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坳水库水环境状况调查分析及建议

合集下载

水库水环境和防止污染的调查报告

水库水环境和防止污染的调查报告

水库水环境和防止污染的调查报告汇报人:2024-01-10•水库水环境概述•水库水环境现状调查•防止水库污染的措施目录•调查结论与建议01水库水环境概述水库是一种人工构造的水体,主要用于储存和调节水资源。

定义提供灌溉、饮用水、发电、防洪、生态补水等。

功能水库的定义与功能由库底、库岸、水体和库区周边环境组成。

水体流动性差,水温、水质、水生生物等随季节和人类活动发生变化。

水库水环境的组成与特点特点组成水库水环境的重要性生态平衡维持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保持生态平衡。

人类需求提供饮用水、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

环境安全调节洪水、改善水质、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02水库水环境现状调查溶解氧水库水质中的溶解氧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调查显示当前水库溶解氧含量基本符合标准,但部分区域存在溶解氧偏低的情况。

化学需氧量水库中的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调查发现部分水库的化学需氧量偏高,表明存在有机污染。

重金属调查中对水库水体中的重金属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重金属含量较低,未超过国家标准。

水库水质现状水库水生生物现状浮游生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发现水库中浮游生物种类丰富,但部分物种数量异常,可能与水质污染有关。

鱼类水库中的鱼类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水质净化具有重要作用,调查显示部分水库的鱼类种类减少,数量下降,可能与水质污染和人类活动有关。

土地利用情况调查分析了水库周边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现部分水库周边存在违规建设和工业污染源。

植被覆盖水库周边的植被覆盖情况对水土保持和水质保护具有重要作用,调查显示部分水库周边植被覆盖率较低,存在水土流失风险。

水库周边环境现状调查发现部分水库存在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对水库水质构成了威胁。

水质污染由于水质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部分水库的生态系统出现失衡现象,导致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

生态失衡水库周边植被覆盖率较低,存在水土流失风险,可能对水库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水库水环境和防止污染的调查报告

水库水环境和防止污染的调查报告

水库水环境调查的难点和挑战
采样难度大
01
水库面积大,水深不一,且可能存在危险因素,给采样带来一
定困难。
数据分析复杂
02
水质检测、底质检测、生物监测等数据繁多,需要进行综合分
析,对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
遥感技术应用受限制
03
卫星遥感技术虽然可以获取大范围的环境信息,但对于某些细
节和特定污染物的监测仍存在局限性。
污染源
水库的主要污染源包括农 业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 和工业废水等。
污染物
主要的污染物包括有机物 、氨氮、总磷、重金属等 。
污染影响
污染物对水生生物和水质 产生严重影响,破坏了生 态平衡,降低了水质等级 。
水库水环境生态问题分析
水生态系统
水库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和 破坏。
水生生物种群
策[J].水资源保护 ,2021,27(1):33-37.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检测水库水中的pH、水温、溶解氧 、总悬浮物、氨氮、总磷、高锰酸盐 等指标,了解水质的基本情况。
底质检测
检测水库底部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有 机质、硫化物等污染物,了解底质的 污染状况。
生物监测
通过对水生生物的观察和检测,了解 水库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评估环境 的生态健康状况。
遥感技术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水库水环境进行 大范围监测,获取全面的环境信息。
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对入库河流和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水库周 边的工农业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入库水质得到 显著改善。
水生生态系统得到保护
水库在保护水生生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库区 及入库河流的植被恢复和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取 得了积极成果。

关于水库水环境和防止污染的调查报告

关于水库水环境和防止污染的调查报告

关于水库水环境和防止污染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和目的水库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之一。

水库水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产、生活、环境卫生等方面。

本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水库水环境质量及其受污染情况,探讨防止水库污染的措施。

二、调查内容及方法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水库水质量、污染源及其防治等。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1.水库水质量情况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一些水库水质量超标、污染严重。

如某水库,水质量超标率达到40%以上,主要是由于该水库周围存在农药、化肥等农业活动,以及附近企业工艺排放等原因导致的。

2.污染源分析(1)农业源污染: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及畜牧养殖等导致了水库水质量污染。

(2)城市源污染:废水的排放以及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对水库的水质造成了影响。

(3)工业源污染: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极大地影响水库水环境。

3.防治措施(1)加强监测:建立水库水环境监测系统,及时了解水库水质量情况,对污染源进行监管。

(2)加强排放规范管理:对农业、城市和工业废水进行科学处理,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

(3)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减少诸如乱排废弃物等不文明行为。

四、建议本调查发现,水库水环境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建议加强水源保护意识、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有效保障水库水环境质量和公众健康安全。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了水库水环境状况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关建议,相信在有关部门和各方的努力下,水库水环境质量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水库环境情况汇报

水库环境情况汇报

水库环境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水库环境问题备受关注,各地水库环境情况也是时常受到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水库环境情况,我对我所在地区的水库环境进行了调查和汇报,以下是具体情况汇报:一、水库水质情况。

经过多次水质监测,我所在水库水质总体情况良好。

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水库水质指标均在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范围内,水质无明显异常情况。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水库周边农业、工业等活动的影响,水库水质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需要进一步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

二、水库生态环境情况。

水库周边生态环境总体良好,植被覆盖率较高,生物多样性丰富。

但是,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水库周边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部分植被减少,野生动物栖息地受到威胁。

因此,需要加强对水库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水库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

三、水库周边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加强对水库周边环境的保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水库周边植被保护工作,禁止乱砍滥伐,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其次,加强水库周边的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同时,加强对水库周边农业、工业等活动的监管,减少对水库环境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周边居民的环保意识,共同保护好水库环境。

四、未来工作展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水库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建立健全水库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确保水库环境的持续稳定。

同时,我们还将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水库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共同保护好我们的水库环境。

以上就是我对水库环境情况的汇报,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水库环境保护工作,共同努力,共同保护好我们的水库环境。

谢谢!。

浅谈大中型水库水质状况及防治对策

浅谈大中型水库水质状况及防治对策

浅谈大中型水库水质状况及防治对策大中型水库水质状况及防治对策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中型水库作为重要的饮用水源地、灌溉用水地和渔业养殖水域,其水质状况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大中型水库水质状况和防治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解决大中型水库水质问题提供参考。

一、大中型水库水质状况大中型水库的水质状况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人类活动、气象条件、水文环境、生物因素等。

大中型水库水质状况的评判标准主要有如下几项指标:1.化学指标主要包括水中溶解氧、pH值、总磷、总氮、铵态氮、硝态氮、硅酸盐等指标。

其中,水中溶解氧含量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要求在5mg/L以上;总磷、总氮等指标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的关键因素,其过高会导致藻类水华和水中富营养化现象。

2.生物指标生物指标主要包括浮游植物、藻类生长状况、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等,这些生物在水体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生长状况和数量可反映水体生态环境的变化。

3.物理指标物理指标主要包括水温、透明度、浊度、电导率、水位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的物理环境。

现实中,大中型水库水质状况存在以下问题:1.水质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水库水质状况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例如农业排放的化肥、农药、养殖废水等,会导致农田流失、渗漏等,最终进入水库,污染水质。

此外,工业排放也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2.水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大中型水库阻水性强、水体较深,日光强度较低,因此,水库水体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量少,水质中的营养物质难以得到消耗,这就导致了水库富营养化现象的出现。

随着不断的堆积和淤积,水库底泥中的养分进一步增加,使得水库富营养化现象越发严重。

3.水体中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现代化工业所产生的污染物,已经成为现代化工业所产生的重要源头,对水库水质造成不良影响。

重金属和有机物都是水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可能出现在水中、土壤中和大气中,不但危害大自然环境,更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水库水质现象分析及水库对环境的影响

水库水质现象分析及水库对环境的影响

水库水质现象分析及水库对环境的影响水库是一种用于蓄水的人工水体,它通常由拦河大坝所围成。

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蓄水供应生活用水、灌溉农田、发电、防洪等。

然而,水库在蓄水过程中会对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水库水质现象进行分析,并探讨水库对环境的影响。

1.富营养化现象:水库蓄水后,围绕水库地区的环境发生改变,大量生活污水和农田流失的农业化肥、农药等营养物质会被带入水体中,导致水库水体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会引发水体藻类过度生长,形成藻华,破坏水质平衡。

3.水体淤积和寿命缩短:由于水库蓄水后水体中的悬浮物质沉积,使得水库水体容积减少,进一步恶化了水产品和生态资源,水体淤积还会降低水库的蓄水容量,节约到水库的寿命。

水库对环境的影响:1.生态环境破坏:修建水库通常需要拦截河流,改变河道的自然流动,导致下游生态环境的破坏。

水库形成后,河道断流、涨水面积增加等因素导致河道两侧的生态系统失去了水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库的修建会破坏河流中的原有生物群落,包括鱼类、鳗鲡和恶臭果蝇等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导致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破坏水生生物的生态平衡。

3.土地资源浪费:修建水库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这些土地可能原本就是农田或者生态重要区域。

此外,水库蓄水后,当地原有的居民搬迁,引起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

4.面源污染加重:水库蓄水后,周边区域的生活污水、养殖废水等都会通过入库河流进入水库,由于水的停滞和悬浮物的沉积,面源污染会加重,对水质产生进一步影响。

总结:水库的蓄水对水质和环境都会产生一定影响,例如水质浊度升高、富营养化现象、生态环境破坏等。

因此,在水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水库水质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库水质污染分析及对策

水库水质污染分析及对策

水库水质污染分析及对策摘要: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水库具有水系和水流调节作用,对于水库中水文变化影响较大。

而在当前水质污染问题较为严峻背景下,加强水库水质污染分析,有助于综合分析水污染情况,为后续的污染治理提供支持。

本文就此展开分析,提出合理对策。

关键词:水库;污染;污染分析;防治对策在社会经济持续增长下,生态环境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污染和破坏,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污染物随意排放到水库中,加剧水库水质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而在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中,河流流域环境治理力度不断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如何有效解决水库水质污染问题,应该在综合水质污染分析基础上,制定合理措施予以防控,以便于改善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通过水库水质污染分析和防控研究,可以改善其中不足,对于后续相关工作展开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一、水库水质污染概述水库作为一种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在水库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增加下,具有防洪、防汛、抗旱、供水灌溉和旅游等作用,对于水库正常供水影响较为深远。

供水指标符合要求后,结合相关标准进行分析,保证水库水质符合引用二级标准。

水库水质好坏,直接关乎农业供水、城市供水和工业供水质量,由于水库水质污染,将会影响到水库原有作用发挥,破坏水环境,加剧水资源损耗。

近些年来,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严重,尤其是人类活动不断发展中,水污染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重视。

地表水主要是以水库和湖泊为主,地表水污染问题有别于供水系统污染,供水系统污染是可以治理的,但是水源污染将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治理难度较大,需要经历长期过程实现。

故此,加强水库水质污染分析和治理,有助于改善饮水危机,维护水系统平衡。

二、水库水质污染现状分析通常情况下,水系统是具有自我净化能力的,污染问题尚不严重下,可以通过水系统自身的自净能力,即可实现水库中污染物沉淀、扩散、稀释和还原,促使水系统逐渐恢复到自然状态。

但是,这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规避二次污染。

水库水质的调研报告

水库水质的调研报告

水库水质的调研报告水库是储存水源的重要水利设施,对水库水质的调研是保护和管理水库资源的基础工作。

本报告通过对某水库进行水质调研,分析了水库水质的现状和问题,并给出了改善水库水质的建议。

调研结果显示,该水库的水质整体较好,水中悬浮物和有机物浓度较低,在国家水质标准范围内。

水库的pH值基本稳定在6-9之间,表明水体的酸碱性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然而,调研发现水库水质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水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这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大量繁殖。

其次,水库周边农田和工业区的污染物排放可能直接或间接进入水库,对水质造成潜在威胁。

此外,水库的水流比较缓慢,容易造成水体富氧区和缺氧区的形成。

针对水库水质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应加强水库周边农田和工业区的环境监管,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水库水质的影响。

其次,建议加大营养物质监测和控制力度,合理调配水库水量,防止水库水体富营养化。

同时,可以通过生物修复等方法,减少水库中营养物质的积累。

此外,水库的水流可以通过人工调控,定期清理水库淤泥,维护水库的通水能力,减少水体缺氧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水库水资源,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强化水库管理,建立水库水质监测网络,及时掌握水库水质信息,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水质问题的发生。

另外,应加强对水库周边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提高公众参与水库保护的积极性。

总之,水库水质的调研是保护和管理水库的基础工作。

本报告对某水库的水质现状进行了调研,发现了水库水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水库水质的建议。

通过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监管控制,调控水库水流,以及合理利用修复技术,我们可以保护水库水质,确保水库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坳水库水环境状况调查分析及建议
(唐军)
饮用水源的安全牵涉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去年上饶市城区自来水出现异味,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多方采取措施及时处置,事态最终得以控制和平息。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加大,另一方面饮用水源保护措施和污染防治技术的严重滞后,使信江河水质恶化的隐患难以在短时期内得到根治。

因此,寻找新的城市备用水源已经迫在眉睫,8月上旬,我局对大坳水库的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现场踏勘和监测,走访周边乡镇政府和企业,基本摸清了影响大坳水库水质的污染因素。

一、大坳水库基本情况
大坳水库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的武夷山脉北部的五府山下,距上饶市46km,是一座集灌溉、防洪、发电三位一体,兼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的大(二)型水利工程,库区横贯铅山县英将乡、上饶县上泸镇、五府山镇,控制流域面积390km2,库容2.757亿m3,年平均发电近1亿kw·h。

大坳水库上游有三条支流,分别为甘溪河、金钟山河和英将河。

甘溪河、金钟山河为上饶县五府山流入,流域面积为125平方公里、157平方公里,英将河由铅山县英将乡流
入,流域面积为80平方公里。

库区上游的五府山镇、英将乡生态环境良好,林业用地占全乡镇用地的80%以上,如:五府山镇有阔叶林、竹林等用材林5.7万亩,经济林2.7万亩;英将乡的林地占全乡面积的88%。

广袤的森林资源为涵养水源提供了优良的地理条件。

二、大坳水库水环境质量现状
鉴于大坳水库水域面积较大,本次调查共设置了11个水质监测点位,分别为库区4处、英将河3处、甘溪河2处、金钟山河1处、水库坝底排口1处(监测结果见附表)。

据对26项指标监测,除部分点位的总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Ⅲ类标准外,其他指标均达到Ⅰ类水质标准,符合城市饮用水水源标准,总体评价为优良。

主要点位监测结果一览表单位:毫克/升
三条入库河流相比较,英将河水质最好,基本达到了Ⅰ类水质标准;金钟山河其次,总氮略超Ⅱ类水质标准;甘溪河总氮超Ⅱ类水质标准。

这一监测结果也是和我们后面的调查情况相吻合的。

库区中央的水质达到了Ⅱ类水质标准,根据“Ⅱ类水体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惜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梭饵场等”的规定,大坳水库当前水质可以满足作为饮用水源的需要。

三、影响水库水质的污染因素
监测表明:三条入库河流在总氮、总磷两项指标不同程度地超过了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

为此,我们对这三条河流流域范围内可能存在的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进行了调查研究。

1、工业污染源
英将乡工业不发达,仅在洋锡洞有一小型铅锌矿开采,基本没有工业氮、磷排放。

五府山镇工业相对发达,现有工业企业60余家,其中小水电站36个、木竹加工厂14个、竹笋罐头厂5个,还有玻纤厂、服装厂少量。

可能存在氮、磷排放的企业有竹笋罐头厂和木竹加工厂,由于调查期间该类企业均未开工生产,本文用江西省环境统计公布的污染物排放强度系数对其进
行估算,即万元GDP排放总氮0.55公斤,五府山镇2006GDP为9100万元,可推算出工业总氮排放约为5005公斤/年。

同样可推算出五府山镇工业COD排放量约为72800公斤/年。

2、农业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主要来源于农田施肥施药和农业养殖的饲料、粪便污染。

英将乡有水田7234亩,每年每亩施用氮肥10-13公斤、磷肥4-6公斤、钾肥8-12公斤、农药2公斤,产生COD 约5780公斤/年、氨氮2170公斤/年。

英将乡人口11095人,其中英将河流域人口8290人,畜禽养殖(折算成猪)2760头,畜禽养殖每年排放COD约50370公斤、每年排放氨氮约10074公斤。

五府山镇有农田8981亩,平均施用化肥量和英将乡相当,可推算出农田污染产生的COD约7180公斤/年,氨氮2690公斤/年。

甘溪河、金钟山河流域共养殖牛560头、猪4860头,家禽19000余只,折算成猪约6800头,畜禽养殖每年排放COD约124100公斤、每年排放氨氮约24820公斤。

3、生活污染源
英将河流域人口8290人,每年排放COD约121000公斤,氨氮12100公斤。

甘溪河、金钟山河流域人口18215人,每年排放COD 约266000公斤,氨氮26600公斤。

污染源分析一览表单位:吨
COD入库量比例关系图
工业
农业
29%
60%
氨氮入库比例关系图
工业
农业
48%
生活
46%
以上分析结果显示,英将乡、五府山镇每年约有647.3吨COD 和83.4吨氨氮排入大坳水库,从排放量上分析,生活污水的污染是当前最大的污染源,其次是农业面源污染,再次为工业污染,大坳水库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应为库区上游的生活污水污染防治。

四、大坳水库水环境容量估算
按照库容2.757亿立方米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的要求可以粗略估算当前大坳水库剩余的环境容量:
容量=(C 标准-C 监测)Q 库容
COD 容量=(15-5)×2.757×102=2757吨
氨氮容量=(0.5-0.362)×2.757×102=38吨
总磷容量=(0.025-0.023)×2.757×102=0.55吨
通过计算,尽管目前大坳水库水质符合地表水Ⅱ类标准,但是其所剩的水环境容量已经不多,尤其是总磷和氨氮,只要每年再向库区多排放0.55吨的磷或38吨氨氮(万头生猪养殖场每年产生的氨氮约36吨),就有可能促使水库水质由Ⅱ类改变为Ⅲ类,进而不再适合用于饮用水源。

五、调查结论及建议
1、目前,大坳水库水质优良,各项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可以作为我市城区的备用水源。

2、大坳水库上游来水受到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的轻度污染,且水库环境容量所剩不多,需要对水库水环境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为此建议:
1.加强对五府山镇和英将乡居民生活污水污染防治工作,因地制宜建设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2.制定《大坳水库水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划定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对库区内的养猪、养鱼以及旅游开发等行为进行必要的限制。

3.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引导农民少施、不施毒性大、高残留的化肥农药,努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4.督促乡镇政府做好工业发展规划,在招商引资兴办企业时坚决杜绝高污染、高能耗型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