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内审控制程序

内审控制程序

内审控制程序1.目的规定定期进行内部审核的职责、程序和内容,以验证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是否达到规定要求,以便发现存在问题、采取纠正措施,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活动的控制。

3. 职责3.1 行政部为本程序归口管理部门。

3.2 公司总经理任命内审员。

3.3 审核组长负责具体实施内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编制“内部审核日程计划”和“内部审核报告”,内审员按计划要求实施审核。

3.4 行政部负责保存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所有记录,并协助管理者代表做好审核计划和组织实施工作。

3.5 行政中心协同管理者代表负责内部审核人员的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

3.6 各部门负责按“不合格报告”中的内容进行整改,审核组协助管理者代表进行跟踪验证。

4. 工作程序4.1 审核策划审核的频次和范围取决于质量的重要性和存在问题的主次、多少。

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频次为每年不少于一次,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2个月,应覆盖本单位认证范围的所有部门、岗位、设施、人员和管理手册全部条款,必要时,管理者代表可作出提前内审和增加内审频次的决定。

4.2 审核准备4.2.1 内审员的资格条件a. 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具备审核工作的能力和素质,由公司总经理聘任,并在“内审员登记表”内予以记录,由行政中心保存。

b. 审核员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

4.2.2 组织审核组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审核组,确定审核组长和组员。

4.2.3 由审核组长制定当次“内部计划”,包括:目的、范围、准则、时间、内审员分工、日程安排等,管理者代表批准,并在批准后提前7天发至受审核部门。

4.2.4 审核员按审核计划分工编写“检查表”,并熟悉当次审核所依据的有关文件,并经审核组长批准。

4.3 审核实施4.3.1审核组长主持召开首次会议并宣布“内部审核计划”及其它事宜,公司管理层领导、各部门主管和内审员出席。

4.3.2 内审员按“检查表”进行现场审核,并做好记录。

物业公司内审控制程序

物业公司内审控制程序

物业公司内审控制程序1. 简介物业公司内审控制程序是指物业公司为了确保内部运营的合规性、规范性以及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而制定和执行的一系列程序和措施。

通过内审控制程序,物业公司能够建立和维护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公司运营的透明度、可靠性和稳定性。

2. 内审控制的目标物业公司内审控制的主要目标包括: - 确保公司运营活动的合规性,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 - 保护公司资产免受损失和浪费; - 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和报告,以支持管理决策; - 评估和管理运营风险,以减轻潜在的损失;- 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生产力; - 提供对外部利益相关方的透明度,增强公司的信誉和声誉。

3. 内审控制程序的要素物业公司内审控制程序包括以下几个要素:3.1 内控环境内部控制环境是物业公司内审控制程序的基础,它涉及公司的管理理念、价值观、道德规范、组织结构和人员。

内控环境需要定义公司的目标和价值观,建立适应公司特点的组织结构,并招聘和培养具有适应性和专业性的员工。

3.2 风险评估和管理风险评估和管理是物业公司内审控制程序的核心,它包括对公司内部和外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物业公司需要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流程,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或管理这些风险。

3.3 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物业公司内审控制程序的实施阶段,它主要包括制定和执行控制措施,以确保公司运营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控制活动可以包括财务管理控制、采购控制、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等各个方面的控制。

3.4 信息与通信信息与通信是物业公司内审控制程序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公司内部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递。

物业公司需要建立和维护适当的信息系统,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并及时向相关人员传递相关信息。

3.5 监督与改进监督与改进是物业公司内审控制程序的闭环环节,它包括对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督和评估,以及对内部控制的改进和调整。

物业公司需要定期进行内部审计,评估内控体系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内审控制程序

内审控制程序

内审控制程序1.目的规定定期进行内部审核的职责、程序和内容,以验证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是否达到规定要求,以便发现存在问题、采取纠正措施,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2。

适用范围适用于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活动的控制。

3. 职责3.1 行政部为本程序归口管理部门.3。

2 公司总经理任命内审员。

3。

3 审核组长负责具体实施内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编制“内部审核日程计划”和“内部审核报告”,内审员按计划要求实施审核。

3.4 行政部负责保存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所有记录,并协助管理者代表做好审核计划和组织实施工作。

3.5 行政中心协同管理者代表负责内部审核人员的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

3。

6 各部门负责按“不合格报告”中的内容进行整改,审核组协助管理者代表进行跟踪验证。

4。

工作程序4。

1 审核策划审核的频次和范围取决于质量的重要性和存在问题的主次、多少.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频次为每年不少于一次,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2个月,应覆盖本单位认证范围的所有部门、岗位、设施、人员和管理手册全部条款,必要时,管理者代表可作出提前内审和增加内审频次的决定。

4。

2 审核准备4。

2.1 内审员的资格条件a。

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具备审核工作的能力和素质,由公司总经理聘任,并在“内审员登记表”内予以记录,由行政中心保存。

b。

审核员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

4.2.2 组织审核组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审核组,确定审核组长和组员.4。

2。

3 由审核组长制定当次“内部计划”,包括:目的、范围、准则、时间、内审员分工、日程安排等,管理者代表批准,并在批准后提前7天发至受审核部门。

4。

2.4 审核员按审核计划分工编写“检查表”,并熟悉当次审核所依据的有关文件,并经审核组长批准。

4.3 审核实施4。

3。

1审核组长主持召开首次会议并宣布“内部审核计划”及其它事宜,公司管理层领导、各部门主管和内审员出席。

4.3。

2 内审员按“检查表"进行现场审核,并做好记录.4.3.3审核组长召开审核组内部会议,内审员将审核结果报告审核组长,并确定不符合项,填写“不合格报告”,交受审核部门负责人确认。

内审控制程序

内审控制程序

内审控制程序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内审控制程序1.目的规定定期进行内部审核的职责、程序和内容,以验证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是否达到规定要求,以便发现存在问题、采取纠正措施,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活动的控制。

3. 职责3.1 行政部为本程序归口管理部门。

3.2 公司总经理任命内审员。

3.3 审核组长负责具体实施内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编制“内部审核日程计划”和“内部审核报告”,内审员按计划要求实施审核。

3.4 行政部负责保存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所有记录,并协助管理者代表做好审核计划和组织实施工作。

3.5 行政中心协同管理者代表负责内部审核人员的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

3.6 各部门负责按“不合格报告”中的内容进行整改,审核组协助管理者代表进行跟踪验证。

4. 工作程序4.1 审核策划审核的频次和范围取决于质量的重要性和存在问题的主次、多少。

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频次为每年不少于一次,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2个月,应覆盖本单位认证范围的所有部门、岗位、设施、人员和管理手册全部条款,必要时,管理者代表可作出提前内审和增加内审频次的决定。

4.2 审核准备4.2.1 内审员的资格条件a. 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具备审核工作的能力和素质,由公司总经理聘任,并在“内审员登记表”内予以记录,由行政中心保存。

b. 审核员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

4.2.2 组织审核组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审核组,确定审核组长和组员。

4.2.3 由审核组长制定当次“内部计划”,包括:目的、范围、准则、时间、内审员分工、日程安排等,管理者代表批准,并在批准后提前7天发至受审核部门。

4.2.4 审核员按审核计划分工编写“检查表”,并熟悉当次审核所依据的有关文件,并经审核组长批准。

4.3 审核实施4.3.1审核组长主持召开首次会议并宣布“内部审核计划”及其它事宜,公司管理层领导、各部门主管和内审员出席。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控制。

2引用文件在下面所引用的文件中,对引用的标准和文件没有写出版本号,使用时应以最新发布的为有效版本。

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Q/QMS质量手册。

3术语和定义无。

4职责4.1行政部负责本程序的组织实施与归口管理。

4.2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内部审核计划和审核报告并组织审核实施。

4.3内审员负责编制检查表,并实施现场审核。

4.4行政部负责组织不符合的纠正措施跟踪验证和审核记录的归档、保存。

4.5管理者代表批准内部审核计划、确定审核组长和审核组成员和批准内部审核报告。

4.6受审核部门提供必要的审核条件,负责制定并执行本部门对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

5内部审核流程图6管理内容6.1审核策划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审核策划,审核组长编制《内审计划表》交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组织实施。

策划时应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

6.1.1审核目的a)验证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GJB9001C标准要求和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

b)确认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6.1.2审核范围根据需要可专门审核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活动及其涉及的所有部门。

6.1.3审核准则a)GJB9001C标准。

b)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c)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6.1.4审核时机及频次质量管理体系每年一次,一般安排在每年年底或在第三方认证机构现场审核之前进行,每两次内部审核的时间间隔不超过十二个月。

当出现下述特殊情况时可提前进行或增加审核频次:a)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

b)当发生产品重大不合格或体系多项严重不符合或顾客多次重大投诉时。

c)第三方认证或监督审核之前。

d)每季度实施滚动审核。

6.2审核方法6.2.1审核方案每次现场审核之前,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审核策划,指定具有内部审核员资格和审核工作能力的人员组成审核组,明确审核组长,并由审核组长编制《内审计划表》(包括审核的目的、范围和审核准则,审核的部门和时间安排,审核组的成员及其分工)。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控制程序

1.目旳定期实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评价和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与否符合筹划规定,及时发现问题,采用纠正/防止措施,以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得到实行和保持,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旳有效性。

2.合用范围合用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任命审核组组长及组员,负责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计划、审核汇报审批。

3.2体系办负责制定体系审核计划、实行审核计划及不符合项旳跟踪验证。

3.3各部门负责配合完毕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并负责制定和实行纠正措施,以消除本部门不符合项。

4.术语4.1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旳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旳程度所进行旳系统旳、独立旳并形成文献旳过程。

4.2 审核方案:针对特定期间段所筹划,并具有特定目旳旳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

4.3 审核准则:用作根据旳一组方针、程序或规定。

4.4 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旳并且可以证明旳记录、事实陈说或其他信息。

4.5 审核发现:将搜集到旳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旳成果。

4.6审核结论:考虑了审核目旳和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旳审核成果。

4.7受审核方:被审核旳组织。

4.8审核员:实行审核旳人员。

4.9 审核组:实行审核旳一名或多名审核员。

4.10质量管理体系:管理体系中有关质量旳部分。

5.0 工作程序6.过程绩效指标及计算措施审核及时率=完全按照内审计划实行不符合项关闭及时率% = 按规定整改完毕项 / 规定整改总项目数× 100% 7.有关文献《文献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纠正和防止措施控制程序》8. 有关记录会议签到表体系审核检查表不符合汇报审核汇报。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 目的为了判定管理体系的活动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评价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否得到正确有效的实施、保持和改进。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内的领导及有关部门、分支机构和项目的内部审核。

3 职责3.1 管理者代表3.1.1 领导内部审核,批准年度审核计划,任命审核组长和成员,协调、仲裁审核工作中的意见分歧;3.1.2 负责对审核结果进行确认和评审,签发审核报告,并提交管理评审会议。

3.2 工程部3.2.1 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改,指导和实施;3.2.2 负责内部审核的日常工作。

包括编制审核方案和策划的安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组织实施;并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进行验证及跟踪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保存内部审核记录等;3.2.3 组织迎接第三方审核的准备工作。

3.3 审核组组长3.3.1 负责编制审核实施计划,组织审核实施,对受审核方客观的做出审核评价。

3.3.2 起草审核报告并向管理者代表汇报,并对审核报告的准确性、全面性负责。

3.4 审核员3.4.1 由认证机构经过培训具备内审员资格的人员担任,并确定审核能力;3.4.2 负责按审核内容、目的及其分工编制内审检查表;3.4.3 在审核组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要求客观公正地收集证据,记录、分析、评价要准确,做好审核记录,并根据不符合事实开具不符合项报告;按时提供书面资料移交审核组长;3.4.4 审核验证不符合,建议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4.5不应审核自己职责内的工作。

3.5 受审核方(包括:公司领导、各部门、分支机构、项目等)3.5.1 组织自查和迎审工作,提供审核过程中所需的资源、资料,配合审核员做好审核工作。

3.5.2 针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开出的不符合,组织整改或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按规定的时间将纠正措施和实施情况反馈给主管部门。

3.5.3 负责保存措施实施后的有关记录,以便审核员验证。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IATF16949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IATF16949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IATF169491.目的系统地进行质量体系审核,验证质量活动、过程活动和相关结果的有效性是否符合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是否满足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要求,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2.范围适用于本厂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批准组织年度内审计划。

3.2质量代表全面负责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及过程和产品的审核工作、选定审核组长及审核员,并审核年度内审计划和批准审核实施计划和内审报告。

3.3内审组长负责编制、实施本次内审计划、编写内审报告、组织协调内审活动的展开。

3.4各部门配合公司做好内部审核工作。

4.术语和定义、依据4.1、质量审核: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到预定的目标的、有系统的、独立的检查。

4.2、过程审核:用于检查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过程是否受控和有能力。

4.3、产品审核:用于审定最终检验后的产品与规定的质量要求的符合情况。

4.4依据标准:本程序依据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中标准条款9.2;9.2.1;9.2.2;9.2.2.1;9.2.2.2;9.2.2.3;9.2.2.4编制。

4.程序4.1质量审核规划(内部质量审核年度计划):⑴由质量代表组织内部质量审核人员在每年年初对内部质量审核活动进行策划,编制《内部质量审核年度计划》,具体要求如下:①当体系初步运行、顾客投诉增加、重大质量事故、组织机构重大变动、社会环境重大变化、人员重大异动时需及时进行补充审核。

补充审核可针对相关过程进行。

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过程质量审核应确保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审核;产品质量审核应确保每个系列产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审核。

③年初由品质部编制“年度质量审核计划”,质量代表委派审核组长,选择审核员;审核员必须具备相应素质与被审核区域无直接责任而独立于受审核部门。

审核组长分配审核任务,考虑审核活动的实际情况和重要性来编制日程计划并经质量代表批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目的
验证公司质量活动、环境管理活动以及合规性评价是否符合要求,为保证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及不断得到完善提供依据。

2.0适用范围
本公司内部质量、环保体系审核。

3.0职责
3.1 文控中心负责制定“年度内审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3.2 管代选定审核组长及内审员,并经总经理批准。

3.3 文控中心协助审核组制定并执行“内审实施计划”,提交“内审报告”,跟踪不合格项纠正措施的
实施。

“内审实施计划”和“内审报告”须经管代审核,总经理批准。

3.4 受审核部门配合内审,并对审核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4.0工作程序
4.1审核计划
4.1.1 文控中心负责制定“年度内审计划”,于每年年初报管代审核,总经理批准。

4.1.2“年度内审计划”的内容,需规定审核的时间、范围、频次等,计划的制定应考虑所涉及对象
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和以往审核的结果,对各部门所开展的质量活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审。

4.1.3在以下几种情况,必要时进行计划外的内部审核:
a. 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变更;
b. 相关方的要求;
c.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环境事故;
d. 质量、环保管理体系大幅度变更。

计划外的审核由总经理临时组织。

4.2审核前的准备
4.2.1审核组的组成:
a. 审核组成员必须与被审核部门工作无直接的责任关系;
b. 审核人员必须是接受过内审员培训并经公司任命;
c. 总经理批准每次“内审实施计划”。

4.2.2在审核前,由文控中心编制“内审实施计划”,并进行任务分工。

4.2.3“内审实施计划”的内容:
a. 审核的目的、范围和依据;
b. 审核组成员;
c. 审核日期、日程安排;
d. 受审核部门及审核内容。

4.2.4“内审实施计划”应提前一周以书面形式下达到受审核部门,若采用滚动审核方法,则应提前
三天,将“内审实施计划”下达受审核部门。

4.2.5受审核部门接到审核计划后应作好准备工作,如果对“内审实施计划”有异议,需在2天内通
知审核组长,经协商后另行安排。

4.2.6审核组长根据审核实施计划组织内审员编制“内审检查表”。

4.3审核的实施
4.3.1审核开始时,审核员向受审核部门简要的说明本次审核的目的和范围,并确定受审方的配合人
员。

4.3.2文件和资料审查
a. 审核员检查与受审核部门的质量活动有关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是否符合标准、文件
要求,是不是现行有效的受控版本,并检查其实施情况。

b. 审核员检查受审部门的记录等原始资料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

4.3.3现场审查
a. 审核员参照“内审检查表”中具体内容对受审部门进行现场检查;
b. 审核员通过交谈、查阅文件、现场查验等方法收集客观证据,并记录在“内审检查表”中;
c. 当现场检查发现问题时,审核员应进一步调查清楚,对所存在问题的客观性进行研究,力
求公正,对确已构成不合格项的事实开具“不符合报告”。

4.4审核报告
4.4.1 现场审核后,审核组长负责召开审核组会议,综合分析,评审检查结果,按照所依据的标准、
文件等相应条款的要求确认不符合项,并发出“不符合报告”给相关部门。

由相关部门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纠正措施计划,并经审核组确认后实施,审核员负责
对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4.4.2 审核组需于“不符合项分布表”中记录不合格项分布情况。

4.4.3 内审后一周内文控中心负责编制“内审报告”,交管代审核,总经理批准并发放至相关部门。

4.4.4 审核报告内容
a. 审核的目的、范围和依据;
b. 审核组成员;
c. 审核日期及审核计划具体实施情况;
d. 不符合项目的数量、分布情况、严重程度;
e. 存在的主要问题;
f. 质量、环境体系有效性,符合性结论。

4.4.5 每次内审结束后,审核组长将内审相关记录交文控中心负责保存。

5.0相关文件
6.0记录
6.1 R92001 年度内审计划
6.2 R92002 内审实施计划
6.3 R92003 内审不符合项分布表
6.4 R92004 内审不符合报告
6.5 R92005 内审报告
6.6 R92006 内审员任命书
6.7 R92007 内审检查表
6.8 R92008 内审不符合报告汇总表
6.9 R92009 临时内审计划、内审检查表和内审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