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文言文必须掌握的古今异义其一
中考文言文中常考的古今异义词总结

68.布衣:古,平民,如“布衣之交”;今,棉布作的衣服。
69.中国:古指中原,如“莅中国而抚四夷”;今,中华人民共和国。
70.亲近:古,皇帝亲近的侍从,如“左右亲近不为一言”;今,亲密而周到。
71.尘埃:古,监狱,如“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今,尘土。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6.私人:古,党羽,亲信,如“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今,个人和个人之间的。
87.响应:古,像回声一样应和,如“天下云集响应”;今,用言语行动来表示赞同.支持某倡议、口号等。
88.向前:古,先前,如“凄凄不似向前声”;今,向前方。
89.行为:古,品行,作为,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部的活动。
11.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初中文言文主要古今异义词

初中文言文主要古今异义词1.中间古义:中间夹杂今义:两种事物之间的位置2.稍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3.布衣古义:平民今义:布做的衣服4.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业的总称5.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今义:妻子6.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无路的境地7.无论古义:不用说今义: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8.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满(指数目)9.亲戚古义:兼指同姓家族、异性亲属今义:专指族外亲属10.牺牲古义:古代指祭神的猪、牛、羊等祭品今义:常指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11.往往古义:到处今义: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12.会计古义:聚会商量今义:管理财务的.工作人员13.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业14.感激古义:感动奋发今义:感谢15.痛恨古义:痛心和遗憾今义:深切痛恨16.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品质恶劣17.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18.可以古义:可以凭借(用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19.狱古义:案件今义:牢房20.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21.走古义:跑今义:行22.去古义:离开今义:到23.股古义:大腿今义:机构中的组织或量词24.几何古义:多少今义:数学的一个学科25.江(河) 古义:长江(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26.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27.再古义:第二次今义:重复动作28.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29.是古义:这,指示代词今义:判断动词30.致词古义:对说话今义: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 “哎呀,‘走’这个词呀,古代的意思和现在可不一样呢!就像我昨天和小伙伴们玩游戏,我说‘我们快走’,这里的‘走’就是跑的意思呀,可不是慢慢走哦。
比如古代说‘走马观花’,可不是慢慢走过去看花呀!”2. “嘿,‘妻子’这个词的古今差异可大啦!有次我听爸爸和叔叔聊天,爸爸说‘我妻子怎样怎样’,这里的‘妻子’就是指老婆。
但在古代呀,那可是妻子和孩子呢!就像‘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这里的‘妻子’就是老婆孩子呀!”3. “哇塞,‘几何’也不一样呢!有次我问妈妈‘几点啦’,妈妈说‘没几何’,哈哈,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啦。
古代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这里的‘几何’是多少的意思呀!”4. “呀,‘牺牲’这个词古今差别好大呀!我们过年会说‘牺牲’好多好吃的,这里的‘牺牲’是指祭祀用的牲畜。
但是古代说‘牺牲玉帛’,那可就是指祭祀用品呀,跟我们现在说的完全不一样呢!”5. “咦,‘爪牙’现在说的是坏人的手下,可是在古代呀,就像我家小狗的爪子和牙齿呢!有次我和小伙伴说‘那只大狼狗的爪牙好厉害’,可不是坏人的手下那个意思呀,就像‘蚓无爪牙之利’里的爪牙就是指爪子牙齿呀!”6. “哈哈,‘指示’现在是上级给下级的指令,可古代不是哦!有次我跟弟弟说‘快按我指示做’,但古代说‘请指示王’,那是指给……指出让……看呢!”7. “哇,‘绝境’现在一般说很糟糕的处境,可古代不一样哟!我那次去爬山,觉得那山顶好像绝境呀,但那不是古代说的‘绝境’,古代说‘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是与世隔绝的地方呀!”8. “哎呀呀,‘无论’现在说不管怎样,古代也不同呢!我跟小伙伴说‘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做好’,但古代说‘无论魏晋’,那是更不一样的意思呀!”9. “嘿嘿,‘开张’现在说店铺开业,在古代可有意思啦!有次家里来客人,我高兴地说‘今天好热闹呀,像开张了一样’,但古代说‘诚宜开张圣听’,那可是扩大的意思呢!”10. “哟呵,‘涕’现在说的是鼻涕,可古代是眼泪呀!有次我哭了,妈妈说‘怎么涕泪横流呀’,这里的‘涕’就是眼泪,可不是鼻涕哦,就像‘临表涕零’里的‘涕’一样!”。
中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中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中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
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为文言文的理解而发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1.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 古:跑。
今:行下次。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古:只有,只要。
今:转折连词。
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古:经常。
今:平常,一般。
4.少时,—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蒲松龄《狼》) 古:离开。
今:到某—地方称“去”(古称“往”)。
5.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出处同上) 古:大腿。
今:屁股。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出处同上) 古:多少。
今:语文中的一门学科。
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 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新鲜,味道好。
8.复前行,欲穷其林。
(出处同上) 古:极,尽。
今:资财缺乏(古时用“贫”)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出处同上) 古:交错相通。
今:交通运输。
10.问所从来。
(出处同上) 古:从哪里来。
今:从过去到现在。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出处同上) (1)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2)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12.无论魏晋。
(出处同上)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表无条件关系。
13.便扶向路。
(出处同上) 古:沿着,顺着。
今:扶持。
14.诣太守,说如此。
(出处同上) 古:像这样。
今:这样。
15.欣然规往。
(出处同上) 古:计划。
今:规则,成例。
16.愿为市鞍马。
(《木兰诗》) 古:买。
今:集市。
17.木兰不用尚书郎。
(出处同上) 古:不愿作。
今:没有必要。
18.当户理红妆。
(出处同上) 古:窗户。
今:门19.坐我西阁床。
(出处同上) 古:坐具。
语文文言文中常考的古今异义词总结

語文文言文中常考的古今異義詞總結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今,行裝。
2、師徒:古,軍隊士兵,如“寡君之師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師傅與徒弟。
3、左右:古,動詞,調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詞,表示大約,不確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帶甲五千人,將以致死”;今,導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進駐,如“餘何面目以視於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今,國家機關的管理工作。
9、地方:古,土地方圓,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區域。
10、東面:古,臉朝東,如“東面而視”,今,東邊。
11、面目:古,面部,如“於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於:古,到了,達到,如“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到……結局,如“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到……時候,如“至於今,郡之賢士大夫請於當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古,專家、學者,內行的人,如“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今,對財物不計較,言談舉止自然。
14、以致:古,兩個詞,而招致,有動詞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今,用在下半句話的開頭,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結果,多指不好的結果。
15、非常:古,意外的變故,如“以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不尋常,作形容詞,如“非常之謀難於猝發”;今,程度副詞。
16、細說:古,小人的讒言,如“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今,詳細說明。
17、足下:古,對人的尊稱,如“再拜奉大將軍足下”;今,腳下面。
1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並無儲粟”;今,形容頭腦簡單或缺乏經驗。
19、人事:古,做官,如“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離合、境遇、存亡等情況。
20、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攙扶老人。
21、懷抱:古,思想抱負,如“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今,懷裏抱著。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45例详解,中考语文必背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45例详解,中考语文必背1 亲戚古义:内外亲属,包括母系亲属和父系亲属。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不包括家庭成员及父系亲属。
2丈夫古义:①古时称成年男子。
②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③女子的配偶。
例1: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
《谷梁传·文公十二年》(意思:男子二十岁的时候,要佩戴冠作成年礼仪。
)例2: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国语·越语上》(意思:生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狗;生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猪。
)今义:妻子的配偶。
3 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意思: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
)今义: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与丈夫相对应。
4师徒古义:军队士兵。
例: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
《勾践灭吴》(意思: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
)今义:师傅与徒弟。
5 所以古义: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手段、方法、东西等)”。
②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例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例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意思: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例3:所以遣将守关者。
《鸿门宴》(意思: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6无论古义:不用说,(更)不必说。
例: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意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今义:不管;不论。
假设条件关系的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7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1)《论语》中的“默而识之”,古义中的“识”指的是记忆,而今义中则表示知道、认识。
2)《扁鹊见蔡桓公》中的“居十日”,古义中的“居”是指停留、过去,而今义则是指居住、住所。
3)《扁鹊见蔡桓公》中的“不治将益深”,古义中的“益”是指更加、更多,而今义则多用于名词,表示利益、益处。
4)《扁鹊见蔡桓公》中的“臣是以无请也”,古义中的“请”是指问询,而今义则表示邀请、聘请、请求。
5)《扁鹊见蔡桓公》中的“望___而还走”,古义中的“走”是指跑,而今义则表示行走。
6)《扁鹊见蔡桓公》中的“故使人问这”,古义中的“故”是副词,表示特意,而今义则表示事故、所以。
7)《两小儿辩日》中的“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中的“汤”是指热水,而今义则是指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8)《两小儿辩日》中的“我以日始出去人近”,古义中的“去”是指离开,___则是指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9)《游山西村》中的“___近”,古义中的“社”是指土地神,今义则是指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10)《过故人庄》中的“青山郭外斜”,古义中的“___”是指外城,今义则仅用于姓氏。
11)《为学》中的“蜀之鄙有二僧”,古义中的“鄙”是指边境,今义则是指品质低下。
12)《为学》中的“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古义中的“顾”是指反而,难道,___则是指看、照管、注意。
13)《木兰诗》中的“卷卷有爷名”,古义中的“爷”指的是父亲,___则是指爷爷。
14)《木兰诗》中的“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中的“但”是指只、只不过,今义则是转折连词。
15)《卖油翁》中的“___敢轻吾射”,古义中的“安”是疑问代词“怎么”,今义则常用于“安静”、“安全”等。
16)《宋定伯促鬼》中的“如是再三”,古义中的“再”是指第二次,今义则常用于重复,表示“又一次”的意思。
17)《桃花源记》中的“阡陌交通”,古义中的“交通”是指交错相通,今义则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一词多义汇总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一词多义汇总【名师精选全国真题,值得下载】1.安①表疑问或者反问,怎么。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②表处所,哪里,什么地方。
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难(其一)》]③养。
衣食所安.(《曹刿论战》)④安稳,稳固。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安逸,安乐。
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备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防备。
军细柳:以备.胡(《周亚夫军细柳》)3.比①等到。
比.至陈(《陈涉世家》)②靠近。
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4.鄙①鄙陋、目光短浅。
肉食者鄙.(《曹刿论战》)②见识短浅。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5.兵①兵士。
可汗大点兵.(《木兰诗》)沙场秋点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②兵器,武器。
兵.甲已足(《出师表》)6.并①一齐,一起。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②都。
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7.薄①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②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8.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②用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③记录。
策.勋十二转(《木兰诗》)9.诚①的确,实在。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诚心。
帝感其诚.(《愚公移山》)10.从①跟随。
隶而从.者(《小石潭记》)战则请从.(《曹刿论战》)一狼仍从.(《狼》)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人知从.太守游而乐(《醉翁亭记》)②顺从,听从。
民弗从.也(《曹刿论战》)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③顺,随。
从.流飘荡(《与朱元思书》)④由,自,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考文言文必须掌握的古今异义其一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
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
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大部分双音节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是把每个字单独解释,所以古今意义词有章可循,只需要记忆规律以外特殊的词语,来降低记忆难度。
下面这些是课文中出现也是必须掌握的95个古今异义词。
1.鄙:(古义:边境。
今义:品质低下。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顾:(古义:反而,难道。
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
的意思。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爷:(古义:指“父亲”。
今义:指“爷爷”。
)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4.但:(古义:只、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5.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
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6.再:(古义:专指第二次。
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
7.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8.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
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9.无论:(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10.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的意思。
)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11.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12.居:(古义:停留、过了。
今义:居住、住所。
)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13.益:(古义:更、更加。
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14.请:(古义:“问”的意思。
今义:邀、聘、求之意。
)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
15.走:(古义:“跑”的意思。
今义:行走。
)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6、故:(古义:副词,特意。
今义:事故、所以。
)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
17.汤:(古义:热水。
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18.去:(古义:离。
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19.社:(古义:土地神。
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春社近(《游山西村》)
20.郭:(古义:外城。
今义:仅用于姓氏。
)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21.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食物味道好。
)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22.虽:(古义:即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
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
)虽人有百手(《口技》)
23.股:(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两股战战(《口技》)
24.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
今义: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25.无为:(古义:无须,不要。
今义: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
)
无为在歧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