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环评报告书项目概况
水库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水库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引言水库的建设对周边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评估这种影响,我们进行了水库环境影响评价。
本报告旨在总结水库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评价结果和建议。
二、水库概况水库名称:XXX水库所在地区:XXX省XXX市建设单位:XXX公司设计容量:XXX万立方米建设时间:20XX年-20XX年三、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在本次评价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评估水库的环境影响:1. 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利用GIS技术,对水库周边的土地利用、地貌、水文等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以评估水库对地区环境的影响。
2. 生态学调查: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样本采集,调查水库建设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野生动植物的迁徙、栖息地破坏等。
3. 水质监测:对水库及其周边水域进行水质监测,评估水库建设对水质的影响,包括水体富营养化、水生态系统的改变等。
4. 社会经济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了解水库建设对周边居民、生产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社会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的关系。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果1. 土地资源影响通过GIS分析,水库建设对周边土地资源的利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大量土地被水库淹没,导致失耕地面积增加,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恢复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 生态系统影响水库的建设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和陆地生态系统功能造成了损失。
同时,水库的蓄水也改变了周边地区的水循环,对湿地和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3. 水质影响水库对周边水体的水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水库蓄水过程中,大量的底泥和悬浮物被堆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增加。
同时,水库的存在也影响了下游水生态系统的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4. 社会经济影响水库建设为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水资源和电力供应。
然而,水库的蓄水对周边居民和经济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包括居民搬迁、农业生产受限等。
五、环境管理建议基于以上评价结果,我们提出以下环境管理建议:1. 建立水库周边生态保护区,恢复和保护受影响的生态系统。
水库建设环评报告书

水库建设环评报告书一、背景和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加。
为了满足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公司计划在XXX地区建设一个水库,以储存和调配水资源。
为了保证水库建设的合法性和环境友好性,特进行本次水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旨在全面评估水库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设规划,确保水库建设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XXX水库建设项目2. 项目位置:XXX地区3. 建设规模:水库总容量XXX立方米4. 建设目的:满足当地城市和农业用水需求,提供防洪保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5. 建设内容:建设大坝、泄洪闸等基础设施三、环境评价1. 自然环境影响评价考虑到项目建设将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评估。
主要包括水库水文水资源影响、土壤侵蚀和沉积、生态系统破坏等方面。
评价结果显示,在合理控制和管理下,水库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不会对水文水资源、土壤和生态系统造成重大损害。
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水库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评估过程中,我们考虑了水库建设对植被、野生动物和水生生物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水库管理方案和生态修复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减轻对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并最大限度地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3.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水库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我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评估中,我们分析了水库建设对就业、生活条件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引入合理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政策,我们将确保项目建设对当地居民的积极影响,进一步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设规划基于以上环境评价结果,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和合理的建设规划,以确保水库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发展。
1. 水库管理措施:建立合理的水库管理制度,确保水库的水文水资源有序利用,防止过度放水和过度排放。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范本模板】

水库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表表1工程基本情况
工程主要特性表
注释
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
附件1 立项批准文件
附件2 其他与环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
附图1 工程总布置图
附图2 工程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排污口、取水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
附图3 工程施工总布置图
附图4 环境保护措施布置图(包括环境监测内容)
二、环境影响报告表需详细说明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时,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
1、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
2、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声环境等)
4、淹没与移民对环境的影响
5、其他
以上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可另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目名称:汽车维修有限公司汽车维修厂建设单位(盖章): 汽车维修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淮河出山店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规划水平年搬迁安置人口为 16039 人。库区搬迁安置人口为 12983 人,其中 浉河区 6962 人,平桥区 6021 人;坝区搬迁安置人口为 3056 人,其中浉河区 32 人,平桥区 3024 人。
万t
16005 2900
51 52 46 11.1
实测系列 1951~2002 水文年 实测系列 1951~2002 年
天然年径流
35.2 7570 142 12400 16910
25650
6500
实测日期:1968 年 7 月 15 日,长台关站 实测日期:2001 年 7 月 31 日,长台关站 发生日期:1948 年,长台关段
1956 年第一次淮河流域规划时就提出修建出山店水库,1971 年由水电部会同 豫皖两省负责人通过现场查勘后又一次提出增建出山店水库。1991 年淮河大水后, 淮委在修订的《淮河流域综合规划纲要》中指出:“根椐上游筹建水库,拦蓄洪
水,发展水利的治淮要求,进一步控制山区洪水,减少洪灾损失,开发利用水利 资源,适应工农业日益增长的要求,计划 2000 年前后优先修建的有:出山店、燕 山水库等”。2004 年 9 月《淮河流域防洪规划简要报告》中明确提出:“近期: 淮河干流上游修建出山店水库、沙颍河上游干江河修建燕山水库、淠河上游修建 白莲崖水库”。
基流 装机/年发电量 92.0m(20 年一遇洪水)以下补偿调度 92.0~94.55m(100 年一遇洪水)补偿调度 水位超过 94.55m 敞泄
水库工程项目环评方案

水库工程项目环评方案一、项目概况某水库工程项目位于某市某县,属于某河流流域中游,项目总规划库容XXX亿立方米,计划总投资XX亿元。
该项目的建设将对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本报告编制旨在对这一水库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分析可能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达到科学规划、可行实施、环境友好的目标。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该区域水资源短缺,引发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供需矛盾,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当地水资源供应状况。
2. 防洪减灾。
该地区山水交融,山洪和泥石流等灾害频发,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水库工程将有效调节水流,减轻洪灾危害。
3. 支持农田灌溉。
工程实施后,将有利于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增加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的种植收益。
4. 环保目标。
水库工程建设过程中将采取现代环保技术,致力于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建设目标。
三、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方法1. 评价内容1.1 水资源影响:对水库蓄水和调节对河流和地下水位的影响进行评价。
1.2 土地资源影响:评估水库工程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破坏和土地资源的改变。
1.3 生物资源影响:研究水库工程建设对区域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特别是对鱼类、鸟类和植物的影响。
1.4 社会经济影响:分析项目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人口、就业和生活方式等的影响。
1.5 空气和噪音影响:分析水库工程建设对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的影响。
2. 评价方法2.1 采用实地调查和监测数据的方法,对水土资源、野生动植物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完整的汇总和整合。
2.2 采取专家会议、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经济影响进行专门研究。
2.3 采用监测技术手段和数学统计分析方法,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量化评价。
四、环境影响预测和预防措施1. 水资源影响预测:通过水文模型模拟蓄水对河流水位的影响,预测了蓄水后对汛期洪水和枯水期水量的影响。
2. 土地资源影响预测:研究水库工程对流域水土流失及农田土地占用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土地保护措施。
水库环评报告书环境概况

第四章环境概况4.1自然环境4.1.1地理位置官昌水电站处于七都溪下游河段的七都镇外洋村,坝址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9°30′~119°28′,北纬26°46′~26°45′间。
七都溪流域干流全长58km,总流域面积333.5km2,规划六级开发,前五级电站已得到开发,官昌水库为七都溪流域开发的最后一级。
4.1.2气候七都溪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据宁德市城关气象站资料统计,城关多年平均气温在19℃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9.4℃,(1979年7月18日),最热月平均气温28.7℃,极端最低温-2.4℃,最冷月平均温度9.7℃。
多年平均无霜期313天。
台风多出现在7~9月,出现大风的机率只有33%,风力7~8级,阵风10级,多年平均最大风速22m/s,最大风速达40m/s。
年平均相对湿度81%,月最大相对湿度91%4.1.3水文泥沙根据资料——《宁德官昌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七都溪流域缺乏实测泥沙资料,经查水文图集,得流域悬移质泥沙侵蚀模数为150t/Km2,推移质泥沙取悬移质泥沙为30%,泥沙容重为1.5t/m3,水库泥沙淤积年限根据工程等级采用50年。
由于上游桥头水库为多年调节水库,该水库集雨面积范围内得泥沙由预留的淤沙库容承担,其余日调节水库拦截沙量有限,故官昌水库泥沙淤积计算时,考虑桥头水库拦截其控制流域面积的全部泥沙,不考虑其他水库对泥沙的影响。
经计算,官昌水库坝址多年平均输沙量为5.53万t,泥沙淤积库容为184.4万m3,相应平淤高程41.24m。
4.1.4地形地貌流域内大部分为中等切割构造侵蚀的中低山区,植被覆盖良好,沿溪除河区的虎贝、中游的洋中两块盆地外,河流多穿行于崇山峻岭之中,河床陡竣,水流湍急,水力资源十分丰富。
河道平均坡降为14.13‰,天然落差达820m,可利用落差774.75m,其中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87万kW,可开发量达5.17万kW。
水库修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水库修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引言水库修建项目是为了解决当地的水资源供应问题,提供洪水调节和灌溉等功能。
然而,伴随着水库建设,环境影响也成为了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报告旨在对水库修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以确保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可行性。
二、项目背景水库修建项目位于XX省XX市XX县,计划建设一个大型水库,具体规模包括XX米的堤高、XX千万立方米的蓄水量等。
该项目的主要目标包括解决当地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灌溉水源以支持农业发展、减轻洪水风险等。
三、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为了对水库修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1. 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对项目周边的土壤、水质、植被等进行野外调查,并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分析。
2. 环境模拟和预测:利用现代环境模拟软件,对水库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和模拟,包括水质变化、生物栖息地破坏等。
3. 数据分析和对比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和数据,对水库修建前后的环境情况进行对比研究,评估环境变化及其影响。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和评估,水库修建项目将对环境产生以下影响:1. 水质影响:水库的修建将改变周边地区的水流动态,可能导致水质污染的风险增加。
我们建议在水库建设过程中加强水质管理措施,确保水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生物栖息地破坏:水库修建将占据一定的土地,可能导致部分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和物种迁移。
为了减轻这种影响,我们建议在修建后进行合理的生态恢复措施,确保当地生物的持续生存和繁衍。
3. 土地利用变化:水库修建会改变当地的土地利用方式,可能导致部分农田被淹没或转变为水域。
我们建议在水库建设过程中制定相关政策,确保农民的生计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社会影响:水库修建项目将涉及土地征收、迁建、劳动力需求等社会问题。
我们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与当地人民的沟通与协商,确保他们的利益得到妥善保护和补偿。
五、环境管理措施为了减轻水库修建项目的环境影响,我们提出以下管理措施:1. 水质监测与管理:建立水质监测系统,定期对水库周边区域的水质进行监测,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一、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XXX水利工程1.2 项目地点:XXX地区1.3 项目规模:XXX立方米/秒,XXX米坝高1.4 工程投资:XXX亿元1.5 工程进度:已立项,正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二、项目背景与目的2.1 项目背景- 地区水资源紧张,需建设水利工程以满足供水需求- 地区防洪标准低,需建设水利工程以提高防洪能力- 地区灌溉需求大,需建设水利工程以改善农业灌溉条件2.2 项目目的- 提高地区供水能力,满足居民生活、工业和农业用水需求- 提高地区防洪能力,减轻洪水灾害风险- 改善农业灌溉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三、环境影响评估方法与标准3.1 评估方法- 文献分析法- 现场调查法- 专家访谈法- 环境影响预测模型3.2 评估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地区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和标准四、环境影响评估结果4.1 水环境- 施工期:建设期可能产生临时性水污染,需采取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 运营期:水库运行后,可能对下游水体产生一定稀释影响,需进行稀释能力评估4.2 生态系统- 施工期:建设期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需采取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 运营期:水库运行后,可能对周边生态系统产生一定影响,需进行生态系统影响评估4.3 社会经济- 施工期:建设期可能对周边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需采取社会经济影响评估- 运营期:水库运行后,可能对周边地区产生一定经济效益,需进行经济效益评估4.4 非饮用地下水- 施工期:建设期可能对周边非饮用地下水产生一定影响,需进行非饮用地下水影响评估五、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5.1 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废水处理设施建设- 施工期废水排放管理5.2 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 施工期生态保护和修复设施建设- 施工期生态保护和修复管理5.3 社会经济影响缓解措施- 施工期居民搬迁和补偿- 施工期经济损失补偿5.4 非饮用地下水保护措施- 施工期非饮用地下水监测和管理六、结论本报告对XXX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详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建议项目方在施工和运营期间采取相应环境保护措施,以减轻项目对周边环境、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项目概况
2.1 地理位置
七都溪发源于宁德市境内的虎贝乡第一旗,由西向东贯穿全境,于七都镇入海,属单独入海的河流,干流全长58km,总流域面积333.5km2,为宁德蕉城区境内仅次于霍童溪的第二大河。
流域内大部分为中等切割构造侵蚀的中低山区,植被覆盖良好,沿溪除河源地区的虎贝、中游的洋中两块盆地外,河流多穿行于崇山峻岭之中,河床陡竣,水流湍急,水力资源十分丰富。
河道平均坡降为14.13%,天然落差达820m,可利用落差774.75m,其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87万kW,可开发量达5.17万kW。
七都溪流域规划六级开发,前五级电站已得到开发,从上游到下游分别为白岩电站、长潭电站、洋中电站、大泽电站、大港电站和官昌电站,以在充分利用水能资源与可承受的淹没损失中取得平衡。
拟开发的官昌水库为七都溪流域开发的最后一级,其主要功能是供水、灌溉,在此基础上兼顾发电。
官昌水库处于七都溪干流河段上。
通过相距约1700米的上、下两个坝址比较分析,所选取的上坝址位于七都镇外洋村,七都镇仅8 公里,坝址以上流域面积312.6平方公里,水库正常蓄水位为69米,水库回水与上游大港电站相衔接。
工程地理条件较好,对外交通方便。
工程地理位置见图
2-1。
2.2 工程规模
官昌水库工程预计总投资为15707.62万元,静态总投资额14892.98万元,总装机8000Kw,共装二台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40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为2754万Kw·h,保证出力(P=90%)为1146Kw,装机利用小时数为3442小时。
该水电站建成后电力将直接送入福建省电网,并主要向宁德供电。
该电站水库为河道型水库,正常蓄水位69m,总库容3030万m3,兴利库容为2254万m3。
死库容为505万m3
官昌水库的主要任务是供水、灌溉,在此基础上兼顾发电。
供水保证率为P=97%。
供水对象为宁德第三水厂(规模为10万t/d)及海鑫钢铁厂用水(钢铁厂近期用水量为1.5m3/s,远期为4m3/s)。
灌溉保证率为P=90%,规划马坂灌区设计灌溉面积2700公顷,由官昌水库提供灌溉水量。
马坂灌区引水渠总长28.2km,其中干渠长度16.2km,渠首设计流量5m3/s,由于灌溉渠系尚未完全配套,目前马坂引水只能灌溉1.64万亩。
规划对马坂灌区渠系进行整治配套,使马坂灌区2700公顷耕地全部得到保灌。
目前宁德市电力供应能力与未来需求仍有差距,建设官昌电站,结合灌溉发电有效地提高水的利用率,可以缓和电力供需矛盾。
2.3 地质条件
官昌水库大地构造上位于闽东断拗带的东北段。
工程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无区域大断裂或活动断裂通过,是稳定地块。
库区属中等切割的
低山峡谷区。
第四纪覆盖层是坡积含碎石粉质粘土,厚度较薄。
河床及阶地中分布冲洪积砂卵石。
基岩地层主要是侏罗系南园组的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
侵入岩是中酸性花岗闪长岩为主。
本区主要构造线是NE~SW向展布。
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适宜建重力坝。
供水隧洞沿线山体较为雄厚完整,与主要构造线大角度相交。
而出洞口段,由于沿线山体支离破碎、完整性差、围岩稳定性差,需及时支护。
发电主厂房基础的深开挖及基坑支护是重要的工程地质问题。
2.4 工程总体布置
该水电站工程总体布置可分为工程枢纽布置和砂石场、弃渣场布置。
2.4.1工程枢纽布置
宁德市官昌水库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供水灌溉及发电,故其工程主要有大坝、供水引水系统、发电引水系统及电站组成。
水库大坝为细骨粒砼砌块石重力坝,大坝位于七都溪外洋村下游,经水文计算水库正常高为69m,坝轴线长230m,最大坝高55.4m,坝顶高程71.90m,其中溢流坝段长78m,溢洪道净宽60m,由5孔12m⨯9.5弧形钢闸门组成,堰顶高程60.00m,闸墩宽3.0m,溢流堰采用WES曲线,挑流消能,鼻坎高程42.00m,上游面折坡点高程56.50m,坡比1:0.15;非溢流坝段坝顶宽5.5m,上游面折坡点高程53.50m,坡比1:0.15,下游面折坡点高程66.50m,坡比1:0.70。
供水引水系统布置在大坝右岸,设岸墙式取水口,配拦污栅,工作和检修潜孔平板钢闸门,引水隧洞为开挖断面2.4m⨯2.6m(宽⨯高)城门形隧洞,进口洞中心高程44.7m,秋山尾出口洞中心高程25.00m,隧洞总长5.11km,隧洞纵坡1/260,隧洞永久支护根据地质条件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处理方式:(1)0.3m厚钢筋砼衬砌;(2)洞底0.15m厚砼找平,洞侧及洞顶拱0.1m厚砼素喷或锚喷支护;(3)仅洞底0.15m厚砼找平。
隧洞出口接φ1600mm
钢管并分成两叉分别向宁德市第三水厂和海鑫钢铁集团供水,主管及两叉管均设手电两用控制蝶阀及电磁流量计量。
发电引水系统布置在大坝左岸,设岸墙式取水口,配拦污栅,工作和检修潜孔平板钢闸门,引水隧洞为开挖洞径D=5m圆形隧洞,进口洞中心高程48.00m,出口洞中心高程26.20m,隧洞总长0.28km,隧洞纵坡1/12.8,隧洞永久支护根据地质条件采用0.5m厚钢筋砼衬砌,出洞口套接φ3000mm 钢管,采用Y形分叉分成两叉φ2000mm管接两台水轮机。
电站由主副厂房组成,平行设置于河边,处设防洪墙墙顶高程37.00m,主厂房尺寸25.1m⨯13.0m⨯13.05m(长⨯宽⨯高)水轮机安装高程26.20m,发电机房(安装场)高程32.70m,轨顶高程40.20m,付厂房尺寸23.0m⨯12.5m⨯13.5m(长⨯宽⨯高),地面高程40.00m,迎水侧外墙结合防洪墙。
2.4.2砂石场、弃渣场布置砂石场
砂石场本工程需天然建筑材料如下:条石1.4万m3,乱块石14万m3,砂6.2万m3。
条石料场:岩性为石英正长斑岩。
位于七都镇桥头村北面山坡采石场。
山坡下有简易公路连接七都—外洋的公路,可用拖拉机直运至坝区。
储量5万m3,距外洋坝址运距4~5km。
乱块石料场:岩性为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
外洋坝址两岸山坡上,其中右岸料场需开简易公路、左岸料场位于七都~外洋公路边坡山坡上。
储量5万m3。
距外洋坝址运距2~3km。
砂料场:砂属中砂。
料场在八都镇溪池村的霍童溪右岸边,长约1km,宽约30m~50m,储量6万m3。
有公路直达料场,运距22.5 km。
弃渣场
弃渣场位于坝址下游左岸约1300米的马板村后湾,堆渣量未17万m3;弃渣场位置拣图
2.5 工程施工规划
官场水库坝址位于七都镇上游约8Km,有村道通往坝址,施工对外交通较为方便。
因坝址河谷布设枢纽工程的宽度不够,加上岸边山坡较陡,施工临时设施须布置于坝址上下游的公路边,弃渣场布置于坝址下游约
1300米左右的山谷。
2.5.1导流施工
根据坝址地形地貌情况,采用分期分段砌筑,由明渠和导流底孔导流施工。
第一期工程:左岸施工,右岸河床导流,即在坝址左岸坝基上、下游10m处修建一期上、下游围堰,河床中部顺河向建纵向围堰,利用右岸河床导流,修建左岸大坝和导流底孔。
第二期工程:待左岸坝砌至32.0m 高程时,拆除左岸上、下游围堰,修建右岸上、下游围堰,砌筑右岸坝体,由导流底孔导流。
在右岸坝体也砌至32.0m高程,折除右岸上、下游围堰。
遇施工汛期洪水(P=10%)设计洪峰流量为1830m3/s,由底孔和坝面共同泄洪,坝体在洪水过后,坝面按规定清理后,仍能正常施工。
2.5.2施工交通
本工程对外交通以公路为主,坝址距七都镇104国道8km,施工中需对8km村道扩建。
场内交通道路主要包括砂石料运输道路,连接各工作面及出碴道路等,共需修建临时施工道路3.0km,临时交通桥一座。
施工中大坝石方运输考虑采用缆索运输。
2.5.3施工布置
本工程厂、坝相距较近,故临时建筑采用集中布置。
大坝左岸上游施工道路边及下游经平整后可布置生活福利设施和辅助企业、仓库等;进厂公路旁两边坡地可供布置厂区临时房屋。
2.5.4施工进程
整个工程施工总工期3年。
第一台机组于施工期第三年的10月底可实行并网发电。
高峰时达施工人数380人。
2.6 水库淹没情况
官昌水电站库区回水范围为从官昌电站坝址以上至大港5。
7公里长干流河段;该水库属河道型水库,淹没范围不大。
水库正常蓄水位69m,水库淹没总面积为146万m2,其中陆地面积63万m2、水域面积47万m2 ,林地36万m2。
水库淹没影响涉及七都镇的小溪村、外洋村;涉及380V输电线路300米;涉及部分山地及茶树、杂果和毛竹等青苗。
2.7 移民安置计划
本项目需安置移民354人,据政府初步安排,水库淹没的小溪村因附近缓坡荒山荒地多,移民安置环境容量大,安置采用就近、就高安置原则。
外洋村是山地,该村村民生产生活资料不足,推算至2006年建房安置人口286人,其中约96%迁移至七都镇两个安置区附近建房安置。
移民安置点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条件较方便。
移民统一到新规划的新村安置,筑砖房8300平方米。
2.8 工程特征
本工程主要特性汇总见表2.5。
表2.5 工程特性表
表2.5 工程特性表(续1)
表2.5 工程特性表(续3)
表2.5 工程特性表(续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