知识融汇运用到题型当中。

教学过程【知识点1】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古义与今义有差别,甚至词义相差很远。

这种词义的差异,是由词义发展变化造成的。

古今词义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

例如:①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②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愚公移山》)“江”、“河”在古文中专指长江、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比过去词义扩大了。

2.词义缩小。

例如: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④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例③中“妻子”,指老婆和孩子;今仅指老婆。

例④中“亲戚”,兼指同姓家族(血缘关系)、异性亲属(婚姻关系);今专指族外亲属。

二者词义都缩小了。

3.词义转移。

例如:⑤蒋氏大戚,汪然出涕。

(《捕蛇者说》)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岳阳楼记》)例⑤中“涕”,指眼泪;今指鼻涕。

例⑥中“去”,指离开;现在的意思正好相反,去,是到某地去,而不是离开某地。

它们属词义转移。

4.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例如:⑦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例⑦中“卑鄙”,古代的意思是身份低微,出身低下,是一个表示谦虚的中性词语;今天指品质恶劣,变成贬义词了。

例⑧中“牺牲”,古代指祭神的猪、牛、羊等祭品,属中性词;现常指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变成了褒义词。

以上几种情况,很容易望文生义,歪曲文意。

因此,我们学习古文时,要认真阅读注释,比较每个词的古今差异,对照上述词义变化规律,深入理解,分类整理,牢固记忆。

【例题解析1】1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卑鄙:(古:身份低微,出身低下。

今: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2肉食者鄙(《曹刿论战》)鄙:(古: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在初中文言文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古今异义词。

这些词在古代和现代的含义有所不同,理解这些差异对于深入理解文言文和避免误解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及其解释:●居●古义:停留、处在。

⏹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今义:居住、住所。

走●古义:跑。

o例如:走马观花。

●今义:行走。

去●古义:离开。

o例如:一狼径去。

●今义:前往、到……去。

妻子●古义:妻子和子女。

o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单指妻子。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o例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今义:交通运输。

绝●古义:极、最。

o例如:佛印绝类弥勒。

●今义:断绝、没有。

无论●古义:不用说、更不必说。

o例如:无论魏晋。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o例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亲戚畔之,则尤可恶也。

●今义:专指有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亲属。

所以●古义:“所”与“以”的结合,表示用来……的方法或依据等。

o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今义: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地区。

o例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今义:某一区域或场所等空间概念或行政区域等地位概念,比如苏州地方等(例句引自现代汉语词典原版及修订版)。

初中文言文主要古今异义词

初中文言文主要古今异义词

初中文言文主要古今异义词1.中间古义:中间夹杂今义:两种事物之间的位置2.稍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3.布衣古义:平民今义:布做的衣服4.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业的总称5.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今义:妻子6.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无路的境地7.无论古义:不用说今义: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8.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满(指数目)9.亲戚古义:兼指同姓家族、异性亲属今义:专指族外亲属10.牺牲古义:古代指祭神的猪、牛、羊等祭品今义:常指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11.往往古义:到处今义: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12.会计古义:聚会商量今义:管理财务的.工作人员13.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业14.感激古义:感动奋发今义:感谢15.痛恨古义:痛心和遗憾今义:深切痛恨16.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品质恶劣17.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18.可以古义:可以凭借(用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19.狱古义:案件今义:牢房20.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21.走古义:跑今义:行22.去古义:离开今义:到23.股古义:大腿今义:机构中的组织或量词24.几何古义:多少今义:数学的一个学科25.江(河) 古义:长江(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26.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27.再古义:第二次今义:重复动作28.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29.是古义:这,指示代词今义:判断动词30.致词古义:对说话今义: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量词语总汇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量词语总汇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量词语总汇
本文档旨在总结初中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量词语,以便读者更
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语。

一、异义量词语列表
1. 人:在古代文言文中,人常用于表示一定数量的人群,例如:“千人”意为一千人,“万人”意为一万人。

2. 物:物在古代文言文中可以表示一定数量的物品,如:“千物”表示一千个物品,“万物”表示一万个物品。

3. 步:在古代文言文中,步可以表示一定距离的长度,如:“步步高”表示高出地面一步。

4. 丈:丈在古代文言文中可以表示一定长度的距离,如:“五
丈高墙”表示高五丈的墙。

5. 石:石在古代文言文中可以表示一定重量的物品,如:“三
十斤石”表示三十斤重的石。

6. 幅:幅在古代文言文中可以表示一定长度的宽度或布料的尺寸,如:“一幅画”表示一副画的大小,“三丈宽幅布”表示宽度为三
丈的布料。

7. 车:车在古代文言文中可以表示一定数量的车辆,如:“百
车队”表示一百辆车组成的车队。

8. 家:家在古代文言文中可以表示一定数量的家庭或企业,如:“数百家公司”表示数百个公司。

9. 部:部在古代文言文中可以表示一定数量的书籍、文章或组
织机构,如:“一部书”表示一本书,“数十部作品”表示数十篇作品。

二、注意事项
1. 本文提供的词语仅为初中文言文中的部分古今异义量词语,
还有其他词语未列举在此。

2. 用户在使用这些词语时应根据具体语境确定其意义。

3. 本文所列内容仅供参考,不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以上即为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量词语总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总汇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总汇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总汇第一册1、相委而去。

去:(古)义:离开。

(今)从所在地到别处去。

2、元芳入门不顾。

顾:(古)回头看。

(今)照顾。

3、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古)子侄辈。

(今)儿子和女儿。

4、是非木杮也。

是:(古)这。

(今)表示肯定判断。

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书:(古)信。

(今)书籍。

6、可以为师矣。

可以:(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

7、饭疏食饮水。

疏:(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8、饭疏食饮水。

水:(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的液体。

9、吾日三省吾身。

三:(古)多次。

(今)数词,三。

10、问渠那得清如许。

渠:(古)它。

(今)渠道。

11、一狼径去。

去:(古)离开。

(今)往。

如:出去。

1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几何:(古)多少。

(今)数学的一种,几何学。

1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国破山河在。

去国怀乡。

国:(古)国都、都城。

(今)国家。

第二册14、及鲁肃过浔阳。

及:(古)到了……的时候。

(今)以及。

1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古时王侯自称。

(今)孤独。

博士:(古)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学位名。

16、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古)只,仅仅。

(今)表转折的连词,但是。

往事:(古)历史。

(今)过去的事。

见:(古)知道、了解。

(今)看见、看到。

1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更:(古)重新。

(今)更加。

1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古)只,仅仅。

(今)表转折的连词,但是。

19、策勋十二转。

转:(古)量词,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

(今)转过。

20、赏赐百千强。

强:(古)多,有余。

(今)与“差”相对。

21、双兔傍地走。

走:(古)跑。

(今)行走。

22、无案牍之劳形。

形:(古)形体,身体。

(今)样子,形状。

23、陶后鲜有闻。

鲜:(古)少。

(今)新鲜、鲜美。

24、惟吾德馨。

馨:(古)品德高尚。

(今)芳香。

25、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干:(古)岸。

(今)不潮湿。

26、二石兽并沉焉。

并:(古)一起。

初中文言文复习:古今异义

初中文言文复习:古今异义

初中文言文复习:古今异义第一组1. 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古义:,今义:儿子和女儿2. 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与“来”相对3. 饭疏.食,饮水.(《〈论语〉十二章》)“疏”古义:,今义: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水”古义:,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4. 国人..道之(《穿井得一人》)古义:,今义:指一个国家的人民5. 亦不能有所中伤..(《杞人忧天》)古义:,今义:诬蔑别人使受损害6.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古义:,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7. 见往事..耳(《孙权劝学》)古义:,今义:过去的事情8. 牺牲..玉帛(《曹刿论战》)古义:,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9. 尔辈不能究物理..(《河中石兽》)古义:,今义:物理学10. 晓雾将歇.(《答谢中书书》)古义:,今义:休息第二组1. 夕日欲颓.(《答谢中书书》)古义:,今义:消沉,萎靡2.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古义:,今义:没有事情要做的人;与事无关的人3. 小大之狱.(《曹刿论战》)古义:,今义:监狱4. 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义:,今义:军人5. 方.七百里(《愚公移山》)古义:,今义:方向;地方;方法6. 指.通豫南(《愚公移山》)古义:,今义:手指7.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古义:,今义:毛发8.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古义:,今义:能,行9. 再.而衰(《曹刿论战》)古义:,今义:又一次10. 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今义:修理;整治第三组1. 使人称谢..(《周亚夫军细柳》)古义:,今义:道谢2.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北冥有鱼》)古义:,今义:即海洋运输,国际物流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3. 野马..也,尘埃也(《北冥有鱼》)古义:,今义:一种动物,马的一种4. 故曰:教学..相长也(《虽有嘉肴》)古义:,今义:指“教书”或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5. 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古义:,今义:儿子6. 女有归.(《大道之行也》)古义:,今义:返回,归还7. 货.恶其弃于地也(《大道之行也》)古义:,今义:货物或商品8. 窥.镜(《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今义:暗中察看9. 越明年..(《岳阳楼记》)古义:,今义:今年的下一年10. 增其旧制.(《岳阳楼记》)古义:,今义:制度第四组1.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古义:,今义:国家2.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古义:,今义:心愿、意向;语言文字等的意义;意料、料想;思想、想法3. 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古义:,今义:散发4. 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古义:,今义:清秀,聪明5. 射.者中,弈者胜(《醉翁亭记》)古义:,今义:射击6. 一箪食,一豆.羹(《鱼我所欲也》)古义:,今义:豆类植物7.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古义:,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8.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古义:,今义:增加9.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今义:自私10.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古义:,今义:布做的衣服第五组1.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今义:本地;当地2. 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古义:,今义:感谢3. 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古义:,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4.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古义:,今义:不真实的5. 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古义:,今义:趋向6. 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古义:,今义: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7. 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古义:,今义:表示再一次8. 右备容臭.(《送东阳马生序》)古义:,今义:气味9.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今义: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10. 肉食者鄙.(《曹刿论战》)古义:,今义:粗俗;低下参考答案第一组:1.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2. 离开3. 粗;冷水4. 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5. 伤害6.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7. 指历史8. 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9. 事物的道理、规律10. 消散第二组:1. 坠落 2. 清闲的人 3. 指诉讼事件 4. 狱官 5. 古代计量面积用语 6. 直7. 指草木8. 可凭借9. 第二次10. 长,这里指身高第三组:1. 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2. 海水运动 3.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4. 教与学 5. 子女 6. 女子出嫁7. 财物8. 照9. 第二年10. 规模第四组:1. 指国都 2. 意趣,情趣 3. 开放 4. 茂盛 5. 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70例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70例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70例1.鄙:肉食者鄙。

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出处:《曹刿论战》2.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出处:《出师表》3.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水,池塘。

出处:《孟子两章》4.如此:诣太守,说如此。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

出处:《桃花源记》5.但:①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古义,只,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

出处:《木兰诗》②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出处:《口技》6.方:方七百里。

方:古义,方圆;今义,方向或四个角都是90度的四边形,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

出处:《愚公移山》7.发:发于声。

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

出处:《孟子两章》8.股:两股战战。

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出处:《口技》9.篝火:夜篝火。

篝火:古义,用笼罩着火;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在野外架起木材燃烧的火堆。

出处:《陈涉世家》10.裙:出入无完裙。

裙:古义,泛指衣裳;今义,指裙子。

出处:《石壕吏》11.感激:由是感激。

感激:古义,感动,激动;今义,感谢。

出处:《出师表》12.郭:青山国外斜。

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于姓氏。

出处:《过故人庄》13.鸿:谈笑有鸿儒。

鸿: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

出处:《陋室铭》14.山、河:山河表里潼关路。

山:古义,指华山;今义,泛指一切山。

河,古义,指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出处:《山坡羊·潼关怀古》15.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会计:古义,是两个动词,聚会商议;今义,一个词,名词,指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

出处:《陈涉世家》16.何苦:何苦而不平。

何苦:古义,愁什么;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

出处:《愚公移山》17.居:居数月。

居:古义,停留,这里是经过的意思;今义,住。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夫人:古,那个人,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人的妻子。

3.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4.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象人:古,模仿人的形象,如“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今,很象人的样子。

10.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1.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2.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3.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4.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5.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6.山东:古,崤山以东,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今,山东省。

17.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8.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9.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20.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21.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文言文古今异义词鄙:(古义:边境。

今义:品质低下。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顾:(古义:反而,难道。

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的意思。

)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爷:(古义:指“父亲”。

今义:指“爷爷”。

)卷卷有爷名(《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

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再:(古义:专指第二次。

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 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 阡陌交通(《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

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无论:(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 无论魏晋(《桃花源记》)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的意思。

) 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 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居:(古义:停留、过了。

今义:居住、住所。

) 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益:(古义:更、更加。

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 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请:(古义:“问”的意思。

今义:邀、聘、求之意。

) 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走:(古义:“跑”的意思。

今义:行走。

) 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故:(古义:副词,特意。

今义:事故、所以。

) 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汤:(古义:热水。

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 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去:(古义:离。

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 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社:(古义:土地神。

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 春社近(《游山西村》)郭:(古义:外城。

今义:仅用于姓氏。

)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食物味道好。

)芳草鲜美(《桃花源记》)虽:(古义:即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

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

) 虽人有百手(《口技》)股:(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两股战战(《口技》)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

今义: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

)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无为:(古义:无须,不要。

今义: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

) 无为在歧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儿女:(古义:小孩和女子。

今义:指子女。

) 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何苦:(古义:愁什么。

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

) 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鸿:(古义:大。

今义:鸿雁,书信。

) 谈笑有鸿儒(《陋室铭》) 丝竹:(古义: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今义:丝绸和竹子。

)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致:(古义:对……说话。

今义:指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

)听妇前致词(《石壕吏》)裙:(古义:泛指衣裳。

今义:指裙子。

)出入无完裙(《石壕吏》)烈士:(古义:指有雄心壮志的人。

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 烈士暮年(《龟虽寿》)一般:(古义:一种。

今义:指普通。

)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蹉跎:(古义:过时。

今义:用于光阴白白地过去。

) 年已蹉跎(《周处》)令:(古义:好的。

今义:命令。

) 令名不彰(《周处》)坐:(古义:犯罪。

今义:多用于“坐下”。

) 何坐(《晏子使楚》)其实:(古义:两个词;其:代词,它的;实:果实。

今义:一个词,用来说明某? 一事实的连词。

)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小生:(古义:小青年,后生。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居:(古义:停留,这里是经过的意思。

今义:住。

) 居数月(《塞翁失马》)十九:(古义:十分之九。

今义:指一个数目“十九(19)”。

) 死者十九(《塞翁失马》)金:(古义:古代计算金属货币单位,一两为一金。

今义:金银的金。

) 请献十金(《公输》)可:(古义:大约。

今义:常用作表示可以、可能、许可、值得等。

) 高可二黍许(《核舟记》)简:(古义:简拔,选择。

今义:简单。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休:(古义:吉祥。

今义:休息。

) 休寝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盖:(古义:句首发语词,引出下面的推测、判断或说明。

今义:盖住、盖子。

)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往往:(古义:到处、处处。

今义:常常。

) 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经(《桃花源记》)借第:(借:古义是即使,假使。

今义指暂时用别人或暂时给别人用的钱或物。

第:古义是仅、只。

今义:表示次序。

)借第令毋斩(《陈涉世家》)会计:(古义:是两个动词,聚会商议。

今义:一个词,名词,指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适:(古义:往。

今义:适合,适当。

) 郁郁适兹土(《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恶:(古义:怎么,表示疑问,读“wū”。

今义:罪恶,厌恶。

)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谢:(古义:致谢。

今义:常作礼貌用语。

) 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戾:(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 鸢飞戾天者(《与朱元思书》)经纶:(古义:治理,筹画。

今义: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 经纶事务者(《与朱元思书》)山河:(山:古义:指华山。

今义:泛指一切山。

河:古义指黄河。

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怀古》)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

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池:(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水,池塘。

)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语:(古义:告诉;说。

今义:话语;说话。

) 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子:(古义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

今义:儿子。

) 子何恃而往(《为学》)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 双兔傍地走(《木兰诗》)将:(古义:或许。

今义:接近。

) 将非鬼也(《宋定伯促鬼》) 耳:(古义:罢了。

今义:耳朵。

) 不习渡水故耳(《宋定伯捉鬼》)去:(古义:离去。

今义:到哪;前往。

) 得钱千五百,乃去(《宋定伯捉鬼》)但:(古义:只。

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闻:(古义:听。

今义:用鼻子嗅。

)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是:(古义:此。

今义:判断词。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馨:(古义:美好。

今义:芳香。

) 惟吾德馨(《陋室铭》)形:(古义:身。

今义:样子。

)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方:(古义:方圆。

今义:方向或四个角都是度的四边形,六个面都是方形的? 六面体。

)方七百里(《愚公移山》)曾:(古义:并,尚且,连……都……。

今义:曾经。

) 曾不能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举:(古义:被起用。

今义:举起。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征:(古义:表现,征给。

今义:征求,象征。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发:(古义:被任用。

今义:送出,交付。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喻:(古义:明白,了解。

今义:比喻。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古义:国内。

今义:进入。

) 入则无法家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钟:(古义:一种容器。

今:计时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开张:(古:扩大。

今:(店铺)开始营业) 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义:(古:适宜,恰当。

今:意义,含义。

) 引喻失义(《出师表》)痛恨:(古:痛心,遗憾。

今:极为仇恨。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异同:(古:差异,偏义复词。

今:不同与相同。

) 不宜异同(《出师表》)卑鄙:(古: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今: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感激:(古:感动,激动。

今:感谢。

) 是感激(《出师表》) 奖:(古:勉励,鼓励。

今:奖励,嘉奖。

)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所以:(古:用来……的原因。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 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涕:(古:眼泪。

今:鼻涕。

) 临表涕零(《出师表》)精力:(古:精神与毅力。

今:精神和体力。

) 以精力自致者(《墨池记》)间:(古:参与。

今:隔开,不连接,中间,空间,或时间。

) 又何间焉(《曹刿论战》)鄙:(古: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今:轻视,看不起。

) 肉食者鄙(《曹刿论战》)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引申为舍弃某种利益,也指损害一方的利益。

)牺牲玉帛(《曹刿论战》)忠:(古: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忠诚。

) 忠之属也(《曹刿论战》)狱:(古:诉讼案件,罪案。

今:监禁罪犯的地方。

) 小大之狱(《曹刿论战》)可以:(古:可以凭借。

今:表示许可,可能。

)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情:(古:实情。

今:感情。

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再:(古:第二次。

今:又一次。

) 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假(jiǎ):(古:借。

今:虚伪的,不真实的。

)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