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8 淹没及环境影响评价

合集下载

防洪评价报告

防洪评价报告

目录1.概述---------------------------------------------------------------1 1.1 项目背景 (1)1.2 评价依据 (2)1.3 技术路线 (4)1.4 研究内容 (4)1.5 高程与平面控制系统说明 (5)2.基本情况-----------------------------------------------------------5 2.1 建设项目概况 (5)2.1.1 工程设计布置原则 (5)2.1.2 工程总体布置方案 (6)2.1.3 等级划分、设计荷载组合、参数与设计标准 (6)2.1.4 排水系统 (8)2.2 河道基本情况 (9)2.2.1 河道概况 (9)2.2.2 河道地质条件 (9)2.2.3 水文、行洪 (13)2.2.4水文泥沙 (20)2.3 现有水利工况及其它设施情况 (23)2.3.1 防洪护岸及天仙拦砂坝情况 (23)2.3.2 主要桥梁情况 (24)2.3.3 其它情况 (24)3.河床演变分析-----------------------------===----------------------25 3.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25)3.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26)3.2.1 河道形态变化分析 (26)3.2.2 河道冲淤量 (28)4 防洪评价计算------------------------------------------------------28 4.1 数学模型基本原理 (29)4.1.1 模型计算控制方程 (29)4.1.2 模型方程离散和求解 (31)4.1.3 模型计算范围及边界处理 (33)4.2 数学模型验证 (34)4.2.1 模型验证计算资料 (34)4.2.2模型验证计算成果 (34)4.3计算条件-------------------------------------------------------------------------484.3.1 计算方案 (36)4.3.2拟建工程概化 (37)4.4 计算成果分析 (38)4.4.1 断面缩窄率分析 (38)4.4.2 对水位影响分析 (38)4.4.3对流速影响分析 (39)4.4.4 对流场影响分析 (39)4.5 护堤工程稳定性分析计算 (39)5 防洪综合评价 (40)5.1 与有关水利规划的关系 (40)5.2 对行洪的影响分析 (40)5.3 对河势的影响分析 (41)5.4 对现有防洪工程和其它水利工程设施的影响 (41)5.5 对其它事宜影响分析 (42)6.结论--------------------------------------------------------------441 概述1.1 项目背景万州地处重庆东部,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上距重庆327公里,下距宜昌321公里,是重庆东西部地区的结合地。

水库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水库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水库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引言水库的建设对周边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评估这种影响,我们进行了水库环境影响评价。

本报告旨在总结水库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评价结果和建议。

二、水库概况水库名称:XXX水库所在地区:XXX省XXX市建设单位:XXX公司设计容量:XXX万立方米建设时间:20XX年-20XX年三、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在本次评价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评估水库的环境影响:1. 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利用GIS技术,对水库周边的土地利用、地貌、水文等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以评估水库对地区环境的影响。

2. 生态学调查: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样本采集,调查水库建设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野生动植物的迁徙、栖息地破坏等。

3. 水质监测:对水库及其周边水域进行水质监测,评估水库建设对水质的影响,包括水体富营养化、水生态系统的改变等。

4. 社会经济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了解水库建设对周边居民、生产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社会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的关系。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果1. 土地资源影响通过GIS分析,水库建设对周边土地资源的利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大量土地被水库淹没,导致失耕地面积增加,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恢复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 生态系统影响水库的建设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和陆地生态系统功能造成了损失。

同时,水库的蓄水也改变了周边地区的水循环,对湿地和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3. 水质影响水库对周边水体的水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水库蓄水过程中,大量的底泥和悬浮物被堆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增加。

同时,水库的存在也影响了下游水生态系统的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4. 社会经济影响水库建设为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水资源和电力供应。

然而,水库的蓄水对周边居民和经济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包括居民搬迁、农业生产受限等。

五、环境管理建议基于以上评价结果,我们提出以下环境管理建议:1. 建立水库周边生态保护区,恢复和保护受影响的生态系统。

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水库工程
表1工程基本情况
注释
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
附件1 立项批准文件
附件2 其他与环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
附图1 工程总布置图
附图2 工程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排污口、取水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
附图3 工程施工总布置图
附图4 环境保护措施布置图(包括环境监测内容)
二、环境影响报告表需详细说明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时,应进行专项评价。

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

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
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声环境等)
淹没与移民对环境的影响
其他
以上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可另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

水利工程所带来的人为改变,不仅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同时也影响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本文将探讨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生态系统破坏:水利工程会改变水体流动路径,水质和水量的变化会改变水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组成和生态结构。

大坝的修建会阻断河流,影响鱼类的洄游、繁殖和生长。

水库蓄水后,大量有机物质被淹没,形成水库泥沙,对水体中的鱼类和其他生物产生不利影响。

水电站的运行也会影响水体的水温、溶解氧含量等环境因子,对生态系统造成压力。

2. 枯水期和汛期变化:水利工程的修建和运行会改变水体的流动规律,使得河流在枯水期和汛期的水量变化更加剧烈。

枯水期水量减少,会导致下游水体的干旱、湿地退化等问题。

而汛期水量增加,则会引发洪涝灾害。

这种水量变化对水体生态系统和沿岸地带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3. 土壤侵蚀和水质污染:水利工程的修建会改变水流速度和河床形态,增加了土壤侵蚀的风险。

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如水库蓄水,会淹没大片的土地,加剧土壤侵蚀。

水利工程中常使用泥砂、混凝土等材料,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造成水质污染。

1.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水利工程的筹建阶段,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 优化水利工程设计:在工程的设计和规划中,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设置鱼道、拦沙坝等措施,以保证鱼类的洄游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3. 进行生态补偿:对于已经建成的水利工程,可以采取生态补偿措施,如人工添加水生植物、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等,以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功能。

4. 强化河道管理:加强对河道和水库的管理,科学调配水资源,合理控制水流的变化范围,以减少洪涝灾害和干旱等极端情况的发生。

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

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

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水利工程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它既带来了众多的利益,如灌溉用水、发电等,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压力和损害。

本文将探讨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在水利工程的发展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1. 水库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水库是水利工程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它对周围生态系统的影响较为显著。

首先,水库的建设会改变河流水流速度和水位变动规律,导致下游生态环境遭受冲击。

其次,水库的蓄水会淹没大量土地,导致植被和栖息地的丧失,威胁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对此,我们应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合理选择水库建设地点,尽量减少生态系统受损。

2. 抽水站对水资源的影响抽水站是用于将水从河流或湖泊等水源中抽取并供给到灌溉、居民用水等方面的设施。

然而,抽水对水资源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抽水会导致水位下降、湖泊干涸等问题,进而对水生态系统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造成负面影响。

为避免这种影响,我们应合理规划抽水点和用水量,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保护。

3. 河道治理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为了改善河流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和防洪能力,水利部门常常进行河道治理工程。

然而,河道治理也对水生态系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影响。

河道治理过程中,往往需要疏浚河道、筑堤垦地,造成了河床改变、湿地减少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影响,我们需要在治理计划中充分考虑生态恢复和保护,确保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4. 水电站建设对水生态系统和鱼类迁徙的影响水电站建设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发电形式之一。

尽管水电站在清洁能源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其建设也对水生态系统和鱼类迁徙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水电站建设导致河道被截断,鱼类无法顺利迁徙,对鱼类生态系统产生了极大的破坏。

对此,我们可以采取鱼道、人工繁殖等措施来促进鱼类迁徙和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在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损害。

为了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合理规划项目,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水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水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水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水库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它不仅可以调节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还可以提供灌溉、发电、防洪等多种功能。

水库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水质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危险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就水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水库管理存在的问题1. 水质管理问题水库的水质管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水库在日常运作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水,并且在水库周围有着复杂的人类活动和工业排放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水库中容易受到各种污染物质的影响,比如农药、化肥、重金属等。

这些污染会对水库水质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影响水库的水资源利用。

2.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水库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水库建设和运作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水库蓄水会淹没一些生态环境,水库的排放会对周围的空气、土壤和植被等造成污染,这些都会对水库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3. 安全管理问题水库的管理中,安全问题是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

一旦水库出现意外事故,比如溃坝、泄洪等,将对周围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威胁。

水库的安全管理问题一旦出现任何漏洞,都将带来重大的后果。

二、水库管理的对策1. 强化水质管理为了解决水库水质管理问题,应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及时监测水库中的污染物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水库的水质处于良好状态。

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了解决水库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应该在水库建设之前充分考虑到周围的生态环境,确保水库建设和运作不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生态环境保护。

3.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为了解决水库的安全管理问题,应加强水库的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监测预警系统,定期进行水库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水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和专家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通过强化水质管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等对策,可以有效解决水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水库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水库浸没灾害调查与评价方法研究——以大顶子山水库上游浸没区为例

水库浸没灾害调查与评价方法研究——以大顶子山水库上游浸没区为例

水库浸没灾害调查与评价方法研究——以大顶子山水库上游浸没区为例孙思淼;戴长雷;刘春丽;刘春艳【摘要】水库浸没灾害调查与评价是为浸没范围确定、浸没灾害研究、浸没态势预测提供数据基础,但在具体工作中缺少简便可行的调查与评价方法.为此,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一套浸没调查方法(研究范围选取、测点布设原则、浸没监测及浸没调查实施方案)与相应的浸没评价方法(确定时空范围、确定地下水临界深度、浸没灾害分区),并以大顶子山水库上游浸没区分区评价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际运用.运用该方法得到了大顶子山水库的浸没现状评价分区,为研究大顶子山水库浸没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2(043)009【总页数】5页(P69-73)【关键词】水库浸没;调查与评价;浸没灾害分区;方法研究;大顶子山水库【作者】孙思淼;戴长雷;刘春丽;刘春艳【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寒区地下水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黑龙江大学寒区地下水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哈尔滨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黑龙江大学寒区地下水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97归纳各种水库浸没概念的表述可知,水库浸没被认为是由于水库蓄水或其他人类工程活动,促使浅层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各类灾害(地质、环境灾害)的一种现象[1]。

水库浸没一旦发生常导致库岸边缘地区成为水库浸没区,可能造成大面积良田的沼泽化或盐渍化,房屋、公路、铁路的地基强度降低甚至整体失稳,地下建筑充水,地下管道冻胀破裂,或因矿坑充水而影响矿产开采[2]。

在以往对水库浸没的研究中,尚未有将其“灾害化”的论断出现。

本文拟将水库浸没认定为灾害进行研究,简述如下。

首先,水库浸没符合灾害学、生态学中对自然灾害的定义,即其既对自然生态环境又对人居环境、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和危害[3],因而应将水库浸没认定为自然灾害的一种。

2022-2023年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专业知识》预测试题11(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专业知识》预测试题11(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专业知识》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当实测洪水系列较短或实测期内有缺测年份时,可用( )方法进行洪水资料的插补延长。

A.当上、下游或邻近流域测站有较长实测资料,且与本站同步资料具有较好的关系时,可据以插补延长B.当洪峰和洪量关系以及不同时段洪量之间的关系较好时,可相互插补延长C.流域暴雨与洪水的关系较好时,可根据暴雨资料插补延长洪水资料D.本站水位资料系列较长,且有一定长度流量资料时,可通过本站的水位流量关系插补延长正确答案:A、B、C本题解析:当实测洪水系列较短或实测期内有缺测年份时,可用下列方法进行洪水资料的插补延长。

①当上、下游或邻近流域测站有较长实测资料,且与本站同步资料具有较好的关系时,可据以插补延长;②当洪峰和洪量关系以及不同时段洪量之间的关系较好时,可相互插补延长;③本流域暴雨与洪水的关系较好时,可根据暴雨资料插补延长洪水资料。

2.在进行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分析计算时,其潜在滑动面的抗剪强度可选用()。

A.峰值强度B.残余强度C.屈服强度D.流变强度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岩质边坡稳定分析可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方法,根据滑动面或潜在滑动面的几何形状,选用合适的公式计算。

同倾角多滑动面的岩质边坡宜采用平面斜分条块法和斜分块弧面滑动法,试算出临界滑动面和最小安全系数;均匀的土质边坡可采用滑弧条分法计算。

关于抗剪强度参数的选取,岩质边坡潜在的滑动面抗剪强度可取峰值强度;古滑坡或多次滑动的滑动面的抗剪强度可取残余强度,或取滑坡反算的抗剪强度。

3.下列宜作为天然地基的是( )。

A.堆积年限较长的素填土B.堆积年限较长的冲填土C.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组成的杂填土D.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组成的杂填土、正确答案:A、B、C本题解析: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组成的杂填土孔隙率较大,含水量高,且结构吧稳定,承载力小,所以不能作为天然的地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水库淹没处理及工程占地范围
8.1 水库淹没处理范围的确定
8.1.1 淹没处理标准的确定
xxx水库淹没处理设计标准是依据水利部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SL290-2003及xxx水库调节运用特性,经分析确定库区淹没处理洪水标准见表8-1。

表8-1xxx水库不同淹没对象设计洪水标准表
8.1.2 水库淹没处理范围的确定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设计规范》和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SL290-2003的规定,淹没耕地的设计洪水频率标准为P=20%,淹没输电,通讯线路和公路按设计洪水标准P=2%执行。

经调洪计算,P=20%洪水位为344.76米,P=2%洪水位为315.17米,库区从坝址至回水末端总长1.26km。

淹没的实物有:水田90亩,旱田180亩,林地100亩,公路需改线2.2公里。

8.2 工程永久占地
水库管理范围为:库区上游从坝轴线向上不少于100米及库区土地征用线以下水体陆地面积,大坝下游坡脚处200米,两侧主要建筑物处延200米,水库保护范围:由坝址以上,库区两岸土地征用线以上至第一道分水岭脊线之间的陆地。

xxx水库工程永久占地包括淹没区共计524.4亩。

其中工程占地10.5亩,淹没占地511.9亩,管理区占地2.0亩。

8.3 补偿投资估算
根据国家有关征地补偿政策规定和实地调查,参照省内其它水库补偿标准进行淹没补偿单价分析,坚持三者利益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水库淹没补偿费进行估算,淹没处理补偿投资总计为473.72万元。

相见表8-2、表8-3。

表8-2xxx水库淹没补偿投资估算表
表8-3 xxx水库淹没补偿投资估算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