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考博书目考试重点考博试题解析
清华考博辅导: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清华考博辅导: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开设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复旦大学。
作为清华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人文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十五。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是属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
20世纪80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一个多世纪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作家、记者、剧作家等,对中国人文科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9个研究方向:050100 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研究方向:01 中国现当代文学02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3 文艺学04 中国古代文学05 中国古典文献学06 汉语言文字07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08 计算语言学09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和文献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清华大学管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专业面试+英语口语构成。
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综合考核形式为面试。
每位考生约30分钟,满分100分。
面试重点考查申请人在本学科攻读博士学位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学术能力、学术志趣和英语水平(或日语、俄语水平)等。
历史学考博真题

2012年部分高校历史考博试题2012四川大学中国史考博试题(中国社会经济史方向)史学通论论述历史研究者如何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1, 论述历史研究者如何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结合史实论述历史比较研究方法2, 结合史实论述历史比较研究方法中国史研究专题1、结合所报考专业,列举出相关资料集(25本)以及学术研究著作(25本)共50本,要求至少写出作者和书名,知道出版社和出版日期的,最好也能写出来。
2、阐述厘金制度,厘金制度的废除以及与关税自主的关系201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考博试题(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方向)中国近现代史1,论述自清末以来县级及其以下地方基层政权的变化(包含内部组织结构、职能等等方面)2,缺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1,论述自鸦片战争以来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状况及脉络2,比较分析江南、华北、福建三地自近代以来乡村的社会经济状况,发展演变以及相互之间的异同2012湖南师大中国史考博试题中国近现代史1,缺2,论述辛亥革命为何会发生在武汉?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与教训, 3,简述北伐战争的经过,北伐战争快速胜利的原因何在4,论述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以及意义2011年部分高校历史考博试题2011年四川大学考博试题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必然与偶然:武昌起义。
1、必然与偶然:武昌起义。
、试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
2、试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
史学概论史学概论、二十世纪前半期的史学近代化历程。
1、二十世纪前半期的史学近代化历程。
、论历史的真理性问题。
2、论历史的真理性问题。
2011年厦门大学考博试题社科基础社科基础1、钱学森之问: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试论目前中国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其解决办法。
2、考古学方法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应用。
、考古学方法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应用。
中外历史中外历史1、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
、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
2、地理大发现的政治、经济等背景。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复习方法-育明考博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考博指导与分析一、清华大学考博资讯(一)考试科目及各方向导师:1.010100哲学研究方向01:马克思主义哲学。
导师分别是邹广文、韩立新。
考试的科目:(1)101英语或103日语或104德语或105法语(100%)。
(2)620马克思主义哲学(100%)。
(3)501综合考试(100%)。
研究方向02:中国哲学。
导师分别是曹峰、陈来。
考试的科目:(1)101英语或103日语或104德语或105法语(100%)。
(2)621中国哲学史(100%)。
(3)501综合考试(100%)。
研究方向03:外国哲学。
导师分别是田薇、王晓朝、王路、黄裕生。
考试的科目:(1)101英语或103日语或104德语或105法语(100%)。
(2)292西方哲学史(100%)。
(3)501综合考试(100%)。
研究方向04:伦理学。
导师分别是肖巍、万俊人、卢风、唐文明、贝淡宁。
考试的科目:(1)101英语或102俄语或103日语或104德语(100%)。
(2)622伦理学原理(100%)。
(3)501综合考试(100%)。
研究方向05:逻辑学。
导师分别是王路、刘奋荣、Johanvan Benthem。
考试的科目:(1)101英语或104德语(100%)。
(2)623逻辑学原理(100%)。
(3)501综合考试(100%)。
研究方向06:宗教学。
导师分别是田薇、王晓朝、黄裕生。
考试的科目:(1)101英语或103日语或104德语或105法语(100%)。
(2)624宗教学原理(100%)。
(3)501综合考试(100%)。
研究方向07:美学。
导师分别是肖鹰、刘东。
考试的科目:(1)101英语或103日语或104德语或105法语(100%)。
(2)293美学理论(100%)。
(3)501综合考试(100%)。
2.050100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方向01:中国现当代文学。
导师分别是解志熙、汪晖。
考试的科目:(1)101英语或103日语(100%)。
清华大学世界史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人文学院世界史专业招生目录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69 人文学院 6010100哲学01马克思主义哲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德语③647西方哲学史④890马克思主义哲学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02中国哲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德语③647西方哲学史④849中国哲学史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中国哲学史03外国哲学同上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西方哲学史04伦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德语③637中西哲学④891伦理学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伦理学05逻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德语③303数学三或647西方哲学史④894数理逻辑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逻辑学06宗教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德语③637中西哲学④892宗教学理论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宗教学07美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德语③638美学理论④893文艺批评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美学050100中国语言文学01文艺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13文学基础④856中国文学史科目613含文学理论、外国文学等;科目856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文艺学02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12语言学基础④855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或874数据结构科目874计算语言学方向考数据结构,其他方向考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1)计算语言学,(2)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03汉语言文字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12语言学基础④855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汉语言文字学04中国古代文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13文学基础④856中国文学史科目613含文学理论、外国文学等;科目856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清华考博辅导:清华大学生物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清华考博辅导:清华大学生物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37所开设生物学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7-2018生物学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生物科学专业排名第一的是浙江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四川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北京大学。
作为清华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二十。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清华大学生物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自然科学的一个部分。
目的在于阐明和控制生命活动,改造自然,为农业、工业和医学等实践服务。
清华大学生物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10个研究方向:071000生物学研究方向:0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2生物物理学;03细胞生物学;04发育生物学;05植物分子生物学;06神经生物学;07联合培养_生物学;08生命科学联合中心_生物学;09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10TIMBR项目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清华大学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面试构成。
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综合考核时间、地点:2018年9月17日至18日上午(早上8:30开始),医学科学楼\生命科学馆\人环楼\生物旧馆。
具体面试分组请见医学楼B318教务办公室外告示板。
考核形式及考核项目:面试。
综合考核流程和办法:1.面试小组由5-7位博导组成,每位考生约30分钟,考核学生的英语水平、基础知识、科研经历、学术志趣和研究潜能,面试小组成员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百分制打分并排序;综合多位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判断,完成学生遴选。
2.一次面试完成后,各小组派2名代表,汇总讨论,决定录取名单和二次面试名单。
3.对于在一次面试中没有达成共识的有争议的学生,随后组织二次面试,慎重判断。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一、专业的设置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38人,下设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五个专业。
世界史专业下设五个方向,刘北城的近现代思想史;张绪山的欧洲中世纪史、中古欧洲-中国交流史;彭刚的近现代思想史、外国史学理论;刘晓峰的日本史、中日文化交流史;梅雪芹的环境史、英国史。
二、考试的科目世界史:近现代思想史:①101英语或104德语或105法语②643世界通史③501综合考试;欧洲中世纪史、中古欧洲-中国交流史:①101英语或102俄语或104德语或105法语②643世界通史③501综合考试;近现代思想史、外国史学理论:①101英语或104德语或105法语②643世界通史③501综合考试;日本史、中日文化交流史:①101英语或103日语②643世界通史③501综合考试;环境史、英国史:①101英语②643世界通史③501综合考试。
三、导师介绍刘北成,男,生于1949年(己丑年)8月,198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世界历史》编委、世界近代史学会副秘书长、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兼职研究员。
长期从事世界近代史和西方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在评介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译介国外史学及世界近代史研究方面成就斐然。
目前,正主持国家重点项目“17-19世纪中西史学比较研究”。
张绪山,男,1963年3月出生于山东寿光,1984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1991-1998年在希腊留学,先后就读于萨洛尼卡亚里士多德大学语言学院和艾奥尼纳(Ioannina)大学历史考古系,1998年获博士学位。
1999年回国后到清华大学任职,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任北京大学希腊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南开大学东欧拜占庭研究中心研究员。
拥有众多著述。
主要致力于拜占庭史的研究。
他掌握英语、希腊语(古代和现代)、法语等外语。
古代文学历年考博试题(整理)

北大2003古代文学博士生招考魏晋隋唐方向试题【魏晋隋唐五代文学】:1、比较三曹诗风的异同2、论述中唐文学风气与社会文化思潮的关系3、论述近体诗的确立及其对唐代诗歌的影响【中国文学史、中国通史、古代文论】一、简答:1、察举与科举2、《录鬼簿》与《南词叙录》3、宋元话本二、论述:1、论述封建制与郡县制2、试述《左传》的文学成就及其地位和影响3、举例说明常州词派的理论及其创作实践情况北大2004古代文学博士生招考魏晋隋唐方向试题【魏晋隋唐五代文学】:1、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辨析与总集编纂。
2、评价西晋诗歌及其在中古诗史上的地位。
3、论述唐代散文发展的过程及其与骈文的消长。
4、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有“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试详论之。
【中国文学史、中国通史、古代文论】一,名词解释。
5%*51战国楚竹简(上海博物馆藏)2?3今文经学4《乐府诗集》5《四声猿》二,论述题。
25%*31严羽诗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得失。
2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主要矛盾。
3《聊斋》的艺术成就及其在文言小说史上的地位。
北京大学2005年博士招考魏晋隋唐五代方向试题【魏晋隋唐五代文学】一、简释题(每题4分、共20分)1、《拾遗记》2、《白氏长庆集》3、敦煌曲子词4、梁鼓角横吹曲5、连珠体二、诗歌评注,注释划线词句(括号中内容)并对诗歌做简评,二选一(20分)1、谢灵运《过白岸亭》拂衣遵沙垣。
缓步入蓬屋。
近涧涓密石。
远山映疏木。
空翠难(强名)。
渔钓易为曲。
援萝临青崖。
春心自相属。
(交交止栩黄。
呦呦食萍鹿。
伤彼人百哀。
嘉尔承筐乐。
)荣悴迭去来。
穷通成休戚。
未若长疏散。
万事恒(抱朴)。
2、刘禹锡《松滋渡望峡中》三、论述题(每题30分)1、试论南朝以萧纲为首的诗人集团的创作活动。
2、试论李贺的诗歌创作/艺术特色及其艺术渊源。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考博书目考试重点考博试题解析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考博书目考试重点考博试题解析一、专业的设置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4人,下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个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下设六个方向,韦正翔和王峰明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艾四林、刘敬东和李捷(兼)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于当代;肖贵清和解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韩冬雪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蔡乐苏、王宪明和欧阳军喜的中国近现代政治文化;吴潜涛和王雯姝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社会思潮。
本学院一共有13位博导,6个专业方向。
综合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
二、考试的科目马克思主义理论:①101英语或102俄语或103日语或104德语②660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发展史③501综合考试。
综合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
三、导师介绍韦正翔,出生于1963年12月。
现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共家学派的倡立者,清华大学第十届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成员。
曾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学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硕士生和博士。
英文曾达同传水平,已录制了英语、德语、法语、日语、古希伯来语、梵语、阿拉伯语、古希腊语、拉丁语等10门外语语法的部分录音(可在土豆网收听)。
正在义务开设和主持一个共家学派论坛,题目为《追求完美:自由人的联合体论坛》。
王峰明:现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199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
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当代社会发展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课程。
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社会主义理论,其中集中研究哲学本体论和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
在《哲学研究》、《学术月刊》、《教学与研究》、《社会科学》、《学术界》、《高校理论战线》、《北京日报》等刊物上发表文章数十篇。
艾四林,男,1965年生,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5月起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西方哲学的教学研究。
近些年主持完成“哈贝马斯伦理思想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德国哲学”(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基金项目)、“当代欧洲人权观念”(欧盟——中国高等教育合作项目)、“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研究”(北京大学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和“民族复兴之路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体系与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考博书目考试重点考博试题解析一、专业的设置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38人,下设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五个专业。
中国史专业下设四个方向,廖名春、刘国忠、彭林、李学勤、赵平安、李守奎的历史文献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学术史);王晓毅、张国刚、倪玉平的中国古代史;张勇、戚学民的中国近现代史(思想文化史);秦晖方朝晖、汪晖、张国刚、倪玉平的专门史。
二、考试的科目中国史:①101英语或102俄语或103日语或104德语或105法语②264中国通史③501综合考试。
三、导师介绍廖名春,清华大学历史系暨思想文化所教授、博导。
男,1956年生,湖南武冈县人,1978年邵阳师专(现邵阳学院)毕业,1988年获武汉大学文学硕士,后在湖南省委党校任《湖湘论坛》副主编,1992年获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95年在西北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
他为多个大学的兼职教授。
有《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中国学术史新证》等大批著作,为古籍学界著名学者。
刘国忠,男,汉族,1969年生于福建省政和县。
1987至199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先后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1994-199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历史文献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任教,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学、中国学术思想史及国际汉学等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彭林,男,1949年10月15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市。
中共党员。
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6国学网礼乐高级顾问[1]。
主要从事先秦史等历史文献学和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偏爱经学,尤其注重对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以及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研究。
李学勤,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他长期致力于汉以前的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注重将文献与考古学、古文字学成果相结合,在甲骨学、青铜器及其铭文、战国文字、简帛学,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等领域,均有重要建树。
2013年获首届汉语人文学术写作终身成就奖。
2014年9月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
赵平安,2008年起,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文字学、古文字学和出土文献研究。
出版专著《隶变研究》(1993)、《〈说文〉小篆研究》(1999),Chinese Characters then and now(合作,Edition Voldemeer Zurich,2004),《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另有《秦西汉印章研究》一书列入出版计划。
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论著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一等奖(2002)。
李守奎,主要从事文字学及汉语史方向科研工作。
独立出版《楚文字编》学术著作3部,发表《〈说文〉古文与楚文字互证三则》、《江陵九店第56号墓竹简考释四则》、《楚玺文字六考》、《表意字的表达功能与古文字考释》等学术论文20余篇。
论著被国内外同行学者在《考古学报》、《古文字研究》、《清华大学学报》等刊物引用70余次。
专著《楚文字编》获“教育部中国高校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吉林省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首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二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
王晓毅,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晓毅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思史,特别是魏晋时期的思想史研究。
先后承担的研究课题有“儒释道与魏晋玄学的形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项目)、“魏晋学术思潮研究”(山东大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目前在研的课题有“魏晋玄学与官方儒学”(2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郭象思想研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985”调控项目)。
张国刚,男,1956年生,安徽安庆人。
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外关系学会副会长。
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1997)和清华大学“985百人计划”(2003)、“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6)。
另有中南大学高血压病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及史学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在隋唐史、欧洲汉学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方面造诣颇深,成就斐然。
倪玉平,1975年生于湖北汉川,2003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全国百篇优博获得者,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学术专长为清代财政史,代表作为《清代漕粮海运与社会变迁》。
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目《清朝嘉道财政与社会》、高校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生态变迁、自然灾害与清代经济周期研究》、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资助项目《〈中衢一勺〉校注》等课题的研究。
张勇,历史学硕士(清华大学,1993),美国哈佛燕京访问学者,现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历史系党支部书记,历史学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清代学术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当代中国史。
戚学民,1972年生,江苏扬州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全国百篇优博论文获得者,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2005年博士论文《严复政治讲义研究:文本渊源、言说对象和理论意义》(指导教师:朱育和教授)被评为当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文化史,曾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史学月刊》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秦晖,生于1953年12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1年作为中国文革后首批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兰州大学,1992年起曾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农民史研究会理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青基会社区文化委员会委员、研究委员会委员,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方法》、《开放时代》、《中国学术》和《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等学术刊物的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先后为:明清农民战争、明清经济、古代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形态、商品经济史、农业农民史、地域史(关中、云南等)、改革革命与现代化问题的中外历史比较,作为比较对象的古代希腊罗马社会经济、近代俄国与美国史、现代南非史等。
曾获:中国高校教师霍英东奖(1991年)、陕西省社会科学成果奖(1990年)、五次获陕西师大科研成果综合奖(1987年、1988年、1991年、1993年、1994年)、陕西师大青年优秀论文奖(1989年)等。
方朝晖,安徽枞阳县人,哲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曾赴美国哈佛大学进修,担任韩国首尔大学、台湾佛光大学等校客座教授,专攻领域为中国思想史。
多年热心国学的传播,10余年来一直担任清华大学学生社团西麓学社指导老师。
迄今为止出版学术论著9部,另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杂志、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学术网站等发表论文近百篇,共出版成果字数300百万字左右。
汪晖(1959年10月-),江苏扬州人,中国大陆著名学者,被认为是“新左派”(中国当下语境意义)领袖。
2002年受聘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曾先后在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北欧亚洲研究所、华盛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柏林高等研究所等大学和研究机构担任研究员、访问教授。
主要著作有:《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1990)、《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1994)、《汪晖自选集》(1998)、《死火重温》(2000)、《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2005)等。
张国刚,男,1956年生,安徽安庆人。
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外关系学会副会长。
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1997)和清华大学“985百人计划”(2003)、“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6)。
另有中南大学高血压病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及史学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在隋唐史、欧洲汉学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方面造诣颇深,成就斐然。
倪玉平,1975年生于湖北汉川,2003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全国百篇优博获得者,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学术专长为清代财政史,代表作为《清代漕粮海运与社会变迁》。
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目《清朝嘉道财政与社会》、高校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生态变迁、自然灾害与清代经济周期研究》、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资助项目《〈中衢一勺〉校注》等课题的研究。
四、参考书目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教育考博分校(官网可咨询)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柒伍陆壹,伍贰玖,叁伍,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
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
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
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
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
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
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第四,导师的信息。
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
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
同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依据,当然选择导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水平、课题能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福利等等。
第五,时事热点话题分析。
博士生导师在选择博士的时候会一般都会偏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
近几年的真题中都会有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
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一些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威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题,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来加以解释解决。
五、清华大学考博英语复习指导清华大学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20题20分的词汇,10分的完形填空,5篇40分的阅读理解,15分的英译汉翻译,15分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