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环评
水库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水库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引言水库的建设对周边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评估这种影响,我们进行了水库环境影响评价。
本报告旨在总结水库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评价结果和建议。
二、水库概况水库名称:XXX水库所在地区:XXX省XXX市建设单位:XXX公司设计容量:XXX万立方米建设时间:20XX年-20XX年三、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在本次评价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评估水库的环境影响:1. 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利用GIS技术,对水库周边的土地利用、地貌、水文等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以评估水库对地区环境的影响。
2. 生态学调查: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样本采集,调查水库建设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野生动植物的迁徙、栖息地破坏等。
3. 水质监测:对水库及其周边水域进行水质监测,评估水库建设对水质的影响,包括水体富营养化、水生态系统的改变等。
4. 社会经济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了解水库建设对周边居民、生产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社会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的关系。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果1. 土地资源影响通过GIS分析,水库建设对周边土地资源的利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大量土地被水库淹没,导致失耕地面积增加,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恢复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 生态系统影响水库的建设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和陆地生态系统功能造成了损失。
同时,水库的蓄水也改变了周边地区的水循环,对湿地和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3. 水质影响水库对周边水体的水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水库蓄水过程中,大量的底泥和悬浮物被堆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增加。
同时,水库的存在也影响了下游水生态系统的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4. 社会经济影响水库建设为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水资源和电力供应。
然而,水库的蓄水对周边居民和经济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包括居民搬迁、农业生产受限等。
五、环境管理建议基于以上评价结果,我们提出以下环境管理建议:1. 建立水库周边生态保护区,恢复和保护受影响的生态系统。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赵家河水库工程环评报告

目录目录 (1)前言 (1)1 总则......................................................................................................................- 1 -1.1任务来源....................................................................................................- 1 -1.2 编制目的...................................................................................................- 1 -1.3 编制依据...................................................................................................- 1 -1.4环境保护及污染控制目标........................................................................- 6 -1.5评价标准....................................................................................................- 8 -1.6评价工作等级............................................................................................- 8 -1.7评价范围..................................................................................................- 10 -1.8评价重点..................................................................................................- 10 -1.9评价水平年..............................................................................................- 10 -1.10评价程序.................................................................................................- 11 -2 工程概况............................................................................................................- 13 -2.1流域及水资源规划概况..........................................................................- 13 -2.2地理位置..................................................................................................- 16 -2.3工程任务及建设必要性..........................................................................- 16 -2.4工程规模及特性......................................................................................- 17 -2.5工程项目组成..........................................................................................- 19 -2.6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9 -2.7施工布置及进度......................................................................................- 21 -2.8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 24 -2.9水库运行方式..........................................................................................- 25 -3工程分析.............................................................................................................- 26 -3.1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分析..................................................................- 26 -3.2工程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分析..................................................................- 28 -3.3影响源分析..............................................................................................- 33 -3.4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 36 -3.6工程分析小结..........................................................................................- 37 -4 环境概况............................................................................................................- 39 -4.1流域环境概况..........................................................................................- 39 -4.2自然环境..................................................................................................- 39 -4.3生态环境..................................................................................................- 49 -4.4社会环境..................................................................................................- 83 -4.5环境现状结论..........................................................................................- 85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6 -5.1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6 -5.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98 -5.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1 -5.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103 -5.5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3 -5.6环境地质影响分析.................................................................................- 110 -5.7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11 -5.8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112 -5.9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14 -6、环境保护措施与经济技术论证.....................................................................- 115 -6.1水环境保护措施.....................................................................................- 115 -6.2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129 -6.3声环境保护措施....................................................................................- 130 -6.4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131 -6.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32 -6.6环境地质保护措施................................................................................- 136 -6.7地下水保护措施....................................................................................- 136 -6.8社会环境影响对策措施........................................................................- 137 -7、水土保持........................................................................................................- 139 -7.1水土流失现状........................................................................................- 139 -7.2水土流失预测........................................................................................- 139 -7.4水土保持监测........................................................................................- 140 -7.5水土保持投资........................................................................................- 141 -8、环境监测与管理............................................................................................- 142 -8.1环境监测................................................................................................- 142 -8.2施工期环境监理....................................................................................- 145 -8.3环境管理规划........................................................................................- 151 -8.4环保竣工验收........................................................................................- 152 -9、环境保护投资概算和经济损益分析............................................................- 153 -9.1投资概算目的........................................................................................- 153 -9.2环境保护投资概算................................................................................- 153 -9.3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57 -10、环境风险评价..............................................................................................- 160 -10.1施工期炸药和油料风险......................................................................- 160 -10.2弃渣场环境风险..................................................................................- 161 -10.3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162 -11、公众参与......................................................................................................- 163 -12、结论与建议..................................................................................................- 164 -12.1工程概况..............................................................................................- 164 -12.2环境现状..............................................................................................- 164 -12.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65 -12.4环境保护措施......................................................................................- 167 -12.5水土保持..............................................................................................- 168 -12.6公众参与..............................................................................................- 168 -12.7评价结论..............................................................................................- 169 -12.8评价建议..............................................................................................- 169 -附表1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环境保护措施一览表附表2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环境监测一览表附表3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环境监理内容一览表附表4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一览表附表5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主要附件:附件1 委托书附件 2 关于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黔发改农经﹝2016﹞369号)附件3 关于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复函(六盘水环建函﹝2016﹞8号)附件 4 关于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环审﹝2011﹞41号)附件5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环境现状检验报告附件 6 六盘水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对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初审意见(六盘水环初审﹝2017﹞5号)附图1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2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施工及环保措施平面布置图附图3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枢纽平面布置图附图4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大坝剖面图附图5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大坝平面图附图6 水城县赵家河供水灌溉管道平面图附图7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区域水文地质图附图8 赵家河水库评价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现状图附图9 赵家河水库评价区植被类型分布现状图附图10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评价区环境监测布置图附图11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环境保护措施布局图附图12 赵家河水库工程区域水系图前言(1)建设项目特点赵家河水库工程位于贵州省水城县化乐镇,坝址位于乌江水系三岔河支流懒龙河上游赵家河袁家寨附近,距离水城县35公里。
水库建设环评报告书

水库建设环评报告书一、背景和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加。
为了满足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公司计划在XXX地区建设一个水库,以储存和调配水资源。
为了保证水库建设的合法性和环境友好性,特进行本次水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旨在全面评估水库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设规划,确保水库建设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XXX水库建设项目2. 项目位置:XXX地区3. 建设规模:水库总容量XXX立方米4. 建设目的:满足当地城市和农业用水需求,提供防洪保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5. 建设内容:建设大坝、泄洪闸等基础设施三、环境评价1. 自然环境影响评价考虑到项目建设将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评估。
主要包括水库水文水资源影响、土壤侵蚀和沉积、生态系统破坏等方面。
评价结果显示,在合理控制和管理下,水库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不会对水文水资源、土壤和生态系统造成重大损害。
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水库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评估过程中,我们考虑了水库建设对植被、野生动物和水生生物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水库管理方案和生态修复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减轻对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并最大限度地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3.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水库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我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评估中,我们分析了水库建设对就业、生活条件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引入合理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政策,我们将确保项目建设对当地居民的积极影响,进一步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设规划基于以上环境评价结果,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和合理的建设规划,以确保水库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发展。
1. 水库管理措施:建立合理的水库管理制度,确保水库的水文水资源有序利用,防止过度放水和过度排放。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范本模板】

水库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表表1工程基本情况
工程主要特性表
注释
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
附件1 立项批准文件
附件2 其他与环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
附图1 工程总布置图
附图2 工程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排污口、取水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
附图3 工程施工总布置图
附图4 环境保护措施布置图(包括环境监测内容)
二、环境影响报告表需详细说明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时,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
1、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
2、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声环境等)
4、淹没与移民对环境的影响
5、其他
以上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可另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目名称:汽车维修有限公司汽车维修厂建设单位(盖章): 汽车维修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镇康帮东河水库环评报告

镇康帮东河水库环评报告
9月24日下午,镇康县帮东河水库导流泄洪输水隧洞顺利贯通,为工程按期截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县委相关领导及县帮东河水库工程建设指挥部、县水务局、帮东河水库管理局及设计、施工、监理、第三方检测等参建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贯通仪式。
镇康县帮东河水库位于临沧市镇康县忙丙乡麦地村,水库流域属怒江流域南汀河水系,水库控制径流面积23.8平方公里,拦河坝坝顶高程1631.60米,最大坝高87.2米,坝顶轴线长279米,坝顶宽10米,总库容1386万立方米,设计年供水量1510.9万立方米。
水库于2020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总投资55917.07万元。
工程由枢纽工程和灌区工程两部分组成,此次贯通的导流泄洪输水放空隧洞全长529.7米,成洞为直径2米的有压圆洞,是水库主要枢纽工程之一。
据了解,水库建成后,可解决凤尾集镇0.93万人以及灌区内芦子园、小水井、仁和、大柏树、蔡何和新水等村委会1.4109万人和5.9391万头大小牲畜的生活用水,保障麦地河沿岸、郭家寨大沟灌片和新水灌片的3.71万亩农田灌溉用水,对促进灌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水库修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水库修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引言水库修建项目是为了解决当地的水资源供应问题,提供洪水调节和灌溉等功能。
然而,伴随着水库建设,环境影响也成为了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报告旨在对水库修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以确保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可行性。
二、项目背景水库修建项目位于XX省XX市XX县,计划建设一个大型水库,具体规模包括XX米的堤高、XX千万立方米的蓄水量等。
该项目的主要目标包括解决当地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灌溉水源以支持农业发展、减轻洪水风险等。
三、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为了对水库修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1. 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对项目周边的土壤、水质、植被等进行野外调查,并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分析。
2. 环境模拟和预测:利用现代环境模拟软件,对水库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和模拟,包括水质变化、生物栖息地破坏等。
3. 数据分析和对比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和数据,对水库修建前后的环境情况进行对比研究,评估环境变化及其影响。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和评估,水库修建项目将对环境产生以下影响:1. 水质影响:水库的修建将改变周边地区的水流动态,可能导致水质污染的风险增加。
我们建议在水库建设过程中加强水质管理措施,确保水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生物栖息地破坏:水库修建将占据一定的土地,可能导致部分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和物种迁移。
为了减轻这种影响,我们建议在修建后进行合理的生态恢复措施,确保当地生物的持续生存和繁衍。
3. 土地利用变化:水库修建会改变当地的土地利用方式,可能导致部分农田被淹没或转变为水域。
我们建议在水库建设过程中制定相关政策,确保农民的生计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社会影响:水库修建项目将涉及土地征收、迁建、劳动力需求等社会问题。
我们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与当地人民的沟通与协商,确保他们的利益得到妥善保护和补偿。
五、环境管理措施为了减轻水库修建项目的环境影响,我们提出以下管理措施:1. 水质监测与管理:建立水质监测系统,定期对水库周边区域的水质进行监测,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茶陵县梅坑水库环评

《茶陵县梅坑水库环评》
1.梅坑水库位于湖南省茶陵县境内,距离县城东北方向约12公里处的洣江上游(其中枢纽工程坝址以下约3.5公里至石溪河段已建成一座小型水电站)。
2.梅坑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50平方公里,总库容10140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70米,死水位165米,设计洪水位17
3.8米,校核洪水位176.4米,相应水库面积26.6平方公里;大坝为粘土心墙砂壳坝,最大坝高59.9米,坝顶长度249.75米,宽7米。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现对梅坑水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4.根据拟建项目情况,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层次分析了该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污染物排放量,并针对各类污染源提出治理措施与建议。
5.结论:在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后,本项目建设所引起的不良环境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建设可行。
6.预审意见:同意该项目按照报告书批复要求进行建设。
水库环评报告

水库环评报告报告编号:XXXXXX编制单位:XXX环保有限公司报告编制人:XXX报告审核人:XXX审核日期:XXXX年XX月XX日1.项目名称本项目名称为XXX水库。
2.项目概况XXX水库位于XXX市XXX区,主要用于灌溉和防洪。
该水库总库容为XXX万立方米,最大坝高为XXX米,建设总投资为XXX万元。
3.环境影响评价(1)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次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包括水库建设区和周边半径XXX公里的区域。
(2)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本次环境影响评价采用限界分析法和因果关系分析法。
(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通过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区域环境特点,本次水库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气象:水库工程建设将对当地气象条件产生一定影响,包括降雨量、温度、风向、湿度等。
水质:水库建设后,水体总体水质将发生变化,水位和流速变化可能会影响水生动物和植物的生态环境,对饮用水源地、河流生态等会产生一定影响。
土地资源:水库建设将会占用一定土地资源,对当地土地、生态,和植被覆盖水平等产生较大影响。
生态环境:水库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会产生较大影响,例如对植物生长、野生动物栖息等影响。
其他环境影响:水库建设会对当地社会、经济等方面产生影响。
4.环境保护措施(1)气象影响监测降雨量、温度、风向、湿度等气象条件,对需加强管理的影响极端天气预警,及时出动应急抢险队伍。
(2)水质保护水库周边设置监测站,定期监测水体水质变化,并采取技术措施,如活性炭吸附、电解氧化、紫外线消毒等改善水体水质。
(3)土地资源保护对占用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尽量减少占用并采取恢复措施,控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4)生态环境保护根据不同生态系统类型,采取不同措施,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5)其他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开展科学合理的环境影响评价,并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加强环境管控和监测。
5.环境监测与监管(1)环境监测计划制定全面的环境监测计划,对因水库建设而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实施定期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水库工程从水资源利用的角度基本可以分为水利和水电两大类,水利类水库工程是通过水库的拦蓄,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资源,而水电类水库工程则是依靠水库将河流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将造成河道水资源量的减少,而后者则对河道水资源量无影响。
水库工程开发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非污染型影响,因此属非污染型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
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把环境影响评价从法律上提到新的高度,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水利部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这些法律法规和规范的颁布,逐渐使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环评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针对水库工程的建设可能引起的环境变化进行分析、预测、评价,用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作为工程方案论证和可行性的依据。
2. 水库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1对水文情势影响。
水库工程由于改变了河道的天然状态,因而对河道乃至流域内的水文情势造成影响。
对于水库工程而言,水文情势的变化是导致工程运行期间所有生态与环境影响的原动力。
水文情势的变化,将会对航运、环境地质、水温、水质、流速、流态、局地气候、土地资源、水生生物、陆生生物、河道冲淤、供水、灌溉、移民等造成一系列影响。
水库工程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在库区和坝下截然不同,库区由于大坝拦蓄,坝前水位一般有较明显的抬升,有些高坝水库坝前水位有很大的抬升,由于水位升高,水库水深从坝前至库尾都有不同的增加,同时水库淹没一些原来的陆地将会变成水域,库内水域面积大量增加,另外水库蓄水后,因库区水位雍高、水深增大,水面比降变缓、流速减小,在水库局部岸边可能会有回流,在入库支流汇入口,原来湍急的河流将变成库湾,水流流速大幅减缓。
坝下水文情势将由天然径流状况转为受水库调节影响的状况。
对于中小型水利类水库,有防洪要求的,在洪峰期由于水库蓄洪,坝下流量小于天然洪峰流量,在洪峰后期,水库泄洪,坝下流量大于天然来水量,洪水历时加长,洪峰流量变小,水库削峰作用明显,汛末及汛后水库尽量蓄水以保障供水,坝下流量一般小于天然来水量,特别是,有些以供水为主的水库在制订调度运行方案时,在枯水期甚至平水期都不考虑下泄,从而导致坝下脱流,在评价时应注意要求水库保证一定的下泄水量,以保证坝下河段的生态用水要求;对于大型水利类水库工程,由于水库规模大,调蓄能力强,在枯水期仍可保证坝下流量大于天然来水量,而平水期和丰水期则坝下流量一般小于天然来水量,总体表现为坝下流量过程年内趋于坦化,水库年内总下泄水量小于天然来水量。
对于以发电为主的水库,除汛期按防洪要求运行外,一般在丰水期蓄水以保证枯水期电站正常出力,因此一般表现为丰水期坝下流量小于天然来水量,枯水期坝下流量大于天然来水量,坝下流量过程趋于坦化,年内总下泄水量与天然来水量相同,但大部分电站的大坝至电站尾水之间存在减脱水河段,特别是一些调峰运行的电站,坝后常常会出现减脱水现象,在评价时应注意要求水库保证一定的下泄水量,以保证坝下河段的生态用水要求。
坝下河段水位和流速变化情况与流量变化过程相对应。
2.2对水环境的影响。
在河流上筑坝建库,将使坝上形成宽阔的水域环境,库区水动力条件也将发生改变,急流变缓流甚至静水,水深、水面宽成倍增加,造成库内水体水质、水温发生变化,进而造成坝下河流的水环境也随之发生改变。
库区水质变化主要体现在库区水体富营养化、部分水质指标的变化如重金属的沉降、泥沙含量的降低等,坝下河道水体水质则受制于库区水体水质以及坝下河道水量变化引起的水体自净能力的变化。
通常状况下,在河道水体水质本底状况较好的前提下,水库工程的建设不会对库区及下游河道水体水质产生明显不利影响,但是,若有污染源排入河道,水库工程的调蓄作用造成河道水量的减少将有可能加剧水质污染的程度。
水库工程的“高坝大库”将会造成库区水体出现水温分层现象,进而造成下游河道水体的水温出现变化。
存在水温分层现象的水库多分布在山区,且库内水体的交换速度缓慢,根据相关研究,若水库最大坝高大于50m,发生水温分层现象的概率可以达到50%以上。
水温分层现象多发生在夏季、冬季,而春、秋两季则不明显,夏季水体水温随水深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冬季则正好相反。
下泄水体水温因水库水温分层现象而发生相应变化,并且因泄水建筑物的高程变化其影响程度有所不同,一般高程越低,水温影响程度越大。
通常状况下,水温沿程恢复需要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才能恢复至天然状态。
水温与鱼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鱼类的繁殖,要求一定的水温条件。
2.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库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从区域自然体系生态完整性与敏感生态问题评价两大方面考虑。
2.3.1区域自然体系生态完整性影响评价。
对区域自然体系生态完整性的影响主要是由水库淹没、工程占地引起的。
主体工程建设,淹没和移民安置,各种拼块类型面积将发生变化,导致区域自然生态体系的生产能力和稳定状况发生改变,对区域的生态完整性具有一定影响。
若工程建设造成评价区生态系统生物量减少,但生产力仍在平均生产力之上,则说明生态系统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工程建设引起的干扰是可以承受的,同时如果各种植被类型的面积和比例与现状仍然相当,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反之则说明工程引起的干扰是不能承受的。
2.3.2敏感生态问题。
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大坝建设导致的淹没、阻隔、径流变化是对河流生态系统最大的干扰,这种干扰将会对依存于河流生态系统的陆生生态、水生生态多样性产生影响,甚至是毁灭性的。
(1)水生生态影响分析对水生生态影响评价主要包括大坝阻隔影响、水文条件改变对鱼类环境的影响、下泄水气体过饱和对幼鱼的影响等。
在江河上修建水库,大坝将阻隔洄游鱼类的通道。
对一些天然情况下需要通过大坝所在河段上溯或下行的洄游性鱼类,产生不利影响。
特别是对一些必须上溯到坝上游或支流去繁殖的回归性很强的鲑科鱼类,阻隔作用对资源造成巨大的危害。
我国富春江,鲥鱼的产卵场主要集中在桐庐附近的排门山一带,但少部分鲥鱼可上溯到上游去产卵,七里泷枢纽修建后,便阻隔了这一部分鲥鱼的上溯通道。
已建成的葛洲坝枢纽,对中华鲟的洄游起了阻隔作用,现在已采取了相应的补救措施。
水库形成后,水体的水文条件将发生较大的变化,鱼类的栖息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由于不同鱼类其栖息环境不同,因此,导致库区的鱼类组成发生明显变化。
通常,水库蓄水后,流速减缓、泥沙沉积、饵料增多,这种条件适合于喜缓流水或静水生活的鱼类而不利于喜急流水生活的鱼类的生存。
另外,在山区的水库中由于库水较深,水库中喜表层或中层生活的鱼类较多而底层鱼类相对较少。
在水库坝下河段,一些在流水中繁殖的鱼类所要求的涨水条件,则可能因水库蓄洪而得不到满足。
多数鱼类的繁殖期在春末夏初,即4月下旬到7月上旬。
如果这一时期水库只蓄洪而不溢洪,在坝下河段不出现涨水过程,鱼类就难以繁殖。
丹江口水库蓄水后,大坝至谷城间一段汉江内的家鱼产卵已经消失或缩小规模。
所谓氮气过饱和是指水中溶解的空气,超过了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时的正常含量,在某些情况下,会对鱼类造成危害,受到影响的主要群体是幼鱼。
过饱和的空气通过鱼的呼吸活动进入血液和组织,当鱼游到浅水区域或表层时,由于压力较小和水温较高,鱼体内的一部分空气便从溶解状态恢复到气体状态,出现气泡,使鱼产生“气泡病”,引起死亡。
据美国的研究资料,当水中溶解气体的浓度超过120%时,幼鲑在水上层1.8m以上的地方活动是非常危险的。
水中氮气过饱和,是当水流通过溢洪道或泄水闸冲泄到消力池时,产生巨大的压力并带入大量的空气造成的。
水中过饱和气体,在坝下的河流内经过一定的流程,逐渐释放出去而恢复到平衡状态,但是如果河流上修建了一系列水电站,水库的水较深且流动缓慢,过饱和气体到达下一个梯级时尚未恢复平衡,通过溢洪道再度溶解了过多的空气,如此反复多次,情况就非常严重。
(2)对陆生生态的影响评价包括对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水土流失等方面。
在这里主要谈一下内陆干旱地区水库工程对河谷林草的影响。
由于水库工程大多修建在河流的上游山区河段,多为峡谷型,河道两侧分布有河漫滩以及从低到高的多级阶地。
在水分条件较好的河漫滩以及低阶地生长有茂密的林草植被,这部分植被被称之为河谷林草。
我国北方内陆干旱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河水成为河谷林草最主要的水分供给者,河水侧渗以及垂直入渗直接补给河道两侧地下水或使其维持在较高水位,而洪水漫灌则可以起到一定补充灌溉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对一些需依靠洪水漂种繁殖的植物如密叶杨而言,洪水对其繁殖具有决定意义。
水库工程的修建,将导致坝下河道水量的减少、坦化,洪峰消减、滞后,这些将使河谷林草供水条件变差,进而对其生长、繁殖产生不利影响。
如不考虑河谷林草的生态需水量,一味追求经济利益,那将有可能对河谷林草产生毁灭性的打击。
2.4其它环境的变化2.4.1土壤环境的变化。
工程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除各种建筑物对土壤的占压外,主要体现在工程运行过程中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变化,造成局部区域土壤水分条件的变化,从而影响土壤的演变过程,对土壤环境造成影响。
如水库浸没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会产生土壤潜育化和次生盐碱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利工程兴建如水资源分配不当,可能导致局部地区地下水位下降,使土壤沙化。
2.4.2局地气候的影响。
修建水库工程后,库周地区会发生微气候变化,区域内的降水、温度、湿度、云雾、风力、光照度等将要发生一定变化。
水库工程对局地气候的影响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地形的复杂程度、工程的规模以及当地原本的气候条件等,一般来说,工程地形条件较差如山区、工程规模较大如高坝大库的水库工程易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但影响范围均较小,仅局限于库周范围内。
我国对新安江水库、狮子滩水库、三门峡水库气候效应做了观测和研究,也取得了较多的成果,说明水库蓄水对周围小气候的影响是明显的。
3.主要评价内容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主要包括:水文、泥沙情势分析、水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及土地资源影响评价、陆生生态影响评价、水生生态影响评价、施工环境影响评价、移民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水利学影响评价、经济社会影响评价、气候、地质、文物影响评价,同时针对影响预测结论,还需制定相应的环境监测与管理计划,进行风险评价和公众参与调查,最终得出评价论,为有关部门比较、选择工程方案提供依据。
4.水利类和水电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关注点水利类和水电类水库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施工期影响、局地气候、土壤环境以及库区的影响变化,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对下游水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水利类水库工程将造成河流水资源量的减少,若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将有可能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而水电类水库工程则不会造成河流水资源量的减少,因此,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相对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