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恩阳区简介
巴中市恩阳区

巴中市恩阳区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3-2017)二O一三年七月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1)第一节发展基础 (1)第二节发展机遇与挑战 (4)第二章明确指导思想确定发展目标 (7)第一节指导思想 (7)第二节基本原则 (7)第三节定位及目标 (9)第三章突出功能分区统筹全域恩阳 (14)第一节建设经济发展主轴 (14)第二节构建主体功能分区 (16)第三节建设新型城镇体系 (17)第四节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20)第五节统筹城乡一体管理 (23)第四章加快产业集聚构建产业恩阳 (25)第一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25)第二节大力发展新型工业 (27)第三节提升发展旅游产业 (30)第四节完善商贸流通体系 (31)第五节创新发展电子商务 (34)第五章推进要素流动建设活力恩阳 (36)第一节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36)第二节着力创新及人才建设 (38)第三节深入区域合作实施全面开放 (40)第六章引进新兴技术创建智慧恩阳 (42)第一节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42)第二节积极创建智慧城市 (43)第七章完善公共服务打造幸福恩阳 (46)第一节发展城乡社会事业 (46)第二节健全就业与保障制度 (49)第三节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49)第四节大力提高公共安全水平 (51)第五节推进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 (51)第六节创建全国扶贫攻坚新典范 (52)第八章加强生态保护营造绿色恩阳 (55)第一节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55)第二节加强城乡环境整治 (56)第三节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 (57)第九章强化实施监督健全规划保障 (59)第一节发挥规划导向作用 (59)第二节加强组织领导作用 (59)第三节强化项目支撑作用 (60)第四节健全规划落实机制 (60)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发展基础巴中市恩阳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东接巴州区,南抵仪陇县,西邻阆中市,北连苍溪县、南江县,面积1156平方公里,辖恩阳、玉山、茶坝、观音井、花丛、柳林、下八庙、渔溪、青木、三河场、三汇、上八庙12个镇,石城、兴隆场、关公、三星、舞凤、双胜、群乐、万安、尹家、九镇、玉井、义兴12个乡,437个村(居)委会(其中村396个、居委会41个)、2538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61.8万,其中农业人口54万。
巴中市巴州区恩阳镇简介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恩阳镇简介巴中市巴州区恩阳镇位于川东北部,系巴中市特大镇,全镇辖44个村,7个社区,306个村(居)民小组,幅员面积123.3平方公里,系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重点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创建示范镇。
历史文化悠久。
据《巴中县志》记载,在南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始置“义阳郡”,同置“义阳县”,郡县同治迄今1480余年;隋开皇三年罢郡,开皇十八年改为恩阳县;唐代万岁通天元年复置恩阳县;元世祖二十年废恩阳县为恩阳河场,清朝时期又改场设县;1933年红军入川先后设仪阆县、恩阳县、恩阳特别市。
历史上设郡县时间长达800余年,历史文化和红军文化厚重。
区位优势明显。
恩阳镇地处巴中西南部,总人口12.5万人,城镇人口8万余人,城镇建成区面积6.8平方公里;镇内平均海拔326米,最高峰义阳山海拔680米,区内水系属长江水系嘉陵江支流渠江流域,属亚热带地区,雨量充沛,光照适宜,森林覆盖率达49%。
交通路网发达,已融入成都、重庆、西安三小时经济圈,唐巴路、巴阆路、巴南高速穿境而过,规划的巴中机场将选点在境内,距乐坝—巴中—达州铁路巴中站20公里,是巴州西片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集散中心。
城市功能完善。
恩阳镇已建成城镇道路4条、街道18条,停车场3个;建有日供水能力达20000吨的供水站、供气标准为15000户的供气管网;建有110千伏变电站1个、35千伏变电站1个;建有省级、市级重点中学各1所,其他中小学校9所,常年在校学生2万余人;建有县级医院1个,建有电影院等群众文化娱乐场所;开通了光纤加密电视、装机容量10000门的数字程控电话,建有手机基站数个,基本具备建设县级城市的基础。
2012年恩阳镇新的规划已经通过,恩阳城区作为巴城主城区的“西翼”,规划面积21.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30万人。
区域经济繁荣。
恩阳镇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强,初步形成了特色果蔬、优质水产、生态畜禽、建筑建材、文化旅游为主的骨干产业,建有专业建材市场3个、农贸市场3个、大型超市10个,年交易额达8亿元;建有占地4500亩农业产业园区3个;以古镇为核心的旅游产业迅猛发展,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建有占地3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1个,引进投产企业25家,已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
巴中恩阳金融业发展建议

巴中恩阳金融业发展建议作者:暂无来源:《当代县域经济》 2020年第1期邓洪昆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恩阳区2013年1月成立,属川陕革命老区,是巴中市“一城两翼”空间布局的西翼,幅员1177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街道)、443个村(居),总人口65万。
新区成立以来,坚持把发展金融业作为加快新区发展步伐的重要抓手,全区金融业呈现出存贷增长趋快、投放结构趋优、融资渠道趋宽、风险防控趋强的巨大变化,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2019年9月,全区银行业机构实现存款余额88.11亿元,同比增长12.06%,贷款余额152.01亿元,同比增长4.35%,新增信贷8.21亿元,存贷比达到57.97%,较年初提高2.33个百分点,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54亿元,担保公司当年融资担保额0.56亿元,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1.16亿元。
主要做法及成效——金融体系日益健全。
新区成立以来,区政府不断深化与金融机构的交流合作与对接,积极创造良好金融环境,促进金融机构落户新区。
截至目前,金融机构由建区的4家增加至14家。
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7家,在全区城乡设置营业网点59个,从业人员324余人;设立小额贷款公司1家,担保公司1家。
中国人寿、人保财险、人保寿险、平安财险、中华联合财险5家保险公司。
全区共布放POS机356台、ATM机152台,城乡银行营业网点数量61个。
——金融服务更加有力。
出台了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等政策,设立了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精准扶贫、小额贷款“三大基金”推动财金互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通过搭建银政企合作平台,在城市基础设施、市政建设、教育卫生及城镇化建设等重点项目上,完成70多个项目战略合作签约,授信金额近100亿元,促成实际融资超过50亿元。
区内银行机构涉农贷款余额36.17亿元,项目贷款余额20.47亿元,企业贷款余额9.35亿元,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30.06亿元,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恩阳古镇景点介绍

恩阳古镇景点介绍
恩阳古镇位于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
它曾经是西汉末年、三国时期蜀汉的巴郡首府,所以它又被称为“蜀汉第一城”。
来到恩阳古镇,你会被这里古朴典雅、古朴宁静的气息所吸引。
如果你在清晨漫步在恩阳古镇,你会发现,清晨的古镇似乎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雾,朦朦胧胧,犹如一位仙女。
当你漫步在古镇的青石板街道上时,你会发现街道两边的房屋都是用青石或青砖建成的。
你可以看到一些房屋上都有精美的雕刻图案和精美的图案。
这些房屋在雕刻时都有讲究,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镇的房屋大多是木制结构的,有的还是木条做出来的。
但他们也有一些小毛病:门上都是用木头雕成的花纹;窗边也是用木头雕成的;房子里还有一些雕花的雕花床;还有一些雕刻得像迷宫似的;在这些迷宫里还有几个小窗户,他们很少有窗户能看到外面的风景。
当你走进一座房子时,你会发现里面有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桌子上摆放着一些书、笔墨、一张纸和一些笔。
—— 1 —1 —。
恩阳区旅游景点

恩阳区旅游景点
恩阳区是四川省南充市下属的一个行政区,境内拥有众多美丽的
旅游景点。
以下是恩阳区的一些旅游景点介绍。
第一,香山风景区。
香山位于恩阳区西南部,是一个以山水风景
为主题的旅游胜地。
这里山势奇峰峭壁,景色优美,是徒步旅行和登
山爱好者的天堂。
登顶后可俯瞰整个恩阳区的壮丽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第二,仁和叠泉景区。
仁和叠泉位于恩阳区北部,是一个以瀑布
为主的景区。
这里瀑布众多,形态各异,其中最著名的有仁和瀑布、
四色瀑布等,每个瀑布都各具特色。
叠泉之中,水声潺潺,给人一种
宁静与放松的感觉。
第三,石坝山国家森林公园。
石坝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恩阳区东部,是一个以自然景观和森林生态为主题的旅游胜地。
这里森林茂密,植被种类繁多,是野外探险和自然观赏的好地方。
公园内还有丰富的
动植物资源,吸引了许多生物学爱好者前来探索。
第四,双龙湖风景名胜区。
双龙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恩阳区南部,
是一个以湖泊和湿地为主题的旅游胜地。
这里湖水清澈,水草丰茂,
居住着许多珍稀鸟类,是鸟类观赏和摄影的好去处。
此外,景区内还
有动态水幕秀等表演,为游客带来愉悦的观赏体验。
以上就是恩阳区的一些旅游景点介绍,这些景点各具特色,是游
客探索恩阳区自然美景的好地方。
恩阳区综合交通规划汇报

一、规划背景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国家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
一、规划背景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划分“11+3”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巴中全域
一、规划背景
十八大精神 扶贫开发
3590 36
3463 91 68 220 11.8 1
四、规划布局方案
运输枢纽
一般干线网络 主干网络
一个 网络
综合交通衔接 支线网络系统
综合
交通运输体系
一个
一个
系统
平台
运输服务系统
支持保障平台
四、规划布局方案
综合 交通 基础 设施 网络
主干网络 一般干线交通网 枢纽站场体系 综合交通衔接系统 支线网络系统
0
恩阳区
7001
四川省
人均GDP(元)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30%
8755
恩阳区
29579
四川省
二、发展基础及形势需求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2.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基础薄弱
第三产业 37%
第一产业 42%
第二产业 21%
工业处于初级阶段
第一产业比重大 传统农业地区
三、发展目标
现状
1. 综合交通网里程 其中:铁路总里程 公路总里程 航道总里程
2. 高速公路里程 3. 国省干线里程 4. 二级以上公路比重 5、综合客运枢纽
公里 公里 公里 公里 公里 公里
% 个
2637 0
2546 91 37 64 4.16 0
巴中各县发展情况汇报

巴中各县发展情况汇报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是川东北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也是川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巴中市下辖五个县,分别是巴州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和恩阳区。
各县的发展情况汇报如下:巴州区是巴中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巴中市的市辖区。
近年来,巴州区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旅游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城市建设方面,巴州区加大了对市政基础设施的投入,城市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
产业发展方面,巴州区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方面,巴州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通江县位于巴中市的西北部,是巴中市的重要生态屏障区和重要的农业基地。
近年来,通江县在生态保护、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生态保护方面,通江县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全县森林覆盖率和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农业发展方面,通江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
乡村振兴方面,通江县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发展,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南江县位于巴中市的东北部,是巴中市的重要工业基地和重要的农业基地。
近年来,南江县在工业发展、农业发展、城乡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工业发展方面,南江县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工业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农业发展方面,南江县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
城乡建设方面,南江县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城乡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
平昌县位于巴中市的南部,是巴中市的重要矿产资源基地和旅游胜地。
近年来,平昌县在矿产资源开发、旅游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平昌县加大了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促进了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恩阳区经济概况

恩阳区经济概况恩阳区现辖24个乡(镇)、396个行政村、41个居委会,幅员面积1156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其中农业人口54万。
2013年,储备项目267个,总投资 767 亿元。
175个项目列入《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
累计完成投资54.77 亿元。
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 42 亿元。
2013 年,巴恩快速通道完成投资2.5亿元;完成干支线路面改造67公里,新建乡镇联网路 36 公里、通村通畅公路 190 公里、新居工程配套道路 18 公里。
新增有效灌面 0.45万亩;新解决2.48 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建设森林走廊 2061.5 公里。
新建和改造农村电网 280 公里。
2013 年,全区城镇化率提高 3 个百分点。
连片扶贫开发完成投资3.89亿元。
全区建成聚居点45个、改造农村危旧房5950户,聚居农户 4150户,完成总投资20.3亿元。
扶持农村贫困人口1.16万人,贫困农民人均增收850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2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75元。
2013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妇女财政贴息贷款等3508万元,建立毕业生见习基地 4 个,实施在岗培训 1200 人、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 2170 人,新增城镇就业 4809 人,帮助 3000 余残疾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对象参保参合率达10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45%。
城乡居民住院报费48920人次,门诊统筹报销128万人次。
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700余起。
全年接待游客89.2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6.6 亿元。
引进发展金融机构 4 家,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 66.28 亿元,贷款余额达 9.69 亿元。
平职交流干部 298 名,新提拔干部 185 名,公开引进专业人才 26 名,选聘大学生村官 15 名。
从部门、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选派 437 名党员干部,挂任村(社区)第一书记,实现全覆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中市恩阳区简介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巴中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函[2013]40号 2013年1月31日)
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巴中市恩阳区。
将巴中市巴州区的恩阳、玉山、茶坝、观音井、花丛、柳林、下八庙、渔溪、青木、三河场、三汇、上八庙12个镇,石城、兴隆场、关公、三星、舞凤、双胜、群乐、万安、尹家、九镇、玉井、义兴12个乡划归恩阳区管辖。
以恩阳、玉山、茶坝、观音井、花丛、柳林、下八庙、渔溪、青木、三河场、三汇、上八庙12个镇,石城、兴隆场、关公、三星、舞凤、双胜、群乐、万安、尹家、九镇、玉井、义兴12个乡的行政区域为恩阳区的行政区域。
上述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各类机构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涉及的行政区域界线要按规定及时勘定,所需人员编制和经费由你市自行解决。
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厉行节约的规定及国家和省土地管理法规政策,加大区域资源整合力度,优化总体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新设立的恩阳区面积1000余平方千米,人口62万人。
恩阳镇位于四川省东北部,距巴中市区17千米,省道唐巴、渝巴公路横贯全境,全镇面积127.8平方千米,人口8万人,辖44个行政村、5个社区,305个社,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31万人,城镇建成区面积2.3平方千米。
199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1994年被列为四川省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2年被确定为“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 2004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国家建设部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据《巴中县志》记载,在南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公元525年)始置“义阳郡”,历史上设郡、县时间长达800余年。
1933年红军入川先后设仪阆县、恩阳县、恩阳特别市。
1962年设人民公社,1969年改为革命委员会,1980年设镇人民政府。
1993年撤区并乡建镇时,将原恩阳、司城、麻石三乡并入恩阳镇。
1997年底恢复司城乡建制。
2005年4月,撤销明扬、司城2个乡,并入恩阳镇。
恩阳区气候概况
全境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冬暖、春旱、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光照适宜,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
年平均气温17.5℃,最高气温39 ℃,最低气温-5 ℃,无霜期291 天,年平均日照1460 小时,年均降雨量1050mm。
区内秋季多雨,冬季多雾,霜、雪较少,降水时空分布差异大,夏季多伏旱,还常有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