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踩踏事故原因与分析

合集下载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
导语:2014年12月31日晚23时35分许,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

1、事故原因
对踩踏事件的还原、分析中,最有可能有两种原因。

一、是观景台上“有的想下,有的想上,形成对撞。

”另一个就是所谓的“撒钱事件”。

2、伤亡情况
到目前为止,已有36人死亡,49人受伤。

死者多为年轻人,且大部分是女性。

3、事故善后
按照有关规定和先例进行赔偿。

相关事例:2014年9月26日,云南昆明眀通小学发生踩踏事故,每名因事故不幸生亡的学生,家属最少可得80万赔偿金。

4、事故追责
对于造成重大特大损失的,给与相关责任人行政处分;对于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主要原因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主要原因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主要原因官方:预警不力、应对措施不当是外滩踩踏事件主因上海官方今日发布“12·31”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

报告对此次事件作出原因分析,报告称事发当晚预警不力、应对措施不当,是这起拥挤踩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原因分析如下:对事发当晚外滩风景区特别是陈毅广场人员聚集的情况,黄浦区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思想麻痹,严重缺乏公共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对重点公共场所可能存在的大量人员聚集风险未作评估,预防和应对准备严重缺失,事发当晚预警不力、应对措施不当,是这起拥挤踩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对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风险未作评估大量市民游客认为外滩风景区仍会举办新年倒计时活动,南京路商业街和黄浦江对岸的上海中心、东方明珠等举办的相关活动吸引了部分市民游客专门至此观看。

对此,黄浦区政府在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时,未对可能的人员聚集安全风险予以高度重视,没有进行评估,缺乏应有认知,导致判断失误。

(二)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信息宣传严重不到位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后,主办单位应当提前向社会充分告知活动信息。

但是,直至12月30日,黄浦区旅游局才对外正式发布了新年倒计时活动信息,对“外滩”与“外滩源”的区别没有特别提醒和广泛宣传,信息公告不及时、不到位、不充分。

(三)预防准备严重缺失黄浦公安分局未按照黄浦区政府常务会议要求,在编制的新年倒计时活动安全保卫工作方案中,仅对外滩源新年倒计时活动进行了安全评估,未对外滩风景区安全风险进行专门评估。

黄浦公安分局仅会同黄浦区市政委等有关部门在外滩风景区及南京路沿线布置了350名民警、108名城市管理和辅助人员、100名武警,安保人员配置严重不足。

(四)对监测人员流量变化情况未及时研判、预警,未发布提示信息12月31日20时至事件发生时,外滩风景区人员流量呈上升趋势。

黄浦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未严格落实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每半小时上报人员流量监测情况的工作要求,也未及时向黄浦区委区政府总值班室报告。

外滩重大踩踏事故发生机理分析

外滩重大踩踏事故发生机理分析

外滩重大踩踏事故发生机理分析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重大踩踏事故回顾 (1)2.2关于重大踩踏事故发生机理的研究综述 (3)3 外滩重大踩踏事故发生机理 (4)3.1初始事件 (4)3.2信息知晓情况 (4)3.3现场滞留 (6)3.4是否拥挤(突发性事件)踩踏 (7)3.5救援力量是否及时 (9)4 反思 (9)4.1借鉴国外经验 (9)4.2 上海的具体建议 (10)1 研究背景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正值跨年夜活动,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进入和退出的人流对冲,致使有人摔倒,发生踩踏事故,受伤者多为女性,学生居多。

截至2015年1月2日16时,短短21分钟的时间,踩踏事故共造成36人死亡,平均每分钟带走1.7个生命,49人受伤。

2 文献综述2.1重大踩踏事故回顾2010年11月23日金边踩踏事件已造成349人死亡。

11月23日,警察在柬埔寨首都金边钻石岛的一座桥上查看成百的遗落鞋物。

近年全球发生的重大踩踏事件:2010年10月24日,肯尼亚发生体育场踩踏事件造成7人丧生,数十人受伤。

2010年7月24日,德国杜伊斯堡市“爱的大游行”电子音乐狂欢节发生踩踏,致21人死亡,大约500人受伤。

2010年2月4日,印度北方邦一座寺庙发生踩踏事件,66人死亡,40人受伤,死伤者多为妇女儿童。

2008年9月30日,印度拉贾斯坦邦一座神庙发生踩踏事件,至少147人死亡、55人受伤。

2008年8月3日,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比拉斯布尔地区著名神庙奈纳德维庙发生踩踏事件,造成至少145人死亡,100多人受伤。

2006年9月12日,也门总统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在南部伊卜省一座体育场举行竞选集会时,现场发生踩踏事件,至少51人死亡。

2006年2月4日,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一座体育场外发生踩踏事件,71人死亡,起因是人群拥入体育场参加电视台组织的一档有奖游戏节目。

上海踩踏事故原因与分析课件(1)

上海踩踏事故原因与分析课件(1)
重不足(500警 力维持30万人)
事发当晚未封路 限行(往年执行
该措施)
安保力量投入同 比减少(不到同 期1200人的一半)
无人流总数控制 措施(去年有四
道防线)应急管理不 到位应急设施足应急预案针对性 不强
无交通限行措施 (去年限行)
应急响应时间长
6
五、踩踏事故统计与分析
9
六、自我防护措施
3、管控不到位 官方没有组织活动 政府层面错估形势 交通未管控 分段疏导人流措施未到位。
30万人流基本处于自由流动状态 4
三、原因分析-简介原因
调整未告知 连续举办三年 的外滩跨年灯 光秀突然改在 外滩源举办、 众多不知情的 游客仍涌向外 滩
5
三、原因分析-管理原因
安保力量不 无交通管制

措施
人流总量估计严
一、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简介
2014年12月31号晚,上海外滩陈毅 广场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36人死 亡49人受伤的惨剧
14年的最后一天,在迎接新年 的伊始,如此惨剧敲响了安全 警钟;怎样才能避免踩踏,如 果遇到如何安全逃生?
希望永远用不到…… 但你一定要知道!!
1
一、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简介
死亡36人 伤亡情况
受伤49人
最大36岁,最小16岁 平均年龄22岁
男10人 女26人 重伤13人 轻伤36人
2
二、事故影响
事故现场惨烈、领导高度重视、后果影响恶劣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上海市全力以赴救治伤 员,加强安全措施,确保节日期间民众生命财产安 全,做好各项善后工作,抓紧调差事故原因,深刻 汲取教训。
➢李克强总理批示:要千方百计减少人员伤亡。
4.如果自己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紧扣在脖 子后面,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踩踏事故案例

踩踏事故案例

踩踏事故案例踩踏事故是一种常见的群体性安全事件,通常发生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演唱会、体育赛事、节日庆典等。

这类事故往往由于人群拥挤、秩序混乱、安全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引发,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踩踏事故的案例,以期引起人们对群体安全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上海外滩踩踏事故。

2014年12月31日夜,上海外滩迎来了大批游客和市民前来观赏跨年烟火秀。

由于人流拥挤、道路狭窄,加之当时天气寒冷,导致人群挤压加剧。

在等待烟火秀开始的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人群踩踏事故,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

这场悲剧震惊了全国,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群体安全的关注和反思。

案例二,印度邦纳拉踩踏事故。

2013年10月13日,印度邦纳拉市的一座庙宇举行了传统的宗教节日庆典,吸引了大量信徒前来朝拜。

在室内人群拥挤的情况下,突然发生了踩踏事故,造成了至少115人死亡、更多人受伤的惨剧。

据报道,这场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室内通道狭窄、安全出口不畅、人群控制不当等原因所致。

案例三,美国辛辛那提音乐节踩踏事故。

2019年6月,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音乐节上,发生了一起踩踏事故,导致了至少8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当时人群拥挤在音乐节现场,突然发生了恐慌性的踩踏,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

调查显示,安保措施不力、人员管理混乱等因素是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以上这些案例都是因为人群密集、秩序混乱、安全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的踩踏事故,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和损失。

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我们需要加强对群体安全的重视,加强对人员流动的管理和控制,完善场所的安全设施和疏散通道,提高人们对于紧急情况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踩踏事故的发生,确保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上海踩踏事件反映出的管理问题

上海踩踏事件反映出的管理问题

上海踩踏事件反映出的管理问题元旦本来是喜庆的日子,结果2014年12月31日晚上,在等待新年的钟声的前几分钟,上海陈毅广场发生了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给2015年的新年蒙上了一层阴影。

悲剧的发生值得我们深刻思考,有可能成为2015年公务员考试面试的考查热点。

下面华智小编就此事件作一下粗浅的分析,供各位考生参考。

一、发生原因:1、整个事件前后缺乏预见性。

这次上海的元旦守岁,一下子来这多人,整个主办方没有预见性。

据说在燃放观景台买票,2000多张票,而现场出现这么多人,主办方竟然对要来临的危险毫不察觉。

2、事件发生生前缺乏应变性。

当出现很多人拥挤不堪的时候,现场缺少应变性。

警察提出不要挤了,竟然能够笑场,真是奇怪的事情。

3、燃放爆竹缺少配套管理。

这么大的活动前后的没有强有力的配套措施,现在政府部门各管一摊,缺少内部协调,自然结果令人扼腕。

二、反映的管理问题1、管理体制有问题。

整个过程缺少整体控制,放任自流。

现场去哪里真空。

先不说问题怎么出现的。

就是结果出现以后,政府领导重视。

书记、市场亲自去,反映出中国的权力集中现象渗透到各个细胞。

为什么需要领导去,因为需要领导指示,为什么需要领导指示,因为领导出面容易调动资源。

这是典型人治现象,,没有合理的极致保证。

2、在事件过程中,现场人员设备不错,资源不足,权利不足。

不能够控制局面。

当然这种现象在国外很难出现,一方面国泰很难出现这么多人集中。

另一方面从国外的情况看,很多时候主办方拥有巨大的权利,不象中国只有领导重视,才能调动资源。

3、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大系统管理和风险控制是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问题。

现在只是流行大数据,而更应该流行的大系统理论非常缺乏,这是中国独有的现象。

三、深层次的思考这种事情发生从深层次来看,1、反映出中国的节日还没有形成过节模式。

特别对在富裕起来的国人。

中国现在基本是节假日要出去,到哪都是人山人海。

到国外是东西一抢而空,气势真的惊人。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案例分析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案例分析

至少36人死亡
造成109人死亡,受伤者达 100余人 33人死亡
国内踩踏事件
$
时间 2001年4月8日 2004年2月5日 2009年12月7日 2014年9月26日
事件 陕西省华阴市玉泉院赶庙 会 北京市密云县举办迎春灯 展 湖南省湘乡市育才学校晚 自习下课 昆明市盘龙区明通小学发 生踩踏事故
伤亡情况 16人死亡,6人受伤 37人死亡,37人受伤 8人死亡、26人受伤 6名学生遇难,26名学生 受伤
类型的恶性踩踏事
件59起。
人在事故中丧生,
310人受伤。
国际踩踏事件
时间 2001年7月21日 2003年2月17日 2009年3月29日 2010年7月24日 2010年11月22日 事件 日本兵库县明石市举行了夏季烟火 大会 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E2夜总会 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举行的世 界杯和非洲国家杯预选赛 德国西部城市杜伊斯堡在举行“爱的 大游行”电子音乐狂欢节 柬埔寨首都金边钻石岛一座斜拉桥 在送水节欢庆活动
要根据活动现场的大小和集会 人数预留一个或数个疏散区。
任何集会都要设置一条应急通道,确 保该通道时刻畅通。
3. 将警察机动力量隐蔽在胡同里,警力内外配合
• 根据参加集会的人数和集会的性质确定执勤警察的人数,像足球比赛 、民俗集会、宗教活动等就要多部署警力。 • 集会现场和外围一定要部署警察机动力量,这些警察在某一地点戒备 待命,一旦发生拥挤踩踏事件立刻到达现场处置,这样,就不存在警 察无法进入踩踏现场的情况。
换地点后安排警力不足, 并且未进入核心区 官方未启动任何 紧急预案 地形原因
地形分析
$
民众悼念
$
媒体反馈
$
事件问责
事发21天才公布调查结果并问 责,是否太迟?

火灾踩踏事件案例分析总结

火灾踩踏事件案例分析总结

火灾踩踏事件案例分析总结近年来,火灾踩踏事件时有发生,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和损失。

本文将从历史案例中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导致火灾踩踏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以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一、背景介绍近年来,全球各地相继发生了多起火灾踩踏事件。

这些事故通常发生在人数庞大、场地狭小且缺乏有效安全措施的场所,如音乐会、足球比赛等公共集会活动。

由于缺乏合理的安全管理和紧急撤离机制,当火灾爆发或其他突发情况出现时,人群往往无法迅速而有序地撤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二、原因分析1. 缺乏预防意识:主办方对于火灾及相关危险性未引起足够重视,没有采取必要的事前准备措施。

2. 安全设施不足:一些场所缺乏必要的消防设备和应急疏散通道,导致火灾发生后无法及时控制或逃生。

3. 人员管理失控:主办方未能有效监管人员进出场地的数量和流动方向,导致拥挤局面加剧与踩踏情况的发生。

4. 应急预案不完善:对于突发情况,缺乏明确详细的应急预案和组织机制,使得指挥与响应混乱无序。

三、悲剧案例分析1. “上海外滩Stampede”事件该事件于2014年12月31日晚在中国上海外滩迎接新年活动中发生。

由于节日期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外滩区域观看烟花表演,活动现场爆发贫氧性物质泄漏以及扩散惊慌事态,最终造成36人死亡。

分析:该事件暴露了被动式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不足之问题。

主办方缺乏有效监管和事前准备,在人员集结过程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2. “乌鲁木齐南站火灾踩踏”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中国乌鲁木齐南站,2014年5月车站内发生火灾,由于安全设施不完善和人员管理失控,踩踏事件造成了8人死亡、多人受伤。

分析:该事件彰显了场地安全设备缺失及对人员流动管控不当的问题。

主办方没有提供足够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并未有效引导和分流人群,从而导致严重后果。

四、防范措施与建议为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应对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明确严格的场所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消防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正书记强调:要深刻吸取教训,切实落实到行 动上,针对薄弱环节和短板,一个一个认真梳理, 一件一件细致解决,全面提高工作标准,果断采取 更加严格的措施。
3
三、原因分析-直接原因
1、人多是主因 当晚外滩地区人流量接近30万,往年不到20万。 2、现场无秩序 陈毅观景台上下的人流对冲-下面的人想登台,上面的人想 下台,在狭窄的台阶处形成激烈对冲 3、管控不到位 官方没有组织活动 政府层面错估形势 交通未管控 分段疏导人流措施未到位。
拥挤人群中的自我保护动作
不慎倒地时的自我保护动作
10
六、应对措施
11
12
一、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简介
2014年12月31号晚,上海外滩陈毅 广场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36人死 亡49人受伤的惨剧
14年的最后一天,在迎接新年 的伊始,如此惨剧敲响了安全 警钟;怎样才能避免踩踏,如 果遇到如何安全逃生? 希望永远用不到…… 但你一定要知道!!
1

应急管理不 到位
应急设施不足
安保力量投入同 比减少(不到同 期1200人的一半)
无人流总数控制 措施(去年有四 道防线)
应急预案针对性 不强
无交通限行措施 (去年限行)
应急响应时间长
6
四、相关知识
7
四、相关知识
8
五、踩踏事故统计与分析
9
六、自我防护措施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 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2.出现拥挤时一定要镇定,不能慌张,脚下要敏感些,行走更要谨慎,千万不 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 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如果自己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紧扣在 脖子后面,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30万人流基本处于自由流动状态
4
三、原因分析-简介原因
调整未告知 连续举办三年 的外滩跨年灯 光秀突然改在 外滩源举办、 众多不知情的 游客仍涌向外 滩
5
三、原因分析-管理原因
安保力量不 足
人流总量估计严 重不足(500警 力维持30万人)
无交通管制 措施
事发当晚未封路 限行(往年执行 该措施)
伤亡情况
重伤13人 受伤49人 轻伤36人
最大36岁,最小16岁 平均年龄22岁
2
二、事故影响
事故现场惨烈、领导高度重视、后果影响恶劣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上海市全力以赴救治伤 员,加强安全措施,确保节日期间民众生命财产安 全,做好各项善后工作,抓紧调差事故原因,深刻 汲取教训。
李克强总理批示:要千方百计减少人员伤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