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的反思”
上海踩踏事故的自我反思

形成原因分析
2
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信息宣传严重不到位
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后,主办单位应当提前向社会充分告知活动信息。但是,直 至12月30日,黄浦区旅游局才对外正式发布了新年倒计时活动信息,对“外滩” 与“外滩源”的区别没有特别提醒和广泛宣传,信息公告不及时、不到位、不充 分。
形成原因分析
3
预防准备严重缺失
上海外滩踩踏 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
12
加强自我公民素养,形成良好公共秩序
不是椋鸟,拥有效组织大规模有序运动的能力
自我反思
加强自我救护技能的学习
有些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现场急救而遇难 中央台也通过视频进行了知识普及
可更重要的是会做,也就是技能
自我反思
提 高 安 全 知 识 的 学 习
识别存 在的安 全隐患
形成原因分析
4
对监测人员流量变化情况未及时研判、预警,未发布提示信息
12月31日20时至事件发生时,外滩风景区人员流量呈上升趋势。黄浦公安分局指挥中 心未严格落实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每半小时上报人员流量监测情况的工作要求,也未 及时向黄浦区委区政府总值班室报告。黄浦公安分局对各时段人员流量快速递增的变动 情况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未报请黄浦区政府发布预警,控制事态发展。对上海市公安 局多次提醒的形势研判要求,未作响应。
形成原因分析
5
应对处置不当
针对事发当晚持续增加的人员流量,在现场现有警力配备明显不足的情况下,黄 浦公安分局只对警力部署作了部分调整,没有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一直未向黄浦 区政府和上海市公安局报告,未向上海市公安局提出增援需求,也未落实上海市 公安局相关指令,处置措施不当。上海市公安局对黄浦公安分局处置措施不当指 导监督不到位。黄浦区政府未及时向市政府报送事件信息。
上海外滩踩踏灾难教训与思考

上海外滩踩踏灾难教训与思考上海外滩跨年夜踩踏灾难悲剧,给这个新年带来了沉重的悲伤,几十条鲜活的年轻生命不幸蒙难,也使这些蒙难者的家庭与亲人陷入巨大的悲痛与哀伤。
上海外滩跨年夜踩踏灾难悲剧,也给我们以沉痛教训与深刻思考。
教训与思考之一。
各级政府、各级领导,以及各级安保部门,务必从上海外滩跨年夜踩踏灾难悲剧中汲取惨痛教训,务必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前瞻意识、公共安全意识,将人民生命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切不可麻痹大意。
对节日期间、公共场合、重大集体活动公共安全工作,要有前瞻意识,充分考虑到可能的意外风险。
对一些有重大风险与安全隐患的活动,则应该坚决制止和叫停,切不可麻痹大意,忽视乃至罔顾社会公共安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要防患于未然,要有科学、具体、细致的紧急处置预案,落实到每一个环节。
教训与思考之二。
商家各种商业活动,切不可只顾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利益与公共安全工作。
政府相关部门对商家商业活动要加强监督管理,并建立严格的报批审查制度,切不可放任自流。
据新闻,今年新年夜,北京一家商业原定的大型活动,因考虑到参见人数众多,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果断取消了活动,这是对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表现,值得其他商家学习。
教训与思考之三。
政府要有科学、周密、严谨的应急救护处置预案,将责任与措施落实到方方面面具体单位与人员,一旦发生意外灾难,务必保证高效率地救治工作,避免延误救护生命与次生灾难发生。
教训与思考之四。
不论是节日期间还是平时,人们最好少趁热闹,少去那些人口稠密众多的公共场合,老年人、女性尤其要注意少去热闹处,更不要带小孩去热闹处。
如果出现意外危险,老年人体弱、反应慢;女性与小孩心理与生理比较脆弱,自我保护能力更差,危险与风险可能性会更多一些。
这次上海外滩踩踏灾难悲剧,死难者与受伤者便多是女性。
教训与思考之五。
如果遭遇踩踏事件,务必紧急避险,注意自我保护。
要尽可能的保持清醒与镇定,避免过于惊慌失措,处置失当,丧失宝贵的事件;根据这方面的教训,发生踩踏事件时,切忌弯腰和掉落的东西,再重要的东西也不要捡,此际保护生命是第一位的;鞋子掉了也不要顾及,宁可光脚前行,否则低头弯腰,便很可能被后面失控的人群与力量踩踏,轻则被踩伤,重则丧失生命。
【案例】12·31上海踩踏事故中我们该吸取的血泪教训!

对于这起事件,我们的敌人、恐怖分子也会关注。类似昆明火车站3· 8恐怖袭击、 乌鲁木齐5· 22恐怖袭击都造成了大量伤亡,那么在这种节假日巨大人流的情况下, 他们会考虑如何利用制造恐怖事件或恐怖袭击呢?这恐怕是我们各级政府和相关职 能部门应该认真、严肃考虑的严峻问题。
个人应吸取的教训: 这一惨剧,吸取教训的不仅仅是政府部门, 个人更应吸取。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是 最可贵的,不能儿戏。个人应吸取如下教训: 一、少凑热闹。 大多数人都喜欢凑热闹,这是人的天性之一。 但是,正所谓过犹不及,如果为了看热闹而 不顾个人风险,那就成玩火了。作为个人, 一旦发现公众场所人群过于拥挤,一定不要 再为了看热闹而不断拥挤,要尽最大努力主 动回避或摆脱人群,这既给自己降低风险, 也是给他人降低风险。相比个人安危,热闹、 稀罕不看也罢。热闹不看,也不会掉一根毛。
二、避开险地。 在人流聚集的地方,斜坡、高台、河边等这些地方都很危险,当这些地方人流 量过大时,一定要快速回避,不能再去参与拥挤。这些地方最容易发生踩踏或 跌落,一旦出现事故就是大事故。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要谨记在心。
三、遇事不慌。
一方面,我们应该掌握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自救常识,譬如在人流大时我们应该 保持什么样的状态可以尽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等。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在 遇到突发事件时,要保持镇静,不要慌乱。人一旦慌乱,做出的选择往往是最 错误的,特别是一旦人群出现慌乱,那整个人群的几乎所有选择都是错误的。 慌乱是正确的最大敌人之一,要坚决规避。
上海外滩事故,七大反思

上海外滩事故,七大反思
上海外滩事故,七大反思!??
1 “与人无争,于世无求”,永远不要跟别人去争,所以竞争提升就是斗争,斗争提升就是战争。
大家都争要好,都争钱,人之必争,会带来祸害,佛说要放下,要“布施”对治争贪,避免人祸!
2 人命无常,在于一口气之间。
珍惜所有,活在感恩的世界,所谓“不见棺材不流泪!”黄泉路上无老少!随遇而安,随缘方就,随缘自在。
不要攀缘,平平淡淡过一生;有求则苦,无求则乐。
3 人生如昙花一现,花无百日红,好好学佛,听经闻法,清净念佛,断恶修善,行善积德,能趋吉避凶,平安吉祥。
那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没有定力,勿去人多事杂之地!
4 佛说“五欲六尘”要放下,人生苦短,勿贪着,千万不能因小失大,凡事以大局为重;世间一切苦空无常,我们要求可以!求福,求慧,求生净土!做好本分,其他全放下,因为带不走!
5 如有遇到恐惧,危难,应当定下心,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或阿弥陀佛佛号,能得佛光普照加持,化解危机,保佑平安。
阿弥陀佛!
6.罹难者平均年龄仅22岁,劝诫年轻人好好自律,自爱,自觉;勿沉迷于花花世界,吃喝玩乐,浪费时间和精神,珍惜光阴好好培福,多回家孝敬父母。
所谓“百善孝为先”。
学习传统文化圣贤教育,否则乐极生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7.最后我们以一颗真心祈祷和念佛回向给不幸罹难者!愿他们离苦得乐,南无阿弥陀佛!也祝愿2015新年全世界和平,无灾无难,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8上海外滩踩踏事件让中国反思安全教育缺失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让中国反思安全教育缺失上海外滩踩踏事件首批32位遇难者名单已经公布,一个个“1”“2”开头的年龄,让人揪心。
原本是对人生充满无限希望和憧憬的年轻人,却在2014年最后一夜骤然逝去。
事件的安全管理之责诚然需要追究,安全教育的缺失同样值得人们反思。
如何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危机中如何展开自救……尽管事故发生后,媒体迅速梳理应对踩踏的措施,但是对于纷繁复杂的安全知识,不少人头脑中还是一片空白。
专家认为,安全教育是项长远、系统工程,既需要日常教育宣传和应急演练,也需要提高民众文明素养,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
此次事件遇难者大多是年轻人。
针对年轻人尤其是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山西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谭克俭说,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节假日通常是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高发期,学校应未雨绸缪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少去或不去人流量过大场所;社会进行安全教育时,也不应只喊口号,而必须结合案例,入脑入心。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立凡说,目前中国的安全教育大多停留在规则、秩序的宣导方面,是一个笼统观念,缺乏针对性和前瞻性,对于危机情况下如何自救等的宣传教育也不到位。
“对其完善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努力。
”他认为,在危机时如何自救的宣传教育方面,日本经验值得借鉴。
“在发生重大事故或险情时,公众能够保持镇静,掌握一定的自救和互救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而这样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必须通过平时的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来形成。
日本不仅针对地震等重大灾难在学校、社区组织应急演练,针对一般的火灾等突发情况也有相应演练。
”曾在日本留学、现在一家外企工作的张常林说,地震、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的演练,是一种针对性、操作性极强的安全教育。
中国现在一方面这种日常演练不足,另一方面即使有演练,也较粗糙,演练效果通常是事倍功半。
他认为,地震、火灾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很多人缺乏相应的自救知识,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这并不奇怪。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反思及启示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反思及启示作者:王萌萌来源:《重庆行政》2016年第03期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发生踩踏事件,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做出重要批示: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严格查明原因与相关责任人,并吸取其中教训。
上海作为我国的特大城市,早前已举办各种较大赛事,理应具备丰富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经验与较高应急处理能力,然而却出现惨痛的踩踏事件。
踩踏事件发生概率较小,但伤害极大,为此必须切实分析反思上海踩踏事件,使我国城市安全管理警钟长鸣。
一、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反思(一)活动风险评估分析缺乏2009年科特迪瓦的阿比让在举办世界杯预赛上,由于场馆一处墙面倒塌,引发严重踩踏事件。
公共安全专家扎比娜·丰克强调预先进行风险评估,找出风险点有利于维护安全。
此次上海外滩活动虽然已被取消,但是观众并不知情,且相关部门并未对地标性活动地及地形进行风险测评。
外滩整体狭长,活动空间较为狭小,一旦出现意外事件不便躲避,公众疏散较为困难。
外滩观景台台阶落差将近4米,且台阶倾斜度约为30度。
宽为5米的台阶中缺少护栏,导致上下行人对流,加之昏暗光线使得公众极易跌倒。
当失控的人群涌向观景台,一旦有人跌倒,都将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发生踩踏。
(二)人流密度监测控制缺失2010年柬埔寨金边送水节活动中缺乏对人流密度的监测及预警,以致人群拥挤,发生严重踩踏事件。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晚上近9点时分人群拥挤。
尽管监控设施全面覆盖,但管理人员并未据此提取人口密度监测数据,未发现局部人口密度已达危险边缘,耽误了最佳预警与疏导时间。
事发当晚上海警方曾发布信息称地铁站人流达到高峰,但是并未进行人群流向分析,致使稍晚时刻,警方才明显发觉外滩人数剧增,已到难以控制局面。
未能及时分析现场人口密度及人流方向与事态的恶化息息相关。
(三)安全管理手段实施乏力2011年马里首都巴马科的伊斯兰教讲经布道活动中,缺少专人维持秩序,场面失控发生踩踏事件。
踩踏事件的心得体会3篇

踩踏事件的心得体会3篇踩踏事件是突发事件的一种类型。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踩踏事件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踩踏事件的心得体会事故,已经发生很多次了。
20XX年10月25日四川某小学停电,因为一名学生说“见到鬼了”,上晚自习的学生在楼梯间互相挤压、踩踏,导致8人死亡、27人受伤的惨剧。
20XX年11月,江西都昌县土塘中学因学生系鞋带,引发一起学生拥挤踩踏伤亡事件。
造成6人死亡,39名学生受伤。
2007年8月28日,云南马龙县一小学发生踩踏事件,导致17名小学生受伤。
就在重庆,2008年4月23日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中心小学发生拥挤踩踏事故,6名小学生受伤。
就在上个月,重庆市彭水县桑柘镇中心校又发生一起学生踩踏事件,数十名学生受伤。
20XX年12月7日晚9点30分,湖南湘乡市育才中学发生一起踩踏事故。
下晚自习的初中学生在下楼过程中拥挤踩踏,造成8名学生当场死亡,26名学生受伤。
面对这些触目精心的数字,想到那些和我们一样大小的孩子竟然死在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脚下,我不由得心惊胆战,真得太可怕了,最愿意凑热闹的我一定会离热闹远点。
对于这次的踩踏事件我觉得我们学校预防踩踏事件的方法应该是这样的:1. 加强值班,建立教师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的值班制度。
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要有值班老师组织疏导。
倡导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强调安全第一,不强调整齐快速。
也希望我们的各位老师,尤其是低年级的老师劲量不要压堂。
2. 现在是冬天了,当我们放学晚的时候,一旦停电或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班主任老师一定要稳定学生情绪,从楼下至楼上有秩序地组织本班同学撤离。
3. 合理安排班级教室。
学校要尽可能将班额大、年龄小的学生班级安排在底楼或较低楼层教室。
对于我们自己,我觉得大家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看到拥挤的地方不要上去凑热闹,下课不打闹,不攀爬楼梯,不做危险动作......我相信这次的踩踏事件给我们每个人敲响了警钟,尤其是我们班的王子豪、仇子华、李烁等几个淘气的同学,可真应该检讨一下自己了,希望你们不会是新闻的主角!篇二:踩踏事件的心得体会12月7日晚,湖南湘乡育才中学发生一起踩踏惨剧。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带给我们的教训和反思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带给我们的教训和反思--踩踏事件中的自我防护事件背景: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正值跨年夜活动,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进入和退出的人流对冲,致使有人摔倒,发生踩踏事故,受伤者多为女性,学生居多。
截至2015年1月6日上午11点,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已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已有29人经诊治后出院,20人继续在院治疗,重伤员减少到4人,其中1人生命体征尚不平稳,仍在全力抢救治疗中。
什么是踩踏事件?当人群拥挤时,后面的人不知道前面的情况,如潮水一样往前推,只要有一个人倒下,旁边的人就会接连被推倒,形成踩踏和挤压,从而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预防踩踏的关键尽量不去拥挤的地点或避开拥挤的人群。
容易发生踩踏事件的地点特点:空间有限,人群过度拥挤。
常见发生踩踏事件的地点:1.球场举例:1996年10月16日晚8时,危地马拉城马特奥之花体育场举行的一场世界杯足球赛预选赛。
开赛前,由于超量发售1万张球票引起场内混乱。
观众相互拥挤、踩踏,造成80多人死亡,300余人受伤。
2.商场:举例:2007年11月10日上午,重庆沙坪坝区家乐福商场内,发生一起因争抢特价食用油造成的踩踏伤亡事故。
造成3人死亡,31人受伤。
3.狭窄过道或窄桥举例:2004年2月5日,北京密云元宵灯展发生踩踏事故,37人死亡。
4.室内通道或楼梯举例:2009年12月7日,湖南省湘乡市育才学校晚自习下课,学生们在下楼梯的过程中,因一人跌倒,导致拥挤,引发踩踏事件,造成8人死亡、26人受伤。
5.酒吧、影院等举例:2013年1月27日凌晨2点30分左右,巴西南部城市圣玛利亚的一家夜总会发生火灾,造成至少252人遇难。
火灾发生当时有超过500人在酒吧内。
大部分死者是大学学生,多由于现场踩踏和窒息而死。
6.集会举例:2014年6月29日,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附近一处海滩举行的一场音乐会上发生踩踏事件,造成至少24人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宣传力度不足
往年的跨年灯光秀,一直都是备受游客追捧的特大活 动。2013年外滩的4D灯光秀,就吸引了数十万人参与。 2014年的跨年灯光秀,一共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在 陈毅广场观景台对面的10秒倒计时灯光,另一个是在 “外滩源”的5D大型灯光表演。两者间距离为0.5公 里。但是,出于缓解以往3年交通的压力,其主要的 表演活动设在了“外滩源”。 对于这一活动场地的改变,上海各大媒体事发前几天 都有报道。然而,传播的不足,让很多年轻人并不知 道这一变化。并且,外滩源和外滩一字之差,很多学 生和游客并不知道区别是什么。于是,当日晚大多数 的游客一样还是来到了外滩的陈毅广场。
视频真 相隧道
看了视频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和想法?
思考我们 怎么办
THE
END
精彩跨年狂欢, 变成了黑白的 跨年狂欢!
2
事发原因
新闻中说到的原因有:
1、安保力量严重不足
因跨年灯光秀已经取消,武警在外滩投入 的兵力少于往年。警方存在对人流量预估 严重不足的情况。虽然迅速组织了500名警 力参与疏导人流,但由于人数过多,还是 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
2、无交通管制措施
在事发现场的东侧是高于地平面四 五米的外滩观景平台,向东可以观看 上海浦东夜色,向西可以对视外滩西 洋建筑群。西侧是中山东一路,事发当晚却并未封路限行。 一位外滩风景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道,往年举办外滩灯光秀 跨年迎新活动时,前来观看的游客需要经过4道管控“防线”才能 到活动核心区—外滩观景平台。这些“防线”会由武警、公安、协 警以及志愿者共同组成,人流过马路时也会有开关闸措施。 据了解,从2012年新年元旦起,上海开始连续3年在外滩上演国内 最大规模的跨年3D灯光秀。那3年的交通管制措施极为严格,外滩 附近的中山东一路、北京东路、四川中路等周边区域的路段禁止一 切车辆通行,黄浦江东金线轮渡双向停航,黄浦江人行观光隧道关 闭。在外滩附近的地铁2号线、10号线的南京东路站都会封站。 而事发当晚,往年的这些交通限行措施均被取消。
1
事故背景
2014年12月31日,上海政府网站的公告显示,当年上海外滩地区取消大规模新年 倒计时活动。但仍有许多游客会去外滩源看5D灯光秀,还有的守候在滨江边看上 海中心亮灯。南京东路站深夜客流或明显超过工作日早高峰。 22点40分,上海 全路网客流已超过1003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事故发生前现场
另一个是所谓“撒钱事件” 现场目击者吴先生:“撒钱事件”和踩踏发 生有联系。“当时,有人在外滩十八号三楼 窗口‘撒钱’,有些‘美金’随风飘到观景 平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近,引起小孩和年轻人捡拾,进而引 发了混乱导致踩踏的发生。”另一位目击者 陈先生也称,“撒钱”一度引起人群骚动, 有行人驻足围观和起哄,诱发了踩踏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