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踩踏事件作文素材

合集下载

【案例】12·31上海踩踏事故中我们该吸取的血泪教训!

【案例】12·31上海踩踏事故中我们该吸取的血泪教训!
二、拥挤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 面;譬如听到巨大的爆炸声或枪声,或有引起人们恐慌的传 言出现,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引发踩踏。 三、人群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在激烈 的拥挤中发生踩踏。 四、人民因为好奇心驱使形成巨大的拥挤人群,最终造成无 序的人员集中而发生踩踏。 总结上述四个原因,发生踩踏事故的根本作用因素其实就两 个:一是拥挤的人群;二是人群无序运动。
对于这起事件,我们的敌人、恐怖分子也会关注。类似昆明火车站3· 8恐怖袭击、 乌鲁木齐5· 22恐怖袭击都造成了大量伤亡,那么在这种节假日巨大人流的情况下, 他们会考虑如何利用制造恐怖事件或恐怖袭击呢?这恐怕是我们各级政府和相关职 能部门应该认真、严肃考虑的严峻问题。
个人应吸取的教训: 这一惨剧,吸取教训的不仅仅是政府部门, 个人更应吸取。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是 最可贵的,不能儿戏。个人应吸取如下教训: 一、少凑热闹。 大多数人都喜欢凑热闹,这是人的天性之一。 但是,正所谓过犹不及,如果为了看热闹而 不顾个人风险,那就成玩火了。作为个人, 一旦发现公众场所人群过于拥挤,一定不要 再为了看热闹而不断拥挤,要尽最大努力主 动回避或摆脱人群,这既给自己降低风险, 也是给他人降低风险。相比个人安危,热闹、 稀罕不看也罢。热闹不看,也不会掉一根毛。
二、避开险地。 在人流聚集的地方,斜坡、高台、河边等这些地方都很危险,当这些地方人流 量过大时,一定要快速回避,不能再去参与拥挤。这些地方最容易发生踩踏或 跌落,一旦出现事故就是大事故。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要谨记在心。
三、遇事不慌。
一方面,我们应该掌握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自救常识,譬如在人流大时我们应该 保持什么样的状态可以尽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等。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在 遇到突发事件时,要保持镇静,不要慌乱。人一旦慌乱,做出的选择往往是最 错误的,特别是一旦人群出现慌乱,那整个人群的几乎所有选择都是错误的。 慌乱是正确的最大敌人之一,要坚决规避。

踩踏事件的心得体会(通用3篇)

踩踏事件的心得体会(通用3篇)

踩踏事件的心得体会(通用3篇)踩踏事件的篇112月7日晚,湖南湘乡育才中学发生一起踩踏惨剧。

当天晚自习下课后,1名女生下楼时滑倒,后面潮水般涌来的人群,一层叠一层地压了上去,导致8名学生不幸殒命,26名学生受伤(12月8日新华社)。

八朵生命之花瞬间凋零,类似校园踩踏悲剧频繁发生,而且迄今为止,尚看不出悲剧有被遏止的趋势。

20xx年9月23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丰镇市第二中学,发生学生拥挤造成楼梯护栏坍塌,事故中21名学生死亡,47名学生受伤。

就在今年11月3日上午10时许,湖南省常宁市西江小学发生踩踏事故,造成六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

25日,重庆彭水县桑柘镇中心学校又发生学生踩踏事件,造成15名学生受伤。

校园本应是我们社会中最安全的地方,是孩子快乐无忧的乌托邦。

可它为何总是逃不出死亡的阴影,真正令人揪心。

这起事件,实际上是由于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行政部门安全意识不到位造成的。

从20xx年开始,教育部便下过多次有关预防校园踩踏事件的文件。

而且所提到的措施一次比一次具体,如果学校把这些措施都落实到位,地方教育部门检查及时,这样的悲剧就不会一次次重演。

大多数学校都开展了安全教育活动,但是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这也是造成当前安全教育效果欠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小学校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时,要让学生多演练、多参与,切实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尤其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增强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切实负起责任,加强行政区域内中小学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具体办法。

每一起事故都有其“偶然”性,可当一场场事故几乎以相同情节一再上演时,这背后是否存在必然的因素。

湘乡踩踏事故中,虽然有四个楼梯口通向一层。

因为当晚下雨,52个班的学生为避雨,几乎都选择位于教学楼与学生宿舍最近的一个楼梯口,导致人流的高度聚集。

一场雨就导致学生下楼秩序大乱,教学楼的规划设计是不是需要反思?不仅是湘乡育才中学,我们所有的中小学教舍的设计,是否都把恶劣天气等偶然因素考虑进去,对学生安全做了无微不至的防护,这显然是需要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回答的问题。

描写踩踏事件的作文

描写踩踏事件的作文

描写踩踏事件的作文一提到踩踏事件,我这心里就“咯噔”一下。

那可真是一种混乱又危险得不得了的状况啊。

我记得有一次在一个大型的促销活动现场,那场面,人山人海的。

大家都像疯了一样往商场里挤,就为了抢那些所谓的特价商品。

商场的大门就那么大,可人们就像潮水一样涌过去,根本不管不顾。

前面的人被挤得东倒西歪,就像风中的小草一样。

有个小个子的大哥,那脸都被挤得变形了,眼睛瞪得老大,嘴里喊着:“别挤啦,要出人命啦!”可是后面的人就像没听见一样,还是一个劲儿地往前拱。

我看到有个大妈,本来手里还紧紧抓着她的小钱包,想进去好好血拼一场呢。

结果被这么一挤,钱包一下子就飞出去了,她想弯腰去捡,可哪有那个空间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钱包被人群踩来踩去。

她那脸上的表情啊,又着急又无奈,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我的钱啊,我的钱啊!”还有个小年轻,戴着个眼镜,那眼镜都被挤歪了,卡在鼻子上摇摇欲坠。

他一边伸手去扶眼镜,一边努力地想从人群里挣脱出来,嘴里喊着:“这都什么事儿啊,我不凑热闹了还不行嘛!”可是周围的人就像一群失控的野牛,根本停不下来。

在这混乱之中,有人摔倒了。

这一摔倒可不得了,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后面的人“哗啦”一下就跟着倒了一大片。

那些倒在地上的人可就遭罪了,被上面的人踩来踩去。

有个小姑娘摔倒的时候还“哇”地一声哭了出来,那哭声在这嘈杂的人群里显得特别凄惨。

好在商场的保安反应还算快,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人群疏散开。

等人群散开的时候,地上一片狼藉。

那些摔倒的人,有的衣服破了,有的身上还有擦伤。

那个丢钱包的大妈,好不容易在角落里找到了她那已经被踩得不成样子的钱包,打开一看,钱都不知道被挤到哪里去了。

经过这件事啊,我就想,人们有时候为了一点小便宜或者一时的冲动,就这么不管不顾地往前冲,真的是太危险了。

这踩踏事件就像一个恶魔,在人多拥挤又混乱的时候就会冒出来捣乱,大家可一定要长点儿心,在人多的地方保持冷静,可别再制造这种可怕的混乱啦。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带给我们的教训和反思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带给我们的教训和反思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带给我们的教训和反思--踩踏事件中的自我防护事件背景: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正值跨年夜活动,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进入和退出的人流对冲,致使有人摔倒,发生踩踏事故,受伤者多为女性,学生居多。

截至2015年1月6日上午11点,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已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已有29人经诊治后出院,20人继续在院治疗,重伤员减少到4人,其中1人生命体征尚不平稳,仍在全力抢救治疗中。

什么是踩踏事件?当人群拥挤时,后面的人不知道前面的情况,如潮水一样往前推,只要有一个人倒下,旁边的人就会接连被推倒,形成踩踏和挤压,从而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预防踩踏的关键尽量不去拥挤的地点或避开拥挤的人群。

容易发生踩踏事件的地点特点:空间有限,人群过度拥挤。

常见发生踩踏事件的地点:1.球场举例:1996年10月16日晚8时,危地马拉城马特奥之花体育场举行的一场世界杯足球赛预选赛。

开赛前,由于超量发售1万张球票引起场内混乱。

观众相互拥挤、踩踏,造成80多人死亡,300余人受伤。

2.商场:举例:2007年11月10日上午,重庆沙坪坝区家乐福商场内,发生一起因争抢特价食用油造成的踩踏伤亡事故。

造成3人死亡,31人受伤。

3.狭窄过道或窄桥举例:2004年2月5日,北京密云元宵灯展发生踩踏事故,37人死亡。

4.室内通道或楼梯举例:2009年12月7日,湖南省湘乡市育才学校晚自习下课,学生们在下楼梯的过程中,因一人跌倒,导致拥挤,引发踩踏事件,造成8人死亡、26人受伤。

5.酒吧、影院等举例:2013年1月27日凌晨2点30分左右,巴西南部城市圣玛利亚的一家夜总会发生火灾,造成至少252人遇难。

火灾发生当时有超过500人在酒吧内。

大部分死者是大学学生,多由于现场踩踏和窒息而死。

6.集会举例:2014年6月29日,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附近一处海滩举行的一场音乐会上发生踩踏事件,造成至少24人死亡。

防踩踏事故的作文

防踩踏事故的作文

防踩踏事故的作文篇一:防踩踏事故的作文三月二十八日,我们学校利用晨会课的时间组织全体师生举行了一次防踩踏安全疏散演练。

早上8点15分,学校演练开始。

负责学校安全工作的黄校长利用广播向全校师生发出全体学生撤离到操场的指令,听到广播,我们的老师迅速到达自己指定位置协助我们有序撤出教学楼。

在撤出过程中,同学们都能够做到有序、互让、迅速。

发现楼梯转角处有班级在撤离,老师喊停之后,同学之间也能够相互间传递暂停信号,并且安静在原地等待。

楼梯转角的疏导老师也能够指挥学生快速通过。

整个过程从发出撤离指令到全体同学安全到达指定地点总共用时两分半钟。

最后黄校长对整个演练活动进行总结,表扬做得好的地方,同时也对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同学们时刻牢记安全之事。

通过这样的演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安全撤离、防止踩踏的基本要求及要领,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做到警钟常鸣,防患于未然。

篇二:防踩踏事故的作文学校是我们每天生活、学习的地方,每天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校园的安全隐患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安全,所以校园安全至关重要。

每年三月份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月。

近年来,各种校园意外事故频繁发生。

2010年29日中午12时许,正是学校课间操时间。

孩子们从楼上冲下准备到校园做课间操,在二楼至一楼左侧楼梯口处,一名走在前面的女生因鞋子被人踩脱,蹲下身子提鞋时,后面的孩子蜂拥而来,造成踩踏事件发生,当时正在这里值班的老师准备奋力拉起倒地的孩子,后面的孩子不知前面发生的事情,还在继续拥挤,因此造成比较多的人员在这次事件中受伤。

共有123名学生被送往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救治。

阿克苏市第五小学发生这起踩踏事故,造成41名学生受伤,其中:轻伤34人,重伤6人,病危1人。

同学们,这些可怕的踩踏事件已经给了我们一个警醒,那么在学校里,怎样防止踩踏事件的发生?当我们面对踩踏事故时,应该怎么做才能保证自身安全?1、在楼梯通道内,上下楼梯都应该举止保持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打闹、不故意怪叫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踩踏事件作文

踩踏事件作文

踩踏事件作文篇一:2015新作文素材:论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故2015新作文素材:论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故上海外滩事件已6天了,以下是一段来自美国朋友的评论,我想值得我们大家去思考!【论外滩拥挤踩踏事故】现场大多数是青年学生,有的想上,有的想下,有的撒票票,有的哄抢。

这是教育的积累,国民文明心态的积累。

须知,平时电梯上的一次谦让,门口出入时的一次避让,上下车时的一次排队,都是没意义的吗?就是积累。

想起911事件中,数千人秩序井然地从大楼中步行撤出,没有踩踏!减少了许多伤亡。

甚至还给消防员留出一侧的救援通道。

这不是虚伪的秩序,这就是文明的积累。

一个人的公民素质不是体现在对命令的表面服从上,而是体现在对自我和他人的尊重上、体现在对事物的独立判断和理性处理上,体现在公共场合应有的克制和谦让上。

我接棒:无论我在哪里,我都愿意遵守公共秩序,不随手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大声说话;开车礼让行人,不急按喇叭,对面来车不开远光灯;任何场合都会遵守秩序排队办事;上下楼梯、电梯靠右边,尊老爱幼;友好微笑!如果您也愿意,请复制这条公益信息,2015 ,提高国民素质从我做起,从您做起,从我们自己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

不学外滩!请接棒!篇二:昆明明通小学踩踏事件心得体会2昆明明通小学踩踏事件心得体会中心完小陈贵祖悲剧,有很多时候是可以避免的,为什么悲剧总是在不断地上演?暴露出的不仅仅是安全隐患,更暴露出一些人员和部门在思想意识上和管理上的疏漏和不到位。

9.26昆明明通小学的踩踏事件再一次揭示出我们的所谓意想不到的悲剧又发生了。

从新闻披露的一些内容我们得知,小学生午睡休息的地方其上下楼梯很窄,宽度为一米多一些,不巧又被人在过道上放置了一块大海绵,结果被一涌而下的学生拽倒,从而导致海绵垫将学生覆盖,以及随后涌来学生纷纷踩踏,导致六人死亡;同时,新闻报告了每个班午睡的孩子有四十、五十个,尽管有的报道还说了每个班都有一个老师负责管理,这似乎也表明了教师不存在责任的问题。

踩踏事件心得体会

踩踏事件心得体会

踩踏事件心得体会最近,一起发生在上海外滩的踩踏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起事件造成了多人死亡和伤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惊和悲痛。

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我也深受此次事件的影响,同时也对此次事件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此次踩踏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再次意识到了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在人群聚集的场所,如商场、车站、景区等,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自身安全。

特别是在人流高峰期,更要注意自己的行动,避免发生踩踏等意外事件。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于安全知识的学习,了解如何在危险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

例如,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如何进行心肺复苏等,这些知识在关键时刻可能会救人一命。

社会责任的担当此次踩踏事件的发生,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在事件发生后,许多人自发地前往现场帮助伤者,这种行为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温暖。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社会责任。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时刻关注身边的人,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只有每个人都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才能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政府管理的重要性此次踩踏事件的发生,也让我们看到了政府管理的重要性。

在事件发生后,政府及时采取了措施,组织救援和处理善后事宜。

这种及时、有效的管理方式,为事件的处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政府管理的重要性。

政府应该加强对于公共场所的管理,加强对于人流、车流等的管控,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只有政府管理得当,才能让社会更加稳定、有序。

总结此次踩踏事件的发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安全意识、社会责任和政府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身边的人,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于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只有每个人都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政府管理得当,才能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上海踩踏事件给我们的启示初中作文

上海踩踏事件给我们的启示初中作文

【导语】写作能力是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踩踏事件给我们的启示初中作文》是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踩踏事件给我们的启示初中作文新年的第一天,看到这报道,心中无比的沉重。

12月31日晚上,上海外滩发生踩踏事件,造成36死47伤,死伤者多数都是在校大学生。

这不经引起我的深思,在上海这个国际性的大都市,怎么会发生这样事。

上海的安保可是经过2010年世博会的考验的啊。

这几天看了相关的报道,12月31日估计大家都是去外滩迎接新年吧,听说上海外滩有绚丽的烟花表演,在万国建筑还有3D投影、还有即将在元旦启用的上海中心大厦。

许多游客都是慕名而去的。

上海又是一个国家性的大都市,加上上海外滩,非节假日就人满为患,更何况像元旦这个的重大的节假了。

我觉得大家的素质还亟待提高。

看到新闻中,人们都是人挤人涌向陈毅广场,在上台阶的时候,上行的游客与下行的游客发生了冲突。

当时的情形,本来就很拥挤了,上下行的游客还在相互冲击对方的人流,造成有人倒下被踩。

人群中的救喊声被当时人们的喜悦所掩盖,人们都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看到当时的情景,不禁想到我们挤公交车的情景。

人们都是一窝蜂的,向公交车门挤去,这样的事和上海踩踏的事件有什么区别。

同样存在安全隐患,只是我们比较幸运,没人摔倒而已。

其实个人觉得,游客们排成队伍,依次有序的走上陈毅广场,远远比一窝蜂挤要快。

我们还需要一点耐心,前方发生拥堵,如果可以是不是应该停下脚步驻足等待一会儿。

如果每个人都是这么想,应该可以避免这样的事件。

不过通过当时的视频,还是有人在指挥人群后退。

不得不要为这些好人点个赞。

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能让情况不再加剧,也为后期救援提供方便。

我们都缺少忧患意识,虽然元旦期间,上海加强安保力度,几乎做到了武警5米一岗,但是还是发生这样的事。

大家都觉得踩踏离自己很遥远,不会也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生命的名义反思上海踩踏事件-安全作文素材时间凝固在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上海外滩观景台发生拥挤踩踏事件,36人死亡,40多人受伤。

罹难者满怀对生活的憧憬,却未能迎来新年的钟声。

惨烈的悲剧令人扼腕至痛,深刻的教训必须认真汲取。

保障大型公共活动安全,首先要求有关部门事先进行科学细致的预判预警。

对参加活动的人数、聚集规模应作出充分的估计,对人流数量、行进路线、疏散路线进行有效调控,对正常情况下的警力保障作出充分部署,对一旦发生人群异动、拥挤踩踏等事件的应急处突,更须作出周密的安排,包括事先进行实战演练,确保紧急时刻能控制局面,救急救人。

这次上海踩踏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置表明,之前有关部门的预判预警工作存在着不小的疏漏,导致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排除,安全预警未能及时发出,进而导致风险不断积累,最终酿成大祸。

官方消息中多次提到,这是群众自发参与的跨年夜欢庆活动中发生的踩踏事件。

“自发”之说当然是实情,因为往年官方对跨年夜活动有更多的组织协调,今年群众自发参与的比重有所加大,但官方减少对公共活动的直接参与,并不意味着在保障公共安全方面的工作和责任可以随之减少。

恰恰相反,鉴于今年群众参与环节更多、参与程度更深的新情况,有关部门在公共安全保障上面临的工作难度更大,责任和压力也骤然加重,因此更是须臾不可松懈,不容有丝毫草率马虎。

仿佛就在一瞬间,悲剧突如其来,悲剧并非毫无征兆,却未能引起及时的警惕。

一边是外滩观景台上的人急于向下回到陈毅广场,一边是陈毅广场上的人急于往上登上观景台,其中有人高声起哄,有人用力推搡旁人,直到两股人流发生对冲,都没有警察和保安人员维持秩序、劝阻疏导。

踩踏事件发生后,尽管紧急增调500名警察赶赴现场,但相对严重混乱的局面已是力不从心,有关方面在公共安全教育上的欠缺,公共活动预判预警的粗疏,以及应急处置的迟滞均暴露无遗。

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综合治理体系,保障公共活动安全的责任和压力,不能全部集中于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和个人也要参与治理并分担责任。

此次上海踩踏事件起于细小的诱因,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一些市民、游客的个人素质和文明素养存在“短板”,在公共生活中缺乏基本的规则意识、秩序观念,缺乏克制忍让、协商合作以及与他人和环境和谐共处的自觉,认知和抵御风险、自救和他救等多方面能力都亟待提高。

从1987年上海黄浦江踩踏事件(致66人死亡),到2004年北京密云彩虹桥踩踏事件(致37人死亡),再到这次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类似的场景已不陌生,“汲取教训”、“举一反三”之类言辞也没少说,然而悲剧还是一次次令人痛心地发生了。

事故发生后,当务之急要尽全力救人、妥当善后,在处置及善后过程中要将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但是,本着对事实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认真调查事故真相,反思事故原因,依法严格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这些工作也不能有任何耽误和含糊。

逝者长已矣,生者当有为。

以生命的名义反思上海踩踏事件,我们还有大量艰苦的工作要做,还要担负沉重责任继续走下去。

另一种解读:我认为,导致这次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们爱“凑热闹”以及在“凑热闹”的过程中的“争”----也就是“争先恐后”的心理所导致的。

看看这些年的黄金周,大家都“争”着往景点扎堆;高速公路或街道开车的、骑车的都在“争”,甚至连应急车道都不放过;排队买票也在“争”;公共汽车“争”座位;就连平时生活中,去饭馆、的商场也在“争”……这些年来,“能做鸡头,不做凤尾”、“执输行头,残过败家”(广东话吃亏比败家还糟糕的意思),“争”,好像成了普遍的文化。

事实上,近年来由于“争”而导致的血的教训也时有发生,例如由于抢道导致的车祸等等。

我认为,如果我们大家都多讲点秩序,多讲点规则,小“争”点,或许这类的事故就不会发生,我们的社会会更和谐!当今浮躁的社会,我们太需要老子 ----- 平和、宽容、自然的“为而不争”的处事态度!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本次事件出现的“后退哥”们,多方信息显示,正是他们,事发时现场齐声喊出“后退!”“后退!”,正是因为他们的冷静与作为------“为而不争”避免了更大的伤亡,感谢他们!愿死者安息!【学生作品】不用取消来“解决”又是一年这个正月,元宵节如约而至。

我本想趁今年开学较晚,去赏了花灯,看了舞龙,却被父母告知的一个消息打破所有年头,他们说今年瑞安政府出于安全考虑将叫停”曹村大型灯会“。

一场热闹的活动这样被取消,每个人心中都生出些许不满。

回忆往年灯会的热闹景象,今年显得如此落寞冷清。

曹村至今已有八百年的历史,更成为温州“申遗”的宝贵项目。

如此被取消,不免可惜,可取消原因是令每一个人无法忽视、无法反驳的安全问题。

毕竟这一年来,发生的不少大大小小的踩踏事件。

想起上海2014年12月31日晚上那场踩踏事件,至今都令人心有余悸。

因为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的市民游客过多,当广场进入与退出的人流对冲时,有人意外摔倒,导致的惨剧的发生。

这场事故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伤者大多数是学生。

这是件多么令人痛心惋惜的事。

这不禁令人们反思,究竟问题出在哪?社会上的呼声大都把问题集中在政府应急预案、现场安保措施、公共安全教育、个人应急避险能力等等。

可是,人们在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叫停大型群众活动。

我了解到,上海外滩事故发生以后,对于当时上海正在开展或即将开展的大型活动被紧急叫停,其中还包括已举办二十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豫园灯会。

诸如此类的,不少超市取消了促销活动,原定1月17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林俊杰演唱会被叫停。

这样看来,这种“解决方法”未免有因噎废食之嫌,根本无法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同时,没还让我们错失了许多机会。

“元宵灯会”、“豫园灯会”这样有价值、有传承意义的活动被叫停,不仅令传统文化传承受到阻碍,还使传统的节日变了味道,再无往年的欢乐,这种做法是治标不治本的。

当事情发生后,人们把舆论的矛头指向政府,政府便出此下策。

但每个人在遇到这件事时,谁又无则一身轻呢?可人总会把错误怪在别人身上,这便是人性的弱点吧,怎么都发现不了自身的缺点。

悲剧的酿成是每个人所不愿意的,但想从本质上避免悲剧,难道只要政府准备一系列应急预案就好了吗?只要现场保安措施做足就行了吗?只要加大公共教育就可以了吗?这当然不够,也更不是叫停活动。

我想,只有每一个人认识到公共秩序的重要,公共安全的重要,然后遵守公共秩序,有条不紊地。

不只想着自己,也要考虑别人,这样事故的发生率会大大降低。

如果每个人能把自己做好,也就不存在一些极端的“解决”方式了。

传统的活动以后还是要举行,大型的活动不再被叫停,所以,每个人肩上都抗起自己那份责任吧,不用取消来“解决”。

【新材料作文一】1、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星星(雷抒雁)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联想或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不少于800字。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提炼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这句名言表达形象,意义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请结合这句名言,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炼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